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廢水知識 > ro中水回用注意事項

ro中水回用注意事項

發布時間:2025-04-06 23:45:52

1. 中水回用的最佳方案是什麼

中水回用方案
概述:
中水是指各種排水經處理後,達到規定的水質標准,可在一定范圍內重復使用的非飲用水。中水水源按照《建築中水設計規范》(GB50336-2002)和《污水再生利用設計規范》(GB0335-2002)分為優質雜排水和污水處理,具體種類和選取順序為:
1)衛生間、公共浴室的盆浴和淋浴等的排水;
2)盥洗排水;
3)空調循環冷卻水系統排水;
4)冷凝水;
5)游泳池排污水;
6)洗衣排水;
7)廚房排水;
8)沖廁排水。

中水水源一般不是單一水源,大多有三種組合方式:
1)盥洗排水、淋浴排水、循環冷卻水稱為優質雜排水,應優先選用;
2)沖廁排水以外的生活排水稱為雜排水;
3)污水處理,即所有生活排水的總稱,這種水質最差。
中水用於沖廁、道路清掃、消防、城市綠化、車輛沖洗、建築施工等雜用的水質,按《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雜用水質》(GB/T18920-2002)中城市雜用水類標准執行。
中水用於景觀環境用水,其水質應符合國家標准《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景觀環境用水水質》(GB/T18921-2002)的規定。

處理工藝:
中水回用處理工藝根據污水水質、水量以及回用的水質和水量要求,綜合考慮經濟技術參數,確定最佳處理工藝。目前常用處理工藝以污水二級生化處理加三級深度處理單元為主。不同的水質要求,處理工藝亦不同。FILT生化法工藝和MBR工藝是我公司根據不同性質的原水採用的兩種主要處理工藝:污水是污水處理時,採用FILT生化法處理工藝;污水是優質雜排水時採用MBR處理工藝。
FILT生化法工藝流程
工藝特點:
*耐沖擊負荷能力強,凈化效率高,系統運行穩定,處理過程無氣味;
處理流程簡單,構築物可實現一體化,實現無人管理;
*無需污泥馴化,掛膜容易,脫膜快,微生物生長快,啟動時間短;
*佔地面積小,投資省,運行費用低;
*污泥達到動態平衡、不用外排污泥;

MBR工藝流程

工藝特點:

*出水水質優質穩定。

*無剩餘污泥。

*佔地面積小、不受場地限制。

*可去除氨氮及難降解有機物。

*操作管理方便,易於實現。來源:谷騰水網

2. 關於RO反滲透的進水指標的問題——請工業給水、RO專業人士點撥一二。拜謝

1. 進水溫度對RO系統至關重要。高溫導致膜材料膨脹,產水水質不佳;低溫則使產水量減少,因為溫度每下降1°C,產水量可能減少約3%。
2. 進水PH值對膜的穩定性和壽命有顯著影響。長期處於極端PH值條件下,膜會受到損害。通常只在清洗時調整PH值,以保護膜材料。
3. 總溶解固形物(TDS)的高低直接影響RO膜的運行效率和壽命。高TDS條件下,膜的過濾負荷加大,可能縮短膜的使用壽命。建議在RO前使用絮凝劑、阻垢劑等處理,以降低TDS。
4. 余氯對RO膜具有不可逆的損害作用。因此,建議使用活性炭去除進水中的余氯,而不是使用臭氧這類可能對RO系統有害的消毒劑。
5. RO膜能夠去除水中的溶解性鹽類,包括金屬陽離子。這些指標通常由膜製造商設定,以確保產品性能。當膜通量下降,可以通過酸性葯劑清洗來恢復。
6. COD(化學需氧量)並非RO進水的關鍵指標。更應關注SDI(水中的懸浮顆粒密度指數)值,因為它對RO系統的影響更為顯著。通常要求SDI值小於5,以保持系統穩定運行。
7. RO系統的進水要求主要包括溫度、PH值、SDI值和余氯。實際運行中,PH值的要求可以適當放寬。適當的進水水質處理可以延長RO膜的使用壽命,減少清洗頻率,節約水資源和電能,同時可考慮使用抗污染型RO膜。
總之,在處理RO進水時,無需嚴格遵循製造商的原始要求,特別是在處理中水回用等特殊水質時。應根據實際情況調整,確保RO系統能有效處理水質,發揮其最大的過濾效果。

3. 水處理基本知識 閑聊反滲透(RO),電滲析(ED),電去離子(EDI)

水處理技術在這幾十年裡發展迅速,膜分離技術的創新和工藝應用尤為突出。這種技術已在純水制備、工業廢水處理(包括中水回用)和海水淡化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膜分離技術包括微濾(MF)、超濾(UF)、納濾(NF)、反滲透(RO)、電滲析(ED)和電去離子(EDI)等。在前面的文章中,我們已經對微濾、超濾、納濾和反滲透進行了簡單介紹和對比。今天,我們將重點介紹和對比反滲透、電滲析和電去離子技術。

一、名詞解釋

反滲透:簡稱RO,是一種以壓力差為推動力,從溶液中分離出溶劑的膜分離操作。當施加的壓力超過溶液的滲透壓時,溶劑會逆向滲透,從而在膜的低壓側得到滲透液,在高壓側得到濃縮液。

電滲析:簡稱ED,是利用半透膜的選擇透過性來分離不同溶質粒子的方法。在電場作用下,溶液中的帶電溶質粒子通過膜而遷移,這種現象稱為電滲析。

電去離子:簡稱EDI,又稱電除鹽或填充床電滲析,是一種將電滲析與離子交換有機結合起來的一種水處理技術。

二、工作原理

①反滲透工作原理:當兩種不同濃度的溶液由一個RO膜隔開時,滲透現象會自然發生。滲透壓將水壓過RO膜,水將濃度較高的溶液稀釋,最後達到濃度平衡。

②電滲析工作原理:在外加直流電場作用下,利用離子交換膜的透過性,使水中的陰、陽離子作定向遷移,從而達到水中的離子與水分離的一種物理化學過程。

③EDI工作原理:EDI是一種將電滲析法與離子交換法結合起來的一種水處理方法,它兼有電滲析技術的連續除鹽和離子交換技術深度脫鹽的優點,又避免了電滲析技術濃差極化和離子交換技術中的酸鹼再生等問題。

三、技術特點及應用場景

反滲透的應用場景非常廣泛,包括工業純水/超純水制備、食品/醫療/實驗室純化水制備、工業廢水/生活污水凈化、海水/苦鹹水淡化和純凈水制備等。

電滲析的應用場景主要在海水濃縮、苦鹹水淡化、工業廢水回用和工業提純濃縮分離等領域。

EDI的應用場景相對較窄,但憑借其高效簡便的特點,在純水制備方面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

總的來說,RO、EDR和EDI三者之間既有競爭又有合作的關系。其中,RO和EDI技術的合作已成為當今超純水制備的主流技術。

聽上去很繞口,簡單說就是自來水很便宜,如果回用就不要太計較差不多就行了。污水處理很貴,如果要處理,濃縮越高比例越好,一切向錢看!小型設備就更別說了,完全賺不回來本啊,此處應該有表情。

常見問題解答:既然EDI技術是結合了電滲析和離子交換技術的水處理方法,為什麼生產18M超純水時系統還需要額外配置拋光混床樹脂裝置?答:系統需要配置拋光組主要原因是EDI產水電阻率不能穩定達到18MΩ*cm。而EDI不能穩定達到這個產水水質的主要原因也就是它是結合了電滲析和離子交換兩種技術,在享受連續除鹽和無需酸鹼再生帶來便利的同時,也降低了在離子交換方面的極致除鹽。而18M的產水水質要求又極其苛刻,幾乎不允許任何鹽分的存在,客觀上導致EDI的產水不能穩定達到18MΩ*cm,但是長期穩定產水電阻率達到15MΩ*cm還是相當有保障的。

寫在最後:電滲析技術個人接觸的比較少,所以只能在此簡單的聊聊概念,後期如有機會多接觸再補充。部分資料來自網路,大多數來自網路,圖文如果侵權聯系本人刪除,謝謝。

補充一個常見名詞DI水:Deionized Water,既去離子水。廣義的DI水=純水,狹義的DI水=超純水。所以一般涉及到DI水的問題,都需要明確DI水的具體水質要求。

4. 水處理基本知識 中水回用

水處理是確保水資源清潔和高效利用的關鍵過程,主要分為兩大類:純水制備和污水處理。其中,純水制備關注出水水質,而污水處理則側重於處理原水中可能存在的有毒有害物質。隨著水資源的緊缺和環保要求的提升,中水回用技術越來越受到重視,尤其是在工業領域。中水回用,指的是將小區或企業產生的生活污水經過處理達到特定標准後,用於綠化澆灌、車輛沖洗、道路沖洗和家庭坐便器沖洗等,以實現節約用水的目的。無論是工業廢水還是生活污水,只要涉及到回收利用,都可稱為中水回用。

中水回用系統通常由三部分組成:預處理、回用系統和輔助系統。預處理環節通過物理和化學方法去除原水中大部分有毒有害物質,使其接近自來水或地表水標准,這一環節的復雜程度取決於原水的污染成分和濃度。回用系統則採用超濾或其他過濾方式,結合核心處理設備進行水處理,以滿足特定用途的需求。這些核心設備包括軟化器、一級RO、二級/EDI、納濾和拋光樹脂等,分別用於簡單清洗、接近市政自來水、達到純化水或高純水標准、脫色和超純水制備等。輔助系統則根據回用標准和細節要求,進行消毒殺菌等處理,確保水質安全。

中水回用系統集成了催化氧化、物化、生化、膜分離等多種技術,是一個高技術含量的綜合系統。預處理和回用系統之間存在緊密關聯,預處理的效果直接影響回用系統的運行壓力。例如,在處理超聲波清洗廢水並實現零排放時,需通過物化處理「混凝沉澱」工藝,之後進入中水回用設備,最後通過蒸發器完成濃縮液的結晶。

在設計中水回用及零排放系統時,需要考慮廢水的特性,如COD、SS和pH含量高,以及可能存在的油脂等污染物。因此,採用物化處理「混凝沉澱」工藝流程是合理的解決方案。之後,廢水將經過多級過濾和單效蒸發器處理,以確保水質滿足特定用途需求。中水回用和零排放系統的實施,不僅提高了水資源的利用效率,也增強了環境保護,但同時也對企業的環保設備投入提出了更高要求。總體而言,中水回用和零排放是大勢所趨,具有長遠的環保和社會效益。

5. 求食品加工行業中水回用工藝啊

1、原水先經過一沉池,使廢水中較大的有機顆粒(主要是澱粉和蛋白質專)沉降下來,然屬後加以回收;
2、沉澱池出水自流進入調節池,
3、水質水量穩定後提升至UASB反應器,進行厭氧處理;
4、厭氧出水進入二沉池後自流進入接觸氧化池進行好氧處理;
5、接觸氧化池出水經三沉池沉澱後可達標排放。
6、如果需要進行中水回用,達到回用標准,則需要進入RO設備

6. 中水回用的處理方式

一、按用途分類
中水因用途不同有三種處理方式
1. 一種是將其處理到飲用水的標准而直接回用到日常生活中,即實現水資源直接循環利用,這種處理方式適用於水資源極度缺乏的地區,但投資高,工藝復雜;
2. 另一種是將其處理到非飲用水的標准,主要用於不與人體直接接觸的用水,如便器的沖洗,地面、汽車清洗,綠化澆灑,消防,工業普通用水等,這是通常的中水處理方式。
3.工業上可以利用中水回用技術將達到外排標準的工業污水進行再處理,一般會加上軟化器,RO,EDI/混床等設備使其達到軟化水,純化水,超純水水平,可以進行工業循環再利用,達到節約資本,保護環境的目的。
二、按處理方法分類
按處理方法,中水處理工藝一般分為 3 種類型:
1 .物理處理法:
膜濾法,適用於水質變化大的情況。
採用這種流程的特點是:裝置緊湊,容易操作,以及受負荷變動的影響小。
膜濾法是在外力的作用下,被分離的溶液以一定的流速沿著濾膜表面流動,溶液中溶劑和低分子量物質、無機離子從高壓側透過濾膜進入低壓側,並作為濾液而排出;而溶液中高分子物質、膠體微粒及微生物等被超濾膜截留,溶液被濃縮並以濃縮形式排出。
2 .物理化學法:
適用於污水水質變化較大的情況。一般採用的方法有:砂濾、活性炭吸附、浮選、混凝沉澱等。這種流程的特點是:採用中空纖維超濾器進行處理,技術先進,結構緊湊,佔地少,系統間歇運行,管理簡單。
3 .生物處理法
適用於有機物含量較高的污水。一般採用活性污泥法、接觸氧化法(如圖所示)、生物轉盤等生物處理方法。或是單獨使用,或是幾種生物處理方法組合使用,如接觸氧化 + 生物濾池;生物濾池 + 活性炭吸附;轉盤十砂濾等流程。這種流程具有適應水力負荷變動能力強、產生污泥量少、維護管理容易等優點。
當前,由於一些國家和地區在過度地、毫無節制地開發水資源的同時,環境保護意識比較差,使地表水和地下水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使原本具有良好水質的新鮮水供應受到限制;其次,待開發的新鮮水源離集中供水點距離較遠,一次性投資費用高昂,這樣一些缺水地區無力擴大供水能力。理到非飲用的程度,在此引出了中水概念。中水也就是將人們在生活和生產中用過的優質雜排水(不含糞便和廚房排水)、雜排水(不含糞便污水)以及生活污(廢)水經集流再生處理後回用,充當地面清潔、澆花、洗車、空調冷卻、沖洗便器、消防等不與人體直接接觸的雜用水。因其水質指標低於城市給水中飲用水水質標准,但又高於污水允許排入地面水體排放標准,亦即其水質居於生活飲用水水質和允許排放污水水質標准之間,故取名為「中水」。
中水開發與回用技術得到了迅速發展,在美國、日本、印度、英國等國家(尤以日本為突出)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這些國家均以本國度、區域的特點確定出適合其國情國力的中水回用技術,使中水回用技術越來越臻於完善。在中國,這一技術已受到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重視並對建築中水回用做了大量理論研究和實踐工作,在全國許多城市如深圳、北京、青島、天津、太原等開展了中水工程的運行並取得了顯著的效果。我國的國有工業企業和部分民企,比如污染嚴重和水資源利用較多的企業都建成了中水回用項目,為低碳生產和節能減排的國家級號召做出了貢獻。

閱讀全文

與ro中水回用注意事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途銳換柴油濾芯怎麼排空氣 瀏覽:990
飲水機底座上面漏水是什麼原因 瀏覽:316
蒸餾米酒可以泡葯酒嗎 瀏覽:180
谷氨酸離子交換樹脂 瀏覽:380
凈水器為什麼會自動製冰 瀏覽:143
小米即熱式飲水機除垢模式怎麼開 瀏覽:443
凈水機小水龍頭關不嚴是什麼原因 瀏覽:617
汽油濾芯什麼牌子比較好 瀏覽:401
柴油車空氣濾芯回火是什麼原因 瀏覽:268
小米凈水器專用濾芯怎麼清洗 瀏覽:697
反滲透膜過濾廢水效果 瀏覽:264
混動凱美瑞電池濾芯怎麼換 瀏覽:651
城市糞便污水是怎麼被處理的 瀏覽:624
水性氟樹脂不粘塗層鍋 瀏覽:861
超濾機濾芯排列順序 瀏覽:442
凱美瑞馬勒空調濾芯多少錢一個 瀏覽:968
施工污水排放組織方案 瀏覽:734
微濾超濾納濾和反滲透的聯合應用 瀏覽:671
鄭州格蘭富污水提升器 瀏覽:783
磺酸化離子交換樹脂的優點 瀏覽: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