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廢水污水 > 煤炭污水一般都有哪些雜質

煤炭污水一般都有哪些雜質

發布時間:2022-03-08 16:23:07

⑴ 油田污水中含有的雜質主要有哪些

油田污水主要包括原油脫出水(又名油田采出水)、鑽井污水及站內其它類型的含油污水。油田污水的處理依據油田生產、環境等因素可以有多種方式。當油田需要注水時,油田污水經處理後回注地層,此時要對水中的懸浮物、油等多項指標進行嚴格控制,防止其對地層產生傷害。如果是作為蒸汽發生器或鍋爐的給水,則要嚴格控制水中的鈣、鎂等易結垢的離子含量、總礦化度以及水中的油含量等。如果處理後排放,則根據當地環境要求,將污水處理到排放標准。我國一些乾旱地區,水資源嚴重缺乏,如何將採油過程中產生的污水變廢為寶,處理後用於飲用或灌溉,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採用注水開採的油田,從注水井注人油層的水,其中大部分通過採油井隨原油一起回到地面,這部分水在原油外運和外輸前必須加以脫除,脫出的污水中含有原油,因此被稱為油田采出水。隨著油田開采年代的增長,采水液的含水率不斷上升,有的區塊已達到90%以上,這些含油污水已成為油田的主要注水水源。隨著油田外圍低滲透油田和表外儲層的連續開發,對油田注水水質的要求更加嚴格。
鑽井污水成分也十分復雜,主要包括鑽井液、洗井液等。鑽井污水的污染物主要包括鑽屑、石油、粘度控制劑(如粘土)、加重劑、粘土穩定劑、腐蝕劑、防腐劑、殺菌劑、潤滑劑、地層親和劑、消泡劑等,鑽井污水中還含有重金屬。
其它類型污水主要包括油污泥堆放場所的滲濾水、洗滌設備的污水、油田地表徑流雨水、生活污水以及事故性泄露和排放引起的污染水體等。
由於油田污水種類多,地層差異及鑽井工藝不同等原因,各油田污水處理站不僅水質差異大,而且油田污水的水質變化大,這為油田污水的處理帶來困難。

⑵ 煤炭裡面都有什麼成分

構成煤炭有機質的元素主要有碳、氫、氧、氮和硫等,此外,還有極少量的磷、氟、氯和砷等元素。碳、氫、氧是煤炭有機質的主體,佔95%以上;煤化程度越深,碳的含量越高,氫和氧的含量越低。碳和氫是煤炭燃燒過程中產生熱量的元素,氧是助燃元素。煤炭燃燒時,氮不產生熱量,在高溫下轉變成氮氧化合物和氨,以游離狀態析出。硫、磷、氟、氯和砷等是煤炭中的有害成分,其中以硫最為重要。煤碳燃燒時絕大部分的硫被氧化成二氧化硫(SO2),隨煙氣排放,污染大氣,危害動、植物生長及人類健康,腐蝕金屬設備;當含硫多的煤用於冶金煉焦時,還影響焦炭和鋼鐵的質量。所以,「硫分」含量是評價煤質的重要指標之一。 煤中的有機質在一定溫度和條件下,受熱分解後產生的可燃性氣體,被稱為「揮發分」,它是由各種碳氫化合物、氫氣、一氧化碳等化合物組成的混合氣體。揮發分也是主要的煤質指標,在確定煤炭的加工利用途徑和工藝條件時,揮發分有重要的參考作用。煤化程度低的煤,揮發分較多。如果燃燒條件不適當,揮發分高的煤燃燒時易產生未燃盡的碳粒,俗稱「黑煙」;並產生更多的一氧化碳、多環芳烴類、醛類等污染物,熱效率降低。因此,要根據煤的揮發分選擇適當的燃燒條件和設備。 煤中的無機物質含量很少,主要有水分和礦物質,它們的存在降低了煤的質量和利用價值。礦物質是煤炭的主要雜質,如硫化物、硫酸鹽、碳酸鹽等,其中大部分屬於有害成分。 「水分」對煤炭的加工利用有很大影響。水分在燃燒時變成蒸汽要吸熱,因而降低了煤的發熱量。煤炭中的水分可分為外在水分和內在水分,一般以內在水分作為評定煤質的指標。煤化程度越低,煤的內部表面積越大,水分含量越高。 「灰分」是煤碳完全燃燒後剩下的固體殘渣,是重要的煤質指標。灰分主要來自煤炭中不可燃燒的礦物質。礦物質燃燒灰化時要吸收熱量,大量排渣要帶走熱量,因而灰分越高,煤炭燃燒的熱效率越低;灰分越多,煤炭燃燒產生的灰渣越多,排放的飛灰也越多。一般,優質煤和洗精煤的灰分含量相對較低。

⑶ 煤炭污染的煤炭簡介

碳、氫、氧是煤炭有機質的主體,佔95%以上;煤化程度越深,碳的含量越高,氫和氧的含量越低。碳和氫是煤炭燃燒過程中產生熱量的元素,氧是助燃元素。煤炭燃燒時,氮不產生熱量,在高溫下轉變成氮氧化合物和氨,以游離狀態析出。硫、磷、氟、氯和砷等是煤炭中的有害成分,其中以硫最為重要。煤炭燃燒時絕大部分的硫被氧化成二氧化硫(SO2),隨煙氣排放,污染大氣,危害動、植物生長及人類健康,腐蝕金屬設備;當含硫多的煤用於冶金煉焦時,還影響焦炭和鋼鐵的質量。所以,「硫分」含量是評價煤質的重要指標之一。
煤中的無機物質含量很少,主要有水分和礦物質,它們的存在降低了煤的質量和利用價值。礦物質是煤炭的主要雜質,如硫化物、硫酸鹽、碳酸鹽等,其中大部分屬於有害成分。 中國85%的煤炭是通過直接燃燒使用的,主要包括火力發電、工業鍋(窯)爐、民 用取暖和家庭爐灶等。高耗低效燃燒煤炭向空氣中排放出大量SO2、CO2和煙塵,造成中國以煤煙型為主的大氣污染。
(1)煤炭開采導致土地資源破壞及生態環境惡化。由於露天開采剝離排土,井工開采地表 沉陷、裂縫,都將破壞土地資源和植物資源,影響土地耕作和植被生長,改變地貌並引發景 觀生態的變化。開采沉陷造成中國東部平原礦區土地大面積積水受淹或鹽漬化,使西部礦區 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加劇。採煤塌陷還會引起山地、丘陵發生山體滑落或泥石流,並危及 地面建築物、水體及交通線路安全。據調查,中國因采礦直接破壞的森林面積累計達106萬 公頃,破壞草地面積為26.3萬ha,全國累計佔用土地約586萬ha,破壞土地約157萬ha ,且每年仍以4萬ha的速度遞增,而礦區土地復墾率僅為10%。另據測算,中國每采萬噸煤 ,平均塌陷土地0.2ha;在村莊稠密的平原礦區,每采出1000萬t煤需遷移約2000人。
(2)煤炭開采破壞地下水資源,加劇缺水地區的供水緊張。中國是世界上人均佔有水資源量較低的國家,且水資源分布極不平衡。從含煤地區分布看,富煤地區往往也是貧水地區。據調查,全國96個國有重點礦區中,缺水礦區佔71%,其中嚴重缺水礦區佔40%。隨著煤炭開采強度和延伸速度的不斷加大提高,礦區地下水位大面積下降,使缺水礦區供水更為緊張,以致影響當地居民的生產和生活。另一方面,大量地下水資源因煤系地層破壞而滲漏礦井並 被排出,這些礦井水被凈化利用的不足20%,對礦區周邊環境形成新的污染。據統計,中國煤礦每年產生的各種廢污水約佔全國總廢污水量的25%。2000年,全國煤礦的廢污水排放量 達到27.5億t,其中,礦井水23億t,工業廢水3.5億t,洗煤廢水5000萬t,其它廢水450 0萬t。
(3)煤炭開采導致廢氣排放,危害大氣環境。因煤炭開采形成的廢氣主要指礦井瓦斯和地 面矸石山自燃施放的氣體。礦井瓦斯中的主要成分甲烷是一種重要的溫室氣體,其溫室效應 為CO2的21倍。據統計中國每年從礦井開采中排放甲烷70~90億m?3,約佔世界甲烷總 排放量的30%,除5%左右的集中回收利用外,其餘全部排放到大氣中。礦區地面矸石山自燃 施放出大量含SO2、CO2 、CO等有毒有害氣體,嚴重污染大氣環境並直接損害周圍居民的身體健康 。煤矸石產出量很大,其排放量約占煤礦原煤產量的15%~20%。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國有煤礦現有矸石山1500餘座,歷年堆積量達30億t,佔地5000ha。另據1994年的礦山環境調查, 淮河以北半乾旱地區的1072座矸石山中,有464座發生過自燃,自燃率達43.3%。
(4)為滿足社會對潔凈煤的需求,中國原煤入洗比例連年提高。1999年原煤入洗量3.17億 t,入洗比例30%,其中國有重點煤礦入洗比例達到48%。原煤被入洗的同時,也排放出大量 的煤泥水污染土壤植被及河流水系。據調查,因洗煤全國每年排出洗矸4500萬t,洗煤廢水 4000萬t,煤泥200萬m3。
(5)在中國,由於煤炭生產與消費之間巨大的空間差異,導致「北煤南運,西煤東輸」的 長距離運煤格局。運輸中產生的煤塵飛揚,既損失大量的煤炭,又污染沿線周圍的生態環境 。據統計,1999年全國鐵路運煤量為64917萬t,平均運距為550km;經公路運輸或中轉到 鐵路的煤炭量達6億t,平均運距為80km。若以0.5%的揚塵損失計算,因運輸向大氣中排放的 煤塵達600多萬t,直接經濟損失超過6億元人民幣。
(6)中國長期以煤炭為主的能源消費結構,不僅形成以酸雨、二氧化硫和煙塵為主要危害 的煤煙型大氣污染,也是中國污染物排放量居世界第二的主要原因。統計資料顯示,2000年 ,全國廢氣中SO2排放總量1995萬t,其中工業來源的排放量1612萬t,生活來源的排放量3 83萬t;煙塵排放總量1165萬t,其中工業煙塵排放量953萬t,生活煙塵排放量212萬t; 酸雨區面積約占國土面積的30%。 日前,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與荷蘭獨立權威能源機構CEDelft共同發布全球報告《煤炭的真實成本》,指出2007年全球的煤炭使用造成至少3600億歐元(約合3.2萬億元人民幣)的損失。
綠色和平呼籲全球各國重視燃煤造成的環境惡果,立即減少並逐步放棄煤炭的使用。
CEDelft研究所的專家阿哥內斯卡·馬庫斯卡說:「每年3600億歐元的損失其實是相對保守的計算。如果不採取有效措施積極阻止氣候變化,由此導致的損失將會大幅上升。」比如,數十億人口將會面臨水資源短缺,數億人的糧食安全也會受到威脅,極端天氣也將更加頻繁。
此外,煤炭還更直接污染了水源和空氣,並導致黑肺病的發生。 (1)政策法規配套,環保投入增大。國家相繼出台和修訂與煤炭礦區環境保護直接相關的法律法規13項,使礦區環境保護與治理步入法制化軌道,加快了礦山環境保護事業的 發展。礦區的環境改善離不開投入,據不完全統計,「九五」期間煤炭工業投入環境治理的 資金達28.6億元,平均每年5.7億元。
(2)土地復墾取得一定成效。資料顯示,全國已累計復墾利用各類廢棄土地約1500萬 畝,占廢棄土地總量的8%;其中復墾利用工礦廢棄土地約600多萬畝,約占工礦廢棄土地總 量的10%。復墾後的土地70%作為耕地或其他農用地,30%作為非農業建設用地或其他用途。 從煤炭行業看,「九五」期間,全國復墾採煤塌陷土地150ha,復墾率為15%,完成露天礦 挖損土地復墾量21ha,復墾率已達到41%。?
(3)三廢治理效果顯著。「九五」期間,煤矸石利用率達到40%,比「八五」期間提高 9個百分點;截止到1999年治理滅火矸石山310座,滅火率達80%。1998年山東省綜合利用煤 矸石700多萬t,占總排放量的71%,並實現利稅近7000萬元。新的煤礦設計拒絕矸石堆放, 將有力保證今後徹底根除矸石山。統計顯示,1999年,全國採掘業共去除工業SO2 156104 t,其中燃料燃燒中去除的41505t;去除工業煙塵1647893t。
(4)礦區綠化已從單純植樹種草,走向綠色生態工程建設。眾多礦區不斷加大投入, 綠化美化生產生活區。根據礦區所處地理環境,積極採用綠化新技術,營造礦區防護林,綠 化煤矸石山,治沙固土,恢復植被,保持水土。?
(5)潔凈煤技術發展較快。1995年全國共有洗煤廠557個,年入洗原煤2.8億t,原煤入 洗率為22%。到2000年,洗煤廠數增加到755個,原煤入洗量達4.5億t,原煤入洗率超過30% 。1995年前,全國動力配煤幾乎空白,「九五」期間,全國相繼建設並投入運行一批不同規 模、不同類型的動力配煤廠,年生產能力近6000萬t。中國民用型煤技術已經成熟,到2000 年,全國民用型煤產量達到8000萬t,城鎮居民生活用型煤普及率為80%。 為加快開發煤層氣的步伐,「九五」期間,國務院批准 成立了專門從事煤層氣開發的公司。據不完全統計,2000年,全國共開發利用煤層氣近4億 m?3,預計到2005年,全國煤層氣利用量可達30億m3以上。
煤炭礦區環境保護與治理中的薄弱點
(1)領導環保意識弱,公眾參與程度低。中國的環保歷史經驗證明,一切環境污染與生態破壞,首先發端於各級領導的思想認識和決策行為。當前,許多領導還遠沒有樹立起真正的 環保意識,對可持續發展僅停留在口號上,走的仍是「先污染、後治理」的老路或為了局部 利益而加重污染的歪路。公眾參與在發達國家的環境影響評價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通過 聽證會等形式廣泛聽取公眾意見,滿足公眾對環境保護的要求。我國的建設項目環境影 響評價中還沒有建立起公眾參與制度,環保工作公開接受公眾監督的程度還很低。
(2)經濟結構調整遲緩,環境保護監管不力。盡管國家不斷進行經濟結構的調整,但由於受思想惰性、體制剛性、財力不足、政策缺位和區域壁壘等多因素影響,中國的能源生產和消費結構不合理狀況依然存在,這種結構不合理帶來的直接後果便是資源的過度開采和 浪費,以及礦區環境和安全狀況的難以改善。另一方面,我國的環保管理體制仍然存在許多 弊端,特別是制約監督機制的失效,導致對環境保護的監管不力,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開脫現象依然存在。
(3)環保歷史欠賬多,資金渠道不暢、投入不足。中國的長期計劃經濟體制,使礦區特別是許多老礦區遺留下巨大的生態環境包袱,且沒有建立起相應的治理資金賬戶。自20世 紀70年代後期,中國的環境污染日趨惡化,治理資金僅有國家財政一條渠道。1984年,國務院在《關於環境保護工作的決定》(國發〔1984〕64號)中,確定了環境保護資金的8條渠 道 ,其中用於污染治理投資的有7條。盡管這7條渠道對資金籌集、污染控制和環境質量的改善曾起過重要作用,但是,從總體上看,污染治理投資總量還遠沒有達到基本控制住環境惡化加劇的水平。這7條渠道中,有的已不通,即使通的也還存在著渠道不暢等問題,其外部表現則是資金投入的嚴重不足。據統計,中國每年直接用於煤炭環境保護的資金大約 為5~6億元,僅占煤炭工業產值的0.3%,遠低於全國1%的平均水平。
(4)礦區塌陷土地復墾工作盲點多。盡管早在1988年國務院就已正式頒布實施了《土地復墾規定》,在隨後修訂和制定的《土地管理法》、《煤炭法》等5部法律中都有土地復 墾方面的法規條文,各級地方政府幾乎相繼制定土地復墾規定實施辦法,但如今礦區土地復 墾率僅為10%,比發達國家低50多個百分點,土地復墾的質量不高,復墾工作中出現了多處 盲點。例如,對於老礦區土地塌陷的歷史欠帳至今沒有明確補帳的責任對象和資金渠道;土地復墾規定中的「誰破壞,誰復墾」原則形同虛設,現存的塌陷征地和塌陷補償辦法,無法 約束企業對土地復墾規定的執行;企業與地方政府在土地復墾中難以形成有效的合作機制等 。
(5) 國家缺乏針對性更強,體系更加嚴密的礦山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現行環保政策法規中,缺乏針對礦山環境保護特點的法律法規和技術標准,不利於礦山環境保護和治理工作 向縱深發展。一些環境問題由於無章可循,不能及時得到治理,從而長期危害環境。如煤矸 石山自燃被定性為無組織排放,國家尚無限期治理和超標罰款的規定。 20世紀50年代,英國的污染導致了成千上萬人死亡。彼得托爾謝姆指出,英國通向環境保護艱難而漫長的道路,對於中國是一個重要的前車之鑒。
大規模的工業生產、嚴重的煤炭依賴以及濃煙滾滾的城市,這不僅僅是我國的特徵,英國在十九、二十世紀的很長時間里,也是如此。由於相似的經歷,英國與煤炭污染的漫長斗爭,對中國有著特殊的意義。
很多年裡,英國人對本國毫無限制地大量消費煤炭的後果眾說紛紜,國內很多人也差不多。許多人把煤煙當作經濟繁榮和高就業率的象徵,而另外一些人則認為這些煙霧要付出嚴重的經濟代價。
後者指出,煙霧代表的是浪費,而不是財富。這一觀點的主要提倡者內爾·阿諾特博士是維多利亞女王的私人醫生。他在1855年宣稱「由於濃煙彌漫的空氣,單是倫敦的居民每年在洗衣服上的花費,就要比國內同樣數量的家庭多出250萬英鎊。」
阿諾特的估計只限於洗衣費,而其他人試圖對因空氣污染而付出的經濟代價進行更加全面的統計。科學家羅魯·羅素(哲學家羅素的叔叔)列出煤煙所引起的24種破壞,包括油漆層的老化、對金屬和石製品的侵蝕、植被的破壞、人類的疾病等等。幾十年後,一個英國政府委員會在20世紀50年代所計算出的空氣污染損失為每年2.5億英鎊,他們的分類標准很多和羅素一樣。盡管當時的專家們強調煤炭燃燒所產生的破壞性影響並不是單純的地方性問題,但還沒有誰能從全球性的角度來認識它。
許多論者指出,煤煙的最大代價之一就是煤炭的浪費。樂觀主義者希望隨著利用者認識到防治煤煙可以省錢,空氣能夠變得潔凈。盡管提高煤炭利用效率確實能夠節省燃料費用、減少煙霧排放,但必需的技術不論是購買還是實施起來都很昂貴。即使生產者們認識到購買高能效的設備從長遠上可以節省金錢,但很多人缺乏進行這項投資所必需的資金或者長期的決心。
當污染者顯然不會採取主動措施減少煙霧的時候,政府就開始干預。19世紀末、20世紀初,英國國會曾經通過了一系列法律,要求地方政府採取行動制止那些排放大量煙霧的工業。
這個立法的效果受到許多因素的限制,包括:罰款太少、法律漏洞,另外,實際上許多負責落實反煙霧法律的地方官員本身就是污染企業的老闆,這些因素至今仍在全世界妨礙著環境的有效治理。甚至有時治理者在執法中並沒有個人經濟利益的牽扯,但他們也常常擔心:過嚴的執法會導致工業的重新布局,從而引起失業和稅款流失。
所以,如果不是受到了災難的打擊,情況可能一如既往。1952年11月,一場錯綜復雜的異常天氣襲擊了倫敦,成百上千萬個壁爐里的燃燒產物無法升入大氣,也無法散入風中。能見度為零,醫院里擠滿了呼吸困難的人們,死亡者達到幾千人。
在這場煙霧災難之後,英國政府開始考慮減少污染,但是它面對著來自煤炭業、製造業和電業利益集團的壓力。就像在中國及美國發生的一樣,這些行業的擁護者聲稱,污染控制措施以及替代能源的花費實在太高了,無法實施。
經過多次談判,國會最終在1956年通過了《空氣清潔法》(Clean Air Act)。除了將政府的研究擴大到污染防治領域外,該法案還為工業煙霧設立了新的限制。它還開始控制家庭採暖和烹調所產生的煙霧,這也是英國空氣污染的重要原因。為了幫助購買低污染設備籌措資金,國家和地方政府部門都提供了財政援助。
盡管這個立法對減少煙霧這樣的可見污染物卓有成效,但對於看不見的污染物——如二氧化硫和汞——卻沒有任何作用,更不用說溫室氣體二氧化碳了。治理者們不是禁止將這些物質排入環境,反而鼓勵工廠通過極高的煙囪把它們排入大氣,他們認為這些物質到那些層次里會被稀釋,從而變得「無害」。
不幸的是,單純地拔高煙囪只會把污染換個地方。二氧化硫會變成酸雨,落在它發源的工廠和發電廠下風處的幾百公里外;細微顆粒甚至能飄得更遠,二氧化碳則迅速散入全世界的大氣,21世紀末的大氣二氧化碳濃度可能變成英國工業化開始時的兩倍。
中國的煤炭年消耗量超過20億噸,而且未來幾十年煤炭仍將使中國的主要能源。有技術可以減少煤炭燃燒時所產生的顆粒物污染和進入大氣的二氧化硫。這個變化最大的受益者將是中國人民,煤炭所造成的健康損害、貧窮和環境破壞讓他們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但是,中國空氣的凈化也會使那些遠離中國的人們受益。比如,研究者們發現,中國的煙霧微粒飄到了美國。
除了污染控制措施之外,提高能效也同樣重要。最先進的發電廠燒煤較少,排放出的顆粒物質、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也比傳統電廠要少。節能和提高能效可以帶來類似的好處,而且成本也比建立新的發電設施要低。如果中國能夠在這些技術上投資,其本身和世界其他地方都會受益無窮。
治理污染最好的辦法不是稀釋,而是從根源上杜絕它的產生,這已經很清楚了。所有地球居民都是鄰居,共同呼吸著惟一的空氣。父輩們在地方和國家的層次上密切合作,減少污染,則必須在全球的層次上攜起手來,共同保持健康的空氣。

⑷ 有關煤炭的雜質有哪些

TD82煤礦開采 1.煤炭學報2. 煤炭科學技術3.煤礦安全4. 煤田地質與勘探5. 選煤技術6.煤炭工程7.煤炭技術8. 中國煤炭9. 煤礦機械 10..煤礦開采

⑸ 煤炭有哪些成分

煤的成分
通常說煤炭,有的地方習慣叫石炭。但煤不是碳。煤是由古代植物遺體埋在地層下或在地殼中經過一系列非常復雜的變化而形成的。是由有機物和無機物所組成的復雜的混合物,主要含有碳元素,此外還含有少量的氫、氮、硫、氧等元素以及無機礦物質(主要含硅、鋁、鈣、鐵等元素)。煤的結構復雜。視頻(煤的組成和分類)
無煙煤
(含碳量95%左右)
煤的主要成分
煤的組成以有機質為主體,構成有機高分子的主要是碳、氫、氧、氮等元素。煤中存在的元素有數十種之多,但通常所指的煤的元素組成主要是五種元素、即碳、氫、氧、氮和硫。在煤中含量很少,種類繁多的其他元素,一般不作為煤的元素組成,而只當作煤中伴生元素或微量元素。
一、煤中的碳
一般認為,煤是由帶脂肪側鏈的大芳環和稠環所組成的。這些稠環的骨架是由碳元素構成的。因此,碳元素是組成煤的有機高分子的最主要元素。同時,煤中還存在著少量的無機碳,主要來自碳酸鹽類礦物,如石灰岩和方解石等。碳含量隨煤化度的升高而增加。在我國泥炭中乾燥無灰基碳含量為55~62%;成為褐煤以後碳含量就增加到60~76.5%;煙煤的碳含量為77~92.7%;一直到高變質的無煙煤,碳含量為88.98%。個別煤化度更高的無煙煤,其碳含量多在90%以上,如北京、四望峰等地的無煙煤,碳含量高達95~98%。因此,整個成煤過程,也可以說是增碳過程。
二、煤中的氫
氫是煤中第二個重要的組成元素。除有機氫外,在煤的礦物質中也含有少量的無機氫。它主要存在於礦物質的結晶水中,如高嶺土(Al203·2Si02·2H2O)、石膏(CaS04·2H20 )等都含有結晶水。在煤的整個變質過程中,隨著煤化度的加深,氫含量逐漸減少,煤化度低的煤,氫含量大;煤化度高的煤,氫含量小。總的規律是氫含量隨碳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尤其在無煙煤階段就尤為明顯。當碳含量由92%增至98%時,氫含量則由2.1%降到1%以下。通常是碳含量在80~86%之間時,氫含量最高。即在煙煤的氣煤、氣肥煤段,氫含量能高達6.5%。在碳含量為65~80%的褐煤和長焰煤段,氫含量多數小於6%。但變化趨勢仍是隨著碳含量的增大而氫含量減小。
三、煤中的氧
氧是煤中第三個重要的組成元素。它以有機和無機兩種狀態存在。有機氧主要存在於含氧官能團,如羧基(--COOH),羥基(--OH)和甲氧基(--OCH3)等中;無機氧主要存在於煤中水分、硅酸鹽、碳酸鹽、硫酸鹽和氧化物中等。煤中有機氧隨煤化度的加深而減少,甚至趨於消失。褐煤在乾燥無灰基碳含量小於70%時,其氧含量可高達20%以上。煙煤碳含量在85%附近時,氧含量幾乎都小於10%。當無煙煤碳含量在92%以上時,其氧含量都降至5%以下。
四、煤中的氮
煤中的氮含量比較少,一般約為0.5~3.0%。氮是煤中唯一的完全以有機狀態存在的元素。煤中有機氯化物被認為是比較穩定的雜環和復雜的非環結構的化合物,其原生物可能是動、植物脂肪。植物中的植物鹼、葉綠素和其他組織的環狀結構中都含有氮,而且相當穩定,在煤化過程中不發生變化,成為煤中保留的氮化物。以蛋白質形態存在的氮,僅在泥炭和褐煤中發現,在煙煤很少,幾乎沒有發現。煤中氮含量隨煤的變質程度的加深而減少。它與氫含量的關系是,隨氫含量的增高而增大。
五、煤中的硫
煤中的硫分是有害雜質,它能使鋼鐵熱脆、設備腐蝕、燃燒時生成的二氧化硫(SO2)污染大氣,危害動、植物生長及人類健康。所以,硫分含量是評價煤質的重要指標之一。煤中含硫量的多少,似與煤化度的深淺沒有明顯的關系,無論是變質程度高的煤或變質程度低的煤,都存在著有機硫或多或少的煤。 煤中硫分的多少與成煤時的古地理環境有密切的關系。在內陸環境或濱海三角訓平原環境下形成的和在海陸相交替沉積的煤層或淺海相沉積的煤層,煤中的硫含量就比較高,且大部分為有機硫。 根據煤中硫的賦存形態,一般分為有機硫和無機硫兩大類。各種形態的硫分的總和稱為全硫分。所謂有機硫,是指與煤的有機結構相結合的硫。有機硫主要來自成煤植物中的蛋白質和微生物的蛋白質。煤中無機硫主要來自礦物質中各種含硫化合物,一般又分為硫化物硫和硫酸鹽硫兩種,有時也有微量的單質硫。硫化物硫主要以黃鐵礦為主,其次為白鐵礦、磁鐵礦((Fe3O4)、閃鋅礦(ZnS)、方鉛礦(PbS)等。硫酸鹽硫主要以石膏(CaSO4·2H20)為主,也有少量的綠礬 (FeSO4·7H 20 )等。

⑹ 污水中包括哪些雜質

不同的污水,雜質是不同的.
主要污染物
病原體污染物?
生活污水、畜禽飼養場污水以及製革、洗毛、屠宰業和醫院等排出的廢水,常含有各種病原體,如病毒、病菌、寄生蟲.水體受到病原體的污染會傳播疾病,如血吸蟲病、霍亂、傷寒、痢疾、病毒性肝炎等.歷史上流行的瘟疫,有的就是水媒型傳染病.如1848年和1854年英國兩次霍亂流行,死亡萬餘人;1892年德國漢堡霍亂流行,死亡750餘人,均是水污染引起的. 污水處理
受病原體污染後的水體,微生物激增,其中許多是致病菌、病蟲卵和病毒,它們往往與其他細菌和大腸桿菌共存,所以通常規定用細菌總數和大腸桿菌指數及菌值數為病原體污染的直接指標.病原體污染的特點是:(1)數量大;(2)分布廣;(3)存活時間較長;(4)繁殖速度快;(5)易產生抗葯性,很難絕滅;(6)傳統的二級生化污水處理及加氯消毒後,某些病原微生物、病毒仍能大量存活.常見的混凝、沉澱、過濾、消毒處理能夠去除水中99%以上病毒,如出水濁度大於0.5度時,仍會伴隨病毒的穿透.病原體污染物可通過多種途徑進入水體,一旦條件適合,就會引起人體疾病.
耗氧污染物?
在生活污水、食品加工和造紙等工業廢水中,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質、油脂、木質素等有機物質. 污水中的魚
這些物質以懸浮或溶解狀態存在於污水中,可通過微生物的生物化學作用而分解.在其分解過程中需要消耗氧氣,因而被稱為耗氧污染物.這種污染物可造成水中溶解氧減少,影響魚類和其他水生生物的生長.水中溶解氧耗盡後,有機物進行厭氧分解,產生硫化氫、氨和硫醇等難聞氣味,使水質進一步惡化.水體中有機物成分非常復雜,耗氧有機物濃度常用單位體積水中耗氧物質生化分解過程中所消耗的氧量表示,即以生化需氧量(BOD)表示.一般用20℃時,五天生化需氧量(BOD5)表示.
植物營養物?
植物營養物主要指氮、磷等能刺激藻類及水草生長、干擾水質凈化,使BOD5升高的物質.水體中營養物質過量所造成的"富營養化"對於湖泊及流動緩慢的水體所造成的危害已成為水源保護的嚴重問題. 富營養化(eutrophication)是指在人類活動的影響下,生物所需的氮、磷等營養物質大量進入湖泊、河口、海灣等緩流水體,引起藻類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體溶解氧量下降,水質惡化,魚類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現象.在自然條件下,湖泊也會從貧營養狀態過渡到富營養狀態,沉積物不斷增多,先變為沼澤,後變為陸地.這種自然過程非常緩慢,常需幾千年甚至上萬年.而人為排放含營養物質的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所引起的水體富營養化現象,可以在短期內出現.? 植物營養物質的來源廣、數量大,有生活污水(有機質、洗滌劑)、農業(化肥、農家肥)、工業廢水、垃圾等.每人每天帶進污水中的氮約50g.生活污水中的磷主要來源於洗滌廢水,而施入農田的化肥有50%~80%流入江河、湖海和地下水體中.天然水體中磷和氮(特別是磷)的含量在一定程度上是浮游生物生長的控制因素.當大量氮、磷植物營養物質排入水體後,促使某些生物(如藻類)急劇繁殖生長,生長周期變短.藻類及其他浮游生物死亡後被需氧生物分解,不斷消耗水中的溶解氧,或被厭氧微生物所分解,不斷產生硫化氫等氣體,使水質惡化,造成魚類和其他水生生物的大量死亡.藻類及其他浮游生物殘體在腐爛過程中,又把生物所需的氮、磷等營養物質釋放到水中,供新的一代藻類等生物利用.因此,水體富營養化後,即使切斷外界營養物質的來源,也很難自凈和恢復到正常水平.水體富養化嚴重時,湖泊可被某些繁生植物及其殘骸淤塞,成為沼澤甚至乾地.局部海區可變成"死海",或出現"赤潮"現象. 常用氮、磷含量,生產率(O2)及葉綠素-α作為水體富營養化程度的指標.表3-7是用總磷、無機氮劃分水體富養化程度的指標.防治富營養化,必須控制進入水體的氮、磷含量.
有毒污染物
有毒污染物指的是進入生物體後累積到一定數量能使體液和組織發生生化和生理功能的變化,引起暫時或持久的病理狀態,甚至危及生命的物質.如重金屬和難分解的有機污染物等.污染物的毒性與攝入機體內的數量有密切關系.同一污染物的毒性也與它的存在形態有密切關系.價態或形態不同,其毒性可以有很大的差異.如Cr(Ⅵ)的毒性比Cr(Ⅲ)大;As(Ⅲ)的毒性比As(Ⅴ)大;甲基汞的毒性比無機汞大得多.另外污染物的毒性還與若干綜合效應有密切關系.從傳統毒理學來看,有毒污染物對生物的綜合效應有三種:(1)相加作用,即兩種以上毒物共存時,其總效果大致是各成分效果之和.(2)協同作用,即兩種以上毒物共存時,一種成分能促進另一種成分毒性急劇增加.如銅、鋅共存時,其毒性為它們單獨存在時的8倍.(3)拮抗作用,兩種以上的毒物共存時,其毒性可以抵消一部分或大部分.如鋅可以抑制鎘的毒性;又如在一定條件下硒對汞能產生拮抗作用.總之,除考慮有毒污染物的含量外,還須考慮它的存在形態和綜合效應,這樣才能全面深入地了解污染物對水質及人體健康的影響.? 污水
有毒污染物主要有以下幾類:(1)重金屬.如汞、鎘、鉻、鉛、釩、鈷、鋇等,其中汞、鎘、鉛危害較大;砷、硒和鈹的毒性也較大.重金屬在自然界中一般不易消失,它們能通過食物鏈而被富集;這類物質除直接作用於人體引起疾病外,某些金屬還可能促進慢性病的發展.(2)無機陰離子,主要是NO2-、F-、CN-離子.NO2-是致癌物質.劇毒物質氰化物主要來自工業廢水排放.(3)有機農葯、多氯聯苯.目前世界上有機農葯大約6000種,常用的大約有200多種.農葯噴在農田中,經淋溶等作用進入水體,產生污染作用.有機農葯可分為有機磷農葯和有機氯農葯.有機磷農葯的毒性雖大,但一般容易降解,積累性不強,因而對生態系統的影響不明顯;而絕大多數的有機氯農葯,毒性大,幾乎不降解,積累性甚高,對生態系統有顯著影響.多氯聯苯(PCB)是聯苯分子中一部分氫或全部氫被氯取代後所形成的各種異構體混合物的總稱. 多氯聯苯劇毒,脂溶性大,易被生物吸收,化學性質十分穩定,難以和酸、鹼、氧化劑等作用,有高度耐熱性,在1000~1400℃高溫下才能完全分解,因而在水體和生物中很難降解.(4)致癌物質.致癌物質大體分三類:稠環芳香烴(PAHs),如3,4-苯並芘等;雜環化合物,如黃麴黴素等;芳香胺類,如甲、乙苯胺,聯苯胺等.(5)一般有機物質.如酚類化合物就有2000多種,最簡單的是苯酚,均為高毒性物質;腈類化合物也有毒性,其中丙烯腈的環境影響最為注目.
石油類污染物?
石油污染是水體污染的重要類型之一,特別在河口、近海水域更為突出.排入海洋的石油估計每年高 黃河幹流石油污染嚴重
數百萬噸至上千萬噸,約佔世界石油總產量的千分之五.石油污染物主要來自工業排放,清洗石油運輸船隻的船艙、機件及發生意外事故、海上採油等均可造成石油污染.而油船事故屬於爆炸性的集中污染源,危害是毀滅性的.? 石油是烷烴、烯烴和芳香烴的混合物,進入水體後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如在水上形成油膜,能阻礙水體復氧作用,油類粘附在魚鰓上,可使魚窒息;粘附在藻類、浮游生物上,可使它們死亡.油類會抑制水鳥產卵和孵化,嚴重時使鳥類大量死亡.石油污染還能使水產品質量降低.
放射性污染物?
放射性污染是放射性物質進入水體後造成的.放射性污染物主要來源於核動力工廠排出的冷卻水,向海洋投棄的放射性廢物,核爆炸降落到水體的散落物,核動力船舶事故泄漏的核燃料;開采、提煉和使用放射性物質時,如果處理不當,也會造成放射性污染.水體中的放射性污染物可以附著在生物體表面,也可以進入生物體蓄積起來,還可通過食物鏈對人產生內照射. 水中主要的天然放射性元素有40K、238U、286Ra、210Po、14C、氚等.目前,在世界任何海區幾乎都能測出90Sr、137Cs.
酸、鹼、鹽無機污染物
各種酸、鹼、鹽等無機物進入水體(酸、鹼中和生成鹽,它們與水體中某些礦物相互作用產生某些鹽類),使淡水資源的礦化度提高,影響各種用水水質.鹽污染主要來自生活污水和工礦廢水以及某些工業廢渣.另外,由於酸雨規模日益擴大,造成土壤酸化、地下水礦化度增高. 水體中無機鹽增加能提高水的滲透壓,對淡水生物、植物生長產生不良影響.在鹽鹼化地區,地面水、地下水中的鹽將對土壤質量產生更大影響.
熱污染
熱污染是一種能量污染,它是工礦企業向水體排放高溫廢水造成的.一些熱電廠及各種工業過程中的冷卻水,若不採取措施,直接排放到水體中,均可使水溫升高,水中化學反應、生化反應的速度隨之加快,使某些有毒物質(如氰化物、重金屬離子等)的毒性提高,溶解氧減少,影響魚類的生存和繁殖,加速某些細菌的繁殖,助長水草叢生,厭氣發酵,惡臭. 魚類生長都有一個最佳的水溫區間.水溫過高或過低都不適合魚類生長,甚至會導致死亡.不同魚類對水溫的適應性也是不同的.如熱帶魚適於15~32℃,溫帶魚適於10~22℃,寒帶魚適於2~10℃的范圍.又如鱒魚雖在24℃的水中生活,但其繁殖溫度則要低於14℃.一般水生生物能夠生活的水溫上限是33~35℃. 除了上述八類污染物以外,洗滌劑等表面活性劑對水環境的主要危害在於使水產生泡沫,阻止了空氣與水接觸而降低溶解氧,同時由於有機物的生化降解耗用水中溶解氧而導致水體缺氧.高濃度表面活性劑對微生物有明顯毒性. 京航大運河北段遭污染
水體污染的例子很多,如京杭大運河(杭州段)兩岸有許多工廠,每天均有大量廢水排入運河,使水體中固體懸浮物、有機物、重金屬(Zn,Cd,Pb,Cu等)及酚、氰化物等含量大大超過地面水標准,有的超過幾十倍,使水體處於厭氧的還原狀態,烏黑發臭,魚蝦絕跡,不能用於生活、農業等用水;水體自凈能力差,若不治理,並控制污染源,水體污染還會進一步擴大. 水環境中的污染物,總體上可劃分為無機污染物和有機污染物兩大類.在水環境化學中較為重要的,研究得較多的污染物是重金屬和有機物.我國水污染化學研究始於70年代,從重金屬、耗氧有機物、DDT、六六六等農葯污染開始,目前研究的重點已轉向有機污染物,特別是難降解有機物,因其在環境中的存留期長,容易沿食物鏈(網)傳遞積累(富集),威脅生物生長和人體健康,因而日益受到人們重視.本章著重介紹重金屬和有機污染物在水體中遷移轉化的環境化學行為.

⑺ 洗煤後的廢水有什麼成分

洗煤廢水是由原生煤泥、次生煤泥和水混合組成的一種多項體系內。
洗煤廢水中包含有煤泥容顆粒(粗煤泥顆粒0.5~1mm,細煤泥顆粒0~0.5mm),礦物質,粘土顆粒等。洗煤廢水一般具有SS、CODcr、BOD5濃度高、ζ電位極負的特點,因此,煤泥水不僅具有懸濁液的性質,還往往帶有膠體的性質;細煤泥顆粒、粘土顆粒等粒度非常小,不易靜沉。

⑻ 生活污水中的主要有機污染物是什麼

1.病原體污染:生活污水、醫院污水、畜禽飼養場污水等,常含有病原體,如病毒、病菌和寄生蟲.這類污水如不經過適當的凈化處理,流入水體後,即會通過各種渠道,引起痢疾、傷寒、傳染性肝炎及血吸蟲病等.
2.需氧性污染物:生活用水,造紙和食品工業污水中,含有蛋白質、油脂、碳水化合物、木質素等有機物.這類物質隨污水進入水體後,在微生物對它們的分解過程中,需要消耗水體中的溶解氧,使水體含氧減少,從而影響魚類和其它生物的生長繁殖.當水中的溶解氧耗盡後,水中的有機物即產生厭氧消化,生成甲烷、硫化氫等,使水體出現臭味,危害水生生物的生存.
3.植物營養污染物:造紙、皮革、食品、煉油、合成洗滌劑等工業污水和生活污水以及施用磷肥、氮肥的農田水,含有氮、磷、鉀等營養物,如果大量的這類污水排入水體,使營養物質增多,引起藻類及其它浮游生物暴發性繁殖.這類物質多呈紅色,稱「赤潮生物」.赤潮生物的大量繁殖,會覆蓋水面,附在魷類肋上,使它們呼吸困難.死亡的赤潮生物被微生物分解,消耗掉水中的溶解氧.有些赤潮生物體內及其代替產物含有生物毒素,常常引起魚貝類中毒死亡,並能通過食物鏈,危害人體健康.
4.石油污染物:多發生在海洋中,主要來自油船的事故泄露、海底採油、油船壓艙水以及陸上煉油廠和生化工廠的廢水.
5.劇毒污染物:主要是重金屬、氰化物、氟化物和難分解的有機污染物,它們大都來自礦山、冶煉廢水,它們都富集在生物體中,通過食物鏈,危害人類健康.此外,水體的污染還有放射性污染,這是由於放射性物質進入水體造成的.鹽類污染,各種酸鹼鹽無機化合物進入水體,使淡水含鹽量增加,影響水質.熱污染,發電站等的冷卻水是熱污染的主要來源,大量熱水排入水體,使水溫增高,水體中溶解氧減少,影響魚類的生存與繁殖.

閱讀全文

與煤炭污水一般都有哪些雜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合成樹脂彩瓦與傳統的琉璃瓦 瀏覽:672
廣本空氣濾芯是什麼牌子 瀏覽:88
鋼管公司東麗污水管理廠怎麼樣 瀏覽:339
jtp提升絞車制動器型號 瀏覽:762
海水提升泵使用手冊 瀏覽:903
寶寶不吃奶了用吃回奶葯嗎 瀏覽:144
水處理轉正考試 瀏覽:90
不飽和樹脂拋光 瀏覽:896
銅陵污水泵多少錢一個 瀏覽:475
過慮芯凈水器2O寸等於多少公分 瀏覽:780
浙江省的水處理設備公司 瀏覽:682
手機怎麼域名過濾 瀏覽:193
甲醛蒸餾 瀏覽:582
去氫氧化離子 瀏覽:412
諾德爾車載飲水機溫度怎麼調 瀏覽:697
如何除去丙烯酸樹脂漆 瀏覽:180
汽車空氣濾芯英文什麼意思 瀏覽:233
超濾膜膜絲怎樣防止爬膠 瀏覽:364
污水處理漂白粉加多少 瀏覽:467
凈水機有水鹼是什麼原因 瀏覽: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