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化滌綸加水和油劑有什麼區別
關於大化纖、中化纖、小化纖
大化纖: FIBER
用PET切片紡或者熔體直紡的短纖維
特點,色澤好,批號大,強力穩定,疵點少,可紡性好
小化纖:SMALL CHEMICAL FIBER
用PET回料紡,價格和質量參次不齊,適合國情,
和出口到一些質量要求不是太高的市場和領域(如填充料等)
相同點:
「大化纖」、「中化纖」和「小化纖」
首先這是市場上的通俗說法,不一定有準確的定義。
三者都是針對聚酯短纖維(滌綸短纖維)而言的,其它的化纖產品種類暫時還不包括在內。
區別是:
簡單的說:
「大化纖」 一般規模較大的化纖企業用質量較好的切片直接生產的纖維,工藝比較先進,設備多為進口,產品質量指標比較理想,而且穩定,可紡性能比較高。
反之目前市場上不少小化纖在生產中摻用可樂瓶等回收原料製作的切片,同時工藝比較落後,設備多為國產,纖維質量明顯受到影響,但成本比大化纖低的多,有些質量要求不高的紗線可以混用一些小化纖。
1.「大化纖」產品指的是用相對精良的進口和國產生產設備,採用聚酯熔體直接紡絲方法或聚酯切片間接紡絲方法而紡制出的滌綸短纖維。由於「大化纖」產品使用的原料基本上都是合格等級品,因而其正規產品的各項質量指標均為上乘。「大化纖」滌綸短纖維是棉紡織行業主導原料。「大化纖」生產設備是吃「細糧」的設備。
2.「中化纖」產品和「小化纖」產品生產設備採用的絕大多數是國產小化纖機械廠生產的。這類生產設備不論在規模上還是在質量上與「大化纖」所使用的生產設備都有較大的距離,所以使用這類設備生產出來的產品和「大化纖」生產出來的產品也有明顯的質量差別。
正因為此,「中化纖」和「小化纖」設備一般使用等外聚酯切片和回收後經過處理的聚酯瓶片、泡泡料作為滌綸短纖維的原料。「中化纖」和「小化纖」生產設備是吃「粗糧」的設備。
3.「中化纖」和「小化纖」使用的設備基本上是相同的。
它們的主要區別在於,「中化纖」一般使用的是正規聚酯切片生產廠生產的等外產品和經過很好處理的國外進口聚酯回收瓶片。
而「小化纖」使用的原料基本上就是一般的回收聚酯瓶片、聚酯回收廢絲和廢料、聚酯泡泡料等。
由於生產設備投資的差異、原料價格方面的差異和產品質量方面的差異,從目前的價格看,一般情況下,「大化纖」滌綸短纖維產品與「中化纖」 滌綸短纖維產品相差2000元/噸左右,「中化纖」 滌綸短纖維產品與「小化纖」 滌綸短纖維產品相差1000元/噸上下。
產品用途
「大化纖」產品應用面比較寬。
2. 渦流紡用滌綸段纖油劑含量
0.5百分比~1.0百分比。
1、油劑可以潤滑滌綸短纖,減少纖維之間的摩擦,提高紡絲速度和紡紗質量。
2、油劑可以中和滌綸短纖表面的靜電荷,防止靜電積聚,提高紡紗質量。
3. 90%紡織人都不清楚,滌綸油劑使用要求!
滌綸長絲的油劑能夠起到集橘絕束、潤滑、降低摩擦系數和抗靜電的作用,但不同品種油劑又有各自特殊的功能和適應性,同一品種的長絲也會因加工設備和後加工過程不同,所需不同油劑。所以,到底陸伍跡應該如何選擇油劑呢?
一、對油劑基本性能的要求
1.平滑性
是指油劑的摩擦特性,常用上油後絲與絲(F/F)、絲與金屬(F/M)和絲與橡膠(F/R)之間的靜摩擦系數(μs)及動摩擦系數(μd)來表示。較好的油劑上到絲上後,F/F的靜摩擦系數應適當大,絲的集束性好,卷繞成型好,退繞性優良。對F/F的動摩擦系數無特殊要求,但在假捻變形時,絲若滑動,易於變形。F/M的靜摩擦系數小一些為好,動摩擦系數,則是愈小愈好,可以減小絲與金屬之間的摩擦,減少毛絲和斷頭,減少絲對金屬的磨損,提高絲的加工和織造性能。F/R的靜、動摩擦系數適當即可,因在加工過程中,使用橡膠部件來增大對絲的握持力,摩擦系數過小,易打滑。
平滑性由油劑各組分的性能決定,和潤滑狀況也早並有一定關系。含油量較高(0.5%~1.0%)時的潤滑為流體潤滑。流體潤滑中,摩擦系數隨油劑粘度的增加和含油量的增高而增大。含油量最低、而摩擦系數最小的潤滑為臨界潤滑。臨界潤滑狀況下,除油劑的粘度影響摩擦系數外,油膜強度(界面吸附力、分子間凝聚力)對摩擦系數影響也很大,油膜強度高,摩擦系數波動小。
2.耐熱性
需要經受熱加工(拉伸、假捻等)的絲條,在油劑選擇上對耐熱性要求高。耐熱性差的油劑,高溫下會分解,油劑的物理性能發生變化,高溫下油劑的揮發,使上油量減少,並污染環境,產生的焦油或油滴還會影響操作。
3.抗靜電性
聚酯是良好絕緣體,在加工和使用過程中被摩擦時,會因電荷的積累而產生負電性的靜電。靜電使絲條鬆散,加工性變壞。因此,上油後的纖維應具有抗靜電性。抗靜電的機理通常有三種:增強纖維的吸濕性,減少摩擦作用,中和產生的電荷,這三種機理可同時發生作用。
4.界面特性
油劑必須具有一定的乳化性能。油劑乳化穩定,乳化液的表面張力低、粘度小,在纖維表面可均勻附著。如果界面特性不好,即使其他性能很好,也不能滿足使用要求。
二、油劑的使用
1.根據絲條的用途
選擇油劑機織用絲要求上漿性好,上漿後在織造中漿膜不剝落或落下極少。這就要求油劑與漿料相容性好。平滑劑為礦物油的油劑其上漿性較好,因為礦物油粘度較低,其乳化物油膜不僅能與漿料相容,而且易進行再分散,在纖維的表面油劑與漿料置換,油膜可保護漿膜。
針織用絲將直接上機整經和織造,將與織針產生高速摩擦,對平滑性、集束性和抗靜電性要求均較高,使用的油劑粘度應低、摩擦系數小、上油量高。
耐高溫應是假捻變形用油劑的主要特徵,而其平滑性適中即可,因過大或過小均會引起張力變化,使捻度不勻。另外要求油劑產生的白粉少、附著均勻。附著不勻則影響絲的染色性能。 在新使用某種油劑時,為避免影響生產和產品質量,最好小范圍試用後,再正式用於生產。
2.油劑用量
油劑用量以絲條的含油量(OPU)計算。常規紡機織用絲OPU為0.6%~0.7%,針織用絲為0.7%~0.9%,加彈用絲為0.5%~0.6%。常規紡的上油量受到拉伸中是否產生毛絲和斷頭影響,有的油劑含量高時,會使絲條張力變大,造成毛絲和斷頭。
高速紡絲隨DTY機的加工速度不同,OPU有所變化,加工速度愈高,OPU應愈低(見下表)。高速紡絲的POY若用於拉伸制拉伸絲,應適當提高上油量。
變形後的變形絲重新上的成品油劑,針織用POU為2%~3%,機織用為0.5%~1.5%,用於噴水織機的變形絲,為便於退繞,上0.5%左右的油劑。經紗若不上漿,可在加網路後,再上1.5%左右的油劑。一些特殊絲,如異形絲、有色絲,上油量應比普通絲高0.1%~0.2%。
3.油劑的濃度
油劑濃度也受到多種因素的制約,從油劑在絲上的附著均勻性考慮,油劑濃度愈低愈好,但也會造成油劑容易飛濺。一般紡絲油劑濃度為10%~15%,高速紡絲油劑濃度為8%~15%。
4.油劑的配製
在某些品種的長絲油劑中,有的組分不易乳化(分散)於水中,即使乳化也是以凝聚絡合物粒子的形態存在。凝聚絡合物粒子的大小主要決定於初期乳化條件,即油劑與水接觸瞬間的條件。
(1)水質:一般離子交換水可滿足要求,但離子交換水可能含有硅元素,長期使用,硅與油劑的結合物易堵塞上油噴嘴。
(2)溫度:桶裝油劑在低溫下存放時,會出現組分分層現象。遇到這種情況,可以將油桶放到40℃的水浴或暖房中,待固體部分溶解後,攪拌均勻再使用。配油時的水溫隨油劑性能的不同而不同,一般為20~30℃。
(3)攪拌:油劑注入水中需經攪拌才能均勻。油水接觸時間愈短,形成的凝聚絡合物粒子愈小。油劑以細流方式注入攪拌速度最快的水中,所形成的粒子小。當攪拌速度在100~400r/min,靠近釜壁處的液體流速最快。注畢油劑後,應繼續攪拌約30min。
(4)油劑溶液的防腐:配製好的油劑在貯存和使用中會因其腐敗而產生沉澱物,堵塞管道。常用的防腐方法:一、控制溫度,二、加防腐劑。在20℃以下,細菌繁殖較慢,25℃以上,細菌繁殖較快,在18℃以下,油劑乳化液可能析出沉澱物,所以油劑溫度應控制在20℃左右。
防腐劑即殺菌劑。高速紡絲的油嘴後部接管處易堵塞,因而油劑中一定要有殺菌劑。常規紡絲可以不用,但要經常清潔,以保持管路暢通。殺菌劑的用量一般為110~500ppm。使用一段時間後,細菌會產生抗葯性,故要提高它的用量。兩種殺菌劑交替使用,可以提高抗葯性。
三、DTY和POY的油劑
(一)DTY油劑
DTY油劑是成品油劑,成分90%~92%是白油,其餘則是乳化劑、抗靜電劑和調節劑。DTY油劑與常規紡彈力絲油劑相比,優勢是高速下上油均勻,油膜強度高,防飛濺性好,能滿足機織和針織的需要。
(二)POY油劑
高速紡紡絲速度在3000m/min以上,上油量比常規紡絲低,要求油劑具有良好的界面特性,易於分散和滲透,能均勻地附著在纖維表面。油劑是卷繞成型的關鍵因素之一,它能使卷繞筒子成型良好、退繞張力小。
POY主要用於拉伸變形,絲條要在高溫、高張力和高接觸壓力等條件下進行加工,所以POY的油劑必須具有耐熱性、較高的油膜強度和產生白粉少等特性。
POY一般不適於作為拉伸復絲的原絲,它會使纖維與金屬的動摩擦系數較大,摩擦系數過大時,拉伸中會出現毛絲和斷頭,影響產品質量。
POY的油劑大多通過油嘴上油的方式施加到纖維上。為了防止油嘴堵塞,油劑應經過濾和加殺菌劑。因油泵的輸送壓力是波動的,在上油量較高時,這種波動影響不大;在上油量為0.2%~0.3%時,很難上勻。若上油量為0.3%時,易出毛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