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廢水污水 > 溫州南片污水處理廠在哪裡

溫州南片污水處理廠在哪裡

發布時間:2022-03-18 07:19:03

⑴ 浙江桐鄉經濟怎麼樣

桐鄉著名品牌
一、新獲中國名牌企業
浙江京馬電機有限公司
二、新獲中國馳名商標企業
嘉興市兔皇羊絨有限公司
三、新獲國家免檢產品企業
浙江金鑫皮革有限公司
浙江天女集團制漆有限公司
四、新獲浙江名牌企業
浙江中輝皮草有限公司
浙江新鳳鳴化纖有限公司
浙江同輝染整有限公司
浙江聖瑞斯針織股份有限公司
嘉興市五豐電纜有限公司
五、新獲浙江著名商標企業
桐鄉新和保健品有限公司
嘉興芭妮鞋業有限公司
桐鄉市獼猴菜業有限公司
嘉興市聖丹麗鞋業有限公司
浙江永和膠粘製品股份有限公司
桐鄉市星馬針織制衣有限公司

國民經濟和社會事業概況
2006年,全市上下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經濟結構調整,深入推進新農村建設,積極構建和諧社會,全市經濟社會保持了平穩、協調、較快發展,「十一五」開局良好。全年實現生產總值226.6億元,比上年增長13.2%,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5.9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126.5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84.2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6.3%、14.0%和13.4%。按戶籍人口計算,全市人均生產總值達到3.4萬元,比上年增長13.1%。三次產業結構為7.0:55.8:37.2。完成財政一般預算總收入27.1億元、地方一般預算收入12.9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8.0%和15.5%。

農業發展勢頭良好
農業發展勢頭良好。

全年完成農業總產值25.5億元,比上年增長8.8%。其中種植業產值11.1億元,增長10.7%。繼續落實糧食扶持政策,糧食播種面積36.2萬畝,總產量達到17.8萬噸。畜牧業生產保持平穩增長,實現產值11.9億元,增長7.6%。各類肉類產量5.2萬噸,增長2.1%,禽蛋產量2.2萬噸,增長5.3%。蠶桑生產獲得豐收,蠶繭產量達到1.8萬噸,比上年增長16.0%,實現產值4.4億元,增長30.7%。大力推廣高效生態種養模式和配套適用技術,著力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全年新建各類種養示範基地30個,設施農業面積1100畝。深入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新增市級以上龍頭企業3家,組建專業合作社10家。年內通過認證的國家無公害農產品5個,綠色食品21個、有機食品1個。農產品接軌上海步伐加快,建立蔬菜標准化生產基地4260畝。農業基礎設施不斷改善,完成土地整理3.1萬畝、農業綜合開發1.8萬畝,整治河道339公里,建設標准圩堤129公里。推進農業信息化工作,農民信箱注冊用戶數達到1.2萬戶。做好動物防疫檢疫和畜牧體制改革工作,開展政策性農業保險試點,農戶投保面達到73.9%。全市農業實現了農業生產增效、農村居民增收、農村經濟穩步發展的喜人態勢。

工業經濟提質增效
工業經濟提質增效。

全年完成工業增加值113.0億元,比上年增長15.4%。推進162項重點工業項目建設,完成工業生產性投入67.3億元,增長15.0%。投資結構繼續優化,在限額以上製造業投資中,化纖、紡織和建材三個行業完成投資26.1億元,增長15.1%;醫葯化工、橡膠塑料、機械電子等新興產業完成投資12.2億元,比上年增長98.2%。實施「百家企業培育工程」,促進了工業結構優化和企業提檔升級,全年新增規模企業202家,總數達到955家,其中銷售收入超億元企業達到71家,比上年增加11家,利稅超千萬企業50家,利潤超千萬企業40家。規模以上工業完成產值504.5億元,比上年增長19.9%,實現銷售產值498.7億元,增長19.8%,產銷率為98.8%。主要行業中化纖業實現產值158.2億元,增長11.5%,紡織業產值132.7億元,增長18.6%,建材業產值38.1億元,增長26.6%。企業效益明顯提高,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十一項經濟效益綜合得分209.96分,比上年提高8.02分;規模以上企業實現利稅33.8億元,增長31.7%,其中利潤21.3億元,增長37.8%。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引導企業開展節能節水和資源綜合循環利用,規模企業萬元產值綜合能耗比上年下降8.9%。推進清潔生產工作,累計已有21家企業通過清潔生產審核。

第三產業加快發展
第三產業加快發展。

強化三產發展的政策支持、工作考核和項目推進,三產發展水平進一步提升。烏鎮景區二期工程基本建成並試營業,華庄生態農業園對外開放,福嚴寺景區通過AAA級驗收。全年接待遊客402萬人次,其中境外遊客36.5萬人次,分別比上年增長8.6%和16.9%,實現旅遊收入30.1億元,比上年增長20.4%。加強市場建設,濮院羊毛衫市場改造工程進展順利,針織機械輔料市場基本建成;調整了崇福皮毛市場管理體制,組建市場管委會,實施皮毛市場改擴建工程;建成開放桐鄉鞋業皮革城、頤高數碼廣場;全年實現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130.6億元,增長27.2%, 11個市場交易額超億元,其中2個市場交易額超5億元。消費品市場持續活躍,全年實現消費品零售總額84.4億元,增長15.0%,其中批零貿易零售額71.1億元,住宿和餐飲業零售額7.4億元,分別增長14.8%和24.5%。加強房地產政策引導,房地產業保持穩定發展,全年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17.1億元,增長12.8%,房地產施工面積246.6萬平方米,竣工面積61.3萬平方米。金融機構存貸款余額繼續增長,年末人民幣存貸款余額分別達到253.7億元和159.5億元,分別比年初增長17.8%和21.0%。

開放型經濟發展較快
開放型經濟發展較快。

全年新批外商投資項目101個、增資項目26個,合同利用外資31453萬美元,實際到位外資15550萬美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8.3%和19.4%。資金到位率51%,比去年同期提高2個百分點。平均單個項目的總投資、注冊資本和合同外資分別為685萬美元、350萬美元和291萬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0%、12%和7%。總投資1000萬美元以上的外資項目27個,合同外資18573萬美元,佔全市合同外資59%。招商引資平台建設加快,濮院針織產業園區升格為省級開發區,經濟開發區完成三期新征土地5107畝,高橋連接線兩側區域規劃編制完成,全市工業區投入基礎設施資金6.9億元,完成開發面積8611畝。對外貿易快速增長,全年實現進出口總額15.4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1.6%,其中進口5.0億美元,出口10.4億美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0.2%和28.1%;其中一般貿易出口77779萬美元,佔全市出口總額的75%,同比增長23%,加工貿易出口26202萬美元,佔全市出口總額的25%,同比增長48%。外經工作取得新進展,全年新辦境外企業5家,投資金額1160萬美元,外派勞務34人。

城鄉建設扎實推進
城鄉建設扎實推進
全社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12.2億元,比上年增長9.5%。過境公路及高橋連接線建成通車,形成了新的城市發展框架,至年末,市區建成區面積達到27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45.0%。振東新區加快建設,海關辦事處等重點項目進展順利。實行「一把剪刀」綠化養護管理,市區新增公共綠地26.6公頃,被命名為國家園林城市;城市綜合管理不斷加強,國家衛生城市創建通過考核。運河水廠一期工程建成供水,一級供水管網建設全面完成,建成二級供水管網190.6公里,太湖取水工程前期工作加快實施。220千伏梧桐變完成增容,110千伏振東變投入運營,通過了全國新農村電氣化試點縣驗收。同石公路改建基本竣工,建成聯村公路、通組道路295公里,城鄉公交通村率達到95.5%。電信、移動等通訊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一批城鎮建設項目如期建成,城鎮集聚能力得到增強。村莊整治工作加快推進,建成全面小康建設示範村5個、整治村38個。全市建築業實現產值37.4億元,比上年增長16.2%。完成增加值13.6億元,增長3.7%,實現利稅和利潤總額分別為1.5億元和05.億元。

社會事業全面進步
社會事業全面進步。

科技事業加快發展,成為全國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和省級科技強市,組織實施省級以上各類科技項目134項,生輝照明LED項目被列入國家「863」計劃,建立中國濮院毛針織服裝科研中心,全年新增各級民營科技企業22家,分別新增國家、省級高新技術企業1家、4家。加強人才資源開發,引進各類人才1379名,年末地方企事業單位共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8586人。教育事業進一步發展,落實了義務教育免收學雜費政策,共減免雜費850萬元;鳳鳴高中、六中振東校區等學校建成使用,技工學校遷建主體工程基本完成;初中入學率為99.96%,初中畢業升入高中段比例達到95.2%,教育質量處於全省領先水平。學前教育、特殊教育進一步加強。學前三年幼兒入園率98.5%,三級殘疾兒童少年入學率99.8%。衛生事業取得新成績,至年末共有衛生醫療機構140個,衛生專業技術人員2587人,比上年增加207人;衛生機構醫療病床數2025張,比上年增加57張。第一人民醫院、嘉興康慈醫院遷建工程開工建設,建成規范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24個。文化體育事業繁榮發展,共舉辦各類廣場文化60多場,開展文化下戶250多場,電影下鄉2300多場。完成63個村級文化中心(室)建設,成功舉辦省第六屆國際標准舞公開賽和市十五屆運動會。全民健身運動深入推進,開展各類比賽200多次;競技體育成績優異,共獲得省、市運動會金牌69枚。廣電事業繼續發展,有線電視用戶為15.5萬戶,有線電視入戶率達90%以上。

社會環境保持和諧穩定
「平安桐鄉」建設全面推進,落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措施,加強群防群治,治安環境進一步好轉;實施安全生產「五雙」管理,開展「多合一」建築消防安全專項整治,加快創建平安暢通市,安全形勢保持平穩。城鄉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改善,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80元,增長11.1%,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2230元,增長10.8%。農民人均出收入9117元,增長13.5%,人均生活消費支出7006元,增長10.1%。城鄉居民恩格爾系數為33.4%和30.3%,分別比上年下降1.6和2.7個百分點。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得到加強,出台了新一輪就業再就業政策,年末全市單位(不含私營企業)從業人員9.5萬人,比上年增長9.2%,城鄉私營個體從業人員19.5萬人。全年完成農村勞動力培訓3.99萬人,幫助農民轉崗就業0.79萬人。至年末,全市登記失業人數為0.4萬人,登記失業率3.7%,全年新增就業崗位7032個,實現失業人員再就業3576人。組織實施社會保險費「五險合征」,各類保險覆蓋面不斷擴大。全市企業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15.4萬人,比上年增加1.7萬人;醫療保險參保人數11.6萬人,比上年新增5.7萬人;失業保險參保單位4115家,參保人數7.0萬人,比上年增加1.5萬人;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率達到100%。完善城鄉居民合作醫療制度,農民參保率達90.1%。完善城鄉居民低保制度,擴大醫療救助援助范圍,全面實施困難家庭六項援助,城鄉困難群眾幫扶力度進一步加大。城鎮「三無」和農村「五保」人員集中供養616人,集中供養率達100%。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力度加大,生態市建設規劃深入實施,創建全國環境優美鄉鎮1個、省級生態鎮2個、村33個;崇福、濮院污水處理廠完成整治,經濟開發區污水處理廠完成管網鋪設15千米,主體工程開工建設皮革、化工、印染等重點污染行業整治取得實效。建設項目環評率和「三同時」執行率均達到100%。工業廢水排放達標率和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98.2%和99.8%。城市污水集中處理率達83.1%。

據初步統計,2005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198.9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3.4%。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14.69億元,比上年增長4.6%;第二產業增加值111.15億元,比上年增長14.2%;第三產業增加值73.14億元,增長14.0%。按戶籍人口計算,全市人均生產總值達到30008元,比上年增長13.3%。

財政收入保持較快增長。2005年,全市財政一般預算收入23.01億元,比上年增長17.7%,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11.17億元,比上年增長21.2%。

桐鄉農業概況
桐鄉農業歷史悠久、物產豐富,素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的美稱,杭白菊、曬紅煙、小湖羊皮等傳統特色農產品早已名揚國內外,同時也是全國蠶繭的主要產區。
近年來,桐鄉農業以農民增收為主題,不斷強化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和生態環境建設,全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積極調整優化傳統產業、改造提升特色產業、大力拓展新興產業、穩步推進集約化養殖,有力地促進了相關產業的發展和農村經濟的穩步增長,全市農業發展呈現出新的特徵和新的面貌,並逐步形成了東片糧、油、鮮蔬菜,南片加工蔬菜,西片水產、畜牧,北片苗木、家禽,中部桑、菊、果為基地的農業區域布局。生態農業、觀光農業、高效農業發展迅猛。

農業標准化情況
我市從1997年啟動農業標准化工作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經過農經、質監等部門的密切配合和共同努力,農業標准化工作得到了較快發展。到2005年,全市已在17種動植物27個品種上制定了60項農業地方(系列)標准和1個國家標准;同時,不斷擴大農業標准化示範推廣,在相關的生產單位(企業)、基地和和農戶中大力推廣實施農業標准化生產技術,加強對廣大農民群眾的標准宣傳、培訓和服務,提高了農業標准化技術的普及率和農產品的安全性。特別是通過實施「無公害農產品行動計劃」和綠色農業發展工程等項目,我市已被列為省級綠色生態農業建設示範縣(市),實施了國家級杭白菊標准化生產示範項目,通過了2個省級農業標准化示範區建設項目,使我市綠色農業的品位更為提高,成效更加明顯。
1、農業龍頭企業規模壯大,聯結帶動力增強。
新增桐鄉市級、嘉興市級農業龍頭企業3家(伊好、博農、大華)、2家(副食品市場、同新),全市現有農業龍頭企業17家,龍頭企業上了一定規模、檔次,實行標准化生產和管理,產品質量、科技含量獲得較大提高,走出了一條「訂單、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經營新路。龍頭企業技改項目11個,總投入資金2743萬元,新建、改造先進生產流水線6條,開發新產品8隻;伊好通過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三珍齋肉鴨基地通過無公害基地認定,同新杭白菊通過無公害農產品認證,胖子3隻榨菜產品通過綠色食品認證,菊花、胖子、同成、獼猴四隻品牌獲「浙江省十大品牌榨菜」稱號,「胖子」、「聖富德」和「伊好」、「同新」牌商標分獲省、嘉興市和桐鄉市著名商標,土特產杭白菊、胖子榨菜分獲省、市名牌產品;17家龍頭企業聯結基地面積12萬畝,訂單農戶4.6萬戶,發展訂單面積9萬畝。
2、農產品流通領域經營主體不斷壯大,市場覆蓋面擴大,農產品銷售網路逐步健全。
目前,主要產業都已成立了合作組織,服務范圍從本村本鎮為主逐步向跨村、跨鎮甚至跨縣域拓展,合作層次從生產領域合作向品牌、流通、加工等經營領域拓展,內部管理制度逐步完善,運行機制不斷創新,與社員的利益聯結漸趨緊密,並逐步形成了「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產業化經營模式。擁有農產品專業市場12個,各市場依託產地優勢,密切與基地、大戶的聯系,優先優惠提供交易場地,走「市場+基地+大戶」產供銷一體化路子,副食品等市場建立了標准體系和監測體系,依交易種類劃分交易區域,服務功能逐漸完善。共有各類農產品營銷戶上千戶,其中年營銷額10萬元以上的營銷大戶200戶。3、農產品接軌大城市步伐加快,農業走出去取得良好開端。
一是與上海浦東新區開展了出口蔬菜、供滬新鮮蔬菜基地和禽蛋加工品等合作項目,建立了我市第一個經進出口檢驗檢疫局認證的出口蔬菜基地,雙方緊密對接的合作項目規模、范圍穩步發展,成為發展高效生態農業新的有效途徑;二是在上海、杭州、北京三次農展會上,我市與對方經銷(加工)企業簽訂了12個農產品購銷項目,簽約總金額2.9億元,參展企業合計銷售金額121.26萬元,並達成97個產品供銷合作意向。多數意向已在農展會後轉化為協議,如烏鎮泰豐齋在省農博會後第三天即與杭州玫隆食品有限公司簽訂100萬元產品供銷合同;三是通過實施農業走出去戰略,一批農業企業和生產能手跨省建分廠、建基地。

農業國際化情況
一、農業招商引資
我市共引進農業招商引資項目79個,合同利用外資3832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3821萬美元。主要涉及絲綢、皮毛、觀光農業等行業。
二、農產品出口創匯
2005年,全市農產品外貿出口總額達13795萬美元,比上年增加5480萬美元,增長65.9%,繼去年後,今年我市又被評為省發展外向型農業工作先進單位。出口農產品的品種主要有生絲、絲綢服裝、皮毛及製品、杭白菊、羊毛等。
三、農業「走出去」戰略
桐鄉市絲綢總公司從1999年開始,根據省委、省府提出的「走出去」戰略方針,選擇了中亞地區蠶繭主產區的烏茲別克國,進行蠶絲業技術合作交流,於2000年3月正式簽定了合資協議,成立了中國花神——布哈拉繅絲廠(有限公司),總投資221萬美元,其中我方投資額140萬美元,主要以繅絲設備為主,控股63.2%;烏方以土地、廠房配套設施為主,出資81萬美元,佔36.8%股份。2005年生產白廠絲136噸,產值190萬美元,通過跨國合作,使中方的種桑養蠶及繅絲技術與烏方的廉價能源、勞動力資源實現了優勢互補,從而達到互惠互利。

農業信息化情況
我市自1998年4月,以建立農技110熱線服務電話的方式,邁出了由傳統農技單向推廣向技術信息雙向互動式服務轉變步伐。幾年來,通過強化「農技110」服務功能、建立農業信息服務體系,架設農技信息網路平台,整合電話、電視和電腦信息傳輸通道的服務資源,形成了一個以「一個體系、二個網路、三個平台和四個通道」為主要內容的農業信息服務新體系。
1、信息體系情況:
桐鄉市是全省最早開通「農技110」農業科技信息服務熱線電話的縣(市)。自1998年4月開通「農技110」農業熱線服務電話以來,根據上級業務部門和桐鄉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市農業部門開展了農村科技信息化建設,通過建立農業信息服務網路組織,強化「農技110」服務功能、建立農技信息網路平台,設立基層「農業信息發布欄」等措施,已建立了以「一個體系、二個網路、三個平台和四個通道」為主要內容的農業科技信息綜合網路服務體系。(一個體系指全市農村科技信息服務體系;二個網路指《東方農業信息網》和全市農業科技信息城域網;三個平台指網路信息語音「聽網」與農技110熱線咨詢電話服務平台,《東方農業信息網》網路信息平台,農技人員直接向農民指導服務平台;四個通道指科技信息進村入戶的網路通道、電話通道、媒體(廣電報刊)通道、信息發布欄與送科技下鄉信息傳遞通道)。
2、服務機制情況:
建有比較完善的農業信息服務制度、網路安全制度、工作目標考核制度。實行了六年農技人員聯基地聯大戶活動,市鄉兩級農技人員對開展農技信息綜合服務工作已成為一種自覺行為。農技部門與有關媒體和信息服務單位合作良好,在廣播電視、報社、電信等開辟專欄(題)節目,定期開展農技信息發布與服務工作,在桐鄉電視台設立《田野》專題節目每周1期播出4次,廣播電台開設《農村新天地》專題保持每周3期播出9次,在《嘉興日報•桐鄉報》上開辟《農業互聯網》或《三農在線》等專欄保持每周發布不少於5條農業信息。
3、硬體基礎情況:
目前,市農業信息中心有工作電腦5台,伺服器2台,交換機5台,投影儀1套(含投影幕2面),照相機3架(其中數碼相機1架),攝影機1台;全市農業信息城域網實行100M寬頻上網與聯網,直通各鄉鎮農技信息服務單位;市、鄉兩級農技部門擁有上網電腦232台(其中市級128台,鄉鎮104台),村級、農業企業和農村專業合作組織擁有電腦206台(其中村級120台,農業企業和農村專業合作組織、協會等86台),農戶擁有電腦750台,村級電腦擁有率達67.4%。全市農村13萬戶農戶中固定電話擁有量達9萬多部,行動電話擁有量近10萬部,農村電話普及率達到90%以上;農村有線電視入戶率達85%以上,有線廣播覆蓋全市。
4、信息資源情況:
市、鄉兩級農業科技與市場信息實現城域網聯網、資源共享;《東方農業信息網》信息平台設有動態信息、行業信息、農業數據、綜合服務、鄉鎮農業和共享資源等六大功能區和40多個專業頻道,擁有150多萬字的農業和農技信息資料資料庫;全市農、林、牧、副、漁等各業技術、信息資源基本得到整合,科技培訓、農技推廣、信息服務和上門指導服務等通過農技110電話網實行統一調度。
5、信息隊伍情況:
市農業信息中心和鄉鎮信息服務站擁有一支35人組成的專(兼)職農業信息員隊伍,並向各村、農業企業、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和種養大戶延伸,認證了102名農村基層信息員,103個基層信息服務點,全市擁有農業部「一站通」注冊用戶118戶。
同時,通過落實措施、實現「四個結合」的方式,開展全方位的農業信息服務,取得了轉變農技部門服務職能,拓展服務「三農」領域,改善服務方式手段、提高服務效率與水平以及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良好效果,進一步推進了我市農業信息化的建設。

農業科學化情況
我市農業科學技術得到較快發展,通過一大批項目的實施,科技入戶率和技術到位率進一步提高,在大災之年仍然取得了糧食總量基本平穩、全面完成和超額完成了省市下達的各項指標任務的好成績,充分顯示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內涵。主要表現在:
① 在糧油生產上,主要實施了《晚稻「雙百」工程》、《水稻輕型技術和新技術推廣》、《雜交粳稻新品種高產示範》、《晚稻優質高產競賽千畝示範方》等項目,重點推廣了秀水09、秀水03、祥湖914、秀優5號、浙雙6號等優質品種和單晚「二早二稀」、晚稻旱育秧、烯效唑育秧、水稻強化栽培技術、富硒生產技術和稻鴨共育等新技術。
② 在經作生產上,主要實施了《杭白菊綠色生態基地及產業化》、《董家茭白綠色高效栽培技術研究》、《綠色餐桌工程蔬菜基地建設》等項目,配套推廣了以色列189、144蕃茄,杭茄系列,引茄1號,台灣金珠小蕃茄,以色列小黃瓜、台75毛豆、春大白菜、迷你蕃薯等優質品種和蔬菜防蟲網栽培技術,頻振式殺蟲燈和性誘劑應用技術,生物農葯和生物有機肥使用技術,西瓜保花保果、避雨栽培、延長栽培技術,大棚瓜類連作栽培技術,茭白大棚設施栽培等適用新技術,提高了產品質量,增加了種植效益,「董家茭白綠色高效栽培技術推廣」項目還被嘉興市政府評為04年度農業豐收壹等獎。
③在果樹生產上,主要實施了《千畝梨園特色園區》、《砂梨特異品種與配套技術引進及產業化開發》等項目,重點推廣了水果套袋、葡萄小拱棚避雨設施等無公害栽培技術,探索棚架梨、大棚設施梨的栽培技術。在今年的浙江省精品水果評比中,我市選送的琥珀牌蜜梨和槜李分別獲得金獎和優質獎,在今年的省農博會上,我市選送的琥珀牌葡萄獲得優質獎。
④在植保土肥工作上,主要實施了《水稻重大病蟲綜合防治工程》、《春秋兩季測土配方施肥行動》、《農作物重大病蟲害無害化治理工程》、《桐鄉市農作物重大病蟲預警體系建設》、《桐鄉市耕地地力調查和質量評價》等項目, 「農作物重大病蟲無害化治理工程技術推廣」獲得了04年度省農業豐收三等獎,今年桐鄉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還被省農業廳評為先進集體。

農業結構調整情況
1、農業結構調整在適應市場中向縱深推進,區域化布局初步形成。
在確保糧食安全前提下,農業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傳統產業不斷調優,特色產業得到改造提升,新興產業發展迅速。全市初步形成了東部糧油、茭白,南部加工蔬菜,西部水產、畜禽,北部苗木、養殖,中部杭白菊、水果、蠶桑的特色農產品區域化布局。
2、形成了一批高效生態農業示範基地,輻射帶動作用明顯。
到目前為止全市已建成效益農業示範基地138個,面積4.23萬畝,其中生態畜禽小區11個。在創建的一大批種植業和水產基地中,龍翔董家茭白、大麻海北圩水產等一批以種養大戶為主體、實行標准化生產、組織化營銷的基地,面積逐年擴大,種養效益好,生態效益顯著,已成為目前我市高效生態農業的示範樣板,輻射帶動了一方產業,做大做強了特色產業,增加了農民收入。在政策的引導和鼓勵下,畜禽養殖已由傳統的分散、庭院飼養向規模化、集約化、生態化轉變,統一規劃、統一治污、統一防疫的畜禽生態小區建設步伐加快,生豬、種(蛋)鴨、蛋雞等畜禽養殖生態小區示範效應逐漸顯現。如石門墅豐種鴨生態養殖小區建成二年來,養鴨總計效益達455萬元,平均每戶35萬元,並解決了養鴨帶來的環境污染,疫病危害,亂建棚舍等難題。按照生態種養循環模式,發展了多種生態種養模式:如烏鎮華章、石門殷家漾的「果園養雞」,濮院新港的「豬沼蚯蚓菜(糧)」,洲泉壩橋的「鴨魚糧」等。通過生態畜禽小區建設結合生態種養模式推廣,形成了良性循環的產業鏈條,科學實現資源循環利用。
3、現代設施農業發展迅速,休閑農業初見成效。
一是設施農業作為現代農業的主要手段之一,已被廣大農戶所認識,其應用范圍從過去單純的蔬菜大棚,發展到現在鳳鳴、崇福等地的蔬菜大棚、石門的水果避雨、洲泉的水產溫室、花卉苗木大棚等農業生產的多個產業,形成了多方投入,高、中、低檔結合的格局,設施農業基地不斷擴大,應用面積快速發展,土地產出率和種養效益大幅度提高。二是利用我市優越的自然資源、區位優勢和旅遊業快速發展的有利條件,積極發展休閑觀光農業,創建了烏鎮華章、石門桂花村等休閑觀光農業園區,拓展了農業功能,擴大了農業內涵,創新了運行機制,華章園區還被省農業廳列入省級現代農業園區試點和高效生態農業園區,在全省已有較高的知名度。

桐鄉市貫徹落實中央宏觀調控措施,實施「工業立市」戰略,積極推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在生產要素制約日益嚴峻的形勢下,工業經濟繼續保持較好的發展勢頭。
產業結構日趨合理。建材工業推進結構調整,拆除申河水泥廠一條機立窯生產線;37家磚瓦企業實施利用河道淤泥制磚新工藝,疏浚河道40.69千米,淤泥制磚(折

⑵ 台州有哪些污水處理廠

台州所有污水處理廠抄信息單:
1、台州岩頭污水處理廠
2、椒江前所污水處理廠
3、路橋污水處理廠
4、路橋濱海污水處理廠(服務濱海工業區南片,包括路橋區金清鎮全部鎮區范圍
、台州市金屬資源再生產園區、蓬街鎮鎮區和濱海居住區南片)
5、黃岩北控污水處理廠
6、黃岩寧溪污水處理廠
7、黃岩區院橋污水處理廠
8、溫嶺箬橫污水處理廠
9、溫嶺新河污水處理廠(調試中)
10、溫嶺松門污水處理廠
11、溫嶺大溪污水處理廠
12、溫嶺塢根污水處理廠
13、溫嶺丹崖污水處理廠
14、溫嶺市上馬工業區塊污水處理廠
15、臨海市城市污水處理廠
16、臨海醫化園區污水處理廠
17、玉環污水處理廠
18、玉環大麥嶼污水處理廠
19、玉環濱海工業城污水處理廠
20、三門縣污水處理廠(海游鎮園里村)
21、三門縣沿海工業城的污水處理廠
22、仙居縣污水處理廠
23、仙居縣橫溪鎮污水處理廠
24、仙居縣白塔鎮污水處理廠
非常辛苦去核實的,嘻嘻,希望對樓主以外的人也有幫助~

⑶ 濰坊市高新區未來規劃

湘潭高新區未來按「一區五園」展開空間布局:

1、德國工業園

堅持「既要做到條塊重點突出,又要符合客觀實際;既要注重產業的布局合理又要強調園區的整體功能;既要考慮現實需要,也要考慮長遠發展」的原則進行產業布局和功能分區。園區產業布局在現有區域上分為兩大區塊,即以曉塘路為界劃分為南、北兩片。

——北片:東起茶園路,西至寶塔路,北起芙蓉路,南至曉塘路。規劃為商住,配套服務區。

——南片:東起茶園路,西至月華路,北起曉塘路,南至書院路,規劃為產業用地。

2、汽車工業園

按照園區資源進一步整合的要求,做好與德國工業園的產業對接,突出發展汽車零部件、機械製造等主導產業。

3、新材料工業園

按照園區發展方向和定位,劃分為五個功能區,即三個產業區,一個倉儲區、和一個污水處理廠。

①A產業區(清水路以北地區)

該產業區是園區現有企業的集中區,主要是環境治理。

②B產業區

B產業區分為兩個小區,即精細化工材料產業小區和金屬材料產業小區。

③C產業區(清水路以南、竹埠路以東地區)

C產業區分為三個產業小區,即高效電池材料小區、新型耐火材料產業小區和綜合產業小區。

4、生物醫葯產業園

重點布局動物保健品(化學制劑、新型疫苗、動物疾病快速診斷液、獸葯原料等)生產企業。

5、火炬創新創業園

重點建好「一廈、兩園、三基地」,形成4個科技創新服務「平台」,即:科技創新服務中心,生產力促進中心,高新區創業服務中心和科技企業孵化器,集高新技術企業孵化、技術產權交易、科技信息服務、常設技術市場、科技學術交流、科技人才培訓和科技風險投資服務等多功能於一體。

⑷ 哪位達人告知一下蘇州市污水處理廠的聯系方式誠謝!!!

1、蘇州市福星污水處理廠位於蘇州市西南角,西、南面為京杭大運河(尾水受納水體),佔地7.5公頃,服務區域包括蘇州城區西片和南片約為46KM,服務人口約25萬,一期設計規模為8萬噸/日(二期設計規模為10萬噸/日)。福星污水處理廠由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設計,採用先進的UNITANK工藝,在中國(除澳門外)尚屬首家採用此工藝的污水處理廠,核心設備全部國外進口,一期總投資約1.55億元人民幣,於2002年底正式投產。

2、城東污水處理廠主要處理蘇州古城區和城東新區包括蘇安新村、東港新村、東環新村、宏富新村和里河新村等小區,以及工業園區啟動區的生活污水。該廠位於古城區以東,相門外約850米,佔地約54畝,服務范圍為19.2km2,受益人口約37萬。處理工藝採用常規生物處理法——活性污泥鼓風曝氣法,污泥經濃縮,消化和脫水後外運農用。
城東污水處理一期工程從1985年1月動建,1988年10月一級處理試運轉,1989年6月二級處理試運轉。為解決蘇州工業園區啟動區的生活污水出路,又增設了二級處理1.5萬m3/d,該項目從94年動建。城東廠目前二級處理總量為4.0萬m3/d,一級處理總量為9.25萬m3/d,一期工程投資1081.4萬元,擴建工程投費約1561.356萬元,城東污水處理廠工程由上海市政設計院設計。城東污水處理廠的污水收集系統以干將河為界城南地區的生活污水由西南向東北匯集至平直污水中途提升泵房,城北地區的生活污水由西北向東南匯集至懸橋污水中途提升泵房,經提升後匯入干將路干管,然後至相門污水中途提升泵房,經提升後至城東污水處理廠進水泵房。蘇州工業園區的部分生活污水,匯集蘇斜路污水中途提升泵房,與城東新區的生活污水匯合流入東環進水泵房,到城東污水處理廠處理。
城東污水處理廠主要接納生活污水,及部分與生活污水類似的工業污水和初雨徑流,設計水質進廠指標為BOD5=250 mg/l,SS=250 mg/l,經處理後出廠水水質BOD5<20 mg/l,SS<30 mg/l,達到國家排放標准。城東污水處理廠的建成投產對改善古城區河道水污染狀況,保持姑蘇水城秀美風貌,保護太湖流域水資源起到了重要作用。
城東廠投產以來,運行正常、工藝穩定,污水處理效果良好,完全達到設計的預定要求。2000年處理污水1466.28萬m3 ,日平均處理4.01萬m3/d,平均出廠水質BOD5、SS、CODcr分別達到7.8 mg/l和22mg/l、46.1mg/l。2001年處理污水1466.16萬m3 ,日平均處理4.02萬m3/d,平均出廠水質BOD5、SS、CODcr分別達到7.4mg/l、20mg/l和44.5mg/l。近年來,污水處理量年年達到設計規模,出水水質均低於建設部頒發的《城市污水廠污水、污泥排放標准》(CJ3025-93)的規定值即BOD5、SS、CODcr分別小於30mg/l、30mg/l和120mg/l。城東廠的污水處理極大的減輕了有機物污染,為整治市區水環境發揮了積極作用。

3、 婁江污水處理廠地理位置處於蘇州市區東北角,位於蘇州工業園區婁葑工業北區內,是市區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的一個重要子項目,婁江污水處理廠佔地8公頃,設計日處理能力14萬噸計劃分二期實施,全部建成後,將與日處理為4萬噸的城東污水處理廠共同承擔蘇州市中心規劃區東北片(古城區、城東地區、城北地區)以及洋板涇工業區排水區域的污水處理。
婁江污水處理廠一期工程於2000年12月9日開始建設,2004年1月8日竣工。污水處理規模為6萬噸/日,總投資概算為1.45億元。處理工藝採用交替式活性污泥法,二級生化處理。設計進廠水質CODcr:360mg/l,BOD5:180mg/l,SS:250mg/l,NH3-N:35mg/l,設計出水水質CODcr:60 mg/l,BOD5:20mg/l,SS:20mg/l,NH3-N:15mg/l。廠內主要設備由日本國際協力銀行提供貸款,通過國際招標引進美國、日本、德國、瑞典、韓國等企業生產的設備和控制系統。處理後的出廠水經出水泵房提升後排入婁江(鳳凰涇下游500m)。
4、 城西污水處理廠位古城區以西,三香路寺涇橋南,佔地面積33.1畝。本廠隸屬於蘇州市排水管理處,主要接納新村住宅群,居民生活污水以及部分單位排放的生活污水,現服務區域東起古城河以西,西至西環路北起干將路,南至胥江。服務面積5.6K㎡,總服務人口6.6萬人。處理工藝採用傳統曝氣活性污泥法。
城西污水處理廠於82年4月開始建設,83年6月一級處理投產運行,85年9月二級處理投產運行,日處理污水5000m3。後於89年開始擴建,擴建部分93年正式運行,日處理量為12500m3。遠期將達20000m3。總投資為13000.9萬元,由上海市政工程設計院設計。
該廠處理污水性質屬生活污水,設計進廠污水濃度為BOD=250㎎/l,SS=250㎎/l;處理後出水達到BOD5<20㎎/l,SS<30㎎/l。經處理後污水排入里雙河,後流入城外大運河,初沉池和二沉池剩餘污泥經濃縮池自然濃縮後外運填埋。

⑸ 渦陽今年去當武警累什麼時候去

渦陽縣
編輯
同義詞 渦陽一般指渦陽縣
聲明
本詞條已參考行政區域類詞條編輯指南進行整理;如果您有建議或想參與整理,歡迎您與網路地理組一起交流。
渦陽縣,安徽省亳州市轄縣。位於安徽省西北部,北臨河南省永城市、淮北市濉溪縣,南臨利辛縣,西靠亳州市譙城區,東臨蒙城縣。渦陽地處皖、豫、魯三省交界。
截至2011年,縣域總面積2107平方公里,市區面積45平方公里。下轄4個街道、20個鎮、1個林場、1個經濟開發區,總人口155.18萬人。
渦陽有 「老子紀念地天下道源」之稱。有老子紀念地天靜宮、嵇康墓、陳傳卧跡、范蠡冢、捻軍會盟舊址、張樂行故居、新四軍第四師司令部舊址和輝山烈士陵園、道源國家濕地公園、東岳廟、東太清宮、尹喜墓等景點。
2014年,渦陽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08億元,,完成財政收入15.9億元,規模工業增加值58.5億元,固定資產投資120億元,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1.99萬元,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9124元。[1]
渦陽是國務院批準的對外開放市縣、安徽省歷史文化名城、安徽省科學發展先進縣、安徽省首批擴權試點縣、安徽省文明縣城、長三角休閑旅遊名城。[2-7]
中文名稱
渦陽縣
外文名稱
Guoyang County
別 名
道源縣、肥水縣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中國安徽省亳州市
下轄地區
4個街道、21個鎮、1個經濟開發區
政府駐地
渦陽城關街道辦紫光大道
電話區號
0558
郵政區碼
233600
地理位置
安徽省西北部,亳州市中部
面 積
2107平方公里
人 口
155.18萬人(2011年)
方 言
中原官話-商阜片-渦陽話
氣候條件
亞熱帶和溫暖帶半濕潤季風過渡段
著名景點
渦陽天靜宮、嵇康墓、陳傳卧跡、范蠡冢
機 場
亳州機場
火車站
亳州站、亳州高鐵南站、渦陽站
車牌代碼
皖S
歷史名人
老子、張良、嵇康、張樂行等
生產總值
225億元(2015年)
行政代碼
3416212323
目錄
1 建制沿革
2 行政區劃
3 地理環境
▪ 位置境域
▪ 地形地貌
▪ 氣候特徵
▪ 水文特徵
4 自然資源
▪ 水資源
▪ 土地資源
▪ 礦產資源
▪ 生物資源
5 人口民族
6 交通
7 經濟
▪ 綜述
▪ 第一產業
▪ 第二產業
▪ 第三產業
8 社會事業
▪ 民生事業
▪ 基礎設施
▪ 教育事業
▪ 醫療衛生
9 獲得榮譽
10 民間藝術
11 旅遊
▪ 東岳廟
▪ 天靜宮
▪ 紅城子遺址
▪ 革命烈士陵園

建制沿革
編輯
秦始皇統一中國,建置郡縣,渦陽故地分屬銍和城父兩縣,皆屬泗水

郡。下城父聚在今縣城附近。
西漢初,改泗水郡為沛郡,縣境分屬銍、城父、山桑(今曹市集北)、扶陽(在舊福寧鎮附近)和汝陰縣(今縣南部)。銍、城父、山桑、扶陽四縣屬沛郡。汝陰縣屬汝南郡。東漢初,城父、山桑改屬汝南郡。渦陽縣境在沛郡與汝南郡交接處。
漢魏之際,曹操統一北方,縣境屬礁郡。黃初元年(220年),曹丕稱帝,以礁為「先人舊郡」,稱為瞧國。縣境地接礁南。晉改譙國為礁郡,城父、山桑、銍等縣皆屬此郡。
隋文帝開皇元年(581年),將丹城並入臨渙;十六年(596年),改渦陽縣為淝水縣;十八年(598年),將浚儀恢復為城父縣,屬亳州。隋煬帝大業初年,淝水縣又改為山桑縣,屬譙郡。此時,縣境分屬城父、山桑、臨渙、汝陰等縣地。
唐武德四年(621年)四月,山桑屬譙州。
貞觀十七年(643年)廢譙州,割屬亳州。
天寶元年(742年),改為蒙城縣。
北宋,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從宿州割臨渙,與譙、城父、鄧、蒙城等縣同屬亳州,隸淮南東路。宋南渡後,縣境屬金。
紹興十一年(1141年),和議成,以淮水中流劃疆。金將蒙城改隸壽州。此時,縣境分屬潁、亳、宿、壽4州。
元朝統一中國,一度以民戶稀少,並城父入譙縣,後又復置,屬亳州。
至元八年(1271年),從汴梁路分置歸德府,下轄亳、宿兩州。
至元三十年(1293年),分置汝寧府,下穎顧州。此時,蒙城屬安豐路壽春府。上述3府均由「河南江北行中書省」統領。
明洪武四年(1371年)二月,從歸德府劃出宿州;三月,從汝寧府劃出潁州,與蒙城縣同屬鳳陽府,直隸南京。
弘治九年(1496年)十月,設義門巡檢司。
清順治二年(1645年)四月,縣境屬「江南承宣布政使司」。
康熙六年(1667年),使左司為安徽布政使司。
雍正二年(1724年),將蒙城改屬亳州;十三年(1735年),升潁州為府,亳州、蒙城同屬潁州府。宿州屬鳳陽府。
辛亥革命後,取消府制,縣境一度屬淮泗道。後在潁州設立阜陽專署,轄渦陽縣。
民國二十九年一月(1930年),為加強根據地建設,共產黨成立渦北抗敵聯合會,轄原渦陽下屬8個區。
民國三十四年至民國三十六年(1945年-1947年),為適應當時形勢發展需要,共產黨在縣境北成立雪渦縣,縣境西設立渦亳縣,縣境南立渦陽縣,縣境東立宿蒙縣,隸屬皖北專員公署第三公署。
1949年3月,將4縣佔有的原渦陽縣境,仍歸並為渦陽縣。
1952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建立後,阜陽專員公署駐阜陽縣城,轄渦陽縣。
1965年5月以前,縣境屬安徽省阜陽地區專員公署。「文化大革命」初,廢專員公署,設地區革命委員會。
1979年,立阜陽地區行政公署,仍轄渦陽縣。
1996年7月,撤銷阜陽地區行政專員公署,改設阜陽市,仍轄渦陽縣。[8]
2000年5月,縣級亳州市升格為地級市,渦陽縣劃歸新設立的地級亳州市管轄。[9]

行政區劃
編輯
截至2014年,渦陽縣下轄20個鎮、4個街道。縣政府駐渦陽城關街道辦紫光大道。[9]
區劃詳情

城關街道

城東街道

城西街道

渦北街道

西陽鎮

渦南鎮

楚店鎮

高公鎮

高爐鎮

曹市鎮

青疃鎮

石弓鎮

龍山鎮

義門鎮

新興鎮

臨湖鎮

丹城鎮

馬店集鎮

花溝鎮

店集鎮

陳大鎮

牌坊鎮

公吉寺鎮

標里鎮



地理環境
編輯

位置境域
渦陽縣位於皖北地區,地處亳州市中心地帶,渦河中游,九州之中,有"皖北門戶"之稱。介於北緯33°27′至33°47′,東經115°53′至116°33′之間。北臨河南省永城市、淮北市濉溪縣,南臨利辛縣,西靠亳州市譙城區,東臨蒙城縣。渦陽地處皖、豫、魯三省交界。

地形地貌
渦陽82.4%的面積為早期河間平原,由早期河流淤積而成。由於降雨、河流侵蝕和人類活動等影響,部分地區形成零星湖坡窪地和庄戶地。境內渦河橫界東西,將縣境分為渦南、渦北兩個自然區域。縣境17.6%的面積為黃泛區平原,分布在渦河兩沿。從河上游至下游,寬度逐漸減小,呈「∨」形。其地面一般高出兩邊河間平原區面1米左右,是渦河的天然堤防。縣境內地勢平緩,呈不規則的四邊形。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地面高程平均海拔26.5-33.5m,地面自然坡降為1/9000。境內有渦河、西淝水、北淝河、包河四大水系,流域面積計2100平方公里。縣境地貌分為兩種類型:渦河北自然區有龍山、東山、西山、石弓山、郭獨山齊山、輝山。零星分布在渦河以北,佔地總面積6.22平方公里;其次為渦河南北南岸河間平原,是縣境最主要的地貌類型,南片在渦河與西淝河之間,北片在渦河與包河之間。[10]

氣候特徵
渦陽縣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其主要特徵是:氣候溫和,雨量適中,雨熱同步,光照充足,無霜期較長,光、熱資源比較豐富。
年平均氣溫15.1℃,極端最高氣溫40.3℃(1994年7月10日),極端最低氣溫-17.2℃(1991年12月28日)。歷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015.7小時。
縣域內年平均降雨量851.6毫米左右,雨量分布由東南向西北遞減;受季風氣候影響,降水季節性變化明顯,一般夏季多,冬季少,春雨多於秋雨。年平均風速為2.3米/秒,夏季盛行東南風,冬季盛行北、西北風,春秋季多偏東風。(以上數據資料根據1981年-2010年新30年氣候資料統計)[11]

水文特徵
渦陽縣河流均屬淮河水系,境內河流主要有淮河的一級支流渦河橫穿中部,兩岸支流呈葉脈狀,縣內流域面積1280平方公里,佔全縣總面積的60.8%,其次是北淝河、西淝河、釉包河流經縣境邊緣地區,流域面積分別為285平方公里、262平方公里和263平方公里。沿河有81條大溝流入。[12]

自然資源
編輯

水資源
渦陽縣水資源總量為7.01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資源量為4.01億立方米,常年可利用量為1.8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相對豐富,淺層地下水資源年補給總量為4.18億立方米,年可開采量3.15億立方米。人均水資源量為505立方米,相當於全國人均水資源量的21%,屬貧水地區。[12]

土地資源
截至2011年,渦陽縣國土面積2107平方公里,土地利用類型以耕地為主,耕地面積1311平方公里,佔全縣國土面積的62.2%,全縣受保護基本農田面積1198平方公里,占總耕地面積的91.4%。縣境為淮北平原典型的砂礓黑土地區,土地開發利用率達98%以上。

礦產資源
截至2011年,渦陽縣已探明儲量的礦種有10種:煤、油氣、金屬礦產,非金屬礦產中有水泥用灰岩、飾面用灰岩、建築石料用灰岩、河砂、陶瓷土、磚瓦用粘土;水氣礦產中有礦泉水等。已探明礦產地180處,其中大型礦床3處,中型礦床2處,小型礦床5處,小礦6處,零星資源l64處。燃料礦產煤是渦陽縣優勢礦產,佔全省的八分之一,資源前景較為廣闊。含煤面積431平方公里,估算地質儲量32.5億噸。煤種以肥煤為主,其次為焦煤、瘦煤,個別煤層為氣煤。縣境內山石資源豐富,主要礦種是水泥用灰岩和建築石料用灰岩。山石礦產地分5山7處,資源儲量293萬立方米,佔全市儲量的85.4%。磚瓦用粘土十分豐富,粘土礦產地157處,資源量1931萬噸。[12]

生物資源
渦陽縣適宜暖溫帶各種植物生長,由於人為影響,原生植物不復存在,林木屬暖溫帶落葉闊葉類,呈網帶片結合狀分布,即農田林網、營造在主幹道路和大中型溝河堤壩上的林帶和村片林及農田成片經濟林。全縣主要木本類植物有楊、泡、桐、椿、楝、柳、桑、榆、水杉以及蘋果、柿、梨、桃、棗、銀杏等50餘種;水生植物主要有蒲草、香蒲、菱、蓮藕等;糧食作物以麥、豆、薯為主,輔以水稻、玉米、小豆、綠豆、蕎麥、穀子等;經濟作物主要有棉花、芝麻、花生、油菜、煙葉和麻類等,苔干為地方特色蔬菜種類,中葯材有白芍、紫苑等。全縣物產豐富,是國家商品糧、優質棉、優質煙、山羊板皮生產基地,是中國苔干之鄉,與蒙城、利辛縣一並被譽為「中國中部黃牛金三角」,盛產糧、油、棉、中葯材、煙葉和豬、牛、羊、兔、雞、鴨、鵝、鴿、魚、蝦、鱉等多種大宗農副產品及土特產品。[12]

人口民族
編輯
截至2011年底,全縣總人口155.18萬人,其中男性人口81.1萬人,占總人口52.26%,女性人口74.08萬人,占總人口47.74%,性別比為109;常住人口121.20萬人,其中常住男性61.93萬人,女性59.28萬人。[7]

交通
編輯
渦陽縣地處豫皖蘇魯要沖。省道公路:S307線明光至亳州路渦陽段(原604線),東自蒙城縣向西北方向入縣境門戶西陽鎮,西至水陸要塞義門鎮,全長45.3公里;S202線蕭縣至淮濱路渦陽段(原501線),從東北濉溪縣入石弓鎮,經龍山鎮至楚店鎮,全長58.5公里。兩條省道交叉貫於縣城,分別連接合徐、商阜、寧洛、濟祁高速,通達豫、皖、蘇、魯、鄂等公路運輸幹道。渦陽至合肥市259公里,至鄭州市339公里,至徐州市147公里,至阜陽市84公里,至蚌埠市136公里,至淮北市86公里。鐵路:青阜線北入青疃鎮,南出雙廟鎮,全長50公里,渦陽火車站位於縣城東郊。渦陽站已成為周邊地區客運、物資集結地和中轉站。縣境鐵路分別連接京滬高鐵和京九鐵路。[13]

經濟
編輯

綜述
2014年,渦陽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08億元,相比2013年,增長6%;完成財政收入15.9億元,相比2013年,下降20.5%;規模工業增加值58.5億元,增長5%;固定資產投資120億元,相比2013年,下降4.7%;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1.99萬元,相比2013年,增長8.9%;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9124元,相比2013年,增長13.5%。[1]

第一產業
2014年,新增設施蔬菜2.1萬畝、中葯材1萬畝。規模化養殖場(戶)5150戶,規模養殖比重77%。流轉土地8.8萬畝,培育家庭農場159家、農民專業合作社245家。新增農產品和食品加工龍頭企業15家,銷售收入億元以上龍頭企業18家;三品認證企業68個,新增市級「一村一品」專業村5個;創建省級休閑農業示範點1個、休閑農庄1個。[1]

第二產業
2014年,渦陽縣新增規模工業企業35家、私營企業1335家、個體工商戶6607家;26個機械加工企業、40個農產品和食品加工企業,共完成產值57億元,同比增長33.3%。全年引進內資210億元,新注冊招商引資企業53家,其中工業企業32家。簽訂6個億元以上投資項目協議。[1]

第三產業
2014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8.3億元,相比2013年,增長11.5%;外商直接投資1.4億美元,相比2013年,增長7.1%;實現進出口總額5625萬美元;新建改造農家店15個,放心便利連鎖店12個;新增限額以上流通企業27家,累計150家。全年新增各類專業市場9.4萬平方米;4個專業市場一期建成運營,3個商業綜合體建成營業。組建渦陽農村商業銀行,湖商村鎮銀行、中小企業貸款服務中心掛牌運營;各金融機構存款余額219.9億元、貸款余額100.7億元,分別增長16.9%和26.8%;新增貸款21.2億元,是2013年新增貸款總量的3.4倍,新增存貸比70.9%;擔保公司注冊擔保資本達到2.3億元,全年為中小企業、個體工商戶等提供擔保貸款9.5億元。紅色經典旅遊景區新四軍紀念館開工建設,天靜宮4A級景區通過評定驗收。[1]

社會事業
編輯

民生事業
2014年,改造提升小型農田水利工程2842處,完成包河、武家河、五道溝等溝河治理189條、378公里,新增旱澇保收田6萬畝,治理高標准基本農田30.9萬畝;建設森林長廊、綠色長廊120公里,完善201萬畝農田林網;農機總動力達205萬千瓦,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90%。[1]

基礎設施
2014年,改造和綠化道路13.2公里,新增綠化面積32萬平方米。28個商住小區和保障房建設順利,新開工住房40萬平方米。渦北污水處理廠正在建設,高爐污水處理廠建成運營;實施截污工程,鋪設污水管網4公里。部分縣道升級為1條國道、5條省道,25個鎮(場、街道)基本實現省道全覆蓋;濟祁高速加快建設,S307線東段升級改造基本完成,南外環線完成環評、壓礦評估等前期工作。新建、改建集鎮商業街27個、農貿市場24個;改造縣鄉公路、村道202公里,完成農村危房改造1700戶,危橋改造47座;新建農村水廠14座,解決農村28.4萬人飲水安全問題。[1]

教育事業
2014年,渦陽縣對農村薄弱學校改造,完成441所學校標准化建設和52所村小提升工程,新建、改擴建幼兒園12所,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五中南校投入使用,高考本科達線率增速位居全市前列。[1]

醫療衛生
2014年,32項民生工程全面完成,累計投入資金20.7億元,同比2013年增長12.1%。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扎實推進,新增城鎮就業13873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轉移農村勞動力27943人;五項社會保險完成年度目標任務,城市和農村低保、五保供養標准均提高10%以上。高度重視弱勢群體救助工作,建立和完善及時發現、及時救助機制,社會救濟救助工作進一步規范。[1]
望採納

⑹ 溫州市排水有限公司南片污水處理廠怎麼樣

溫州市排水有限公司南片污水處理廠是2015-06-04在浙江省溫州市甌海區注冊版成立的有限責任公權司分公司(自然人獨資),注冊地址位於溫州市甌海區南白象街道白象村。

溫州市排水有限公司南片污水處理廠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3030034401625X4,企業法人高劍,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溫州市排水有限公司南片污水處理廠的經營范圍是:承接總公司業務。在浙江省,相近經營范圍的公司總注冊資本為8000萬元,主要資本集中在 5000萬以上 規模的企業中,共1家。

通過愛企查查看溫州市排水有限公司南片污水處理廠更多信息和資訊。

⑺ 河南鎮平縣污水處理廠聯系方式

0377-65993325正主任姓申,副主任姓趙,希望能幫到你,呵呵

⑻ 圖們經濟開發區的發展優勢

圖們幣屬於中溫帶濕潤溫和氣候區,受日本海影響,冬夏溫差較小,夏無酷署,冬無嚴寒,年平均氣溫為15C年降雨量為540毫米,全年無霜期135天。圖們經濟開發區氣候適宜,交通便捷,水、電、煤能源充裕,通訊設施齊全,地質構造良好,水文和工程地質優良,是適宜啟動和建設的理想工業用地。開發規劃區內現有居民337戶,人口1161人(其中農業人口1086人,非農業人口75人)。現僅有2戶村辦預制板廠,年產值1叫萬元。耕地面積1873公頃,其中:菜田34·5公頃,水田101公頃,旱田51公頃。
圖們經濟開發區的劃定,是依據該區所處的地理位置、自然條件、交通、能源、給排水、通訊等主要基礎設施及礦產資源情況,以及啟動和建設開發區所需資金等諸多因素綜合分析論證來確定的。
經研究論證新劃定的圖們經濟開發區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約有利條件: ⑴國民生產總值,2年達到35億元;2010年達到100億元。⑵工業總產值。2000年達到100億元;2010年達到290億元。⑶固定資產投資,到2000年完成63億元;到2010年完成110億元。⑷開發區內常住人口,到2010年發展到25萬人。
布局與專業規劃:⑴工業區,A·食品工業加工區位於水南片,規劃面積53KM;B·輕紡工業加工區位於向陽片規劃面積122km。⑵居住區,在向陽片、水南片設置相應的居住區,規劃面積198公頃。⑶商業區,在居住區設置相應的第三產業服務設施。⑷綠化區,沿嘎呀河北岸設置綠化帶,規劃面積為29公頃,各規劃小區均開辟公共綠地。⑸倉儲區,位於長圖鐵路線以南。⑹消防站,位於水星路。⑺停車場,位於嘎呀河以北,水星路與在面路交匯處下游。 ⑴防災規劃。將開發區內的嘎呀河和市爾哈通河的防洪標准,由2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按照此標准,下嘎鐵路橋以下嘎呀河北側無堤防處,必須要砌築10延長米河堤,同時把嘎呀河北側的河堤加高並處理險工險段一處,規劃投資15叨萬元。圖們市地震列度為六度區,一般建築設計按防火有關規定,在開發區內設置一處至二處國家一級以下消防設施的消防站、變電站和公用電供水設施,消防栓間隔距離120米,保護半徑為15q·米。
⑵給排水規劃。近期生活用水定額為80升/人/日,遠期生活用水定額為15W升/人/日。近期人均生活污水排放70升/人/日,遠期生活污水排放定額為135井/人/日。工業的污水要經處理達到標准,方可排放。
⑶消防規劃。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條例》和消防技術規范要求。除市區消防隊保護半徑達25公里外,在開發區內應設專職消防隊,增補20各專業消防隊員,配備2一4台消防車,開辟消防水源,改善防火器材和消防栓,規劃投資3萬元,使該區的消防能力達到三級站標准。
⑷供電規劃。利用現有水南一次變電站,改造增加二次變電設備。
⑸供氣供熱規劃。
⑹通訊規劃。近期市話總容量程式控制1萬門,電話13叨門。從長遠規劃考慮,投資2830萬元,新上1萬門程式控制電話,新開中繼線1920路並大力改裝改善無線尋呼、移動通訊和電傳設施等現代化郵電通訊設施。
⑺道路交通規劃。按照城市總體規劃和開發區的功能特點,在開發區內將建設比較規范、合理的交通公路網,並在南北、東西走向的主幹道上再劃出次千道,在次幹道上再安排一般道路。為改善交通條件,提高公路運輸功能,逐步完成雙向行駛四車道工程,將貫通開發區的圖烏公路,拓寬到24·5米(其中:四車道15米,安全帶1米,雙向人行道6米),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檔次。在開發區內修建大同路39叨米,水星路25米,水仙路10米,人行道75叨米,總投資825萬元。在公路沿線還將增設安全休息區;瞭望地、照明、標志、噪音屏障、交通信號、臨時停車場等公共設施,以適應開發區建設的交通運輸需要。另外,根據交通部門的公路建設規劃,圖躥高速公路將在下嘎公路橋北邊經過開發區的水南片,經過興迸村開向渾春,計劃在20年以前開通。這將對開發區的交通運輸提供更大的方便條件。
⑻環保規劃。圍繞開發區建設,到2010年環保總目標上,環境污染基本得到解決,控制自然生態惡化趨勢,使環境與經濟、社會的發展相協調。到2010年開發區四大環境質量(大氣環境、水環境、雜訊、固體廢棄物治理)及治理控制水平上達到國家標准。三廢排放標准應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對工業區和居住區全部進行綠化、美化,在環保投資方面,到2010年環保投資比例達到國民生產總值的15%。新建5萬噸/日規模的污水處理廠一座,新建垃圾綜合處理站等,環保投資達1億元。

⑼ 椒江市渣土填海工程嗎

是的。《台州市椒江區「十三五」重大建設項目規劃》是椒江區「十三五」重點專項規劃之一,是對「十三五」時期全區經濟社會重大項目建設的總體部署和統籌安排,是編制和實施全區重大項目建設年度計劃以及制定重大項目相關政策的重要依據。
一、「十二五」回顧
「十二五」期間,椒江重大項目建設以「兩年」活動為載體,著力於推進新型城市化、引導產業轉型升級、統籌區域均衡發展、提升民生保障能力,大力實施「四大工程」。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平穩增長,擬安排的217個重大建設項目計劃總投資1770.72億元,其中「十二五」期間投資1038.58億元。截至2015年底,已有122個進入實施階段,22個續建項目完工,累計完成投資376.5億元。全區固定資產投資總額達到672.6億元,年均增長8.5%,對經濟增長的帶動作用明顯。作為舉全區之力強勢推進的路網工程建設,我區「大路網、大交通」格局基本建成。台州汽車客運總站客運中心建成投入運行;投資16.35億元的椒江二橋及接線工程通車,成為雄跨椒江兩岸的又一南北主通道;74省道南延椒江段、82省道復線椒江段、機場路改擴建工程、75省道南延椒江段、76省道復線北延椒江段工程全部建成通車,主城區對外主要通道大幅實現擴容提速。甬台溫高速復線台州灣大橋及接線工程椒江段開工建設;開發大道東延、東二路、市府大道東延、楓南東路東延等一批城市道路建成或基本建成,切實解決了「斷頭路」的聯網貫通和道路的擴容問題;台州大道三期、台州內環路、椒北大道、沿江大道、大陳島水土路、十塘三期道路橋梁基礎設施等一批項目加快推進,制約我區經濟社會發展的綜合交通瓶頸得到進一步緩解,促進了區域協調發展。椒南片、椒北片飲用水安全工程建成;前所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工程基本建成;新增日供水5.5萬噸規模的椒北供水擴建工程完成可研批復,台州自來水廠遷擴建工程和椒江供水過江管線均啟動前期准備工作,兩岸供水安全保障能力將進一步提升;污水處理二期水質提標改造工程開工建設,污水處理三期工程完成可研批復,前所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工程基本建成,全區范圍的一、二級截污管網工程相繼開工,部分建成投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及三級截污管網建設全面鋪開,城鄉范圍截污、治污能力得到大幅提高;危舊房及舊住宅小區綜合改造有序推進,江城路、雲西路、岩嶼路等街景立面改造完工,加上中山路、雲西路、楓南路拓寬改造工程完成,主城區面貌煥然一新。中心消防站遷建工程已啟用,「天網」工程全面鋪開。110KV東輝變和前所變、220KV柵浦變和椒北變等一批能源電力設施建成投運,有效保障了社會和經濟發展。

⑽ 地下全埋式污水處理廠對周邊居民有影響嗎

一般來說,地埋式污水處理廠對周圍環境不會有影響。
但潤德凈化提版醒,劣質的地埋式權污水處理廠可能存在滲漏現象,這就會對周圍環境造成不良影響了。因為污水會滲漏到周圍的土壤中。
還有,地埋式污水處理廠也可能散發出微量氣味,對周圍環境產生一定的影響。

閱讀全文

與溫州南片污水處理廠在哪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樹脂還是牙冠好 瀏覽:408
容事達飲水機廚房用多少錢 瀏覽:602
污水處理裝置製作過程 瀏覽:531
富順垃圾填埋場廢水處理 瀏覽:842
哺乳期用什麼回奶好 瀏覽:70
皇冠車載空調濾芯怎麼換 瀏覽:558
陶瓷牙和樹脂牙的區別嗎 瀏覽:929
反滲透膜洗後壓差 瀏覽:325
飲水機聰明座怎麼旋緊 瀏覽:779
蒸餾裝置在哪能買 瀏覽:948
高崎污水處理廠怎麼坐公交 瀏覽:395
貝思源凈水機反滲透什麼意思 瀏覽:347
idoc與edi 瀏覽:651
買美的凈水機哪裡有賣的 瀏覽:504
軟水水處理器參數 瀏覽:358
平口濾芯多少錢 瀏覽:331
醫院污水處理講課 瀏覽:428
什麼結構相當於半透膜 瀏覽:418
5米污水坑怎麼挖 瀏覽:320
p40系列感測器最大能提升 瀏覽: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