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關於污水處理用NAOH問題,請求幫助!
常規工業液鹼是40%的,你看下你們以前用的是什麼濃度的。片鹼配置的話,前面兩個回答都不對。液鹼濃度=片鹼質量/(片鹼質量+水質量)。計算得到,配置40%溶液,一噸水大約要加667KG的片鹼。
㈡ 次氯酸鈉在水處理中起到什麼作用
次氯酸鈉廣泛運用於給水、排水工程及其它領域之中,可以進行消毒、漂白、助凝、抑制絲狀菌、洗膜等等,作為一篇科普+專業類文章,本文從次鈉的自身性質及作用機理談起,方方面面討論一下次鈉。
一、次氯酸鈉的性質
次氯酸鈉是一種無機物,分子式為NaClO,在沒有作為廣泛的水類消毒劑之前,廣泛用於漂白、消毒中,近幾年來,隨著氯氣及二氧化氯的弊端漸露,採用次鈉消毒大有取代了氯氣及二氧化氯消毒趨勢,成為水處理消毒的主流消毒工藝。
次氯酸鈉消毒液一般成微黃色液體,顏色和二氧化氯溶液差不多,溶液隨著次鈉濃度的增加,黃色漸深,一般含量在13%的濃度達到極限,再高會有不少結晶析出,次鈉屬於強鹼弱酸鹽,見光、遇熱均容易分解,生成氯化鈉和氧氣,此外次鈉屬於危化品(5%以上溶液),但等級不高,在《危險化學品名錄(2015版)》中:次氯酸鈉溶液[含有效氯>5%]的危險貨物編號是:83501;別名:漂白水;UN號:1791;CAS號:7681-52-9。
二、次氯酸鈉的作用
1、消毒作用
消毒作用是次鈉的最主要的作用之一,作為氯類消毒劑,其消毒機理和氯氣基本相同,主流認為有以下兩種:
其一是次氯酸鈉在水中水解成次氯酸:
NaC1O+H2O=NaOH+HC1O
HClO =HCl+{O}
而後次氯酸分解生成新生態氧,生態氧的極強氧化性使菌體和病毒的蛋白質變性,從而使病源微生物致死;
其二是認為次氯酸不僅可與細胞壁發生作用,且因分子小,不帶電荷所以可以侵入細胞內與蛋白質發生氧化作用,破壞其磷酸脫氫酶,使得其糖代謝失調死亡:
R-NH-R+HC1O=RNC+H2O
個人認為,兩種反應應該都有作用。
在作為給水消毒劑的時候,一般後加氯投加量可以在2mg/l有效氯左右,而前加氯視原水特點而定,前後加氯量最好進行小試實驗,如果遇到水中有氨氮的時候,會發生折點加氯效應,更應該進行小試實驗進行投加。
次鈉的投加點可以有多個,一般設置在配水井、出水跌落井、消毒專用混合井等利於次鈉混合的地方,接觸時間不得小於30分鍾,但一些廠將次鈉投加點設置在濾池進水端,認為定量投加可以有利於濾砂的反洗,我個人是不推薦的,因為次鈉的投加將破壞濾砂的生物作用,削弱濾砂的過濾效果,且影響後續投加的計量計算。
在作為污水的消毒劑的時候,投加量一般是自來水消毒的3~7倍,實際投加量也應以小試實驗作為指導;投加點一般設
㈢ 水處理殺菌劑怎麼稀釋
如果你是用於RO等水處理設備的殺菌,用RO產水或直接用自來水稀釋就可以,如果在線投加,投加量不大,自來水稀釋的影響也不大,如果是用於化學清洗後殺菌,最終在使用前也會需要用系統產水清洗,所以沒關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