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設置排水溝
整個試驗地應設置完備的排水系統,即便在北方地區也要設置排水系統,以防洪澇。主排水溝渠應固化,支渠要分布合理通暢,確保每個小區不積水。同時應進行定期清理,確保排水效果。
⑵ 公路排水溝設計在什麼地方
路基邊坡外,基本沿路線走向布置,邊溝是挨著路肩設置的,邊溝和排水溝就是設置的位置不同。
⑶ 施工現場如何設置排水溝
一般首層平面設計圖都會有排水溝的,一般圍繞建築物進行設置,有基坑時,坑頂及坑底均設置排水溝,每隔20米左右設置集水井,水排至最近的市政管道。
⑷ 排水溝設計的寬度高度一般是多少的啊
排水溝設計的寬度高度一般是:
寬一般是50cm,深度是40cm
明溝的斷面尺寸一般不少於寬180mm,深150mm,溝底應有不小於1%的縱向坡度。
排水溝設計要求:
排水溝設計(design of drainage diteh)按照排水系統工程布局和工程標准。
田間排水溝深度和間距,並分析計算各級排水溝道和建築物的流量、水位、斷面尺寸和工程量。 田間排水網排水溝間距和斷面尺寸由排水要求和機耕要求確定。除澇排水溝的農溝間距一般為100一400米。溝深一般為l米左右。一般首先根據作物要求的地下水埋藏深度△H和施工條件,初步確定排水農溝的深度,再確定相應的排水溝間距。由於排水地區的水文地質條件復雜,排水溝的深度和間距,需要通過試驗資料和相近地區的成功經驗分析選定。 排水溝設計流量設計流量分排澇流量和排演流量兩種。計算設計流量時,首先確定這兩種情況的設計排水模數(見排澇模數和排演流),然後分別乘以與排水溝斷面相應的匯流面積,即為排澇設計流量和排漬設計流量。
一般情況下,排水溝應設置在不影響擬建或已建建築物以及材料堆集、加工運輸和人員行走的地方。排水溝應滿足收集、排出現場積水的客觀要求。排水溝縱向坡度應根據地形和最大排水量確定,一般要求不應小於0.3%,在平坦地區不應小於0.2%,在沼澤地區可減至0.1%。如果採用明、暗箱排水溝,由於它是現場製作,相對缸瓦管或水泥管來說排水阻力較大。因此,縱向排水的坡度應比上述數值提高20%為宜。
在採用自然排水溝時,邊坡坡度應根據土的質量和排水溝的深度確定,一般情況下可以確定為1:0.7 ~ 1:1.5,只有對岩石邊坡才可以適當放陡。為了保證自然排水溝溝底的土不被水流沖走,可以在溝底鋪設一層最小厚度為40~60mm的碎石或卵石層。採用任何形式的排水溝,它的出水口位置,都應當設置在遠離建築物和構築物的低窪地點,同時還應當注意排水暗溝、暗管的出水口處應當採取防止凍結的措施。當地形、地質條件復雜時,排水溝有可能出現發生滑坡導致坍塌,此時應邀請設計、建設、監理和地質勘察單位共同確定排水方案,根據所確定的方案,再組織排水溝的實施。
排水溝水位要求:
排水溝的水位和斷面排水溝應具有足夠的輸水能力和適當的設計水位。排水溝的設計水位分為排漬水位和排澇水位兩種,排演水位是排水溝平時應維持的水位,主要滿足控制地下水的要求。為了保證農溝水位不被奎高,斗、支、干溝的排漬水位要逐級降低,除了水流的縱向坡降外,各級溝道匯流處尚需有適當的水位落差,一般為0.1一0 .2米。排澇水位也稱最高水位,是排水溝通過排澇設計流量時的水位。排澇時各級溝道的水位均不應高於溝道兩側的田面高程,以低於田面0.2一0.3米為宜。在抽水排澇情況下,承泄水泵排水的排水溝段,或通過小塊窪地的排水溝段,允許築堤束水,使溝內水位高於兩側田面高程。 排水溝的斷面尺寸通過水力計算確定。先選擇排水溝底的縱向坡降、橫斷面的邊坡系數及溝床的糙率。排水溝邊坡由於有地下水逸出,容易坍塌,因而常採用較緩的邊坡。由於排澇歷時短,溝坡容易長草,溝床糙率大,因而耐沖能力強,可以選用較陡的縱向坡降。
拓展資料:排水溝
排水溝【drainage ditch】指的是將邊溝、截水溝和路基附近、莊稼地里、住宅附近低窪處匯集的水引向路基、莊稼地、住宅地以外的水溝。
排水溝基本分類
陽溝:陽溝又稱「明溝」,露出地面的排水溝。
暗溝:暗溝(又稱為盲溝) ,用於在一些要求排水良好的活動場地,如體育館地下水位高影響植物生長可以用盲溝。
⑸ 基坑四周排水溝及集水井應設置在什麼外置
集水井一般設置在基礎邊線以外,集水井設置多與少是沒有明確要求和規定的,需要根據基礎地下水流量、基坑面積以及基礎土質好壞等情況綜合合理考慮。
宜在挖到坑底後再設置排水溝,設計計算中應涉及溝底深度。無需在開挖過程反復設溝。 但如果基坑底下是透水層且有井點降水時,坑內水已通過滲透和井點得到抽排,宜取消坑內加深的排水溝。
重要工程或支護結構做主體結構的一部分,開挖深度大於10米,與臨近建築物、重要設施的距離在開挖深度以內的基坑,基坑范圍內有歷史文物、近代優秀建築、重要管線等需要嚴加保護的基坑。
(5)污水溝一般設置在哪裡擴展閱讀:
根據作物要求的地下水埋藏深度H和施工條件,初步確定排水農溝的深度,再確定相應的排水溝間距。由於排水地區的水文地質條件復雜,排水溝的深度和間距,需要通過試驗資料和相近地區的成功經驗分析選定。 排水溝設計流量設計流量分排澇流量和排演流量兩種。
計算設計流量時,首先確定這兩種情況的設計排水模數(見排澇模數和排演流t),然後分別乘以與排水溝斷面相應的匯流面積,即為排澇設計流量和排漬設計流量。 排水溝的水位和斷面排水溝應具有足夠的輸水能力和適當的設計水位。
⑹ 排水溝應設在路哪一邊
兩側都要設的,除非路是單向坡,設置在低的那一側。
⑺ 集水井及排水溝應該怎樣設置
如下:
坑底四周或中央的排水溝及集水井應設置在基礎0.4m以外、地下水流的上游。根據基坑涌水量大小、基坑平面形狀及水泵的抽水能力,每隔20~40m設置一個集水井。
集水井的直徑或寬度一般為0.6~0.8m,集水井的深度隨挖土加深而加深,要始終低於挖土面0.7~1.0m,井壁用竹、木等材料加固。當基坑挖至設計標高後,集水井底應低於坑底1~2m,並鋪設0.3m碎石濾水層,以免在抽水時將泥砂抽出,並防止坑底土被攪動。
集水井的作用
1、地下室的入口處一般設了截水溝,流入截水溝的雨、污水都被引到集水井中。
2、生活水箱、水泵的余水、或設備檢修時的余水,也都被引到集水井中。
3、為消防需要,一旦發生火災,自動噴淋系統或消火栓的消防水也要引到集水井中。
⑻ 邊溝是主要的地表排水設施一般設置在路塹和路堤的什麼位置
邊溝是主要的地表水排水設施,
從名稱上面應該已經說得很清楚了的,
既然是邊溝,
當然是在路的兩邊位置的。
⑼ 小區內沿路的污水管上的污水井一般設在路上還是路邊
居住小區排水管的布置應根據小區規劃、地形標高、排水流向,按管線短、埋回深小、盡可能自答流排出的原則確定。而污水井置於路邊還是路中間是沒有必然的優劣之分的,污水井的布置只和埋深以及管道規劃有關,如果路邊的埋深比路中間的埋深更符合地區埋深標准,那就選擇路邊,反之亦然。
⑽ 排水溝與集水坑應設置在什麼地方
集水井一般設置在基礎邊線以外,集水井設置多與少是沒有明確要求和規定的,需要根據基礎地下水流量、基坑面積以及基礎土質好壞等情況綜合合理考慮。
基坑四周排水溝及集水井應設置在基礎范圍以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