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某污水廠經常會發生嚴重的活性污泥膨脹問題!
1、有可能曝氣量太大,使活性污泥顆粒不能充分絮凝成菌膠團,被打散,從而上浮。
2、有可能是厭氧發酵是造成積泥而上浮
3、水質太差引起絲狀膨脹,
4、水溫較低污泥負荷太高導致非絲狀菌膨脹
5、也有可能二沉池中反硝化生成氮氣是污泥上浮
建議:控制曝氣量,調整PH值,增加厭氧的停留時間,或者加絮凝劑,或者去掉初沉池,或者多級生化,或者氣浮代替二沉池,或者重新改造吧。
㈡ 某污水廠運行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
1、概述
某污水處理廠於1992年10月正式投產,二級生化處理,傳統活性污泥法工藝,鼓風曝氣。在14年的運行過程中,該廠始終致力於加強工藝調控,確保出水達標排放,為水污染治理工作做出了應有的貢獻。同時在運行中也發現了一系列問題,在實踐過程中,通過技術人員的努力,進行了相應的改進,確保老廠能夠發揮應有的作用。
2、存在問題及對策
2.1 格柵除污機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格柵是預處理過程中一道關鍵工藝,它的作用是攔截去除大的固體物質,同時對後續工藝中的污水泵起保護作用,減少一沉池漂浮物,防止工藝管路堵塞。該廠原設計只有一道格柵,格柵間隙為25mm,屬中粗格柵類型。存在4點不足:
(1)服務區排水設施為雨污合流系統,雨季柵渣量較多,再加上水量大,水中布條及軟塑料製品等雜物被沖過柵條而進入後續構築物,對水泵特別是潛水泵有較大影響。
(2)該廠無細格柵,一沉池中漂浮物形成的浮渣量很大,去除這些浮渣操作人員的勞動量很大,加上長時間的撇浮渣操作使大量污水又回到格柵井必須二次提升,增加了污水泵的能耗。
(3)只有一道格柵屬設計缺陷,格柵出故障,必須停止進水。因此要求格柵除污泥性能可靠。該廠原格柵除污機為高鏈式格柵除污機,由於扒齒臂材質問題易變形,影響扒齒入槽准確度,除渣效果差,影響生產。
(4)該廠曾在沉砂池出口處安裝一台柵距為6mm的細格柵,但由於場地限制,無法加裝事故跨越裝置,經常跑水,影響生產,被迫拆除。因此,無法增加細格柵。
為解決上述問題,該廠更新了原高鏈式格柵除污機,安裝使用了清源環保機械廠生產的型號為XGS1702-4800、柵距為10mm的回轉式格柵除污機,使去除柵渣量大增,給潛水泵的運轉創造了良好的條件,確保了生產要求,解決了該廠無細格柵問題和一沉池漂浮物過多的問題。而且該機的電器控制系統較好,可以自動連續清污、定時間隙清污及手動清污多種運行模式,在不同的季節可以改變運轉方式,起到節能的效果。
通過實際運行發現,新格柵除污機也有一定缺陷:(1)該機齒扒鏈為尼龍材質,由於是室外環境,冬夏溫度變化大,加上日光照射,齒扒鏈易老化斷裂。更換時十分麻煩。筆者認為,由於室外環境運行,無備用格柵,設備可靠性十分重要。因此,齒扒材料使用不銹鋼更為可靠。(2)該機由於連續運轉時間長,其作用是撈柵渣,而且重量變化大,齒扒鏈用力的變化大,兩側起固定作用的止回墊容易脫落,但該零件為非標產品,備件困難。(3)由於受場地限制及資金問題,柵渣自動傳送及壓榨運輸設備沒有配套,工人勞動強度大,且柵渣無法做到不落地。以上缺陷在老廠改造時,需加以解決。
2.2 脫水機存在問題及解決措施該廠原有脫水機兩台,型號為DY2000型帶式壓濾機,設備為市環保機械廠第一代機型。在運行中表現出很多問題:(1)濾帶沖洗裝置達不到實際要求,濾帶沖洗效果差。濾帶清洗是帶式壓濾機最關鍵工序,效果不好,無法恢復濾帶過水能力,脫水過程無法連續進行。(2)絮凝反應器設計需要改進,泥葯混合液入口在反應器上方,內部採用階梯下落式混合,反應劇烈,而絮凝劑PAM與污泥的調質反應迅速而且易碎,不可逆轉,因此反應絮塊易被摔碎,在重力脫水段絮塊尺寸不夠,易跑料。因此對絮凝劑分子量要求太高,而分子量高的PAM價格較貴,另一方面,因跑料造成泥餅產量低。(3)因當時濾網的織造的技術問題,該機濾帶介面為金屬螺旋銷環介面,運轉時造成刮泥板磨損嚴重,泥餅剝落不凈,增加濾帶清洗難度,而且使用壽命短。(4)原機設計真空輥孔徑小,剪切脫水濾水速度慢,效果不好,易跑料,而且輥內濾液排除不凈而沉積,使真空輥失去作用,影響泥餅產量。
為了解決運行中的實際問題,在新設備選型上注意了克服老設備的缺陷。更新後的脫水機為DYQ2000型脫水機,該機的特點為:(1)在濾帶清洗方面,清洗水箱內噴頭為新產品,自然形成的壓力比老式噴頭壓力大,拆解方便。在設備安裝時,增加了1台管道增壓泵,型號為ISG50-200A,流量11.7m3/h,揚程為0.45MPa.沖洗用水由原來的6m3/h提高到9m3/h,沖洗壓力由原機的0.4Mpa提高到0.7MPa,沖洗效果良好,泥餅產量明顯提高。(2)壓榨段中空輥由一個變兩個,且第一個輥直徑加大,由原來的ф40cm 提高到ф80cm,而且過水孔徑加大,容易實現預壓榨過程,使污泥絮體中大量表面游離水快速擠過濾帶,而使壓榨段的污泥含水率降低,減少擠壓過程中的跑料,污泥泥餅產量明顯提高。(3)絮凝反應器的結構更加合理,泥葯混合液由反應器底部進入,內設絮凝攪拌裝置,生成的絮體由反應器上口溢出進入重力脫水段,整個反應過程的劇烈度下降,絮體不易打碎,實際運行表明,絮體生成情況良好,與老脫水機相比,對絮凝劑PAM分子量的要求稍有下降。(4)該機的濾帶為無介面型,使用壽命長。
經過一段時間的使用,該機基本上克服了老脫水機的不足之處,但仍存在一定問題:(1)進泥管設計直徑較小,易發生堵塞。(2)附屬設備溶解罐及儲葯罐管路極易堵塞,加葯泵造型上葯量偏小。以上問題要與廠家一起逐步改造完善。
2.3 設備節能措施
該廠1992年投入使用後,在實際運行過程中存在設備老化,能耗高的問題。在14年的運行管理中,該廠始終將節能降耗作為管理及設備改造的重要課題,污水泵及曝氣系統節能改造是工作的重點。
2.3.1 污水泵存在問題及解決措施和效果該廠污水泵原設計為4台250WDL立式水泵,每台功率70kw,上水量為1290m3/h(實測),存在問題有:(1)該泵廠家已停止生產,無法備件。(2)水泵填料易磨損,漏水嚴重,污水四濺,泵房衛生備件差,更換盤根勞動強度大,更換頻繁,維修量大。(3)能耗高,效率低。
為解決上述問題,該廠於1999年將4#污水泵更換為飛力泵CP3300LT620型,44kw潛水泵,實測上水量為1330m3/h,能夠滿足實際要求,運行效果良好。對水泵節能情況進行了實際測量,測得的平均結果為:飛力泵每天耗電760度/d,而老式泵為每天耗電1400度/d,每天可節電640度/d.按現階段電費0.53元/度計算,一台泵每天可節電339.2元,一年可節約12.43萬元,節能降耗效果明顯,而且設備維護保養簡單,故障率低,還可節約大量維修費用。目前該廠1#污水泵及2台迴流泵的更新工作已經完成,運行效果都很好。
2.3.2 曝氣系統節能問題及措施效果該廠曝氣池原設計使用穿孔管曝氣裝置,由於使用時間長,銹蝕嚴重,存在堵塞嚴重,曝氣效率低下的問題。而曝氣池能耗占整個污水廠能耗的比例很大,是節能降耗的重點。該廠於2002年10月將二組曝氣池中西邊三個廊道的穿孔管改造為硅橡膠管式曝氣管,並於2002年11月1日-30日進行對比實驗,在實驗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同樣的鼓風機,同樣的進風管,只是曝氣器不同,東邊是穿孔管,西邊是改造後的曝氣器,使用攜帶型溶解氧監測儀測量,西邊的溶解氧平均高出東邊溶解氧一倍,證明氧利用率比改造前高出一倍,效果良好。
該廠同時對鼓風機進行了實際效果測定,結果表明現在使用的鼓風機產生同樣體積的空氣耗電量高於現在環保設備市場上同類風機。在不久將要進行的老廠改造中,該廠將選用能耗較低的調頻式磁懸浮離心風機,來達到節能效果。
2.4 泡沫問題該廠曝氣池冬季時常出現大量泡沫,特別是冬季陰天氣壓低時更為突出。泡沫飄浮在池面上,溢滿過道,有時被風一吹,到處飄飛,影響衛生,有時甚至無法取樣化驗,嚴重時帶起活性污泥顆粒影響正常運行。
經過對泡沫問題進行專題研究,共找出產生泡沫問題的5個原因,並有針對性的採取措施,使冬季泡沫問題得到控制。(1)氣溫方面的原因。由於氣溫低,曝氣池中產生的氣泡不易破碎,容易堆積,這時應對工藝進行調整,適當降低溶解氧等,破壞泡沫堆積條件。(2)進水中表面活性劑物質含量高時,通過鼓風吹脫,易產生大量泡沫,再加上氣溫條件,極易出現泡沫堆積,因此應查明污染源,採取措施使進水中無發泡物質,泡沫會自然消失。(3)由於該廠東西兩組曝氣池中使用的曝氣器不同,分屬中氣泡型和微氣泡型,西邊溶解氧長期比東邊高,由於微孔曝氣產生的氣泡小,不易破碎,易堆積,因此該廠曝氣池泡沫西側比較嚴重。該廠採取措施將東邊穿孔管徹底進行疏通,提高了穿孔管的供氣效率,從而使東邊曝氣池與西側曝氣池的溶解氧趨近,再適當調控,泡沫得到控制。(4)在不久將要進行的老廠改造中,將改造東側曝氣池的曝氣器,使東、西兩組曝氣池一樣,都使用管式曝氣器,便於溶解氧的調整,提高氧的利用率。(5)當曝氣池MLSS過低時,比較容易產生泡沫,因此,在冬季嚴格控制MLSS在1.5g/l以上,控制泡沫堆積效果明顯。
3、結語
以上是筆者對該廠運行管理中遇到的幾個問題及解決措施進行了簡單剖析,是技改工作的一點體會,不足之處希望大家指正。由於該廠大部分構築物及設備都嚴重老化,進入更新改造期,今後將繼續以節能降耗為前提,在技改和運行管理中,深挖節能潛力,堅決落實唐山市排水公司核定的經濟運行指標,通過技改逐步解決實際運行中的問題和設計缺陷,使老廠煥發青春。
㈢ 國內和國外污水處理有什麼大的區別,比如技術、應用普及方面。
國外現狀
美國是目前世界上污水處理廠最多的國家,平均5000人就有1座,其中78%為二級生物處理廠;英國共有處理廠約8000座,平均7000人1座,幾乎全部是二級生物處理廠;日本城市廢水處理廠約630座,平均20萬人l座,但其中二級處理廠及高級處理廠佔98.6%;瑞典是目前污水處理設施最普及的國家,下水道普及率99%172上,平均5000人1座污水處理廠,其中91%為二級生物處理廠。這些國家的經驗表明,大力興建有了明顯改善;日本不符合環境標准水域,已從1971年的O.6%下降到1980年的0.05%;歐洲萊茵河的有機污染已基本控制,部分河段水質明顯改善,魚類復生;英國泰晤士河絕跡了100多年的魚群又重新出現,目前已達119種。
截至上世紀70年代,發達國家基本上普及二級處理但是二級處理耗能多,運行費用高,基建投資也不低。發展中國家普遍「建不起」,或是「養不起」,因此紛紛尋求適用於本國國情的經用的高昂引起了眾多的非議,據悉,美超過10億美元,因此他們也在大力研究新技術,或改革傳統的流程。
國內現狀
我國城市污水處理事業開始於1921年。上海首先建立了北區污水處理廠,1926年又建了西區和東區污水廠,總處理能力為4萬噸/日。近幾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水污染控制所面臨的問題也愈加嚴重,目前不僅大、中、小城市建設污水廠,還有些郊區縣也建設污水廠,幾年了,上海市青浦徐涇鎮、重慶市渝據2000年統計,全國城鎮的污水處理率達到25%,2010年將達到50%。
然而,同先進國家相比,我國城市及機械化、自動化程度上,還都存在著技術政策》要求,城區人口達50萬以上的城市,必須建立污水處理設施;在重點流域和水資源保護區,城區人口在50萬以下的中小城市及村鎮,應依據當地水污染控制要求,建設污水處理設施。在憲法中也有明文規定,並組建了許多工廠,許多產品已系列化了,但自動化儀表,檢測儀與國外差距還很大,資金不足仍是根本性問題。
㈣ 國外哪些城市的排水系統的設計值得借鑒參考
城市排水系統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案 1、存在問題 近年來,城區規模不斷擴大,城區不透水地面增多,排水量大大增加,原有的區域局部規劃不能滿足現代化生態城市發展的要求,也成為目前城市環境,城市安全建設的緊迫課題之一。造成城市排水系統的許多問題。 例如: (1)現狀管線常有雨污混接現象,降雨時污水量增加,造成污水溢流,環境污染。同時大大增加了污水處理廠的處理費用。 (2)部分現狀管線管徑不合理,大多是根據經驗估算所得。雨水管徑普遍偏小,過水能力不足,導致汛期常常出現溢水現象;污水支管管徑偏大,主幹管管徑偏小,難以充分發揮管渠系統的工程效益。 (3)部分管線覆土厚度偏小,導致兩側街坊管難以接入;另外現狀管渠普遍淤積嚴重,管渠過水能力得不到充分利用。 (4)雨水污水排水系統,沒有統一的規劃設計,各區域排水系統不能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5)大范圍的雨污水排水系統,國內沒有很好的水力計算軟體,難以做到整個系統的優化設計。事實上,設計院目前大都是採用經驗估算方式進行設計,造成水力流態不好,管道淤積嚴重,建設泵站過多。這都大大增加了系統的運行管理費用。 (6)雨污排水系統、灌溉渠、城市防洪系統、水景湖面各自獨立,沒有協調規劃,系統間不但不能相互補充利用,反而存在矛盾。 2.目前設計方面存在的問題 目前國內沒有專業的排水系統設計軟體,對於大規模的有幾千乃至上萬條管段的排水系統,由於雨水管渠、污水管道和給水、煤氣、供暖等管道以及河流的交叉處理,雨水管渠與河道的銜接,需要進行大量的高程優化調整,排水系統是重力流,每一點的高程調整,都會影響其下游管渠的高程,實際上人工計算操作是很困難的,國內有的排水繪圖設計輔助軟體,雖然有簡單的計算功能,但對十幾條以上的排水管道難以自動計算,往往靠人工設定高程經驗估算,結果造成埋深及上下游坡降安排不合理,泵站設置過多,增加了建設費用和日後的運行管理費用。 3.解決方案 本公司與日本CSD公司合作,開發了先進的雨水污水管道設計軟體Pipe Rapid,能對大范圍的排水系統,按照①埋深最低;②不同管徑的標准坡度;③指定最小流速;④上下游管底的落差最小等不同條件,進行靈活設定優化設計。通過設計規劃可以達到以下效果: (1)整理分析現狀資料,匯總繪制統一的現狀管線圖,便於今後的管理。 (2)計算分析現狀管渠,提出分期改造的實施方案。 (3)將不同時期敷設的管線納入到新的統一的排水系統中。 (4)對新的雨污排水排水系統進行優化設計。 (5)協調雨水、污水、排洪、灌溉、湖面景區,使之形成有機整體,降低工程費用。 我們以城市的綜合安全和排水系統的良好的運行為目標,根據城鎮環境生態、洪水危害、維護管理等多方面的要求,用我們的一流技術,為您提供可實現環境友好型的、可持續發展的遠期排水系統設計方案。 實例 引言南山區位於深圳特區的西部,東臨深圳灣,西瀕珠江口,北靠羊台山,南至大鏟島和內伶仃島,與香港元朗隔海相望,全區總面積151km2。目前擁有長約40km海岸線,為深圳擁有海岸線最長的城區,是典型的濱海城區。經過多年的發展,南山區已成為深圳市最重要的港口基地、高新技術產業基地、教育基地、旅遊區,並擁有相對特區其它轄區較多的城市用地儲備,對深圳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然而,南山區日益被污染的水環境和年年發生的內澇嚴重阻礙著城區乃至整個特區的發展。據不完全統計,沿岸約有6.37萬m3/d的污水未經處理便區內唯一一條河流---大沙河,約佔大沙河旱季流量80%,導致該河嚴重污染,水質超過內陸V類地表水水質標准。自1997年以來南山區受洪澇災害直接經濟損失為:1997年3500萬元,死亡2人,受傷2人;1998年1100萬元;1999年3800萬元;2000年「4.14」暴雨受損3500萬元,死亡8人,受傷3人。造成以上水災的洪水頻率多為5年至20年一遇的洪峰,只有2000年4月14日發生的洪水是深圳市8年實測資料中發生的最大洪水,當時24小時內降雨達331毫米,以致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 1現狀雨水系統存在問題及分析歷經數月的調研,我們掌握了南山區現狀雨水系統的第一手資料,找出了目前雨水系統存在的問題及產生症結的原因。 1.1雨水系統現狀南山區北高南低,北靠羊台山,南瀕臨蛇口港及深圳灣,整個城區排水自然條件較好。區內的河流僅有大沙河一條,屬海灣水系,集水面積90.69km2,河長18.0km,自北向南穿過南山城區再注入深圳灣,為南山區主要泄洪通道,也是南山區北部、中部及東部城區最終城市排水咽喉。流域面積小於10km2大於1km2的主要小溪流有金雞乾渠、鄭寶坑渠、桂廟路乾渠等3條,均屬珠江口水系,西南橫穿城區下注珠江口的前海。這三條乾渠為南山區西部城區主要城市排水要道。現狀河道防洪標准皆為100年一遇。 由於靠近海灣,前、後海地區及蛇口片區、赤灣與媽灣的城市排水主要由管渠收集後分段就近排入後海及蛇口港。 南山區的排水系統經過多年的規劃建設,已形成了以麒麟路---南油大道---大小南山為雨水分水嶺的幾大較完善的排水系統:深圳灣排水系統、前海排水系統及港灣排水系統。每個系統均有自己獨立的排水管網,一般地面雨水由小區管網收集後通過市政道路雨水系統排入河道或直接排海。在具有較完善排水系統的表面下,每逢暴雨,仍有部分城區面臨著受淹的困擾,而且原本清潔秀麗的大沙河和整個海岸線等水體都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1.2存在的主要問題目前南山區雨水系統主要存在城區經常發生洪澇災害和雨污合流、混流兩大類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1)局部地勢低窪的城區長久以來一直受到潮洪威脅形成內澇。目前南山區內澇區主要集中在沙河片區、白石洲地區、南頭檢查站、南頭舊村、南油舊村及工業區、蛇口片區局部地段。 (2)部分地區在開發建設初期沒有充分考慮防洪問題,存在一定洪水災害的隱患。如龍珠個別舊村、蛇口西片區。 (3)部分地區雨水系統極不完善且雨污合流或混流嚴重,合流廢水排入河道或近海,嚴重地破壞了城區的生態水環境。目前存在雨污合流現象的地區主要分布在舊村和老工業區。 (4)部分地區雨水串接到污水管,加重了污水廠運行負荷。這種現象為分散點狀況,並沒有集中在某一片,但每片區都或多或少存在有這種問題。 1.3原因分析城區內澇及作為受水體的河道與近海受污染的原因有其自身地形特點的因素,也有雨水系統規劃設計原因。 (1)部分地區地勢低窪,極易發生內澇某些地區地勢低窪,通常比四周市政道路路面低1m左右,導致區內低窪地段每逢2~5年一遇的雨洪時便不能自排接入市政雨水系統,極易形成雨洪倒灌。如位於城區中西部的南頭、南油片區部分地面標高低於深圳灣5年、100年一遇的潮水位2.32m和2.79m,個別舊村局部地方地面高程甚至還低於2年一遇的潮水位2.08m。而大沙河沿岸區域部分地面標高也低於現狀大沙河入海口處50年、100年一遇的洪水位3.0m和3.5m。 (2)原設計的潮水位標准偏低原來城區雨水管道的規劃設計是以0.99m多年平均高潮位作為管道計算的出海口標高,這一數據小於一年一遇的潮水位1.82m。當外水洪、潮水位大於0.99m時,排水乾渠受洪、潮水位頂托,抬高了水位線,導致上游地面積水。同時部分排水管渠設計沒將地形特點和洪潮水位結合考慮,雖符合城市排水標准,但由於管徑偏小,水力坡降遠大於地面坡降,抬高了管渠水位線,導致上游受淹。 (3)部分現狀排水管渠斷面偏小,尤其是低窪地段部分管渠設計未能達到城市排水標准。 如地處大沙河流域的沙河白石洲地區,局部地勢低窪,承擔著上游塘朗山部分排洪,現狀排洪渠總排水能力為35.5m3/s,小於片區暴雨重現期P=1年的洪峰流量49.9m3/s,更達不到20年一遇和50年一遇的洪峰流量57.6m3/s和73.1m3/s。 (4)在城市飛速建設過程中,破壞了原有的雨水排放系統城市建設中人為的填溝佔道,破壞了原有的雨水排放系統。 一些老區改造後,下游管渠沒有及時配套修建。同時城市發展使植被減少,不透水地面增加,造成徑流量的增加,雨水管渠個別地方因此成為排水瓶頸,致使雨水排水不暢。 (5)區內舊村和老工業區排水系統不完備由於歷史遺留等原因,南山區的所有自然村和部分老工業區排水體制均採用雨污合流,沒有嚴格意義上的排水系統,大部分雨污廢水通過道路邊溝排放。雨水管渠容易被各種垃圾淤積堵塞,而清淤工作又不及時,人為減小了管渠的過水斷面,導致一下雨地面就積水。 (6)建設初期缺乏統一的規劃由於區內華僑城、蛇口工業區及南油工業區等工業區早期擁有較大的規劃建設自主權,導致南山區城市及其配套設施建設各自為政,雨水系統在總體上不協調。 2雨水系統改造規劃對策通過對目前南山區雨水系統存在的各種問題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擬訂合理的工程措施與解決問題對策。 2.1原則(1)在整治河道的基礎上完善城市排水設施,提高城市排澇、排洪能力,逐步消除市區的雨澇災害;(2)選擇合理的排水、排洪、防潮方案。用最經濟的手段充分利用地形,結合城市防洪標准,嚴格遵守高水高排,低水低排,分散就近排入受水體;(3)在經濟、合理、可行的前提下,城區的雨水排放盡量採取「平時自排為主、汛期電排為輔」的方式合理布置排水管道和設施。 (4)整個城區雨水系統的改造規劃應結合城區的土地利用規劃,做到以近期為主,近遠期相結合,避免在短期內進行二次改造。 2.2設計標准根據南山區自然地形特點與社會經濟地位,確定城區雨水系統的設計標准。 (1)根據《深圳市城市總體規劃》規定:一般城區雨水管(渠)設計降雨重現期T取1年,低窪易澇城區T取採用2年,特別重要地段如鐵路、橋梁T採用5年。 (2)雨水地表綜合徑流系數Ψ老城區取0.6~0.65,新區取0.7。 (3)設計降雨歷時t取10~15min。 (4)排洪按照《深圳市城市總體規劃》確定:城區主要大型排洪道按100年一遇設計,如大沙河;已整治和已暗渠化的按50年一遇復核,達不到此標准,則按100年一遇標准改造。 (5)排澇採用10年一遇24小時雨水24小時排乾的標准。 (6)洪潮遭遇按以下兩種情況組合,比較計算各乾渠水力線。 第一種組合:設計頻率洪峰徑流與汛期平均高潮位遭遇。 第二種組合:設計頻率最高潮位與多年平均最大洪峰徑流遭遇。 (7)城區雨水管渠的水力計算,一般採用設計頻率暴雨量與平均高潮位0.99m遭遇,並用設計頻率暴雨量與汛期平均高潮位2.08m遭遇進行校核。對於抽排區泵站下游管渠水力計算,採用設計頻率暴雨量與5年一遇高潮位2.32m遭遇。 2.3具體對策(1)盡量利用已有的排水設施,局部增加現有管渠容量。對於成片現狀地勢低窪區(主要集中在舊村),由於集體改造代價太高,而且也不現實,建議近期設臨時泵站,同時對合流管渠進行截流改造。遠期在舊村改造的同時,逐步提高現狀地面標高,重新設置分流排水管渠。 (2)盡快完善管道建設,堅持排水管道與設施建設和交通道路建設同步進行。加強排水管理,健全管理機構,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及時進行管渠、河道清淤,保證雨水排放系統的暢通。 (3)城區雨水系統規劃應將城市排水、防澇、防潮統一考慮,鑒於南山區特殊地理位置,建議將以後規劃填海區的雨水管(渠)設計標准提升為重現期1.5年,低窪區提升為重現期3年。 (4)全區雨水系統應統一規劃,統籌考慮,統一標准。規劃要有系統性、綜合性和超前性。規劃市政配套設施用地時應考慮擴建、改建的可能,適當留有餘地,避免出現類似目前鄭寶坑渠排水泵站選址困難的情況。 (5)考慮海床由於年年淤積,海底不斷上升,而且受海潮頂托的影響,對填海區做好地面豎向規劃,並盡可能地抬高雨水入海口標高。 3結論由於沿海城市有其地理的特殊性,其雨水工程的規劃改造也很有特色,通過深圳市南山區的雨水現狀分析,可得出如下結論: (1)沿海城市普遍有地勢低窪,雨水干管(渠)極易受海潮頂托的地形特點,建議適當提高雨水管(渠)的設計標准。 (2)採取高水高排,低水低排;自排為主、抽排為輔;以近期為主,近遠期相結合等排澇原則,用最經濟可行的手段解決城市排水需求。 (3)考慮海床由於年年淤積,海底不斷上升,而且受海潮頂托的影響,對新區做好地面豎向規劃,並盡可能地抬高雨水入海口標高。在實際規劃設計中應因地制宜,充分吸收各地的先進經驗,有針對性地採取切實可行的措施,使沿海城市雨水規劃更趨於合理化。
㈤ 污水處理常出現的問題,你知道有哪些嗎
污水處理是一項復雜的技術,常常會面臨多種問題與挑戰,以下是常見的幾個問題:
1. 設備老化問題:污水處沒顫理設備隨著使用時間的增長,可能會出現老化或損壞的情況,如管道堵塞、設備磨損液斗等。
2. 污泥鬧察磨處理問題:污水處理後產生的污泥處理可能會出現儲存、運輸和處理的困難,尤其是對於廢棄物排放標准要求較高的地區,處理難度更大。
3. 資金不足問題:污水處理以及廢水排放相關法律法規的實行,需要花費大量的成本。而且,在一些地區,污水處理廠數量缺乏,甚至是至今仍未完全建成的地區也是存在的。
4. 運行成本問題:運行成本是污水處理設施的一個重要考慮因素。通常情況下,處理更多的污水需要更多的電力消耗、用於處理污水的化學品使用等。
5. 排放標准問題:由於污水處理涉及到廢水排放和環境保護,各地區的排放標准可能存在差異,在這種情況下,怎樣控制污染,做到環保與經濟發展良性循環,成為難題。
這些問題對污水處理的效率和質量都有影響,需要得到充分關注和解決。
㈥ 國外環境污染治理怎麼做
200多年前開始的第一次工業革命促進了鋼鐵、煤炭、化工和其他行業的繁榮,推動了英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然而與此同時,對於廢料處理和運營管理的疏失,也導致了化學廢料流入土壤或者直接排入地下,帶來非常嚴重的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問題。從20世紀中葉開始,英國就陸續制定相關的污染控制和管理的法律法規,同時進行土壤改良劑和場地污染修復研究。英國土地修復技術非常規范,目前主要採取物理方法、化學方法、生物修復三方面的技術。
對於泰晤士河的治理,英國成立了治理專門委員會和水務局(公司),對整個流域進行統一規劃與管理,提出水污染控制政策法令。1850-1949年,英國政府開始第一次泰晤士河治理,主要是建設城市污水排放系統和河壩築堤。1950年至今進行了第二次污染治理,不僅重建和延長了倫敦的下水道,還建設大型城市污水處理廠,加強工業污染治理,採取對河流直接充氧等措施治理水污染。目前,全流域建設污水處理廠470餘座,日處理能力為360萬噸,幾乎與給水量相等。泰晤士河沿岸的生活污水都要經過污水處理廠處理才能排放到河中,污水處理費用計入居民的自來水費中。
在泰晤士河的治理中,科學技術的作用同樣得到高度重視,尤其是泰晤士河的第二次治理。科學研究幫助水務局制定合理的、符合生態原理的治理目標,根據水環境容量分配排放指標及時跟蹤監測水質變化。經過100多年的綜合治理,特別是上世紀60—70年代的高強度治理,泰晤士河已成為國際上治理效果最顯著的河流,也是世界上最干凈的河系之一。1955-1980年間,泰晤士河總污染負荷減少了90%,河流水質已恢復到17世紀的原貌,100多種魚重返泰晤士河。
在工業化過程中,德國留下了許多污染場地,有15%-20%的土地被懷疑可能受到污染。調查結果表明,德國有30萬塊土地需要治理。在後工業化時代,土壤保護已經成為德國環保的一項重要工作。
德國的土壤保護工作做得比較深入細致,開展了污染場地調查,底數清楚,為開展土壤保護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
首先,全面開展土壤監測。目前,德國各州都對土壤進行長期監測,全國共有800多個監測點,絕大部分是環保部門設立的,也有一些是農業部門設立的。聯邦與各州政府設立土壤污染調查小組,根據土地的用途,對土壤進行監測,隨時了解土壤特性的變化信息,同時觀察土壤發展趨勢,評估治理措施是否有效。
其次,對全國有污染嫌疑的地塊進行排查、篩選,對重點污染地塊進行詳細調查,然後,通過情景模擬,開展土壤修復研究,制定技術方案並實施。
第三,建立污染場地資料庫。如薩克森州對全州污染土地建立了一個詳盡的資料庫,所有與土壤保護相關的州政府部門都可以使用這個資料庫,下一級地方政府也可以查找屬於本地區的污染場地情況。同時,建築公司也可利用這個資料庫。通過這個資料庫,可以對全州土壤保護進行有效的動態管理。
德國還通過精密計算設計了一套指標來評估土壤風險:在綠色線上的,主要是預防土壤惡化;在黃色線上的,要發出警告;在紅色線上的,必須進行清理。
當然,土壤保護最好的手段是盡量少用土地。在工業化過程中,大量農業用地轉為工業、交通、住宅用地,土地利用的轉型導致了土壤污染。少用地意味著少污染。因此,現在德國對土地轉型利用實行總量控制,現在每年農業土地轉型利用的總量為50多公頃,到2020年年利用量不能超過30公頃;為滿足建設需要,重點向城市要土地,重視土地的重復使用,避免無節制地向周邊拓展,造成新的污染。
和世界很多其他國家一樣,澳大利亞也逐漸將重度污染的工廠企業慢慢搬離城市中心和住宅區周邊。搬遷留下的空地會經環境署的嚴格評估並由開發商做出改造意見申請,獲得批准之後才允許將污染地塊修復和轉型為非工業用地。
澳大利亞很多受污染嚴重的土地最終並沒有轉型成商住用地。一些大型的森林公園、湖濱公園,由於可以廣種樹木、使土壤自然修復,更適合污染土地的轉型。獲得過多項大獎的澳大利亞BP石油公司遺址公園就是在原BP石油公司場地改造後建成的。這座公園中,很多被污染的土壤並沒有被運走,而是和有機物相結合,重新加以使用,通過自然法則,慢慢把土地凈化。對於被污染土地的修復工作,澳大利亞的標准和規格非常高,曾經被嚴重污染的奧林匹克公園地塊,已經被改造成了適合全家出遊的綠色天堂。
在悉尼西區一個工廠變住宅區的地塊改造中,市政廳要求改造者必須把所有被污染的土壤全部裝進密封的卡車中,沿特定路線運出後,傾倒在專用的屏蔽空間內,最終用水泥板封存。光這種土壤修復就耗資500萬澳幣,約為2500萬人民幣。
㈦ 污水處理時你所遇到的問題以及解決的方法,最好有工程經驗的分享
71、當生化池受到負荷沖擊,微生物受損時該採取什麼措施?
生化池在運行過程中,當微生物一旦受到負荷(水量、濃度)的沖擊,COD去除率會突然下降,嚴重時污泥會從生物填料上脫落,使出水變混。這時應立即停止進水,往生化池內投放粉末活性炭以降低污泥負荷,粉末活性炭的投加比例為每100m3生化池容積投加10公斤。當污泥的沉降性能有所恢復後,可採取污泥馴化的快速增殖法,在生化池內投加生活污水或投放廢酒精或用乾麵粉燒熟的濕漿糊,投加比例為每100m3生化池容積投加5-10公斤乾麵粉,2-3天後開始進水並逐日增加進水量,直到微生物恢復正常。
72、當微生物大量死亡時該怎麼辦?
當微生物受到嚴重損傷且大量死亡而又搶救無效時,應立即向當地環保主管部門申報備案,並立即更換活性污泥。然後查明原因,防止類似事故的再度發生。只要申報及時,在更新、馴化污泥期間向外排放的廢水可以不作排污罰款處理。
73、怎樣保證動力設備始終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
污水處理系統欲取得良好的處理效果,必須使各類設備經常處於良好的工作狀況和保持應有的技術性能,正確操作、保養、維修設備是污水處理系統正常運轉的先決條件。
隨著污水處理事業的發展,污水處理系統的機械化自動化程度也不斷提高,污水處理系統使用的設備越來越多,越來越復雜。污水處理系統不僅使用許多污水處理所特有的設備,而且使用許多通用設備,所有這些設備都應該使用好、保養好、修理好。
所有這些設備都有它的運行、操作、保養、維修規律,只有按照規定的工況和運行規律,正確地操作和維修保養,才能使設備處理良好的技術狀態。同時,機械設備在長期運行過程中,因摩擦、高溫、濕氣和各種化學效應和作用,不可避免地造成零部件的磨損、配合失調、技術狀態逐漸惡化作業效果逐漸下降,因此還必須准確、及時、快速、高質量地拆修,以使設備恢復性能,處於良好的工作狀態。
74、污水處理系統一般有哪些專用設備?
專用設備:各類污水泵、污泥泵、存水泵、計量泵、螺旋泵、空氣壓縮機、羅茨鼓風機、離心鼓風機、表面曝氣機、自動取水樣機、格柵清污機、刮砂機、刮泥機、刮泥吸泥機、污泥濃縮刮泥機、消化池污泥攪拌設備、沼氣鍋爐、熱交換器、葯液攪拌機和污泥脫水機等。
75、污水處理系統一般有哪些專用電氣設備?
電器設備:交直流電動機、變速電機、啟動開關設備、照明設備、避雷設備、變配電設備(包括電纜、室內線路架空線、隔離開關、負荷開關、熔斷器、少量油開關、電壓互感器、電流互感器、電力電容器、斷電器、保護器、自動裝置和接地裝置等)。
76、污水處理系統一般有哪些通用輔助設備?
通用設備:電動葫蘆、離心機、恆溫箱、烘箱、冰箱、各種手動及電動閘閥、蝶閥、閘門啟閉機和止回閥、綠化葯水噴灑車、手推及電動割草機、卷揚機、車床、刨床、銑床、橋式起重機、運輸車輛等。
77、污水處理系統一般有哪些儀器儀表?
儀器儀表設備:各種天平、化驗室常用分析儀器、電磁流量計、液位計、空氣流量計和溶解氧測定儀等。
78、污水處理系統設備管理要點主要有哪些?
污水處理系統來說,設備管理有以下四個要點:
(1)使用好設備
各種設備都要有操作規程,規定操作步驟。設備操作規程主要根據設備製造廠的說明書的現場情況相結合而制定。工人必須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操作。設備使用過程中要作工況記錄。
(2)保養好設備
各種設備都應制訂保養條例,保養條例根據設備製造廠的說明書的現場情況結合而制定,也可把保養條例放在操作規程一起。保養條例中包括進行清潔、調整、緊固、潤滑和防腐等內容。保養工作同樣應作記錄。保養工作可分為:例行保養--指運轉中的巡視檢查保養。定檢保養--定期停機檢查保養。停放保養—指備用機組或閑置設備的保養。換季保養—指設備入夏、入冬、梅雨期等季節性需要的保養工作,包括採取防曬、防寒、防潮、降溫等措施。
(3)檢修好設備
對主要設備制訂設備檢修標准,通過檢修,恢復技術性能。有些設備,要明確大、中、小修界限、分工落實。對主要設備必須明確檢修周期,實行定期檢修,不要到損壞十分嚴重時再想到修理。對常規修理,應制定檢修工料定額,以降低檢修成本,每次檢修都應作詳細記錄。
(4)管好設備
這里所說的「管」,是指從設備購置--安裝--調試—驗收-使用-保養-檢修-報廢-更新全過程的管理工作。其中包括設備的資金管理(大修費、折舊費等)對每一環節都應有制定規定。
79、污水處理系統設備的完好標準是什麼?
可以下列標准作為完好標准:
(1)設備性能良好,各主要技術性能達到原設計或最低限底應滿足污水處理生產工藝要求。
(2)操作控制的安全系統裝置齊全、動作靈敏可靠。
(3)運轉穩定,無異常振動和噪音。
(4)電器設備的絕緣程度和安全防護裝置應符合電器安裝規程。
(5)設備的通風、散熱和冷卻、隔音系統齊全完整,效果良好,溫升在額定范圍內。
(6)設備內外整潔,潤滑良好,無泄漏(漏油、漏氣、漏風、漏水)。
(7)運轉記錄,技術資料齊全。
80、污水處理系統設備的維護周期一般多少?
設備使用一段時期以後,必須進行小修、中修、或大修有些設備製造廠明確規定了它的小修、大修期限;有的設備沒有明確規定,那就必須根據設備的復雜性,易損零部件的耐用度以及本廠的保養條件確定修理周期。修理周期是指設備的兩次修理之間的工作時間,污水處理系統若干設備大修周期如表。(僅供參考)
序 設備名稱 大修(小時) 定時檢修
1 離心式污水泵<600r/min 40000 500
2 離心式污水泵<800r/min 30000 500
3 離心式污水泵<1000r/min 20000 500
4 離心式污水泵>1000r/min 10000 500
5 污泥泵(>1000r/min) 8000 500
6 污泥泵(<1000r/min= 10000 500
7 氣提泵(空氣提升器) 8年 1年
8 螺旋泵 20000 500
9 離心風機 15000 500
10 刮砂機 10000 500
11 羅茨鼓風機 15000 500
81.問:CAST工藝,污泥脫水後的混合液直接排入進水泵房,導致進水COD,SS偏高,並影響選擇池的反硝化反應(因為前段爆氣沉砂池已經降解了部分C源),應該如何解決?
答:這是一個目前污水處理廠普遍被忽視的問題,即污泥脫水後的濾液迴流至生化池後對生化處理的影響問題。由於污泥脫水前要加調質葯劑,如PAC和PAM,有些葯劑有一定的毒性,污泥脫水時可隨濾液迴流至生化反應池。處理這些濾液在技術上沒問題,只是成本問題,如果選用合適的污泥調質葯劑,並控制好加葯量以及脫水機的進泥量等,對前面的生化處理就不會造成大的影響。還是強調的是,污泥脫水效果取決於污泥處理工序的全過程管理,包括污泥濃縮池的管理。
82.問:「污泥泥齡」是怎樣確定的?如何來控制?究竟是用排泥量確定它,還是用其它來確定排泥量?
答:泥齡、F/M、等與其說是運行的控制參數,不如說是設計方面的參數,在工藝控制中的只是參考參數。實際運行中排泥量通常是根據MLSS值加上經驗來控制的,在SVI相對穩定的情況下,也可用SV30來參考。
83.問:本廠用的是卡羅塞爾氧化溝工藝。有時裝置的出水氨氮比進水還高,進水TP2.5mg/L 左右,出水只有0.2左右,曝氣機3台滿負荷運行。一直查不出什麼原因,這是怎麼回事?
答:只能根據你提供的情況來初步分析, 可能是污水含氮有機物較多,反應時間不夠,有機氮的氨化速率大於氨氮的硝化速率,此外,也可能是磷不夠,影響氨氮通過同化途徑去除的效果。
84.問:在運行過程中,氧化溝表面有一層厚厚的污泥堆積,粒徑約1mm左右的污泥顆粒泛黃色,時常會造成二沉池大量飄泥,污泥返白,有絮體隨出水一同流出,SV30迅速下降,處理效果喪失,堆積污泥減薄消除。周而復始,請問其成因和控制措施?
答: 說明污泥已失去活性,使ESS增加。有二種可能:一是污泥自身氧化;二是污泥中毒。從你所描述的現象看,前者的可能性大,可測定一下比耗氧速率,即內源耗氧速率與基質耗氧速率之比來確定,針對性採取措施。
85.問:AB法A段如何控制?是從一沉池以等同的流量給A段連續迴流嗎?SV30應控制在多少?是5%-10%嗎?
答:A段的迴流比應該大一些,但也不能使污泥在一沉池的停留時間太短,雖然A段主要是吸附為主,但也有一定的生物降解作用的,生物降解大多在沉澱池內進行,只有將吸附在污泥表面的有機物降解,才能恢復吸附能力。應該用MLSS來控制,在污泥沉降性能穩定時也可用SV30,要根據實際情況定,沉降比5%-10%太低。
86.問: 如果一家污水廠運行一兩年處理效果沒達到較佳狀態,那是不是應該考慮重新培菌(換泥)?換泥跟開始時的培菌有什麼不一樣呢?
答:不用換!如果運行條件不變,換了也會一樣的,即使你用優勢菌種投加也沒用,只能維持一段時間,重要的是控制好運行條件,如果是設計上的的問題要及時整改。
87.問:我調試的是工業廢水。工藝為水解+厭氧+好氧池1+好氧池2+沉澱。由於安裝問題,曝氣池布氣不均勻(圓形曝氣頭曝氣),每個曝氣器處,均有一個類似噴泉上下翻滾(直徑1m左右),曝氣不均,對處理效果有多大影響?還發現曝氣區填料掛膜較少,鏡檢有大的後生動物,沒有發現其它生物,填料生物膜表面為淡黃色,曝氣區外的生物膜厚達3cm,能給我解示一下嗎?
答:你所說的情況不能說是曝氣不均,是正常現象。還有你說生物膜不多,不知是多少?如生物膜把填料基本覆蓋就很好了,至於說曝氣區外的生物膜厚達3cm就是嚴重結球了,要採取措施,如用大氣量沖刷和厭氧脫膜等措施。
88.問:請問有關接觸氧化池的下例問題。
(1)接觸氧化池在放空時,填料上污泥能存活多少時間?
(2)當接觸氧化池處理能力下降時,要不要投加營養 ?
(3)對於泡沫,加煤油消泡你認為有效嗎,若有效通常要加多少?
答:三個問題回答如下:
(1)接觸氧化池放空後並不是生物膜污泥能存活多長的問題,而是要避免軟性填料曬干而板結,板結後再浸放水中就很難再伸展開,要防止這樣的情況出現;
(2)接觸氧化池處理能力的下降應從多因素考慮,其中生物膜的厚度控制很重要,膜太厚會嚴重影響處理能力,還要注意池放空時只能緩緩放,否則掛有大量生物膜的軟性填料架會倒塌或變形;
(3)化學性泡沫用水噴淋較有效(不能直接用水沖),我不贊同用煤油之類的方法消泡。
89.問:本廠近一周的進水、出水及生化池各數據平均如下:進水: BOD:253 COD:810 PH:7.9 SS :286 色度 :32 倍
氨氮:28 總氮:64 總磷:6.0 出水: BOD:4.8 COD: 74 PH: 8.1 SS : 12 色度: 8 倍氨氮:7.6 總氮:22.8 總磷:1.02 生化池:MLSS:4200 MLVSS:2340 SV % :47.2
污泥指數:118.9 泥齡是35天
採用的是改良型活性污泥法處理工藝,目前的進水大約只有2.5萬噸/天(設計是5萬噸),80%以上是工業廢水,另有少量高濃度的垃圾滲濾液。工藝流程是曝氣沉砂池-後生化池-後二沉池,沒有設置接觸池與水解池。生化池是鼓風機供氣,深水轉碟曝氣,連續進水時溶解氧達不到 1 mg/L,停止進水後溶解氧緩慢上升至4-5mg/L左右。進水的嚴重超標及構築物的缺陷,導致了生化池的負荷很高,且污泥濃縮池很小(180立方),有相當部分剩餘污泥重回到進水泵房去。 現在碰到的問題是: (1)二沉池在進水後經常發現有活性污泥懸浮顆粒,是靜沉時間不足還是難以沉澱? (2)三個二沉池均發現聚集的紅蟲(水蚤),水蚤好像是處理水質好的表現,是不是因為污泥濃度高導致大量繁殖?(3)二沉池有時發現有薄薄的一層飄泥,是不是污泥的沉降性能很差,生化池曝氣不足?還是污泥迴流不及時?(4)二沉池三角堰板上容易青苔或是藻類滋生,有什麼方法克服? (5)我認為污泥已老化嚴重,要將MLSS控低為3000-3500之間或更低些,增加剩餘污泥排放量,降低泥齡,這樣生化池的耐沖擊會不會下降?出水水質會不會上揚?
答:污泥是有些老化,但不算很嚴重, 泥齡已達35天,按此推算,污泥負荷不到0.03。控制目前污泥濃度的2/3就足夠了,應該逐漸減少污泥濃度,水蚤對出水沒影響,分析取樣時不要取到水蚤。還要注意沉澱池泥層控制,二沉池三角堰板上青苔和藻類只能人工清除。
90.問:我們是石油化工廢水兩級生化處理,一級是圓形完全混合式曝氣池,二級是推流曝氣池,一級DO 0.2mg/L,二級DO 5.0mg/L。這段時間一級生化進水PH 8.0,出水6.5,二級生化後PH 5.78,超出指標6-9的范圍,這是怎麼回事?
答:一級DO低很正常,因為污泥負荷高,一級pH下降的原因可能是負荷太高發生酸化,二級出水pH下降可能是硝化反應消耗鹼度造成的。因為你介紹得太簡單,我也只能簡單分析和推斷。
91.問:氨氮的去除,除了要有充足的碳原和足夠長的污泥齡和保證足夠的迴流,迴流是迴流好氧池出水還是二沉池底部迴流?我現在調試氨綸廢水,原來設計迴流好氧池出水,可實際上是,若迴流量達一倍時,就不能保證前邊缺氧池的厭氧環境,我師傅說好氧池溶解氧控制在1mg/L左右會好些,這樣說是否對?
答:根據你介紹的應該是前置反硝化,需迴流好氧池的出水和二沉池污泥。你說若迴流量達一倍時,就不能保證前邊的缺氧池的厭氧環境的話不妥,缺氧區不等於厭氧,DO小於0.5mg/L就可。你師傅說好氧池溶解氧控制在1mg/L左右也是有道理的,這樣可防止缺氧區DO大於0.5mg/L。 如果好氧區DO在1左右,出水迴流量在一倍時,缺氧區DO仍大於0.5mg/L時,不能再降低好氧區的溶解氧,也不要隨意減少出水迴流量(進入缺氧區的硝酸氮會少),此時可在不影響二沉池泥水分離效果的前提下,減少二沉池出泥量,將池內污泥層升高,使污泥在二沉池內的停留時間增加,使之處於缺陷氧或無氧狀態,這樣也有利於避免缺氧區DO上升。二沉池出泥量減少不會影響迴流至反應池的污泥量,因為在二沉池內泥層升高的情況下,污泥在泥層中的濃縮時間長了,這種情況下出泥量減少了但出泥的濃度提高了。 如果是接觸氧化工藝,出水要迴流,污泥就不迴流了。我不贊成用前置反硝化。因為出水迴流的能耗大,迴流量大要求反應池容積也大。關於去除硝化菌的說法不妥,但明白你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