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含有氯化鎂和二甲胺的工業廢水怎樣處理
加液鹼,調整pH至較強鹼性。此時氯化鎂水解,形成氫氧化鎂沉澱。然後用氣提,將二甲胺吹出,吹出的二甲胺用酸吸收,進行回收。
待二甲胺吹出完畢,過濾回收氫氧化鎂。
B. 甲草胺的主要特性和用途有哪些
甲草胺又名為拉索、草不綠、滅草胺、雜草銷,也是一個芽前選擇性土壤處理劑。原葯為白色無味結晶,不易揮發和光解。對高等動物低毒(原葯大白鼠急性口服毒性LD50 為930毫克/千克),制劑口服毒性LD50 1800~2000毫克/千克,對皮膚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加工劑型為48%乳油和43%乳油。主要作用是抑制蛋白質的合成,但芽鞘和胚軸吸收葯劑後自上傳導,由於上述作用使芽和根停止生長,造成雜草死亡。
主要應用於架豆、豌豆田的播後苗前,蔥頭、老根韭菜、番茄、茄子等移栽緩苗後,在雜草出苗前噴霧處理土壤,對一年生禾本科雜草和某些一年生雙子葉雜草有較好的防除效果。在十字花科蔬菜蘿卜和大白菜播後苗前應用,有輕微葯害,如在播前2~3天應用,安全性會更大。沙性土壤應用要注意葯害。
C. 如何處理化學實驗室的廢液
化驗室廢水的處理辦法:
1、含鉻廢液的處理主要來源於鉻酸廢液,重鉻酸鉀滴定廢液分析實驗中產生的含鉻廢液的處理:首先在酸性條件下向含鉻廢液中加人廢鐵屑,FeS04或硫化物,亞硫酸鹽等還原劑,將強毒性的Cr0』還原十轉變成毒性較小的Cr",然後加廢鹼液或氫氧化鈉,氫氧化鈣,生石灰等,調節溶液pH值至7左右,使CrI1轉變成低毒的Cr(OH)沉澱,分離出沉澱後的清液即可直接排放,沉渣經脫水乾燥後可綜合利用,或用焙燒法處理,處理後的鉻渣可與水泥混合,固化後即可填埋子地下.
2、含鉛,鉍廢液的處理
絡合滴定法連續測定混合液中的Bi"和Pb,是定量分析的一個重要實驗,也是鉛,鉍廢液的主要來源,該實驗產生的廢液如果直接排放對環境和人體的危害極大,而且還浪費了寶貴的資源.為此可先採用如下方法對廢液處理後,再直接回收並循環使用.
(I)對集中鉛,鉍連續測定後的廢液,每次取2500mL於3000mL大燒杯中,在電爐加熱到近沸後取下,在攪拌時趁熱加人2mol/L Na,S溶液至廢液的PH值為12.
5一13.0,充分攪拌後靜置沉澱(也可再攪拌兩次),由於溶液中存在著六次甲基四胺鹽和Na等強電解質,硫化物會很快沉澱,其上層清液呈紫紅色,是二甲酚橙指示劑在鹼性條件下的顏色.
(2)傾去仁層清液後,再每次用1500mL左右的自來水以傾瀉法洗滌產生的硫化物沉澱3次,再用少量的去離子水清洗2次,最後使硫化物沉澱和水的體積在1500mL左右,待沉澱被水充分洗滌後,再加人濃HNO,14mL,加熱至黑色硫化物完全溶解,然後加熱煮沸2min,驅除氮氧化合物,冷卻後過濾,最後將濾液稀釋至830mL即可值得注意的是該法再生後的混合溶液酸度恰好在EDTA滴定Bi'所需的pH值.7一1..的范圍內,這樣不必再用氫氧化鈉中和,直接可供下一次做實驗時重復使用,而且該法鉛,秘回收率均在99%以上,是一種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的好方法.
3:含汞廢液的處理方法
此方法主要來源於鐵礦石中鐵含量測定的預處理劑SnC1一HgC1:的反應過程,一般採用:
(1)化學凝聚沉澱法:含汞廢液先用NaoH把溶液的pH值調至8一10,加人過量的硫化鐵或硫化鈉,使其生成硫化汞沉澱,再加人一定量硫酸亞鐵作絮凝劑,將懸浮在水中難以沉澱的硫化汞微粒吸附而共同沉澱,然後靜置,分離或經離心過濾後,清液即可直接排人下水道,殘渣用緞燒法回收或再製成汞鹽
(2)汞齊提取法:在汞廢液內加人鋅屑或鋁屑,使廢液中的汞很容易被鋅或鋁置換出來,同時汞又能』j之生成鋅汞齊或鋁汞齊,從而使廢水達到凈化.還可採用電解法除去與汞生成汞齊的雜質,再用真空蒸餾法製取高純度的求.
4、含砷廢液的處理
在含砷廢液中加人生石灰,調節並控制pH值為8左右,即可生成砷酸鈣和亞砷酸鈣沉澱,有Fe"存在時還可一起沉澱下來,待沉澱分離後,濾液即可直接排人下水道,殘渣可作廢渣處理
5、含氰廢液的處理
(1)若CN-含量少,宜採用KMn0,氧化法,即在廢液中加人NaOH,調pH值至10以上,再加入3%KMn0,.使CN氧化分解;
(2)若CN含量高,則可採用鹼性氯化法即在廢液中加入NaOH,調pH值至10以上,加人次氯酸鈉使CN氧化分解。
D. 解析農葯廢水有哪些處理方法
在我國,80%的農葯品種是有機磷農葯,該類農葯具有品種繁多,生產工藝復雜,副產物多,三廢排放量大、含鹽量高、色重、味臭、難生化等特點。以樂果廢水為例,該水味奇臭,COD 高達200000 mg /L,有機磷含量1000 ~ 18000 mg /L,含鹽量15%。目前國內有機磷生產廠家往往對該類廢水未經處理或處理不達標就向外排放,嚴重地污染了環境,因此研究並實施有機磷農葯廢水處理方法是治理農葯行業污染的重點。
1 有機磷農葯的分類、生化特點及廢水共性
1.1 有機磷農葯按化學結構大致分為
(1) 磷酸酯類,如敵百蟲、草甘膦等,該類化合物生化處理比較容易,如南通農葯廠生產的敵百蟲,久效磷等廢水直接稀釋進生化,COD 去除率可達85%左右[1]。
(2) 一硫代磷酸酯類,如甲基對硫磷、甲基嘧啶磷、丙溴磷等,該類化合物因含硫而味臭,不能被微生物降解,與可生化降解物混合,可部分降解為正磷酸。
(3) 二硫代磷酸酯類,如樂果、馬拉硫磷等,該類化合物因含多硫味特臭,不能被微生物降解,與可生化降解物混合,極少部分降解為正磷酸。
由以上可知,硫代磷酸酯類有機磷農葯是該類農葯預處理的重點和難點,只有通過預處理降解才能進一步進生化池生化。
s
2.2 有機磷農葯廢水共性成分
通過對有機磷廢水的成分分析可知,廢水中95% 以上不是農葯本體,而是它們的中間體及不同階段的降解產物(圖2)中含量較多的有:
3 有機磷農葯廢水預處理的方法
近年來對有機磷廢水的處理,基本圍繞著分解和去除廢水中的有機硫、磷進行,大體可分為物理處理法和化學處理法。物理處理法包括: 吸附、萃取、氣提、絮凝沉降等方法,化學處理法包括: 氧化、還原、水解等方法。
3.1 物理處理
3.1.1 吸附
吸附是一種物質附著在另一物質表面的過程。目前採用較多的吸附劑有大孔樹脂、活性炭、粉煤灰及膨潤土。其中大孔樹脂及活性炭因價格昂貴,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且存在活化再生的問題,而粉煤灰吸附雖效果不及前者,但處理簡便、成本低廉,可達到以廢治廢的效果、目前得到廣泛應用。如文獻報道[2]採用季銨鹽改性粉煤灰處理有機磷廢水,磷的吸附率可達97%。
3.1.2 萃取
萃取: 採用與水不溶而能很好溶解污染物的萃取劑,使其與廢水充分接觸,利用污染物在水及溶劑中溶解度的不同,達到分離和凈化廢水的目的。使用比較多的有絡合萃取、液膜萃取。在處理丙溴磷廢水時採用TBP 與環己烷形成絡合劑萃取回收水中的氯酚,氯酚回收率可達98%。沈陽化工院採用液膜萃取含酚廢水,也達到很好的效果[3]。
3.1.3 氣提、吹脫
氣提、吹脫法是將氣體吹入廢水,使溶解性氣體或易揮發性物質變成氣體,從而凈化廢水的過程。湖南海利集團採用蒸汽氣提回收樂果硫磷酯工段廢水中的氨氮,氨氮去除率可達85%,大大提高了廢水的可生化性。
3.1.4 絮凝、沉降
絮凝沉降是採用加入絮凝劑破壞廢水懸浮顆粒的穩定性,消除顆粒間的斥力,使顆粒接觸並吸附在一起,再通過絮凝劑進行架橋及網捕,形成大顆粒從水中分離的方法。該方法因簡單,成本低廣泛應用在廢水處理中。現有絮凝劑主要有無機絮凝劑及有機絮凝劑兩大類,無機絮凝劑主要有硫酸鋁,聚合氯化鋁、聚合硫酸鐵等,有機絮凝劑主要有聚丙烯醯胺和甲醛-雙氰胺類。
3.2 化學處理
3.2.1 化學氧化法
化學氧化法主要包括電催化氧化、芬頓氧化、及濕式氧化法。
(1) 電催化氧化處理技術
電催化氧化處理技術是一種高級的電化學氧化工藝,是利用外加電場作用,在特定的電化學反應器內,通過一系列設計的化學反應、電化學過程或物理過程,達到預期的去除廢水中污染物或回收有用物資的目的。在反應過程中一般是直接氧化和間接氧化同時進行。現在應用較多的電催化氧化技術是以活性碳、惰性金屬(Ag,Pt,Ti 等) 和表面塗覆PbO2,SnO2,Sb2O5等氧化膜的惰性金屬為陽極,以鐵板為陰極,通過電極的直接和間接作用,達到去除污染物、凈化水質的目的[4]。湖南海利集團將這一技術運用到硫磷酯廢水及甲基嘧啶磷的廢水處理中,COD 去除率可達45%,可生化性得到大幅的提高。
(2) 芬頓氧化法
Fenton 法是一種高級氧化工藝。通過Fe2 + 和H2O2結合生成高反應活性的羥基自由基,它可有效處理絕大多數難降解有機廢水。與其他高級氧化工藝相比,具有操作簡單、反應快速等優點。由於使用雙氧水,成本還比較高,限制了該法的廣泛應用。如李榮喜等將芬頓法運用到降解湖南天宇化工農葯有限公司的三唑磷農葯廢水,COD 去除率高達95%[5]。為提高芬頓試劑的效率,目前有報道採用UV/Fenton 及超聲(微波) /Fenton 的方法,能使COD 去除率提高10% ~ 20%[6]。
(3) 濕式氧化法
濕式氧化法簡稱WAO,是以空氣及氧氣為氧化劑將溶解及懸浮於水中的有機物或還原性無機物,在高溫高壓下進行液相氧化分解,大幅去除COD/BOD/SS 的方法。該方法氧化徹底,如處理硫磷酯廢水,能將其完全無機化,但該法對設備要求高,反應條件苛刻、設備成本高,在國內使用尚不普遍[7]。
3.2.2 化學還原法
鐵/炭微電解屬電化學還原技術,利用鐵一炭體系形成的微原電池對水中難降解污染物進行處理。微電解作用機理主要包括:(1) 鐵屑的吸附作用; (2) Fe 的還原作用; (3) 微電解產物Fe2 +、氫的還原作用; (4) Fe2 + /Fe3 + 的絮凝作用。匡蕾、揚庚等將此法用在處理有機磷農葯中間體乙基氯化物生產廢水中,處理後水的COD、硫化物、總磷的去除率分別高達90.2%、99.4%、95.0%,廢水的可生物降解性明顯提高,為進入生化創造了條件[8]。
3.2.3 水解法
有機磷農葯水解分鹼式水解、酸式水解[9]。鹼式水解機理為OH-進攻P 原子,發生Sn2取代。鹼性條件下從三酯水解成二酯容易,再繼續水解困難,因此一般停留在一級水解階段。在酸性條件下水解反應的機理一般認為首先使連酯的氧原子上質子化,然後碳原子受到攻擊發生Sn2取代反應,經不斷取代,最終水解為無機磷。化學水解法處理有機磷農葯廢水從理論上看是可行的,從實際應用看是有效的,尤其適宜處理高濃度有機磷廢水處理。如在酸性條件水解水胺硫磷,有機磷、硫化物、NH3- N 和總磷去除率均大於90%,COD 去除率達50%以上[10]。
4 結論
有機磷廢水種類很多,依結構分,共同的中間體有同樣的廢水,但因農葯縮合的另一半差異,不同的廢水要採取不同的處理方法,單獨採用任何一種方法處理高濃度有機磷農葯廢水在經重點難點貫穿於課堂討論中去,加強教學效果使學生能夠牢固掌握復合材料的一些基本概念方法,還能對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起到重要作用。
E. 乙草胺和甲草胺的用途和分別
甲草胺是一種選擇性芽前除草劑,主要是通過雜草的芽鞘吸收,根部和種子也可有少量吸收。主要殺死出苗前土壤中萌發的雜草,對已出土雜草無效。能被土壤團粒吸附不易淋失,也不易揮發,但可被土壤微生物分解。有效期為35天左右;乙草胺是一種廣泛應用的除草劑。甲草胺適用范圍: 適用於大豆、玉米、花生、棉花、馬鈴薯、甘蔗、油菜等作物田,防除稗草、馬唐、蟋蟀草、狗尾草、秋稗、臂形草、馬齒莧、莧、輪生粟米草、藜、蓼等1年生禾本科雜草和闊葉雜草。對菟絲子也有一定防效。
乙草胺是選擇性芽前處理除草劑,主要通過單子葉植物的胚芽鞘或雙子葉植物的下胚軸吸收,吸收後向上傳導,主要通過阻礙蛋白質合成而抑制細胞生長,使雜草幼芽、幼根生長停止,進而死亡。禾本科雜草吸收乙草胺的能力比闊葉雜草強,所以防除禾本科雜草的效果優於闊葉雜草。乙草胺在土壤中的持效期45天左右,主要通過微生物降解,在土壤中的移動性小,主要保持在0-3厘米土層中。
乙草胺主要的防治對象;一年生禾本科雜草和部分小粒種子的闊葉雜草。對馬唐、狗尾草、牛筋草、稗草、千金子、看麥娘、野燕麥、早熟禾、硬草、畫眉草等一年生禾本科雜草有特效,對藜科、莧科、蓼科、鴨跖草、牛繁縷、莬絲子等闊葉雜草也有一定的防效,但是效果比對禾本科雜草差,對多年生雜草無效。
F. 制葯廠污水排放化學需氧量和總氮超標如何處理
一、制葯廢水的處理方法
制葯廢水的處理方法可歸納為以下幾種:物化處理、化學處理 、生化處理 以及多種方法的組合處理等,各種處理方法具有各自的優勢及不足。下面就來為大家詳細介紹各種處理方法以及工藝的選擇。
物化處理
根據制葯廢水的水質特點,在其處理過程中需要採用物化處理作為生化處理的預處理或後處理工序。目前應用的物化處理方法主要包括混凝、氣浮、吸附、氨吹脫、電解、離子交換和膜分離法等。
(1) 混凝法
該技術是目前國內外普遍採用的一種水質處理方法,它被廣泛用於制葯廢水預處理及後處理過程中,如硫酸鋁和聚合硫酸鐵等用於中葯廢水等。高效混凝處理的關鍵在於恰當地選擇和投加性能優良的混凝劑。近年來混凝劑的發展方向是由低分子向聚合高分子發展,由成分功能單一型向復合型發展[3]。劉明華等[4]以其研製的一種高效復合型絮凝劑F-1處理急支糖漿生產廢水,在 pH為6.5, 絮凝劑用量為300 mg/L時,廢液的COD、SS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別達到69.7%、96.4%和87.5%,其性能明顯優於PAC(粉末活性炭)、聚丙烯醯胺(PAM)等單一絮凝劑。
(2) 氣浮法
氣浮法通常包括充氣氣浮、溶氣氣浮、化學氣浮和電解氣浮等多種形式。新昌制葯廠採用CAF渦凹氣浮裝置對制葯廢水進行預處理,在適當葯劑配合下,COD的平均去除率在25%左右。
(3) 吸附法
常用的吸附劑有活性炭、活性煤、腐殖酸類、吸附樹脂等。武漢健民制葯廠採用煤灰吸附-兩級好氧生物處理工藝處理其廢水。結果顯示, 吸附預處理對廢水的COD去除率達41.1%,並提高了BOD5/COD值。
(4) 膜分離法
膜技術包括反滲透、納濾膜和纖維膜,可回收有用物質,減少有機物的排放總量。該技術的主要特點是設備簡單、操作方便、無相變及化學變化、處理效率高和節約能源。朱安娜等採用納濾膜對潔黴素廢水進行分離實驗,發現既減少了廢水中潔黴素對微生物的抑製作用,又可回收潔黴素。
(5) 電解法
該法處理廢水具有高效、易操作等優點而得到人們的重視,同時電解法又有很好的脫色效果。李穎[8]採用電解法預處理核黃素上清液,COD、SS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別達到71%、83%和67%。
化學處理
應用化學方法時,某些試劑的過量使用容易導致水體的二次污染,因此在設計前應做好相關的實驗研究工作。化學法包括鐵炭法、化學氧化還原法(fenton試劑、H2O2、O3)、深度氧化技術等。
(1) 鐵炭法
工業運行表明,以Fe-C作為制葯廢水的預處理步驟,其出水的可生化性可大大提高。樓茂興等採用鐵炭—微電解—厭氧—好氧—氣浮聯合處理工藝處理甲紅黴素、鹽酸環丙沙星等醫葯中間體生產廢水,鐵炭法處理後COD去除率達20%,最終出水達到國家《污水綜合排放標准》(GB8978—1996)一級標准。
(2) Fenton試劑處理法
亞鐵鹽和H2O2的組合稱為Fenton試劑,它能有效去除傳統廢水處理技術無法去除的難降解有機物。隨著研究的深入,又把紫外光(UV)、草酸鹽(C2O42-)等引入Fenton試劑中,使其氧化能力大大加強。以TiO2為催化劑,9 W低壓汞燈為光源,用Fenton試劑對制葯廢水進行處理,取得了脫色率100%,COD去除率92.3%的效果,且硝基苯類化合物從8.05 mg/L降至0.41 mg/L。
(3)氧化法
採用該法能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同時對COD有較好的去除率。如Balcioglu等對3種抗生素廢水進行臭氧氧化處理,結果顯示,經臭氧氧化的廢水不僅BOD5/COD的比值有所提高,而且COD的去除率均為75%以上。
(4) 氧化技術
又稱高級氧化技術,它匯集了現代光、電、聲、磁、材料等各相近學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主要包括電化學氧化法、濕式氧化法、超臨界水氧化法、光催化氧化法和超聲降解法等。其中紫外光催化氧化技術具有新穎、高效、對廢水無選擇性等優點,尤其適合於不飽合烴的降解,且反應條件也比較溫和,無二次污染,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與紫外線、熱、壓力等處理方法相比,超聲波對有機物的處理更直接,對設備的要求更低,作為一種新型的處理方法,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肖廣全等[13]用超聲波-好氧生物接觸法處理制葯廢水,在超聲波處理60 s,功率200 w的情況下,廢水的COD總去除率達96%。
生化處理
生化處理技術是目前制葯廢水廣泛採用的處理技術,包括好氧生物法、厭氧生物法、好氧-厭氧等組合方法。
(1) 好氧生物處理
由於制葯廢水大多是高濃度有機廢水,進行好氧生物處理時一般需對原液進行稀釋,因此動力消耗大,且廢水可生化性較差,很難直接生化處理後達標排放,所以單獨使用好氧處理的不多,一般需進行預處理。常用的好氧生物處理方法包括活性污泥法、深井曝氣法、吸附生物降解法(AB法)、接觸氧化法、序批式間歇活性污泥法(SBR法)、循環式活性污泥法(CASS法)等。
1.1深井曝氣法
深井曝氣是一種高速活性污泥系統,該法具有氧利用率高、佔地面積小、處理效果佳、投資少、運行費用低、不存在污泥膨脹、產泥量低等優點。此外,其保溫效果好,處理不受氣候條件影響,可保證北方地區冬天廢水處理的效果。東北制葯總廠的高濃度有機廢水經深井曝氣池生化處理後,COD去除率達92.7%,可見用其處理效率是很高的,而且對下一步的治理極其有利,對工藝治理的出水達標起著決定性作用。
1.2AB法
AB法屬超高負荷活性污泥法。AB工藝對BOD5、COD、SS、磷和氨氮的去除率一般均高於常規活性污泥法。其突出的優點是A段負荷高,抗沖擊負荷能力強,對pH和有毒物質具有較大的緩沖作用,特別適用於處理濃度較高、水質水量變化較大的污水。楊俊仕等採用水解酸化-AB生物法工藝處理抗生素廢水,工藝流程短,節能,處理費用也低於同種廢水的化學絮凝-生物法處理方法。
1.3生物接觸氧化法
該技術集活性污泥和生物膜法的優勢於一體,具有容積負荷高、污泥產量少、抗沖擊能力強、工藝運行穩定、管理方便等優點。很多工程採用兩段法,目的在於馴化不同階段的優勢菌種,充分發揮不同微生物種群間的協同作用,提高生化效果和抗沖擊能力。在工程中常以厭氧消化、酸化作為預處理工序,採用接觸氧化法處理制葯廢水。哈爾濱北方制葯廠採用水解酸化-兩段生物接觸氧化工藝處理制葯廢水,運行結果表明,該工藝處理效果穩定、工藝組合合理。隨著該工藝技術的逐漸成熟,應用領域也更加廣泛。
1.4SBR法
SBR法具有耐沖擊負荷強、污泥活性高、結構簡單、無需迴流、操作靈活、佔地少、投資省、運行穩定、基質去除率高、脫氮除磷效果好等優點,適合處理水量水質波動大的廢水。用SBR工藝處理制葯廢水的試驗表明:曝氣時間對該工藝的處理效果有很大影響;設置缺氧段,尤其是缺氧與好氧交替重復設計,可明顯提高處理效果;反應池中投加PAC的SBR強化處理工藝,可明顯提高系統的去除效果。近年來該工藝日趨完善,在制葯廢水處理中應用也較多,採用水解酸化-SBR法處理生物制葯廢水,出水水質達到GB8978-1996一級標准。
(2)厭氧生物處理
目前國內外處理高濃度有機廢水主要是以厭氧法為主,但經單獨的厭氧方法處理後出水COD仍較高,一般需要進行後處理(如好氧生物處理)。目前仍需加強高效厭氧反應器的開發設計及進行深入的運行條件研究。在處理制葯廢水中應用較成功的有上流式厭氧污泥床(UASB)、厭氧復合床(UBF)、厭氧折流板反應器(ABR)、水解法等。
2.1UASB法
UASB反應器具有厭氧消化效率高、結構簡單、水力停留時間短、無需另設污泥迴流裝置等優點。採用UASB法處理卡那黴素、氯酶素、VC、SD和葡萄糖等制葯生產廢水時,通常要求SS含量不能過高,以保證COD去除率在85%~90%以上。二級串聯UASB的COD去除率可達90%以上。
2.2UBF法
買文寧等將UASB和UBF進行了對比試驗,結果表明,UBF具有反應液傳質和分離效果好、生物量大和生物種類多、處理效率高、運行穩定性強的特徵,是實用高效的厭氧生物反應器。
2.3水解酸化法
水解池全稱為水解升流式污泥床(HUSB),它是改進的UASB。水解池較之全過程厭氧池有以下優點:不需密閉、攪拌,不設三相分離器,降低了造價並利於維護;可將污水中的大分子、不易生物降解的有機物降解為小分子、易生物降解的有機物,改善原水的可生化性;反應迅速、池子體積小,基建投資少,並能減少污泥量。近年來,水解-好氧工藝在制葯廢水處理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如某生物制葯廠採用水解酸化-二段式生物接觸氧化工藝處理制葯廢水,運行穩定,有機物去除效果顯著,COD、BOD5和SS的去除率分別為90.7%、92.4%和87.6%。
(3) 厭氧-好氧及其他組合處理工藝
由於單獨的好氧處理或厭氧處理往往不能滿足要求,而厭氧-好氧、水解酸化-好氧等組合工藝在改善廢水的可生化性、耐沖擊性、投資成本、處理效果等方面表現出了明顯優於單一處理方法的性能,因而在工程實踐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如某制葯廠採用厭氧-好氧工藝處理制葯廢水,BOD5去除率達98%,COD去除率達95%,處理效果穩定;採用微電解-厭氧水解酸化-SBR工藝處理化學合成制葯廢水,結果表明,整個串聯工藝對廢水水質、水量的變化具有較強的耐沖擊能力,COD去除率可達86%~92%,是處理制葯廢水的一種理想的工藝選擇;在對醫葯中間體制葯廢水的處理中採用水解酸化-A/O-催化氧化-接觸氧化工藝,當進水COD為12 000 mg/L左右時,出水COD達300 mg/L以下;採用生物膜-SBR法處理含生物難降解物的制葯廢水,COD的去除率能達到87.5%~98.31%,遠高於單獨的生物膜法和SBR法的處理效果。
此外,隨著膜技術的不斷發展,膜生物反應器(MBR)在制葯廢水處理中的應用研究也逐漸深入。MBR綜合了膜分離技術和生物處理的特點,具有容積負荷高、抗沖擊能力強、佔地面積小、剩餘污泥量少等優點。採用厭氧-膜生物反應器工藝處理COD為25 000 mg/L的醫葯中間體醯氯廢水,系統對COD的去除率均保持在90%以上;利用專性細菌降解特定有機物的能力,首次採用了萃取膜生物反應器處理含3,4-二氯苯胺的工業廢水,HRT為2 h,其去除率達到99%,獲得了理想的處理效果。盡管在膜污染方面仍存在問題,但隨著膜技術的不斷發展,將會使MBR在制葯廢水處理領域中得到更加廣泛的應用。
二、制葯廢水的處理工藝及選擇
制葯廢水的水質特點使得多數制葯廢水單獨採用生化法處理根本無法達標,所以在生化處理前必須進行必要的預處理。一般應設調節池,調節水質水量和pH,且根據實際情況採用某種物化或化學法作為預處理工序,以降低水中的SS、鹽度及部分COD,減少廢水中的生物抑制性物質,並提高廢水的可降解性,以利於廢水的後續生化處理。
預處理後的廢水,可根據其水質特徵選取某種厭氧和好氧工藝進行處理,若出水要求較高,好氧處理工藝後還需繼續進行後處理。具體工藝的選擇應綜合考慮廢水的性質、工藝的處理效果、基建投資及運行維護等因素,做到技術可行,經濟合理。總的工藝路線為預處理-厭氧-好氧-(後處理)組合工藝。採用水解吸附—接觸氧化—過濾組合工藝處理含人工胰島素等的綜合制葯廢水,處理後出水水質優於GB8978-1996的一級標准。氣浮-水解-接觸氧化工藝處理化學制葯廢水、復合微氧水解-復合好氧-砂濾工藝處理抗生素廢水、氣浮-UBF-CASS工藝處理高濃度中葯提取廢水等都取得了較好的處理效果。
三、制葯廢水中有用物質的回收利用
推進制葯業清潔生產,提高原料的利用率以及中間產物和副產品的綜合回收率,通過改革工藝使污染在生產過程中得到減少或消除。由於某些制葯生產工藝的特殊性,其廢水中含有大量可回收利用的物質,對這類制葯廢水的治理,應首先加強物料回收和綜合利用。針對其醫葯中間體廢水中含量高達5%~10%的銨鹽,採用固定刮板薄膜蒸發、濃縮、結晶、回收質量分數為30%左右的(NH4)2SO4、NH4NO3作肥料或回用,具有明顯經濟效益;某高科技制葯企業用吹脫法處理甲醛含量極高的生產廢水,甲醛氣體經回收後可配成福爾馬林試劑,亦可作為鍋爐熱源進行焚燒。通過回收甲醛使資源得到可持續利用,並且4~5年內可將該處理站的投資費用收回,實現了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統一。但一般來說,制葯廢水成分復雜,不易回收,且回收流程復雜,成本較高。因此,先進高效的制葯廢水綜合治理技術是徹底解決污水問題的關鍵。
四、結語
關於處理制葯廢水的研究已有不少報道,但由於制葯行業原料及工藝的多樣性,排放的廢水水質千差萬別,所以制葯廢水並沒有成熟統一的治理方法,具體選擇哪種工藝路線取決於廢水的性質。根據該廢水的特點,一般應通過預處理以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並初步去除污染物,再結合生化處理。目前,開發經濟、有效的復合水處理單元是亟待解決的問題。同時,應加強清潔生產的研究,並在處理前期考慮廢水是否有回收利用的價值和適當的途徑,以達到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的統一。
更多污水處理技術文章參考易凈水網http://www.ep360.cn/
G. 國外是怎麼處理抗生素生產廢水的
抗生素生產廢水成份復雜,有機物濃度高,溶解性和膠體性固體濃度高,PH值經常變化,溫度較高,帶有顏色與氣味,懸浮物含量高,含有難降解物質和有抑菌性作用的抗生素,並且有生物毒性。其具體特徵如下:
處理方法:
1、混凝預處理
抗生素廢水的濁度和懸浮物濃度較高,因而在水質預處理部分採用混凝法預處理,去除高懸浮物和濁度,以便使水質史適宜進行後續生物處理。
混凝的基本原理
混凝澄清是給水和廢水處理實踐中的一種常用的單元操作它是指在混凝劑的作用下,使廢水中的膠體和細微懸浮物凝聚為絮凝體,然後予.以分離除去的水處理方法。膠體溶液或懸浮液穩定的原因是:固體微粒的粒度太細,同時帶有同性電荷形成布朗運動;另外,溶液中還有一種親水的膠體,它是可溶性的大分子,如蛋白質、澱粉和腐植酸等,它們的分子上都帶有親水的極性基團如一OH、一COOH、一NH3等對水具有較強的親和力,在分了的周圍保持較厚的水層,能發生膨脹,有形成真溶液的傾向。膠體或懸浮液形成分散體系就是依靠細微粒度,荷同性電荷以及在水中的溶解作用而形成穩定狀態的,因而必須投加混凝劑來破壞他們的穩定性,使其相互聚集為數百微米以至數毫米的絮凝體,才能予以除去。混凝就是在混凝劑的離解和水解產物的作用下,使水中膠體污染物質和細微懸浮物脫穩並聚集為具有可分離性的絮凝體的過程,其中包括凝聚和絮凝兩個過程,統稱為混凝。
混凝的作用機理
在混凝處理中,主要是通過壓縮雙電層和電性中和機理起作用的。
凝聚作用:
凝聚作用是指加入無機電解質,通過電性中和作用,壓縮雙電層,降價了ζ電位,減少微粒間的排斥能,解除布朗運動,使微粒能夠靠近接觸而聚集在一起的作用。
混凝預處理對原水中的COD及硫酸鹽濃度的影響
在進行混凝預處理時,除了希望通過混凝預處理去除較高的SS外,還希望能夠同時去除水中的高濃度COD及某些生物抑制性物質,如硫酸鹽。由於在進行水質保存時,引入了硫酸根離子,根據前述內容可知,抗生素制葯廢水中主要的生物抑制性物質就是硫酸鹽。因而,在預處理部分,混凝預處理過程對COD及硫酸鹽濃度變化的影響。隨沉降時間的延長,COD及硫酸鹽的去除率均會逐漸地增大,這主要是因為隨著沉降時間的延長,不溶性的COD附著在絮凝體上而不斷下沉,最終被除去的緣故。硫酸鹽的去除為下一步的厭氧生物處理提供了便利,降低硫酸鹽濃度,從而減少硫酸鹽還原菌作用後生成的硫化氫不能及時地外排而造成對厭氧微生物的毒害作用。
抗生素廢水的生化處理
2、廢水的好氧生物處理
廢水的好養生物處理原理
好氧生物處理是在提供游離氧的前提下,以好氧微生物為主,使有機物降解,穩定的無害化處理方法。廢水中存在的各種有機污染物,以膠體狀、溶解狀的有機物為主,作為微生物的營養源。這些高能位的有機物質經過一系列的生化反應,逐級釋放能量,最終以低能位的無機物質穩定下來。有機物被微生物攝取後,通過代謝活動,有機物一方面被分解、穩定,並提供微生物生命活動所需的能量;另一方面被轉化,合成為新的原生質的組成部分,即微生物自身生長繁殖。這一部分就是廢水生物處理中的活性污泥或生物膜的增長部分,通常稱為剩餘活性污泥。
活性污泥法的基本流程
活性污泥法是一種應用最廣的廢水好氧生物處理技術,它是指將空氣連續鼓入大量溶解有機污染物的廢水中,經過一段時間,水中即形成生物絮凝體一活性污泥,在活性污泥上棲息、生活著大量的好氧微生物,這種微生物以溶解有機物為食料,獲得能量,並不斷增長,使廢水得到凈化。它由曝氣池、二次沉澱池、曝氣系統及污泥迴流系統等組成。由初次沉澱池流出的廢水與二次沉澱池底部迴流的活性污泥同時進入曝氣池,在曝氣池的作用下,混合液得到足夠的溶解氧並使活性污泥和廢水充分接觸,廢水中的可溶性有機污染物為活性污泥所吸附並為存活在活性污泥上的微生物群體所分解,使廢水得到凈化。
活性污泥處理系統有效運行的基本條件是:
(l)廢水中含有足夠的可溶性易降解有機物,作為微生物生理活動所必需的營養物質:(2)混合液含有足夠的溶解氧:(3)活性污泥在池內呈懸浮狀態,能夠充分地與廢水相接觸:(4)活性污泥連續迴流,及時地排除剩餘污泥,使混合液保持一定濃度的活性污泥:(5)沒有對微生物有毒害作用的物質進入。
活性污泥法的凈化過程
在正常發育的活性污泥的微生物體內,存在著由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核酸組成的生物聚合物,這些生物聚合物是帶有電荷的電介質。因此,由這種微生物形成的生物絮凝體,都具有生理、物理、化學吸附作用和凝聚、沉澱作用,在其與廢水中呈懸浮狀和膠休狀的有機污染物接觸後,能夠使後者失穩、凝聚,並被吸附在活性污泥表面。
活性污泥具有很大的表面積,能夠與混合液廣泛接觸,在較短的時間內,通過吸附作用,就能夠除去廢水中大量的呈懸浮和膠體狀的有機污染物,使廢水的COD值大輻度地下降。
小分子有機物能夠直接在透膜酶的催化作用下,透過細胞壁被攝入細菌體內,但大分子有機物則首先被吸附在細胞表面,在水解酶的作用下,水解成小分子後再被攝入到細胞體內。一部分被吸附的有機物可能通過污泥排放被去除。
3、廢水的厭氧處理
廢水的厭氧處理原理
廢水的厭氧處理是在沒有游離氧的情況下,以厭氧微生物為主對有機物進行降解,穩定的一種無害化處理方法[。在厭氧生物處理過程中,復雜的有機化合物被降解,轉化為簡單、穩定的化合物,同時釋放能量。其中,大部分能量以CH4的形式出現,可回收利用。同時,僅少量有機物被轉化,合成新的細胞組成部分。
第一階段,可稱為水解、發酵階段。復雜有機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進行水解發酵。水解可定義為復雜的非溶解性的聚合物被轉化為簡單的溶解性單體或二聚體的過程。高分子有機物因相對分子質量巨大,不能透過細胞膜,因此不可能為細菌直接利用,因此它們在第一階段被細胞外酶分解為小分子。如纖維素被纖維素酶水解為纖維二糖與葡萄糖,澱粉被澱粉酶水解為麥芽糖和葡萄糖,這些小分子的水解產物能夠溶解於水並透過細胞膜為細菌所利用。而後,這些物質在發酵細菌的細胞內轉化為更簡單的化合物並被分泌到細胞外。發酵是有機化合物既作為電子受體也是電子供體的生物降解過程,在此過程中,溶解性有機物被轉化為以揮發性脂肪酸為主的末端產物。這一階段的主要產物有揮發性脂肪酸、酸類、乳酸、CO2、H2、H2S、甲胺等。與此同時,酸化菌也利用部分物質合成新的細胞物質。
酸化過程是由大量的、多種多樣的發酵細菌完成的。其中重要的類群有權梭狀芽孢桿菌和擬桿菌。它們大多是嚴格厭氧的,但通常有約1%的兼性厭氧菌存在於厭氧環境中,這些兼性厭氧菌能夠保護嚴格厭氧菌免受氧的損害與抑制。
第二階段,稱為產氫、產乙酸階段,是由一類專門的細菌,稱為產氫產乙酸菌,將丙酸、丁一酸等脂肪酸和乙醇等轉化為乙酸、C02、HZ。
在標准條件卜,乙醇、丁酸和丙酸不會被降解,因為在這些反應中不產生能。但氫濃度的降低可使這些反應導向產物方向。在運轉良好的反應器中,氫的分壓一般不高於lOPa,平均值約為0. 1 Pa。當作為反應產物之一的氫的分壓如此之低時,乙醇、丁酸和丙酸的降解則可以產生能,即反應的實際自由能成為負值。
在由氫和二氧化碳形成甲烷時,只有在產乙酸產生的氫被產甲烷菌有效利用時,系統中氫才能維持在很低的分壓。根據平均氫分壓可以計算出反應器里一個氫分子平均在0. 5s以內被消耗,這意味著氫分子在其產生後僅僅能移動0. 1 mm的距離。也說明這種生化反應需要密切的共生關系存在於菌種之間。這種現象稱為「種間氫傳遞」。不僅存在著氫的傳遞,有跡象證明「種間甲酸傳遞」也是相當重要的。
第三階段,稱為產甲烷階段。由產甲烷菌利用乙酸、H2、C02,產生CH4。
在厭氧反應器中,所產甲烷的大約70%由乙酸歧化菌產生。在反應中,乙酸中的羧基從乙酸分子中分離,甲基最終轉化為甲烷,羧基轉化為二氧化碳,在中性溶液中,二氧化碳以碳酸氫鹽的形式存在。
已知利用乙酸的產甲烷菌是索氏甲烷絲菌和巴氏甲烷八疊球菌。兩者的生長速率有較大的區別。當乙酸濃度較低時,索氏甲烷絲菌較巴氏甲烷八疊球菌優勢生長。由於索氏甲烷絲菌對底物有更高的親和力,在廢水處理中可能取得較高的有機物去除率,且索氏甲烷絲菌的生長有利於形成品質良好的顆粒污泥。因此這種優勢生長對系統運行是非常有利的。
厭氧消化微生物
1、發酵細菌(產酸細菌)
主要包括梭菌屬、擬桿菌屬、丁酸弧菌屬、真菌屬和雙歧桿菌屬等。
這類細菌的書要功能是先通過胞外酶的作用將不溶性有機物水解成可溶性有機物,再將可溶性的大分子有機物轉化成脂肪酸、醇類等。研究表明,該類細菌對有機物的水解過程相當緩慢,pH和細胞平均停留時間等因素對水解速率的影響很大。不同的有機物的水解速率不同,如類脂的水解就很困難。因此當處理的廢水中含有大量類脂時,水解就會成為厭氧消化過程的限速步驟。但產酸的反應速率較快,並遠高於產甲烷反應。
發酵細菌大多數為專性厭氧菌,按其代謝功能,發酵細菌可分為纖維素分解菌、半纖維素分解菌、澱粉分解菌、蛋自質分解菌和脂肪分解菌。
2、產氫產乙酸細菌
產氫產乙酸菌包括互營單胞菌、互營桿菌屬、梭菌屬和暗桿菌屬等。這類細菌能把各種揮發性脂肪酸降解為乙酸和H2。
3、產甲烷細菌
產甲烷菌分為兩類:一類主要利用乙酸產生甲烷,另一類數量較少,利用氫和二氧化碳的合成生成甲烷。
厭氧反應中的硫酸鹽還原
在處理含硫酸鹽或亞硫酸鹽廢水的厭氧反應器中,這些含硫化合物會被細菌還原。硫酸鹽和亞硫酸鹽會被硫酸鹽還原菌(SRB)在其氧化有機污染物的過程中作為電子受體而加以利用。SRB將硫酸鹽和亞硫酸鹽還原為硫化氫,會使甲烷產量減少。
根據所利用底物的不同,SRB可被分為三類:
氧化氫的硫酸鹽還原菌(HSRB);
氧化乙酸的硫酸鹽還原菌(ASRB);
氧化較高級脂肪酸的硫酸鹽還原菌(FASRB)。
有機物的降解中少量硫酸鹽的存在不會影響處理過程,但與甲烷相比,硫化氫在水中的溶解度要大得多,每克以硫化氫形式存在的硫相當於2克COD,因而在處理含硫廢水時,盡管有機物的氧化已相當不錯,COD的去除率卻不令人滿意。
4、抗生素廢水的活性炭吸附
活性炭水處理的特點
活性炭吸附技術用於醫葯、化工及食品工業等方面,在國內外有多年的歷史。活性炭水處理的特點為:
1、活性炭對水中有機物有卓越的吸附特性
由於活性炭具有發達的細孔結構和巨大的比表面積,因此對水中溶解的有機污染物,如苯類化合物、酚類化合物、石油及石油產品等具有較強的吸附能力,而且對用生物法和其它化學法難以去除的有機污染物,如色度、異臭、亞甲藍表面活性物質、除草劑、殺蟲劑、農葯、合成洗滌劑、合成染料、胺類化合物及許多人工合成的有機化合物等都有較好的去除效果。
2、活性炭對水質、水溫及水量的變化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對同一種有機物污染物的污水,活性炭在高濃度或低濃度時都有較好的去除效果。
3、活性炭對某些重金屬化合物也有較強的吸附能力,如汞、鉛、鐵、鎳、鉻、鋅、鑽等,因此,活性炭用於電鍍廢水、冶煉廢水處理上也有很好的效果。
4、活性炭水處理裝置佔地面積小,易於自動控制,運行管理簡單。
5、飽和炭可經再生後重復使用,不產生二次污染。
6、可回收有用物質,如處理高濃度含酚廢水,用鹼再生後可回收酚鈉鹽。
活性炭吸附的基礎理論
固體表面由於存在著未平衡的分子引力或化學鍵力,而使所接觸的氣體或溶質被吸引並保持在固休表面上,這種表面現象稱為吸附。固體都有一定的吸附作用,但具有實用價值的吸附劑是比表面積較大的多孔性固體。活性炭就因為具有較大的比表面積而具有較高的吸附能力,可用作吸附劑。
吸附劑與被吸附物質之間是通過分子間引力(即范德華力)而產生吸附的,稱為物理吸附;吸附劑與被吸附物質之間產生化學作用,生成化學鍵引起吸附的,稱為化學吸附離子交換吸附是指一種吸附質的離子,由於靜電引力,被吸附在吸附劑表面的帶電點上。
活性炭的吸附速度
吸附速度是指單位重量吸附劑在單位時間內所吸附的物質量。在廢水中,吸附速度決定了廢水和吸附劑的接觸時間。吸附速度越快,所需的接觸時間越短,吸附設備容積也越小。
吸附速度決定於吸附劑對吸附質的吸附過程。多孔吸附劑對溶液中吸附質吸附過程基本上可分為三個連續階段:第一階段稱為顆粒外部擴散階段,吸附質從溶液中擴散到吸附劑表面:第二階段稱為顆粒孔隙擴一散階段,吸附質在吸附劑孔隙中繼續向吸附點擴散:第三階段稱為吸附反應階段,吸附質被吸附在吸附劑孔隙內的表面上。一般而言,吸附速度主要由膜擴散速度或孔隙擴散速度來控制。
由實驗得知,顆粒外部膜擴散速度與溶液濃度成正比。對一定重量的吸附劑,膜擴散速度還與吸附劑的表面積的大小成正比。因為表面積與顆粒直徑成反比,所以顆粒直徑越小,膜韋、一散速度就越大。另外,增加溶液和顆粒之間的相對運動速度,會使液膜變薄,可以提高膜擴散速度。
孔隙擴散速度與吸附劑孔隙的大小及結構、吸附質顆粒大小及結構等因素有關。一般來說,吸附劑顆粒越小,孔隙擴散速度越快,即擴散速度與顆粒直徑的的較高次方成反比。因此,採用粉狀吸附劑比粒狀吸附劑有利。其次,吸附劑內孔徑大可使孔隙擴散速度加快,但會降低吸附量。
影響活性炭吸附的因素
1、吸附劑的理化性質
吸附劑的種類不同,吸附效果也不一樣。一般是極性分子(或離子)型的吸附劑容易吸附極性分了(或離子)型的吸附質,非極性分子型的吸附劑容易吸附非極性分子型的吸附質。由於吸附作用是發生在吸附劑的內外表面上,所以吸附劑的比表面積越大,吸附能力就越強。另外,吸附劑的顆粒大小、孔隙構造和分布情況,以及表面化學特性等,對吸附也有很大的影響。
2、吸附質的物理化學性質
吸附質在廢水的溶解度對吸附有較大的影響。一般來說,吸附質的溶解度越低,越容易吸附。吸附質的濃度增加,吸附量也是隨之增加:但濃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後,吸附量增加很慢。如果吸附質是有機物,其分子尺寸越小,吸附反應就進行得越快。
3、廢水的pH值
pH值對吸附質在廢水中的存在形態(分子、離子、絡合物等)和溶解度均有影響,因而其吸附效果也就相應地有影響。廢水pH值對吸附的影響還與吸附劑性質有關。例如,活性炭一般是在酸性溶液中比在鹼性溶液中有較高的吸附率。
4、溫度
吸附反應通常是放熱的,因此溫度越低對吸附越有利。但在廢水處理中,一般溫度變化不大,因而溫度對吸附過程影響很小,實踐中通常在常溫下進行吸附操作。
5、共存物的影響
共存物質對主要吸附質的影響比較復雜。有的能相互誘發吸附,有的能相當獨立地被吸附,有的則能相互起千擾作用。但許多資料指出,某種溶質都以某種方式與其他溶質爭相吸附。因此,當多種吸附質共存時,吸附劑對某一種吸附質的吸附能力要比只含這種吸附質時的吸附能力低。懸浮物會阻塞吸附劑的孔隙,油類物質會濃集於吸附劑的表面形成油膜,它們均對接觸時間吸附有很大影響。因此在吸附操作之前,必須將它們除去。
6、接觸時間
吸附質與吸附劑要有足夠的接觸時間,才能達到吸附平衡。吸附平衡所需時間取決於吸附速度,吸附速度越快,達到平衡所需時間越短。
四、研究結果(廢水處理試驗結論)
1、針對此種廢水,其混凝處理的最佳條件為:混凝劑品種為三氯化鐵,質量百分比濃度為10%,每lL廢水中需投加此種混凝劑0.2ml,其最適pH值為7
2、進行廢水的生化處理,可知廢水中含有大量的隋性物質、難降解物質。
3、在T=33士1℃的條件下,確定其厭氧水解常數
4、由於廢水中含有多種有機化合物,在用活性炭進行吸附試驗時,表現了一定的競爭作用,活性炭總吸附量不高。
5、對於厭氧處理中的硫酸鹽,它的去除與廢水中所含的COD有一定的關系。詳細資料摘自:http://wenku..com/link?url=-rZYzotwVqhEibE74YEzhcMF_gxdXU3ZhB0sJEQVO8NtKcdqDwSeh_m6m-fjJY7ooOxeuuSJvT_2rnAuTtVNHi4TdsfeE3r-0esoZroDqEm www.juheliusuantie.com.cn 詳情請到網路文庫了解
H. 現在廠家生產尿素的工藝是怎樣的,以及產生的廢水的特點
2005年國內尿素產量為4336.7萬t,消費量為4000萬t。國內尿素生產技術是在小裝置能力的基礎上形成的,最大的生產能力只能達到20萬t/a,因其投資低、基建快、潛力大等優勢,得以在近年迅速蓬勃地發展起來。主要的工藝技術有SHS技術、高壓圈尿素優化組合技術和"節能增產新工藝"技術。
1. SHS技術
該技術由上海海懋工程公司和上海化工研究院進行開發設計,已在山東魯西、江蘇新沂、河南偃師、陝西城固等地實施。該工藝的核心是: 提高尿素合成塔的η(CO2);充分挖掘現有裝置的潛力;合理利用甲銨生成熱等3項技術。改造後,噸尿素的主要單耗預期值為:液氨595kg、CO2 760kg、蒸汽l200kg、冷卻水130t。
2.高壓圈尿素優化組合技術
該技術由中國五環化學工程公司開發設計並組織實施,技術核心主要是在高壓圈增加第二尿素合成塔;氣提塔及高壓甲銨冷凝器;採用CO2氣提技術。該技術目前正在河南輝縣化肥廠試點運行,由於種種原因一直未能開車。該技術實施後預計噸尿素單耗為:液氨585kg、CO2 700kg 、蒸汽1000kg、冷卻水100t。
3.節能增產新工藝
該技術由北京晨華設計所和山東鄒城氮肥廠聯合開發,特點為:採用2個合成塔,採用不同壓力下四段分解,對甲銨冷凝器和氣提塔均採用獨特設計,副產0.8MPa的蒸汽。該工藝噸尿素的單耗為:液氨590kg、CO2 760kg 、蒸汽900kg、冷卻水130t。由於該工藝剛剛實施,還需進一步完善和摸索。
國內目前尿素生產新技術開發主要有:
1. 深度水解裝置
隨著社會對環保問題的關注,小尿素廠對深度水解問題逐漸提到了議事日程上。目前國內有設計單位提出採用高效水解器改造原有解吸系統,或新建裝置採用優化的水解-解吸系統,使尿素裝置排放水全部返回生產裝置做工藝水或鍋爐補充水,實現零排放。該工藝採用1.3~3.9MPa蒸汽,主要設備投資為80萬~100萬元。
2. 造粒裝置
一般可通過下面幾種途徑解決尿素粒徑問題:
選用大顆粒造粒噴頭,使80%的尿素顆粒直徑大於2mm;
採用流化床冷卻裝置,降低入袋溫度,解決超產後易結塊問題,將顆粒與粉塵分開;
採用北京達立科公司開發的雙轉鼓流化床大顆粒尿素技術,尿素顆粒直徑可達4~6mm,國內已有2家採用此技術;
原有的造粒系統不動,將增產的尿素在造粒之前取出,用尿素熔融液來生產氮磷鉀復合肥,目前上海化工研究院正在幾家小尿素廠中實施該技術。
尿素有多種生產方法,但目前國內外廣泛使用的是氨和二氧化碳合成法。氨的合成方法沒有區別,二氧化碳的產生國內大多採用以天然氣和煤炭為原料。從尿素的生產工藝上講,無論二氧化碳的純度高低影響尿素的產出率。
為了檢驗以不同原料生產的尿素在作物葉面上的噴施效果,今年,我們從市場上購買了以煤炭為原料生產的「豐喜」牌尿素和以天然氣為原料生產的「天池」牌尿素,於4月中旬至5月下旬在小麥、蘋果樹上進行了不同濃度尿素溶液葉面噴施試驗。試驗設在運城市王范鄉王范村,共設8個試驗點,其中:小麥4個、蘋果4個。噴施濃度分別是:1.0% 、1.5%和2.0%,於小麥拔節期和蘋果幼果期進行噴施。噴施後分四次調查了小麥的株高、葉色變化和葉片灼傷率,以及蘋果的葉色變化和葉片灼傷率。調查結果為:在葉面噴施1.0%尿素溶液時,兩個品牌的尿素對小麥株高影響不大,小麥和蘋果葉片基本無灼傷現象;在葉面噴施1.5%和2.0%尿素溶液時,水地小麥葉片平均灼傷率分別為13.5%和28.3%,平川地蘋果葉片灼傷率分別為7.7%和27.0%,兩個品牌尿素在同一噴施濃度時對葉片灼傷情況無明顯差異。這就說明兩點:一、在本試驗條件下,小麥和蘋果樹適宜的噴施尿素濃度為1.0%,兩個品牌尿素在相同噴施濃度時,對作物葉片灼傷基本相同;二、說明了合成尿素的二氧化碳產生方法不同,不影響尿素質量。
固體復合氨基酸肥的生產方法
本技術涉及一種固體復合氨基酸肥的生產方法,它由豆餅、菜籽餅為原料,經粉碎、過篩、水解、攪拌、調pH值,出料、烘乾、粉碎、過篩、造粒、包裝等生產而成,本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它生產簡單,設備投資少,生產周期短,產品養分含量高,增產效果顯著,經在蔬菜、果樹上試驗較施等量餅肥增產6.1-14.1%,並可提高土壤保肥供肥能力、提高作物品質產量。編號30503145
生產尿基復合肥的噴淋尿液長距離輸送方法和系統
本技術公開了一種生產尿基復合肥的噴淋尿液長距離輸送方法和系統,這種系統由尿液保溫輸送管路系統和尿液濃度控制系統構成,尿液濃度控制系統由電動調節閥、流量感測器、調節器、稀釋液注入泵構成,尿液保溫輸送管路系統為逆向夾套保溫結構,尿液在尿液保溫輸送管路系統和尿液濃度控制系統控制下,以濃度92%-99.7%,溫度125℃-132℃的狀態被輸送。編號30503146
非均質尿基復合肥流化造粒工藝
本技術為一種非均質尿基復合肥流化造粒工藝。在造粒器中霧化的溶融的尿素溶液對流化床層中的粒狀晶種進行塗覆造粒,以生成磷、鉀肥或其它物質為內核,尿素為外殼的粒狀復合肥。尿素溶液的濃度≥95%,復合肥的總養分(N+P↓〔2〕O↓〔5〕+K↓〔2〕O)濃度為30-57%。晶種為磷源或鉀源肥料中的至少一種。尿素溶液中加入微量元素或除草劑或保水劑或農葯中的一種或多種。流化床可為噴動一流化床或振動一流化床。工藝流程短,產品質量好,生產效率高。編號30503147
強力尿素及其制備方法
本技術涉及一種尿素肥料。其特徵為在普通尿素中加入了氰胺化鈣。在尿素生產工藝中,將氰胺化鈣按一定配比加入到濃縮尿液或熔融尿素中,經過充分均勻混合後製得產品。本技術強力尿素具有肥效期長、尿素氮肥效利用率高的優點。加之氰胺化鈣成本低廉,使該產品更具有廣泛推廣價值。編號30503148
一種麥飯石包膜尿素及其制備方法
一種麥飯石包膜尿素,它主要由尿素、麥飯石、骨膠和澱粉組成,其優點是通過麥飯石包膜後減少尿素流失及揮發,起到緩釋,釋放期延長,減少了硝酸鹽,對環境污染起到一定作用,施用尿素包膜後的肥料不板結土地,對農作物有助長作用,抗倒扶、壯根、促早熟。編號30503149
美國發明名的改進的聚合物-硫-聚合物塗覆的肥料
本技術公開了一種聚合物塗覆,隨後用硫層塗覆,之後再用聚合物層塗覆的肥料如尿素。優選聚合物塗層是通過聚合物成分在肥料和硫塗層上直接原位共聚反應形成的。該組合物能提供積極的控釋特性,是耐磨的和耐沖擊的,並且其生產比聚合物塗覆的肥料更經濟。編號30503150
一種防尿素結塊的方法
一種防尿素結塊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在尿素進行造粒之前,將甲醛加入尿液中,讓尿素與甲醛發生充分反應,生成脲醛溶液(UFD溶液)作為尿素造粒添加劑,生產顆粒尿素產品,尿素與甲醛反應停留時間為1~10小時,脲醛溶液的pH值控制在6~8,甲醛/尿素的摩爾比為4~6,所生成的脲醛溶液不需經過濃縮或蒸發過程,利用熔融尿液泵進出口壓差將生成的脲醛溶液直接加入泵入口,作尿素造粒添加劑。編號30503151
可調控高效有機、無機復合肥
一種可調控高效有機無機復合肥及制備工藝。可調控高效有機無機復合肥的原料組份,具有改良土壤、提高化肥利用率的優點。與一般化肥相比,其氮利用率提高8-15個百分點,磷利用率可提高5-10個百分點,鉀利用率可提高3-5個百分點。使尿素等氮素平緩釋放,延長肥效期,增加肥效,該復合肥易溶於水,可隨著灌溉水沖施方法施入,也可以做基肥一次施用實現免追肥,使用方便。編號30503152
一種脲酸結晶態肥料及其制備方法
本技術涉及農用脲酸結晶態肥料及制備方法。其結晶粉末的X-衍射圖譜、硫酸溶液及蘋果酸混合攪拌均勻後加熱至70-100℃,再冷卻至結晶態。本產品具有肥效好,用量少等優點,並能改良土壤的理化生物學性能,特別適用於煙田施用。編號30503153
日本技術的稻科植物防枯死及速效營養補充劑
提供一種防止草坪草等稻物植物枯死或速效營養補充劑以及該制劑的使用方法,其中該制劑非化學肥料、對環境及人畜無影響。這種防止枯死或速效營養補充劑的特徵在於含有一種有效成分脯氨酸或兩種有效成分脯氨酸和肌苷。編號30503154
一種多功能氮肥長效劑
本技術涉及添加劑,具體地說是一種多功能氮肥長效劑。制備方法是通過機械混拌而成,與氮肥混合或加入復合肥中使用。它具有抑制效果好,成本低,易推廣並能清潔土壤、防止病蟲害和雜草生長等多功能。編號30503155
顆粒物料冷卻裝置
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顆粒物料冷卻裝置,它包括殼體、進料口和出料口,其特徵在於:進料口內下方有一散料錐,錐體上開有螺旋狀分布的孔,在冷卻裝置底部設有由多個扁管組成的流量控制機構,其上方設有由多個異形截面槽板組成的調節柵,冷空氣從冷卻裝置扁管下方的側面經扁管和槽板上的孔進入調節柵上面的物料層被抽風機吸出。該裝置特別適合於冷卻尿素顆粒,佔地面積小,能耗低,破碎率小。編號30503156
生產尿基復合肥的噴淋尿液長距離輸送管路裝置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生產尿基復合肥的噴淋尿液長距離輸送管路裝置,這種裝置由尿液保溫輸送管路和尿液濃度控制裝置構成,尿液濃度控制裝置由電動調節閥、流量感測器、調節器、稀釋液注入泵構成,電動調節閥和流量感測器前後串裝在尿液保溫輸送管路的首段,稀釋液注入泵的注入管口接在流量感測器後的尿液保溫輸送管路的尿液管路上,調節器通過接入流量感測器的輸出信號控制電動調節閥的開關度和稀釋液注入泵的電機轉速。編號30503157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發明的受控釋放的尿素基產品
反芻動物的受控釋放的尿素基飼料添加物和受控釋放的尿素基植物營養素,由全部或主要部分是由尿素組成或在其外表面有尿素的顆粒,以及顆粒上抗濕的互穿聚合物網路塗層組成,塗層包括:尿素和多異氰酸酯的反應產物,多異氰酸酯、重復單元均至少有一個雙鍵的醇酸樹脂和有至少一個雙鍵的油的反應產物。塗布的植物營養素在控制的時間如30-120天內在土壤中有基本線性的釋放速率。塗布的反芻動物飼料添加物在控制的時間如12-24小時內在瘤胃中有基本線性的NPN釋放速率。編號30503144
化肥造粒旋轉噴頭
化肥造粒旋轉噴頭,有一個噴頭體,噴頭體壁上制有噴孔,噴頭體有底板和上蓋,在噴頭上有進料口,其噴頭體內安裝液料分配器體,分配器體上部安裝誘導盤,分配器體由連接板與上蓋相固定,誘導盤位於進料口下方。本實用新型主要用於尿素、硝酸銨等化肥生產的造粒設備部件,液料在噴頭體內流動有序,各噴孔壓頭穩定,噴出造粒路程、時間短,減少縮二脲的生成,並可避免冷卻空氣走短路,提高熱交換效率。編號30503158
印度新德里發明的用作硝酸化和尿素酶抑制劑的新型制劑及其制備方法
本技術涉及一種用作硝酸化和尿素酶抑制劑的新型制劑,所述的制劑含有有效數量的氮肥、蓖麻油和黃花蒿油,後者的數量足以使該制劑的硝酸化抑制活性增加,涉及一種生產該制劑的方法以及將該制劑施加到土壤中的方法。編號30503159
美國特拉華州發明的顆粒復合肥組合物的制備工藝及其產品
本技術涉及一種顆粒復合肥組合物的制備,它是通過把尿素和甲醛的液體混合物施加到乾燥的底物例如磷源、鉀源、輔助營養源、微量營養源或其混合物上,使液體混合物就地反應形成的亞甲基脲反應產物,從而促進底物與顆粒復合物的粘合,而底物在液體混合物反應的同時造粒,以形成顆粒復合肥組合物。編號30503160
美國明尼蘇達發明的包含乳酸衍生物的調控肥料及其製造和使用方法
本技術提供了一種調控肥料產品。該調控肥料產品包括含尿素的肥料和乳酸衍生調控劑。該調控劑的優選為約0.1-5%重量的濃度。該調控劑優選為乳酸、丙交酯和/或聚丙交酯。本技術提供了一種用於調控肥料的方法,包括在約135-145℃的溫度下混合含尿素的肥料和調控劑。本技術提供了一種使用調控肥料的方法。編號30503161
芬蘭赫爾辛基發明的處理肥料工藝溶液的方法
一種制備含氮和磷的固體產品、優選固體磷酸銨和/或尿素磷酸銨產品的方法,在該方法中加熱含尿素和磷酸的溶液。然後水從溶液蒸發出來且溶液中的尿素分解為氨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與水蒸氣一起排出反應器;生成的氨中和磷酸。獲得含磷酸銨和/或尿素磷酸銨的懸浮液,將其固化、乾燥、粉碎、研磨和/或造粒。最終產品本身可作為肥料或可用作混合肥料的一部分。編號30503162
日本東京發明的含硫代硫酸銨的肥料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含有ATS的環保型肥料。即向鹼交換量大的材料和/或多孔質材料(以下記作ATS保持材料)中,添加混合1~50w%的硫代硫酸銨(以下記作ATS)水溶液,向該混合物中添加酸或酸性材料,調整pH為5.5~7.6,在這樣得到的粉末狀的含硫代硫酸銨肥料和含氮、磷、鉀成分中的一種以上的肥料粉末或該肥料粉末中添加ATS保持材料得到的混合物中,添加混合1~15w% ATS水溶液,形成粉末狀或粒狀的含硫代硫酸銨肥料。編號30503163
美國俄勒岡州發明的穩定的增效緩釋氰氨化鈣組合物
本技術公開了氰氨化鈣組合物及其施用方法。這些組合物和方法使包含氰氨化鈣活性離子的組合物穩定化,並單獨增加氰氨化鈣的效力,或與含氮材料例如尿素和有機物如廄肥結合協同增效。這些組合物和方法還便於穩定化組合物的內容物直接輸送可控部位。這些組合物和方法對進行施肥、土壤改良、金屬穩定化及抑制氣味和生物有效。這些組合物是穩定、易於標定的,而且噴施輸送到目標部位時不堵塞。編號30503164
荷蘭海牙發明的生產含氮鉀肥的方法
本技術涉及基於尿素和氯化鉀的含氮鉀肥的生產方法。該方法由以下組成:在摻和機中混合氯化鉀與尿素,加熱該混合物並成粒。選擇1.66-9.9%(質量)的氯化鉀用於混合,且將尿素以熔塊的形式輸入摻和機中。通過在造粒塔內在氣流中造粒而進行成粒。以這一方式生產的含氮鉀肥包含........(質量)。編號30503165
一種葉類蔬菜控釋肥的製造及使用方法
本技術是一種葉類蔬菜控釋肥的製造和使用方法,按配方比秤重計量好攪拌混合均勻,再包裝即成本產品;其使用方法是全部作基肥、然後在播種或移栽前1~2天全層撒施後起畦平地;用量為40~50公斤/畝。本技術制備工藝較簡單、成本低、產品價格低、產品養分釋放速率較符合葉類蔬菜對養分吸收需求規律,肥效長、肥料養分利用率高、使用方便省工。編號30503166
硝酸鉀復合肥
本技術屬肥料領域,涉及一種新型氮磷鉀復合肥及生產該復合肥的方法。利用硝酸鉀、碳酸氫銨、尿素及磷酸銨等為原料,經造粒、乾燥、分篩而製造的硝酸鉀復合肥,由於含有硝基氮肥而成為一種新型肥料。廣泛適用於不同地域、不同季節、不同作物,且具有增加作物產量,改善土壤結構等特點。編號30503167
包裹型腐植酸尿素及其制備方法
一種包裹型腐植酸尿素及其制備方法,採用煤炭腐植酸經活化後與尿素顆粒反應交包塗的方法,其腐植酸尿素重量百分比組成為:水分3-5%,灰分2-12%,腐植酸含量,3-18%,尿素含量70-95%。本方法工藝簡單,生產條件溫和且成本低廉,反應所形成的包裹層有效地抑制了尿素在土壤中的分解速度和亞硝酸鹽的生成,使作物平均增產10%以上,氮利用率提高5-10個百分點,比尿素成本降低5%,並且減緩了施用尿素造成的環境污染。編號30503168
富硒氨基酸及其生產方法
本技術屬於一種增加農產品中硒含量,促進作物生長,提高作物產量的物質及其生產方法。以植物餅粕或其它富含植物蛋白質的物質為原料,在高溫和酸性條件下進行水解,並添加硒化物、微量元素等製成富硒氨基酸。在糧食、水果、蔬菜、瓜類、茶葉及經濟作物上使用,可起到促進作物生長,增強作物抗性,改善產品品質的作用。使農產品中硒含量顯著提高,農作物產量提高5%~30%。編號30503169
一種高液位報警方法
本技術涉及一種高液位報警方法,特別涉及一種尿素裝置旋轉造粒噴頭造粒的高液位報警方法。其特徵在於:在尿素裝置旋轉造粒噴頭的上部,裝一熱電偶。本技術由於採用熱電偶測溫報警,解決了尿液結晶堵塞問題,因此具有可靠性高,准確度好的特點,每年可減少五萬元的損失。編號30503170
一種提高尿素顆粒強度的方法
本技術涉及一種提高尿素顆粒強度的方法。本技術的特點是:將甲醛溶液由貯槽,通過泵送入尿素蒸發工序第二蒸發器,在第二蒸發器中將水分蒸發去,甲醛與尿液在第二蒸發器及其後繼工序中反應,生成亞甲基二脲及其縮聚物。採用本技術,尿素粒度更均勻,粉塵很少,粒子乾燥,光滑、不粘手,色澤無變化。編號30503171
氨基酸生物肥及其制備方法
一種氨基酸生物肥,它包括5-15wt%的含鉀氨基酸溶液,40-60wt%的由動物糞、啤酒糟和植物種子粕,如菜籽粕、桐籽粕、棉籽粕、蓖麻粕、豆粕等為原料製成的動物糞發酵料,35-45wt%的含微量元素的無機肥。氨基酸生物肥具有肥料利用率高、肥效速緩兼備、改良和熟化土壤、改善作物品質等優點。編號30503172
瑞士盧加諾-比索發明的尿素的造粒方法
在造粒塔〔1〕中進行尿素造粒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使大量的熔融尿素液滴從尿素熔體分配裝置〔4〕落入造粒塔的尿素顆粒收集底部〔6〕,還包括冷卻收集底部〔6〕的步驟。編號30503173
復方長效尿素生產工藝及專用設備
本技術涉及尿素的工業生產,具體地說是一種復方長效尿素生產工藝及專用設備。其生產工藝流程採用全循環方式,在尿素造粒工序前添加復合抑制劑,至水、尿液或熔尿素中,復合抑制劑加入量是造粒塔工序後尿素重量的0.5~5%,將其進行混拌均勻後製成復方長效尿素;在所述尿素的生產流程基礎上、在閃蒸槽工序後、進入液貯槽前以水或尿液為溶劑增加添加液體復合抑制劑溶液的工序,或在二段蒸發分離後、進入造粒塔前以熔融態尿素為溶劑添加熔融態尿素-復合抑制劑溶液的工序,製成復方長效尿素。它能進一步延長肥效,提高氮利用率。
回答者:wwwhahaxiaozi - 初入江湖 二級 1-31 19:42
提問者對於答案的評價:
!
其他回答共 2 條
尿素有多種生產方法,但目前國內外廣泛使用的是氨和二氧化碳合成法。氨的合成方法沒有區別,二氧化碳的產生國內大多採用以天然氣和煤炭為原料。從尿素的生產工藝上講,無論二氧化碳的純度高低影響尿素的產出率。
為了檢驗以不同原料生產的尿素在作物葉面上的噴施效果,今年,我們從市場上購買了以煤炭為原料生產的「豐喜」牌尿素和以天然氣為原料生產的「天池」牌尿素,於4月中旬至5月下旬在小麥、蘋果樹上進行了不同濃度尿素溶液葉面噴施試驗。試驗設在運城市王范鄉王范村,共設8個試驗點,其中:小麥4個、蘋果4個。噴施濃度分別是:1.0% 、1.5%和2.0%,於小麥拔節期和蘋果幼果期進行噴施。噴施後分四次調查了小麥的株高、葉色變化和葉片灼傷率,以及蘋果的葉色變化和葉片灼傷率。調查結果為:在葉面噴施1.0%尿素溶液時,兩個品牌的尿素對小麥株高影響不大,小麥和蘋果葉片基本無灼傷現象;在葉面噴施1.5%和2.0%尿素溶液時,水地小麥葉片平均灼傷率分別為13.5%和28.3%,平川地蘋果葉片灼傷率分別為7.7%和27.0%,兩個品牌尿素在同一噴施濃度時對葉片灼傷情況無明顯差異。這就說明兩點:一、在本試驗條件下,小麥和蘋果樹適宜的噴施尿素濃度為1.0%,兩個品牌尿素在相同噴施濃度時,對作物葉片灼傷基本相同;二、說明了合成尿素的二氧化碳產生方法不同,不影響尿素質量。
I. 求助,農葯廢水的處理
農葯廢水是指農葯廠在農葯生產過程中排出的廢水。廢水水質水量不穩定。主要分為:專
① 含苯廢水屬:生產1噸六六六排出3~4噸廢水,含苯量1500~2000 mg/L,可採用蒸餾,煤矸礦渣吸附處理;
② 含有機磷廢水:COD在10000 mg/L以上,含有機磷約1000 mg/L,可先用萃取或蒸餾法回收廢水中的樂果、甲醇、二甲胺等物質,然後用生物法進行無害化處理;
③ 高濃度含鹽廢水:生產1噸敵敵畏產生廢水5~7噸,含COD達數萬毫克/升,含有機磷1000毫克/升及約0.6%敵敵畏有毒物質,以採用濃縮焚燒法或濕式氧化法處理;
④ 高濃度含酚廢水:先通過萃取法回收酚使份含量小於300mg/L,並經適當前處理後再進行生化法或化學氧化處理;
⑤ 含汞廢水:廢水呈酸性,共話物呈溶解狀態,可用於硫化物沉澱法進行處理。近年來,還有採用反滲透法,活性炭-生物膜法對農葯廢水進行處理,一些國家已禁止使用生產六六六等有機氯、有機汞農葯,積極研究微生物農葯,是防止農葯污染的根本途徑。
J. 甲硫醇鈉廢水處理方法
甲硫醇鈉(CH3SNa)為無色透明的液體,有臭味,為強鹼性液體,它是一種重要的回有機中間體化合物答,可用於生產多種農葯如滅多威、涕滅威等以及飼料添加劑蛋氨酸等產品,還可硫化氫中毒的解毒劑。
它的生產工藝多採用硫氫化鈉和硫酸二甲酯(或氯甲烷)反應,生成甲硫醇氣體,然後用液鹼吸收成20%甲硫醇鈉溶液,在生產過程中會不可避免地產生惡臭、有毒污染物:含硫氫化鈉的廢水和少量易揮發的副產品甲硫醚。
由於副產品甲硫醚(C2H6S)相對數量較少,建議使用焚燒的方法進行處理,或用雙氧水(H2O2)氧化成低毒無氣味的二甲基亞碸((CH3)2SO)。而對產生數量較多的廢水可採取氯氧化方法進行甲硫醇鈉生產中廢水的處理,處理後不僅消除了廢水污染,而且可回收有價值的硫氫化鈉(NaHS)和芒硝(Na2SO4·10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