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戰列艦艦隊應該怎樣改造
什麼游戲啊?大航海么?
玩航海要記住一句話:休想貨戰雙修!
打算開戰就要4水兵(白刃方向),水兵里站劍術最高的海員:4炮台(速戰方向),控制好和對方艦隊的距離就好
切忌想邊打仗邊運貨。。。
B. 一戰二戰海軍戰列艦編隊是如何編隊的
視野良好時,航速與火力相近者排單縱隊戰列線;
驅逐艦在外圍遊走,對對方編隊進行雷擊作戰,同時驅逐對方驅逐艦
巡洋艦要麼是充當前哨觀察,要麼就是充當屏護
如果戰列艦數量多,可能排成多條縱隊
C. 所在地水域為二類水域,但又必須排污水如何處理
排的污水是污水處理後的,如果地表水是二類水的話,那就要處理後的廢水滿足地表水二類水體要求再排放,安裝相關的處理設施,達標後再排放
D. 軍艦如何下水
軍艦建成後要舉行下水儀式,同時進行命名,這是軍艦首次對外亮相。觀賞艦船由船台滑行到海面的豪華場面,真是一種視覺與聽覺的雙重享受。
自古以來,無論大小,在岸上建造的船舶總是要移動到水裡的,俗稱下水。這時船東都要召集相關人士和參觀者,一同分享喜悅之情。在下水前還要是用旗幟綵帶把新船裝飾一番。
就下水方式而言,軍艦與民船並沒有什麼區別,但是為此舉辦的下水儀式的內容卻有非常大的差別,軍艦下水時,一般是先舉行命名儀式,然後舉行下水儀式。
船舶下水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只使用滾木,有的則需復雜設備。早期的艦船下水方式大多採用縱向滑行方式,小型艇也採用橫向滑行方式,驅逐艦以下的小型艦艇,多是採用在固定船台和滑道擺放滾木(也稱船排)的方式,像是從算盤上滑下物體一樣。對於小舟艇則不少是用浮動起重機吊放下水的。潛艇下水多是先縱移到室外,然後橫向移至浮船塢,由浮船塢下水。隨著船舶的進步和大型化,下水方式也發生了很大變化,到19世紀中葉,利用下水台下水已經相當普遍。
在岸上建造的艦船最後必須移到水上,其重量從數百噸到數萬噸不等。除了船舶以外,很少有在短時間內移動這么重的產品的情況。我們首先介紹以前最常用的縱滑方式。
先來看看利用這種方式下水的艦船重量紀錄。艦船類是1940年三菱長崎造船所建造的武藏號戰列艦,包括下水裝置在內重量達35737噸;商船類是英國瑪麗女王號,37287噸,1934年9月下水。
縱向滑行下水方式幾乎都是從船尾開始進水的,理由首先是避免在下滑過程中碰傷舵和螺旋槳等設備,並且船尾入水會產生更大的浮力;其次是負載集中在船體首部,加固船首比船尾更容易。
通常在船首和船尾加設支架,兼作加固船體。普通商船下水時船體大而重量輕,一般不需要支架,但是船體細長需要舾裝的軍艦則不可或缺。安裝支架時為了不損傷船體,需要藉助保護材料,用纜繩等扎牢,直到甲板處,根據需要在船體內部增加加固材料,像破冰船潛艇這類噸位較大的船體,有時還要加浮筒。
建造時船體一般朝向大海保持1/20的傾斜,在這里排列龍骨墩腹墩等,在上面組裝船體大部分船台。考慮到下水時的需要,預先確定了下水台的位置,有的還設置了下水用的結構和軌道等。
在船體大體建成時開始設置下水台,如果工期較短,則在設置建造用墩木的同時,就准備下水台,一般設2條下水台,大型船設三四條,置於龍骨墩兩側,下水台由下部的固定台和上部的船排組成,船排被固定在船體上。
過去為了使船體在固定台上滑行,要塗一層牛油後固定(現在多用石蠟合成物),然後塗覆軟皂,在它的上面布設船排,現在則是用直徑9毫米鋼球,上下用滑軌夾住,與牛油不同的是,它可反復使用。
要完成下水,首先要將船體從建造墩木上移到下水台。為了防止船體在下水前滑動,在下水台設有制滑器,它支撐著下水所需的重力,在固定台(船體中央附近)兩舷各裝1個,建造大型艦船時也可裝多個制滑器,分為機械式和液壓式,上面還有防止誤操作的安全裝置。臨近下水時在下水台的多處安裝止滑木,以防止船體滑動相反,在下水台的前端安裝水壓或液壓千斤頂,以防備下水時船排不動,現在多採用液壓方式,但過去的造船廠卻廣泛使用水壓方式。
臨近下水,一面搭建下水台,一面根據需要加固船體,特別是要在船首和船尾加裝支架這也是下水時的一種補強,與滑道固定在一起,當船尾的尾鰭或懸垂物較大時,在這部分堆上木材,包住船體,並與船排固定在一起。
配合搭建下水台的工作,在下水前完成。將船體從建造墩木移到下水台的工序,在放置楔形和矢形木材時要便於拆除,負載最後要由龍骨墩和腹墩木承受,不易拆除,所以要先換成沙墩木,沙墩木為鋼箱或大袋子,裡面裝著沙子,放掉沙子檯子很容易就塌了,同時撤除船底支柱,制滑器的卡鎖處於綳緊狀態,下水時松開止滑木同樣置於靠沙墩或千斤頂可撤除的狀態。
在艦船下水之際,需要進行大量論證和計算,首先需要把握與艦船下水時的狀態相關的各種要素,而且必須確認下水台所需的強度。
在下水時的各種狀態中,當船體約1/3滑到海水中時,施加在滑道上的壓力最大,由於向海面滑行時的下水重量與浮力之差,船體重量壓在下水台的後端如果船尾上浮,那麼很大的力就會作用於船首和船首支架,而且在滑過下水台後,船首突然落下,船尾上浮時,在復原性能方面產生不穩定狀態因此,配合船整體上浮,必須論證它的復原性能。
此外,還必須求出開始下水時的初始動力,下水速度根據下水海面的深度的不同,要把船停在海面的適當位置上,需要設置必要的制動裝置,為了確保下水時的安全,通過計算上述要素,設定船的狀態,安裝必要的加固材料准備必要的下水台確認必要的附屬設備。
在決定下水日期方面,需要考慮當日的風向風力天氣潮位等重要的要素,首先必須確保必要的水深,此外,在使用牛油方式下水時,還需根據氣溫調整牛油。
在計算方面,船的下水重量重心是最基本的要素,因此在建造過程中要正確估算載荷重量,參照估算確認實際搭載情況,必須綜合考慮下水時搭載的人員物體壓載物,准確把握重量和重心,歷史上也曾經發生過因准備不充分,船體因上浮後的搖擺,未固定的物體移動導致船傾斜沉沒的事故。
首先要在建造用的龍骨墩腹墩的中間搭建下水台,下水前將船體從墩木上移到下水台上,在下水台中預先裝有楔形木塊,將其向內打進,從而將船底撐起這一步驟需緩慢進行,不能將負重加到船體某個局部上。
船體重,全部移到下水台後,將建造用的墩木撤除,出於安全的考慮,還要保留一些腹墩木和支柱,不過要裝上容易拆除的沙墩等,這時還要設置制滑器和止滑木,在制滑器上安裝安全栓,以防誤操作,在船首設置千斤頂,以備不時之需。
船台的後部為半船塢方式,多設置防止海水湧入的閘門或扉船,當建造工程到達這里時,要打開閘門或移走扉船,臨近下水時,開始下水典禮的准備工作,設置下水台,塗飾船體懸掛紅白相間的帷慢等,這些與造船技術沒有什麼關系,但它是工程的一個重要階段。
下水前,要對船的各個部位進行嚴格的檢查.特別是船底的閥門是否關閉,有無未封閉的地方,艙內設備和臨時載荷的固定情況等。船體上安裝的下水支架和准備好的拖纜必須切實系好,船舵螺旋槳和推進軸等如果不固定好或加以保護,將造成無可挽回的損失。
終於到了下水的日子,參觀者大多被節慶般的下水儀式弄得眼花繚亂,下水作業也帶有幾分展示的味道,正因為移動的船體重量大過程不能重現,所以要細心觀查拆除留到最後的腹墩和支柱。傳統下水儀式的流程為:下水準備,打入楔形木,去除腹墩,去除止滑木,打開制滑器的銷栓,命名,切斷卡鎖。這其中有些程序在舉行下水儀式之前已經完成,只是形式上的喊號子或動作,比如打入楔形木,即下水台船排的楔形木頭,是出於安全目的在將船體重量移到下水台階段安裝的,雖然依次去掉了腹墩和支柱,但下水台仍支撐船體重量。
一旦移除止滑木,與船排成為一體的船身就要向下滑動,支撐下滑重力的只有制滑器了,在切斷卡鎖之前,打開制滑器的銷栓,在切斷卡鎖的同時,由於制滑器的作用,船體開始滑動。
現在下水儀式的前半部分是命名儀式,當宣布命名後,同時在艦首兩舷展開寫有艦名的白布披露艦名。
下水本身只有數秒鍾或數十秒鍾就結束了,為了讓船在中途停頓,僻要用拖纜將船體拉住,當船體漂浮在海面上以後,它的行動全部交由待命的拖船完成。在船艙內,船底各艙室配備的工作人員開始檢查有無漏水等異常現象,並根據船體上浮狀態檢驗下水前所做計算的准確性,此時還要去除裝在船體上的船排,有時還進行確認重心的試驗。
由於船舶的大型化和工期的縮短,規模較大的船廠大多採用船塢建造方式,下水自然也採用船塢下水。船塢下水與船台下水相比,作業比較容易,在安全方面也有很多優勢,但是缺乏壯觀的場面,雖說如此,但也不是完全沒有危險。改裝成航母的大和級戰列艦的第3艘信濃號是在橫須賀工廠船塢建造的,在向船塢中放水時,忘記了往扉船內注水,所以船體早於預定時間浮起,海水一下子涌進船塢,海水將剛剛浮起的信濃號沖得在船塢內傾斜撞到塢壁上,致使船體受損。
在船塢下水前,必須檢測上浮期間的復原性能,所以同樣要進行計算,為此,要檢測艦的重心負載重量,另外在放水前要實施與船台下水同樣的程序,檢查船底閥門開孔的關閉,移動物體的固定情況等。在艦上浮時還要確認船底有無進水。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船底的墩木和船塢內的其它設備,在放水後這些物體上漂,有可能成為事故的起因,為此事先要將不再需要的墩木全部清理到岸上,余的墩木也必須全部採取固定措施,使之不能上浮。順利安全舉行下水儀式是非常重要的。
E. 船上如何排放污水
雖說有規定不能直接排放,但現在絕大部分小船(比如小型漁船)都是直接往版水裡排的;中等大小的(權比如觀光船)部分也有很多是直排,因為配套的污水處理設施跟不上,收集了也沒地方處理;大型船隻(比如游輪)一般有自己的污水處理設施(SBR等佔地面積小的),處理後的水用於沖洗等非人體直接接觸的或者排放。
其實也只有大船有空間上污水處理設施,在岸邊配套設施跟不上的情況下,中小型船隻即便想收集廢水減少對環境的污染也是一廂情願而已。
F. 為什麼戰列艦會被淘汰
巨炮被航空攻擊所取代,戰列艦沒有非常有效的防空,主要還是對艦決戰兵器,遇到對方空襲容易自亂陣腳。
戰列艦(Battleship)是以大口徑火炮攻擊與厚重裝甲防護為主的高噸位海軍作戰艦艇。又稱戰斗艦、主力艦。是「巨艦大炮主義」的象徵。
其自風帆時代誕生,1860年開始變革,在1870年-1890年之間一度斷代,由1890年開始復興至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末期逐漸式微。戰列艦曾長期是各主要海權國家的主力艦種之一,作為各國海軍的主力艦。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隨著技術的發展與海戰形式的變化,戰列艦的戰略地位被航空母艦和彈道導彈核潛艇所取代。
風帆戰列艦
十五世紀末,主要是兩個領域的技術進步產生了最初形態的戰列艦(Ship of the line):一是冶金技術的提高使前裝滑膛炮逐漸成為一種可靠的武器;二是航海技術的發展使人們能夠建造較大的船隻,以風力而不是人力航行。
於是,貫穿整個大航海時代的蓋倫帆船出現了。這一時期的戰列艦一般有4桅,前面兩桅掛欄帆,後兩桅掛三角帆。她一般標准長度為46米-55米,排水量300-1000噸,有幾層統長甲板,尾樓很高。大型蓋倫船尾甲板有7層,排水量有2000噸,吃水達8米。
G. 戰列艦怎麼走位
理論上:
大艦隊前進的時候,排成多縱巡航隊型(一開始就單縱的話,你的隊伍要延綿幾十公里)。
進入射程前,敵前接敵階段,戰列艦主力本隊,由多縱巡航改為單縱線列。
戰列巡洋艦和巡洋艦,前出至屏護位置,掩護己方雷擊艦隊搶占魚雷發射陣位,以及打擊敵方巡洋艦。雷擊艦隊搶占敵航向前方偏內側位置准備發射遠程魚雷,干擾對方的隊形展開。
主力接戰時,
遠程炮擊階段 戰列艦以側舷對敵 發揮全側舷火力,攻擊對象以敵方戰巡為主。戰巡、巡洋部隊繼續攻擊雷擊艦隊。雷擊艦隊後撤,進行魚雷再裝填。
近距離炮擊階段 戰列艦以艦艏對敵,但火炮轉向側面齊射側面的敵人。戰巡脫離混戰區域,伺機襲擊落單的敵艦。巡洋艦掩護己方雷擊艦隊近距離雷擊。雷擊艦隊沖鋒,實施近距離雷擊。
H. 關於戰列艦的問題
俾斯麥號戰列艦是四座雙聯裝380毫米炮
沙恩霍斯特號戰列巡洋艦是三座三聯裝238毫米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