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水質中金屬化合物的分離與富集的方法有哪些
金屬化合物的分離 一般都是通過特定的化學反應 分離開 然後再通過其他的途徑 得到想要的化合物。
金屬元素或者水溶液中其他元素的富集,可以通過離子滲透膜、離子交換樹脂或者通過化學反應來實現
B. 工業廢水中含有的酸性物質,通常用什麼進行中和處理
工業廢水中含有的酸性物質,通常用只需要加入鹼性物質(石灰、苛性鈉等),調節版PH值到6--9范圍權內,就可以達標排放.
但是一般酸性廢水不可能是單獨存在的,如果單獨存在的話,沒有其他物質干擾的話,完全可以做為資源化利用.
一般酸性廢水在冶金行業比較多,很多金屬都需要用酸來萃取.這類廢水俗稱污酸廢水.一般是通過調節ph值到鹼性,然後可以通過電化學、膜工藝、鐵鹽法、硫化法等技術手段來處理達標.
C. 工業廢水中主要含有些什麼物質
看廢水種類,常規污染物有懸浮物SS,化學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氨氮,其他的看廢水還有各種金屬離子,有機物等,你問得太泛
D. 城市污水中有機物的檢測與去除方法
由於污水中污染物成份復雜,有機物有成千上萬種,一般不進行特定有機物的檢測,進行已知內有機污染物容的檢測除外。
一般通過用COD和BOD檢測來表明有機污染的程度,用的儀器除常規玻璃儀器外,有電爐和迴流裝置,進行BOD測定還要生化培養箱。
去除的方法有物理的——沉澱和過濾;化學的——絮凝沉澱;生物化學的——活性污泥法。
E. 什麼是苷類化合物
苷類又稱配糖體.是糖或糖的衍生物與另一類非糖物質通過糖的端基碳原子連接而成的一類化合物.
苷的共性在糖的部分,而苷元部分幾乎包羅各種類型的天然成分,故其性質各異.苷大多數是無色無臭的結晶或粉末,味苦或無味;多能溶於水與稀醇,亦能溶於其他溶劑;遇濕氣及酶或酸、鹼時即能被分解,生成苷元和糖.苷類可根據苷鍵原子不同而分為氧苷、硫苷、氮苷和碳苷,其中氧苷為最常見.
F. 水中污染物的分類及來源
水中抄污染物的分類:
按污染物在水中的存在狀態分為:懸浮物、膠體、溶解物
按化學特性分為:無機物、有機物
按處理方法分為:物理法、化學法、生物法
水污染按來源分
工業廢水:量大、成分復雜、不易降解、難處理
生活污水:含N、P較多,造成水質富營養化
農業污水和灌溉排水:農葯、營養成分
也是網路搜到的,- -!希望能採納
G. 在草甘膦和氯化鈉廢水中,如何提取草甘膦溶液
有機膦農葯廢水一般需要預處理
含磷廢水預處理技術調研
有機磷農葯生產廠家,其生產後的廢水具有成分復雜,進水水質不穩定,廢水的COD值高,有機磷含量高,有些產品的廢水還含有其中間體及水解產物,毒性,可生化性差,含鹽量高等特點。據統計,農一廠三氯硫磷車間含亞磷酸的廢水年產生量約為86400t/a,農四廠三氯化磷車間產生含磷廢水約82500t/a,目前這些廢水基本未經過有效的回收或預處理而直接進入污水處理廠。另外,由於受產品結構影響,有機磷農葯所佔比例相當大,幾乎所有廢水中均含有有機磷或者無機磷,因此,含磷廢水的預處理是解決環保問題的重中之重。為解決這一問題,我們有針對性的收集了相關的技術資料,這些資料所提及的預處理方案概括起來可以分為生化法、化學法和物理法。
用生化法處理廢水具有運行成本低、操作管理簡單等特點,但佔地大,一次性投資高,且由於微生物對營養物質、pH值、含鹽量、溫度等條件有一定的要求,難以適應農葯廢水水質變化大、成分復雜、毒性高、難降解的特點,且對色度和COD的去除率低,因此,生化法比較適合作為農葯生產廢水的深度處理。污水處理廠現有生化裝置無法滿足公司現在滿負荷的農葯生產廢水,迫切需要對廢水進行預處理。
一、預處理方法
1、化學法
①混凝沉澱法
混凝沉澱法作為一種經濟的廢水預處理被廣泛採用。它的機理是,在帶有負電荷的中間體水溶液中,加入帶有金屬離子(陽離子型)的絮凝劑和陽離子型的助凝劑,通過電荷的中和作用,雙電層被壓縮,絮凝劑進一步與農葯及中間體反應,形成穩定的絮凝體沉澱下來。
在眾多的混凝劑中,Ca(OH)2和PAC配合使用的混凝效果最好,COD去除率一般在20%-30%。
②水解法
水解法一般用來處理含有硫代磷酸酯和磷酸酯的農葯廢水,包括酸性水解和鹼性水解。鹼性水解常用的鹼是液鹼和石灰乳,但鹼解法處理有機磷農葯廢水往往不完全;在酸性條件下,廢水中的硫代磷酸酯水解成二烷基磷酸,再進一步水解成正磷酸和硫化氫,之後加石灰乳生成硫氫酸鈣和磷酸鈣,一般情況下,廢水與酸混合加熱攪拌加熱兩小時,COD去除率達可達30%-40%,在加大量酸的情況下即使在常壓下可將COD去除率達到70%,如果增加大氣壓和提高溫度,可以使有機磷無機化達到90%。但對於我國無論是財力還是技術上運行該法都有相當大的難度。
③催化氧化法
根據氧化劑的不同,可分為濕式氧化法、Fenton試劑氧化法、臭氧氧化法、二氧化氯氧化法和光催化氧化法。
濕式氧化法
濕式氧化法是將農葯廢水在高溫高壓的條件下不斷通入空氣或氧氣,使有毒有機物轉化分解成無毒物質。其中的有機磷轉化為無機磷,此法與生化處理混用可使有機磷去除率達到95%。但由於該法須在高溫高壓下進行,對設備和安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它在工業上的應用。
二氧化氯氧化法
二氧化氯是一種新型的高效的氧化劑,性質極不穩定,遇水極易分解,能生成多種氧化劑,這些氧化劑組合在一起產生多種氧化能力極強的自由基,,它能激發有機環上的不活潑氫,通過脫氫反應生成自由基,成為進一步氧化的誘發劑,直至完全氧化為無機物,其氧化能力是次氯酸的9倍多,可使COD的去除率達到86%,是一種經濟實用的農葯預處理方法。ClO2催化氧化法應用於處理毒死蜱等有機磷農葯廢水時,最佳工藝條件為:pH值為6~7, ClO2投加量為0?5 g/L,停留時間為60 min, CODCr去除為97?8%,色度去除率為99?7%。
④微電解法
微電解法原理是碳鐵合金的鑄鐵浸入水中,便構成無數個Fe-C微原電池,純鐵為陽極,炭化鐵為陰極。在酸性溶液中,陰極反應產生的氫與廢水中許多物質發生還原反應,破壞廢水中污染物的結構,使其易被吸附或絮凝沉澱;陽極鐵被氧化成為二價鐵或三價鐵,在鹼性條件下生成Fe(OH)2、Fe(OH)3絮凝沉澱,具有很強的吸附能力,能吸附水中的懸浮物,使廢水凈化。微電解法可使農葯廢水中的COD、色度、氨氮和有機磷去除率分別達到76%、80%、55%、82%。微電解法可以有效的去除農葯廢水中的有機物,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是一種可行的預處理方法。
2、 物理法
物理法包括萃取法和吸附法,與以上提到的生化法和化學法不同的是,這兩種方法在治理廢水的同時, 能較好的回收廢水中的有用物質,實現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統一。
①萃取法
萃取法是利用溶劑從廢水中提取、分離和富集有用物質的分離技術。
現在較先進的一種方法是液膜萃取法,利用液膜萃取技術對苯唑醇和乙基氯化物生產廢水進行處理,COD去除率達到90%,可生化性有0.02上升為0.34,可生化性大大提高。
②吸附法
活性炭吸附
活性炭吸附使農葯廢水的COD的平均去除率50%-55%,有機磷去除率可達到90%。活性炭吸附這樣是不易脫附、再生困難,工業上主要用高溫再生,但損耗較大,吸附能力下降,且易產生腐蝕性氣體,使用壽命短,影響了它在工業上的推廣應用。
樹脂吸附
吸附樹脂是內部呈交聯網狀結構的高分子球狀體,具有可選擇性的孔結構和表面化學結構,通過分子間的非共價鍵力,樹脂可從廢水中吸附有機溶質,並可方便的洗脫再生,從而可實現廢水中有機物的富集、分離和回收。
相對於萃取法和活性炭吸附,樹脂吸附適用范圍寬,廢水濃度可大可小,都可用此法處理,且在非水體系中也可運用;吸附效率高,脫附再生容易,使用壽命長;工藝合理,操作簡單;能耗低,無需高溫高壓,固液容易分離;在水體中不會引入新的污染物,易實現工業化。
二、分析和結論
綜合考慮資料文獻中提及的各種處理方案,二氧化氯氧化法,液膜萃取法,樹脂吸附法都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其中液膜萃取法是一種較為先進的分離技術,從廢水中提取、分離、富集有用物質,區別於常規的溶劑萃取方式,具有高效,原料消耗低等特點。可有效的去除COD,提高可生化系數,並可萃取回收部分有用物質。二氧化氯氧化法主要是通過氧化使有機物變成無機物,達到去除COD的目的,但這樣也破壞了可回收的有用物質,有一定的弊端。樹脂吸附法可能在投入成本上會比較大,可以進一步的了解論證。
三.實施計劃及建議
上面提及的液膜萃取法、樹脂吸附法、二氧化氯氧化法等都需進一步的與相關單位聯系合作,並考慮引進相關的技術設備。該工作的重點放在「液膜萃取」這一日益普及的先進技術上。另外,我們還應積極的與污水處理廠溝通,了解其在含磷廢水處理方面的具體情況,以便進一步的確定方案,有針對性的解決重點問題。
H. 如何從廢水中提煉銠
把王水加入廢水中,然後用苛性納NaOH中和過剩的酸,並從中和溶液中沉積出了含氯化版銨的鉑和含氰化權汞的鈀,之後將濾渣用鹽酸處理,為避免氰化汞過剩,要使其干透。用酒精處理過的殘渣乃是呈現為深紅色的銠鹽與鈉鹽粉未,將這種粉未在氫氣流中加熱便可產出銠。
這是從網路上抄來的,好像這過程太復雜了些,估計有什麼簡便方法~~~~
I. 工業廢水中主要含有些什麼物質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飲用水中含酚能影響人體健康,即使水中含酚質量濃度只有0.002mg/L,用氯消毒也內會產生氯 .... 7、食容品工業廢水污染特點及其處理方法是什麼? 食品工業原料廣泛,製品種類繁多, ... 廢水中主要污染物有(1)漂浮在廢水中固體物質,如菜葉、果皮、碎肉、禽羽 ...
J. 求一篇有關植物在環境保護中的作用的小論文拜託了各位 謝謝
沈小傑 請採納 環境保護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植物的作用主要為對污染物的治理及其預防和監測。但由於各環境要素存在差異,植物在各環境要素保護中的作用不盡相同。本文從各個環境要素出發,概括了植物在各環境要素保護中的作用,包括在大氣環境中的作用,在水環境保護中的作用和在土壤保護中的作用等等。 關鍵詞:環境保護 植物 環境要素 凈化作用 監測作用 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工農業的現代化,排放到環境的污染物日益增加,大大超過了生態系統自然凈化的能力,造成了環境污染。為了減少環境污染,措施很多,其中一條就是利用植物以防止環境污染,因為植物有凈化環境的能力,對各種污染物都有吸收、積累、分解和代謝作用,能降低大氣中有毒氣體的濃度,而且能保持大氣層中氧和二氧化碳的平衡,減少空氣中放射性物質的濃度,減弱躁聲,殺菌除塵,凈化環境污染。同時,由於不同植物對不同污染物的敏感性不同,又可用來監測預報環境污染。本文將主要從大氣、水、土壤三個環境要素主要闡述植物在環境保護中的作用。 植物在大氣環境保護中的作用 1.1凈化作用 植物對於大氣的凈化,主要有三方面的作用,即去除環境中微生物,對粉塵等的物理吸附作用和對化學物質的吸收轉化作用。 綠色植物具有抑制或殺死細菌的功能。利用這一功能栽植適當的綠化植物,可使大氣中細菌數量下降。一方面綠化地區空氣中灰塵減少,細菌失去滋生的場所,從而使細菌數量下降;另一方面植物的分泌物本身具有殺菌作用。目前,已經發現許多植物能分泌出具有殺死細菌、真菌和原生動物能力的揮發物質,例如洋蔥的碎糊能殺死葡萄球菌、鏈球菌及其他細菌;地榆的水浸液能在1分鍾內殺死傷寒、副傷寒A和B的病原菌和痢疾桿菌的各菌系;檸檬桉分泌的殺菌素可殺死肺炎球菌、痢疾桿菌、結核病和流感病毒等病菌;柑桔、迷迭香和吊蘭,可使空氣中的細菌和微生物大為減少。。 植物一般具有吸附灰塵的作用,植物的葉面有皺紋、粗糙或分泌油脂,可吸附或粘著粉塵,從而降低植物中灰塵等顆粒物的含量,凈化環境作用。蒙塵的植物,一經雨水沖洗,又能迅速恢復吸附的能力;此外,草坪也有顯著的減塵作用。常春藤、無花果、蓬萊蕉和普通蘆薈,都可以吸納灰塵。 植物對環境中的化學物質,能夠通過吸收、轉化等方式去除一部分的化學物質。植物可以吸收環境中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甲醛等物質,並將這些物質轉化為自身物質,降低環境中的化學物質濃度。如酚進入植物體後,大部分參加糖代謝,和糖結合成酚糖苷,對植物無毒,貯存於細胞內;另一小部分呈游離酚,則會被多酚氧化酶和過氧化物酶氧化分解,變成CO2、水和其他無毒化合物,解除其毒性。氰化物在植物體內能分解轉變為營養物質。地衣、垂柳、臭椿、山楂、板栗、夾竹桃、丁香等吸收SO2能力較強,積累較多硫化物;垂柳、拐棗、油茶具有較大的吸收氟化物的能力。蘆薈、吊蘭和虎尾蘭等可吸收甲醛。紫苑屬、黃耆、含煙草和雞冠花,這類植物能吸收大量的鈾等放射性核素。常青藤、月季、薔薇、蘆薈和萬年青,可有效清除室內的三氯乙烯、硫比氫、苯、苯酚、氟化氫和乙醚等。天門冬可清除重金屬微粒。龜背竹、虎尾蘭和一葉蘭,可吸收室內80%以上的有害氣體。月季,能較多地吸收硫化氫、苯、苯酚、氯化氫、乙醚等有害氣體。 1.2調節作用 植物能夠進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指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儲存著能量的有機物,並且釋放出氧的過程。光合作用除了能轉化太陽能,製造有機物之外,還能調節大氣中氧和二氧化碳的含量,使大氣中的氧和二氧化碳的含量相對穩定。據估計,全世界所有生物通過呼吸作用消耗的氧和燃燒各種燃料所消耗的氧,平均為10000 t/s(噸每秒)。以這樣的消耗氧的速度計算,大氣中的氧大約只需二千年就會用完。然而,這種情況並沒有發生。這是因為綠色植物廣泛地分布在地球上,不斷地通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釋放氧,從而使大氣中的氧和二氧化碳的含量保持著相對的穩定。 1.3監測作用 植物對大氣污染還有監測和指示作用。植物監測是利用植物對某些大氣污染物的反映,監測空氣中有害氣體的種類和含量或大氣污染程度,以了解大氣環境質量狀況。在植物受到有害物質的侵害時,一般有害氣體都是從葉片上的氣孔鑽入的,因此葉片上往往出現肉眼看得見的各種傷斑。不同氣體引起的傷斑也會有所不同。因而可以通過調查葉片受害症狀,測量植物生長量、解析年輪等症狀判斷空氣中的環境質量。如果傷斑是二氧化硫引起的,則多出現在葉脈間,呈點狀或塊狀,嚴重時出現鯡骨效應;而由氟引起的傷斑大多集中在葉子的尖端和葉片邊緣,呈環狀或帶狀。比如,苔蘚枯死;雪松呈暗竭色傷斑,棉花葉片發白;各種植物出現「煙斑病」。這是SO2污染的跡象。菖蒲等植物出現淺褐色或紅色的明顯條斑,是氮氧化物中毒的顯示。假如丁香、垂柳萎靡不振,出現「白斑病」,說明空氣中有臭氧污染。要是秋海棠、向日葵突然發出花葉,則是氯化物污染引起的。其他的指示植物還有:紫花苜蓿、胡蘿卜、菠菜可以監測SO2污染;菖蘭、鬱金香可以監測氟污染;蘋果、玉米可以監測氯污染等等。 2.植物在水環境保護中的作用 利用水生植物凈化污水是一種成本低廉,節約能源、效益較高的簡便易行方法,目前,國內外有關部門正廣泛應用生物處理措施凈化污水。 曾有人做過這樣一個實驗:在一個實驗水池中栽培了蘆葦後,從水中排除的懸浮物減少了30%,氯化物減少90%,有機氮減少60%,磷酸鹽減少20%,氨減少66%,總硬度減少了33%。水池中的水經蘆葦的凈化,明顯清潔多了。 植物對水域的凈化,主要有以下途徑:首先是植物能分解和轉化某些有毒物質。在低濃度的情況下,植物能吸收某些有毒物質,並在體內將有毒物質分解和轉化為無毒成分。例如,植物從水中吸收丁酚,丁酚進入植物體後,就能與其他物質形成復雜的化合物,而失去毒性。其中最常見的為酚糖苷,它可以貯藏在液泡內變成對植物無毒的結合態物質,在以後的生長發育過程中,可以被分解和利用,參加細胞正常的代謝過程。其他苯、氰等也都有相似的情況;其次是植物的富集作用。水生植物能吸收和富集水中的有毒物質,其富集能力依植物種類不同而異,但一般可高於水中有毒物質濃度的幾十倍、幾百倍甚至幾千倍以上。 經試驗證明,多種高等水生植物對氮、磷和各種金屬以及酚、氰、農葯等有機物都有吸收、積累、分解和轉化的能力。其中,水葫蘆、水花生、水蔥、浮萍、紫萍、水浮蓮等都能有效地吸收、積累、分解廢水中的營養鹽類和多種有機污染物在最適宜的生長條件下,一公頃水葫蘆能將800人排放的氮、磷元素當天吸收掉。通過試驗進一步證明,在自然界中的多種水生植物,對水中的重金屬元素也有去除作用。如水葫蘆、水花生能從污水中除去鎘、鉛、汞、鉈、銀、鈷、鍶等重金屬元素。除此之外,浮萍在夏秋也能大量吸收、積累電廠洗煤廢水中的重金屬元素。另外,水生植物還能凈化廢水中的多種有機污染物。 水生植物在凈化污水方面各顯神通:水蔥、田薊、水生薄荷等植物可以有效殺死水中的細菌;鳳眼蓮、浮萍、菹草、金魚藻等植物有較高的吸收水中重金屬的能力。 我國水生植物資源十分豐富,對進一步研究、開發利用新的種類凈化污水,還有很大潛力。 3.植物在土壤環境保護中的作用 土壤污染可以由大氣污染和水質污染而引起。工廠排出的含有重金屬的廢氣、煙塵和其他有害氣體、工業廢水、廢渣,以及農業上施用化學農葯、某些毒性除莠劑及污水灌溉等都會污染土壤。其他放射性物質也會對土壤污染。土壤污染後,能引起土壤酸化或鹼化,以及影響有些作物的正常生長發育,因此,利用某些植物對土壤中污染物質的吸收,就能達到消除和凈化的目的,降低土壤污染。 植物除能吸收有害物質外,還具有防風固沙,涵養水源的作用。對於一些已經遭受污染或本身環境不好的土壤,植物也能夠對此進行調節和改善,保護土地資源。這類具有改良土壤能力的植物,稱為「綠肥」。人們常常請它們當開路先鋒,到十分艱苦的旱、澇、鹽、鹼、酸、瘠的鹽鹼荒地或紅壤荒地去「落戶」。它們不僅能在這些地區紮根生長,而且還積極地替莊稼創造美好的生活環境。此外,綠肥植物多有強大的根系,能夠充分吸收利用深層的水分和養分。因此,在它們死亡腐爛後,土壤表層就留下了豐富的養分。據計算,每畝如果收1500公斤苕子,土壤里就相當於增加了57公斤氮肥、12公斤磷肥、13 公斤鉀肥!像紫雲英、苜蓿等一些豆科綠肥,自身就是一個小小的化肥廠——它們利用根瘤中的固氮菌,將空氣的氮氣合成為氮肥,每畝可產氮肥50公斤左右。這些植物大大的改善了土壤環境,有利於土壤資源的保護和永續利用。 4.結論: 植物以其特有的生理特性,在環境保護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僅能夠凈化大氣、水、土壤等環境,還能指示監測環境污染,改善環境條件,在保護和預防環境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植物在環境保護中的作用遠不只此。植物能夠降低雜訊,減弱雜訊污染。綠色的環境還能創造舒適環境,改善心情。另外,環境保護重在人人參與,發揮群眾的作用。而植樹造林,可以讓大家見到環境保護的成果,改善環境,增強大家的環保信心與動力,更好地保護環境。由此可見,植物在環境保護中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用植物改善環境的發展前景也是相當巨大的。
求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