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污水處理菌種培養方法
開始少量進水 悶曝 然後 逐步加大水量 控制好 DO 做好鏡鑒 SV MLSS 等常規測量 培養過程 視情況適當排泥!
㈡ 污水處理新系統啟動用什麼菌種,如何有效培養微生物
新系統啟動啟動是很好培養微生物;
其一,活性污泥搭配甘度_復合菌種培專養微生物效屬果快。
其二,生化池投加填料或者懸掛填料在投加菌種,利用投加菌種快速掛摸達到新系統快速啟動。
1、甘度 復合菌種由 6個菌屬共 50 多種細菌組成的復合菌系,可以適應不同的水質環境,並從中自主分化選擇出特異性強的菌種,自主適用面極廣。
2、具有其他細菌所不具備的強適應性,在不同的工業廢水中均有很好的效果,經馴化後耐鹽度高達 2%,飢餓時間可達 10d 以上。
注意事項:
1、甘度 培養期間污水中需要保持合理營養物濃度(碳氮比),以確保細菌的正常生存繁殖能力。
2、菌劑添加量亦可隨實際污染情況酌量增減。
3、接觸後,應用熱肥皂水將手洗凈,以避免吸入或接觸眼部。
4、受污染區含有殺菌劑或其他有毒試劑時,應預先研究它們對微生物的作用。
㈢ 污水處理菌種怎樣培養
污水處理廠活性污泥的培養,就是為形成活性污泥的微生物提供一定的生長條件,在這種條件下,經過一段時間,就會有活性污泥形成,並且在數量上逐漸增長,並最後達到處理廢水所需的污泥濃度。
為達到污水中污染物質降解的目的,遴選、培養、組合針對污水特別降解能力的微生物菌形成菌群,成為專門的污水處理菌種,是目前污水處理技術中最先進的幾種方式之一。
菌種源自於大自然,加以人工培育馴化,最終回歸大自然,擔任修復水體氮循環的使命,符合無毒、無公害、無二次污染、對人體無害的原則。能有效去除氨氮、BOD、COD、SS、硝酸根、硫酸根、色度、臭味、毒性物質、化合污染物等,而不需化學混凝、助凝的過程。
第一代的生物處理技術利用污水或污泥中的自發性細菌進行硝化與反硝化作用將有機污染物降解,使水體恢復氮循環的自凈能力,由於菌種不全或數量不足,已經應付不了現代化高濃度與高復雜的污水;
第二代生物處理技術則是利用專業的微生物菌劑結合好氧、缺氧、厭氧等各種手段與設施來處理特定污水,由於環境適應能力與配方不全,不易全面解決污水中的高復雜污染成分與頑劣性的污水;
第三代污水處理菌技術是新一代的復合性微生物菌群,結合污水處理菌微生物研發經驗與全球先進微生物基因工程培植技術,遴選萃取多種微生物中對水體污染物具有優秀降解性的菌種基因。
培育成新一代更具降解污染能力的微生物,經過嚴格的篩選與馴化,再運用專用配方將多種微生物構成生物鏈,最終馴養成為專治復雜污水的復合菌群,使能處理各種高難度的廢水。
(3)污水菌種投加什麼營養物擴展閱讀:
好氧性微生物污水處理菌種利用水中的溶氧(DO),將有機污染物質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或轉化為污水處理微生物的營養物質,並利用這些養分進行繁殖,其過程正好可以降解污染物質,達到除污除臭的目的,此種處理法稱為好氧性處理,利用最多的就是活性污泥法。
通用厭氧性污水處理微生物是在沒有溶氧的環境下將硝酸鹽還原(利用硝酸鹽中的氧),進行脫氮反應,使其產生氮氣,此種方廣泛運用於含有氮氣的廢水處理。而酸生成菌(通用厭氧性微生物)常用於絕對厭氧微生物污水處理工法中的前期酸化反應。
硝化反硝化復合菌種:具備硝化和反硝化雙重作用的復合菌種,在污水處理環境日益復雜的情況下,單一使用硝化或反硝化菌種越來越難達成菌種平衡,硝化反硝化的配比多數企業對污此的掌握也並非准確,造成大量菌種資源浪費或不足,難以達成理想的污水處理效果。復合菌種可根據水質情況自我擴繁,達到菌種平衡,讓污水處理工作更簡單、高效。
㈣ 污水處理廠活性 污泥培養所需營養物質
培養活性污泥需要菌種和菌種所需要的營養物,對於生活污水,其中菌種和營養物都回是具備,因此可以直接答用生活污水進行培養,而本實驗採用的模擬生活污水是按照CODCr:N:P=100:5:1的比例配置。
所需要的營養物質是:葡萄糖 NH4Cl KH2PO4
其中:
葡萄糖15.469 NH4Cl 2.88 KH2PO4 0.66 對應的是300mg/L COD
葡萄糖20.425 NH4Cl 3.84 KH2PO4 0.88 對應的是400mg/L COD
其他COD的配置你按比例算一下,這是我本科畢業設計做實驗時候的配置,絕對OK。希望對你有幫助。
㈤ 污水處理菌種的培養方法有哪些
培菌方法:
1、所謂活性污泥培養,就是為活性污泥的微生物提供一定的生長繁殖條件,即營養物,溶解氧,適宜溫度和酸鹼度。
(1)營養物:即水中碳、氮、磷之比應保持100∶5∶1。
(2)溶解氧:就好氧微生物而言,環境溶解氧大於0.3mg/l,正常代謝活動已經足夠。但因污泥以絮體形式存在於曝氣池中,以直徑500µm活性污泥絮粒而言,周圍溶解氧濃度2mg/l時,絮粒中心已低於0.1mg/l,抑制了好氧菌生長,所以曝氣池溶解氧濃度常需高於3-5mg/l,常按5-10mg/l控制。調試一般認為,曝氣池出口處溶解氧控制在2mg/l較為適宜。
(3)溫度:任何一種細菌都有一個最適生長溫度,隨溫度上升,細菌生長加速,但有一個最低和最高生長溫度范圍,一般為10-45ºC,適宜溫度為15-35ºC,此范圍內溫度變化對運行影響不大。
(4)酸鹼度:一般PH為6-9。特殊時,進水最高可為PH 9-10.5,超過上述規定值時,應加酸鹼調節。
2、培菌法:
(1)生活污水培菌法:在溫暖季節,先使曝氣池充滿生活污水,悶曝(即曝氣而不進污水)數十小時後,即可開始進水。引進水量由小到大逐漸調節,連續運行數天即可見活性污泥出現,並逐漸增多。為加快培養進程,在培菌初期投加一些濃質糞便水或米泔水等,以提高營養物濃度。特別注意,培菌時期(尤其初期)由於污泥尚未大量形成,污泥濃度低,故應控制曝氣量,應大大低於正常期曝氣量。
(2)干泥接種培菌法:最好取水質相同已正常運行的污水系統脫水後的干污泥作菌種源進行接種培養。一般按曝氣池總溶積1%的干泥量,加適量水搗碎,然後再加適量工業廢水和濃糞便水。按上述的方法培菌,污泥即可很快形成並增加至所需濃度
(3)數級擴大培菌法:根據微生物生長繁殖快的特點,仿照發酵工業中菌種→種子罐→發酵罐數級擴大培菌工藝,分級擴大培菌。如某工程設計為三級曝氣池,此時可先在一個池中培菌,在少量接種條件下,在一個曝氣池內培菌,成功後直接擴大至二三級。
(4)工業廢水直接培菌法:某些工業廢水,如罐頭食品、豆製品、肉類加工廢水,可直接培菌;另一類工業廢水,營養成分尚全,但濃度不夠,需補充營養物,以加快培養進程。所加營養物品常有:澱粉漿料、食堂米泔水、面湯水(碳源);或尿素、硫氨、氨水(氮源)等,具體情況應按不同水質而定。
(5)有毒或難降解工業廢水培菌:有毒或難降解工業廢水,只能先以生活污水培菌,然後再將工業廢水逐步引入,逐步馴化的方式進行。
(6)直接引進種菌種培菌:有些特殊水質菌種難於培養,還可利用當地科研力量,利用專業的工業微生物研究所培養菌種後再接種培養,如PVA(聚乙烯醇)好氧消化即有專門好氧菌。此法,投資大,周期長,只有特殊情況才用。
3、馴化:在培菌階段後期,將生活污水和外加營養物量,逐漸減少,工業廢水比例逐漸增加,最後全部轉為受納工業廢水,這個過程稱為馴化。理論上講,細菌對有機物分解必須有酶參與,而且每種酶都要有足夠數量。馴化時,每變化一次配比時,需要保持數天,待運行穩定後(指污泥濃度未減少,處理效果正常),才可再次變動配比,直至馴化結束。
運行管理:
1、巡視:指每班人員必須定時到處理裝置規定位置進行觀察、檢測,以保證運行效果。
2、二沉池觀察污泥狀態:主要觀察二沉池泥面高低、上清液透明程度,有無漂泥,漂泥粒大小等。上清液清澈透明¬----運行正常,污泥狀態良好;上清液混濁¬----負荷高,污泥對有機物氧化、分解不徹底;泥面上升¬----污泥膨脹,污泥沉降性差;污泥成層上浮¬----污泥中毒;大塊污泥上浮¬----沉澱池局部厭氧,導致污泥腐敗;細小污泥漂浮¬----水溫過高、C/N不適、營養不足等原因導致污泥解絮。
3、曝氣池觀察:曝氣池全面積內應為均勻細氣泡翻騰,污泥負荷適當。運行正常時,泡沫量少,泡沫外呈新鮮乳白色泡沫。曝氣池中有成團氣泡上升,表明液面下有曝氣管或氣孔堵塞;液面翻騰不均勻,說明有死角;污泥負荷高,水質差,泡沫多;泡沫呈白色,且數量多,說明水中洗滌劑多;泡沫呈茶色、灰色說明泥齡長或污泥被打破吸附在泡沫上,應增加排泥;泡沫呈其它顏色,水中有染料類物質或發色物污染;負荷過高,有機物分解不完全,氣泡較粘,不易破碎。
4、污泥觀察:生化處理中除要求污泥有很強的「活性「,除具有很強氧化分解有機物能力外,還要求有良好沉降凝聚性能,使水經二沉池後徹底進行「泥」(污泥)「水」(出水)分離。
(1)污泥沉降性SV30是指曝氣池混合液靜止30min後污泥所佔體積,體積少,沉降性好,城市污水廠SV30常在15-30%之間。污泥沉降性能與絮粒直徑大小有關,直徑大沉降性好,反之亦然。污泥沉降性還與污泥中絲狀菌數量有關,數量多沉降性差,數量少沉降性好。
(2)污泥沉降性能還與其它幾個指標有關,它們是污泥體積指數(SVI),混合液懸浮物濃度(MLSS)、混合液揮發性懸浮濃度(MLVSS)、出水懸浮物(ESS)等。
(3)測定水質指標來指導運行:BOD/COD之值是衡量生化性重要指標,BOD/COD≥0.25表示可生化性好,BOD/COD≤0.1表示生化性差。進出水BOD/COD變化不大,BOD也高,表示系統運行不正常;反之,出水的BOD/COD比進水BOD/COD下降快,說明運行正常。出水懸浮物(ESS)高,ESS≥30mg/l時則表示污泥沉降性不好,應找原因糾正,ESS≤30mg/l則表示污泥沉降性能良好。
5、曝氣池控制主要因素:
(1)維持曝氣池合適的溶解氧,一般控制1-4mg/l,正常狀態下監測曝氣池出水端DO 2mg/l為宜。
(2)保持水中合適的營養比,C(BOD)׃N׃P=100:5:1
(3)維持系統中污泥的合適數量,控制污泥迴流比,依據不同運行方式,迴流比在0-100%之間,一般不少於30-50%。
㈥ 污水處理站生化系統投加哪些營養物營養比例是什麼樣的啊
污水制處理中營養碳,氮,磷營養有一定的比例,投加比例100:5:1
BOD:N:P=100:5:1.如果按照COD的話,一般是200:5:1
你的COD是1200,那麼N需要30mg/L。P需要6mg/L。尿素的分子式是CO(NH2)2,分子量為60.而N佔28/60.然後根據比例直接計算
㈦ 生活污水的菌種怎麼培養
(1)生活污水培菌法:在溫暖季節,先使曝氣池充滿生活污水,悶曝(即曝氣而不進污水)數十小時後,即可開始進水。引進水量由小到大逐漸調節,連續運行數天即可見活性污泥出現,並逐漸增多。為加快培養進程,在培菌初期投加一些濃質糞便水或米泔水等,以提高營養物濃度。特別注意,培菌時期(尤其初期)由於污泥尚未大量形成,污泥濃度低,故應控制曝氣量,應大大低於正常期曝氣量。
(2)干泥接種培菌法:最好取水質相同已正常運行的污水系統脫水後的干污泥作菌種源進行接種培養。一般按曝氣池總溶積1%的干泥量,加適量水搗碎,然後再加適量工業廢水和濃糞便水。按上述的方法培菌,污泥即可很快形成並增加至所需濃度
(3)數級擴大培菌法:根據微生物生長繁殖快的特點,仿照發酵工業中菌種→種子罐→發酵罐數級擴大培菌工藝,分級擴大培菌。如某工程設計為三級曝氣池,此時可先在一個池中培菌,在少量接種條件下,在一個曝氣池內培菌,成功後直接擴大至二三級。
(4)工業廢水直接培菌法:某些工業廢水,如罐頭食品、豆製品、肉類加工廢水,可直接培菌;另一類工業廢水,營養成分尚全,但濃度不夠,需補充營養物,以加快培養進程。所加營養物品常有:澱粉漿料、食堂米泔水、面湯水(碳源);或尿素、硫氨、氨水(氮源)等,具體情況應按不同水質而定。
(5)有毒或難降解工業廢水培菌:有毒或難降解工業廢水,只能先以生活污水培菌,然後再將工業廢水逐步引入,逐步馴化的方式進行。
(6)直接引進種菌種培菌:有些特殊水質菌種難於培養,還可利用當地科研力量,利用專業的工業微生物研究所培養菌種後再接種培養,如PVA(聚乙烯醇)好氧消化即有專門好氧菌。此法,投資大,周期長,只有特殊情況才用。
3、馴化:在培菌階段後期,將生活污水和外加營養物量,逐漸減少,工業廢水比例逐漸增加,最後全部轉為受納工業廢水,這個過程稱為馴化。理論上講,細菌對有機物分解必須有酶參與,而且每種酶都要有足夠數量。馴化時,每變化一次配比時,需要保持數天,待運行穩定後(指污泥濃度未減少,處理效果正常),才可再次變動配比,直至馴化結束。
㈧ 污水菌種投加生化池如何培養
拉污泥或者掛填料搭配菌種培養;
培養步驟:
將生化池進出水閥門關掉,缺氧池有攪拌需要開著攪拌裝置,好氧池曝氣設備需要提前預曝氣2小時,使得水中溶解氧能達到2-4mg/L,厭氧(缺氧)溶解氧控制在0.5mg/L以下;生化池PH控制在6-9的數值,好氧池PH控制在7-8.5之間較佳。生化池中的溫度建議控制在10°-35°之間合適。
固體粉末菌種在投加前需要與生化池的污水溶解,菌種與水的溶解比例為1:10溶解,溶解後的細菌溶解分別投加到之前已經攪拌和曝氣的好氧氧和缺氧池子中。
進出水關閉兩天中水中的有機物有限,細菌繁殖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有機物,通過人工外部投加營養源,如葡萄糖,尿素和磷酸二氫等。
持續曝氣24小時,使微生物激活,附著菌床並進行繁殖,達到活躍狀態。
建議採用階段式調適進水,以減小對已經培養起來的細菌的沖擊,運行第一天打開正常進水量的1/5,第二天是正常進水量的2/5,第三天是正常進水量的3/5。第四天是正常進水量的4/5,第五天時,可正常進出水。
北京 甘度 環保
㈨ 想問一下污水處理站里的生化系統應該加哪些營養物比例是多少
生化指的是生物化學反應過程,在這個系統中包含厭氧、兼氧、好氧三個階段。
在污水的好氧處理中,對微生物來講,碳,氮,磷營養有一定的比例,一般為C:N:P=100:5:1。而在污水的厭氧處理中,對污水中N,P的含量要求低,有資料報導,只要達到COD:N:P=800:5:1即可,但一般來講,要求C/N比達到(10-20):1為宜。應為濃度比。我們一般投放麵粉、二胺(含N,P)
首先,如果是用葡萄糖來配置營養液,可以理解COD近似等於BOD,也就是說COD和BOD都可以表示為碳源,營養比應該表示為C:N:P=100:5:1.
在常規活性污泥系統中,若廢水中C為100(即BOD5為100),大體上3/4的C經異化作用後被徹底氧化為CO2,1/4(即25)的C經同化作用合成為微生物細胞。從菌體中元素比例得知,N為C的1/5,P又為N的1/5,故在合成菌體時,25份C同時需5份N,1份P。因此在去除100份C所需的營養配比為BOD5:N: P=100:5:1。
從化學式下手,葡萄糖C6H12O6(分子量180),尿素(NH2)2CO(分子量60),磷酸二氫鉀KH2PO4(分子量136),分子量C:12/N:14/P:31,按照C:N:P=100:5:1,C應取1200g,N應取70g,P應取31g,因要求COD為500mg/L時,C應取0.5g,則0.5:1200=1:2400,則可求出N實際應取0.029g,P應取0.013g.
而取用的是化合物,用分子量換算一下,則有實際取用尿素=60×0.029÷14=0.124g,實際取用磷酸二氫鉀=136×0.013÷31=0.057g,因實際取用尿素中含有C=0.124×12÷60=0.0496g,則最終取用葡萄糖=180×0.5÷12-0.0496=7.45g
應取葡萄糖7.45g;尿素0.124g;磷酸二氫鉀0.057g.
COD進水為170,出水假設為80,則需要去除90ppm,一天800方,則需要去除的COD為:800*90g=72000g=72kg
按COD:N:P=100:5:1可以計算出需要N為3.6kg,P為0.72kg。
然後再根據尿素和過磷酸氫二鉀的分子式和濃度來計算所需要的尿素量和過磷酸氫二鉀量。
可以網路我的名字咨詢哦。
㈩ 污水處理微生物菌種如何培養
1、甘度復合菌種:降解COD/BOD/氨氮/總氮/總磷等污染物;助力新老系統快速啟動。
復合菌種主要是降解COD/BOD/氨氮/總氮/總磷等污染物,復合菌種是一個復合型菌種,屬於兼性菌種,主要成分硝化細菌屬、反硝化細菌屬、芽孢桿菌屬、假單胞菌屬和活化酶以及多糖等等。同時應用於新老系統啟動也具有非常好的效果。
2、 甘度硝化細菌:主要降解氨氮
氨氮的去除所用的細菌是硝化細菌,硝化細菌屬於好氧菌種,主要應用於好氧池,其成分主要是亞硝酸菌和硝酸菌組成。
3、 甘度反硝化細菌:主要降解總氮
總氮的去除所用的細菌是反硝化細菌,屬於厭氧菌,主要應用於厭氧池或缺氧池,其主要成分是假單胞菌屬、芽孢桿菌科等等。
硝化階段
硝化階段:含氮有機物(有機氮)在有氧貨無氧環境中被氨化為氨氮,改部分污水進入有氧的處理構築物後,在亞硝酸細菌和硝化菌的做一下轉化為硝酸鹽氮,為後續反硝化提供准備。
控制條件:
1、溶解氧:溶解氧控制在2~3mg/l之間,溶解氧低於0.6mg/l硝化過程將受到較大抑制,
2、水溫:硝化菌比較合適的水溫25~35℃之間。通常低於5℃時,細菌的活性會受到抑制,硝化菌就很難發揮它的作用。
3、PH值:硝化菌選擇在的PH值7.5~8.5之間
4、底物濃度:硝化細菌是自養型好氧菌,底物濃度對於硝化菌不是其生產的必要因素。
5、污泥齡:需要保證好氧系統的微生物有足夠的硝化菌,提供硝化菌的濃度,通常將污泥齡控制在10d左右。
反硝化階段
反硝化階段:承接硝化段的產物硝酸鹽氮,對其進行反硝化反應,使硝酸鹽氮轉化為氮氣排出水體。
PH值:反硝化過程合適的PH值6.5~7.5,PH值控制不當,將影響反硝化細菌的生長速率及反硝化酶的活性。
水溫:反硝化菌和硝化菌對水溫的要求基本相同,反硝化菌耐受高水溫較硝化菌強,一般在20~40℃。
底物濃度:底物濃度對於反硝化的進行至關重要,BOD5/RKN>4.0,否則需要補充底物(投加碳源)。
溶解氧:反硝化進行需要嚴格控制溶解氧,一般控制在DO>0.5mg/l,反硝化菌屬於兼性菌,有氧和無語條件下皆可生存,我們需要利用的是反硝化菌無氧代謝。
培菌方法:
1、所謂活性污泥培養,就是為活性污泥的微生物提供一定的生長繁殖條件,即營養物,溶解氧,適宜溫度和酸鹼度。
(1)營養物:即水中碳、氮、磷之比應保持100∶5∶1。
(2)溶解氧:就好氧微生物而言,環境溶解氧大於0.3mg/l,正常代謝活動已經足夠。但因污泥以絮體形式存在於曝氣池中,以直徑500µm活性污泥絮粒而言,周圍溶解氧濃度2mg/l時,絮粒已低於0.1mg/l,好氧菌生長緩慢,所以曝氣池溶解氧濃度常需高於3-5mg/l,常按5-10mg/l控制。調試一般認為,曝氣池出口處溶解氧控制在2mg/l較為適宜。
(3)溫度:任何一種細菌都有一個適生長溫度,隨溫度上升,細菌生長加速,但有一個低和高生長溫度范圍,一般為10-45ºC,適宜溫度為15-35ºC,此范圍內溫度變化對運行影響不大。
(4)酸鹼度:一般PH為6-9。特殊時,進水高可為PH 9-10.5,超過上述規定值時,應加酸鹼調節。
培菌法:
(1)生活污水培菌法:在溫暖季節,先使曝氣池充滿生活污水,悶曝(即曝氣而不進污水)數十小時後,即可開始進水。引進水量由小到大逐漸調節,連續運行數天即可見活性污泥出現,並逐漸增多。為加快培養進程,在培菌初期投加一些濃質糞便水或米泔水等,以提高營養物濃度。特別注意,培菌時期(尤其初期)由於污泥尚未大量形成,污泥濃度低,故應控制曝氣量,應大大低於正常期曝氣量。
(2)干泥接種培菌法:取水質相同已正常運行的污水系統脫水後的干污泥作菌種源進行接種培養。一般按曝氣池總溶積1%的干泥量,加適量水搗碎,然後再加適量工業廢水和濃糞便水。按上述的方法培菌,污泥即可很快形成並增加至所需濃度
(3)數級擴大培菌法:根據微生物生長繁殖快的特點,仿照發酵工業中菌種→種子罐→發酵罐數級擴大培菌工藝,分級擴大培菌。如某工程設計為三級曝氣池,此時可先在一個池中培菌,在少量接種條件下,在一個曝氣池內培菌,成功後直接擴大至二三級。
(4)工業廢水直接培菌法:某些工業廢水,如罐頭食品、豆製品、肉類加工廢水,可直接培菌;另一類工業廢水,營養成分尚全,但濃度不夠,需補充營養物,以加快培養進程。所加營養物品常有:澱粉漿料、食堂米泔水、面湯水(碳源);或尿素、硫氨、氨水(氮源)等,具體情況應按不同水質而定。
(5)有毒或難降解工業廢水培菌:有毒或難降解工業廢水,只能先以生活污水培菌,然後再將工業廢水逐步引入,逐步馴化的方式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