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哪些工廠不用辦環評手續
小型企業、小型企業、如污水處理廠、垃圾處理廠等。
以下企業不用辦理環評:
1.小型企業:其規模和產能低於一定標准可能免於辦理環評;
2.非環境敏感行業:如信息技術、咨詢服務、金融服務等;
3.環保項目:如污水處理廠、垃圾處理廠等。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這些企業可以不需要進行環評,但是並不意味著它們可以隨意排放污染物質,仍然需要遵守相關環境保護法律法規。
環評手續辦理需要什麼資料
辦理環評手續需要准備的材料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幾類:
環境影響報告書或環境影響報告表。根據項目的性質和規模,需要提交《環境影響報告書》或《環境影響報告表》。這些報告需要詳細描述項目對環境可能產生的影響,並提出環境保護措施和調整建議。
建設項目環境保護審批統計表。需要提交一份完整的建設項目環境保護審批統計表,加蓋建設單位公章。
相關政府部門的意見和文件。如果項目涉及土地使用、規劃、安全等,需要提供相關政府部門的審批意見或文件。
營業執照或工商預核准名稱告知單。需要提供建設單位的營業執照復印件或工商預核准名稱告知單。
土地使用證和租賃合同。如果項目涉及土地使用,需要提供土地使用證和租賃合同。
項目地點周圍的資料。包括項目地點周圍的地圖、環境影響評價區域的地質、水文、氣象等基礎資料,以及生態環境、土壤、水質、空氣質量等方面的實地調查結果。
公眾參與材料。包括公眾聽證會的通知、收集的公眾意見和問題反饋,以反映公眾對項目影響的看法和關切。
承諾書。包括對提交材料的真實性和完整性的承諾,以及對環境保護設施的建設和維護的承諾。
希望以上問題能對您有所幫助,若還有其他法律問題請你咨詢專業律師。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第八條
國務院有關部門、設區的市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對其組織編制的工業、農業、畜牧業、林業、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設、旅遊、自然資源開發的有關專項規劃,應當在該專項規劃草案上報審批前,組織進行環境影響評價,並向審批該專項規劃的機關提出環境影響報告書。
前款所列專項規劃中的指導性規劃,按照本法第七條的規定進行環境影響評價。
❷ 貴州省污水處理環評報告需要哪些材料
1、環保部門批復的建設項目環境審查登記表;
2、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副本)、項目選址意見書或用地許可證;
3、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4、項目的平面布置圖(帶比例尺)、效果圖;
5、如無(預)可行性研究報告, 或雖有可行性研究報告,但無如下資料的,需補充提供:
①項目名稱、建設規模(人口、戶數)、項目位置、性質、類別;
②項目施工期時長、開工日期、竣工日期;
③項目總投資、分期投資情況,建設單位電話、傳真、聯系人;
④項目建設過程中土方量、堆放的場所、回填的土方量、棄土量、棄土場所;
⑤施工人員的數量、施工車數量、施工營地位置、施工期間水暖來源、廢水、廢氣、固廢的去向;
⑥項目的水、電、暖的小時最大消耗量、年消耗量;項目建成後的固體廢棄物固廢的去向;
⑦項目的給水管徑、排水去向(污水處理廠名稱)、防雷抗震等級;
⑧項目建設是否有中水設施存在,如有提供中水設計方案及中水 站位置;
6、如甲方自建供暖鍋爐房,則提供鍋爐噸位、數量、鍋爐房的規模、位置、爐型、煙囪高度、煙囪出口直徑、燃料種類、數量、煤質分析;
7、項目設有的泵房的位置、規模、大小。
8、項目的其他相關各種批文:供水證明、供電證明、供熱證明、供氣證明、污水接納證明、垃圾處理接納證明、文物保護證明、海防林用地證明。
9、項目建設是否有中水設施存在,如有提供相關資料。
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學習污水處理知識就上易凈水網
❸ 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還要做環評嗎
肯定需要做環評的。
❹ 生活污水處理廠工藝改變需要報環評嗎
需要,
建設項目來的環境影響評價源文件經批准後,建設項目的性質、規模、地點、採用的生產工藝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態破壞的措施發生重大變動的,建設單位應當重新報批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第二十四條
❺ 污水處理廠需要哪種環評類別
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污水集中處理分為生活污回水集中處理與工業答污水集中處理。其中生活污水集中處理是需要做環評報告表或環評報告書,根據處理污水的量,假如日處理5萬噸以上,需要做環評報告書;日處理量在5萬噸以下,需要做環評報告表。假如工業廢水集中處理的全部企業都需要做環評報告書。
❻ 生活污水排放超標的法律適用
目前環境執法中,生態環境部門對企事業單位生活污水排放超標問題進行監管執法時,常遇到爭議。常見情況是機關事業單位(僅排放生活污水)的外排口被監測,發現超標。這類單位通常沒有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僅通過化糞池沉澱後排入城市污水管網。同樣,部分生產企業無生產廢水排放,僅有生活污水,處理工藝也僅是化糞池處理後排放。
環保執法機構在上述單位排放口監測超標後進行處罰,依據為《水污染防治法》中「水污染排放不得超過國家或者地方標准」的規定。這些單位的環評報告書(表)中一般載明了排放標准,通常是處理後的廢水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准》(GB8978-1996)三級標准或地方標准。
筆者認為,生活污水不是生產廢水,這些污水已納入城市管網,最終進入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且已繳納污水處理費,免除了污水治理義務。因此,不應僅依據《水污染防治法》進行處罰。
對於向城市管網排放生活污水的單位或個人,即排水戶,其監管部門應為城鎮排水主管部門,適用的標准為《污水排入城鎮下水道水質標准GB/T 31962-2015》。《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條例》及相關規定對此有明確要求,包括申請領取污水排入排水管網許可證的條件、監管措施以及違規處罰等。
在《城鎮污水排入排水管網許可管理辦法》中,申請領取排水許可證需要提交多項材料,如排水許可申請表、排水戶內部排水設施的圖紙、預處理設施的有關材料、排水隱蔽工程竣工報告等。排水許可證核發的條件包括污水排放口設置符合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規劃的要求、排放水質符合有關標准、建設預處理設施等。
排水戶應按照排水許可證的要求排放污水,違反規定將面臨嚴厲的行政處罰,包括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採取治理措施、補辦許可證、罰款、吊銷許可證、向社會通報等。對於從事危及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設施安全的活動,將處以更重的罰款和法律責任。
綜上所述,企事業單位生活污水排入城市管網的監管與處罰,應遵循《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條例》、《城鎮污水排入排水管網許可管理辦法》以及《污水排入城鎮下水道水質標准GB/T 31962-2015》的相關規定,而非僅依據《水污染防治法》。生活污水排放超標應由城鎮排水主管部門進行監管,並適用其具體規定進行處罰。
❼ 危險廢物處理處理量達到多少做環評報告表
根據《危險廢物環核散頃境管理條例》和《環境影響評價法》的規定,危險廢物處理項目需要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具體處理量的門檻是根據廢掘畢物種類和處理方改陸式而定。
一般來說,如果危險廢物的處置量達到每日0.5噸及以上,或者年處理量達到500噸及以上,則需要進行環境影響評價,並提交相應的環評報告表。不同省份和地區可能會有一些差異,建議在具體操作前咨詢當地環保部門的相關規定。
❽ 污水處理廠需要環評報告書還是環評報告表
根據國家《分類管理名錄》:生活污水處理廠,日處理量5萬噸以上的是做報告書,以下的做報告表;工業廢水處理站全部做報告書。
❾ 農村建造污水處理廠,需要環保部門出示環評報告書嗎
建生活污水處理廠,你需要找專門環評機構給你做環評報告書(新建、擴建日處理10萬噸及以上)或報告表,然後環保部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