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室內污水管安裝方法是什麼
排出管的埋深取決於室外排水管道標高並符合設計要求,一般採用管頂平接,水流轉角不小於90o;若採用排出管跌水連接且跌落差大於0.3m,水流轉角不受限制。室外埋設時須保證管道有足夠的覆士深度以滿足防凍、防壓要求。
安裝托、吊排出管要先搭設架子,將托架按設計坡度栽好或栽好吊卡,量准吊桿尺寸將預制好的管道托、吊牢固,橫管支承件間距不大於2m。
托、吊排出管在吊頂內者,在吊頂前需做閉水試驗,按隱蔽工程項目辦理隱檢手續。
排水管通常沿衛生間牆角設置,穿過樓板應預留孔洞。立管與牆面距離及樓板預留孔洞的尺寸,應按設計要求或有關規定預留。
② 排水管道的布置原則是什麼
排水管道的布置原則有以下:
1、按管線短、埋深小、盡量自流排出的原則確定。排水管道盡量採用重力流形式,避免提升。由於污水在管道中靠重力流動,因此管道必須有坡度。
2、排水管道一般沿道路、建築物平行敷設。污水干管一般沿管路布置,不宜設在狹窄的道路下,也不宜設在無道路的空地上,而通常設在污水量較大或地下管線較少一側的人行道、綠化帶或慢車道下。
3、當管道埋深淺於基礎時,應不小於1.5m;當管道埋深深於基礎時應不小於2.5m。
4、排水管線盡量避免穿越地上和地下構築物。
5、管線應布置在建築物排出管多並且排水量較大的一側。
6、排水管道轉彎和交接處,水流轉角應不小於90°,當管徑小於300,且跌水水頭大於0.3m時,可不受限制。
(2)污水管跌水不能超過多少擴展閱讀:
1、在進行給水排水工程規劃時,必須認真貫徹執行國家及地方政府頒布的《城市規劃法》、《環境保護法》、《水污染防治法》、《海洋環境保護法》、《水法》等國家標准與設計規范,它是城市規劃和工程建設的指導方針。
2、給水排水工程規劃應以批準的當地城鎮(地區)總體規劃為主要依據。給水排水工程規劃包括給水水源規劃、給水處理廠規劃、給水管網規劃、排水管道規劃、污水處理廠規劃和廢水排放與利用規劃等內容。
3、為了保證給水管網的正常運行以及消防和管網的維修管理工作,管網上必須安裝各種必要的附件,如閥門、消防栓、排氣閥和泄水閥等。閥門是控制水流、調節流量和水壓的重要設備,閥門的布置應能滿足故障管段的切斷需要。
4、污水管道與建築物應有一定間距,與生活給水管道交叉時,應敷設在生活給水管的下面。管線綜合規劃時,所有地下管線都應盡量設置在人行道、非機動車輛和綠化帶下,只有在不得已時,才考慮將埋深大,維修次數較小的污水、雨水管道布置在機動車道下。
5、若各種管線布置時發生沖突,處理的原則是:未建讓已建的,臨時性管讓永久性管,小管讓大管,有壓管讓無壓管,可彎管讓不可彎管。
③ 污水檢查井內管道的轉彎角度范圍是多少可不可以小於90度
以後可能有更多人看 還是回復下吧
GB50014 規范4.3.2 :管道轉彎和交接處,其水流轉角不應專小於90°。屬
註:當管徑小於或等於300mm,跌水水頭大於0.3m時,可不受此限制。
④ 雨水跌水小於1m可不設跌水井么
雨水跌水小於1m可不設跌水井。
參見給排水國家標准圖《排水檢查井》(02S515):
1、總回說明(02S515/7)跌水井有豎管答式、豎槽式和階梯式三種形式。當雨水管上下游跌差≥1m時,污水管上下游跌差≥0.5cm時必須使用跌水井。
2、d≤200mm排水管採用豎管式跌水井,最大跌差是6.0m;d=200~600mm排水管採用豎槽式跌水井,最大跌差是4.0m;d=700~1500(1650)mm排水管採用階梯式跌水井,最大跌差是2.0m。
⑤ 污水管落差3米需要設跌水井嗎
污水管落差3米需要設跌水井
根據《室外排水設計規范》GB 50014的規定:
管道跌水水頭為1.0-2.0m時,宜設跌水井;跌水水頭大於2.0m時,應設跌水井;一般跌水水頭不大於6米。管道轉彎處不宜設跌水井。
跌水井的進水管徑不大於200mm時,一次跌水水頭高度不得大於6m;管徑為300-600mm時,一次跌水水頭不宜大於4m。跌水方式一般可採用豎管或矩形豎槽。管徑大於600mm時,其一次跌水水頭高度及跌水方式應按水力計算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