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環境污染
世界所面臨的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
環境污染指工農業生產和人們生活對環境造成的污染。人們在生產和生活中,不斷地把廢氣、廢水、廢渣、垃圾、各種有害化學物質以及放射性污染物等,排放到環境中,破壞了環境的生態平衡,使環境發生了對人類不利的變化,直接或間接地危害到人體健康,統稱為環境污染。引起環境污染的物質主要有以下幾種:①工業「三廢」,即工業生產排放出的廢水、廢氣、廢渣;②農業使用農葯的殘留物;③生活排放的污水、糞便、垃圾;④放射性污染物,如核能工業、核武器生產和試驗排放的廢棄物和飄塵等。有害的污染物質進入大氣,就會造成大氣污染;進入河湖,造成水污染;進入土壤,造成土壤污染等。
二氧化碳的「溫室效應」
「溫室效應」是當代人類社會面臨的全球性環境問題之一,指由於人類活動使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與日俱增,導致出現全球氣候變暖的現象。由於工廠、交通工具、家庭爐灶等大量燃燒煤、石油和天然氣,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加上森林大量被砍伐(樹木能大量吸收二氧化碳),使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與日俱增。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對太陽短波輻射的吸收能力差,卻能強烈吸收地面放出的紅外線長波輻射,從而使大氣溫度增高。二氧化碳的增溫作用,很像溫室的玻璃頂棚和四周玻璃窗。玻璃溫室的玻璃能夠透進陽光,這樣熱量就被保留在溫室內,從而使溫室里的溫度比室外要高出許多。為此,人們把二氧化碳氣體類似溫室的增溫作用稱為「溫室效應」。據估算,如果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氣體含量增加1倍,全球的年平均氣溫將升高1.5~4.5℃。科學家預測,隨著人類活動產生的溫室氣體大量增加,到2100年,全球氣溫將上升2~5℃。隨著溫室效應的不斷增強,將對人類生存環境和社會經濟發生重大影響。有的科學家認為,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兩極冰雪會部分融化,從而導致海平面上升,使沿海的一些國家和城市被海水淹沒。另外,隨著氣溫升高,各地區降水和干濕狀況也會發生變化。現在溫帶的耕作業發達地區,由於氣溫升高,蒸發加強,氣候變得乾旱,會退化成為草原;現在乾旱地區將變得更加乾旱;而現在的寒帶某些不適耕作的地區,則因氣溫升高變得適宜農作物生長,從而導致世界各地農業生產結構的變化。此外,氣候變化還會引起一些疾病蔓延,危害人體健康等。因此二氧化碳的「溫室效應」,已引起世界各國的普遍關注。為了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環境,人們正在採取措施防止二氧化碳「溫室效應」的進一步增強。採取的措施主要有:減少使用煤、石油、天然氣等礦物燃料,更多地利用核能、太陽能、風能、地熱等能源;大力植樹造林,嚴禁亂砍濫伐森林,因為樹木可以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減少由於人們燒煤或石油排放到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降低「溫室效應」。
臭氧層遭破壞
臭氧層遭破壞是當代人類社會面臨的全球性環境問題之一,是人類活動使大氣嚴重污染的結果。近些年來,工業生產和家庭廣泛使用冰櫃和電冰箱等製冷裝置,排放出大量的氯氟烴(氟里昂)等氣體進入大氣。這些化學物質在低空極易分解,可以上升到高空的平流層(又叫臭氧層),在那裡受到陽光照射,氯氟烴分解出自由氯離子,參與一系列破壞臭氧層中臭氧的反應。反應的結果使臭氧(O3)變成了氧分子(O2),使臭氧遭到破壞。臭氧層中的臭氧,具有大量吸收太陽紫外線的性能,從而使地面上的生物免受太陽紫外線的傷害。為此,人們稱臭氧層是「人類的保護傘」。由於人類活動使臭氧層中臭氧含量減少,照射到地面上的太陽紫外線就會增多,將會嚴重損害地面上動植物的基本結構,並危害到海洋生物的生存。此外,還會使地球的氣候和生態環境發生變異,直接影響人體健康,使皮膚癌、白內障等疾病增多。據科學家研究,大氣中的臭氧每減少1%,照射到地面上的紫外線就會增加2%。80年代,科學家觀測到南極上空的臭氧在每年的9~10月急劇減少。1985年公布的測量結果表明,南極上空的臭氧層濃度大大減少,臭氧層「空洞」已擴大。1987年,科學家們又發現北極上空也出現了臭氧層「空洞」。為了保護臭氧層免受破壞,全世界共同採取「補天」行動。1985年3月22日,《保護臭氧層維也納公約》在奧地利的維也納簽訂;1987年9月16日,《關於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利爾議定書》在加拿大的蒙特利爾簽訂。1990年6月29日,又對上述議定書進行修訂。中國於1991年6月14日在修訂後的蒙特利爾議定書上簽字。1992年11月,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召開《蒙特利爾議定書》締約國第四次會議,進一步修正和調整消耗臭氧層物質的使用時間。
酸雨
酸雨,顧名思義,就是顯酸性的雨。目前,一般PH值小於5.6的降水稱為酸雨。分析表明,酸雨的酸度主要是由硫酸和硝酸造成的,它們占總酸度的90%以上。酸雨的形成主要是工廠、汽車、飛機等燃燒和石油、天然氣,不斷地向大氣中排放硫和氮的百分比物,進入大氣中的二氧化硫和氧化氮這些氣體在局部地區富集,在水的凝結過程中溶解於水,再經氧化作用等復雜的大氣化學和大氣物理過程,形成硫酸或硝酸,這兩類強酸隨雨、雪、雹、霧等降落地面,便形成酸雨、酸雪、酸雹、酸霧等,統稱酸雨。由此可見,酸雨也是人類活動造成嚴重大氣污染的結果,是當代人類社會面臨的全球性環境問題之一。
酸雨的危害很大。酸雨降落河湖,會使河湖水酸化,影響魚類生長和繁殖乃至大量死亡;酸雨降落土壤,會使土壤酸化,危害農作物或森林生長並進而危害人體健康;酸雨還會腐蝕建築物、橋梁、鐵軌等。就連保存了多少個世紀的文物古跡、碑刻石雕等也會被酸雨腐蝕得斑駁脫落、滿目瘡痍。酸雨給人類生存、發展帶來巨大危害,被人們稱為「空中死神」。防治酸雨最根本的途徑是減少人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人為排放的二氧化硫主要是由於燃燒高硫煤造成的。因此,研究煤炭中硫資源的綜合開發與利用,是防治酸雨的有效途徑。
水污染
水污染指人類活動排入水體的污染物,超過水體的自凈作用而引起水質惡化,破壞了水體原有用途的過程。水污染主要是由於任意排放工業廢水和城市污水造成的。主要的水污染物有以下幾種:①酸、鹼、鹽等無機污染物。冶金、金屬加工、人造纖維等工業廢水是水體污染的主要來源。造紙、制鹼、製革、煉油等工業廢水是造成水體鹼污染的來源。電鍍、采礦中的氰化物也會對水體造成嚴重污染。②重金屬污染。汞、鎘、鉻、釩、鈷、銅等會造成水體的重金屬污染。③耗氧有機物污染。城市生活污水、食品和造紙工業廢水中含有大量有機物,它們進入水體後,在水中被分解時消耗水中溶解的氧,所以人們稱這些有機物為耗氧有機物。耗氧有機物使水中溶解氧的含量降低,有機物又被厭氧微生物分解,發生腐敗,產生甲烷、硫化氫、氨等惡臭物質,使水變質。④植物營養物質污染。富含氮、磷等植物營養物質的污水進入水體,使藻類和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從而使水體溶解氧下降,水質惡化,導致魚類和其他水生生物大量死亡(水體富營養化)。⑤難降解有機物污染。含有機氯農葯(DDT)、多氯聯苯(PCB)和有機磷農葯等的污水進入水體,它們都難被微生物分解,通過食物鏈逐步濃縮造成危害。⑥熱污染。火力發電廠、某些工廠的冷卻水,是水體熱污染的主要來源。熱污染使水溫升高,不僅可直接導致某些水生物死亡,而且會降低水體中的溶解氧,嚴重影響水中生物的生長。據《1994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表明,據中國七大水系和內陸河流的110個重點河段統計,符合《地面水環境質量標准》一、二類的佔32%,三類的佔29%,四、五類的佔39%。淮河、松花江、遼河流域水污染嚴重。
控制和進一步防治水污染,要從控制廢水的排放入手,將防、治、管三者結合起來。「防」是指採取改革工藝、重復利用廢水、回收有用產品等方法,減少污染源排放的工業廢水量,並盡可能降低水濃度,將進入水體的污染物控制在最低水平。「治」是指在考慮水體自凈能力的前提下,對進入水體的廢水採取無害化處理,使其不致影響水體的衛生性狀及經濟價值。「管」是指要加強對水體及其污染源的監測和管理,有目標、有步驟地進行水污染的防治工作。
固體廢物污染
固體廢物污染是指人類在生產和生活中丟棄的固體和泥狀物對生存環境的污染。固體廢物主要包括采礦業的廢石、煤矸石;工業生產中的高爐渣、鋼渣等;農業生產中的秸桿、人畜糞便;核工業及某些醫療單位的放射性廢料;城市垃圾等。固體廢物的堆放帶來的嚴重環境問題主要有:①佔用土地,損傷地表。越來越多的城市垃圾、礦業尾礦、煤矸石、工業廢渣等侵佔了大量土地,直接影響了農業生產,妨礙了城市環境衛生,並且埋掉了綠色植物,破壞了大自然的生態平衡。②污染土壤、水體、大氣。堆放在地面的固體廢物以及滲出物會改變土壤的成分和結構,有毒的廢物還會殺傷土壤中的微生物和動物,降低土壤肥力。固體廢物進入水體,一方面減小了水體面積,容易引起洪澇災害;另一方面污染了水體,影響到水生生物的生存和水資源的利用。③危害人體健康。固體廢物中所含的有毒物質和病原體,除了以大氣、水體、土壤為媒介進行傳播外,還會通過多種有害生物為媒介傳播疾病,如傳播鼠疫等。
實際上,人們通常所說的固體廢物,並不全是一點用途也沒有的廢物,只是相對在某一過程或某一方面沒有使用價值。某一生產過程產生的廢物,往往又可以作為另一生產過程的原料。為此人們又稱廢物是「放在錯誤地點的原料」。本世紀60年代以來,許多國家把固體廢物作為資源加以開發利用。目前,防治固體廢物污染和利用固體廢物資源化的主要措施是:改革生產工藝,減少廢物產生量;發展物質利用工藝,使前一種產品的廢物成為下一種產品的原料;把固體廢物納入資源管理的范疇,制定固體廢物管理法規等。利用固體廢物的主要途徑是:利用礦物廢料作建築材料、填墊材料;做冶金、化工、輕工等工業原料;利用含碳、油或其他有機物的廢物回收能源;利用含有土壤、植物所需營養元素的廢物製作土壤改良劑和肥料等。相信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能夠更多地將固體廢物變為有用的資源。
B. 環境受到哪些污染
環境可能受到的污染有:
1、環境空氣污染,是由於污染源的污染物排放的污染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一氧化碳、甲醛、TVOC等等),含量升高,會造成空氣污染;
2、水體污染,是由於污染源的污染物排放的污染物(重金屬、致癌物、放射性有害物質、有機毒物、無機毒物等等),含量升高,會造成水體污染;
3、固體廢物及放射性廢物污染,是由於污染源的污染物排放的各種垃圾,造成環境污染;
4、雜訊污染,是由於污染源的污染物排放的生產性雜訊、建築雜訊、交通雜訊、社會生活雜訊等環境雜訊。
C. 環境污染是怎樣來的
排放有毒氣體,使用化學葯劑,
D. 目前環境污染主要有哪些
環境污染源常分為工業污染源、交通運輸污染源、農業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等。其中為害較大者如燃料燃燒產生的廢氣廢渣、工業生產中的有毒產物、農葯等。
工業生產排放的「三廢」即廢水、廢氣、廢渣是當今污染環境的主要因素。它嚴重污染河流、土壤、地下水、大氣,破壞環境,損害建築物和設備,危及人類健康和生存。
環境污染(environmental pollution)是指人類活動使環境要素或其狀態發生變化,環境質量惡化,擾亂和破壞了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及人類的正常生活條件的現象。
E. 什麼和廢氣、廢水一樣,已被列入主要的環境污染之一
固體廢物簡稱固廢和廢氣、廢水一樣,已被列入主要的環境污染之一。
F. 廢水污染環境罪行
會的犯了環境污染罪案例9月10日,青縣人民法院對兩起環境污染案件進行了公開集中審判.經法院審理查明,2013年4月10日晚上,被告人王某將運輸後剩餘在灌底的三噸鹽酸用水稀釋後傾倒於該縣境內子牙河中,致使河流被部分污染;自2012年10月至2014年3月期間,被告人郭某違反國家規定,在青縣馬廠鎮楊官店二村從事電鍍加工,並將產生的廢水直接排放到水坑內,經檢測,所排廢水中鋅含量為12.0mg/L,是國家污染物排放標準的8倍.審理機關認為,被告人王某、郭某違反國家規定,嚴重污染環境,其行為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條之規定,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應當以污染環境罪追究其刑事責任,並當庭宣判:被告人王某犯污染環境罪,判處有期徒刑兩年,罰金四萬元;被告人郭某犯污染環境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零六個月,罰金三萬元.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美國進口普衛欣天貓有效防霧霾霧霾對人的呼吸系統心血管系統都有危害
G. 污水和廢水有什麼區別
(1)含義不同:
1、廢水(wastewater)是指居民活動過程中排出的水及徑流雨水的總稱。它包括生活污水、工業廢水和初雨徑流入排水管渠等其它無用水,一般指經過一定技術處理後不能再循環利用或者一級污染後制純處理難度達不到一定標準的水。
2、污水是指受一定污染的來自生活和生產的排出水。喪失了原來使用功能的水簡稱為污水。主要是生活上使用後的水,其含有有機物較多,處理較易。
(2)污染不同:
1、工業廢水對環境的破壞是相當大的,20世紀的「八大公害事件」中的「水俁事件」和「富山事件」就是由於工業廢水的污染。
2、工業廢水來自製造采礦和工業生產活動的污水,包括來自與工業或者商業儲藏、加工的徑流活滲瀝液,以及其它不是生活污水的廢水。
(7)廢水和什麼被列為環境污染擴展閱讀:
自然界三大公害:廢水廢氣、雜訊污染
1、工業廢水直接流入渠道,江河,湖泊污染地表水,如果毒性較大會導致水生動植物的死亡甚至絕跡
2、工業廢水還可能滲透到地下水,污染地下水;如果周邊居民採用被污染的地表水或地下水作為生活用水,會危害身體健康,重者死亡;
3、工業廢水滲入土壤,造成土壤污染。影響植物和土壤中微生物的生長。
4、有些工業廢水還帶有難聞的惡臭,污染空氣。
5、工業廢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質會被動植物的攝食和吸收作用殘留在體內,而後通過食物鏈到達人體內,對人體造成危害。
工業廢水對環境的破壞是相當大的,20世紀的「八大公害事件」中的「水俁事件」和「富山事件」就是由於工業廢水的污染。
H. 環境污染有哪些事例
1丶北美死湖事件
美國東北部和加拿大東南部是西半球工業最發達的地區,每年向大氣中排放二氧化硫2500多萬噸。其中約有380萬噸由美國飄到加拿大,100多萬噸由加拿大飄到美國。七十年代開始,這些地區出現了大面積酸雨區,酸雨比番茄汁還要酸,多個湖泊池塘漂浮死魚,湖濱樹木枯萎。
2丶卡迪茲號油輪事件
1978年3月16日,美國22萬噸的超級油輪「卡迪茲號」,滿載伊朗原油向荷蘭鹿特丹駛去,航行至法國布列塔尼海岸觸礁沉沒,漏出原油22.4萬噸,污染了350公里長的海岸帶。僅牡蠣就死掉9000多噸,海鳥死亡2萬多噸。海事本身損失1億多美元,污染的損失及治理費用卻達5億多美元,而 給被污染區域的海洋生態環境造成的損失更是難以估量。
3丶西德森林枯死病事件
原西德共有森林740萬公頃,到1983年為止有34%染上枯死病,每年枯死的蓄積量占同年森林生長量的21%多,先後有80多萬公頃森林被毀。這種枯死病來自酸雨之害。在巴伐利亞國家公園,由於酸雨的影響,幾乎每棵樹都得了病,景色全非。黑森州海拔500米以上的樅樹相繼枯死,全州57%的松樹病入膏荒。巴登-符騰堡州的「黑森林」,是因樅、松綠的發黑而得名,是歐洲著名的度假聖地,也有一半樹染上枯死病,樹葉黃褐脫落,其中46萬畝完全死亡。漢堡也有3/4的樹木面臨死亡。當時魯爾工業區的森林裡,到處可見禿樹、死鳥、死蜂,該區兒童每年有數萬人感染特殊的喉炎症。
4丶切爾諾貝利核漏事件
1986年4月27日早晨,前蘇聯,現烏克蘭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一組反應堆突然發生核漏事故,引起一系列嚴重後果。帶有放射性物質的雲團隨風飄到丹麥、挪威、瑞典和芬蘭等國,瑞典東部沿海地區的輻射劑量超過正常情況時的100倍。核事故使烏克蘭地區10%的小麥受到影響,此外由於水源污染,使前蘇聯和歐洲國家的畜牧業大受其害。當時預測,這場核災難,還可能導致日後十年中10萬居民患癌症而死亡。
5丶萊茵河污染事件
1986年11月1日,瑞士巴富爾市桑多斯化學公司倉庫起火,裝有1250噸劇毒農葯的鋼罐爆炸,硫、磷、汞等毒物隨著百餘噸滅火劑進入下水道,排入萊茵河。警報傳向下游瑞士、德國、法國、荷蘭四國835公里沿岸城市。劇毒物質構成70公里長的微紅色飄帶,以每小時4公里速度向下游流去,流經地區魚類死亡,沿河自來水廠全部關閉,全國與萊茵河相通的河閘全部關閉。這次污染使萊茵河的生態受到了嚴重破壞。
(8)廢水和什麼被列為環境污染擴展閱讀
由於人們對工業高度發達的負面影響預料不夠,預防不利,導致了全球性的三大危機:資源短缺、環境污染、生態破壞。環境污染指自然的或人為的破壞,向環境中添加某種物質而超過環境的自凈能力而產生危害的行為。
由於人為因素使環境的構成或狀態發生變化,環境素質下降,從而擾亂和破壞了生態系統和人類的正常生產和生活條件的現象。
污染物質的濃度和毒性會自然降低,這種現象叫做環境自凈。如果排放的物質超過了環境的自凈能力,環境質量就會發生不良變化,危害人類健康和生存,這就發生了環境污染 。
I. 工業廢水對環境的污染
任何企業都需要水,並且隨著企業規模,性質不同,對水量,水質和水溫的要求也不一樣。任何企業都要排污水,廢水,由於所需原料,燃料和工藝流程不同所排放的廢水對環境的污染程度也不相同。工業廢水,礦山排水和其他污水的不合理排放是造成水源污染的最主要原因。排出廢水的工廠主要是化工工廠,如農葯廠,化肥廠,制葯廠,塗料廠,染料廠等其他的還有煉油廠,石油化工廠,鋼鐵廠等。其中廢水中常常含有硫化物,氰化物,汞,砷,酚,鉛等污染物及一些復雜的有機物。這些物質有些可以回收處理,有些復雜的有機物無法處理。有的企業工業廢水未經處理就直接排放到地面水體,使地面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造成一些地區江河湖泊成了魚蝦死絕的「死水」,致使該地區以江河為工業水源和飲用水源的工廠不得不去找其他水源。許多企業不得不自鑽深水井,取用地下水。取地下水過多又會引起地層下陷。
所以進行該類生產過程中產生大量廢水的工廠布局時,必須要防止因工業廢水的排放污染水源,土地和大氣。凡排放有害廢水,粉塵,廢渣的工業企業不得位於水源的上游,在河流取水點上游至下游100m以外的水域內,不得排入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在水源保護區內,不準建設污染環境的企業。對於那些工廠相對密集的地區可以建造針對各種污水進行處理的污水處理廠,對污水進行集中處理,相對於每個工廠都建立自己的污水處理廠,可以節約在控制污染上的費用,而且污水處理廠也可以從中獲得利潤。
污水污泥中的重金屬和有機污染物含量已成為污泥土地利用的重要限制因素,污泥中往往含有大量的銅、鎳、鎘、鉛、鋅、汞等重金屬和許多種有毒有機物,若農田中長期施用會導致土壤污染,它們被農作物吸收後又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從而影響人體健康。盡管國內城市污水廠的污水以生活污水為主,但國內城市污水污泥中重金屬含量還是有部分超過農用標准。因此,將污水污染過的污泥作土地利用時,應特別注意污水污泥中重金屬超標問題。污泥中有機污染物的研究工作已經在發達國家開展了很多年,但我們在這方面的研究工作還不是很多。然而,很少研究工作並不意味著我國的污水污泥中不含或少含有機污染物。北京高碑店污水處理廠的污泥中已經檢測到35種含氮芳香族化合物,並有7種已經定量化。因此,在污水污泥中有機污染物與重金屬這兩個領域的研究工作還有很多要做,包括污泥中有機污染物和重金屬的表現形式以及污泥處理過程中它們的變化及對土壤-污泥系統的影響。這樣才可以很好地解決污泥中污染物對環境及人類健康造成的影響。然而,污泥質量根源於污水廠處理的污水的質量,因此也要從污染源著手,降低進入城市污水的重金屬及其它有毒物質的濃度,即必須使排入城市污水管道的工業廢水水質符合《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質標准》(CJ1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