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濕地植物的凈化作用
濕地植物指生長在地表經常過濕、常年淹水或季節性淹水的植物,可分為耐濕植物、挺水植物、浮水植物、沉水植物和漂浮植物,它對於塑造靜水和其他生物的生存環境、形成底泥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同時,它自身也以多種方式對廢水加以凈化。
首先,植物能穩定濕地底泥,減小水的流速,有利於懸浮顆粒污染物的沉降,為物理過濾污染物提供良好的條件。挺水植物有著發達的根系,與水體接觸面積大,能形成一道密集的過濾層,廢水中的不溶性膠體鬧卜會被根系黏附或吸附。香蒲的地下莖和根形成縱橫交錯的地下莖網,水流緩慢時重金屬和懸浮顆粒被阻隔而沉降,防止其隨水流失。沉水植物密集的枝葉與水有著龐大的接觸面積,能夠吸附沉降水中的懸浮顆粒物質,一些種類還可以分泌助凝物質,促進水中小的顆粒絮凝沉降。
其次,濕地植物在生長發育過程中需要吸收大量元素。污水中氨氮作為植物生長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營養物質被植物直接攝取,合成植物蛋白質和有機氮;污水中無機磷在植物吸收及同化作用下可轉化為植物的ATP、DNA、PNA等有機成分。生根植物直接從底泥中去除氮磷等營養物質,而浮水植物則在水中去除營養物質。除了可被植物生長吸收的營養物外,濕地植物還可以在體內大量富集某些金屬。例如鳳眼蓮可以富集銅、鉛、鎘、鉻、汞、鋅和銀;香蒲富集高濃度的鎳卻沒有受毒害的徵兆,在出現葉子增長變慢和生物量減少前,它可以富集高達80μg/g的銅。
再次,濕地植物為濕地內的微生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繁殖的環境。微生物在濕地養分的生物地球化學循環過程中往往起核心作用,他們是各類污水中最先出現並對污染物進行吸收和降解作用的生物群體。人工濕地中眾多的微生物種群和數量,為人工濕地污水處理系統提供了足夠的分解者,系統中微生物的數量與凈化效果呈顯著正相關性。而在這其中,植物發揮了重要作用。研究表明,有植物的濕地系統,細菌數量顯著高於無植物系統,且植物根部的細菌比介質中高1~2個數量級,植物的根系分泌物還可以促進某些嗜磷、氮細菌的生長,促進氮、磷釋放與轉化,從而間接提高凈化率。植物可向土壤中釋放糖類、酚類和酸類等分泌物,細根的迅速腐解也向微生物生長補充了有機碳。同時,濕液旦穗地根生植物的存在有利於微生物在人工濕地縱深擴展,可見隨著植物根系向下擴展,微生物也向下擴展,水生植物植株和根系的輸氧作用促進了深層基質中微生物的生長和繁殖,從而加強濕地底層的遲銷污水凈化效果。
第四,植物根系對基質的穿透作用、根系橫向和縱向的擴張作用,在基質中形成許多微小的氣室或間隙,減少了介質的封閉性,增強了基質的疏鬆度,使基質的水力傳導作用得到增強。死亡的植物根系也能在人工濕地基質中形成比較大的空隙,增加人工濕地的水力傳導,促進污水與植物和基質的相互反應。
② 水中植物對污水有過濾的作用對嗎
不對,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質,植物也不是能夠全都吸收,甚至有些物質會導致植物受污染死亡,正因為如此,污水排放必須經過處理,而不能直接排放到江河湖海中去。
③ 最佳改善水質水生植物
1藻類在污水凈化過程中產生大量的氧氣,可減少水體因缺氧而形成的惡臭氣味。因此,用藻類處理污水在水質的改善中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在南非開普敦附近的一個污水處理場,採用一面積為1000m2充滿螺旋藻的水池,成功地處理著1000人產生的生活污水。在納米比亞和德蘭士瓦等地的多家製革廠利用螺旋藻處理生產廢水。Semple和應用丹麥赭球藻成功處理含苯酚工業廢水。)藻類除對污水中的氮、磷等營養物有明顯的去除效果外,對其他有機物和重金屬亦有較強的富集和去除作用。
2沉水植物可以提高水體透明度,增加水體溶解氧,降低氮磷營養物含量。沉水植物系統的存在有利於湖泊富營養化的防治。(菹草對富營養化和重金屬污染的水體和底泥可起到一定的凈化作用。對氮磷有較強的吸收能力,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水體的營養負荷。)
3吳振斌等採用漂浮植物塘、挺水植物塘和藻菌共生塘的串聯系統可有效地凈化城鎮污水。王國祥等採用漂浮、浮葉及沉水植物塘相間連接,較理想地實現了對太湖局部水域水質的改善。阮宜綸等用三棱草塘、蘆葦塘、香蒲塘和水葫蘆塘的串聯系統有效地處理了地熱尾水。
4大型水生植物是濕地生態系統一個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它在該污水處理系統中起著關鍵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牢固濕地床表面,為物理過濾提供良好條件;形成隔離層,在冬季可防止霜雪直接凍結濕地表面;給根區微生物及部分野生生物提供良好生境;通過根系的輸氧作用改善系統中的生物地化循環;吸收部分營養物質,降低污染負荷;改善景觀等。
5紅樹林有許多經濟價值及生態效應,可凈化污水、改善水質。其具有潛在的污水凈化能力,已越來越被人們作為污水和廢水排放的便利場所。紅樹林沼澤對稀釋的有機廢水具有較強的凈化潛力,紅樹林的底泥可作為重金屬的沉積地。
6高等植物不僅可用於生活污水的處理,還可應用於行業廢水的處理。吳振斌等用鳳眼蓮凈化石化廢水,鄭瑛和李暉用香蒲凈化礦山廢水,夏漢平用香根草
和水花生凈化垃圾污水,錢明浩等用雍菜-多花黑麥草凈化浸出油廠廢
水,艾爾肯熱合曼利用水浮蓮凈化釀酒廢水,楊鳳江和李立明用水葫蘆和細綠萍凈化澱粉廢水,曾健等用水葫蘆、水浮蓮和浮萍凈化高能液體燃料廢水,胡煥斌等用蘆葦床處理鐵礦炸葯污水,吳振斌等用蘆葦和香蒲床處理藻毒素水體,均取得良好效果。
7水生維管植物對有機污染物的凈化包括附著、吸收、積累和降解等。水生維管植物可以其巨大的體表吸附大量有機物,相對減少水中有機物的濃度,盡管這不能根本消除有機物的存在,還隨時可能將其釋放到水中,但在一個相對時間內,還是可以起到凈化作用的(水生維管植物對有機污染物的凈化效果明顯。茭白、慈菇對城市污水BOD的去除率可達80%以上。蘆葦、香蒲、眼子菜和鳳眼蓮等可去除石油廢水的有機污染物達95%以上。水蔥可使食品廠廢水中COD降低70%~80%,使BOD降低60%~90%。鹽生燈心草、燈心草和水蔥等對酚的凈化能力都很強,100g植物在100h之內對酚的吸收分別為204mg/L,230mg/L和202mg/L)
8一些水生維管束植物對有機農葯的凈化能力也很強。當水中DDT濃度為0.445μg/L時,眼子菜體內濃度達1.0mg/L,富集系數為2220,水中DDT濃度為2.1mg/L時,富集系數可達3500。水中DDT濃度為0.30μg/L時,蓼屬植物體內濃度可達30.3mg/L,富集系數為10萬。
來自論文水生植物在污水處理和水質改善中的應用,這些方面有很多人研究的,但需要你自己去學習。我只能給你選擇性復制一點過來。
④ 森林為什麼能凈化廢水
廢水中往往含有大量的磷?鉀?鈣?鎂等礦物質,它們是樹木生長不可缺少的養料?廢水中的細菌和病毒隨著廢水進入森林後,被吸附於地表,土壤中有它們的天敵;許多樹木能分泌大量的植物殺菌素,一旦有細菌和病毒闖入它們的領地,便會被就地殲滅;爬上枯草?樹木的病原體,也逃脫不了紫外線和殺菌素的攻擊?經過幾番"圍剿",廢水中的細菌?病毒就被消滅得差不多了,這些水再從森林中流向江河湖泊或滲透到地下,就不會污染環境了?
⑤ 藻類植物在農業、漁業、凈化廢水方面有哪些作用
(一)藻類與漁業的關系 藻類植物與水中的經濟動物,特別是魚類的關系非常密切。在各種水域中生長的藻類,特別是小型藻類,都直接或間接是水中經濟動物(如魚、蝦)的餌料。水中浮游植物的大量發生是引起水中經濟動物豐產的主要原因,因而水中經濟動物發展的好壞,完全由水中作餌料的藻類發展情況來決定。在海邊沿岸生長的藻類,既是魚類的食料,又是魚類極好的產卵場所,可以保護魚卵及魚苗的發展。 藻類植物在一定的環境條件下,對養殖業的發展產生危害,已為人們所熟知。有些藻類能引起魚生病,直至致死,如綠球藻附生在鯉魚和鱸魚的皮膚上和鰓部,使其化膿致死。直鏈藻屬大量發生時,附生在魚或貝的鰓部,致使魚和貝死亡。在魚的孵化池中,長有大量絲狀藻類,對魚苗的生長不利,因為它們不能作餌料,又和魚爭奪水中的氧氣,同時,大塊密集而紊亂的藻絲,常常留掛魚苗。若魚池中生長大量顫藻和席藻,可使魚肉變成一種難吃的沼澤土味。在夏季,微囊藻、魚腥藻、束絲藻大量繁殖而形成水華時,藻體大量死亡腐爛分解,使水中氧氣下降,魚的生命受到危害。有些藍藻能分泌一種毒素,使家禽家畜中毒。 (二)藻類在農業上的應用 </B>藻類可作肥料。小湖、小河和池塘中的藻類,大量死亡後,沉到水底,年年如此,在水底形成大量有機淤泥,農民挖掘用作肥料;農民還常打澇海藻和淡水藻類作為綠肥;居住在湖泊地區的農民常利用多種輪藻作肥料,因輪藻含有大量的碳酸鈣;海洋沿岸的農民用海藻(主要是褐藻)作農田肥料,因海藻中含有比較多的鉀元素。用藻類作肥料,還可減少農作物發生病蟲害。 利用有固氮作用的藻類固氮,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多變魚腥藻和點形念珠藻有同化空氣中氮的能力。經過幾十年的研究,確定藍藻中具有異形胞的種類,往往是固氮的種類,而且有些種有較強的固氮能力。目前世界上已知有70多種固氮藍藻,我國已發現有10多種固氮藍藻。固氮藍藻在生長期間除固氮作用外,還可不斷地分泌出氨基酸、激素、糖等物質。有些藻類本身沒有固氮能力,但由於它的存在,對土壤中微生物的生活卻有很大的影響,它能促進固氮細菌增強固氮的能力。我國廣大農民,早已有利用藍藻增加水田肥力的實際經驗。他們在秋季將樹枝扔到田中,以使藻類附著生長,增加氮肥;也有的老農在秋冬季節,觀察水田中藻類生長的繁茂與否,以預報明年水稻的收成。 (三)藻類植物在消除污染,凈化廢水方面的作用</B>水的自凈作用在自然界中到處都有發生,哪裡的水中有有機物,哪裡水的自凈過程就在進行。水的自凈作用是多種因素促成的,有物理、化學和生物等因素參加,這里我們主要是談生物因素中藻類的作用。藻類在光合作用過程中放出氧氣,能促進細菌的活動,以加速廢水中有機物的分解。分解過程中所產生的二氧化碳,又可在藻類的光合作用過程中被利用或排除。 有些藻類對周圍環境反應非常敏感,在水體中藻類植物群落組成的性質和數量,是由被污染的水中有機物的情況決定的。近年來,對淡水藻與水體污染之間的關系的研究,有很大的發展,不僅補充了水質化學分析的不足,而且被廣泛用來評價、監測和預報水質的情況。 有些藻類有吸收和積累有害元素的能力,它們體內所積累的元素,往往高於環境的數千倍以上,有些有害元素還可以通過藻類體內的解毒作用和生理過程,而逐步降解和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