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海南省文昌市東路衛生院投訴電話是什麼呢
建設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發展規劃綱要「
建設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
(摘要)
序言
2009年12月,」國務院關於推進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正式頒布,標志著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海南發展面臨著新的歷史機遇。為了全面貫徹落實「意見」精神,海南省委,省政府組織編制了建設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發展規劃綱要「規劃綱要的指導思想,根據」意見「明確,戰略定位,發展;目標和優先事項,具體的工作安排,空間布局,基礎設施,產業發展,保障措施,近期行動計劃進行綜合分析的基礎上,為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發展的內部和外部條件。 />
總體思路
發展的背景
第一(略)
第二節的比較優勢 - 區位優勢的發展基礎。
- 資源優勢。
- 系統的優點。
- 生態優勢。
- 產業優勢。
專欄1:資源概況(略)
第三節約束
目前海南整體仍屬於欠發達地區,經濟實力不強,缺乏城市化的發展,經濟結構局部低,行業的整體素質不高,企業市場是競爭力較弱,有待進一步提高水平的開放,國際貿易的規模,外國投資和移民的遊客小,開發利用的主要交通設施滯後,快速通達周邊地區的出島通道需要改善的旅遊產品創新不足,配套服務不完善,國際知名度不高,管理水平低,城市和農村社會的整體素質需要進一步提高,生態環境比較脆弱,風暴潮等災害時有發生,更具有挑戰性的任務的可持續發展旅遊服務質量有待提高,人才培養,引進和儲備不足,人文和社會環境有待改善。第四節的發展機遇。
- 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提升為國家戰略。
-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必然要求。
- 對外開放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 進入大眾化國內旅遊消費,多元化快速發展的時期。
第一部分第二章的發展思路,指導思想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重要思想的「三個代表」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進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到外面的世界,建立一個更加動態體制機制,發展生產,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科學發展之路,積極採取具有地方特色的服務型經濟的發展,開放型經濟,生態型經濟,一個領先的旅遊和現代服務業為主導的經濟;努力提高旅遊業發展構建海南特色的質量,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旅遊產業體系;注意,以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發展社會事業,加快了推進的協調發展城鄉和地區逐步建設成為經濟繁榮,生態環境優美,獨特的文化魅力,社會文明祥和的開放島,綠之島,文明島,和諧之島。
第二節的戰略定位
- 中國旅遊業改革創新的試驗區。
- 世界一流的海島度假勝地。
- 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
- 國際經濟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 資源在中國南海。
- 國家熱帶現代農業基地的開發和服務基地。
第三節 - 到2012年,三年左右的時間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優化環境,實施部署國際旅遊島,規劃和啟動建設的一些主要的旅遊發展目標
基礎設施和特色旅遊項目,顯著改善旅遊市場秩序,旅遊服務質量的大幅增加,為進一步提高旅遊業在海南的國際吸引力,社會影響力。國內外遊客達到31.6億天,一個總旅遊收入3140億人民幣,與旅遊產業占該地區的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達到7.5%,第三產業的附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達到47%,第三產業占員工人數的39%。
- 到2015年,旅遊管理,營銷,服務和產品開發的市場和國際旅遊產業規模顯著提高,質量,效率已提高了顯著,的拉動效應,旅遊對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的進一步增強。力爭全省每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城鄉居民收入達到的水平上水平,教育,衛生,文化,社會安全和其他各項社會事業顯著改善生態環境質量保持的水平全國處於領先地位。國內外遊客達到4760萬美元天時間,在總旅遊收入為54億美元人民幣,在旅遊行業占的比例超過9%國內生產總值達到,第三產業的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達到50%以上,第三產業從業人數佔45%。
- 到2020年,旅遊服務設施,經營和管理,和服務水平的國際旅遊服務標准,成為全面接軌,旅遊業在海南的國際聲譽,聲譽大大提高的規模,質量,和效率的旅遊業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初步建成一個世界一流的海島度假勝地。國內和外國遊客達到76.8億天,旅遊總收入1.24十億人民幣,旅遊業占國內生產總值佔12%,第三產業的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60%,第三產業,數員工佔60%。全省每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收入和品質的城市和農村居民的生活將嘗試達到國內先進水平,的綜合生態環境質量繼續保持國家水平的領導進一步提高的能力可持續發展。
專欄2:海南島國際旅遊的主要經濟指標,建設
第四季度建設發展的原則...... /> - 堅持國際標准,打造精品,堅持產業布局,大企業進入大項目,積極培育地方特色品牌,加快引進國際知名品牌。
- 強島富民堅持普惠民生,讓人民充分享受國際旅遊島,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發展的成果,為外國遊客和海南人民的幸福家園的天堂。
- 堅持生態優先,和保護環境。總理的位置,以建設生態文明,保護生態環境,節約能源和資源對經濟和社會發展。
- 堅持改革創新,在第一次嘗試,打破體制障礙,破解發展的挑戰,有效整合資源,積極探索管理體制,運行機制和建設的發展模式。
- 堅持科學規劃,合理安排開發步驟,優化空間布局規劃指導,扎實推進。 ,預留發展空間,在國際旅遊島建設的有序發展。
- 堅持統籌三次產業的協調發展,並促進旅遊業的發展,一體化的協調和整體的發展。等行業;統籌旅遊開發與城市發展和新農村建設,城市和農村地區推進一體化進程,統籌旅遊業與社會事業發展,構建和諧文明的社會環境,協調旅遊資源的商業開發和福利的發展。
第二空間布局
章空間布局空間
向前,滾動發展「,按照整體設計,系統開發模式,科學確定國際旅遊官能團的建設的島嶼,海岸功能區劃,規劃和控制的主要旅遊景點和度假。
北方集團的第一部分的官能團。海口市,文昌市,是安全的,澄邁縣,佔地面積嗎?7965平方公里,占海南島面積的23.37%。重點發展現代服務業和汽車製造,生物制葯,食品加工,高新技術產業,文化娛樂,會議及展覽業務的餐飲,高爾夫,休閑,金融和保險,教育和培訓,以及房地產。重點旅遊項目的布局特點,根據溫和的條件下培育的許多時序節日,會展活動和體育賽事的發展。海口市,全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功能和旅遊中心發揮的作用,加快工業化和城市化的步伐,提高綜合經濟實力,帶動周邊地區的發展。文昌市將逐步建立了一套衛星發射,航天科技,度假旅遊於一體的現代化航天城。
南巡。三亞城市中心,包括陵水,保亭,樂東縣,的面積?6955平方公里,占海南島面積的20.41%。專注於酒店,體育和娛樂,療養休閑??,商業和餐飲業的發展。適度布局建設特色旅遊項目,根據市場需求,培育一批的文化節慶,會展活動和體育賽事。三亞熱帶海濱風景名勝區的建設,三亞打造世界一流的熱帶濱海度假旅遊城市。收集,發揮三亞熱帶濱海旅遊目的地的輻射作用,形成山海互補特色,帶動周邊發展。
中部之旅。五指山,瓊中,屯昌,白沙四個城市,縣,包括區域?7184平方公里,占海南島面積的21.07%。處理保護和發展的關系的基礎上,加強熱帶雨林和水源保護,積極發展熱帶特色農業,林業經濟,生態旅遊,民族風情,旅遊,城市服務,民族工藝品製造。重點建設國家森林公園和黎族苗族文化旅遊項目。
東部之旅。包括城市的瓊海市,萬寧市,區?3576平方公里,占海南島面積的10.49%。的發展壯大濱海旅遊,熱帶農業,海洋漁業,農產品加工業的特點。根據條件,適當布局特色旅遊項目,打造文化??產業集聚區。博鰲建設成為世界一流的國際會議中心。
西部旅遊。儋州,臨高,昌江,東方4市縣和洋浦經濟開發區,覆蓋面積?8407平方公里,占海南島面積的24.66%。依託洋浦經濟開發區工業園區,集中布局臨港工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儋州市建設西部區域性中心城市海南島。規劃建設東坡文化園。積極發展生態旅遊,探險旅遊,工業旅遊,濱海旅遊。
海洋旅遊。包括海南省授權管轄海域和西沙,南沙,中國和沙烏地阿拉伯群島。充分發揮海洋資源優勢,鞏固提升海洋漁業和海洋交通運輸業,做大做強海洋石油和天然氣資源的勘探,開采及加工業,大力發展海洋旅遊業,鼓勵發展海洋產業。保護海洋環境,高標準的規劃和建設海洋旅遊功能項目。
3欄:功能團體和主要的旅遊風景名勝區布局(略)
第2功能區劃的沿海地帶
根據自然條件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海南島海岸帶其他功能分為六種類型:港經濟區,城市居住區,旅遊休閑區,生態保護區,農業和漁業區,面積。
- 港經濟區。主要功能:建設港口和臨港產業,港區聯動,形成臨港產業集聚區。這樣的沿海發展應堅持的原則,效率,大企業,大項目,促進沿海土地資源的有效開發。適度發展工業旅遊,休閑漁業。
- 城市生活區。主要功能:用於城市發展,配套完善基礎設施,重點發展現代服務業,環境和景觀,居民的生活提供高品質的。該區域尚未開發的海岸線,除必要的基礎設施和旅遊公共服務設施,並嚴格限制其他設施的施工。
- 旅遊和休閑區。主要功能:為發展旅遊和休閑旅遊,配套完善服務設施,專注於酒店,商業餐飲,文化,娛樂,體育和休閑行業的發展。
- 生態保護區。主要功能:保護海洋資源,森林資源,濕地資源,生物多樣性和自然景觀。旅遊這方面的發展,必須在保存的自然保護區面積,不影響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破壞的沿海森林生態隔離帶的前提下,實現節約型發展。適度發展生態旅遊,科普和旅遊。
- 農業和漁業區。主要功能:用於農業生產,海水養殖和海洋捕撈,發展休閑農業,休閑漁業和鄉村旅遊。
- 其他區。主要功能:用於科研,軍事等。
第3個旅遊景點和景區發展和建設
旅遊景點和度假區建設應遵循以下原則:
- 統籌規劃的原則。重要的旅遊資源集中在全省權和批準的省級重點旅遊項目的規劃。
- 政府引導的原則。原則上,省,市,縣級政府主導的土地市場的發展,在一個有序的土地供應的規劃和建設項目的審批。沿海,河邊,湖邊的優質土地資源的規劃和建設,原則上主要用於度假區和酒店及旅遊配套設施建設。
- 環境協調的原則。
- 差異化發展原則。旅遊景點和度假區開發和建設,結合資源特點和地域特色,合理定位,突出特色,差異化發展,以滿足不同市場的需求。
- 開發強度控制原則。指導和嚴格的控制,按照環境容量和資源承載力的旅遊區的開發強度。新的海濱度假勝地的建築和沿海高潮位線的原則,小於最小距離為100-200米,擴建現有建築應建200米范圍內。
第5列:主要的旅遊景點和度假村
,海口國家地質公園。依託海口國家地質公園,建設金融知識,娛樂,參與性和互動於一體的觀光游樂景區。海口國家濕地公園。規劃建設集紅樹林沼澤,濱海濕地,湖泊濕地於一體的國家濕地公園。文昌航天主題公園。四,文昌木蘭頭國際體育休閑公園。五定安南李湖/白玉蟾風景區。大廈湖泊生態為基??礎的核心文化,休閑載體的融合居住,旅遊,商務,養老,療養,多功能休閑區。六,瓊海博鰲國際會展及文化產業園。依託博鰲亞洲論壇品牌優勢,大力發展國際會展和文化創意產業,並建立一個國際會議,展覽和文化產業品牌。七百萬石梅灣/神州半島旅遊度假區。旅遊度假,休閑,醫療保健,現代服務業於一體的國際旅遊度假區的建設。八百萬寧興隆旅遊度假區。進一步提升改造,打造成集溫泉,歸僑,中國文化,農業科學,表演藝術和娛樂於一體的綜合性旅遊度假區。 9,陵水黎安港旅遊區。高亮資源和區位優勢,特色旅遊項目的開發建設為主題的體育,動畫,表演藝術產業集團。十,三亞海棠灣國家海岸度假區。成為一個世界級的海濱度假勝地的海濱度假勝地,休閑娛樂,療養,休閑為一體。十一,三亞亞龍灣國家旅遊度假區。一套完整的度假設施,提高配套服務水平。十二樂東鶯歌海度假旅遊區。建立一個海邊度假,國際會議,體育,休閑,購物,美食,高檔地產,旅遊小鎮,低碳經濟示範,信息產業於一體的旅遊城鎮。 13日,昌江棋子灣度假養生區。國家濱海旅遊健康度假區的資源優勢,棋子灣。十四,昌江霸王嶺旅遊區。霸王嶺建設一個集生態旅遊,休閑,科普教育為一體的旅遊區。十五,儋州東坡文化園。依託東坡書院,深入挖掘,保護和提升東坡文化。 16,五指山民族風情園。挖掘,保護和提升黎族苗族文化,打造旅遊和文化景點的民族特點。十七,保亭七仙嶺溫泉旅遊度假區。繼續改善服務和設施,並建立了一個旅遊度假區,溫泉,森林旅遊特色。
章生態文明建設的第三個基礎設施
第一節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
加速的天然林保護,重點生態區綠化,沿海防護林體系建設和保護,「三邊」防護林建設,自然保護區建設,水土保持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如重點生態保護工程。 2015年,在穩定森林覆蓋率60%的基礎上,逐步提高森林質量。退化土地(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采礦破壞)恢復率達到70%,生態森林覆蓋率達23%。 ?在全??省自然保護區的土地面積占土地總面積的比例不低於9%。的
列的12:生態保護和建設項目
天然林保護工程。實施封山熱帶天然森林護林員和森林保護工程,全省天然林覆蓋率穩定在19%。重點生態區域綠化工程。重點生態區,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荒漠化土地在西方,25度以上的山??坡上,以實施造林和森林。沿海防護林建設與保護工程。加強科學和技術研究,深化沿海防護林功能分區開始只要可能的話,種養殖,撫育,間伐,生態效益,更新??,並創造更多的沿海防護林保護的科技含量,提高沿海防護林體系建設的研究沿海防護林的質量和生態功能。四,「三邊」防護林體系工程建設。加快建設的功能保護,環境美化,綠化和經濟作物的水邊林,路邊林,城市森林建設的邊緣。第五,自然保護區和森林公園建設。和發展現有的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的基礎建設一批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濕地生態恢復示範工程的實施,增加濕地自然保護區,濕地公園建設和管理。生物多樣性保護項目。生物多樣性信息和監測網路,建設珍稀瀕危物種和種質資源的遷地保護和乘法基地。加強國家重點保護的植物和動物棲息地的保護和恢復。的
加強生態環境的保護立法。生態和環境的保護納入領導幹部考核制度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綜合評價體系。加強動物和植物檢驗檢疫工作,有效預防和控制外來物種入侵的生物。三同時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和環境管理體系。
第二節預防和控制污染的
關於加強工業點源農業非點源污染,城鎮生活污水和大氣污染防治的重點。建立污染物產生強度准入制度,重點工業用水和空氣污染的預防和控制。在農村地區的清潔工程的實施,加強農村環境。深入實施改水改廁,達到71%,到2015年,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全面的農村飲用水標准。完善污水,垃圾處理費徵收政策,建立和完善污染防治設施的正常運行的保障機制。到2015年,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80%,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0%,醫療廢物無害化處置率達到100%。
開展河流入海,垂直污染源,和中國南海環境監測。嚴格的管理和入河排污口的水功能區的監督和管理。
第三節資源循環
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
開展資源綜合利用。
促進循環經濟試點昌江國家級循環經濟工業區,努力把海南建設成為國家循環經濟示範區。
第四節低碳技術的應用和推廣清潔能源的比例提高。積極發展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推進核電建設,液化天然氣,燃料乙醇,風電,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使用太陽能與建築節能項目的實施。預計到2020年,全省清潔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重達到50%,國內先進水平的汽車尾氣排放標准。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嚴格執行環境准入制度非高能源消耗,高耗水,高排放和產能過剩的發展與行業,採用先進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堅決淘汰落後產能。到2020年,基本形成為特徵的低碳技術,工業,建築和交通運輸體系。
低碳技術和產品的推廣使用。加強蓄能器,頻率,清潔煤,新能源汽車,節能燈,建築節能和低碳技術和產品,並促進。大力發展綠色建築,綠色交通,倡導和發展低碳生活方式和旅行,並加快形成綠色低碳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和諧旅遊島建設
章第1節人力資源開發
合理控制人口的規模,繼續優化人口結構,大力實施優生促進項目,不斷提高人口素質。
優先發展教育。力爭在2015年基本普及高中階段教育,並逐步免費職業教育。加快標准化學校建設,每個城市和縣,以運行一個1-2的普通高中,每個鄉鎮至少運行一所寄宿中心,學校和一所中心幼兒園。加快縣級職教中心,國家和省級示範性中等職業學校和實習實訓基地建設,培養技能應用型人才。
積極發展高等教育。加強特色學科和專業建設,加快海南新興產業的發展急需人才的培訓。提高海南大學「211工程」的水平。
加強旅遊人才的教育和培訓。吸引國際知名的旅遊機構組織的旅遊機構,引進高品質的海南旅遊教育資源。依託現有的教育資源,形成海南國際旅遊職業學院,海南特色旅遊人才培訓基地的建設。海南旅遊研究所的成立,加強能力建設的海南旅遊發展的基本理論,政策,法規和規劃研究。
加強各類人才的引進。簡介落戶,住房等方面的優惠政策,以吸引和留住高層次的管理和專業人才。
第二節
公共文化和體育加快建設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覆蓋城市和農村地區。加強省,市,縣級公共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和其他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城市社區公共文化設施建設的鄉鎮文化站,村文化活動室。集中建設一批適合於四季訓練的運動場館,加快省體育中心,海口江東體育訓練基地的建設項目。
加強文物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國家博物館,中國南海,中國南海水下考古中心,五指山黎洞,大觀園,東坡文化園項目進行初步可行性研究。海南黎族,苗族傳統民居,村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顯示川西設施,保護黎族苗族文化的建設。保護性開發海口騎樓街,打特色的旅遊風情的街區。
第三節公共醫療系統,
完善的醫療服務體系。速度?的兩個省級醫療保健基地在海口,三亞,儋州,瓊海,五指山三個區域性醫療中心的建設。建立和完善的醫療保健系統,完成改造的地區精神病醫院,省腫瘤醫院,省眼,耳,鼻,喉醫院,省立醫院。每個城鎮都運行在一個公共的鄉鎮衛生院,每個行政村衛生所。全面實施國家基本葯物制度。
完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加強能力建設,在全省23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並逐步提高全省公共衛生和地區的測試中心。服務網路,改善孕產婦和兒童的健康。加快建立完善的醫療應急系統的網路,爭取海南成為國際醫療救援機構(SOS)。建立健全海南與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異地醫療保險互認制度,促進了解放軍第301醫院海南省分行建設。
第四季度就業和社會保障的
積極促進就業。對項目建設為依託,大力開發就業崗位。確保每個零就業家庭,失地農民家庭和貧困家庭至少有一個適齡勞動力。提高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和創業培訓工作。
加快的完美覆蓋城市和農村地區,惠及所有社會安全網。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動態增長機制,並確保增加的基本生活津貼的價格水平不低於成本上漲。加快完善失地農民養老保險制度,提高五保供養標准和水平的依賴。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在2010年啟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以達到歲以上的60戶農民,由政府提供基本養老保險。在2020年,初步建成城鄉一體化的社會保障體系。
第五節整合城鄉建設
提高城鄉規劃和建設管理水平。國際旅遊島,國家的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相互分工,統籌規劃系統的基礎上建立完善的規劃。城鄉交通,防洪,供電,供水,燃氣,通訊,污水處理,垃圾處理等基礎設施的規劃和建設,促進城市社會管理和服務體系向農村延伸。
促進城市和農村地區的基本公共服務的均等化。對於人民的生計,各級財政投入的增長幅度不低於經常性收入的增長,民生工程,重點促進教育,就業,公共衛生,文化,社會保障,住房保障,農民收入,以及生態文明建設。
建設一批特色旅遊小鎮。規劃,引導企業參與的市場運作,群眾受益「的原則,推動海口講話豐鎮,雲龍鎮,文昌東郊鎮,是安全的龍門山鎮,瓊海市博鰲鎮,鎮運寧興隆鎮,靈新水鄉,三亞天涯鎮,屯昌楓木鎮,保亭三鎮,五指山水滿鄉,瓊中營根鎮,白沙鎮,叉,程麥福鎮,關鍵的高科技盈利鎮,樂東尖峰鎮,鶯歌海鎮,昌江昌化鎮,儋州藍洋鎮,人和鎮,東方天安鄉特色的旅遊小鎮建設的的
背後,頭發盤起來
❷ 現代影響海南的大事有哪些
【關注海南】海南的一些大事
「2010-2011年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十大成果」候選事項
一、全省GDP突破2500億元,人均GDP超過4000美元
兩年來,海南經濟保持了較快增長的勢頭,2011年全省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515.29億元,比2009年的1654.21億元增長52%;人均GDP4400美元,比2009年的2805美元增長27.8%;固定資產投資連續兩年強勁增長,增幅均達32%以上,2011年達1611.41億元;地方公共財政收入340.09億元,比2009年的178.21億元增長90.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369元,比2009年的13751元增長33.6%;農民人均純收入6446元,比2009年的4744元增長35.9%。
二、重大對外開放政策落地實施
境外旅客購物離境退稅政策2011年1月1日開始實施;4月20日我國內地首家離島免稅店三亞免稅店開業;10月26日國務院批准我省成立免稅品公司並賦予免稅品特許經營權,12月21日海口美蘭國際機場免稅店開業。2010年8月,公安部批准海南增加芬蘭、丹麥、挪威、烏克蘭、哈薩克5國為入境免簽證國家,使入境海南免簽證國家由21個增加到26個;對俄羅斯、韓國、德國3國旅遊團組團人數由5人以上放寬至2人以上,入境停留時間由15天延長至21天,這是迄今我國最開放的入境簽證政策。2010年11月23日,《海南省遊艇管理試行辦法》頒布實施,在檢驗、登記、安全保障、出入境管理等方面的15項遊艇管理政策上取得新突破,有效解決了境外遊艇「進不來」、「不能動」、「不方便」等問題。
三、機場旅客吞吐量和遊客過夜人數創歷史新高
2011年三亞鳳凰國際機場和海口美蘭國際機場年度旅客吞吐量雙雙突破1000萬人次,躋身國內大型客運機場行列,其中三亞鳳凰國際機場成為我國非省會城市第一個突破1000萬人次的地級市機場;2011年,全省接待遊客過夜人數3001.34萬人次,比2009年的2250.3萬人次增長33.4%。
四、全省港口貨物年吞吐量突破1億噸
兩年來,全省新開辟10條海上航線,2011年,全省港口貨物吞吐量突破1億噸;集裝箱吞吐量突破一百萬標准箱,在兩年內實現翻番增長。
五、全省進出口總額達到130億美元
2011年海南進出口總值達130.2億美元,比2009年增長46.1%,創歷史新高。其中,進口104.8億美元,比2009年增長49.5%,首次突破100億美元關口;出口25.4億美元,比2009年增長33.7%。
六、金融運行處於建省以來最好的時期
兩年來,我省銀行業金融機構新增信貸投放分別為569億元和680億元,增幅均居全國第一。農信社成功兌付央行票據20.11億元,小額信貸惠及農戶10.12萬戶,支農主力軍作用日益凸顯。海口農村商業銀行掛牌成立;海南橡膠等5家企業在境內外首發上市,海南航空等3家企業完成定向增發,海南發控等5家企業發行債券,新設2家股權投資基金,直接融資246億元,創歷史新高。中國人壽財產保險等3家保險機構在海南設立分公司,中信銀行、招商銀行等銀行業金融機構獲批在海南設立分行,中信證券等7家證券營業部開業。海南農墾集團財務公司開業,是我國農業系統第一家財務公司。
七、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快推進,民生顯著改善
2010年、2011年全省民生投入分別達409.64億元、546.9億元,占公共財政支出的比例達70.5%、70.2%。一批民生實事惠及海南廣大百姓。兩年來,全省開工建設各類保障性住房26.04萬套,建成15.53萬套。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和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分別比國家計劃提前2年和1年實現全省覆蓋,全省57.18萬60歲以上的農業人口和5.36萬60歲以上的城鎮居民領取了養老金。建成公辦鄉鎮中心幼兒園60所;思源學校14所竣工啟用,新建8所,共新增中小學優質學位45400個,將貧困山區和邊遠農村的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生遷移到城鎮集中就讀;實施中職學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免除10萬多人次中職學校涉農專業學生以及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學費,為社會輸送10萬多名技能型專門人才。解放軍301醫院海南分院已建成試運營,省眼耳鼻喉科醫院、腫瘤醫院、口腔醫學中心和五個區域醫療中心加快建設,全省「1小時三級醫療機構服務圈」初步形成;慈善惠民醫療救助貧困住院病人近7000人次,村村有衛生室目標全面實現;為3.9萬多人實施了免費復明手術,初步實現「無白內障盲省」目標。
八、全省電力建設實現歷史性跨越
昌江核電一期於2010年4月開工建設,建設規模為2台65萬千瓦壓水堆核電機組,首台機組計劃2015年投入商業運行。東方電廠二期、東方高排風電等開工建設,將新增發電能力達174.8萬千瓦。感城、四更、峨蔓等三個風力發電項目、臨高20兆瓦光伏項目建成投產。全長156公里的海南電網東部220千伏雙環網工程於2011年建成投產,途經瓊海、萬寧、陵水、保亭、三亞等5個市縣,標志著海南電網220千伏主網架實現從「東部單環西部雙回」到「全島雙環網」的轉變,有效提高海南電網的供電可靠性和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
九、洋浦重大項目建設加快推進,新一輪發展蓄勢待發
兩年來,洋浦建設發展呈現出強勁勢頭。總投資74.4億元的金光90萬噸文化紙項目於2011年7月竣工投產,是目前世界上紙幅最寬、車速最快、最環保的集造紙、塗布於一體的紙生產線。總投資105億元的中國華信洋浦商業石油儲備、總投資約40億元的中石化(香港)洋浦成品油保稅庫一期、總投資約70億元的國投孚寶洋浦港油品碼頭等三大石油儲備項目相繼開工,設計總庫容共達1905萬立方米,擁有30萬噸級油碼頭泊位2個、10萬噸級油碼頭泊位2個、5萬噸級油碼頭泊位2個,項目建成後洋浦將成為國內最大的商業石油儲備基地之一。總投資65億元的中海油液化天然氣站線項目產量將達300萬噸,供氣范圍可覆蓋海南全島並輻射廣西和粵西地區;海南泛洋航運公司集裝箱運力躍居國內第3位。海南煉化年原油加工量突破900萬噸、躋身亞太地區最具競爭力的煉化企業之一。這些大項目建設,將為洋浦打造「一港三基地」奠定堅實基礎。
十、信息產業迅速崛起
2011年4月,位於澄邁老城開發區的海南生態軟體園正式開園,東軟、中軟、長城信息、天涯在線等198家企業落戶,當年實現產值33.9億元。中興通訊等27家企業入駐三亞創意產業園。位於海口的靈獅海南國際創意港引入56家國內外設計企業及機構。惠普公司已在海南建設四大新興研發和人才培訓基地。信息產業的迅速成長,將為海南低碳、高效、可持續發展打下重要的產業基礎。
十一、東環高鐵開通運營
2010年12月30日,海南東環高鐵開通運營。2011年運送旅客近1000萬人次,成為國內運行效益最好的高鐵線路之一。
十二、紅嶺水利樞紐工程開工建設
工程於2011年3月1日開工,設計總庫容6.62億立方米,概算總投資25.09億元,其中中央投資10.8億元,是海南建省以來單個項目獲中央投資最多的一個項目。計劃2013年3月建成,每年可為城鄉提供生活用水9370萬立方米,解決32萬人飲水安全問題,灌溉137萬畝農田,惠及屯昌、文昌、瓊海、定安和海口5個市縣。
十三、海南國際會展中心建成使用
2011年6月,海南國際會展中心正式落成使用。總建築面積13.62萬平方米,由一個7.7萬平方米的展覽中心和一個4.2萬平方米的會議中心組成;將作為2012年第八屆泛珠三角區域(9+2)合作與發展論壇暨經貿洽談會的主會場。
十四、實現每個市縣均有污水和垃圾處理設施目標
兩年來,全省投資41.52億元,建成污水處理廠23座,升級改造污水處理廠1座、污水管網項目1個、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17座、垃圾中轉站4座,新增污水處理能力63.8萬噸/日、轉運能力1000噸/日,城鎮污水處理率達到71.2%、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86%。
十五、海口市30萬畝土地整治示範項目獲准實施
項目位於南渡江流域,計劃總投資33.2億元,國家支持80%項目資金。主要建設內容為土地平整、灌溉與排水、田間道路、農田防護和村莊整治等五大工程,整治後將新增耕地1.155萬畝。
十六、瓊州海峽跨海通道工程列入國家「十二五」研究建設項目
瓊州海峽跨海通道工程列入國家「十二五」研究建設項目。該項目建成後將使海南的公路、鐵路融入全國路網,從根本上改變海南進出島的交通條件。
十七、中航特玻一期項目竣工投產
項目位於澄邁老城開發區,投資10.99億元,1號電子玻璃生產線、2號太陽能TCO玻璃生產線先後於2010年5月、2011年1月建成投產。2號生產線是國內第一條太陽能TCO玻璃基片生產線,可為薄膜太陽能電池的生產提供基礎材料,它的建成結束了我國長期依靠進口TCO玻璃的局面。
十八、中海油精細化工項目開工建設
項目於2010年11月開工建設,位於東方化工城,計劃總投資43.40億元,計劃2013年上半年投產;以海南島周邊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為依託,採用先進技術生產丙烯、液化氣、甲基叔丁基醚、石腦油等重要化工產品,預計年銷售額約150億元,年利稅10億元。
十九、英利400兆瓦多晶硅太陽能電池項目竣工投產
項目位於海口市國家高新區獅子嶺工業園區,總投資30.67億元,主要包括拉晶工藝、多晶硅矽片、太陽能電池片、太陽能電池組件等四條生產線,標志著我省基本形成了多晶硅太陽能電池完整產業鏈。
二十、紅塔30萬箱卷煙項目開工建設
項目於2011年3月開工建設,總投資1.3億元,設計年產30萬箱卷煙,計劃2012年12月竣工投產,年銷售收入可達18億元,年實現利稅可達12億元。
二十一、海馬汽車產值突破120億元,出口突破1萬台
2011年,海馬汽車產銷整車23萬輛,產值突破120億元,其中海口基地產銷整車15萬輛,工業總產值突破100億元,上繳稅收將達9億元,工業增加值17億元。產品銷往俄羅斯、委內瑞拉、埃及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
二十二、海口綜合保稅區封關運行
海口綜合保稅區於2008年12月22日經國務院批准設立,2011年1月13日通過驗收,2011年3月16日封關運行。這是繼洋浦保稅港區後海南又一個開放層次高、優惠政策多、功能齊全的海關監管的特殊經濟區域。
二十三、國家級冬季瓜菜基地、南繁育種基地建設取得重大進展
到2011年底,全省初步建成300萬畝國家冬季瓜菜基地,冬季瓜菜出島310萬噸,全國人民人均消費4.7斤。南繁育種產業列入國家新增千億斤糧食規劃和全國農作物種業發展基地計劃,全省育制種面積達20萬畝、3500萬公斤,分別比2009年增加7萬畝和800萬公斤。
二十四、建成一批旅遊景區(點),新建一批國際知名品牌旅遊酒店
兩年來,甘什嶺原生態黎苗文化旅遊區、三亞西島海洋文化旅遊區被評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呀諾達熱帶雨林文化旅遊區被評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新評4家五星級酒店,9家按五星級標准建設的酒店開業運營。目前,全省有三亞南山和大小洞天等國家5A級旅遊景區(點)3家,4A級旅遊景區(點)13家,已掛牌五星級酒店22家。
二十五、海南農墾管理體制改革初見成效
兩年來,我省按照中央提出的「體制融入地方、管理融入社會、經濟融入市場」的目標,深入推進農墾改革,農墾政企分開、社企分離取得重要成果,教育、社保、衛生、民政等社會職能已基本移交地方;海南農墾集團有限公司掛牌運作並朝建立現代企業目標邁進,形成天然橡膠、熱帶現代農業、旅遊及旅遊房地產、服務業等四大產業板塊,海膠集團成功上市。新星和加來等兩家試點農場已正式移交地方管理。通過改革,農墾發展活力明顯增強,職工群眾生活明顯改善,正在成為海南經濟發展新的增長極。
二十六、博鰲亞洲論壇十周年年會在海南成功舉行
博鰲亞洲論壇十周年年會於2011年4月14日-16日在海南舉行,9個國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腦出席。十年博鰲,為世界提供了一個了解亞洲的窗口,築就了一個凝聚共識、發出亞洲聲音、探討亞洲問題的重要平台。
二十七、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三次會晤在海南成功舉行
2011年4月14日,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三次會晤在三亞舉行,中國、巴西、俄羅斯、印度、南非等五國領導人圍繞協調應對重大國際問題,深化和擴大彼此間合作,加強金磚國家合作機制等問題進行探討,並發表了《三亞宣言》。
二十八、中非論壇·中非合作圓桌會議第二次大會在海南成功舉行
2011年11月10日-12日,中非論壇·中非合作圓桌會議第二次大會在萬寧舉行,非洲30多個國家的政要、前政要和駐華使節、企業家和學者出席。會議就推動中非合作共贏和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進行探討和協商,並發表了《萬寧宣言》。
二十九、清華三亞國際數學論壇在海南成功舉行
清華三亞國際數學論壇是世界頂尖數學家及有關重要學科核心研究團隊的學術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永久定址三亞,有效填補了亞洲數學領域的一項空白。首屆和第二屆清華三亞國際數學論壇分別於2010年12月23日-26日和2011年12月19日-21日在三亞舉行,諾貝爾獎得主詹姆斯· 莫里斯、大衛·格羅斯和菲爾茲獎及沃爾夫獎得主丘成桐等海內外知名專家學者500多人次齊聚三亞。每屆均有近200名世界著名數學專家、學者參會。
三十、成功舉辦博鰲國際旅遊論壇
2010年3月18日-21日,博鰲國際旅遊論壇在三亞舉行,來自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000多名嘉賓與會,發表了《海南旅遊宣言》,在宣傳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擴大海南對外影響力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三十一、第56屆觀瀾湖高爾夫世界盃賽在海南成功舉行
2011年11月23日-27日,第56屆觀瀾湖高爾夫世界盃賽在海口舉行,來自五大洲28個國家和地區的56名世界頂級選手參加角逐,現場觀看比賽的國內外觀眾達15萬人次,全球148個國家和地區的廣播電視台和網路直播轉播賽事盛況,累計時長達2萬個小時,對向全世界推介海南、推動海南高爾夫產業發揮了重要作用。
三十二、三亞成為2011-2012沃爾沃環球帆船賽經停港之一
始於1973年的沃爾沃環球帆船賽是當今世界最有影響力、最具挑戰的專業帆船賽。三亞成為2011-2012沃爾沃環球帆船賽在亞洲唯一經停和接待城市,也是繼2008-2009沃爾沃環球帆船賽首次經停青島後第二次在中國設站。
三十三、環海南島國際公路自行車洲際頂級賽事在海南成功舉辦
2010年環海南島國際公路自行車賽於10月11日-19日在海南舉辦,來自五大洲的20支隊伍參賽,被國家體育總局授予「最佳賽區」稱號。環海南島國際公路自行車賽已在海南連續舉行6屆,2009年被國際自行車聯盟批准為洲際2.HC級洲際公路賽頂級賽事,成為亞洲第三個頂級公路自行車賽。
三十四、第十一屆世界廁所峰會在海南成功舉辦
2011年11月22日-24日,第十一屆世界廁所峰會在海口召開。來自新加坡、德國、美國和中國等國家和聯合國的專家、官員、企業家,圍繞「廁所文明、健康、旅遊、品質生活」主題展開探討,並發表了《海口宣言》。兩年來,我省投資近2.7億元,新建、改建廁所1100多座,有效改善了海南的旅遊衛生環境。
三十五、冬交會成為全國重要品牌農業會展
2011年中國(海南)國際熱帶農產品冬季交易會於12月12日-15日在海南國際會展中心舉行。本屆「冬交會」以「建基地、保供應、促增收」為主題,共邀請4500名客商參加,訂單量創歷屆之最,成交金額254.4億元,比上屆增長10.6%。「冬交會」已成功舉辦14屆,逐步成為全國冬季最有特色、最具影響力的品牌農業會展。
三十六、全省森林覆蓋率突破60%
兩年來,全省共新增造林47.3萬畝,全省沿海防護林全面合攏,全省森林覆蓋率達60.5%。
❸ 海南省海口市屯昌縣未來的發展
公路。要提高公路等級,提高公路通行能力。積極建設海口——屯昌一級公路,使之與海榆中線公路在屯城鎮對接。加快屯昌——澄邁(大拉)、屯昌——瓊海、屯昌——瓊中(黎母山)以及縣城通往南坤鎮、烏坡鎮、西昌鄉公路柏油化改造建設;建設開通平行於海榆中線的海口——屯昌一級公路以及烏坡至楓木、新興至澄邁石浮、新興至定安龍塘、烏坡至瓊海石壁、新興百家至定安坡寨、大路坡至烏石坡、里瑾至周朝公路。
電力。「十五」期間要全面完成農村電網改造,實現城鄉同網同價。屯昌縣電力系統配置如下:
主要變電站:屯昌110kV變;南呂35kV變;楓木35kV變;大同35kV變;新興35kV變;南坤35kV變。
主要線路:牛路嶺電站-屯昌110kV線路;金江-屯昌110kV線路;屯昌—毛陽電站110kV線路;屯昌-南呂35kV線路;屯昌-大同35kV線路;屯昌-南坤35kV線路;南呂-楓木35kV線路;大同-九浪電站35kV線路;楓木-新進35kV線路。
電信。在縣城屯城鎮建設信息網路中心,設綜合電信局,其他小城鎮駐地設電信郵政支局或郵政所。
發展完善有線電視網,結合電信管道統籌建設有線電視線路。加強與省內主要城市站、台聯網。縣城有線電視線路和市話線路統一考慮,埋地敷設。建設電信綜合業務資料庫,發展網路傳輸有線電視。
供水建設縣城日供水5萬方米自來水廠。自龍州河支流即南淀河引水至縣城,引水工程作為屯城鎮的主要供水工程。引水工程長約10公里。要加快縣城鎮供水管網技術改造,降低管網漏失率。制定並推行節水型用水器具的強制性標准。城鎮各單位必須在2005年以前全部更換為節水型器具。
主要水利工程:
(1)南淀河貓尾水庫工程;
(2)坡心鄉大顏水庫工程;
(3)新建設紅石水庫工程;
(4)打水井106眼。
水利工程的除險加固項目三項:
(1)高山(一)水庫庫區加固工程;
(2)高山(三)水庫庫區加固工程;
(3)木色水庫副壩加固工程。
(1)垃圾處理場
近期在縣城城北三發工業園區以東加寶嶺附近選址建設垃圾處理場,近期採用衛生填埋方式。規劃期要完善此垃圾處理場的處理工藝,建立垃圾分揀工序,建立廢棄物資源化的技術體系,削減廢棄物的排放數量,提高資源的有效產出。垃圾處理要實現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的目標。積極發展適宜的生物處理技術,鼓勵採用綜合處理方式。全縣各鎮設置垃圾轉運站,將垃圾運至垃圾處理場集中處理。
(2)污水處理廠
污水處理廠建設方案選址在縣城建成區南側,一期建設規模滿足近期污水處理需要。規劃期應加強生化處理,逐步實現中水利用。
抗震設防。
根據國家地震局1990年頒布的《中國地震烈度區劃圖》確定以屯昌縣城為中心,其東北部地區基本烈度為7度,西南部地區基本烈度為6度。應嚴格執行《海南省防震減災條例》,對於地震災害要實行預防為主、防禦與救助相結合的方針,提高抵禦地震災害的能力。城鎮空間布局和各項建設必須按照抗震標准進行設計,並建立區域性自救與互救防災系統,建立防災急救情報信息中心,加強災害的監測與防治工作。
人防工程。
按照國家規定,縣級以上城市是人防工作重點城市。縣城屯城鎮應按規定進行防空工程設施建設,建立完整的防禦體系。在主要大型公共建築應設置防空地下室。在公園等公共綠地設置備用的緊急疏散場地。
教育科技
科技創新要緊緊圍繞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為促進產業升級服務。教育發展要突出為本地經濟發展服務,著力提高勞動者素質,鞏固加強基礎教育,加快發展高中教育,大力發展職業技術教育和成人教育,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1)加快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
(2)加快科技成果的推廣應用。
(3)以素質教育為核心,大力發展各類教育。
文化體育
加強公共文化和體育設施建設。加強文化館、博物館、圖書館、農村文化活動場所、青少年活動場所等公共文化設施建設;積極發展文物、檔案事業;鞏固和擴大廣播電視覆蓋水平。
加強體育訓練館、田徑場、排球場、游泳池等社區及農村體育設施建設;發展群眾體育,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增強居民體質。在縣城屯城鎮建設能承辦縣級運動會的體育中心。
醫療衛生
完善醫療衛生設施和建立醫療救護中心,以縣城鎮為中心建立現代化的急救、災情、疫情信息通訊和救護網路。完善建立布局合理、具有綜合功能的區域衛生保健網。建立向各旅遊區、游覽點、小城鎮和鄉鎮輻射的醫療技術服務網路,使城鄉居民都能步行或乘車半小時距離內,獲得健康指導、急救服務、常見疾病的治療和基本葯物。流通市場在主要交通樞紐建立物流中心和批發市場。大型批發市場主要建於縣城屯城鎮、楓木鎮、新興鎮。規劃期要在建設農副產品批發市場的基礎上,向大型商貿綜合交易市場發展,進而發展包括運輸、儲存、裝卸、包裝、流通加工、物流信息處理和提供各種增值服務功能的現代物流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