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速分生物技術處理污水效果怎麼樣
該項目所採用的處理工藝的核心部分,即速分生化處理技術,為北京科凈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專利技術,近年來取得了多項榮譽,並成功應用於多處國家級重點工程:
(1)幾項專利技術名稱與專利號;
「一種用於污水凈化裝置的速分生化球」——ZL 02253989.1 「速分生物污水處理系統」——ZL 2005201450346 「速分生物污水處理方法及系統」——ZL 200510132150.9
「用於水體生物凈化處理的載體生化球及生物凈化床」——ZL 200620158684.9
「速分生物處理裝置」——ZL 200720169890.4
「用於污水凈化裝置的速分生化球」——ZL 200720103339.X 「景觀水環境仿生強化凈化方法」——ZL 200710100171.1 「一種用於污水凈化裝置的填料」——ZL 200810113599.4 「一種用於污水凈化的速分生化球」——ZL 200820108330.2 (2)速分生化處理系統及裝置通過了國家級科學技術成果鑒定; (3)榮獲國家環保部頒發的2007年環境保護科學技術二等獎; (4)速分生化處理工藝是國家建築標准設計圖集《建築中水處理工程(二)》(08SS703-2)推薦使用的污水生化處理工藝;
(5)與大學合作完成了速分工藝的數學模型分析;
(6)應用於奧運會主會場——森林公園15座污水處理項目;
(7)應用於殘奧中心污水處理項目;
(8)應用於亞洲博鰲論壇北京文化壇污水處理項目;
(9)應用於全國三個生態縣之一 ——北京密雲縣污水處理項目。
1、速分生物處理技術的提出
1.1目前污水處理廠設計運行中存在的問題
國內外大部分污廢水的處理均採用以生物處理為主的工藝技術,原因在於生物處理工藝具有運行費用低,處理程度高的優勢,但同時生物法也存在著許多迫切需要解決的重大問題。
1.1.1氣味問題
由於污水處理過程中會產生不良氣味,導致污水處理廠建設一直遵循「宜遠不宜近」的原則,大多遠離城鎮居民生活區,繼而造成管網投資龐大,回用成本高。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需要從工藝原理上解決氣味問題,減少產生臭氣的環節。 1.1.2污泥問題
生物法往往伴隨著剩餘污泥的處理問題,造成污水處理廠建設運行過程中,大量剩餘污泥處理困難,增加投資、處理成本。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需要深入研究污泥減量化問題,從根本上降低污泥處理費用,同時可以改善污水處理廠周邊的環境。 1.1.3建設規模與實際負荷差距問題
污水處理廠建設,多執行「宜大不宜小」的原則,造成建設規模與實際負荷的巨大偏差,運行成本高,無法形成良性循環。由此,需研製一種啟動速度快,不需接種、馴化,可適應模塊化運行的生物處理工藝。再將污水處理構築物建設成模塊化的單元,根據污水量的變化決定模塊的建設數量和運行數量。 1.1.4微污染水的治理難
地表水富營養化程度日趨嚴重,但其水質指標較生活污水要低很多,造成常規污水生物處理工藝很難適應,處理效率低。而化學氧化等化學、物理深度處理技術,處理成本之高,很難大規模應用。因此需要研發出處理程度高、運行成本低的適用於微污染水體的處理技術和工藝。
1.1.5運行成本問題
各種化學、生物、膜處理工藝的運行成本問題,一直以來制約其推廣應用,特別是在我國目前經濟狀況下,很多處理設施建得起,用不起。為解決這一問題,只能從源頭的處理工藝上,降低能耗,解決運行費用高的問題。 1.1.6運行操作復雜問題
常規生物處理工藝,流程長,運行過程中其維護、操作均需較強的專業性,造成許多污水處理設施不能長期穩定運行。因此,需從工藝上解決操作難的問題,推出「傻瓜工藝」。
1.2速分生化處理工藝的技術指標
COD去除率85%以上,BOD去除率90%以上,NH3-N去除率90%以上,總氮去除率85%以上;
② 污水處理工藝的生物法具體是怎麼樣的
生物接觸氧化工藝起源於歐洲,其在中國也得到了廣泛應用,是生物膜法污水處理工藝中使用較廣泛的一種;而曝氣生物濾池是近年來研究開發的污水處理工藝,具有有機負荷高、佔用土地少、節約投資等優點,在新建污水處理設施中被廣泛採用。筆者選擇生物膜作為主要處理工藝,對比研究生物接觸氧化工藝和曝氣生物濾池工藝在中試規模上處理實際污水的效果,從2種工藝進、出水水質和污泥質量濃度、原生動物和後生動物密度的角度比較2種工藝的運行效果,進一步認識生物膜法污水處理工藝的規律。
在小規模分散型污水處理中大量使用生物膜污水處理工藝,比使用活性污泥工藝更有優勢,具體體現在:①微生物相方面,各種生物膜工藝中參與凈化反應的微生物多樣化,微生物的食物鏈較長,世代時間較長的微生物易於存活,在分段運行中每段都能夠形成優勢菌種;② 在處理工藝上,各種生物膜工藝對水質水量變化均有較強的適應性,污泥沉降性能良好、易於固液分離,能夠處理低濃度的污水,易於維護、節能。
生化處理技術中,較為典型和成功的是間歇式活性污泥法(SBR)和氧化溝。間歇式活性污泥法是將初沉池、反應池和二沉池各工序放在同一反應器(SBR反應器)中進行,處理過程分為進水、反應、沉降、出水、閑置五個階段。廢水在SBR反應器的曝氣過程中與污泥完全混合。完成降解反應後,停止曝氣,活性污泥顆粒在靜置中沉降,上層的清水自反應器中排出。SBR法的特點是簡化了工藝結構,提高了反應器的混合傳質效率,投資少,反應易於操作控制。氧化溝亦稱氧化渠或循環曝氣池,其特點是採用橫軸轉刷或豎軸表面葉輪曝氣來推動水流。該工藝能耗低,具有推流式和混合式兩者的特徵。(2)生物膜法 生物膜法是在處理污水的反應器中添加介質(填料)作為微生物附著的載體。在分解有機污染物的過程中,微生物在介質表面生長繁殖,逐步形成粘液狀的膜,然後利用固著在介質表面的這種微生物膜來凈化污水。在分解有機污染物的過程中,膜逐步增厚,形成表層好氧、內層兼氧和厭氧的微生態環境,因此生物膜法具有一定的厭氧降解功能。生物膜法具有無需污泥迴流、膜的生物活性高、反應穩定等優點。生物膜法通常分為潤壁型生物膜法(如生物濾池和生物轉盤)、浸沒型生物膜法(如接觸氧化法)和流動床型生物膜法(如生物移動床和生物流化床)。不同類型的生物流化床在結構、充氧方式、填料性質與形狀方面有一定的差異,但共同點是:床內載體在充氧過程中始終懸浮於液體中做快速運動,具有類似於液體的自由。
③ 生物法處理重金屬廢水有什麼特點和優點
生物法處理重金屬廢水最大的特點是在運行過程中微生物能不斷地增殖,生物版質去除金屬離子權的量隨生物質量的增加而增加。生物法在應用上具有很多優點,如綜合處理能力較強,使廢水中的銅、六價鉻、鎳、鋅、隔、鉛等有害金屬離子得到有效的去除;處理方法簡便實用;過程式控制制簡單;污泥量少,二次污染明顯減少。然而生物法處理重金屬廢水存在著功能菌繁殖速度和反應速率慢,處理水難以回用的缺點。目前一些微生物已經應用於含銅電鍍廢水的凈化,生物吸附是利用一定種類的生物群積聚廢水中的重金屬,生物群可以被認為是生物吸附的離子交換劑。微生物有機體屬於不同的種屬,如細菌、真菌、酵母菌、藻類等,這些天然的、豐富的、價廉的微生物可以用作有效的生物吸附劑選擇性地去除廢水中的銅離子,有關利用微生物去除銅離子的報道很多[18-20]。雖然活性微生物的吸附量和吸附效率高於非活性微生物,通常仍選用非活性微生物,主要是非活性微生物不受環境毒性、營養物、生長介質的限制,解吸容易,微生物可以再利用,過程式控制制簡單,生物體停留時間較長,生物吸附迅速。採用微生物處理重金屬廢水的研究已成為熱點。
④ 生物法處理廢水優於化學法處理廢水嗎
我們可以對比一下兩種處理方法:
化學處理法是指向廢水中加入化學葯劑如明礬等化學葯品,專使其與屬污染物發生化學反應而生成無害物的過程。
生物處理法是利用微生物降解代謝有機物為無機物來處理廢水。通過人為的創造適於微生物生存和繁殖的環境,使之大量繁殖,以提高其氧化分解有機物的效率。
與化學法相比,微生物處理法具有經濟、高效的優點,並可實現無害化、資源化,所以長期以來始終占重要位置。
所以,生物法處理廢水優於化學法處理廢水。
⑤ 生物法處理廢水對廢水水質的要求
首先確定是厭氧生物法還是好氧生物法.
厭氧生物法的話,要求不高,但是要版保證厭氧生物正權常生長的營養物質.
如果是好氧法的話,必須要求廢水可生化性能達到0.3以上,且COD不能過高,pH值也盡量為中性,懸浮固體濃度不能太高,一般都在好氧工藝前設置調節池,混凝沉澱池,和一些必要的預處理設施.
⑥ 生物膜法處理廢水
使廢水流過生長在固定支承物表面上的生物膜,利用生物氧化作用和各相間的物質交換,降解廢水中有機污染物的方法,是廢水需氧生物處理法的一種。用生物膜法處理廢水的構築物有生物濾池、生物轉盤和生物接觸氧化池等。
生物濾池是由過濾田和灌溉田逐步發展而來的。過濾田和灌溉田是天然條件下的需氧生物處理設施。廢水流入過濾田和灌溉田後,水中的有機物滯留在土壤表層,由需氧微生物氧化分解為無機物。這種作用只在土壤表層進行,佔地面積大,而且受氣候影響,只能在適當條件下採用。19世紀末,進行了灑滴濾池試驗。20世紀初灑滴濾池法得到公認,出現了各種型式的生物濾池。用生物濾池處理廢水的方法統稱為生物膜法。
處理廢水過程
生物濾池一般是長方形或圓形,池內填有濾料,濾料層上為布水裝置,濾料層下為排水系統。廢水通過布水裝置均勻灑到生物濾池表面,呈涓滴狀流下,一部分廢水呈薄膜狀被吸附於濾料周圍,成為附著水層;另一部分則呈薄膜流動狀流過濾料,並從上層濾料向下層濾料逐層滴流,最後通過排水系統排出池外。
由於濾料間隙的空氣不斷地溶於水中,水層中保有比較充足的溶解氧;而流過的廢水中所含的大量有機物質,可作為微生物的營養源,因此水層中需氧微生物能夠大量生長繁殖。微生物的代謝作用使部分有機物質被氧化分解為簡單的無機物,並釋放出能量。這些能量一部分供微生物自身生長活動的需要,另一部分被轉化合成為新的細胞物質。另外,廢水通過濾池時,濾料截留了廢水中的懸浮物質,並吸附了廢水中的膠體物質,使大量繁殖的微生物有了棲息場所,從而在濾料表面逐漸生長起一層充滿微生物及原生動物的「生物膜」。膜的外側有附著水層,廢水不斷地從濾池上淋灑下來,就有一層廢水不斷沿生物膜上部表面流下,這部分廢水為流動水層。流動水層和附著水層相接觸,附著水層由於生物凈化作用,所含有機物質濃度很低,流動水層通過傳質作用把所含的有機物傳遞給附著水層,從而不斷地得到凈化。同時由於生物膜上的微生物的增殖,膜的厚度不斷增加,當達到一定厚度時,生物膜層內由於得不到足夠的氧,由需氧分解轉變為厭氧分解,微生物逐漸衰亡、老化,使生物膜從濾料表面脫落,隨水流至沉澱池。生物濾池的濾料上再生成新的生物膜,如此不斷更新。
就部分濾料來說,處理廢水效能呈周期性變化。在生物膜形成的初期,微生物的代謝活動旺盛,凈化功能最好;隨著生物膜逐漸加厚,內部出現厭氧分解現象,凈化的功能逐漸減退;到生物膜脫落時為最低。但就整個濾池來說,濾料上生物膜的脫落是參差交替的。因此,在正常情況下,整個濾池的處理效果是基本穩定的。
由於生物膜要不斷更新,脫落的生物膜隨水流出,因此必須在生物濾池後設置沉澱池。這種池稱為二次沉澱池。為保證生物濾池的正常工作,對含有較多懸浮物質和油脂等易於堵塞濾料的廢水,須設置初次沉澱池、浮選池和隔油池等,以進行預處理。
需氧生物膜上的微生物種類很多,有細菌、真菌、藻類、原生動物和後生動物,以及肉眼可見的微型動物。生物濾池中上層、中層、下層構成生物膜的微生物,種類也有區別。
需氧生物膜上微生物的代謝產物主要是二氧化碳和水,在同流動水層接觸時,被流動水層帶走。厭氧生物膜內的產物主要是硫化氫和氨。這些厭氧生化產物在透過需氧生物膜時大部分被氧化,因此生物濾池在工作正常時基本上沒有臭氣。
普通生物濾池的水力負荷和有機物負荷都較低,往往採用間歇運行方式,廢水中的有機物被氧化分解得比較徹底,但佔地面積大。高負荷生物濾池的水力負荷和有機物負荷都較高,採用連續運行方式,廢水在濾池中停留時間短,只有易於氧化的有機物被分解,而較難氧化的有機物未及分解就被排出。因此這種濾池的凈化程度不如普通生物濾池徹底,而且二次沉澱池中沉澱的污泥量較多。但它的水力負荷較高,水的沖刷力大,濾池不易堵塞。如進入濾池的廢水中有機物濃度過高,可採用迴流運轉方式,即將生物濾池的一部分出水迴流到濾池前同進水混合。這樣可以降低進水濃度,保證水的沖刷力,還能增加濾池中的有用微生物,從而保證生物濾池的正常工作。同時可以查看中國污水處理工程網更多技術文檔。
選擇合適的濾料十分重要。濾料必須機械強度好,耐腐蝕;表面積大,略呈粗糙,但又不影響水的均勻流動;濾料間應有一定的空隙,以免堵塞,並使空氣流通;能就地取材,價格低廉。長期以來多以卵石、碎石、爐渣、焦炭等為濾料。近年來開始使用人工塑料濾料,如波形板和列管式濾料。這種濾料質量輕,強度高,耐腐蝕性能好,表面積和空隙率都較大。
與活性污泥法比較,生物膜法對於進水負荷的變化適應性強,管理簡便,基本建設投資和運行費用都較低。但處理效率和衛生條件較差,佔地面積較大。生物膜法近年發展起來的幾種新型構築物有:
① 塔式生物濾池,簡稱塔濾。塔高7~24米,內部通風良好,水流紊動劇烈,水力沖刷較強。因此,污水同空氣和生物膜接觸充分,生物膜更新速度快,各層生長有適應於廢水性質的不同的生物群,有利於有機物的生物降解。塔濾負荷較高,水力負荷每日每平方米可達90~150米3,有機物負荷每日每立方米達1100~2400克(BOD5)。佔地少,對沖擊負荷有較強的適應性。
② 生物轉盤。由固定在一橫軸上的若干間距很近的圓盤組成。圓盤面生長有一層生物膜,作用與生物濾池中濾料相似。圓盤是用輕質耐腐蝕、堅固而不易撓折的材料,如泡沫聚氯乙烯、泡沫聚苯乙烯、硬聚氯乙烯、玻璃鋼等材料製成。圓盤有約一半的面積浸在一個半圓形或矩形的水槽內。廢水在槽中流過時,圓盤緩慢轉動。圓盤的一部分浸入廢水時,生物膜吸附廢水中的有機物,使微生物獲得營養。當轉出水面時,生物膜又從大氣中直接吸收氧氣。如此循環反復,廢水中的有機物在需氧微生物的作用下得到氧化分解。圓盤上的生物膜也會因老化不斷地自行脫落,隨水流出,在二次沉澱池中沉澱下來。生物轉盤能處理高濃度廢水,而不會發生堵塞現象。構造與生物轉盤類似的還有生物轉筒。主體裝置是由固定在一橫軸上的若干圓筒組成,圓筒中裝填料,生物膜生長在填料表面。
③ 生物接觸氧化池(見生物接觸氧化法)。
提高生物膜法的處理效率,主要是在單位時間內適當地加大生物膜同廢水的接觸面積和充分供給所需要的氧氣。為此,有些國家在試驗研究一種流化床。這種設施以砂或活性炭等比表面積大的材料作為生物膜擔體,以沸騰狀態在廢水中分解氧化有機物。
補充
生物膜法是利用附著生長於某些固體物表面的微生物(即生物膜)進行有機污水處理的方法。生物膜是由高度密集的好氧菌、厭氧菌、兼性菌、真菌、原生動物以及藻類等組成的生態系統,其附著的固體介質稱為濾料或載體。生物膜自濾料向外可分為慶氣層、好氣層、附著水層、運動水層。生物膜法的原理是,生物膜首先吸附附著水層有機物,由好氣層的好氣菌將其分解,再進入厭氣層進行厭氣分解,流動水層則將老化的生物膜沖掉以生長新的生物膜,如此往復以達到凈化污水的目的。生物膜法具有以下特點:(1)對水量、水質、水溫變動適應性強;(2)處理效果好並具良好硝化功能;(3)污泥量小(約為活性污泥法的3/4)且易於固液分離;(4)動力費用省。
⑦ 使用生物技術方法的廢水處理
生物強化技術的主要特點 生物強化技術是一種利用生物治理廢水的高效技術,在廢水治理中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與傳統的活性污泥法相比,生物強化技術更體現出易於操作、針對性強等優點,這種廢水處理技術主要研究並投放特殊菌種進入污水,通過其新陳代謝,將分解並吸收廢水中的一些物質,凈化污水,具有明顯的低成本、高效率等特點,所以在近期成為廢水處理領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首先來看其技術原理。所謂生物強化技術,就是以生物制住生物,以菌制菌,向自然菌群中投入特殊的微生物以增強生物力量,並對污水等特定環境或特殊污染物加以反應。按投入菌種與底質之間的不同作用,可分為直接作用與共代謝作用兩種方式。 其中,直接作用是以馴化、篩選、誘變、基因重組等一系列關鍵技術的實施,獲得一批以污水為主要能源的微生物,然後復制投入一定數量,對目標物質進行降解,達到去除污染的目標,這種技術方法使用的菌株大多通過質粒育種和基因工程獲取。共代謝作用則是針對廢水中的一些有害物質,在一定條件下降解,改變其化學結構,從而降低物質的有害性,主要包括菌株通過新陳代謝將二級基質共同氧化、不同微生物之間的協同作用、休眠細胞對污染物降解等三種類型。這三種類型所採取的原理有所不同,例如不同微生物協同,是因為有些污染物的降解必須以兩種甚至多種微生物共同作用才能完成,通過幾種微生物的交替作用,微生物製造氧化物,然後氧化物再被另一種微生物降解,多次作用後徹底消除污染物。再如休眠細胞降解,由於處於休眠狀態的微生物在含有不同有機物的污水中會產生不同的酶,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作用,降解廢水中的不同有機物。 其次來看其應用。生物強化技術作用用於焦化廢水、印染廢水和制葯廢水等幾個領域。焦化廢水因成分復雜,無機物和有機物的種類多,被列為難以降解工業廢水,一般通過投放高效菌種,以固定化、高效降解微生物法等強化技術來進行處理。而印染廢水中的有機物含量非常大,以前採用生物膜法來處理,無法有效去除其中的有機物,通過應用高效脫氧色菌和pva降解菌,加快生物膜的形成速度,穩定性好,效率高。對於制葯廢水,近年通常以混合菌種加以處理,並得到廣泛推廣。因為混合菌比單一菌種具備更強的降解能力,降解速度和降解效率明顯提升,並且在穩定性和抑制其他雜菌生長等方面有大幅改善,這些特性單靠單一菌種根本無法完成。 總的說來,由於成本低廉、操作簡單、效率較高,生物技術在污水處理領域不斷得到推廣,並取得顯著效果。隨著對生物膜法和生物強化等生物技術的深入研究,發展出越來越多污水處理技術,成本降低和效益提升日漸突出,我們只有不斷吸收國際上先進的生物技術信息,勇於創新,敢於實踐,才能逐漸提高國內污水處理的系統性水平
⑧ 簡述好氧生物法處理污水和厭氧生物法處理污水的異同
好氧生物法處理溶解的、膠體的、固體的有機物。
厭氧生物法處理有機污泥內和高濃度的有機廢水容。
好氧生物法處理廢水時間短厭氧生物法處理廢水時間長。
好氧生物法處理廢水需要供給氧氣。
厭氧生物法處理廢水不需供給氧氣,同時還可產生甲烷。
好氧生物法處理廢水有大量的污泥產生。
厭氧生物法處理廢水污泥產量低。
好氧生物法處理廢水無臭氣。
厭氧生物法處理廢水有臭氣產生。
⑨ 生物處理法在廢水處理中的地位是怎樣的
95%的概念
⑩ 微生物處理廢水
污水處理的方法有物理方法、化學方法和生物方法。而物理法和化學法的處理效率低,費用高,管理復雜,甚至可能造成二次污染,所以無法得到很好的應用和大范圍的推廣。而生物法則是目前應用最廣的方法。生物法通常是利用具有各種生理生化性能的微生物類群間的相互配合而進行的一種物質循環過程。從而使污水得到再生的過程。生物法處理污水具有效率高,費用低,能耗低,出水質好,管理簡單等優點。利用微生物進行處理使水資源再生,無論是現在還是將來都是污水處理的主要途徑之一。
微生物具有體積小,表面積大,繁殖能力強等特點,能不斷的與周圍的環境快速的進行物質交換。污水具備微生物生長繁殖的條件,因而能使微生物從中獲得營養物質,同時降解和利用有害的物質,從而使污水得到凈化。依據處理過程中的微生物對氧環境的需求可分為好氧法和厭氧法。現在應用最廣泛的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氧化塘法均屬於好氧法;厭氧處理是現在研究的比較熱門的方法,現在比較流行的厭氧處理器有AF、UASB、EGSB。現在好氧法和厭氧法相結合的處理方法也是比較熱門的研究,因為處理效果要比傳統的方法好。
1、好氧處理系統
好氧微生物在有氧條件下,通過分解代謝、合成代謝和物質礦化,把環境中的有機物氧化分解成無機物,從而使污水得到凈化,同時使微生物得到增長繁殖。
1.1 活性污泥法
活性污泥法由Arden和Lockett於1914年在英國切斯特創建成試驗廠,是利用河流自凈原理的人工強化高效污水處理工藝。經過90多年的發展,該工藝已經成為當前污水處理方面應用得最廣泛的工藝。
所謂活性污泥就是以需氧性細菌為主體的微生物與水中的懸浮物質、膠體物質聚集在一起形成肉眼可見的絮狀顆粒,也稱絮凝體[2]。活性污泥法是以活性污泥為主體的污水生物處理技術,其原理是通過曝氣供氧,使大量繁殖的微生物群體懸浮在水中,並利用從而降解污水中的有機物,停止曝氣時,懸浮微生物群絮凝體易於沉澱與水分離,並使污水得到凈化、澄清[3]。其工藝流程如下圖:
污水預處理→ 曝氣池 → 二沉池 → 出水
↑ ↓ ↓
← 迴流污泥 ← → 剩餘污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