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設備說明 > tap設備過濾ip

tap設備過濾ip

發布時間:2020-12-16 04:29:57

⑴ TAP/IP的四層與七層寶塔的不同之處

1 OSI參考模型

談到網路不能不談OSI參考模型,雖然OSI參考模型的實際應用意義不是很大,但其的確對於理解網路協議內部的運作很有幫助,也為我們學習網路協議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參考。在現實網路世界裡,TCP/IP協議棧獲得了更為廣泛的應用。

1.1 OSI參考模型的分層結構

OSI參考模型(OSI/RM)的全稱是開放系統互連參考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OSI/RM),它是由國際標准化組織(International Standard Organization,ISO)提出的一個網路系統互連模型。

OSI參考模型採用分層結構,如圖1-1所示。

圖1-1 OSI參考模型

在這個OSI七層模型中,每一層都為其上一層提供服務、並為其上一層提供一個訪問介面或界面。

不同主機之間的相同層次稱為對等層。如主機A中的表示層和主機B中的表示層互為對等層、主機A中的會話層和主機B中的會話層互為對等層等。

對等層之間互相通信需要遵守一定的規則,如通信的內容、通信的方式,我們將其稱為協議(Protocol)。

我們將某個主機上運行的某種協議的集合稱為協議棧。主機正是利用這個協議棧來接收和發送數據的。

OSI參考模型通過將協議棧劃分為不同的層次,可以簡化問題的分析、處理過程以及網路系統設計的復雜性。

OSI參考模型的提出是為了解決不同廠商、不同結構的網路產品之間互連時遇到的不兼容性問題。但是該模型的復雜性阻礙了其在計算機網路領域的實際應用。與此對照,後面我們將要學習的TCP/IP參考模型,獲得了非常廣泛的應用。實際上,也是目前網際網路范圍內運行的唯一一種協議。

1.2 OSI參考模型中各層的作用

在OSI參考模型中,從下至上,每一層完成不同的、目標明確的功能。

1、物理層(Physical Layer)

物理層規定了激活、維持、關閉通信端點之間的機械特性、電氣特性、功能特性以及過程特性。該層為上層協議提供了一個傳輸數據的物理媒體。

在這一層,數據的單位稱為比特(bit)。

屬於物理層定義的典型規范代表包括:EIA/TIA RS-232、EIA/TIA RS-449、V.35、RJ-45等。

2、數據鏈路層(Data Link Layer)

數據鏈路層在不可靠的物理介質上提供可靠的傳輸。該層的作用包括:物理地址定址、數據的成幀、流量控制、數據的檢錯、重發等。

在這一層,數據的單位稱為幀(frame)。

數據鏈路層協議的代表包括:SDLC、HDLC、PPP、STP、幀中繼等。

3、網路層(Network Layer)

網路層負責對子網間的數據包進行路由選擇。此外,網路層還可以實現擁塞控制、網際互連等功能。

在這一層,數據的單位稱為數據包(packet)。

網路層協議的代表包括:IP、IPX、RIP、OSPF等。

4、傳輸層(Transport Layer)

傳輸層是第一個端到端,即主機到主機的層次。傳輸層負責將上層數據分段並提供端到端的、可靠的或不可靠的傳輸。此外,傳輸層還要處理端到端的差錯控制和流量控制問題。

在這一層,數據的單位稱為數據段(segment)。

傳輸層協議的代表包括:TCP、UDP、SPX等。

5、會話層(Session Layer)

會話層管理主機之間的會話進程,即負責建立、管理、終止進程之間的會話。會話層還利用在數據中插入校驗點來實現數據的同步。

會話層協議的代表包括:NetBIOS、ZIP(AppleTalk區域信息協議)等。

6、表示層(Presentation Layer)

表示層對上層數據或信息進行變換以保證一個主機應用層信息可以被另一個主機的應用程序理解。表示層的數據轉換包括數據的加密、壓縮、格式轉換等。

表示層協議的代表包括:ASCII、ASN.1、JPEG、MPEG等。

7、應用層(Application Layer)

應用層為操作系統或網路應用程序提供訪問網路服務的介面。

應用層協議的代表包括:Telnet、FTP、HTTP、SNMP等。

1.3 OSI參考模型中的數據封裝過程

圖1-2 OSI參考模型中的數據封裝過程

如圖1-2所示,在OSI參考模型中,當一台主機需要傳送用戶的數據(DATA)時,數據首先通過應用層的介面進入應用層。在應用層,用戶的數據被加上應用層的報頭(Application Header,AH),形成應用層協議數據單元(Protocol Data Unit,PDU),然後被遞交到下一層-表示層。

表示層並不"關心"上層-應用層的數據格式而是把整個應用層遞交的數據包看成是一個整體進行封裝,即加上表示層的報頭(Presentation Header,PH)。然後,遞交到下層-會話層。

同樣,會話層、傳輸層、網路層、數據鏈路層也都要分別給上層遞交下來的數據加上自己的報頭。它們是:會話層報頭(Session Header,SH)、傳輸層報頭(Transport Header,TH)、網路層報頭(Network Header,NH)和數據鏈路層報頭(Data link Header,DH)。其中,數據鏈路層還要給網路層遞交的數據加上數據鏈路層報尾(Data link Termination,DT)形成最終的一幀數據。

當一幀數據通過物理層傳送到目標主機的物理層時,該主機的物理層把它遞交到上層-數據鏈路層。數據鏈路層負責去掉數據幀的幀頭部DH和尾部DT(同時還進行數據校驗)。如果數據沒有出錯,則遞交到上層-網路層。

同樣,網路層、傳輸層、會話層、表示層、應用層也要做類似的工作。最終,原始數據被遞交到目標主機的具體應用程序中。

2 TCP/IP參考模型

ISO制定的OSI參考模型的過於龐大、復雜招致了許多批評。與此對照,由技術人員自己開發的TCP/IP協議棧獲得了更為廣泛的應用。如圖2-1所示,是TCP/IP參考模型和OSI參考模型的對比示意圖。

圖2-1 TCP/IP參考模型

2.1 TCP/IP參考模型的層次結構

TCP/IP協議棧是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計算機網(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 Network,ARPANET)和其後繼網際網路使用的參考模型。ARPANET是由美國國防部(U.S.Department of Defense,DoD)贊助的研究網路。最初,它只連接了美國境內的四所大學。隨後的幾年中,它通過租用的電話線連接了數百所大學和政府部門。最終ARPANET發展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互連網路-網際網路。最初的ARPANET於1990年永久性地關閉。

TCP/IP參考模型分為四個層次:應用層、傳輸層、網路互連層和主機到網路層。如圖2-2所示。

圖2-2 TCP/IP參考模型的層次結構

在TCP/IP參考模型中,去掉了OSI參考模型中的會話層和表示層(這兩層的功能被合並到應用層實現)。同時將OSI參考模型中的數據鏈路層和物理層合並為主機到網路層。下面,分別介紹各層的主要功能。

1、主機到網路層

實際上TCP/IP參考模型沒有真正描述這一層的實現,只是要求能夠提供給其上層-網路互連層一個訪問介面,以便在其上傳遞IP分組。由於這一層次未被定義,所以其具體的實現方法將隨著網路類型的不同而不同。

2、網路互連層

網路互連層是整個TCP/IP協議棧的核心。它的功能是把分組發往目標網路或主機。同時,為了盡快地發送分組,可能需要沿不同的路徑同時進行分組傳遞。因此,分組到達的順序和發送的順序可能不同,這就需要上層必須對分組進行排序。

網路互連層定義了分組格式和協議,即IP協議(Internet Protocol)。

網路互連層除了需要完成路由的功能外,也可以完成將不同類型的網路(異構網)互連的任務。除此之外,網路互連層還需要完成擁塞控制的功能。

3、傳輸層

在TCP/IP模型中,傳輸層的功能是使源端主機和目標端主機上的對等實體可以進行會話。在傳輸層定義了兩種服務質量不同的協議。即:傳輸控制協議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和用戶數據報協議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

TCP協議是一個面向連接的、可靠的協議。它將一台主機發出的位元組流無差錯地發往互聯網上的其他主機。在發送端,它負責把上層傳送下來的位元組流分成報文段並傳遞給下層。在接收端,它負責把收到的報文進行重組後遞交給上層。TCP協議還要處理端到端的流量控制,以避免緩慢接收的接收方沒有足夠的緩沖區接收發送方發送的大量數據。

UDP協議是一個不可靠的、無連接協議,主要適用於不需要對報文進行排序和流量控制的場合。

4、應用層

TCP/IP模型將OSI參考模型中的會話層和表示層的功能合並到應用層實現。

應用層面向不同的網路應用引入了不同的應用層協議。其中,有基於TCP協議的,如文件傳輸協議(File Transfer Protocol,FTP)、虛擬終端協議(TELNET)、超文本鏈接協議(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HTTP),也有基於UDP協議的,如簡

⑵ tun/tap創建虛擬網卡後怎麼獲取ip和mac

關系如下:
eth (模擬出來的網卡) <--------------> fd (控制用字元設備)
系統通過eth?發送出來的數據,將到達內fd, 可以從fd把數據讀出容來。
往fd寫入的數據將到達系統的eth? 該數據包被解析成一個數據鏈路的包,再上去往TCP/IP的處理流程走。

ssh 的網卡通過實現的如下:
server:eth<---------------->server:fd<--------ssh channel------------>client:fd<--------------->client:eth

其實這個跟偽終端很類似。有不明白的地方建議讀讀關於偽終端的介紹作為參考。
《FreeBSD設計與實現》裡面有對關於為終端比較深入的討論。

另外你提取的MAC數據可能是錯誤的,因為某些情況下,第一個位元組直接是AF_INET之類的,第二個位元組才是MAC的開始。具體的需要看man了。

⑶ 新建一個tap的ip地址和物理網卡要滿足什麼關系

flashFXP是ftp上傳工具,他建立站點輸入的IP地址是虛擬主機的版IP地址。

FlashFXP是一款功能強大的FXP/FTP軟體,集成了其它優權秀的FTP軟體的優點,如CuteFTP的目錄比較,支持彩色文字顯示;如BpFTP支持多目錄選擇文件,暫存目錄;又如LeapFTP的界面設計。支持目錄(和子目錄)的文件傳輸,刪除;支持上傳,下載,以及第三方文件續傳;可以跳過指定的文件類型,只傳送需要的本件;可自定義不同文件類型的顯示顏色;暫存遠程目錄列表,支持FTP代理及Socks 3&4;有避免閑置斷線功能,防止被FTP平台踢出;可顯示或隱藏具有「隱藏」屬性的文檔和目錄;支持每個平台使用被動模式等。

⑷ tap和ip協議的意義是什麼

是復tcp/ip協議。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的簡寫,中譯制名為傳輸控制協議/網際網路互聯協議,又名網路通訊協議,是Internet最基本的協議、Internet國際互聯網路的基礎,由網路層的IP協議和傳輸層的TCP協議組成。TCP/IP 定義了電子設備如何連入網際網路,以及數據如何在它們之間傳輸的標准。協議採用了4層的層級結構,每一層都呼叫它的下一層所提供的協議來完成自己的需求。通俗而言:TCP負責發現傳輸的問題,一有問題就發出信號,要求重新傳輸,直到所有數據安全正確地傳輸到目的地。而IP是給網際網路的每一台聯網設備規定一個地址。

⑸ taptap下的境外游戲要日本ip怎麼辦

網易的uu加速器解決問題

⑹ TAP/IP的概念

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的簡寫,中文譯名為傳輸控制協議/網際網路互聯協議,又叫網路通訊協議,這個協議是Internet最基本的協議、Internet國際互聯網路的基礎,簡單地說,就是由網路層的IP協議和傳輸層的TCP協議組成的。目錄定義 產生背景 開發過程 基本原理 整體構架概述 參考模型 IP地址及其分類 子網的劃分 協議簇 七層協議主要特點 協議的優勢 TCP/IP協議的重置定義 產生背景 開發過程 基本原理 整體構架概述 參考模型 IP地址及其分類 子網的劃分 協議簇 七層協議主要特點 協議的優勢 TCP/IP協議的重置展開編輯本段定義TCP/IP 是供已連接網際網路的計算機進行通信的通信協議。 TCP/IP 指傳輸控制協議/網際協議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 Internet Protocol)。 TCP/IP 定義了電子設備(比如計算機)如何連入網際網路,以及數據如何在它們之間傳輸的標准。 TCP/IP(傳輸控制協議/網際協議)是互聯網中的基本通信語言或協議。在私網中,它也被用作通信協議。當你直接網路連接時,你的計算機應提供一個TCP/IP程序的副本,此時接收你所發送的信息的計算機也應有一個TCP/IP程序的副本。 TCP/IP是一個四層的分層體系結構。高層為傳輸控制協議,它負責聚集信息或把文件拆分成更小的包。這些包通過網路傳送到接收端的TCP層,接收端的TCP層把包還原為原始文件。低層是網際協議,它處理每個包的地址部分,使這些包正確的到達目的地。網路上的網關計算機根據信息的地址來進行路由選擇。即使來自同一文件的分包路由也有可能不同,但最後會在目的地匯合。 TCP/IP使用客戶端/伺服器模式進行通信。TCP/IP通信是點對點的,意思是通信是網路中的一台主機與另一台主機之間的。TCP/IP與上層應用程序之間可以說是「沒有國籍的」,因為每個客戶請求都被看做是與上一個請求無關的。正是它們之間的「無國籍的」釋放了網路路徑,才是每個人都可以連續不斷的使用網路。 許多用戶熟悉使用TCP/IP協議的高層應用協議。包括萬維網的超文本傳輸協議(HTTP),文件傳輸協議(FTP),遠程網路訪問協議(Telnet)和簡單郵件傳輸協議(SMTP)。這些協議通常和TCP/IP協議打包在一起。 使用模擬電話數據機連接網路的個人電腦通常是使用串列線路介面協議(SLIP)和點對點協議(P2P)。這些協議壓縮IP包後通過撥號電話線發送到對方的數據機中。 與TCP/IP協議相關的協議還包括用戶數據包協議(UDP),它代替TCP/IP協議來達到特殊的目的。其他協議是網路主機用來交換路由信息的,包括Internet控制信息協議(ICMP),內部網關協議(IGP),外部網關協議(EGP),邊界網關協議(BGP)。 編輯本段產生背景眾所周知,如今電腦上網際網路都要作TCP/IP協議設置,顯然該協議成了當今地球村「人與人」之間的「牽手協議」。 1997年,為了褒獎對網際網路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科學家,並對TCP/IP協議作出充分肯定,美國授予為網際網路發明和定義TCP/IP協議的文頓·瑟夫和卡恩「國家技術金獎」。這無疑使人們認識到TCP/IP協議的重要性。 在阿帕網(ARPR)產生運作之初,通過介面信號處理機實現互聯的電腦並不多,大部分電腦相互之間不兼容,在一台電腦上完成的工作,很難拿到另一台電腦上去用,想讓硬體和軟體都不一樣的電腦聯網,也有很多困難。當時美國的狀況是,陸軍用的電腦是DEC系列產品,海軍用的電腦是Honeywell中標機器,空軍用的是IBM公司中標的電腦,每一個軍種的電腦在各自的系裡都運行良好,但卻有一個大弊病:不能共享資源。 當時科學家們提出這樣一個理念:「所有電腦生來都是平等的。」為了讓這些「生來平等」的電腦能夠實現「資源共享」就得在這些系統的標准之上,建立一種大家共同都必須遵守的標准,這樣才能讓不同的電腦按照一定的規則進行「談判」,並且在談判之後能「握手」。 在確定今天網際網路各個電腦之間「談判規則」過程中,最重要的人物當數瑟夫(Vinton G.Cerf)。正是他的努力,才使今天各種不同的電腦能按照協議上網互聯。瑟夫也因此獲得了與克萊因羅克(「網際網路之父」)一樣的美稱「互聯網之父」。 瑟夫從小喜歡標新立異,堅強而又熱情。中學讀書時,就被允許使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電腦,他認為「為電腦編程序是個非常激動人心的事,…只要把程序編好,就可以讓電腦做任何事情。」1965年,瑟夫從斯坦福大學畢業到IBM的一家公司當系統工程師,工作沒多久,瑟夫就覺得知識不夠用,於是到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攻讀博士,那時,正逢阿帕網的建立,「介面信號處理機」(IMP)的研試及網路測評中心的建立,瑟夫也成了著名科學家克萊因羅克手下的一位學生。瑟夫與另外三位年輕人(溫菲爾德、克羅克、布雷登)參與了阿帕網的第一個節點的聯接。此後不久,BBN公司對工作中各種情況發展有很強判斷能力、被公認阿帕網建成作出巨大貢獻的鮑伯·卡恩(Bob Kahn)也來到了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在那段日子裡,往往是卡恩提出需要什麼軟體,而瑟夫則通宵達旦地把符合要求的軟體給編出來,然後他們一起測試這些軟體,直至能正常運行。當時的主要格局是這樣的,羅伯茨提出網路思想設計網路布局,卡恩設計阿帕網總體結構,克萊因羅克負責網路測評系統,還有眾多的科學家、研究生參與研究、試驗。69年9月阿帕網誕生、運行後,才發現各個IMP連接的時候,需要考慮用各種電腦都認可的信號來打開通信管道,數據通過後還要關閉通道。否則這些IMP不會知道什麼時候應該接收信號,什麼時候該結束,這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通信「協議」的概念。70年12月制定出來了最初的通信協議由卡恩開發、瑟夫參與的「網路控制協議」(NCP),但要真正建立一個共同的標准很不容易,72年10月國際電腦通信大會結束後,科學家們都在為此而努力。「包切換」理論為網路之間的聯接方式提供了理論基礎。卡恩在自己研究的基礎上,認識到只有深入理解各種操作系統的細節才能建立一種對各種操作系統普適的協議,73年卡恩請瑟夫一起考慮這個協議的各個細節,他們這次合作的結果產生了目前在開放系統下的所有網民和網管人員都在使用的「傳輸控制協議」(TCP,Transmission-Control Protocol)和「網際網路協議」(IP,Internet Protocol)即TCP/IP協議。 通俗而言:TCP負責發現傳輸的問題,一有問題就發出信號,要求重新傳輸,直到所有數據安全正確地傳輸到目的地。而IP是給網際網路的每一台電腦規定一個地址。1974年12月,卡恩、瑟夫的第一份TCP協議詳細說明正式發表。當時美國國防部與三個科學家小組簽定了完成TCP/IP的協議,結果由瑟夫領銜的小組捷足先登,首先制定出了通過詳細定義的TCP/IP協議標准。當時作了一個試驗,將信息包通過點對點的衛星網路,再通過陸地電纜,再通過衛星網路,再由地面傳輸,貫串歐洲和美國,經過各種電腦系統,全程9.4萬公里竟然沒有丟失一個數據位,遠距離的可靠數據傳輸證明了TCP/IP協議的成功。 1983年1月1日,運行較長時期曾被人們習慣了的NCP被停止使用,TCP/IP協議作為網際網路上所有主機間的共同協議,從此以後被作為一種必須遵守的規則被肯定和應用。正是由於TCP/IP協議,才有今天「地球村」網際網路的巨大發展。 編輯本段開發過程在構建了阿帕網先驅之後,DARPA開始了其他數據傳輸技術的研究。NCP誕生後兩年,1972年,羅伯特·卡恩(Robert E. Kahn)被DARPA的信息技術處理辦公室僱傭,在那裡他研究衛星數據包網路和地面無線數據包網路,並且意識到能夠在它們之間溝通的價值。在1973年春天,已有的ARPANET網路控製程序(NCP)協議的開發者文頓·瑟夫(Vinton Cerf)加入到卡恩為ARPANET設計下一代協議而開發開放互連模型的工作中。 到了1973年夏天,卡恩和瑟夫很快就開發出了一個基本的改進形式,其中網路協議之間的不同通過使用一個公用互聯網路協議而隱藏起來,並且可靠性由主機保證而不是像ARPANET那樣由網路保證。(瑟夫稱贊Hubert Zimmerman和Louis Pouzin(CYCLADES網路的設計者)在這個設計上發揮了重要影響。) 由於網路的作用減少到最小的程度,就有可能將任何網路連接到一起,而不用管它們不同的特點,這樣就解決了卡恩最初的問題。(一個流行的說法提到瑟夫和卡恩工作的最終產品TCP/IP將在運行「兩個罐子和一根弦」上,實際上它已經用在信鴿上。一個稱為網關(後來改為路由器以免與網關混淆)的計算機為每個網路提供一個介面並且在它們之間來回傳輸數據包。 這個設計思想更細的形式由瑟夫在斯坦福的網路研究組的1973年–1974年期間開發出來。(處於同一時期的誕生了PARC通用包協議組的施樂PARC早期網路研究工作也有重要的技術影響;人們在兩者之間搖擺不定。) DARPA於是與BBN、斯坦福和倫敦大學簽署了協議開發不同硬體平台上協議的運行版本。有四個版本被開發出來——TCP v1、TCP v2、在1978年春天分成TCP v3和IP v3的版本,後來就是穩定的TCP/IP v4——目前網際網路仍然使用的標准協議。 1975年,兩個網路之間的TCP/IP通信在斯坦福和倫敦大學(UCL)之間進行了測試。1977年11月,三個網路之間的TCP/IP測試在美國、英國和挪威之間進行。在1978年到1983年間,其他一些TCP/IP原型在多個研究中心之間開發出來。ARPANET完全轉換到TCP/IP在1983年1月1日發生。[1] 1984年,美國國防部將TCP/IP作為所有計算機網路的標准。1985年,網際網路架構理事會舉行了一個三天有250家廠商代表參加的關於計算產業使用TCP/IP的工作會議,幫助協議的推廣並且引領它日漸增長的商業應用。 2005年9月9日卡恩和瑟夫由於他們對於美國文化做出的卓越貢獻被授予總統自由勛章

閱讀全文

與tap設備過濾ip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反滲透純水機對多少錢一台 瀏覽:517
gl8第二排是樹脂玻璃 瀏覽:890
三菱帕傑羅勁暢如何更換空調濾芯 瀏覽:928
青島pe材質污水提升器費用 瀏覽:442
濰坊市昌樂縣第三污水處理廠 瀏覽:543
狗狗用什麼凈化器好 瀏覽:109
澱粉廢水的總氮大概是多少 瀏覽:366
用一句話形容好久不見怎麼回 瀏覽:603
水凝活性樹脂 瀏覽:319
污水提升器選型步驟 瀏覽:923
永匯凈水器濾芯是什麼意思 瀏覽:507
飲水機加熱燈怎麼樣 瀏覽:716
焦化和印染廢水哪個難處理 瀏覽:500
龜池有需要過濾嗎 瀏覽:597
純水和礦物質水怎麼區分 瀏覽:356
凈水器新濾芯為什麼會有水 瀏覽:761
氣體對反滲透膜的影響 瀏覽:667
油煙機凈化器16管是什麼意思 瀏覽:900
蘇打水泡水垢需要泡多久 瀏覽:749
華陽鎮污水管網工程項目 瀏覽: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