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丙酮 二氯乙烷 氫氧化鈉 硫酸鎂 重鉻酸鉀在一起能反應嗎
不能 氫氧根與鎂離子形成氫氧化鎂沉澱...
❷ 怎麼鑒別混合溶劑中含有四氫呋喃、丙酮、二氯乙烷、乙酸乙酯
最好的辦法還是用氣質聯用來測定了。用一個起始溫度比較低的條件,柱子沒什麼要求了,分離應該很容易的。用其它化學方法不太可行。當然如果沒有氣質的話,你用氣相色譜也可以。方法是先找到你這幾種溶劑的試劑,然後分別進樣,再進一針你的混合 溶劑,從保留時間對比來判斷是否含這幾種溶劑。
❸ 利用化學方法鑒別:丙醛,丙酮,異丙醇,氯乙烷
加金屬鈉,冒氣泡的是丙醇和異丙醇,其它是丙醛和丙酮。分別加碘和氫氧化鈉溶液,有黃色沉澱生成(發生碘仿反應)的是異丙醇和丙酮,結合兩個反應,就能把四種物質區分開
❹ 如何判斷溶劑極性的大小
根據相似相溶原理,在看有機物的結構是否對稱,若對稱基本上成非極性的,分子的極性(永久烷極)是由其中正、負電荷的「重心」是否重合所引起的。下面具體介紹一下:
1、烯烴中,乙烯分子無極性,丙烯分子,1—丁烯分子均不以雙鍵對稱,μ分別為0.336D、0.34D。2—丁烷,順—2—丁烯的μ=0.33D,反—2—丁烯的偶極矩為零,即僅以C=C對稱的反式烯烴分子偶極矩為零(當分子中C原子數≥6時,由於C-CO鍵旋轉,產生不同的構象,有可能引起μ的變化),含奇數碳原子的烯徑不可能以C=C絕對對稱,故分子均有極性;
2、炔烴中,乙炔、2—丁炔中C原子均在一條直線上,分子以C—C對稱,無極性,但丙炔、1—丁炔分子不對稱,其極性較大,μ分別為0.78D和0.80D;
3、芳香烴中,苯無極性,甲苯、乙苯有極性,μ分別為0.36D、0.59D;二甲苯中除對一二甲苯外的另兩種同分異構體分子不對稱,為極性分子,顯而易見,三甲苯中之間一三甲苯分子的μ為零,聯苯、萘的分子也無極性。
拓展資料:
部分溶劑極性大小的順序:
水(最大)>甲醯胺>三氟乙酸>DMSO>乙腈>DMF>六甲基磷醯胺>甲醇>乙醇>乙酸>異丙醇>吡啶>四甲基乙二胺>丙酮>三乙胺>正丁醇>二氧六環>四氫呋喃>甲酸甲酯>三丁胺>甲乙酮>乙酸乙酯>三辛胺>碳酸二甲酯>乙醚> 異丙醚>正丁醚>三氯乙烯>二苯醚>二氯甲烷>氯仿>二氯乙烷>甲苯>苯>四氯化碳>二硫化碳>環己烷>己烷>煤油(石油醚)(最小)
參考資料:溶劑網路
❺ 環己酮,甲苯,丁酮。丙酮,二氯乙烷,醋酸丁酯哪些有腐蝕性
晚上好,如果只是對人體皮膚和黏膜刺激是1,2-二氯乙烷,與二氯甲烷相近於潮濕環境中水解生成氯化氫溶於水的稀鹽酸腐蝕灼傷,其他幾種為普通有機溶劑能溶脹和溶解塑料樹脂對人體影響不大。除了醋酸丁酯之外的五種都屬於強溶劑。
❻ 二氯甲烷 乙腈 甲醇 正己烷 二氯乙烷 丙酮會導致什麼職業病
晚上好,乙腈如果長期接觸會導致臨床缺氧樣器質病變類似KCN中毒,二氯甲烷和二氯乙烷屬於鹵代烴對肝腎積累毒性比較大(二氯甲烷最小,四氯化碳最大),甲醇、丙酮和正己烷只要防護得當一般不會有明顯症狀主要是皮膚表面脫脂乾裂。
❼ 如何把二氯乙烷從乙腈中分離出來
與乙腈互溶的溶劑有:乙酸,丙酮,苯,正丁醇,四氯化碳,氯仿,二氯乙烷,二氯甲烷,DMF,DMSO,dioxane,EA, EtOH,EtOEt,Methanol,丁酮,異丙醇,二丙醇,四氯乙烷,THF,toluene,三氯乙完,水,二甲苯。 由於硝基甲烷不是很常用,所以不太清楚。
❽ 二甲苯,二氯乙烷,丙酮,6#溶劑油的毒性
二甲苯:二甲苯對眼及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高濃度時,對中樞系統有麻醉作用。急性中毒:短期內吸入較高濃度本品可出現眼及上呼吸道明顯刺激症狀、眼結膜及咽充血、頭暈、頭痛、惡心、胸悶、四肢無力、意識模糊、步態蹣跚。重者可有燥動、抽搐或昏迷。有的有癔病樣發作。慢性影響:長期接觸有神經衰弱綜合症,女人有可能導致月經異常。皮膚接觸常發生皮膚乾燥、皸裂、皮炎。
二氯乙烷:二氯乙烷毒性 ;二氯乙烷屬致癌物 高毒性,屬劇毒物質!
二氯甲烷:毒性:經口屬中等毒性。
急性毒性:LD501600~2000mg/kg(大鼠經口);LC5056.2g/m3,8小時(小鼠吸入);小鼠吸入67.4g/m3×67分鍾,致死;人經口20~50ml,輕度中毒;人經口100~150ml,致死;人吸入2.9~4.0g/m3,20分鍾後眩暈。
亞急性和慢性毒性:大鼠吸入4.69g/m3,8小時/天,75天,無病理改變。暴露時間增加,有輕度肝萎縮、脂肪變性和細胞浸潤。
致突變性:微生物致突變:鼠傷寒沙門氏菌5700ppm。DNA 抑制:人成纖維細胞5000ppm/小時(連續)。
生殖毒性:大鼠吸入最低中毒濃度(TCL0)1250ppm(7小時,孕6~15天),引起肌肉骨骼發育異常,泌尿生殖系統發育異常。
致癌性:IARC致癌性評論:動物陽性,人類不明確。關於病人是否應把二氯甲烷視為動物和人的致癌物,動物實驗數據和人類流行病學數據尚不充分。然而,鑒於最近在對大鼠和小鼠的吸入研究中的發現,且這些數據在任務組會議之後已可加以應用,故應將二氯甲烷視為一種對人類潛在的致癌物。
危險特性:遇明火高熱可燃。受熱分解能發出劇毒的光氣。若遇高熱,容器內壓增大,有開裂和爆炸的危險。
燃燒(分解)產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氫、光氣。
丙酮:丙酮主要是對中樞神經系統的抑制、麻醉作用,高濃度接觸對個別人可能出現肝、腎和胰腺的損害。由於其毒性低,代謝解毒快,生產條件下急性中毒較為少見。急性中毒時可發生嘔吐、氣急、痙攣甚至昏迷。口服後,口唇、咽喉燒灼感,經數小時的潛伏期後可發生口乾、嘔吐、昏睡、酸中度和酮症,甚至暫時性意識障礙。丙酮對人體的長期損害,表現為對眼的刺激症狀如流淚、畏光和角膜上皮浸潤等,還可表現為眩暈、灼熱感,咽喉刺激、咳嗽等。
6#溶劑油:具有無毒、無色、無味、芳香烴含量低、溶解力強、易揮發、無殘留、無腐蝕等優點。
❾ 丙酮和二氯乙烷怎麼分離
把他們都溶於水,因為兩個密度都不一樣,就當水的密度是1,我就當二氯乙烷是1,2-二氯乙烷(鄰二氯乙烷)。
1,2-二氯乙烷(鄰二氯乙烷)的密度是1.253,而丙酮的密度是0.79,
兩個差別溶於水之後,立即會分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