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污水處理中 二沉池的原理 作用 結構圖 越詳細 分追加越多
生物處理後的污水進入到二沉池,進水從中間進,向圓周周邊輻射流出。
隨著水流較多,液面越來越高,流到邊緣的上清液從出水口流出。
在水輻射流動的過程中,泥的重量較重,已經沉澱到了底部的圓錐面上。
底部圓錐面的吸泥管、刮泥板把所有的泥都收集到中央的排泥管之中。
很明顯,池子越大,泥沉澱效果越好(類似於平流沉澱池的原理),具體需要多大的池子得計算才知道。
PS:二沉池之所以採用這種圓錐的形式,與活性污泥的特性有關。活性污泥不同於普通的污泥,非常容易成層,沉澱時候泥水之間有非常清晰的界面。採用這種圓錐的結構,有利於水壓把活性污泥壓到中央排泥管之中,形成快速排泥,這樣活性污泥不會長期處於缺氧狀態,更有利於迴流再用!
㈡ 生活污水處理SBR工藝向生化池投加PAC對活性污泥有沒有影響
不知道你為什麼要往生化池中投加PAC,是不是污泥解絮了?
首先,投加PAC(聚合氯化鋁)對生化系回統本身並答沒有什麼太大的影響,如果你是在調試過程中,想讓污泥盡快的長大成為較大的膠凝團,這種辦法並不是不可以試一試,但是建議少量的慢慢投加,避免一次性大量投加,這樣會對系統造成一定的沖擊,反而調試時間會加長。
要是你是在長期運行過程中,系統出現了污泥解絮,用PAC使污泥重新絮凝,根本就是自欺欺人,因為污泥解絮已經表明你的活性污泥死亡,系統已經出現嚴重的問題,你要做的是盡快找出原因,做出及時有效的具體應對措施,比如加大曝氣量、加清水、減少進水量、加大污泥迴流量等。
PS:直接向SBR池投加PAC,只要不是超大量的投加,一般是沒有什麼影響的。
㈢ 污水處理池圖紙上p0SEL十0、300什麼意思
水處理圖紙上的ps表示300隻是什麼意思標致的15歲之間的,一個水的水的質量。
㈣ 聚合硅酸鋁鐵簡介
聚合硅酸鋁鐵(PSAF),一種新型水溶性高分子電解質,廣泛應用於水處理領域。其主要功能包括凈化飲用水、特殊水質處理、去除鎘、氟、放射性污染和浮油,以及工業廢水處理,如印染廢水。在鑄造、造紙、醫葯、製革等行業也有廣泛應用,展現其在污水處理領域的卓越效果,成為目前熱銷的污水處理葯劑。
PSAF具備高離子度、優良的水溶性(全PH范圍內溶解,不受低溫影響)、穩定水解性、無凝膠形成等特點。其大分子鏈上的高正電荷密度和良好的水溶性、適中分子量,賦予其絮凝與消毒雙重性能。與傳統無機絮凝劑相比,PSAF產生較少的淤泥,具有快速的沉降速度和優質的水質,成本更低,且能採用直接過濾新工藝,對傳統上水處理進行重大革新。
最新高效絮凝劑不僅有效降低水中懸浮物固體含量,降低濁度,還能使病毒沉降,降低水中三鹵甲烷前體的作用,從而降低總含碳量(TOC)。PSAF作為主絮凝劑和助凝劑,其用量為0.5-0.7PPM(相當於明礬的50~60PPM),對水的澄清效果顯著,尤其在處理低濁度水時,超越了其他類型高分子絮凝劑。
PSAF在應用時需注意其溶解性。該絮凝劑易溶於水、醇、氯仿、四氯化碳,微溶於苯。
聚合硅酸鋁鐵(PSAF)的常用理化指標包括:灰黑色或淡黃色的粉狀或片狀外觀;特性粘度≥40%m1/g;含量≥30%m/m;離子度≥50%m/m;分子量為174.45;適應的水PH值范圍為6-9。
㈤ 污水處理泥從何來
從上述來討論中知道,你是想知道自自己污水處理工藝中污泥量很少。首先要知道這些污泥是什麼?這些所謂的「污泥」其實就是多種細菌,所有細菌的生成都是在不同環境下而繁衍的。所以,細菌對環境的要求是具有「單一選擇性的」。也就是說,你們工藝中的污水在一些關鍵成分上肯定是有很多變化的,並且還是很大。細菌對環境的適應時間,也稱作「馴化」時間一般要大於4周,而且在30——40攝氏度的溫度下是最活躍的。
不知道你們這個工藝污水中是不是能夠滿足上述條件?如果沒有那就要進行調節。
另外,有一種叫做「低溫低濁」的污水一直都是很難通過常規的的方法能夠處理的。 污水就是在表面上看似很清澈,同時溫度很低。這種污水的特點是重金屬含量較高(毒性大)、有機物含量很低(也就是細菌沒有「吃」的),同時溫度很低,這種條件恰恰不適合細菌的繁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