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怎樣保護江豚
2007年1月25日至29日,受大自然保護協會(TNC)長江與淡水項目的委派,我參加了中科院武漢水生所對鄱陽湖江豚冬季生存狀況的考察,目睹了鄱陽湖上令人震驚的大規模的挖沙活動對江豚生存狀況的威脅。
這一調查是TNC、WWF、CI、WCS、IFAW、FFI等多個在京環保組織共同提出的「保護長江流域鯨豚類對策與行動」的一個內容。
面對2006年12月長江中下游白暨豚考察未見蹤影、中國鯨豚類物種保護所面臨的嚴峻挑戰,生活在長江中的江豚急劇減少,很可能步白暨豚的後塵;同時長江及其流域生態系統和野生動物受到航運、挖砂、過度捕撈等的威脅,而陷入生態窘境的實際,這些國際環保組織決定立即分頭採取行動,使全社會以及公眾了解長江生態狀況的優劣與人民生產、生活緊密相關,引起社會各方面對我國瀕危物種江豚的關注,使其得到更有效的保護。
或許是對白暨豚考察悲劇性結局的回應,聯合國環境署將2007年定為「世界海豚年」。
中科院水生所副所長王丁特別提出了當前拯救中國特有物種江豚的迫切性。他說,長江幹流中的江豚大概有700-900頭,鄱陽湖、洞庭湖約500頭,比較樂觀的估計總共不超過1400頭。這個數字已不到1997年的一半。盡管江豚的種群數量每年還在以7.3%的速度下降,但如果能有足夠重視,江豚還有希望。
挖沙船帶來財富也帶來災難
1月26日,在習習寒風中,我和中科院水生所江豚考察隊員一起登上停泊在鄱陽湖上的「挖沙王」(當地人對這種差不多一個標准泳池大小的巨大挖沙船的稱呼)。在鄱陽湖周邊各縣,挖沙已成為近些年來經濟發展的支柱和地方財政的重要收入。但同時,每年密度極高的挖沙活動也已成為導致瀕危動物白鰭豚、江豚加速滅絕的主要原因。
② 長江江豚面臨的最大威脅是什麼
長江流經區域人口密集,經濟高度發達。密集的人口,對長江江豚生活的環境產生了嚴重的不利影響。比如,長期漁業過度捕撈,對長江生物多樣性產生了毀滅性打擊,漁業資源嚴重枯竭,已經不足以支撐一個龐大的江豚種群。這是長江江豚數量近幾十年來持續下降的重要原因。
長江江豚現在僅剩1000頭左右。大熊貓通過這么多年的保護,已經達到2000多頭,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中從瀕危調整到易危。而考慮到種群的破碎化,有效群體更少,長江江豚的瀕危程度比大熊貓更嚴重。
長江江豚現在獨立成一個物種,無形中變成長江中下游特有物種,或者中國水域特有物種,對它的保護就顯得更有必要、更有價值、更迫切。
③ 長江江豚的生存現狀如何
據報道,截至目前長江江豚現在僅剩1000頭左右,瀕危程度比大熊貓嚴重。
此外長江流經區域人口密集,經濟高度發達。密集的人口,對長江江豚生活的環境產生了嚴重的不利影響,已經不足以支撐一個龐大的江豚種群。這是長江江豚數量近幾十年來持續下降的重要原因。
由於長江作為航道,大量船舶穿行其中,大型船舶產生的噪音,對靠聲吶系統捕食、交流的江豚會產生不利影響,還有各種污染,工業、農業污水排放,都是導致長江生態多樣性破壞的原因,長江江豚也不能「獨善其身」。
希望長江江豚可以得到有效的保護!
④ 那些生態因素影響了江豚
工廠排費的污水,垃圾。使得湖中的小魚死去導致江豚一方面沒食物吃。另一方面是導致江豚水中環境太差而死。
⑤ 從南京長江頻現江豚飛躍看,長江禁漁是否有必要永久實行
答案:有必要。
農業農村部、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聯合印發了《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和建立補償制度實施方案》。《方案》明確要求:「完成水生生物保護區漁民退捕,率先實行全面禁捕」「完成長江幹流和重要支流除保護區以外水域的漁民退捕,暫定實行10年禁捕」。
有禁令,就要抓落實當前和今後相當長一個時期,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也是維護我國生態安全的重要屏障。長期以來,受水域污染、過度捕撈等影響,長江水生生物的生存環境日趨惡化,生物多樣性指數持續下降,漁業資源嚴重衰退。資源越捕越少,生態越捕越糟,漁民越捕越窮。十年禁漁,留出更多空間和時間,讓長江休養生息,為子孫謀利造福,勢在必行。
然而,記者調查發現,禁令之下,偷捕未止,仍然有人非法捕撈、私下兜售野生「江鮮」。這反映了一些地方在貫徹禁令的過程中存在責任落實不到位、工作推進不扎實的情況。
長江禁漁是一項系統工程,從捕撈、運輸、銷售、餐飲的全鏈條監管,到實現漁民退捕上岸、轉崗就業,每個環節都要跟得上、做到位。如何健全執法合作機制,提升執法能力?如何強化省際協作,實現全時空監管?如何強化全民生態意識,發揮沿江群眾護漁作用?如何切實解決上岸漁民的生產生活困難?這些都要下一番綉花功夫,必須考慮得周全一點,把針腳縫密一點、壓實一些。
為全局計,為子孫謀,一定要把「禁漁令」落到實處。沿江每一個地區,每一個相關職能部門,都要充分認識到長江禁捕退捕工作的重要性和復雜性,扎實工作,為落實長江大保護、推動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作出應有貢獻。
⑥ 江豚一般生活在怎樣環境的海域
江豚一般生活在西太平洋、印度洋、日本海和我國沿海等熱帶至暖溫帶水域,常棲於鹹淡水交界的海域 ,也能在大小河川的下游地帶淡水區域里生活。長江江豚是唯一全生活在淡水水域的亞種。
近年來隨著人類環保思想的復甦,沿海海域及江河區域的水質有了一定程度的恢復,江豚的數量也得到了一定的恢復。1988年,原農業部與原國家林業局將江豚列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2017年,國務院將江豚升級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在對該物種進行保護的同時,我國也重視長江水域的水質監測和保護,相信在人們的努力之下,江豚的數量能得到逐漸恢復。
⑦ 怎樣保護江豚
人工繁育與遷地保護相輔相成
「在森林裡保護大熊貓可以進行封閉式保護,但長江系統十分復雜,水生生物保護主管部門在長江中的話語權有限,推進自然保護區建設的阻力很大。」全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分會會長李彥亮感慨。
長江江豚種群數量衰減是多種人類活動造成的共同結果,如攔河築壩阻隔了魚類的洄遊通道,造成長江江豚食物匱乏;水域污染降低其生殖能力;交通航運和捕魚活動導致誤傷等。「長江江豚是長江流域的旗艦物種,其種群數量是能將長江的水資源、水環境和水生態保護牽起來的一個重要指標。」農業農村部長江流域漁政監督管理辦公室副主任趙依民強調。
「在過去多是搞江段保護,劃江段保護區,但保護區內通航不斷,食物匱缺的問題也沒有解決,效果不理想。」在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宜瑜看來,現階段應以自然遷地保護為主,讓長江江豚在相對封閉,受人類活動干擾較少的長江故道中生存下來,並通過不同保護地交換個體的方式維系種群的遺傳多樣性。
「九曲回腸」的長江經自然沖刷或人工的裁彎取直後,原先的航道成了一片「無人打擾」的長江故道,為長江江豚等珍稀水生生物提供了一片休養生息的天地。
目前,湖北天鵝洲、何王廟和安慶西江等三處自然遷地保護區的長江江豚種群數量已超100頭,形成了自然繁殖種群。許多民間保護人士質疑,既然遷地保護成果豐碩,為何要讓長江江豚「背井離鄉」遷入水族館?趙依民解釋,治理好長江不是一蹴而就的,在這個過程中必須把長江江豚這個種保存下來。「2008年的冰雪災害差點讓天鵝洲的長江江豚全軍覆沒,因此多種保護手段應當齊頭並進,『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
「在水族館進行長江江豚人工繁育可以起到科學普及和科學研究的雙重作用,是對遷地保護的一種補充手段,兩者並不矛盾。」 趙依民表示,長江辦正在和各地政府積極協調,計劃於湖北、江西、安徽和江蘇等地新增5處保護區。
幼豚成活率低 科研水平亟待提高
「2005年7月5日出生,存活;2007年6月2日出生,50天後死亡;2008年7月5日出生,5天後死亡……2018年6月2日出生,成活。」這組數據是長江江豚人工飼養條件下的繁殖記錄,13年來出生9頭,成活2頭。
針對人工環境下小江豚成活率不高的問題,一位鯨豚類專家告訴記者:「幼豚每小時需要哺乳4到6次,一旦江豚媽媽缺奶,就需要採取人工哺乳的方式,但這面臨兩方面的風險,一是人工乳配方的不完善,二是頻繁人為干擾會對小江豚造成強烈的刺激。」
「長江江豚的人工繁殖並不存在技術瓶頸,幼豚的成活率低主要是受限於人工環境的不足,水族館環境並不能解決根本問題。」一位自然保護組織的研究人員向記者表達了不同的觀點,「長江江豚孕期超過一年,每胎僅產一子,想通過捕撈野生長江江豚進行人工繁育,以達到種群復壯的目的,很可能弄巧成拙,對為數不多的野外種群造成傷害。」
據介紹,我國建立的大熊貓科學專家庫人數超過百人,但全國從事「水中大熊貓」長江江豚研究的專家僅10餘人,科研水平亟待加強。「長江江豚的科研到處都是空白,人工繁育技術進展緩慢,為這個種的滅絕埋下了隱患。」李彥亮提醒道。
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張先鋒表示,水生所白鱀豚館近年來利用飼養種群開展了大量長江江豚的繁殖生物學、生態學等基礎研究,為長江江豚的遷地保護提供了有力的理論支持,也為如今正在討論的長江江豚進水族館增添了信心和希望。
記者發現,在水族館開展野生水生哺乳動物的繁育和科研工作有不少成功先例:本次參與繁育長江江豚的兩家水族館5年以來繁殖了超過10頭瓶鼻海豚;遼寧省海洋水產科學研究院與海洋館合作研究斑海豹的洄遊路徑和行為習慣。「長江江豚進水族館後,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和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也會參與科研,成果三方共享。」趙依民說。
提高公眾對長江江豚的關注度
公眾關注是推動野生動物保護事業發展的重要動力,長江江豚進水族館能否讓公眾認識江豚,保護江豚?水族館能否承擔傳播野生動物保護理念的重擔?
「我國水族館飼養的瓶鼻海豚超過500頭,南瓶鼻海豚超過300頭,白鯨約300頭,鯨豚類動物的種類和數量都是世界第一。」張先鋒認為,水族館是水下世界的窗口,把人和水下自然界聯系了起來,是不可替代的科普平台。
也有動物保護人士對江豚進水族館能起到的科普效果提出質疑:「水族館中活動空間狹小,承受著生理和心理雙重壓力的鯨豚類動物會出現各種刻板行為,身上往往遍布著互相攻擊的咬痕。」
「在以動物表演為賣點的水族館中,人們往往會以看小丑的心態來看動物,雖然長江江豚不參與表演,但能起到的教育意義或許有限。」這名保護人士希望能將長江江豚進水族館的爭論,化作推動水族館行業逐步取消動物表演,加強科普教育的重要契機。
長江新螺段白鱀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主任郭立鶴補充,長江江豚進水族館可以提高公眾的生態保護觀念,普及野生動物保護的法制教育。他也提醒道:「遷水族館是一種積極的嘗試,但棲息地保護是根本之道,保護長江江豚目的不僅是保護物種,更是為了保護長江的整體生態環境。」
李彥亮表示,我國有200多家海洋館,數量佔全球的40%,接待遊客能力超過世界一半。應當把這些場所合理利用起來,開展水生野生動物保護的科普宣傳工作,讓公眾在輕鬆快樂的游覽中,從看到江豚、認識江豚,自發轉化為喜歡江豚、保護江豚。
「保護的手段,保護的認識應當是多樣化的,只要我們的目標是一致的,長江江豚的保護就有希望。」趙依民說。
⑧ 不知道是江豚的情況下,害死了江豚會受怎樣得處罰
根據相關法律,非法獵捕、殺害珍稀野生動物屬於行為犯罪,只要有獵捕殺害行為就構成該罪,它是結果犯。雖然這班人不懂這是江豚,他的行為在刑法上叫間接故意,不管是間接故意還是直接故意,同樣構成犯罪。
⑨ 江豚怎麼才能更好的保護
現在最好的保護方式就是遷地保護,比如世界上第一個成功遷地保護豚類的保護區,湖北石首天鵝洲保護區。那麼其他的比如保護環境等等不用多說了。其實,要想就地保護是非常困難的,你讓漁民不打魚,或者不航運,這是不可能的,而這些又恰恰會對江豚造成極大地傷害。建立保護區的話就勢必會與當地漁民的利益造成沖突,國家如何給予漁民足夠的補償去化解沖突是非常關鍵的。而這些不是一時半會可以完成的。要一步步來,但是刻不容緩。現階段至少應該積極解決污染問題,違法捕魚問題,遷地保護問題。那麼作為普通老百姓,我們能做些什麼呢?作為一個 保護江豚的志願者,如果你想做點什麼,我告訴你一些你可以做的。第一:像我一樣,積極參加志願者活動,比如我參加的是wwf組織的保護江豚活動,這個在長江一帶都有。第二:可以在你們學校組織一些宣傳,讓更多的人了解,發展更多保護江豚的志願者。比如我有朋友在武漢,組織快閃活動,宣傳江豚保護。第三:如果時間條件不允許,你可以先向身邊的朋友宣傳宣傳,講解講解。再沒時間,上網上微薄的時候,看到有關江豚的消息,轉發轉發。因為知道的人越多,政府才會更重視,江豚才有活下來的希望。最後,謝謝你對江豚的關心。如果你還有任何問題,或者想參加什麼活動,可以發郵件到[email protected]。再次謝謝你對江豚的關心!!
⑩ 鄱陽湖上演江豚候鳥爭食「大片」,鄱陽湖的長江江豚表現出了怎樣的態勢
序言:江西的鄱陽湖上,出現了江豚候鳥爭食的畫面,因為鄱陽湖目前正處於枯水期,所以湖體的面積會大幅度的減少,所以長江江豚的活動范圍也會慢慢的減少。隨著氣溫的降低,候鳥也會回到鄱陽湖上,所以才會出現這罕見的一幕,網友在拍攝之後發到了網上,令很多人都感覺到大自然的奇妙。因為湖面的四周圍繞著紅嘴鷗,而江豚在水面上呼之欲出。候鳥的聲音就像是呼喚老朋友一樣,一個在歡快的飛躍著,一個在水裡愉快的游盪著,展現出了不一樣的姿態。
當地的居民對於江豚的保護也是非常有意識的,因為不僅要保護江豚,也需要去宣傳江豚。現在的污水都會出現爛排亂放的情況,如果肆意的去捕撈江豚的話,是會受到嚴格懲罰的。對任何事情都有利有弊,如果不參與到保護當中,那麼江豚就有可能會出現滅絕的情況,這樣也是對於大自然的一種破壞,應當積極的去進行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