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居住小區安裝變壓器和發電機與住房的距離是否有規定
好象是十五米吧
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
項目名稱: 撫州市丹亭商業步行街一期工程新建項目
建設單位(蓋章):浙江江山市江建房地產公司東鄉分公司
編制日期:二00五年一月二十七日
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制
《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編制說明
《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由具有從事環境影響評價工作資質的單位編制。
1、項目名稱——指項目立項批復時的名稱,應不超過30個字(兩個英文欄位作一個漢字)。
2、建設地點——指項目所在地詳細地址,公路、鐵路應填寫起止地點。
3、行業類別——按國標填寫。
4、總投資——指項目投資總額。
5、主要環境保護目標——指項目區周圍一定范圍內集中居民住宅區、學校、醫院、保護文物、風景名勝區、水源地和生態敏感點等,應盡可能給出保護目標、性質、規模和距廠界距離等。
6、結論與建議——給出本項目清潔生產、達標排放和總量控制的分析結論,確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說明本項目對環境造成的影響,給出建設項目環境可行性的明確結論。同時提出減少環境影響的其他建議。
7、預審意見——由行業主管部門填寫答復意見,無主管部門項目,可不填。
8、審批意見——由負責審批該項目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批復。
建設項目基本情況
項目名稱 撫州市丹亭商業步行街一期工程新建項目
建設單位 撫州市宏潤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石孟輝 聯系人 石孟輝
通訊地址 江西省(自治區、直轄市)撫州市(縣)東鄉縣
聯系電話 13907048818 傳 真 郵政編碼 344000
建設地點 撫州市營上巷贛東大道35號
建設性質 新建√改擴建□技改□ 行業類別
及代碼 房地產開發與經營業 代碼:72
佔地面積
(平方米) 38317.5 綠化面積
(平方米) 2209.2
總投資
(萬元) 3600 其中:環投
資(萬元) 6 環保投資占
總投資比例 0.3%
評價經費
(萬元) 1.2 預期投產日期 2005年 3月
工程內容及規模:
丹亭步行街屬舊城改造工程,項目位於撫州市中部老區,贛東大道35號。項目建設所在地東接贛東大道,西接學府路,南臨撫州賓館。該用地周邊規劃為商住、行政辦公用地.該區域交通十分便利,地域廣闊,該宗地塊集多個優勢,是城區內商業用地的黃金地帶。項目建成後可進一步發揮市場扎堆經營的效應,共享交通便利,人氣旺盛、貨運快捷等資源,形成獨具特色的步行商業街坊,地理位置得天獨厚。
撫州市宏潤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是一家長期從事房地產開發的專業性公司,在房地產管理方面,科學地預測並合理地組織,協調和控制房地產生產和銷售的各項活動中積累了相當寶貴的經驗,使企業獲得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豐收。
隨著社會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的功能也將增加,城市要求有集購物、休閑、商務活動和文化娛樂為一體的特色型市場.這樣既能改善城市面貌,又能通過商業的繁華增加城市人口的流量,從而帶動城市發展。因此,投資方設計從環境出發,注重人文景觀,尤其是外部空間的
塑造。整個商業街的設計,遵循以人為本,回歸自然的人本思想,把整個街區開發為純步行街、商業街。整個街道自用地形的高差,設置跌水、噴泉、花墓樹木、坐椅等街道傢具組織街道的景觀,創造具有當代人文景觀特徵的商業步行街。使其不但能成為撫州市廣大群眾休閑、購物的好去處,而且還是撫州市旅遊觀光景點之一。市場形成後,其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是非常明顯的。
一、總平面布局
建設項目依順地勢,整個不行街一字排開,利用建築的前凸後凹,使整個街區收放有序,避免線性街道存在的呆板單一,建築沿道路兩邊布置,中間形成純步行的商業街道。街區分設東西兩個主入口,東面連接贛東大道,西面連接學府路,街道中部設置若干開口,與現有道路連接。
居住人流和車流從建築南北兩面進入小區內部。
二、主要技術經濟指標
一期工程總投資3600萬元,拆遷與征地費900萬元,土建費1600萬元,其它1100萬元;總用地面積9906.8米,建築密度39.2%,容積率2.2,綠地率22.3%,住戶138戶,店面183家。
三、主要建築物
丹亭步行街一期工程主要建築為兩棟商住樓,兩棟樓間為商業步行街,間距12米。商住樓為七層樓房,一、二層為店面,三至七層為住宅。一層高為3.6至4.2米,二層高為3.6米,其餘各層為3米。總高為20.1至23.1米,綜合經濟、安全、適用的因素,各樓均採用框架——磚混結構體系,樓層面均採用現裝混凝梁板結構。
三、公用設施
項目其他公用設施如下:
1、垃圾處理
保潔員每天按時將垃圾聚集集中,環衛部門用垃圾車將垃圾轉運處理。
2、電力電信
項目的電力電信系統均依託於撫州市電力電信系統解決,採用10KV變壓電源進線,設兩座10/0.4變壓電站,每座變壓器容量為800KVA。
電信從贛東大道入口處的電信主管道引入步行街內電信管道戶線進入店面和住宅內,均設有寬頻網和電話線。
3、景觀綠化
項目採用了地中海浪漫的風情格調,並融入撫州市的歷史文化精髓,,加大綠化,成為花園式建築。建成後,勢必會成為撫州市城區的一顆明珠,給撫州市的夜景增添一處亮麗的風景線。
4、給排水系統
生產、生活用水引自市政給水干管,二路進水。並在室內形成環狀。市政水壓大於0.35MPA。
項目建築物生活污水擬採用預埋式生活污水處理系統處理後,進入市政污水管網。
5、拆遷安置
根據撫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撫府辦抄字[2002]139號文,項目拆遷採取以地換街、以地換路、以舊房換新房的方式進行。房屋拆遷許可證拆許字(2002)第35號核定拆遷面積為:佔地面積56.76畝,建築面積44000平
方米,其中非住宅面積12000平方米,住宅32000平方米。
6、物業管理
丹亭步行街一期工程物業管理由撫州市鼎力物業管理有限公司負責。
與本項目有關的原有污染情況及主要環境問題:
本項目為新建項目,建設地點及周圍區域環境質量一般,但受交通雜訊影響,聲環境質量較差。建設區域內與該項目相關的污染情況較少,尚未發現其它較大的環境污染問題。
建設項目所在地自然環境社會環境簡況
自然環境簡況(地形、地貌、地質、氣候、氣象、水文、植被、水文、植被、生物多樣性等):
建設項目座落於西大街辦事處轄區內,西大街辦事處境內東北高,西南低,總面積約1.21平方公里。為低丘丘陵地貌,中部高,南北低,標高在45-55米之間,地層分布主要為第四紀贛江紅土層,下部為礫石層,上部為紅色粘土和水稻土,屬酸性。氣候屬性為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溫暖、濕潤、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無霜期長。多年平均氣溫18℃,極端高溫41.0℃,極端低溫-8.0℃,多年平均1710mm,雨季月份3-7月,無霜期270天,主導風向為東北風,風力一般為2級左右,夏季多南風。在植被區劃上屬天然混交林帶,主要植物種類為松樹、馬尾松、闊葉林等,集水河流為撫河,流徑撫州市城區納入部分城市污水後,在黃江口與臨水匯合,平均徑流204米3/秒(婁家水文站),水流常年。
社會環境簡況(社會經濟結構、教育、文化、文物保護等):
建設項目所在地為撫州市臨川區西大街辦事處轄區,管轄西大街、若士路、柴市上、鍾家巷、營上巷、馬家山、後湖田、石馬巷、公園、富奇汽車廠10個居民委員會,140個居民小組,辦事處駐西大道6號。居民經濟來源多為工業和商業收入。境內名勝古跡頗多,中部有逍遙峰,西南有古南湖,為南唐李建勛所開辟,後湮塞為田,稱後湖田。北部有武當閣。境內有富奇汽車廠、江西量具廠、撫州制葯廠和撫州印刷廠等較大企業,市屬中小學4所、電影院2所、中醫院1所,衛生防疫站及婦幼保健站各一個。
隨著城市框架的逐步拉開,轄區內大部分工業企業均採取退城進郊的辦法,向外搬遷,商業、旅館業及其他第三產業正逐步成為轄區內的支柱產業。近年來經濟發展甚為迅速。
環境質量狀況
建設項目所在地區域環境質量現狀及主要環境問題(環境空氣、地面水、地下水、聲環境、生態環境等):
項目所在地為商住混合區,環境空氣質量符合《環境空氣質量標准》(GB3095—1996)及修改單中的二級標准;聲環境質量達到《城市區域環境雜訊標准》(GB3096-93)中的2類標准。地表水質量滿足《地表水環境質量標准》(GB3838-2002)III類水質標准。
主要環境保護目標(列出名單及保護級別):
該項目的建設,應關注對周邊機構生產生活環境的影響,主要環境保護目標如下:
1、撫州賓館,位於項目西南面,應保護其聲環境免受項目施工建設的影響。
聲環境雜訊施工期雜訊執行《建築施工場界雜訊限值》(GB12523-90)標准。
評價適用標准
環
境
質
量
標
准
(1)、環境空氣質量滿足《環境空氣質量標准》(GB3095-1996)及修改單中的二級標准。
(2)、聲環境質量滿足《城市區域環境雜訊標准》(GB3096-93)中的2類標准。
(3)、地表水質量滿足《地表水環境質量標准》(GB3838-2002)IV類水質標准
污
染
物
排
放
標
准
(1)、廢水排放執行《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質標准》(CJ3082-1999)。;
(2)、廢氣排放執行《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准》(GB16297-1996)中的二級標准。
(3)、施工期雜訊執行《建築施工場界雜訊限值》GB12523-90)標准。
總
量
控
制
指
標
COD總量控制指標:4.98噸/年
氨氮總量控制指標: 0.498噸/年。
建設項目工程分析
工藝流程簡述(圖示):
項目建設施工主要過程如下:
1、地基處理:包括地基鑽探、管網開挖布設、道路鋪設、土地平整、景觀綠化等;
2、建築施工:包括土方施工、底板與結構施工、房屋裝修施工等。
3、材料運輸:包括各種建材的運輸、景觀綠化材料的運輸、挖方與填方的運輸以及建築廢棄物的運輸等。
4、設備清單:
序號 機械設備名稱 規格型號 數量 額定功率 備注
井架 1 7.4\5KW 自有
2 鋼筋切斷機動 GQ—40 1 7.5 KW
自有
3 鋼筋彎曲機 GW-40 1 3 KW 自有
4 電焊機 BX3-330-2 1 23 KW 自有
5 砂漿攪拌機 350L 1 2.5 KW 自有
6 木工加工設備 1 5.5 KW 自有
7 振動夯實機 HZ-280 3 1.1 KW 自有
8 砼振動器 HZ2-5A 2 1.5 KW 自有
9 砼振動棒 插入式 3 1.1 KW 自有
10 潛水泵 D=50 2 1.5 KW 自有
11 手推膠輪車 自製 30 自有
12 激光經緯儀 DJ2 1 自有
13 線錘 3kg 4 自有
14 鋼捲尺 5m和50m 16 自有
主要污染工序:
項目在施工期間產生一定的雜訊、廢水和粉塵揚塵污染,在建成後增加了區域生活污水總排放量。
雜訊污染
來源於地基鑽探土方施工、底板與結構施工、房屋裝修等施工等環節產生的機械雜訊。
廢氣污染
來源於場地平整、建材的運輸和堆放、建築施工過程之中產生的大量的揚塵。
廢水污染
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產生的生活污水
項目建成後,遷移、聚集的大量人口產生的生活污水沿市政污水管網進入市政管網,對局部河斷的水體質量產生一些影響。
固體廢物污染
建築施工中產生的過量的挖方、廢棄磚石、木材和材料,處理不當將導致土地的長期佔用及下水道堵塞等問題。
項目建成後,居民區外排的生活垃圾。
項目主要污染物產生及預計排放情況
內容
類型 排放源
(編號) 污染物
名稱 處理前產生濃度及
產生量(單位) 排放濃度及
排放量(單位)
大
氣
污
染
物 挖方及建材 粉塵 無組織排放 無組織排放
水
污
染
物 生活污水(施工期)
COD 濃度:350mg/l
年排放量:2.03噸
濃度:150mg/l
年排放量:0.87噸
生活污水(建成後) COD
濃度:350mg/l
年排放量:11.62噸
濃度:150mg/l
年排放量:4.98噸
氨氮 濃度:20mg/l
年排放量:0.664噸 濃度:15mg/l
年排放量:0.498噸
固
體
廢
物 廢棄建材、木材等 固體廢物
200噸
無排放
噪
聲
包括鑽機、挖掘機、攪拌機、電鋸、裝載車、鏟車等產生的雜訊,雜訊聲級均在90分貝以上。
其
它
主要生態影響:
建設項目場址原為荒地。房地產開發對該系統的影響主要有正負兩個方面:
1.正面影響:改造舊城區,統籌合理地安排功能區;促進社會環境、經濟環境的改善和發展;加快城市化進程;
2.負面影響:改變原地表地貌環境,減少了綠色植被率,形成「城市熱島」現象;由於居住人群增加,相對增加了小區域的環境污染負荷;改變了城市生態比例。
具體表現在下面幾個方面:
項目的建設將導致土地利用現狀功能改變,改變了土壤的傳統價值,影響了對土地資源的利用。
自然地表被水泥、磚石等人工地表所代替,加之密集的人群活動所散發的大量熱量及污染物,加劇了城市的熱島效應,影響了局地小氣候,可能造成包括氣溫升高、相對濕度降低、雲霧和降水量增加、風速降低、太陽輻射減少等影響。
項目建設大面積的建築和人工地表擴大了城市地表的不透水面積,增加了地表徑流,減少了地下水的補給,降低了水位流量,使汛期的洪水量及洪峰值增加,非汛期的流量減少。
項目建成後,由於城市規模擴大,人口密度、能耗負荷也增加,植被覆蓋率相應降低,諸多因素均對生態適宜度及環境承載力的影響。
環境影響分析
施工期環境影響簡要分析:
該項目的施工過程,施工雜訊、建築揚塵及載物泄漏、污水排放等會對周圍環境造成一定的影響。施工期污染以揚塵和雜訊為主。
一、對區域環境空氣的影響
擬建工程施工期環境空氣的主要污染源為揚塵(TSP) ,包括土方挖掘、現場堆放、土方回填期間造成的揚塵,人來車往造成的道路揚塵;運土方車輛及施工垃圾堆放和清運過程造成的揚塵及施工車輛等排放的廢氣;由於在挖掘、埋管過程中破壞了地表結構,會造成地面揚塵污染環境,其揚塵的大小因施工現場工作條件、施工季節、施工階段、管理水平、機械化程度及土質、天氣條件的不同而差異較大。主要影響建築工地周圍等。
減緩環境影響措施:本項目在地下挖掘過程以及施工建設期間,不可避免地會產生一些地面揚塵,這些揚塵盡管是短期行為,但會對附近區域帶來不利的影響,所以在施工期間,應採取積極的措施來盡量減少揚塵的產生,如噴水,保持濕潤,及時外運等。在建設場地的四周應設有圍護裝備,房屋建築要實行封閉式施工以防止揚塵的擴散。同時:
(1)、施工作業區應配備專人負責,作到科學管理、文明施工;在基礎施工期間,應盡可能採取措施提高工程進度,並將土石方及時外運到指定地點,縮短堆放的危害周期。
(2)、對作業面和臨時土堆應適當地灑水,使其保持一定的濕度,減小起塵量,施工便道應進行夯實硬化處理,減少起塵量。
(3)、場地內土堆、料堆要加遮蓋或噴灑覆蓋劑 ,防止揚塵的擴散。建議多用商品(濕)水泥和水泥預製品,盡量少用干水泥。
(4)、運土方和水泥、砂石等時不宜裝載過滿,同時要採取相應的遮蓋、封閉措施(如用苫布)。對不慎灑落的沙土和建築材料,應對地面進行清理。
(5)、合理安排施工運輸工作,對於施工作業中的大型構件和大量物資及棄土的運輸,應盡量避開交通高峰期,以緩解交通壓力。同時,施工單位應與交通管理部門應協調一致,採取響應的措施,做好施工現場的交通疏導,避免壓車和交通阻塞,最大限度的控制汽車尾氣的排放。
二、對區域聲環境的影響
主要來源於施工現場的各種機械設備和物料運輸的交通雜訊。施工現場的雜訊主要是施工機械設備雜訊,物料裝卸、碰撞雜訊及施工人員的活動雜訊,各施工階段主要雜訊源及其聲級見下表:
施工階段 聲源 聲級dB(A)
土石方階段 挖土機
沖擊機
空壓機
打樁機 78----96
95
75----85
95----105
底板與結構階段 混凝土輸送泵
振器
電鋸
空壓機 90----100
100---105
100---110
75----85
施工階段大量設備交互作業,這些設備在場地內的位置及使用率有較大變化,根據工程施工量,經驗估算各施工階段的晝夜聲級如下:
施工階段 晝間場界雜訊 晝間執行標准 夜間場界雜訊 夜間執行標准(22:00---6:00)
土方階段 75-----85 75 75-85 55
結構階段 70-----85 70 70---85 55
裝修階段 80-----95 65 禁止施工 55
由上表可見,本工程施工期間,廠界雜訊一般不能滿足GB12523-90所規定的施工場界雜訊限值,晝夜一般超標10-15dB(A),夜間超標20-30dB(A)。
本項目施工工地周圍距其較近的環境敏感點為工地西南側約100m處的撫州賓館。經模式計算,施工機械雜訊在西南側敏感點處形成的聲級見下表:
環境敏感點 距施工現場距離 施工階段 聲級dB(A)
晝間 夜間(22:00-6:00)
西南側敏感點
約100m 土方階段
結構階段
裝修階段 55—65
50—65
60--75 55—65
50---65
禁止施工
上表可知,裝修階段最大影響值可達75dB(A),而土方階段夜間的最大影響值為65dB(A),超過標准10dB(A)。因此夜間施工均會對西南側撫州賓館造成較大影響。
減緩環境影響措施:其控制應對產生高雜訊設備盡量安排在白天使用,深夜(22:00--6:00)不得使用強雜訊設備。汽車晚間運輸盡量用燈光示警,禁鳴喇叭。此外,應對產生雜訊的施工設備加強維護和維修工作。
建築施工由於各階段使用的機械設備組合情況不同,所以雜訊輻射影響的程度也不盡相同。基礎施工階段設備多屬高雜訊機械。主體施工階段,雜訊特點是持續時間長,強度高。相比之下,裝飾期間的雜訊相對較弱,一是卷揚機和攪拌機運轉頻率減少,另外一些雜訊較強的木工機械又可搬入已建成的主體建築內進行操作。由於建築施工是在露天作業,流動性和間歇性較強,對各生產環節中的雜訊治理具有一定難度,下面結合施工特點,對一些重點雜訊設備和聲源,提出一些治理措施和建議:
(1)、從規范施工秩序著手,合理安排施工時間,合理布局施工場地,選用良好的施工設備,降低設備聲級,降低人為的雜訊,建立臨時隔聲障減少雜訊污染。
(2)、降低聲源的雜訊強度
對基礎施工過程中主要發聲設備:空壓機、風鎬以及氣錘打樁機等,在條件允許情況下,應考慮採用以下措施進行代替,如使用水力混凝土破碎機代替風鎬,使用水力撞錘代替打樁機,這將都將大大降低雜訊源強。
(3)、採用局部吸聲、隔聲降噪技術
對各施工環節中雜訊較為突出且又難以對聲源進行降噪可能的設備裝置,應採取臨時圍障措施,在圍障最好敷以吸聲材料,以次達到降噪效果。
(4)、對主要發聲設備電鋸的雜訊治理措施
施工現場的電鋸在運轉時,空載雜訊為98-100dB(A),負載時雜訊為100-105 dB(A)。在鋸木料時,鋸齒受到反作用力而產生聲波;另外當鋸片壓盤垂直度不良時,磨刃齒形不勻,也會造成鋸片動平衡失調及軸承磨損,從而加劇振動雜訊,此外還有鋸片高速旋轉時產生的動力性雜訊。根據上述分析,建議採取以下治理措施:
a、取消滑架上的集屑斗,降低旋轉雜訊。
b、在工作平台上粘附泡沫塑料,使工作台起到一定的吸聲作用。
c、在機腔內四壁和軸承座平面上貼附吸聲材料,使機內變成多層阻性消聲器。
d、在鋸片工作部分,在距平台高100mm處增加吸塵消聲器。
e、在操作過程中,應隨時注意檢查鋸片壓盤的垂直度和鋸齒形狀的均勻度,避免失重,減少振動負荷。
採取以上措施,使電鋸空載雜訊降至84dB(A),負載雜訊降至86 dB(A),可大大減輕對操作人員及外界環境的影響。此外,在施工過程中,雜訊源應盡量設置在遠離居民區的地方,減少擾民現象的發生。
三、對水環境的環境影響分析
項目採用多點同時施工方式,施工人員最多時達300人,其中約100人吃住在工地工棚,最高日排水量約20噸,年排放量0.58萬噸,主要污染物為COD,其濃度達350mg/l,將會影響排水系統及水體水質,施工期生活廢水採用建議化糞池+生態土壤深度處理工藝處理生活污水,出水能夠滿足排放標準的要求。
施工期間開挖大量的土方,破壞地表植被,打井泥沙水,在雨季可造成部分水土流失,對周圍環境產生一些影響,管理不當可能使泥沙流入下水道,會使雨水管道淤積泥沙、增加河道的懸浮物,因此在施工場地應加強管理,注意土方的合理堆放,距下水道保持一定距離,盡量避免流入下水道,工地施工污水需先經沉澱後排入雨水管道。減少水土流失對雨水管網的影響。
四、固體廢棄物的環境影響分析
項目固體廢棄物來源於建築施工中產生的過量的挖方、廢棄磚石、木材和材料,產生量約200噸,建築垃圾經分類收集回收後應委託市建築余土管理公司及時運出,在合理處置、分類利用的情況下,可實現對環境無排放,對環境不產生影響。
五、裝修期環境影響分析
隨著人們生活的現代化,室內建築裝飾材料種類及日用化學品的使用不斷增加,這些材料或產品均含有向室內釋放有害化學物質的成分,造成室內環境污染。
⑴主要污染物質及其來源
室內環境污染的有害物質主要是:甲醛、氨、氡、苯和石材的放射性,對人體的危害很大。
甲醛是一種無色易溶的刺激性氣體,可經呼吸道吸收,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吸入高濃度的甲醛可發生喉痙攣、聲門水腫等,長期的低濃度吸入甲醛可以導致胃癌、鼻涕咽癌等。當室內甲醛的濃度高於0.6mg/m3時可引起惡心、嘔吐、咳嗽、胸悶、氣喘甚至肺氣腫,達到30 mg/m3時可以當即導致死亡。室內的甲醛主要來自於:用做室內裝飾的膠合板、細木工板、中密度纖維板和刨花板等人造板材;貼牆紙、貼牆布、化纖地毯、泡沫塑料、油漆和塗料等各類含有甲醛並可能向外界散發的裝飾材料。
氨是一種無色而具有強烈刺激性臭味的氣體,也是一種鹼性物質,對接觸的組織都有腐蝕和刺激作用。它的溶解度極高,所以對動物或人體的上呼吸道有刺激和腐蝕作用,減弱人體對疾病的抵抗力。濃度過高時除腐蝕作用外,還可以通過三叉神經末梢的反射作用而引起心臟停搏和呼吸停止。氨被吸入肺後容易通過肺泡進入血液,與血紅蛋白結合,破壞運氧功能。短期內吸入大量氨氣後可出現流淚、咽痛、聲音嘶啞、咳嗽、痰帶血絲、胸悶、呼吸困難,可伴有頭暈、頭痛、惡心、嘔吐、乏力等,嚴重者可發生肺水腫、成人呼吸窘迫綜合症,同時可能發生呼吸道刺激症狀。室內的氨主要來自建築本身,在建築施工中使用的混凝土外加劑和氨水為主要原料的混凝土防凍劑。此外,氨還來自於裝飾材料,如傢具塗飾所用的添加劑和增白劑大部分使用氨水。
氡是由鐳衰變產生的自然界唯一的天然放射性惰性氣體,它沒有顏色,也沒有任何氣味,常溫下氡及子體在空氣中能形成放射性氣溶膠而污染空氣。氡容易被呼吸系統截留,並在局部區域不斷積累而誘發肺癌。暴露在高濃度氡的環境下,機體出現血細胞的變化。氡對人體脂肪的親和力很高,特別是氡與神經系統結合後危害更大。室內的氡主要來源有:從房基土壤中析出,從建築材料中析出等。
苯為無色具有特殊芳香氣味的液體,是室內揮發性有機物的一種。苯除了易燃易爆外,可導致中樞神經系統麻醉。在不良的環境中工作,短時間內吸入高濃度的苯蒸汽可引起以中樞神經系統抑製作用為主的急性苯中毒。輕度中毒會造成嗜睡、頭痛、頭暈、惡心、嘔吐、乏力、胸部緊束感、意識模糊等,並可能有輕度粘膜刺激症狀;重度中毒可出現視物模糊、震顫、呼吸淺而快、心律不齊、抽搐和昏迷。少數嚴重病例可出現心室顫動、呼吸和循環衰竭而死。長期吸入苯還能導致再生障礙性貧血。若造血功能完全被破壞,便可發生致命的顆粒性白細胞消失症,並引起白血病。苯在各種建築材料的有機溶劑中大量存在,主要來自於合成纖維、塑料、燃料、橡膠等。另外,還有裝修中使用的膠、漆、塗料添加劑與稀釋劑、膠粘劑和防水劑等都會造成室內的苯濃度超標。
⑵室內污染防治措施
從事住宅室內裝飾裝修活動必須嚴格遵守規定的裝飾裝修施工時間,降低施工噪音,減少環境污染。住宅室內裝飾裝修過程中所形成的各種固體、可燃液體等廢物,應當按照規定的位置、方式和時間堆放和清運。住宅室內裝飾裝修工程使用的材料和設備必須符合國家標准,有質量檢驗合格證明和有中文標識的產品名稱、規格、型號、生產廠廠名、廠址等。禁止使用國家明令淘汰的建築裝飾裝修材料和設備。
六、小結:
本項目建設期主要環境問題及治理措施總結如下:
房地產項目進入施工期後,將採用人工和機械拆除舊房、平整土地,開挖地基,樁孔等土石方施工,進行結構和裝修施工,道路構築等。在此期間主要環境污染因素有:施工機械雜訊、產生的渣土、運輸車輛產生的揚塵、施工人員的生活垃圾(1kg/人)、生活污水(150L/人/d)。 根據國家建設施工環境保護管理規定,城市建成區內的所有建築工地必須達到國家規定的環保標准。施工場地周邊必須設置標准圍擋;房屋建築要實行封閉式施工;施工工地要鋪設石渣路面;工地出口要設置清除車輛泥土的設備;做到車輛不帶泥土駛出工地;施工中產生的廢水、泥漿不能流入施工場地外;建築及生活垃圾嚴禁凌空拋撒,要堆放在指定地點並及時
㈡ 撫州市建設局內設機構
撫州市建設局設有多個內設機構,各司其職,確保各項工作的高效運行。
首先是辦公室,負責機關的日常運轉,包括文電管理、會務組織、保密和政務公開等。同時,負責黨群和老幹部工作,人事管理、勞動工資、機構編制及職稱、考評考核等事務。
行政審批科作為辦公室的附加部門,主要負責行政許可項目的辦理,包括企業資質上報初審、現場踏勘項目的協調審批、規費徵收以及與市行政服務中心的聯系協調工作。他們還負責解答和提供行政許可咨詢服務。
計劃財務科則負責全市建設行業的戰略規劃、統計工作,參與項目投資計劃,並監督局屬單位的財務和國有資產。他們還負責會計執業資格的管理工作。
村鎮建設科主要負責村莊和小城鎮的建設政策制定,指導規劃編制,以及歷史文化名鎮的申報和保護工作。同時,他們關注農村住房建設、安全和危房改造,以及小城鎮和村莊環境改善。
城市建設科負責城市建設和市政公用事業的長遠規劃,指導城市供水、燃氣、污水處理等工作,並管理相關企業資質和項目經理執業資格。
建築管理科研究建築業發展和市場規范,監督建築市場行為,確保工程質量和安全,管理各類建築企業的資質和執業資格。
建設工程竣工驗收備案科(兼管勘察設計與建築節能)負責竣工驗收備案指導,管理勘察設計單位資質和建築節能工作,同時負責工程造價咨詢和建築科技項目的推廣。
人民武裝部主要負責兵役工作、兩用人才開發、治安執勤以及民兵組織建設和預備役人員管理,戰時參與軍事行動。
監察室作為市紀委(市監察局)的派駐機構,負責查處干職工違法違紀行為,監督建設系統執法工作,推進黨風廉政建設。
市推進城市建設項目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提出年度城市基礎設施重點建設項目計劃,進行項目督查,制定管理辦法,指導和服務重點項目建設。
㈢ 撫州市黎川縣2010年政府工作報告開頭
江西黎川政協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黎川縣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並請縣政協各位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2010年成績
一、攻堅克難、開拓奮進,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成績
2009年,黎川縣在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的堅強領導下,全縣上下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大力實施趕超型發展戰略。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嚴峻挑戰中,圓滿完成了各項目標任務,實現了經濟增長、結構優化、活力增強、民生改善、社會和諧的良好態勢。全年完成生產總值24.75億元,增長15%;三次產業比例調整為22.5:48:29.5;固定資產投資35億元,增長51.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1億元,增長20%;農民人均純收入5220元,增長10%。財政總收入3.21億元,增長45%,實現了兩年翻番,四年翻兩番的目標。黎川縣在多項領域獲得了國家級和省級榮譽,連續第五年獲得全省工業崛起年度貢獻獎,"韋萍縣長民生博客"被評為"首屆江西省十佳民生博客"。
突出項目建設和基礎設施
一年來,黎川縣始終突出項目建設和基礎設施建設這個關鍵。通過加大資金投入,開展"機關效能——項目建設年"、"招商引資競賽"、"五大攻堅戰"、"項目建設百日大決戰"等活動,強化項目建設工作機制,拉動投資增長,增強發展實力。爭取國家和省市各類扶持建設資金3億元,增長27.7%。新引進工業(旅遊)項目72個,實際利用外資1210萬美元,增長21%,出口創匯2287萬美元,增長64%。創新融資方式,採用BT、BOT模式建設污水處理設施等項目,籌集建設資金2億多元,有效推動了城區、園區快速發展。同時,突出工業強縣,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0家,陶瓷、鞋服產業發展勢頭強勁,污染減排取得可喜成績,創建省級鞋業產業基地工作進入評審階段。完善工業園區發展規劃,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建成面積達到7000畝,落戶企業126家,實現就業10639人,主營業務收入31億元,稅收9000萬元。
突出基礎設施和城區建設
一年來,黎川縣始終突出基礎設施和城區建設這個抓手。加大財政資金投入,新增城市道路18.87萬平方米,綠地8.21萬平方米,綠化覆蓋率40.52%,綠地率34.26%,縣城建成區達到8.67平方公里,縣城人口8.19萬,城鎮化率38.07%。加快城市總體規劃第四輪修編,推進重點工程建設,污水處理設施、黎河大道、百福公園、祿山公園、新城大道及國安路、狀元路、泰伯路延伸段等工程全面竣工。同時,加大對"兩違"清理和房屋拆遷的力度,改善衛生環境和市場、交通秩序,提升城市形象。
突出增效增收和農業經濟
一年來,黎川縣始終突出增效增收和農業經濟這個目標。落實強農惠農政策,糧食總產量連續六年穩步增產。發展烤煙、食用菌、南豐蜜桔、水產養殖等特色產業,新增農民專業合作社等經濟組織,建立省級龍頭企業。推動向莆鐵路建設協調服務,改造公路網路,建設農村公路,推進扶貧開發整村推進、移民創業致富工程,完成造林綠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設,打造生態縣和環境優美鄉鎮。
突出擴大內需和服務行業
一年來,黎川縣始終突出擴大內需和服務業這個契機。規范發展房地產業,穩定壯大物流運輸業,啟動旅遊事業,全面推進"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延伸擴展農家店,加強"家電下鄉"等產品監督管理,拉動農村消費市場。
突出公共財政和創新機制
一年來,黎川縣始終突出公共財政和創新機制這個主線。依法征稅,強化護稅協稅,實現財政收入較快增長,優化財政結構,預算收支基本平衡。金融機構加大了對地方經濟的支持力度,財政票據電子化管理改革,完善"鄉財縣管"、部門預算和國庫集中支付等制度。規范政府采購行為,加強招投標交易管理,推動了林業產權制度配套改革和畜牧獸醫管理體制改革。
突出穩定和諧和民生工程
一年來,黎川縣始終突出穩定和諧和民生工程這個根本。大力發展社會各項事業,著力解決人民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讓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全面完成省、市政府下達的各項民生指標,兌現政府辦好44件民生實事的承諾。新增城鎮就業、發放再就業小額貸款,提高社會保障水平,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實施義務教育階段免費教育,資助貧困學生,移民扶貧搬遷,解決9000名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
協調發展社會事業
一年來,黎川縣積極加大資金配套力度,有效化解"普九"教育債務,改善城鄉辦學條件,提高教育質量。開展文物普查,組建群星藝術團,推動公共文化事業和科技創新,實施"光明·微笑"工程,預防和防控甲型H1N1疾病。嚴格執行計劃生育政策,控制人口自然增長率,推進和諧平安建設,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有效維護社會穩定。
與此同時,黎川縣深入開展"雙擁"和國防教育活動,加強與社會各界的聯系,支持工青婦、工商聯、老齡、殘聯工作,規范機關事務管理,接待服務水平進一步提高。
突出依法治縣和政府建設
一年來,黎川縣始終突出依法治縣和政府自身建設這個中心。縣政府黨組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執政能力大幅提高。加強民主法制建設,推進"四中心一平台"建設,深化政務公開,強化行政監察和審計監督,提升政府效能和黨風廉政建設。
回顧總結一年來的政府工作,黎川縣深深體會到:必須始終堅持趕超發展作為第一要務,用更實的舉措、更高的目標、更好的方法、更多的精力和更牢的准繩,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各位代表,過去的一年,黎川縣的每一點變化、每一項成績、每一個進步,都源自縣委的堅強領導、統攬全局;得益於縣人大、政協的有效監督、大力支持;歸功於廣大幹部群眾的辛勤耕耘、團結奮進;來自於社會各界的鼎力相助、多方配合。在此,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全縣廣大幹部群眾和老領導、老同志,向各人民團體和社會各界人士,向駐黎部隊和武警、消防官兵,向省、市駐黎單位及所有關心、支持和幫助黎川發展的同志們、朋友們、企業家們,表示最衷心的感謝,並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成績振奮人心,征程任重道遠。黎川縣在發展中遇到的問題和不足,必須高度重視,在深化改革和趕超發展中切實加以解決。
㈣ 江西撫州東鄉怎麼樣有人可以介紹一下么是以農業為主的么教育方面呢
2008年全縣生產總值達52.2億元,增長14.9%,增幅高於全省平均水平,三次產業結構由2007年的18.3:47:34.7調整為19:51.6:29.4。經濟發展呈現「五個翻番」、「四個加快」、「三個提高」的特點。「五個翻番」:財政總收入4.5億元,增長36.4%;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7億元,增長24.1%;園區主營業務收入62億元,增長4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41.8億元,增長60%;出口創匯1900萬元,增長42.7%。均在2006年的基礎上翻番。「四個加快」:實際引進縣外境內資金24.75億元,增長26.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2億元,增長2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234元,增長6.14%;農民人均純收入5566元,增長15.7%。這四項指標增長速度均比上年進一步加快。「三個提高」:工業佔GDP的比重達到45.3%,比上年提高5個百分點;財政收入佔GDP的比重達到8.6%,比上年提高0.7個百分點;稅收占財政收入的比重達到81.18%,比上年提高4個百分點,經濟實力和質量進一步提升。
——園區經濟提速增效。完善「一心四塊」發展格局的整體規劃,聘請專家高起點規劃淵山崗萬畝陶瓷產業園。目前,開發區規劃面積10.8平方公里,實際利用4.5平方公里。完善基礎設施,重點抓好淵山崗和大富三期兩大工業板塊的建設,完成主幹道建設3.8公里、面積11萬平方米,鋪設供水管網7.8公里,架設電力線路6.5公里。清理閑置用地,對批而不用、圈而少建的6家企業進行盤活,盤活項目用地600畝。加速項目推進,建立健全集調度、管理、激勵、約束為一體的項目推進機制。每月定期召開一次項目調度會,對重點項目實行「日察看、周調度、月督辦」管理;設立2400萬元工業發展基金,用於扶持重大項目的貼息貸款和技術改造,出台扶優扶強獎勵辦法,對重大項目實行「一事一議」;對項目定投資規模、固投強度、環保要求、開工竣工時間、產出效益,提高履約率。通過努力,實施的5000萬元以上項目進展順利。其中:海潤陶瓷、日久電源三期、科倫三期、恆安家庭用品三期已投產;大富創業園已承接項目入駐;迴音必葯業、榮成機械、宏基銅業即將建成投產。這些重大項目的實施,使園區日益成為產業聚集的核心、財政收入的增長極。目前園區落戶企業97家,投產企業63家,其中3家稅收過千萬,24家稅收過100萬;全年上繳稅金1.48億元,增長89.7%。榮獲全省工業崛起年度貢獻獎、全省工業「三年翻番」進步獎。
——城區面貌明顯改觀。財政直接投入2.1億元、帶動社會投資20多億元,實施26項重點工程,推進城市適度超前發展,縣城人口新增2萬人,城區擴張2平方公里,城市化率提高3個百分點。在實施這些工程中,堅持預算控制與嚴打圍標相結合、創新機制與規范管理相結合、集中調度資金與多元籌集資金相結合,杜絕非法圍標、賣標現象,保障工程建設資金、進度和質量。一年來,重點工程進展順利。小街小巷硬化完成54條,雄嵐大道、大富大道、迎賓大道、糧青路、東鄉大酒店、環城綠苑一期、北港小學、殯儀館搬遷、經濟適用房一期、實驗中學擴建、吉和塔主體工程、體育場改造、行政中心主體工程、職教中心主體工程都已竣工或基本竣工。北港休閑綜合工程、縣城新區、物流市場、污水處理廠及管網建設等重點工程正在抓緊推進。注重建管並重,成立城市管理局;實行主要街道保潔權市場化運作和「門前三包」管理;合理設置4個停車場,建設3個垃圾中轉站,基本解決車輛亂停亂放和垃圾亂堆亂放問題。經營城市取得實效。開展違規建房整治,成功舉辦首屆房地產交易會,房地產業實現稅收1.07億元,增長24%。加速自有車輛及噸位的整合迴流,嚴格兌現獎勵政策,城市物流運輸業實現稅收0.62億元,增長22.7%。按照「足量收儲、適量投放」的原則,運作城市土地,依法協商收回原暨陽房地產土地589畝、原火車站周邊土地400畝,儲備城市建設用地2000畝。全年共成交土地25宗,實現土地收入1.7億元。
——「三農」工作扎實推進。出台新農村建設方案,聘請東華理工大學完成64個建設點的規劃編制。投入新農村建設資金2018萬元,硬化村內主幹道49公里,村內道路硬化率100%;拆除破舊危房2800平方米,新建房2500平方米;改水2650戶,改廁2577戶;試點村村容村貌發生明顯變化。糧食種植面積達69.26萬畝,比上年增加1.86萬畝;糧食總產量28.48萬噸,增產2.11萬噸。飼養生豬150萬頭、增長11%,出欄104萬頭、增長8.1%;桑園面積達1.8萬畝、新增2475畝,產繭52萬公斤、增長15%;種植木薯4萬畝、增加1萬畝,戶均增收4769元。對橫山、何坊、蠻橋三座中型水庫和49座小(二)型以上水庫進行了除險加固;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2萬畝。新建農村公路135.7公里,行政村通達率達90%。廖坊灌區一期工程已完成土方開挖97%,土方回填67%。完成「一大四小」造林整地栽植12.2萬畝。
——改革開放繼續深化。組建13個招商分隊,在廣東佛山、浙江寧波等重點區域派出專業招商人員駐點招商;先後舉辦和參加東鄉(佛山)陶瓷產業對接座談會、東鄉(佛山)陶瓷產業對接洽談會、撫州(杭州)重大招商推介會、江西香港招商活動周等招商活動。新引進項目148個,合同資金61.07億元;引進5000萬元項目15個,其中工業項目14個(含億元項目7個);新老項目實際引進市外境內資金24.75億元,其中工業項目17.6億元;實際利用外資1300萬美元,出口創匯1900萬美元。推行「兩集中」改革,使行政審批逐步規范化、程序化。實施國庫集中支付改革,清理撤消各類帳戶103個,盤活結存國庫資金6000萬元,實現政府性資金全面納入單一賬戶體系,由政府按政策通盤調度。實行公務用車定點維修,將全縣320輛公務用車納入維修范圍。超前謀劃原省屬國有困難企業江西磷肥廠、東鄉化肥廠改制前期調查摸底工作,實現兩家企業平穩移交屬地管理。
——民生工程順利實施。全面完成和超額完成市政府下達的78項民生指標。著力解決困難群眾「住房難」,首批1.5萬平方米經濟適用房已交付使用,第二批165戶經濟適用房和70戶廉租房已通過公開搖號產生。擴大城鄉居民社會保障覆蓋面,城鎮職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38907人,園區企業職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2699人;城鎮職工、國有困難企業職工、農民工、園區企業職工參加醫療保險30226人,低保人員和重度殘疾人參保率100%。促進弱勢群體就業再就業,城鎮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1681人,其中「4050」人員311人,零就業家庭就業安置率100%。提高基礎教育辦學水平,投入8000萬元新建北港小學、擴建實驗中學、改建職教中心;義務教育階段免學雜費、免費提供教科書56000人,補助寄宿生生活費2092人,資助普通高中、中等職業教育和考入大學的家庭困難學生3000人。加大困難群體生活補助,農村低保補差45.1元,城市低保補差110.1元,農村五保集中供養率達81%。
——社會事業協調發展。不斷豐富群眾文體活動,送戲下鄉146場,送電影下鄉2785場,舉辦各類體育比賽269場,參加健身人數20萬人次。教育工作取得新進展,高考上一本286人、二本897人,錄取清華、北大3人。切實做好衛生防疫工作,開展三聚氰胺有毒奶粉大排查,為14298名兒童進行免費檢查;對重大動物疫病進行防控防治,強制免疫注射密度達100%。計劃生育工作得到加強,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7.2‰。生態環境得到改善。和諧高效開展征地拆遷工作,徵用城市建設用地2000畝,拆遷296戶,沒有發生一起集體上訪事件。先後開展以打擊「兩搶一盜」為重點的專項行動10次,刑事案件下降9.4%,打掉犯罪團伙14個,群眾安全感增強。對重大矛盾糾紛,建立縣級領導包案、職能部門分工負責、信訪部門直接參與的調解機制,對一批長年上訪戶進行集中處理,信訪總量同比下降27%。安全生產總體平穩,社會保持和諧穩定。廣播電視、統計審計、民兵預備役、國防建設、郵政通訊、質量監督、商貿流通、消防安全、民族宗教、涉台事務、外事僑務、方誌檔案、婦女兒童、物價、老齡、殘聯、氣象、煙草、鹽業、接待等各項事業均取得新進步。
——政府自身建設進一步加強。堅持並完善向人大報告、向政協通報情況制度,自覺接受縣人大及其常委會的依法監督和縣政協的民主監督,辦理人大代表建議65件、政協委員提案63件,滿意和基本滿意率100%。建設法治型政府、推進依法行政得到加強,受理行政復議30件,結案率100%。全面落實信息公開、新聞發布、重大公共事項決策聽證等制度,增強政府工作透明度。民意渠道進一步暢通,開通縣長手機、縣長信箱。電子政務建設得到加強,完善網上審批和電子監察系統,加強政府網站建設。政府公信力不斷加強,在民主評議政風行風和「提升行政效能,建設服務型政府」活動中榮獲全市先進。
㈤ 金溪工業園區金溪工業園區
位於江西省撫州市金溪縣城西新區的金溪工業園區,是國家級的省級工業園區,規劃總面積達10平方公里,劃分為A、B、C、D四個區塊。2008年,園區榮獲「江西省香料產業基地」的殊榮。
這里的交通極其便利,擁有便捷的交通網路。206和316國道貫穿園區,距離鷹瑞高速公路出口僅4公里,距離華東鐵路樞紐鷹潭40公里,南昌昌北機場則距此150公里。園區內的基礎設施日漸完善,包括道路、供水、供電和通訊設施,還有日處理3萬噸廢水的污水處理廠。
金溪工業園區的產業發展已顯雛形,特色鮮明,共有120家企業入駐,形成了香料化工、機電冶金、輕工紡織和食品加工四大支柱產業。香料產業尤為突出,14家香料企業已建立起天然與合成兩大系列,八大類別香料產品,其中包括全球香料產量第一的天然樟腦粉和全國香料產量第一的天然芳樟醇,具備顯著的市場影響力。未來幾年,香料香精產業將迎來快速發展,為此,工業園區規劃了2000多畝的香料香精產業園,並制定了一系列優惠政策,目標到2012年,園區香料企業將達到40家以上,主營業務收入達300億元以上,稅收超過1億元,同時帶動6萬畝香料原料林基地建設,努力打造中國香都。
政策方面,園區實行零行政事業性收費制度,工業用地通過招拍掛方式出讓,還通過獎勵技術改造,確保企業每畝用地成本不超過1萬元。為了鼓勵企業技術升級和壯大,對增值稅的25%全額獎勵用於改造,頭兩年企業所得稅地方所得100%獎勵,後六年地方所得50%用於技術改造。對大項目和香料香精項目,甚至外資項目,園區提供「一事一議」、「特事特辦」甚至「零地價」的優惠政策,為企業發展創造優越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