『壹』 什麼是超濾液
循環血液經過腎小球毛細血管時,血漿中的水和小分子溶質,包括少量分子量較小的液頃血漿蛋白,可以濾入腎小囊的囊腔而形成濾過液。這種濾過液就是超濾液。
尿液首先在腎臟,通過腎小球濾過,形成超濾液,人體每天正常生成的超濾液可以達到180升。超濾液進入腎小管後,稱為小管液,那麼腎小管和集合管可以把人體大部分的水分和各種溶質重吸收回血液,稱之為重吸收。
除此以外,腎小管和集合管還有分泌的功能,可以將某些物質分泌入小管腔內,稱為分泌。經過腎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和分泌,人體正常每天生成的尿液只有1.5升。
(1)每平米車身需要多少超濾液擴展閱讀:
超濾技術:
超濾是一種加壓膜分離技術,即在一定的壓力下,使小分子溶質和溶劑穿過一定孔徑的特製的薄膜,而使大分子溶質不能透過,留在膜的一邊,從而使大分子物質得到了部分的純化。超濾原理也是一種膜分離過程原理.
超濾利用一種壓力活性膜,在外界推動力(壓力)作用下截留水中膠體、顆粒和分子量相對較高的物質,而水和小的溶質顆粒透過膜的分離過程。通過膜表面的微孔篩選可截留分子量為3x10000—1x10000的物質。當被處理水借鬧磨陸助於外界壓力的作用以一定的流速通過膜表面時.
水分子和分子量小於300—500的溶質透過膜,而大於膜孔的微粒、大分子等由於篩分作用被截留,從而使水得到凈化。也就是說,當水通過超濾膜後,可將水中含有的大部分膠體硅除去,同時可去除大量的有機物等。
超濾原理並不復雜。在超濾過程中,由於被截留的雜質在膜表面上不斷積累,會產生濃差極化現象,當膜面溶質濃度達到某一極限時即生成凝膠層,使膜的透水量急劇下降,這使得超濾的應用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為此,需通過試驗進行研究,以確定最佳的工藝和運行條件,最大限度地減輕濃差極化的影響,使超濾成為一種可靠的反滲透預處理方法。
超濾是一種膜分離技術,(UItrafil-tration 簡稱UF)。能夠將溶液凈化,分離或者濃縮。超濾是介於微濾與納濾之間,且三者之間無明顯的分界線。一般來說,超游段濾膜的孔徑在0.05 um–1 nm之間,操作壓力為0.1–0.5 Mpa。
主要用於截留去除水中的懸浮物、膠體、微粒、細菌和病毒等大分子物質。超濾膜根據膜材料,可分為有機膜和無機膜。按膜的外型,又可分為:平板式、管式、毛細管式、中空纖維和多孔式。目前家用超濾凈水器,多以中空膜為主。
超濾膜的工作以篩分機理為主,以工作壓力和膜的孔徑大小來進行水的凈化處理。以中空纖維為例。
以進水方式可分為外壓式:原水從膜絲外進入,凈水從膜絲內製取。反之則為內壓式。內壓式的工作壓力較外壓式要低。超濾膜在飲用水深度處理,工業用超純水和溶液濃縮分離等許多領域中,得到了廣泛應用。
參考資料資料:網路-原尿
參考資料資料:網路-超濾技術
『貳』 電泳超濾膜的流量一般是多少
超濾透過量是和膜面積有關,我記得一般每平方米8升左右,可能不是很准,具體數據可咨詢超濾器生產廠家。
『叄』 電泳漆超濾膜使用參數是多少
流速
流速是指原液在膜表面上流動的線速度,是超濾膜系統中一項重要操作參數。流速較大時,不但造成能量浪費和產生過大壓力降,還會加速超濾膜系統膜分裂性能的衰退。反之,如果流速較小,截留物在膜表面形成的邊界層厚度增大,引起濃度極化現象,既影響了透水速率,又影響了透水質量。最佳流速是根據實驗來確定的。在允許壓力范圍內,提高供給水量,選擇最高流速,有利於中空纖維超濾膜系統膜性能的保證。
壓力和壓力降
中空纖維超濾膜系統膜的工作壓力范圍為0.1至0.6MPa,是泛指在超濾膜系統的定義域內,處理溶液通常所使用的工作壓力。分離不同分子量的物質,需要選用相應截留分子量的超濾膜系統膜,則操作壓力也有所不同
回收比和濃縮水排放量
在超濾膜系統中,回收比與濃縮水排放量是一對相互制約的因素。回收比是指透過水量與供給量之比率,濃縮水排放量是指未透過膜而排出的水量。因為供給水量等於濃縮水與透過水量之和,所以如果濃縮水排放量大,回收就比較小。為了保證超濾膜系統正常運行,應規定組件最小濃縮水排放量及最大回收比。
工作溫度
超濾膜系統膜的透水能力隨著溫度升高而增大,一般水溶液其粘度隨著溫度而降低,從而降低了流動的阻力,相應提高了透水速率。在工程設計中應考慮工作現場供給液的實際溫度。特別是季節的變化,當溫度過低時應考慮溫度的調節,否則隨著溫度的變化其透水率有可能變化幅度在50%左右,此外過高的溫度將影響膜的性能。通常情況下超濾膜系統膜的工作溫度應在25±5℃,需要在較高溫度狀態下工作則可選用耐高溫膜材料及外殼材料。
『肆』 電泳超濾量怎麼計算
超濾透過液量按照正規工藝要求的話,建議按照1.2-1.5L/m2.分鍾來選擇。例如:工件產量每小時專500個,每個小件面屬積0.01m2,則需要的透過液量為1.2*0.01*500*60=360L。此透過液量可以保證電泳工件的清洗及浮漆的回收。
『伍』 卷式膜超濾 膜通量一般能達到m2/h多少
您這個抄問題好像有點奇怪
超濾膜一般是,每平方米每小時 的流程 60L 是正常的
針對中水,一般超濾膜都設計在50-60之間,這個通量設計所以中空纖維結構的超濾膜
簾式MBR膜,一般是設計在10-15L
用單位膜面積的產水量乘以膜總面積,就是一支膜組件的產水量,
比如我的一支膜組件膜面積是 25平方,用60LX25=1500L 等於一小時有1500升水
當然還有去除反洗水量,這個跟你的原水情況,設計反洗水量也是不一樣的、
希望能幫到您
『陸』 超濾反洗用次氯酸鈉濃度最低多少才好
採用的是有效率。一般來說,應該按溶液的1-5ppm來投加。
國內的次氯酸鈉根據出廠存放時間的不同,有效氯的濃度和標稱非常的不符。而剛出廠的又會超過標稱的濃度。而有機膜中除了一些進口的特殊超濾可以抗到5000ppm以外,其他的有機膜一般耐受次氯酸鈉的能力很低。所以,需要在溶液調配前先進行有效氯的測量,在測完有效氯的濃度過後,按照1-5ppm左右的濃度再配,而如果不事先測得有效氯濃度就按標稱去乾的話,那要麼膜洗不出來,要麼就是濃度過高,使膜的使用壽命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