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無紙貿易、電子商務和EDI有什麼區別
新華網北京10月9日電(記者孫曉勝)以信息技術尤其是互聯網的發展和普及為基礎的電子商務,突破了時空的限制,具有效率高、成本低、范圍廣的特點。無紙貿易作為電子商務重要應用領域,變革傳統紙面單證體系為電子數據傳輸,大大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在促進貿易便利化等商務活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中國正在步入一個「無紙貿易」時代。
商務部副部長廖曉淇日前表示,中國為迎接「無紙貿易」時代已經做好了充分的准備。2005年4月,《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正式頒布實施,明確賦予電子簽名以法律效力,建立了電子認證服務的市場准入制度以保障電子交易安全。同時,根據無紙貿易發展需求,中國政府還修訂了《合同法》、《海關法》、《外貿法》等法律,為無紙貿易創造了法律環境。
為了加強電子商務標准化工作,建立起中國電子商務標准化體系,制定和發布多項國家標准。目前中國商務部正與國家統計局合作,積極推進電子商務統計標準的研究與制定工作。為了支持電子商務和無紙貿易的發展,發揮政府在電子商務和無紙貿易成長階段的引導和推動作用,中國政府於2005年1月8日公布了《關於加快電子商務發展的若干意見》的指導性文件。該文件不僅闡明了發展電子商務對促進中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加快電子商務發展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還提出了一系列促進電子商務發展的具體意見。
鑒於電子商務與無紙貿易的實踐性、技術性和廣泛性,中國商務部與教育部合作開展電子商務案例調研項目。十餘所中國著名高等院校正在按地區、行業和不同類型開展電子商務案例調研工作,這些案例將用適當方式向社會公布,以引導社會開展電子商務,促進電子商務理論研究的深入。
為適應電子商務、無紙貿易發展需要的各類人才,目前在中國的高等院校已經建立了275個電子商務院系或專業,這些院校正在不斷加強電子商務學科建設,完善教育培訓機構,開展電子商務的人才培養和理論研究。
中國商務部十分重視電子商務培訓工作。已在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建立了「中國電子商務培訓基地」,為官員、企業和機構提供電子商務和無紙貿易培訓。APEC電子商務與無紙貿易培訓計劃將於2006年開始執行。
廖曉淇表示,在提高無紙貿易、電子商務應用水平方面,中國也做出了許多努力。
——為實現無紙貿易,目前中國貿易許可證發證機關已全部實現許可證計算機聯網管理和電子數據網上核查,已有27個省、4個直轄市的4922家企業參與許可證網上申領,企業通過網路申領的出口許可證占出口許可證發證總數的比例由2002年的144%上升到81.73%。
——為推進無紙通關,在借鑒國際通行做法的基礎上,中國海關開發了無紙通關系統,該系統改變了傳統書面單證辦理通關手續的做法,依靠信息技術和網路技術,直接對進出口貨物的電子申報數據進行處理,既加快了通關速度,又提高了海關管理水平。目前,中國海關申報數據的傳遞已經達到了100%的電子化。在進出口檢驗檢疫過程中,通過採用電子申報方式,減少了中間環節,大大縮短了通關放行時間。
——加快了國際物流單證的無紙化。1998年至2004年間,中國沿海主要從事國際集裝箱運輸的港口,通過採用電子數據交換技術,大大縮短了單證的流轉時間。船舶在港操作時間平均縮短了1.5小時,單證電子傳輸平均為碼頭節約單證處理時間90%以上。比如進口艙單》的處理時間,由原來的每航次70分鍾,縮短為現在的每航次2.5分鍾。
——積極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中國借鑒發達國家和地區發展無紙貿易的經驗和做法,與美國、新加坡、香港、韓國、日本等國家和地區就發展電子商務和無紙貿易進行了積極的交流與合作,並通過APEC電子商務工商聯盟和泛亞聯盟促成了APEC地區企業間在無紙貿易方面的有益嘗試,取得了較好效果。
2004年9月,中國商務部與俄羅斯聯邦經貿部合作建立的「中俄經貿合作網站」正式開通運行,這是中國政府與外國政府合作建立的第一個經貿合作網站。目前每天訪問量為2萬次,已有來自34個國家和地區200多萬人登陸該網站,對促進中俄經貿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同年9月,上海合作組織經濟合作網站也正式開通。目前,中國新加坡經貿合作網站的建設工作正在進行中。這是利用信息化手段推動貿易發展的新嘗試,將為中外企業尤其是廣大中小企業搭建一個橋梁,用網路技術促進經貿往來和合作。
EDI:http://eclab.shift.e.cn/WebNews/upfile/2006112412435746.pdf
2. 請問EDI這種電子商務模式是什麼樣的一種商務模式
這種商務模式是實現了無紙化的電子數據交換的商務模式。
EDI(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中文內譯為「電子數據互換」容,也稱無紙貿易。
EDI就是利用EDI技術,通過公共EDI網路,自動交換和處理商業單證的過程。
EDI的使用,代替了傳統的紙張文件的交換,大大的節省了紙張的消費,減少了錯誤的發生,也提高了效率。是電子商務的一種發展趨勢。
EDI就是利用EDI技術EDI(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自動交換和處理商業單證的過程。是電子商務的一種發展趨勢。簡單的就是「BTB BTC CTC"BtoB企業和企業間,BtoC是企業和顧客,CtoC顧客和顧客,就是交易的過程中採用無紙化的電子數據交換。
3. EDI技術在海關作業中有什麼缺點嗎
EDI在海關報關中的應用
EDI,即電子數據交換,是一種計算機應用技術,應用這種技術的貿易夥伴根據事先達成的協議,對經濟信息按照一定的標准進行格式化處理,並把這些數據經過計算機網路,在他們的電子計算機應用系統之間進行交換和自動處理。貿易夥伴可以通過EDI發出訂單詢問有關商品信息、接受定單、辦理貨物運輸和銀行結算等事項。即是說,和貿易有關的手續都可以在不使用紙質單證的情況下完成,所以,EDI也被普遍地稱為無紙貿易。
海關業務中應用EDI,即「無紙報關」,簡單地說,就是指不需通過紙面單證,即可向海關進行申報。具體點說,就是報關單位在電子計算機終端或微機上填寫進出口報關單證,並通過電子傳輸其報關單證進海關的報關自動化系統,向海關申報;海關的電子計算機對報關單進行審核與處理後,凡適合海關監管規定的,就自動地發出海關放行指令或簽發海關放行通知單(OK單)。這種報關方式,自始至終通過電子計算機進行而無需人工干預,所以稱為「電腦報關」或「自動化報關」。由於取消了傳統的紙面單證、文件,改用電子方法向海關申報,故通常又稱為「無紙報關」。顯而易見,無紙報關的效益是:對報關單位而言,它可以大大節省時間和減少費用,克服因海關現場報關而造成的旅途勞累和排隊等候之苦,從而提高了辦事效率;對海關而言,它可以使海關人員有足夠的時間來處理進出口報關單證,減少工作差錯,從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一、EDI通關系統基本概念
中國海關EDI通關系統是指海關與通關對象之間運用EDI技術自動交換和處理通關文件,並利用海關計算機應用系統及時、自動完成整個通關過程的 EDI實用系統。EDI通關系統涉及到進出口貨物報關、審單、征稅、放行等通關環節,以及包括報關行、金融單位、倉儲、運輸企業和國際貿易行政管理等部門。EDI通關系統是指海關原有報關自動化系統(H883系統)的延伸、發展和提高。它在H883系統的基礎上,進一步簡化了通關手續,用戶在許多情況下不必派人到海關辦理報關手續。
二、海關的效益
1.有利於提高通關速度
大大加快了進出口貨物的通關速度,提高了海關工作效率。以空運快遞貨物為例,實現了飛機在境外起飛後立即將空運單數據通過國際網路傳送到我國海關,班機未著地前快遞公司已收到海關的貨物放行通知。除少數晚上到達的班機外,一般都能做到當天放行。這是原來的手工申報方式無法比擬的,從而徹底解決了快遞貨物放行速度問題。
2.有利於海關集中力量加強對貨物的實際監管
EDI與電子商務提高了海關處理業務的自動化程度,大量海關人員得以擺脫繁重的書面單證的審核工作,從而可以將更多的力量集中到對進出口貨物的實際查驗工作中去,使海關的貨物監管工作得到真正的加強,海關的人力資源得到了合理配置。
3.有利於提高海關管理的整體水平
海關EDI與電子商務系統是在海關規范化管理和海關業務專家的管理經驗基礎之上開發的。系統一旦在全國推廣使用,就會將規范化的管理和業務專家的管理經驗普及到每個口岸海關,從而使全國海關的執法尺度整齊劃一,並使全國海關的管理水平整體提升到海關業務專家的水平。對於一票貨物而言,無論它在哪個口岸進出口,都將按同樣的監管方式得到處理,並受到同樣水準的海關服務。
4.有利於海關廉政建設
EDI與電子商務使企業能在自己的辦公室內完成貨物的進出口手續,海關對貨物的處理意見又都是通過計算機系統進行傳遞的,因而 是減少了海關關員與企業的直接接觸,大多數貨物做到了「通關不見面」,這有利於海關的廉政建設。
三、商界用戶的效益 1.簡化手續,節省人力
人工申報需要企業先到海關報關大廳進行書面文件申報,再到貨物提貨,而EDI使企業免去了上門申報這一環節,通關手續大大簡化了。企業在自己的辦公室里進行貨物申報,使報關員在遇到業務或數據問題時可隨時找到本單位有關人員的幫助支持,從而使申報工作變得十分方便。例如,中國圖書進出口總公司原來要十多位報關員,天天往返首都機場海關辦理報關業務,現在只需要兩人,一周到機場兩到三次即可完成所有報關業務。
2.減少單證,避免差錯
據國際上保守的估計,在國際貿易交易費用中,繁瑣的手續和眾多的紙面單證產生的費用占貨物交易價值的7%-10%之間。不僅如此,紙面單證的人工處理大大提高了出錯機會,進而會影響貨物的流通速度。而EDI與電子商務則能減少單證,避免差錯,因為電子數據交換比紙面單證交換更迅速、更精確、更經濟。與交易有關的信息以電子方式傳輸到全球只用幾秒鍾,而通過郵政部門傳遞紙面單證需耗時幾天,甚至幾周的時間。又由於電子數據可以用計算機能處理的格式進行傳輸,它可以在無人介入的情況下直接錄入計算機系統,這就降低了出錯的潛在危險,從而避免了數據的重復處理,提高了工作效率。
總而言之,無論是簡化手續,節省人力,還是減少單證,避免差錯,其最終結果是能節省人、財、物和時間資源,降低貿易成本,從而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四、我國海關EDI與電子商務應用發展展望 1、從雙邊應用到多邊應用
中國海關的EDI與電子商務是從雙邊應用開始的,即首先是從海關與報關企業的EDI報關業務起步的。隨著EDI 應用的發展,無論是海關還是企業都發現,僅在通關過程中的申報、審單、放行等環節採用EDI方式給海關和企業帶來的好處是有限的,只有在貨物通關業務有關的艙單核銷,稅費繳納,許可證核銷,加工貿易合同備案,轉關運輸,進出口結匯,出口退稅等所有相關業務都採用了EDI或電子商務方式,海關和企業才能得到更大的好處,營造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無紙化的通關環境。這就需要通關業務相關的運輸企業、銀行。外經貿、外匯和國家稅務管理部門的共同參與。事實上如上文所述,EDI與電子商務在海關通關領域的多邊應用已經起步。在北京、上海口岸進行的稅費電子化支付的試點以及進出口結匯業務採用報關單聯網查詢核銷的推廣使用,就是很好的例子。多邊應用將是海關EDI與電子商務應用的一大趨勢。
2、從行業應用到跨行業、跨地區、跨國境應用
如果說 EDI與電子商務在通關領域的多邊應用只能算作在單一行業的應用,那麼海關EDI與電子商務應用的另一大趨勢是跨行業、跨地區、跨國境的應用。作為企業,追求最佳成本效益是天經地義的。既然無紙化通關會給企業帶來這么大的好處,又何不嘗試無紙化的貿易方式呢?可以設想從貨物訂單到產品生產、從貨物的進出口通關到貨款的結算都實現無紙化後,會給企業帶來多大的效益。從這個意義上講,海關EDI與電子商務應用的結果必將會帶動跨行業、跨地區、跨國境的應用。
3、「積極穩妥」的發展戰略
在看到EDI與電子商務應用發展必然趨勢的同時,我們不能不注意到我國的國情。我國至今沒有對EDI與電子商務進行立法,由EDI與電子商務產生的諸多法律問題有待解決。公司的守法意識整體上比較淡薄,法人違法行為屢見不鮮,政府執法環境不夠理想。就整體而言,我國的信息技術應用水平不高,按照計算機應用的自然發展規律,一個單位首先考慮的總是本單位內部的信息化管理要求,然後才會有與外國打交道信息化的要求。由於國內許多單位的信息技術應用還剛剛起步, EDI與電子商務應用的市場尚沒有完全形成,這就決定了在我國推進EDI與電子商務應用不能操之過急。正是基於這種考慮,中國海關在推進EDI與電子商務應用時,堅持需求驅動、效益為本原則。一方面要積極,通過海關自身的EDI與電子商務應用來促進和推動相關部門的應用;另一方面要穩妥,凡事從實際需要出發,注重實際效果,不搞花架子,不搞形式主義
4. EDI俗稱「無紙化貿易」對不對
不完全來對,EDI是英文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的縮自寫,中文可譯為 電子數據交換EDI領域比較廣泛,訂艙,報關等在近幾年來都採用 電子數據交換來進行。但是真正的貿易無紙化還是需要一個時間,現在根本不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