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河道湖泊水體污染治理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1、減少和消除污染物排放的廢水量。首先可採用改革工藝,減少甚至不排廢水,或者降低有毒廢水的毒性。其次重復利用廢水。盡量採用重復用水及循環用水系統,使廢水排放減至最少或將生產廢水經適當處理後循環利用。如電鍍廢水閉路循環,高爐煤氣洗滌廢水經沉澱、冷卻後再用於洗滌。
第三控制廢水中污染物濃度,回收有用產品。盡量使流失在廢水中的原料和產品與水分離,就地回收,這樣既可減少上產成本,又可降低廢水濃度。第四處理好城市垃圾與工業廢渣,避免因降水或徑流的沖刷、溶解而污染水體。
2、全面規劃,合理布局,進行區域性綜合治理。第一在制定區域規劃、城市建設規劃、工業區規劃時都要考慮水體污染問題,對可能出現的水體污染,要採取預防措施。
第二對水體污染源進行全面規劃和綜合治理。第三杜絕工業廢水和城市污水任意排放,規定標准。第四同行業廢水應集中處理,以減少污染源的數目,便於管理。最後有計劃治理已被污染的水體。
3、加強監測管理,制定法律和控制標准。第一設立國家級、地方級的環境保護管理機構,執行有關環保法律和控制標准,協調和監督各部門和工廠保護環境、保護水源。第二頒布有關法規、制定保護水體、控制和管理水體污染的具體條例。
(1)河道污水如何治理擴展閱讀
進行污水防治,根本的原則是「防」「治」「管」三者結合起來。
1、「防」
對污染源的控制,通過有效控制和預防措施,使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量削減到最小量。
對工業污染源,最有效的控制方法是推行清潔生產。清潔生產是指資源能源利用量最小,污染排放量也最少的先進的生產工藝。清潔生產採用的主要技術路線有:改革原料選擇及產品設計,以無毒無害的原料和產品代替有毒有害的原料和產品;
改革生產工藝,減少對原料、水及能源的消耗;採用循環用水系統,減少廢水排放量;回收利用廢水中的有用成分,使廢水濃度降低等。清潔生產提倡對產品進行生命周期的分析及管理,而不是只強調末端處理。
對生活污染源,可以通過有效措施減少其排放量。如推廣使用節水用具,提高民眾節水意識,降低用水量,從而減少生活污水排放量。
對農業污染源,為了有效地控制面污染源,更必須從「防」做起。提倡農田的科學施肥和農葯的合理使用,可以大大減少農田中殘留的化肥和農葯,進而減少農田徑流中所含氮、磷和農葯的量。
2、「治」
通過各種措施治理污染源以及已被污染的水體,使污染源實現「達標排放」,令水體環境達到相應的水質功能。
污染源要實現「零排放」是很困難的,或者幾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必須對污(廢)水進行妥善的處理,確保在排入水體前達到國家或地方規定的排放標准。應十分注意工業廢水處理與城市污水處理的關系。
對於含有酸鹼、有毒有害物質、重金屬或其他特殊污染物的工業污水,一般應在廠內就地進行局部處理,使其能滿足排放至水體的標准或排放至城市下水道的水質標准。
那些在性質上與城市生活污水相近的工業污水,則可優先考慮排入城市下水道與城市污水共同處理,單獨對其設置污水處理設施不僅沒有必要,而且不經濟。城市污水收集系統和處理廠的設計,不僅應考慮水污染防治的需要,同時應考慮到緩解水資源矛盾的需要。
在水資源緊缺的地區,處理後的城市污水可以回用於農業、工業或市政,成為穩定的水資源。為了適應廢水回用的需要,其收集系統和處理廠不宜過分集中,而應與回用目標相接近。
另外,對於已經遭受污染的水體,應根據水體污染的特點積極採取物理、化學、生物工程等手段進行污染治理,使惡化的水生態系統逐步得到修復。
3、「管」
加強對污染源、水體及水處理設施的監控管理,以管促治。「管」在水污染防治中也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科學的管理包括對污染源、水體處理設施以及污水處理廠進行經常監測和檢查,以及對水體環境質量進行定期的監測,為環境管理提供依據和信息。
Ⅱ 治理水污染的措施有哪些
定期進行水體污染源調查。根據水源污染的類型進行定期調查,要實地觀察,收集排污資料,並且將污水排放口的水樣委託當地衛生防疫或環保部門進行分析,並將調查結果整理成文字材料,預測污染發展的趨勢。
2. 加強水源上游水質監測。監測項目主要選擇對水源有影響項目,可以選擇反映水的感官性狀的如濁度、色度、臭味、肉眼可見物等;反映有機物污染;反映細菌污染的微生物指標等;富營養化的加上藻類與浮游生物的監測。
3. 依法治理污染源。水源污染防治是一項關系人民身體健康的民心工程,對已影響水源水質的污染源一定要依法治理,要依據國家頒布的法律法規,緊密依靠當地政府、環保、衛生等部門有效地對污染源進行處理。
4. 減少和消除污染物排放的廢水量。首先可採用改革工藝,減少甚至不排廢水,或者降低有毒廢水的毒性。其次重復利用廢水。盡量採用重復用水及循環用水系統,使廢水排放減至最少或將生產廢水經適當處理後循環利用。
水污染,又稱水體污染,是由有害化學物質造成水的使用價值降低或喪失,污染環境的水。污水中的酸、鹼、氧化劑,以及銅、鎘、汞、砷等化合物,苯、二氯乙烷、乙二醇等有機毒物,會毒死水生生物,影響飲用水源、風景區景觀。污水中的有機物被微生物分解時消耗水中的氧,影響水生生物的生命,水中溶解氧耗盡後,有機物進行厭氧分解,產生硫化氫、硫醇等難聞氣體,使水質進一步惡化。各種污染物進入水體,其數量超過水體自凈能力的現象。水污染主要來自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常見的污染水體物質有:無機物質、無機有毒物質、有機有毒物質、需氧污染物質、植物營養素、放射性物質、油類與冷卻水以及病源微生物等。
水污染網路
Ⅲ 怎麼治理湖泊水底污染
外源截污是湖泊水體修復的基礎與前提,內源清淤是階段性手段,水質凈化是關鍵與核心,生態護坡是長效保障措施,將生活污水治理、雨水回收利用與湖泊水體修復融為一體,系統化全面解決湖泊水體污染問題。
Ⅳ 如何治理河水污染
1、必須實施徹底截污、污/雨分流
根據實地調查結果,生活污水是水系最嚴重的污染源,將生活污水完全截留是治污的根本。另外,由於雨水管經常被用作排污管,所以實施污/雨分流也是重要措施。污水送入污水處理廠處理,雨水則可直接排入自然水體中,降低污水處理廠處理負荷。污水可以通過河道排放。
2、對老平房區進行搬遷改造
一般來說,城鎮新建居民區都有完備的下水道系統,都實施了污/雨分流。但是,老平房區房屋破舊,多數沒有下水道系統,而且污/雨不分,是造成河流污染的主要來源。不管從污染治理的角度還是從城市建設,都需要對老平房區進行搬遷改造。
3、加強城市衛生綜合管理
加強城鎮的綜合衛生管理,使街面保持干凈,減少因風吹、雨水等因素將臟物帶入河流。對自由市場、餐館、外來人口聚居區進行嚴格的衛生管理,對建設工地衛生實行嚴格監督,對產生污染的路邊小生意、洗車點或進行環境改造、或取締。
(4)河道污水如何治理擴展閱讀:
河流治理技術
1、截污分流。
截污是治理城市河流污染的重要方法之一,其原理是通過建設雨、污水管網,將原本直接排入城市河流的污水收集至城市污水處理廠或者人工濕地,經處理達標後再排放,從而削減了排入河流的污染物總量。
截污分流法可以從根本上解決城市河流水污染的問題,但實施難度較大,涉及到水利、市政、道路等多個部門,因此一般需要通過行政手段輔助。
2、引水沖污。
引水沖污實際上是通過清潔江河水置換河道的污染河水,將原污染河道中的污染物稀釋或帶入下游,從而降低河道的污染負荷,提高河水的自凈能力。但引水沖污只能稀釋或轉移污染物,不能從根本上降低污染物總量,在當地水源不足時,需要外購清凈水,成本較高。
3、底泥疏浚。
底泥是河流污染的內源因素之一,底泥中的有機物在細菌作用下發生分解,會降低水中的溶解氧濃度,同時產生硫化氫、磷化氫等惡臭氣體,使河水變黑變臭。底泥疏浚是通過底泥的疏挖減少底泥中污染物向水體的釋放,能永久去除底泥中的污染物,有效減少內源污染,對改善河流水質有較好的作用。
但該法工程量大,而且淤泥清除力度過大,會將大量的底棲生物、水生植物同時帶出水體,破壞原有的生物鏈系統。而且疏浚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淤泥,如處理不善,會造成嚴重的二次污染。
4、曝氣復氧。
曝氣復氧技術主要用於應對河道的突發污染,即在適當的位置針對河水進行人工復氧,提高水體的溶解氧水平,恢復水體中好氧生物的活力,使水體自凈能力增強,從而改善河流的水質狀況。
曝氣復氧法操作簡單,有利於污泥絮凝和水質混合,但該過程無法遷出、轉移、輸出污染物的分解產物,可能導致河水中有機污染物濃度的反彈。
Ⅳ 河流污染的治理措施
1、控制污染源,尤其是在河流上中游限制污染物質的排放,主要是造紙廠、冶金廠等等;內
2、沿河多植樹,保持水容土;
3、減少污水的污染度,利用化學方法將污水中的有害物質中和或沉澱.
4、加強人民的環保意識
Ⅵ 河道污水處理的主要方法有哪些14
污水處理技術五花八門,種類繁多,但歸納起來,實際上可以分為三大類:
一·物理法污水處理技術:物理法又可以細分為很多種小類別。
1·格柵、篩網:就像篩子一樣,採取機械隔離的方式將大的物理固體和污水分離開的過程。
2·勻質和水量調節:同一個單元排出的污水,在不同時間污水水質是不一樣的,水量大小也有差異,因此要將這些污水進行均勻化處理,按照統一的速度進入污水處理系統。
3·沉澱:有些微小的固體顆粒不能用格柵。篩網進行分離,沉澱是一個不錯的處理辦法。
4·混凝:水中致濁雜質有大有小,細小的懸浮雜質沉降極慢,甚至近於不沉。膠粒在水中保持分散,不能沉降。通過混凝過程後,水中致濁的細小懸浮雜質和脫穩後的膠粒,以及葯劑反應物互相粘結成為尺寸較大、肉眼可見、易沉易濾的絮體。混凝污水處理既包含物理法又包含化學法。
5·澄清:和沉澱類似又不相同的一種污水處理方法。它利用接觸凝聚原理,在池中讓已經生成的絮授體懸浮起來形成懸浮泥液層(接觸凝聚區),其中懸浮物濃度約在3——10g/L,當投加混凝劑的原水通過它時,水中新生成的微絮粒被迅速吸附在懸浮泥渣上,從而能夠達到良好的去除效果。瞪清池的效率取決於泥渣懸浮層的活性與穩定,因此,保持泥渣處於懸浮狀態,濃度均勻、活性穩定的工作狀態是所有澄摘池的共同要求。
6·氣浮法:利用微小氣泡將水中密度接近於水的懸浮狀固體顆粒和不溶於水的液體包裹起來並上浮到水面進行分離。
7·過濾:和格柵、篩網的原理類似,但是處理的卻是微小的水中雜質。
8·萃取法:利用不溶解於水,但是能夠溶解某些污水中包含的雜質、污染物的溶劑,將污染物提取出來的過程。
二·化學法污水處理技術:
1·氧化還原:利用氧化還原原理,將溶解於水的化學物質進行處理,形成穩定的化學原料,
2·中和:酸性或鹼性的污水通過酸鹼中和處理成中性污水,便於其他環節的處理。
3·化學沉澱法:主要處理水中可溶性鹽類,在污水中投入某種葯劑,將溶解於水的化學物質,通過化學反應變成不溶於水的物質,再進一步通過沉澱進行分離。
4·吸附法:溶質從水中移向固體顆粒表面,發生吸附,是水、溶質和固體穎粒三者相互作用的結果。引起吸附的原因在於溶質對水的疏水特性和溶質對 水的疏水特性和溶質對固體穎粒的高度親合力。溶質溶解程度是確定第一種原因的重要因素。溶質的溶解程度越大,則向表面運動的可能性越小。相反,溶質的溶質的憎水性越大,向吸附界面移動的可能也就越大。
5·離子交換法:離子交換法是用離子交換劑上的離子和水中離子進行交換而除去水中有害離子的方法。在工業廢水處理中,主要用以回收貴重金屬離子,也用於放射性廢水和有機廢水的處理。
三·生物法污水處理技術:
1·微生物分解法:主要是利用微生物對水中的有機物進行分解的過程,有厭氧菌、好氧菌和兼性菌等幾種。
2·生物膜法:生物膜法主要依靠固著於載體表面的微生物膜來凈化有機物。
3·濕地生態改善法:人工製造濕地環境,將各種蓮藕、水葫蘆等適應性較強的植物種植於污水處理系統中,經過植物吸收過濾的方式改善廢水。是大型城市污水處理中使用較多的污水處理技術。
參考資料http://www.nmgjlscl.com/Item/Show.asp?m=1&d=2852
Ⅶ 怎麼解決河水污染
1.借鑒河涌整治的經驗,採取「閘群聯動」的方式對運河河水進行聯合調度,增加運河源頭活水,加快水體流動,增加水體溶解氧,增強污染物的自凈和稀釋擴散能力.
2.開展河道暢通工程試點,清除運河底泥、沿岸垃圾以及障礙物,進行全面清淤疏浚,有效減少底泥有機物厭氧發酵釋放氨和硫化氫等類臭氣,同時確保運河水流暢通,避免運河內污水長期滯留.待試點取得經驗後再全面鋪開,全面治理全市各內河,確保有效消除河涌黑臭現象.
3.治工業污染.大力整治流域內的重點污染企業,重點對流域內的重點污染企業進行分類整治.進一步深化畜禽養殖業污染整治,防止養殖業反彈,徹底杜絕養殖業對水環境的污染.
4.嚴格控制流域內新、擴、改項目建設.對能耗高、污染重和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項目不予審批.
5.實施污染治理再提高工程.對流域內所有不能穩定達標排放和排放污染物超過總量控制的排水企業實施污染治理再提高工程,流域內的8家企業年底前實現穩定達標.對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污染物排放濃度高且不能穩定達標或治污無望的企業分批實施關停.
6.加快城市污水處理廠建設,確保工程盡快正常運轉.
7.治理垃圾污染.對沿河生活垃圾2005年全部實現集中收集、運輸和處理,嚴厲查處向河道傾倒生活垃圾和建築垃圾等行為.
8.加強面水源污染控制.積極發展生態綠色農業,將農葯、化肥的畝使用量控制在全省平均水平以下.
Ⅷ 分析河道整治過程中污水治理方法的思考
下面是中達咨詢給大家帶來關於河道整治過程中污水治理方法的相關內容,以供參考。
河道水質的污染不僅嚴重影響了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而且會增加財政負擔,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阻礙社會經濟發展。水體污染也導致了生物多樣性減少,不利於生態環境的健康發展。同時,影響了城市的美觀,降低了城市居住的舒適度,影響了旅遊行業的發展。
1水體污染的污染源
據調查,溫嶺市河道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來自於工業、生活和農業,其中工業污染和生活污染最為嚴重。
1.1工業污染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沿海城市的經濟發展迅速。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工業也不斷的發展,一方面為城市帶去了更大的發展機會,另一方也對當地環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近些年來,工業的用水量不斷增加,大量廢水排入到河道中,導致了河道的污染。溫嶺市曾經就有一條河被稱為「墨河」,由於工業污染,河水中的氨氮嚴重的超標,河水發臭,顏色發黑。
1.2生活污染
城市進程不斷加快,城市居民的生活污水已經成為了影響河道水質的重要影響因素。尤其是在城市化程度較低的地區,基礎設施還不健全,管理體制也存在一定缺陷,導致對生活污水的處理不全面。
前溪被稱為溫嶺的母親河,但她也一度因為生活污水等的污染,而成為一條臭水溝,經過一系列的整治後,前溪的河水水質條件才逐漸得到了改善。
1.3農業污染
溫嶺地處沿海,地勢平坦,農業發展較好,但農葯的殘留、禽類和畜類的糞便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當地河道的水質。農業生產中產生的污水往往未經處理就排入到河中,禽畜的糞便對河道的污染較為明顯,但農葯對河道水質的影響則相對緩慢,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農葯化肥的使用有可能造成水體的富營養化,據媒體報道,溫嶺市的多條河流每年都會出現大量的浮萍,污染十分嚴重。夏季一些河道可能根本看到不到河水,而且隨著夏季溫度的升高,一些地區的河水甚至會發出惡臭,嚴重降低了人們的生活質量。浮萍的出現很大程度上就是由於河水的富營養化導致的,河水的富營養化污染有可能來自工業污染、農業污染和人們的日常生活用水污染,因此在整治的過程中應該要進行綜合的整治。
1.4其他污染
溫嶺市地處沿海,河流、碼頭眾多,船隻使用過程中對河道水質的影響也較為嚴重。船隻產生的殘油、廢油等嚴重污染了當地的水質,而且這種污染的治理難度較大。加上沿海平原地區,地勢相對較低,處於河流的下游,容易受到上游居民的污染。
2河道整治中污水治理的理念
在河道污水治理中,只有正確的河流污水治理理念,才能夠促進污水治理工作的正常發展,提高污水治理的效率,有效改善區域生態環境。
2.1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
許多城市為謀求經濟的發展,紛紛在河道的上游修建水庫和水電站,打破了河道原有的平衡,不利於河道的綜合整治。對河道的設計一定要考慮河道的實際情況,保證河道蓄水能力的同時,也要確保河道原有自然狀態。城市的規劃和發展必須要充分考慮到河道的需求,協調好河道和人類、河道和城市發展的關系,促進人與自然的共同發展。
2.2突破「就水論水」的理念
傳統河道整治中的污水處理思想較為狹隘,導致整治的效果不佳。相關部門必須要突破就水論水的理念,要有全局的眼光,在河道整治中立足於區域發展的高度,協調各方面因素,對河道進行綜合整治,提高河道污水治理的效果。
2.3堅持可持續發展
河道治理必須堅持可持續發展原則,統籌規劃,綜合整治,提高河道中污水治理效果。適當調整河道的結構,保持河道自然彎曲的基礎上,加強河道儲水和蓄水的能力,提高河道抗洪的能力。控制河道的污染源,保證水體安全,提高河道的社會功能。為了減少沿岸生產活動對河水的污染,必須要加強河道防滲透體系的建設,避免河道水質受到地下水和土壤的污染。
溫嶺市對前溪的污水治理就充分體現出了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和全局規劃的意識,在設計中實現了防洪壩和沿岸景觀的有效融合。在保證了河道自然屬性的基礎上,拓寬了河道,增強了河道了防洪蓄水的能力。綜合整治了河道沿岸的污染源,提高了河道整治的效率。
2.4實施河道管理制度
要加強對河道污水的治理就必須要加強對河道的管控,尤其是要控制區域的排污量和用水量。加強河道管理的信息化建設,採用現代化的科學技術,改善水利基礎設施,建立系統的河道管理體系,切實有效的對河道進行管理。相關政府部門要加強監督,不斷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採用強制力措施對河道進行管理,提高河道管理的效果。
3河道整治中污水處理技術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逐漸認識到生態環境的重要性。傳統的河道治理方式已經無法滿足人們的需求,新時期的河道治理不僅要有健全的管理體制和治理理念,還要有先進污水處理技術。
3.1物理收集
物理收集方法就是指在污水處理中採用現代化工程手段,對河道內的淤泥、垃圾等進行集中清理,控制和管理河道兩岸的污染源。這是一種雙管齊下的河道治理方法,在治理了河道的同時又攔截了污染源。但這種方法的成本較高,工程量大,適用於的范圍小。在治理污染嚴重的區域時,效果較好。
3.2生化處理
所謂的生化處理,就是利用植物、微生物以及化學試劑等對污水進行凈化的工藝。屬於原生態的污水處理工藝,具有清潔、節能的特點。生化污水處理的方式是一種分散式的處理方式,需要廣泛的參與度。可以採用每一戶人家就地處理生活污水的方式,也可以將生活污水都集中到一處處理。這種污水處理的方式適合人口居住分散的地區,以家庭和社區為單位的污水處理。
3.3使用水生植物進行凈化
水生植物凈化處理是一種加強水體自凈能力的污水治理方式。水生植物能夠有效降低水體中的磷和氮等營養物質的含量,從而達到抑制藻類的生長。另外,水生植物能夠對水體中的沉降物質起到阻擋和凝聚作用,有效減少了水體渾濁的現象。另外水生植物還能夠為水中的生物提供養料,促進區域河道的生物多樣性發展。
水生植物污水處理方法是一種科學有效的治理方法,費用較低而且施工簡單,適合農村地區的污水治理。
4結語
污水治理是河道整治的重要內容,通過對河道污染源的分析,我們可以有針對性的採取措施對河道進行綜合整治。河道整治中污水處理要堅持正確的理念,也要加強政策的引導和對河道的管理,採用科學的污水處理方法。目前,我國的污水處理方法主要有物理收集法、生化處理法、水生植物凈化法等,這三種治理方法各有利弊。在河道整治污水處理的過程中應該要根據實際情況來決定使用的方法,確保污水治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最大化。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Ⅸ 淺談如何加強水環境污染的治理
我國水資源分散,一條河流會橫跨多個省、市、縣等區域,任一區域的污染都會導致其下游區域的污染,這樣區域間的污水治理的缺位導致水污染的治理和管理難度加大,因此要建立和完善流域水環境管理,首先要實行流域的水資源環境規劃管理;其次要運用市場經濟手段,解決跨界水污染。進一步完善相關水環境管制的法製法規,對水資源進行統一的管理,並加大節水、環保方面的宣傳,加強水憂患意識和節水意識教育。
循環用水是根據不同的用水對象對水質不同要求,根據優質優用的原則,然後對其排水不經處理或適當處理。再用於水質要求低的用戶,通過增加水的使用次數減少新鮮水的使用量。從現階段來看,我國自來水價偏低,從市內河道里取水進入自來水廠進行凈化的自來水與從外省市經長途調來的水從價格上區別不大,人們對節約用水的意識淡薄。特別是我國北方城市的淡水資源更為匱乏,但國家為了保障人們生活穩定,政府有關部門每年向自來水費中投人大量的補貼,淡水資源的真正價值未能在水價中准確體現出來。物以稀為貴,只有徹底將自來水價格推向市場,才能體現出淡水資源的真正價值來,才能刺激消費者水的憂患意識和節約用水的實際行動。我國的工農業和生活用水的節約潛力不小,需要抓好節水工作,減少浪費,達到降低單位國民生產總值的用水量。南水北調工程的實施,對於緩解山東華北地區嚴重缺水有重要作用。修建水庫、開采地下水、凈化海水等可緩解日益緊張的用水壓力,但修建水庫、開采地下水時要充分考慮對生態環境和社會環境的影響。
水體的自然凈化能力是有限的,合理的工業布局可以充分利用自然環境的自然能力,變惡性循環為良性循環,起到發展經濟,控制污染的作用。關、停、並、轉那些耗水量大、污染重、治污代價高的企業。也要對耗水大的農業結構進行調整,特別是乾旱、半乾旱地區要走節水農業與可持續發展的道路。為了控制水污染的發展,工業企業還必須積極治理水污染,尤其是有毒污染物必須單獨處理或預處理。隨著工業布局、城市布局的調整和城市下水道管網的建設與完善,可逐步實現城市污水的集中處理,使城市污水處理與工業永治理結合起來。
我國的水環境的持續惡化嚴重製約了經濟發展,實現合理的有效的水循環是實現經濟發展和生態協調的有效途徑,是控制水污染、恢復良好水環境、解決水資源短缺的正確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