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麼是廢水的三級處理,請解釋各級處理採取的方法、處理目標、處理效率
廢水的三級處理是污水的深度處理,各級處理採取的方法、處叢慶理目標、處理效率詳解如下:
一級處理:
機械(一級)處理工段包括格柵、沉砂池、初沉池等構築物,以去除粗大顆粒和懸浮物為目的,處理的原理在於通過物理法實現固液分離,將污染物從污水中分離,這是普遍採用的污水處理方式。
就是根據微生物是不是喜歡氧氣的特性往污水中注入氧氣,對當中的有機物進行氧化分解從而讓污水變得更加干凈。其次是二沉池,原本還散發著一些臭味的污水,經過生化池的處理後,進入到二沉池,已經幾乎聞不到什麼味道了,它們在二沉池上看起來挺安靜漂浮著其實是在促進懸浮物進一步沉降。
最後加葯,在二沉池裡進一步沉降的污水,再經過一些消毒葯物的處理,就從一灘泥水,變成了清澈的一級達標水,可以直接排放回海里了。
2. 您好,很高興認識您!我們現在有一工程,污水COD含量為20000mg/l , 處理後的要低於600mg/l,能否給點建議
COD含量為20000mg/l首先要界定那類污水才能選擇處理工藝。
3. 如何計算污水處理廠的處理率
污水處理廠的處理率一般可以分兩個層次理解,一是指污水處理廠的處理負荷(如設計處理能力為2萬噸每天的污水處理廠,實際進水為1萬噸每天,那麼它的處理率為50%),二是指污水中各污染因子的去除率。第一層次的問題比較簡單,下面就第二層次問題表述如下:
污水處理廠污水中污染因子的去除率是個比較復雜的問題,涉及的因素較多,我們平時看到的處理率大多都是在正常工況下常年平均處理率。
具體到你的問題:
1、污水處理廠的處理率計算分兩種情況:其一是污水處理廠設計時設定的處理率;其二是污水處理廠運行後實測的處理率。
2、污水處理廠設計時設定的處理率是依據選定的進、出水水質標准而設定的,如COD 值進水設計值為500毫克升,出水要達到100毫克升,那麼污水處理效率便要求高於80%。
3、污水處理廠運行後實測的處理率一般為范圍值,具有一定波動性,管理水平較高的處理廠波動可能較小。實測處理率是利用國家認可的(或國際通用的)水質監測方法測得的污水指標值,計算得到的處理率,如用重鉻酸鉀法測得污水處理廠進水COD值為475毫克升,出水COD值為50毫克升,那麼該污水廠COD值去除率為為89.47%。當然這個處理率會因為進水水質變動、工藝參數控制、管理水平的高低而存在變化,也可能與第2點表述的原始設定處理率值有所偏差,這些都屬正常現象。
4、以上幾點都是針對整個污水處理廠進行的表述,具體到各個處理工藝段處理率的設計計算原理基本一致,具體計算過程依據不同的污染因子可能涉及到沉澱理論、生物處理理論等,具體請參考工具書,在此不再贅述。
最後,建議剛進入水處理行業的朋友抽空看看《排水工程》孫慧修主編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出版,里邊的講述內容詳實,條理清晰,對新人應該會有所幫助。
歡迎大家加入我們的QQ 群11934950共同提高。
4. 廢水物化處理中總氮的去除率大概是多少
總氮包括硝酸鹽氮,亞硝酸鹽氮,氨氮,氮元素的去除主要是在相關微生物版的作用下權生成氮氣,用相關操作使氮氣揮發到大氣中;
如果你厭氧系統處理效果較高的話,總氮的去除效果就好,一般在30%-40%;好氧系統一般是通過污泥顆粒的吸附,通過排泥來達到的,這個效率在5%左右。
正常情況下,總氮的去除率在40%-45%之間。
因為採取的工藝不同,之前做過的工程(主要做城市污水深度處理,包括中試數據)總氮去除率在80%左右,硝酸鹽氮的去除率在85%-90%之間
5. 急求:"水解酸化+二級生物基礎氧化+混凝沉澱"處理果汁廢水,每個階段對廢水中污染物去除效率是多少
先說工業廢水整體的情況:
有機廢水無大量非生化物質和油脂類。水解酸化階段一般停留時間不長2-6h的話一般能做到20—30%就很好了。二級生化一般不能說效率多高,跟停留時間有關,但是BOD基本能降低到10以下,而COD說不清楚,但是大部分不是很麻煩的水肯定都能處理到COD500以下;而如果說具體能到多少,我覺得處理到200以下還是問題不大的;工業廢水200以下應該都是可以做到或者不難做到的,水質容易的基本這個階段都能達標一級B了COD<60(50);如果生化之後還要繼續處理可能是遇到比較麻煩的廢水了,混凝沉澱主要是通過降低水中SS降低COD原理偏多,而降低膠體也能處理一部分COD,溶解態離子造成的COD很難弄下來了。如果二級生化後面接絮凝,估計COD去除率也就是20~40%左右吧,說不好,情況比較復。
再談果汁廢水:
這類廢水水中應該有很多糖類及果酸等污染物質,你工藝中盡量在前面補充一個格柵沉澱的工藝再進入水解酸化更好些,畢竟物理手段去除30%的COD可能問題不大。
而用水解酸化應依據停留時間,如果水中還有其他毒性鹽類如硫酸鹽更長的停留時間都難提升去除率,一般我覺得你這個水20-40%還是問題不大的,能否做到更高需要看停留時間HRT,如果HRT更長些會將水解酸化推進到厭氧的第三階段產酸產甲烷階段,那麼去除效率或能增加到60-70%。
二級基礎微生物生化氧化這類水一般能弄到COD<200肯定沒問題,如果排放標准不是很嚴,這個標准基本上可以排放了,犯不著再接絮凝工藝。生化工藝已經非常成熟了,根據COD水質水量選擇合理的生化工藝很重要,水量不大水質波動厲害的可以考慮SBR系列的,水質穩定水量穩定可以選擇AO系列的。深度處理除氨氮為主的在南方的話可以選擇土地處理法系列的作為輔助處理工藝。
而如果接絮凝工藝能提升的就是去除水中SS為主的固態可分離的COD,你可以考慮用些濾池工藝(如連續流過濾池、活性砂過濾器)比較省事,比絮凝好用;
跑題了,我們說絮凝吧,一般經濟的投葯量(絮凝劑)都在50mg/L以下,加多了未必有效果,如果後處理絮凝跟絮凝劑有關,用鐵鹽如三氯化鐵石灰水工藝效率會很好,去除率能做到20%-40%都有可能,鋁鹽可能微差些,但是配合0.1mg/L的PAM陰離子助凝劑應該還能有20~30%COD效率。絮凝必須做實驗定配方,很講究的。試驗不難做,你可以組合多種絮凝劑和助凝劑,多種葯劑選擇不僅可以開闊工藝思路,更重要的是節省葯劑費用有的放矢的選擇絮凝劑。絮凝跟排泥效率有關的,你絮凝要勤排泥防止污泥上浮造成COD反增的現象。
助凝劑可以幫你提升效率PAM可以起到更好的橋接作用,而石灰乳可以提升礬花個頭處理膠體COD很不錯。
就這些吧,先做個試驗吧,起碼絮凝試驗很好做。
6. 請問一下關於廢水污染防治設施運行管理信息表裡的污染物排放情況治理效率是如何進行計算的
廢水污染防治設施運行管理信息表裡的污染物排放情況治理效率一般是通過計算出污染物出水濃度與入水濃度的差值,除以入水濃度再乘以100%來計算。具體計算公式為:治理效率=(C0-Ce)/C0*100%,其中C0表示入水濃度,Ce表示出水濃度。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污染物可能需要採用不同的計算方法,例如對於有機物質可能需要採用化學需氧量或生化需氧量來計算。同時,由於環境條件不同,污染物的排放量也會發生變化,所以需要定期對排放量進行監測,確保治理效率的准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