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氨苄西林的合成方法
氨苄西林是一種合成葯劑。它的合成方法只能在實驗室里操作完成。
2. 水除臭方法
除臭工藝方法可以分為吸收吸附法和燃燒法兩大類,常見的方法有植物液氣相反應法、化學除臭法、活性炭吸附除臭法、燃燒除臭法、生物除臭法和低溫等離子體工藝除臭法等。
植物液氣相反應法
該除臭法的原理是將純天然植物提取液霧化,讓霧化後的分子均勻地分散在空氣中,吸附空氣中的異味分子,與異味分子發生分散、聚合、取代、置換和合成等化學反應或催化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使異味分子發生變化,改變原有的分子結構,使之失去臭味。反應的最後產物為H2O、氧和氮等無害的分子。具體機理如下:
①植物液含有生物鹼,與硫化氫等酸性異味分子反應消除異味。
②植物液部分有效成分具有還原性,能與異味氣體中的部分物質(如甲醛)之間有氧化還原反應消除異味。
③植物液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積,具有很大的表面能(平均每摩爾約為幾十千卡)。溶液的表面不僅有效的吸附在空氣中的異味分子,同時也能被吸附的異味分子的立體結構型發生改變,消弱異味分子中的化合鍵,使得異味分子的不穩定性增加,容易殖民地其他分子進行化學反應,比如與植物液中的酸性緩沖液發生反應,最後生成無味、無毒的有機鹽。
化學除臭法
當惡臭氣體在水中或其它溶液中溶解度較大,或惡臭物質能與之發生化學反應時,可用液體吸收法治理。惡臭氣體常見吸收劑有苛性鈉、次氯酸鈉、硫酸、鹽酸、亞硫酸鈉等。原理如下:
化學洗滌法一般採用噴淋塔的形式對惡臭氣體進行處理,噴淋塔屬兩相逆向流填料吸收塔。氣體從塔體下方進氣口沿切向進入凈化塔,在風機的動力作用下,迅速充滿進氣段空間,然後均勻地通過均流段上升到填料吸收段。在填料的表面上,氣相中污物與液相中物質發生化學反應。反應生成的可溶性鹽隨吸收液流入下部貯液槽。未完全吸收的氣體繼續上升進入噴淋段。在噴淋段中吸收液從均布的噴嘴高速噴出,形成無數細小霧滴與氣體充分混合、接觸、繼續發生化學反應。在噴淋段及填料段兩相接觸的過程也是材熱與傳質的過程。通過控制空塔流速與滯貯時間保證這一過程的充分與穩定。對於某些化學活潑性較差的氣體,尚需在吸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表面活性劑。塔體的比較上部是除霧段,氣體中所夾帶的吸收液霧滴在這里被清除下來,經過處理後的潔凈空氣從凈化塔上端排氣管排入大氣。
活性炭吸附除臭法
活性炭吸附除臭法是利用活性炭能吸附臭氣中致臭物質的特點,在吸附塔內設置各種不同性質的活性炭,致臭物質和各種活性炭接觸後,排出吸附塔,達到脫臭的目的。活性炭達到飽和後,需通過熱空氣、蒸汽或NaOH浸沒進行再生或替換。活性炭的再生與替換價格較昂貴、勞動強度大且再生後的活性炭吸附能力降低。
燃燒除臭法
燃燒除臭法有直接燃燒法和觸煤燃燒法。根據惡臭物質的特點,在控制一定的溫度和接觸時間的條件下,臭氣直接燃燒,達到脫臭的目的。
低溫等離子體工藝除臭法
是繼固態、液態、氣態之後的物質第四態,當外加電壓達到氣體的放電電壓時,氣體被擊穿,產生包括電子、各種離子、原子和自由基在內的混合體。放電過程中雖然電子溫度很高,但重粒子溫度很低,整個體系呈現低溫狀態,所以稱為低溫等離子體。低溫等離子體降解污染物是利用這些高能電子、自由基等活性粒子和廢氣中的污染物作用,使污染物分子在極短的時間內發生分解,並發生後續的各種反應以達到降解污染物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