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廢水污水 > 桐鄉市小區生活污水怎麼處理的

桐鄉市小區生活污水怎麼處理的

發布時間:2024-09-24 08:47:09

Ⅰ 桐鄉市2010年政府工作報告的2010年政府主要工作

根據上述目標和總體要求,今年要著重抓好以下五個方面工作:
(一)以轉型升級為主攻方向,推動經濟持續增長
加快產業結構調整。編制產業發展總體規劃和主導產業轉型升級發展規劃,著力穩定優化一產、主攻調整二產、提升擴展三產,構築現代產業體系。認真落實強農惠農各項政策,推進生態高效農業發展。穩定全市糧食生產面積,推進糧食功能區建設,建設高標准農田3萬畝;積極實施精品農業示範基地提升工程,加快石門等地的高新農業區培育建設;發揮農業合作經濟組織聯合會作用,大力培育種養大戶、農業龍頭企業和農業服務組織,新增訂單農業1萬畝、規范化農民專業合作社10家,新建改造農村綜合服務社15家;強化農業標准制度建設,構建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新增無公害農產品5隻、綠色食品3隻;加強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服務,提高流轉土地利用率,新增土地流轉面積2萬畝。實施特色產業提升計劃,加快推動工業調整轉型。加快毛衫產業集群轉型升級步伐,扶持發展皮鞋、蠶絲品、家紡等特色產業,改造提升化纖、服裝等傳統優勢產業,大力發展新能源、新特材料、電子信息、機械製造等新興產業;繼續實施「百家工業企業培育工程」,新增規模以上企業120家、億元企業10家。加強服務業組織評價體系建設,大力培育現代服務業。加快濮院童裝市場和崇福皮毛市場配套區建設,加大對振東市場集聚區的培育引導力度,建成振東市場物流場站;加快旅遊目的地建設,加強調研謀劃,著力將烏鎮打造成國際級旅遊綜合體,整合旅遊資源,推進旅遊與市場互動,全年接待國內外遊客700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58億元;辦好第十屆菊花節;加快東興商廈、香港城等商貿設施的改造提升步伐,推進特色街區和農村、社區商業網點建設,繼續實施家電、汽車下鄉,推進商貿連鎖業發展,豐富餐飲休閑業,擴大居民消費需求;鼓勵發展服務外包、網上交易等新型服務業態。
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強化企業主體作用,鼓勵企業加大創新投入,加快科研成果轉化,新增省級以上科技型企業10家、省級以上科技企業研發中心3家。加快公共創新平台建設,完善科創中心建設多元化投入機制,抓好小企業創業基地建設,積極推進國家毛針織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申報籌建工作。推動產學研合作,抓好中科院新能源中心和台灣大學新能源中心科技項目的引進和轉化。深入實施質量強市和品牌戰略,支持參與制訂行業技術標准體系,鼓勵開展各類質量體系認證,新增省級以上名牌3隻、著名商標5件,完成專利申請1000件、授權600件。鼓勵扶持企業上市,力爭新增上市企業2家。完善人才工作機制,加強創業領軍人才團隊建設,著力培養和引進技能型、創新型、經營管理型人才,提高我市人才總量和層次,全年引進各類人才3500名以上。
積極擴大有效投資。深入實施「項目推進年」,著力優化投資結構。加快推進新鳳鳴集團年產36萬噸熔體直紡、新澳集團15000錠緊密紡生產線等一批重點工業項目,切實抓好桐鄉汽車商貿城、四季匯二期等一批重點服務業項目,積極實施城市防洪四期、丁家橋港環境治理工程等一批重點民生項目。認真抓好重點項目前期推進、資金安排和項目管理,積極做好項目篩選、儲備、論證和申報工作。加強政府投資項目引導和管理,推進非經營性項目代建制試點。強化項目要素保障,完成新一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工作,深入實施「365」節約集約用地行動計劃,全年實施土地開發整理6000畝、建設用地復墾3000畝,新增建設用地3500畝以上。積極爭取金融機構對園區建設、企業發展的信貸支持,新增貸款60億元以上;健全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規范發展中小企業貸款擔保公司,積極引進發展創業投資引導基金。
全力拓展發展平台。把平台建設作為加快產業升級、推進結構調整的一項基礎性工作來抓。統籌安排土地、資金等資源要素,明確規劃定位和功能布局,集中力量建設經濟開發區、濮院針織產業園區、崇福經濟區、高橋新區、臨杭經濟區五大發展平台,集約發展鎮、街道工業功能區。全市工業區新增開發面積6000畝,完成基礎設施投入8億元以上。加快經濟開發區整合提升工作,基本完成新能源產業園征遷;抓好濮院針織產業園區紡織產業集聚區及高新技術區建設;推動崇福經濟區皮草產業園集聚提升;健全開發管理體制機制,啟動高橋新區站前區、臨杭經濟區中心區開發建設。加快鎮、街道工業區整合提升,推進「一鎮一品」特色產業發展,努力提升產業集群綜合發展水平。
(二)以優化環境為發展保障,統籌城鄉協調發展
提升中心城區形象。編制完成中心城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優化中心城區發展格局。有序推動「五區聯動」開發建設,啟動應急備用水源、康涇塘東岸永寧段改造等重點工程建設,抓好浙江傳媒學院桐鄉校區建設,提升城市承載力。積極推進城中村改造試點,繼續開展開放式小區封閉改造,培育發展物業管理;抓好市區綠化改造。深化城市「暢通工程」,優化交通組織,整合市區公共停車資源,緩解市區停車壓力。全面實施「數字城管」,提升城市綜合管理水平。鼓勵外拓建築業市場,穩定和支持房地產業健康發展。
推進「兩新」工程建設。高起點、高標准編制新市鎮、新社區建設規劃,深入實施龍翔街道「兩分兩換」試點,全年啟動33個城鄉一體新社區建設,完成農房改造集聚任務。深入推進擴權強鎮,實施一批新市鎮舊城改造和新區開發項目,重點抓好濮院鎮、洲泉鎮和經濟開發區的改革試點。加快推進基礎設施向農村新一輪「1+X」規劃點延伸。完善河道保潔等村莊整治長效管理機制,鞏固村莊整治成果,實施「1+X」規劃點區域內30個行政村的村莊整治提升工程,建設全面小康農村新社區3個。培育農村創業發展平台,推動村級集體經濟持續壯大。
完善城鄉基礎設施。健全城鄉交通網路,完成崇硤公路高橋段改建、桐德公路石門至河山段改建等工程,抓好錢江通道北接線一期征遷,開工建設科洲公路大麻至洲泉段,加快東宗線航道二期改建工程。完善高鐵交通配套設施,完成高橋至火車站公路改建工程,啟動世紀大道延伸段工程,保障高鐵桐鄉段順利建設。推進電網電壓序列優化試點,重點實施500千伏桐鄉變、220千伏安興變和110千伏浮石變等一批輸變電工程,提高城鄉供電能力,穩定供用電秩序;完善城鄉供水、供氣、供熱、垃圾收集處理一體化網路,啟動市區至屠甸、烏鎮次高壓天然氣管線工程,推進自來水二、三級管網改造,逐步推行城鄉供水同網同價。
抓好生態環境治理。繼續鞏固國家衛生城市和省級生態市創建成果,做好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各項工作,推進城鄉一體綠化網路建設。加強用能監管,抓好重點行業、重點企業及非生產領域的節能降耗工作,堅決淘汰落後生產能力。深入推進「811」環境保護新三年行動計劃,切實抓好水環境、大氣環境和農業農村面源污染治理工作,加強對製革、印染、化工等行業的綜合治理力度,積極發展循環經濟和低碳經濟,創建清潔生產企業8家。基本完成污水處理收集系統及尾水外排工程,加快推進污水入網工作。落實養殖業污染防治長效監管機制,推廣畜禽生態化養殖模式。加強飲用水源保護,積極探索並論證市外引水工程,保障城鄉居民飲用水安全。
(三)以開放帶動為重要舉措,增強經濟發展活力
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整合招商資源,打造桐鄉整體招商品牌。創新招商方式,切實發揮企業主體和政府主導作用,積極鼓勵現有企業對外合作、合資,把引進資金、技術、品牌結合起來,著力提高招商實效。強化招商選資,注重項目投資強度、吸納就業、財稅貢獻等要素的論證,重點加強世界500強企業、上市企業、國有企業的招商力度,引進總投資千萬美元以上項目15個。堅持內外資並舉,引進市外內資30億元。實行招商引資工作差異化考核,推進招商隊伍建設,提高招商引資針對性和實效性。
推動出口穩定增長。培育壯大各類外貿經營主體,鼓勵企業積極爭創出口品牌,調整優化外貿結構,擴大優勢產品出口,實現進出口總值21.6億美元,其中出口15億美元。充分發揮海關、商檢等辦事機構服務職能和展會的帶動作用,進一步鞏固、開拓國際市場。加強出口風險預警預測,健全政府、協會、企業三方應對貿易壁壘的聯動機制。鼓勵企業赴境外投資設廠、承包工程、開發資源,全年實現境外投資3000萬美元。
深化重點領域改革。繼續推進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全面完成三項政務改革,推動便民服務機構向鎮村延伸。穩步推進醫改工作,實施農村醫療衛生服務機構體制機制改革試點,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深化財政預算管理改革,開展國庫集中支付改革試點。進一步完善國有資產監管和運行機制,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完成城市公交公車公營改革,年內取消市域范圍二級及以下公路收費。推進漁民轉產轉業。開展新一輪生豬屠宰點調整撤並工作。
扎實推進區域合作。加快接軌上海步伐,積極開展與上海在市場、旅遊、農副產品等方面的對接,做好「世博經濟」文章。加快融入杭州都市經濟圈,推進與杭州在城際公交等跨區域項目的合作建設,增強符合我市產業導向杭遷企業的轉移承接能力。積極做好對口支援與「山海協作」工作,全面完成援建青川縣蒿溪鄉的各項任務。
(四)以共建共享為基本途徑,提升公共服務水平
優先發展教育事業。深化教育教學管理,積極實施素質教育,大力扶持學前教育,繼續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普高新課改,初升高比例保持在97%以上。繼續加大教育投入,全面完成桐高改擴建工程和二中、八中遷建工程,實施烏鎮中學、特殊教育學校遷建和實驗幼兒園城北分園新建等工程,進一步改善辦學條件。著力提升新居民子女教育水平,積極推進職業教育、成人教育和社區教育。
繁榮發展文體事業。堅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文化建設,積極培育和諧文化、創新文化,引導發展企業文化,不斷提升文化軟實力。完善城鄉公共文化基礎設施,推進市文化中心和鎮、街道綜合文化站建設,促進檔案信息資源社會共享。繼續做好廣場文化和文化下鄉等活動,豐富城鄉群眾文化生活。積極發展文化產業,認真辦好「子愷杯」第八屆中國漫畫大賽、首屆豐子愷漫畫藝術節和第四屆群眾文藝「菊花獎」評選活動。強化文化市場管理,切實做好文化遺產的普查、保護和傳承工作。大力開展群眾性體育活動,高質量做好第14屆省運會有關賽事項目服務工作。
加快發展衛生等事業。大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加快健康城市建設。健全公共衛生保障機制,統籌配置醫療衛生資源,完成市一院、洲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遷建工程,加快康慈醫院二期建設,啟動大麻、高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加強醫療安全管理,完善疫情監測和預警機制,扎實開展甲型H1N1流感等重點傳染病的防控,加強職業病防治工作。深化人口計生優質服務,加快市計生指導站標准化建設。深化居住證制度改革,完善新居民服務管理。認真抓好第六次人口普查和第二輪修志工作。切實做好民族宗教、外事、僑務、對台等工作,加快發展科普、史志、廣電、統計、通信、郵政、氣象等事業。繼續做好國防動員、民兵預備役、人防民防、雙擁共建等工作,支持工會、共青團、婦聯和老齡事業發展。
(五)以改善民生為根本目的,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努力擴大就業。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建立促進就業再就業的長效機制,健全統籌城鄉就業服務體系。加快發展中小企業、民營經濟和城鄉服務業,大力開發公益性就業崗位,多渠道增加就業。鼓勵勞動者自謀職業、自主創業,努力創造條件促進大中專畢業生就業,幫助城鎮就業困難人員、零就業家庭實現就業,引導農村勞動力有序轉移就業。強化欠薪防範和處置,積極構建和諧勞動關系。
強化社會保障。健全統籌城鄉社會保障體系,積極推進「五險合征」工作,進一步提高各類保險參保率。推進城鄉居民合作醫療,切實做好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各項工作。扎實推進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加快市社會福利中心建設。推進新型社會救助體系建設,深入實施低收入農戶奔小康工程,廣泛開展多種形式的扶貧幫困和救災救濟活動,加大重大疾病醫療救助力度,切實改善各類困難弱勢群體的生活。加強優撫安置工作,加快發展社會慈善事業。深入實施殘疾人共享小康工程,開展省扶殘助殘愛心城市建設。
推進平安建設。強化綜治基層基礎,繼續推進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依法嚴厲打擊破壞市場經濟秩序、社會管理秩序和影響民生的各類違法犯罪活動,推進「平安桐鄉」建設;全力做好上海世博會「環滬護城河」工程有關工作。積極推行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全面實施全員維穩責任制,完善各類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體系,提高公共安全應急處置能力。認真做好信訪、市長電話和人民調解工作,積極構建大調解格局,有效防範和及時處置各類社會矛盾。深入開展安全生產三項行動,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嚴防重特大事故發生。強化食品葯品監管和煙草專賣監管;建立長效監督機制,繼續抓好「十小」行業質量安全整治和規范工作;做好動植物疫情防控工作,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繼續加強對寄賣、擔保、投資咨詢等行業的指導和管理。全面完成「五五」法制宣傳教育工作。加強社會組織和網路輿情的引導和管理。廣泛開展公眾誠信教育,加快構建社會誠信體系。
各位代表,我們在全面加強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項工作的同時,還要重點做好十個方面實事:就業方面,凈增就業崗位7000個,培訓各類勞動力8000人,實現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5000人;城鎮零就業家庭發現一戶、解決一戶。社會保障方面,提高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確保符合條件的60周歲以上城鄉居民按規定領取到每人每月不低於60元的基礎養老金。醫療保障方面,繼續實施150種常用葯品同價廉價制度,穩步推進基本葯物零差率;提高對城鄉居民合作醫療補助標准,人均總籌資標准達到300元。住房保障方面,加快建立多層次的住房保障體系,新建經濟適用房15000平方米;加大廉租住房制度實施力度,新增廉租住房保障家庭60戶。教育方面,全面實施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確保完成校舍安全工程三年總工作量的60%;加強新居民子女學校安全管理,擴大新居民子女在公辦學校就讀的比例。農村環境建設方面,新建農村聯網公路20公里,改造農村危橋100座,疏浚河道220公里,整治圩區1.8萬畝;建成生態護岸130公里,其中植物護岸80公里;大力實施村莊綠化,新增重點防護林1000畝。文化建設方面,開展文化下基層活動300場以上,組織廣場文藝演出50場以上、電影下鄉3000場以上;新增群眾健身苑點30個。改善群眾出行條件方面,優化城市公交線路布局,新增城市公共停車位500個,更新城鄉公交車39輛,新建城市公交停靠站40個、港灣式候車亭14個。污染防治方面,全面完成三年企業污水入網計劃任務,並規劃實施新一輪污水入網計劃;大力推進污泥無害化處置工作。公共安全方面,深入開展道路交通安全重點隱患專項整治,扎實推進危化品企業、居住出租房和公眾聚集場所消防安全整治,安全生產三項指標繼續保持零增長。

Ⅱ 浙江恆豪基業物業管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浙江恆豪基業物業管理有限公司是2017-02-07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於浙江省嘉興市桐鄉市梧桐街道濮院大道78號。

浙江恆豪基業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30483MA28BD4M9F,企業法人程文娟,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浙江恆豪基業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物業管理;保潔服務;會務服務;搬運裝卸服務;文書製作;餐飲管理;清掃清潔日用品、清潔專用設備的銷售;室內空氣污染治理服務;園林綠化及養護;室內外地坪工程施工;河道保潔;道路保潔;工業廢水、生活污水處理;河道疏浚及專業護理;普種種植材料:造林苗、城鎮綠化苗、經濟林苗、花卉苗的批發、零售;房屋維修;智能電子設備的安裝;廣告策劃、文化藝術創意、軟體設計。

通過愛企查查看浙江恆豪基業物業管理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Ⅲ 浙江桐鄉經濟怎麼樣

桐鄉著名品牌
一、新獲中國名牌企業
浙江京馬電機有限公司
二、新獲中國馳名商標企業
嘉興市兔皇羊絨有限公司
三、新獲國家免檢產品企業
浙江金鑫皮革有限公司
浙江天女集團制漆有限公司
四、新獲浙江名牌企業
浙江中輝皮草有限公司
浙江新鳳鳴化纖有限公司
浙江同輝染整有限公司
浙江聖瑞斯針織股份有限公司
嘉興市五豐電纜有限公司
五、新獲浙江著名商標企業
桐鄉新和保健品有限公司
嘉興芭妮鞋業有限公司
桐鄉市獼猴菜業有限公司
嘉興市聖丹麗鞋業有限公司
浙江永和膠粘製品股份有限公司
桐鄉市星馬針織制衣有限公司

國民經濟和社會事業概況
2006年,全市上下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經濟結構調整,深入推進新農村建設,積極構建和諧社會,全市經濟社會保持了平穩、協調、較快發展,「十一五」開局良好。全年實現生產總值226.6億元,比上年增長13.2%,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5.9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126.5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84.2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6.3%、14.0%和13.4%。按戶籍人口計算,全市人均生產總值達到3.4萬元,比上年增長13.1%。三次產業結構為7.0:55.8:37.2。完成財政一般預算總收入27.1億元、地方一般預算收入12.9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8.0%和15.5%。

農業發展勢頭良好
農業發展勢頭良好。

全年完成農業總產值25.5億元,比上年增長8.8%。其中種植業產值11.1億元,增長10.7%。繼續落實糧食扶持政策,糧食播種面積36.2萬畝,總產量達到17.8萬噸。畜牧業生產保持平穩增長,實現產值11.9億元,增長7.6%。各類肉類產量5.2萬噸,增長2.1%,禽蛋產量2.2萬噸,增長5.3%。蠶桑生產獲得豐收,蠶繭產量達到1.8萬噸,比上年增長16.0%,實現產值4.4億元,增長30.7%。大力推廣高效生態種養模式和配套適用技術,著力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全年新建各類種養示範基地30個,設施農業面積1100畝。深入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新增市級以上龍頭企業3家,組建專業合作社10家。年內通過認證的國家無公害農產品5個,綠色食品21個、有機食品1個。農產品接軌上海步伐加快,建立蔬菜標准化生產基地4260畝。農業基礎設施不斷改善,完成土地整理3.1萬畝、農業綜合開發1.8萬畝,整治河道339公里,建設標准圩堤129公里。推進農業信息化工作,農民信箱注冊用戶數達到1.2萬戶。做好動物防疫檢疫和畜牧體制改革工作,開展政策性農業保險試點,農戶投保面達到73.9%。全市農業實現了農業生產增效、農村居民增收、農村經濟穩步發展的喜人態勢。

工業經濟提質增效
工業經濟提質增效。

全年完成工業增加值113.0億元,比上年增長15.4%。推進162項重點工業項目建設,完成工業生產性投入67.3億元,增長15.0%。投資結構繼續優化,在限額以上製造業投資中,化纖、紡織和建材三個行業完成投資26.1億元,增長15.1%;醫葯化工、橡膠塑料、機械電子等新興產業完成投資12.2億元,比上年增長98.2%。實施「百家企業培育工程」,促進了工業結構優化和企業提檔升級,全年新增規模企業202家,總數達到955家,其中銷售收入超億元企業達到71家,比上年增加11家,利稅超千萬企業50家,利潤超千萬企業40家。規模以上工業完成產值504.5億元,比上年增長19.9%,實現銷售產值498.7億元,增長19.8%,產銷率為98.8%。主要行業中化纖業實現產值158.2億元,增長11.5%,紡織業產值132.7億元,增長18.6%,建材業產值38.1億元,增長26.6%。企業效益明顯提高,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十一項經濟效益綜合得分209.96分,比上年提高8.02分;規模以上企業實現利稅33.8億元,增長31.7%,其中利潤21.3億元,增長37.8%。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引導企業開展節能節水和資源綜合循環利用,規模企業萬元產值綜合能耗比上年下降8.9%。推進清潔生產工作,累計已有21家企業通過清潔生產審核。

第三產業加快發展
第三產業加快發展。

強化三產發展的政策支持、工作考核和項目推進,三產發展水平進一步提升。烏鎮景區二期工程基本建成並試營業,華庄生態農業園對外開放,福嚴寺景區通過AAA級驗收。全年接待遊客402萬人次,其中境外遊客36.5萬人次,分別比上年增長8.6%和16.9%,實現旅遊收入30.1億元,比上年增長20.4%。加強市場建設,濮院羊毛衫市場改造工程進展順利,針織機械輔料市場基本建成;調整了崇福皮毛市場管理體制,組建市場管委會,實施皮毛市場改擴建工程;建成開放桐鄉鞋業皮革城、頤高數碼廣場;全年實現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130.6億元,增長27.2%, 11個市場交易額超億元,其中2個市場交易額超5億元。消費品市場持續活躍,全年實現消費品零售總額84.4億元,增長15.0%,其中批零貿易零售額71.1億元,住宿和餐飲業零售額7.4億元,分別增長14.8%和24.5%。加強房地產政策引導,房地產業保持穩定發展,全年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17.1億元,增長12.8%,房地產施工面積246.6萬平方米,竣工面積61.3萬平方米。金融機構存貸款余額繼續增長,年末人民幣存貸款余額分別達到253.7億元和159.5億元,分別比年初增長17.8%和21.0%。

開放型經濟發展較快
開放型經濟發展較快。

全年新批外商投資項目101個、增資項目26個,合同利用外資31453萬美元,實際到位外資15550萬美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8.3%和19.4%。資金到位率51%,比去年同期提高2個百分點。平均單個項目的總投資、注冊資本和合同外資分別為685萬美元、350萬美元和291萬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0%、12%和7%。總投資1000萬美元以上的外資項目27個,合同外資18573萬美元,佔全市合同外資59%。招商引資平台建設加快,濮院針織產業園區升格為省級開發區,經濟開發區完成三期新征土地5107畝,高橋連接線兩側區域規劃編制完成,全市工業區投入基礎設施資金6.9億元,完成開發面積8611畝。對外貿易快速增長,全年實現進出口總額15.4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1.6%,其中進口5.0億美元,出口10.4億美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0.2%和28.1%;其中一般貿易出口77779萬美元,佔全市出口總額的75%,同比增長23%,加工貿易出口26202萬美元,佔全市出口總額的25%,同比增長48%。外經工作取得新進展,全年新辦境外企業5家,投資金額1160萬美元,外派勞務34人。

城鄉建設扎實推進
城鄉建設扎實推進
全社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12.2億元,比上年增長9.5%。過境公路及高橋連接線建成通車,形成了新的城市發展框架,至年末,市區建成區面積達到27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45.0%。振東新區加快建設,海關辦事處等重點項目進展順利。實行「一把剪刀」綠化養護管理,市區新增公共綠地26.6公頃,被命名為國家園林城市;城市綜合管理不斷加強,國家衛生城市創建通過考核。運河水廠一期工程建成供水,一級供水管網建設全面完成,建成二級供水管網190.6公里,太湖取水工程前期工作加快實施。220千伏梧桐變完成增容,110千伏振東變投入運營,通過了全國新農村電氣化試點縣驗收。同石公路改建基本竣工,建成聯村公路、通組道路295公里,城鄉公交通村率達到95.5%。電信、移動等通訊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一批城鎮建設項目如期建成,城鎮集聚能力得到增強。村莊整治工作加快推進,建成全面小康建設示範村5個、整治村38個。全市建築業實現產值37.4億元,比上年增長16.2%。完成增加值13.6億元,增長3.7%,實現利稅和利潤總額分別為1.5億元和05.億元。

社會事業全面進步
社會事業全面進步。

科技事業加快發展,成為全國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和省級科技強市,組織實施省級以上各類科技項目134項,生輝照明LED項目被列入國家「863」計劃,建立中國濮院毛針織服裝科研中心,全年新增各級民營科技企業22家,分別新增國家、省級高新技術企業1家、4家。加強人才資源開發,引進各類人才1379名,年末地方企事業單位共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8586人。教育事業進一步發展,落實了義務教育免收學雜費政策,共減免雜費850萬元;鳳鳴高中、六中振東校區等學校建成使用,技工學校遷建主體工程基本完成;初中入學率為99.96%,初中畢業升入高中段比例達到95.2%,教育質量處於全省領先水平。學前教育、特殊教育進一步加強。學前三年幼兒入園率98.5%,三級殘疾兒童少年入學率99.8%。衛生事業取得新成績,至年末共有衛生醫療機構140個,衛生專業技術人員2587人,比上年增加207人;衛生機構醫療病床數2025張,比上年增加57張。第一人民醫院、嘉興康慈醫院遷建工程開工建設,建成規范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24個。文化體育事業繁榮發展,共舉辦各類廣場文化60多場,開展文化下戶250多場,電影下鄉2300多場。完成63個村級文化中心(室)建設,成功舉辦省第六屆國際標准舞公開賽和市十五屆運動會。全民健身運動深入推進,開展各類比賽200多次;競技體育成績優異,共獲得省、市運動會金牌69枚。廣電事業繼續發展,有線電視用戶為15.5萬戶,有線電視入戶率達90%以上。

社會環境保持和諧穩定
「平安桐鄉」建設全面推進,落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措施,加強群防群治,治安環境進一步好轉;實施安全生產「五雙」管理,開展「多合一」建築消防安全專項整治,加快創建平安暢通市,安全形勢保持平穩。城鄉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改善,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80元,增長11.1%,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2230元,增長10.8%。農民人均出收入9117元,增長13.5%,人均生活消費支出7006元,增長10.1%。城鄉居民恩格爾系數為33.4%和30.3%,分別比上年下降1.6和2.7個百分點。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得到加強,出台了新一輪就業再就業政策,年末全市單位(不含私營企業)從業人員9.5萬人,比上年增長9.2%,城鄉私營個體從業人員19.5萬人。全年完成農村勞動力培訓3.99萬人,幫助農民轉崗就業0.79萬人。至年末,全市登記失業人數為0.4萬人,登記失業率3.7%,全年新增就業崗位7032個,實現失業人員再就業3576人。組織實施社會保險費「五險合征」,各類保險覆蓋面不斷擴大。全市企業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15.4萬人,比上年增加1.7萬人;醫療保險參保人數11.6萬人,比上年新增5.7萬人;失業保險參保單位4115家,參保人數7.0萬人,比上年增加1.5萬人;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率達到100%。完善城鄉居民合作醫療制度,農民參保率達90.1%。完善城鄉居民低保制度,擴大醫療救助援助范圍,全面實施困難家庭六項援助,城鄉困難群眾幫扶力度進一步加大。城鎮「三無」和農村「五保」人員集中供養616人,集中供養率達100%。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力度加大,生態市建設規劃深入實施,創建全國環境優美鄉鎮1個、省級生態鎮2個、村33個;崇福、濮院污水處理廠完成整治,經濟開發區污水處理廠完成管網鋪設15千米,主體工程開工建設皮革、化工、印染等重點污染行業整治取得實效。建設項目環評率和「三同時」執行率均達到100%。工業廢水排放達標率和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98.2%和99.8%。城市污水集中處理率達83.1%。

據初步統計,2005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198.9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3.4%。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14.69億元,比上年增長4.6%;第二產業增加值111.15億元,比上年增長14.2%;第三產業增加值73.14億元,增長14.0%。按戶籍人口計算,全市人均生產總值達到30008元,比上年增長13.3%。

財政收入保持較快增長。2005年,全市財政一般預算收入23.01億元,比上年增長17.7%,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11.17億元,比上年增長21.2%。

桐鄉農業概況
桐鄉農業歷史悠久、物產豐富,素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的美稱,杭白菊、曬紅煙、小湖羊皮等傳統特色農產品早已名揚國內外,同時也是全國蠶繭的主要產區。
近年來,桐鄉農業以農民增收為主題,不斷強化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和生態環境建設,全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積極調整優化傳統產業、改造提升特色產業、大力拓展新興產業、穩步推進集約化養殖,有力地促進了相關產業的發展和農村經濟的穩步增長,全市農業發展呈現出新的特徵和新的面貌,並逐步形成了東片糧、油、鮮蔬菜,南片加工蔬菜,西片水產、畜牧,北片苗木、家禽,中部桑、菊、果為基地的農業區域布局。生態農業、觀光農業、高效農業發展迅猛。

農業標准化情況
我市從1997年啟動農業標准化工作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經過農經、質監等部門的密切配合和共同努力,農業標准化工作得到了較快發展。到2005年,全市已在17種動植物27個品種上制定了60項農業地方(系列)標准和1個國家標准;同時,不斷擴大農業標准化示範推廣,在相關的生產單位(企業)、基地和和農戶中大力推廣實施農業標准化生產技術,加強對廣大農民群眾的標准宣傳、培訓和服務,提高了農業標准化技術的普及率和農產品的安全性。特別是通過實施「無公害農產品行動計劃」和綠色農業發展工程等項目,我市已被列為省級綠色生態農業建設示範縣(市),實施了國家級杭白菊標准化生產示範項目,通過了2個省級農業標准化示範區建設項目,使我市綠色農業的品位更為提高,成效更加明顯。
1、農業龍頭企業規模壯大,聯結帶動力增強。
新增桐鄉市級、嘉興市級農業龍頭企業3家(伊好、博農、大華)、2家(副食品市場、同新),全市現有農業龍頭企業17家,龍頭企業上了一定規模、檔次,實行標准化生產和管理,產品質量、科技含量獲得較大提高,走出了一條「訂單、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經營新路。龍頭企業技改項目11個,總投入資金2743萬元,新建、改造先進生產流水線6條,開發新產品8隻;伊好通過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三珍齋肉鴨基地通過無公害基地認定,同新杭白菊通過無公害農產品認證,胖子3隻榨菜產品通過綠色食品認證,菊花、胖子、同成、獼猴四隻品牌獲「浙江省十大品牌榨菜」稱號,「胖子」、「聖富德」和「伊好」、「同新」牌商標分獲省、嘉興市和桐鄉市著名商標,土特產杭白菊、胖子榨菜分獲省、市名牌產品;17家龍頭企業聯結基地面積12萬畝,訂單農戶4.6萬戶,發展訂單面積9萬畝。
2、農產品流通領域經營主體不斷壯大,市場覆蓋面擴大,農產品銷售網路逐步健全。
目前,主要產業都已成立了合作組織,服務范圍從本村本鎮為主逐步向跨村、跨鎮甚至跨縣域拓展,合作層次從生產領域合作向品牌、流通、加工等經營領域拓展,內部管理制度逐步完善,運行機制不斷創新,與社員的利益聯結漸趨緊密,並逐步形成了「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產業化經營模式。擁有農產品專業市場12個,各市場依託產地優勢,密切與基地、大戶的聯系,優先優惠提供交易場地,走「市場+基地+大戶」產供銷一體化路子,副食品等市場建立了標准體系和監測體系,依交易種類劃分交易區域,服務功能逐漸完善。共有各類農產品營銷戶上千戶,其中年營銷額10萬元以上的營銷大戶200戶。3、農產品接軌大城市步伐加快,農業走出去取得良好開端。
一是與上海浦東新區開展了出口蔬菜、供滬新鮮蔬菜基地和禽蛋加工品等合作項目,建立了我市第一個經進出口檢驗檢疫局認證的出口蔬菜基地,雙方緊密對接的合作項目規模、范圍穩步發展,成為發展高效生態農業新的有效途徑;二是在上海、杭州、北京三次農展會上,我市與對方經銷(加工)企業簽訂了12個農產品購銷項目,簽約總金額2.9億元,參展企業合計銷售金額121.26萬元,並達成97個產品供銷合作意向。多數意向已在農展會後轉化為協議,如烏鎮泰豐齋在省農博會後第三天即與杭州玫隆食品有限公司簽訂100萬元產品供銷合同;三是通過實施農業走出去戰略,一批農業企業和生產能手跨省建分廠、建基地。

農業國際化情況
一、農業招商引資
我市共引進農業招商引資項目79個,合同利用外資3832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3821萬美元。主要涉及絲綢、皮毛、觀光農業等行業。
二、農產品出口創匯
2005年,全市農產品外貿出口總額達13795萬美元,比上年增加5480萬美元,增長65.9%,繼去年後,今年我市又被評為省發展外向型農業工作先進單位。出口農產品的品種主要有生絲、絲綢服裝、皮毛及製品、杭白菊、羊毛等。
三、農業「走出去」戰略
桐鄉市絲綢總公司從1999年開始,根據省委、省府提出的「走出去」戰略方針,選擇了中亞地區蠶繭主產區的烏茲別克國,進行蠶絲業技術合作交流,於2000年3月正式簽定了合資協議,成立了中國花神——布哈拉繅絲廠(有限公司),總投資221萬美元,其中我方投資額140萬美元,主要以繅絲設備為主,控股63.2%;烏方以土地、廠房配套設施為主,出資81萬美元,佔36.8%股份。2005年生產白廠絲136噸,產值190萬美元,通過跨國合作,使中方的種桑養蠶及繅絲技術與烏方的廉價能源、勞動力資源實現了優勢互補,從而達到互惠互利。

農業信息化情況
我市自1998年4月,以建立農技110熱線服務電話的方式,邁出了由傳統農技單向推廣向技術信息雙向互動式服務轉變步伐。幾年來,通過強化「農技110」服務功能、建立農業信息服務體系,架設農技信息網路平台,整合電話、電視和電腦信息傳輸通道的服務資源,形成了一個以「一個體系、二個網路、三個平台和四個通道」為主要內容的農業信息服務新體系。
1、信息體系情況:
桐鄉市是全省最早開通「農技110」農業科技信息服務熱線電話的縣(市)。自1998年4月開通「農技110」農業熱線服務電話以來,根據上級業務部門和桐鄉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市農業部門開展了農村科技信息化建設,通過建立農業信息服務網路組織,強化「農技110」服務功能、建立農技信息網路平台,設立基層「農業信息發布欄」等措施,已建立了以「一個體系、二個網路、三個平台和四個通道」為主要內容的農業科技信息綜合網路服務體系。(一個體系指全市農村科技信息服務體系;二個網路指《東方農業信息網》和全市農業科技信息城域網;三個平台指網路信息語音「聽網」與農技110熱線咨詢電話服務平台,《東方農業信息網》網路信息平台,農技人員直接向農民指導服務平台;四個通道指科技信息進村入戶的網路通道、電話通道、媒體(廣電報刊)通道、信息發布欄與送科技下鄉信息傳遞通道)。
2、服務機制情況:
建有比較完善的農業信息服務制度、網路安全制度、工作目標考核制度。實行了六年農技人員聯基地聯大戶活動,市鄉兩級農技人員對開展農技信息綜合服務工作已成為一種自覺行為。農技部門與有關媒體和信息服務單位合作良好,在廣播電視、報社、電信等開辟專欄(題)節目,定期開展農技信息發布與服務工作,在桐鄉電視台設立《田野》專題節目每周1期播出4次,廣播電台開設《農村新天地》專題保持每周3期播出9次,在《嘉興日報•桐鄉報》上開辟《農業互聯網》或《三農在線》等專欄保持每周發布不少於5條農業信息。
3、硬體基礎情況:
目前,市農業信息中心有工作電腦5台,伺服器2台,交換機5台,投影儀1套(含投影幕2面),照相機3架(其中數碼相機1架),攝影機1台;全市農業信息城域網實行100M寬頻上網與聯網,直通各鄉鎮農技信息服務單位;市、鄉兩級農技部門擁有上網電腦232台(其中市級128台,鄉鎮104台),村級、農業企業和農村專業合作組織擁有電腦206台(其中村級120台,農業企業和農村專業合作組織、協會等86台),農戶擁有電腦750台,村級電腦擁有率達67.4%。全市農村13萬戶農戶中固定電話擁有量達9萬多部,行動電話擁有量近10萬部,農村電話普及率達到90%以上;農村有線電視入戶率達85%以上,有線廣播覆蓋全市。
4、信息資源情況:
市、鄉兩級農業科技與市場信息實現城域網聯網、資源共享;《東方農業信息網》信息平台設有動態信息、行業信息、農業數據、綜合服務、鄉鎮農業和共享資源等六大功能區和40多個專業頻道,擁有150多萬字的農業和農技信息資料資料庫;全市農、林、牧、副、漁等各業技術、信息資源基本得到整合,科技培訓、農技推廣、信息服務和上門指導服務等通過農技110電話網實行統一調度。
5、信息隊伍情況:
市農業信息中心和鄉鎮信息服務站擁有一支35人組成的專(兼)職農業信息員隊伍,並向各村、農業企業、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和種養大戶延伸,認證了102名農村基層信息員,103個基層信息服務點,全市擁有農業部「一站通」注冊用戶118戶。
同時,通過落實措施、實現「四個結合」的方式,開展全方位的農業信息服務,取得了轉變農技部門服務職能,拓展服務「三農」領域,改善服務方式手段、提高服務效率與水平以及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良好效果,進一步推進了我市農業信息化的建設。

農業科學化情況
我市農業科學技術得到較快發展,通過一大批項目的實施,科技入戶率和技術到位率進一步提高,在大災之年仍然取得了糧食總量基本平穩、全面完成和超額完成了省市下達的各項指標任務的好成績,充分顯示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內涵。主要表現在:
① 在糧油生產上,主要實施了《晚稻「雙百」工程》、《水稻輕型技術和新技術推廣》、《雜交粳稻新品種高產示範》、《晚稻優質高產競賽千畝示範方》等項目,重點推廣了秀水09、秀水03、祥湖914、秀優5號、浙雙6號等優質品種和單晚「二早二稀」、晚稻旱育秧、烯效唑育秧、水稻強化栽培技術、富硒生產技術和稻鴨共育等新技術。
② 在經作生產上,主要實施了《杭白菊綠色生態基地及產業化》、《董家茭白綠色高效栽培技術研究》、《綠色餐桌工程蔬菜基地建設》等項目,配套推廣了以色列189、144蕃茄,杭茄系列,引茄1號,台灣金珠小蕃茄,以色列小黃瓜、台75毛豆、春大白菜、迷你蕃薯等優質品種和蔬菜防蟲網栽培技術,頻振式殺蟲燈和性誘劑應用技術,生物農葯和生物有機肥使用技術,西瓜保花保果、避雨栽培、延長栽培技術,大棚瓜類連作栽培技術,茭白大棚設施栽培等適用新技術,提高了產品質量,增加了種植效益,「董家茭白綠色高效栽培技術推廣」項目還被嘉興市政府評為04年度農業豐收壹等獎。
③在果樹生產上,主要實施了《千畝梨園特色園區》、《砂梨特異品種與配套技術引進及產業化開發》等項目,重點推廣了水果套袋、葡萄小拱棚避雨設施等無公害栽培技術,探索棚架梨、大棚設施梨的栽培技術。在今年的浙江省精品水果評比中,我市選送的琥珀牌蜜梨和槜李分別獲得金獎和優質獎,在今年的省農博會上,我市選送的琥珀牌葡萄獲得優質獎。
④在植保土肥工作上,主要實施了《水稻重大病蟲綜合防治工程》、《春秋兩季測土配方施肥行動》、《農作物重大病蟲害無害化治理工程》、《桐鄉市農作物重大病蟲預警體系建設》、《桐鄉市耕地地力調查和質量評價》等項目, 「農作物重大病蟲無害化治理工程技術推廣」獲得了04年度省農業豐收三等獎,今年桐鄉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還被省農業廳評為先進集體。

農業結構調整情況
1、農業結構調整在適應市場中向縱深推進,區域化布局初步形成。
在確保糧食安全前提下,農業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傳統產業不斷調優,特色產業得到改造提升,新興產業發展迅速。全市初步形成了東部糧油、茭白,南部加工蔬菜,西部水產、畜禽,北部苗木、養殖,中部杭白菊、水果、蠶桑的特色農產品區域化布局。
2、形成了一批高效生態農業示範基地,輻射帶動作用明顯。
到目前為止全市已建成效益農業示範基地138個,面積4.23萬畝,其中生態畜禽小區11個。在創建的一大批種植業和水產基地中,龍翔董家茭白、大麻海北圩水產等一批以種養大戶為主體、實行標准化生產、組織化營銷的基地,面積逐年擴大,種養效益好,生態效益顯著,已成為目前我市高效生態農業的示範樣板,輻射帶動了一方產業,做大做強了特色產業,增加了農民收入。在政策的引導和鼓勵下,畜禽養殖已由傳統的分散、庭院飼養向規模化、集約化、生態化轉變,統一規劃、統一治污、統一防疫的畜禽生態小區建設步伐加快,生豬、種(蛋)鴨、蛋雞等畜禽養殖生態小區示範效應逐漸顯現。如石門墅豐種鴨生態養殖小區建成二年來,養鴨總計效益達455萬元,平均每戶35萬元,並解決了養鴨帶來的環境污染,疫病危害,亂建棚舍等難題。按照生態種養循環模式,發展了多種生態種養模式:如烏鎮華章、石門殷家漾的「果園養雞」,濮院新港的「豬沼蚯蚓菜(糧)」,洲泉壩橋的「鴨魚糧」等。通過生態畜禽小區建設結合生態種養模式推廣,形成了良性循環的產業鏈條,科學實現資源循環利用。
3、現代設施農業發展迅速,休閑農業初見成效。
一是設施農業作為現代農業的主要手段之一,已被廣大農戶所認識,其應用范圍從過去單純的蔬菜大棚,發展到現在鳳鳴、崇福等地的蔬菜大棚、石門的水果避雨、洲泉的水產溫室、花卉苗木大棚等農業生產的多個產業,形成了多方投入,高、中、低檔結合的格局,設施農業基地不斷擴大,應用面積快速發展,土地產出率和種養效益大幅度提高。二是利用我市優越的自然資源、區位優勢和旅遊業快速發展的有利條件,積極發展休閑觀光農業,創建了烏鎮華章、石門桂花村等休閑觀光農業園區,拓展了農業功能,擴大了農業內涵,創新了運行機制,華章園區還被省農業廳列入省級現代農業園區試點和高效生態農業園區,在全省已有較高的知名度。

桐鄉市貫徹落實中央宏觀調控措施,實施「工業立市」戰略,積極推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在生產要素制約日益嚴峻的形勢下,工業經濟繼續保持較好的發展勢頭。
產業結構日趨合理。建材工業推進結構調整,拆除申河水泥廠一條機立窯生產線;37家磚瓦企業實施利用河道淤泥制磚新工藝,疏浚河道40.69千米,淤泥制磚(折

閱讀全文

與桐鄉市小區生活污水怎麼處理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超濾是以什麼為推動力 瀏覽:156
消毒純水管道用什麼消毒劑 瀏覽:389
乙烯基樹脂用苯乙烯稀釋 瀏覽:438
提升泵加工過程 瀏覽:791
活性炭的空氣濾芯上面怎麼有水珠 瀏覽:964
農村排污水溝申請報告 瀏覽:455
反滲透膜規格的區別 瀏覽:813
小區飲水機質量怎麼樣 瀏覽:313
陰離子交換樹脂在生化中的作用 瀏覽:932
關於污水管線的規范 瀏覽:151
福島核電站廢水蒸發 瀏覽:508
飲水機空氣凈化器不用了怎麼辦 瀏覽:326
從北京回白城用隔離嗎 瀏覽:584
精混樹脂的作用是什麼 瀏覽:615
桶裝水已經打開了怎麼放上飲水機 瀏覽:764
水晶眼鏡片和樹脂眼鏡片哪個好 瀏覽:581
污水處理過的泥怎麼處理 瀏覽:818
小米空凈2s如何換濾芯 瀏覽:955
程頤程德用回河南 瀏覽:902
污水處理離子交換法費用 瀏覽: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