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有效降低生活污水處理設備的運營費用
1、將污泥拉運、綠化養護、衛生保潔、生活垃圾清理等勞動強度大或生產服務性的工作進行外包,減少崗位設置和人員數量,集中精力做優主營業務。
2、通過優化運行模式、增加科技投入、採用先進技術手段等措施,減少生活污水處理設備廠管理和運行崗位人員數量,降低人工成本。
3、調整工藝或生活污水處理設備運行方式。根據處理水量大小和來水水質情況,優化曝氣生物濾池投運數量;根據溶解氧含量動態調整曝氣量;根據進水水質和季節狀況調整曝氣生物濾池和V型濾池反洗時間;格柵機及其配套的水平螺旋輸送機、壓榨機採用定時開啟的方式運行。
4、根據工藝運行情況,嘗試通過將水解酸化池兼氧工藝改為厭氧工藝,減少並控制池內潛水攪拌器的運行時間,利用延長水解酸化雙重作用的水力停留時間,降低污水中污染物濃度,減少後續工藝能耗,提高污水處理效果,從而延長了濾池反沖洗周期,減少電力消耗。
5、重視生活污水處理設備的周期檢修、清堵、沖洗作業。保證污泥螺桿泵、潛污泵、格柵機、長軸泵、計量泵、高效沉澱池、網格絮凝池等設備設施的完好性,提高其工作效率。
6、重視超濾系統膜組件的化學加強反洗和在線化學清洗,以及反滲透系統的化學清洗工作,提高兩大系統的運行效率和產水率,降低電力消耗。
㈡ 華浦環保創新降本策略,助力污水處理廠綠色低碳高效運行
在保證污水處理質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如何實現水務行業的成本優化,是華浦環保關注的核心議題。通過對投建和運營成本的深入分析,華浦環保為水務企業提供了實用的解決方案,以提升投資回報的效率。
當前,我國城市污水處理建設投入巨大,據調查,到2023年,每噸污水處理成本平均在1500元至2000元之間,運行費用約0.8元至1.4元/噸。如一座日處理50萬立方米的污水處理廠,總投資可能高達7.5億至10億,年運營成本可觀。高昂的投入可能導致設施閑置,資源浪費,華浦環保尋求降低這些成本的新策略。
降低成本的關鍵在於多方面:首先,建設成本的上升源於環保要求提高和工藝復雜性;其次,技術選型和配置選擇不當會直接影響初期投入和長期運行成本;能源和水資源消耗控制、污泥處理與處置、以及運營管理的優化都是成本控制的重點。此外,環保法規和環境影響評估也對成本產生影響。
以榆林新材料產業園污水處理廠為例,華浦環保採取了創新策略。在設計階段,通過採用高效節能的MBR工藝,節約佔地並降低能耗;施工階段通過嚴格管理確保工程質量,避免額外成本;運營階段則通過節能減排、優化運維等方式節省運行費用。在鳳縣污水處理廠,華浦環保繼續實踐這些理念,致力於全面降低污水處理廠的生命周期成本。
總結來說,降低污水處理廠的建設和運營成本需要系統性的策略,包括設計優化、施工效率提升、運營效率改進等。華浦環保將繼續探索和創新,致力於實現污水處理的綠色低碳高效,為環保事業貢獻力量。
㈢ 如何控制污水處理站的運行成本
要控製成本,首先要明白項目成本的主要構成,一般來講污水廠運行成本包括:電費、葯劑費、污泥處理費、設備大修費。以下就這幾點做簡單說明
首先電費,運行中不可避免要用電,充氧需要鼓風機,抽水需要水泵,這些都是要耗電的,控制電費的要點是看電價的尖峰谷平段,盡量在谷段用電,降低電價。電量方面嚴密監視水中溶解氧,達到要求即可,不要過多充氧,對微生物不好還耗電。
葯劑費方面,需要在實驗室做很多小試,確定最佳葯劑投加濃度,確保在使用葯劑最少量的情況下達到最終目的;
葯劑單價方面,尋找質優價廉的葯品,例如投加甲醇比較貴,可以使用較便宜的替代碳源,比如麵粉、澱粉等。
污泥費方面,最好是通過工藝調整減少產泥量,或者能夠找到合適的處置單位也行,噸污泥處置費越低越好。
設備大修費方面,這種情況在運行時間比較長的水廠多見,運行年代久遠,設備老化,需要更新換代了,不可避免的需要花費大量的設備維修費,選取好的供應商,採取打包的方式;
新建的污水廠加強設備保養,定期保養能有效延長設備壽命,提高設備利用率
另外,污水廠人工成本一般也較高,如果采樣在線監控系統,通過雲計算調控污水廠運營,可大大減少人力成本。
其他不可預見的費用不是很常見,以上幾個方面最常見,其中以電費佔比最大,所以控制好電費對於降低運行成本有非常明顯的效果。
㈣ 市政工程污水處理的成本管理
文章根據作者多年實踐經驗就市政工程污水處理的成本管理進行了簡單的闡述。
一、我國現階段污水處理成本的現狀分析
污水處理行業是耗資比較大的行業,在我國屬事業單位或國有企業,污水處理設施的建設、運營、維護費用全部或部分由財政撥款,相關的運行成本由政府承擔,相對壓力小一些,加上這些單位在生產活動中處於社會壟斷地位,所以具有穩定性和安全性。這就造成了污水處理管理活動長期處於一種粗放型的、一貫制的事業性管理模式。造成了企業只關注花了多少資金,而不管創造的利潤與成本差額是否一致的現象,污水處理成本相對較高。而相對於上述企業污水處理廠的粗放型管理而言,小單位由於以追求經濟效益為主要目的,在污水處理問題上缺乏定量方面的基礎工作,也就不能形成完善的計劃成本、成本降低額、降低率等指標體系。而且對於小企業而言,內部參與部門缺乏相應的成本責任,在污水處理問題上,各部門縱向管理和橫向責任分工不是很明確,這就導致了共同保證目標成本實現的狀況。
二、污水處理中的成本分析
(一)污水處理的成本構成分析
污水處理的成本費用,是污水處理過程中消耗的生產資料轉移價值和勞動者為自己生產的價值的貨幣反映,是污水處理服務價值的主要組成部分。根據工業企業成本會計的原則,污水處理費的成本主要包括以下幾個部分:一是與污水處理相關的各項支出。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製造費用等項目;二是污水處理費的費用,包括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具體來說污水處理的生產成本細化如下:直接人工費,指直接參加污水處理人員的工資、津貼、獎金和職工福利費。製造費用,包括污水處理廠和各排水管理站為組織和管理污水處理所發生的管理人員工資和職工福利費,季節性及修理期間停工損失等費用。污水處理的期間費用,是指污水處理企業在特定期間為銷售、組織和管理正常污水處理以及籌集資金而發生的費用。銷售費用,是指污水處理企業專設的再生利用水的銷售機構的各項經費。管理費用,是指污水處理企業行政管理部門為組織和管理污水處理活動而發生的各項費用。財務費用包括在污水處理期間發生的金融機構的手續費,以及因籌資發生的其他財務費用。
(二)污水處理中的成本管理問題分析
第一,當前污水處理排放標准與運行成本不相適應。企業採用污水處理排放的標准,必然要影響到污水處理運行成本的高低。反過來說,污水處理的成本越高,說明企業排放的污水的處理程度就越好,對環境造成的影響也越小。如果嚴格執行排放標准,採用完全硝化+化學除磷+消毒+外加碳源+其他措施的方案,污水處理的直接成本將增加一半。根據國家規定,不同行業的污水排放標准不同,所以可以按照行業規定來進行設置,沒有必要進行全步驟的污水處理過程,這樣必將會導致成本上升。
第二,盲目擴大建設規模,城鎮污水處理收費機制不健全。由於污水處理成本的不斷提高,許多企業成本急劇上升,造成污水處理設施處於閑置狀態。根據相關的調查顯示,目前全國1400多座污水廠中,有一半處於半開工狀態。另外,由於污水處理的收費制度不健全和缺乏有效的運營監管,使得設施運營難以為繼。從最近開展的一項經濟調查來看,目前仍有相當一部分城市尚未徵收污水處理費,而且在已經徵收的地方也存在收費過低的問題。尤為嚴重的是,為數眾多的中小城鎮污水處理收費機制還沒有建立。收費機制的不健全將直接導致污水處理廠運營經費的短缺,造成污水處理機制落後。當前大部分污水費是加入到自來水費中一並收取,這也就給通過地下井取水或通過河道取水的自備水源形成的污水提供了少繳納污水費的空子。
三、污水處理成本的改進分析
隨著國家「十二五」計劃的開展,越來越多的目光轉向了和諧經濟建設。在規劃中,貨架強調要加強生態環境建設,加快城鎮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和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中央財政更是加大了對地方污水處理的資金投入。預計加上銀行資金,今年可以達到4000――5000億,這也就為廣大企業進行污水處理項目提供了優越的條件,就企業自身來說,需要在以下幾個方面做好工作:
第一,建立起完備的成本管理機制,盡量將污染治理資金效率最大化。做好成本管理機制,首先要建立健全目標成本管理的基礎工作,從定額管理、計量管理、原始記錄、內部價格和驗收管理工作抓起,採取一套科學的制度和方法建立圖標、文字等資料文件,實行項目成本管理檔化。其次應從如下三個環節考慮管理機制的建立:一是細化各個環節的核算,查找可以縮減的步驟。這就要求在分項分階段對污水處理的人工、材料、機械、辦公費等按月、按季度進行明細核算中,對發現問題找出原因,進行技術改進或者措施完善來選擇最佳方案。二是考核機制要認真、准確。在生產過程中,各生產班組根據廠部下發的成本任務單填寫每月或每季工作量、工程量及人工、機械等使用情況的記錄,經由專人成立的考核組逐項實施檢查、考核,確保污水處理成本合乎規范。
第二,探索、創新新的生產成本核算方式。為了使成本核算具有科學性、時效性,就要在成本的核算過程中不斷的進行探索和創新,總結路子,找好對策。污水處理成本監審中很關鍵的數據是污水處理量的大小,按照常規,都是進行單位污水成本進行計算,這樣污水的處理量就在企業運行費用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在會計成本費用核算中,固定資產折舊、大修理費(按固定標准提取)、資金利息、人員薪酬、管理費用等得數值在一般情況下是不會隨處理量的變化而變化的,起決定作用的是設計規模、投資額大小;而對於動力費、直接間接材料費、污泥清運費、維修費等來說,他們隨著處理量的變化而變化,一般規律是處理量越大,這些費用發生得越多。如果我們將不隨處理量的變化而變化的部分作為固定成本,將隨處理量的變化而變化的部分作為可變成本,那麼企業成本的總和就是固定成本+變動成本的模式。這種模式,既維護了企業的合法利益,又能夠促進企業積極進行污水量的擴大,從而爭取更多的政府扶持資金。
四、結語
隨著生產知識化水平的提高和污水處理設備的不斷更新換代,各大企業的污水處理工作也必將更加簡單易行。各污水處理廠在成本管理工作中,應根據自身的特點和具體條件,認真進行成本的分析,抓住影響成本的關鍵,採取有效措施節約污水處理成本,建立有效的成本控制機制,就不僅能達到成本的不斷降低,而且還能間接促進經濟效益的增長。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㈤ 2500噸屠宰場污水處理廠建設成本
1、污水處理廠成本構成1、直接費用a、能源費用:包括電費、水費,其中電費為主要費用,約占總費用的40~50%。b、材料費用:包括絮凝劑費、化驗費、低值易耗品等。c、直接人工及福利費:所有生產人員的工資及福利費。2、製造費用包括維修費、原材料費、備品備件費等3、期間費用管理部門為組織和管理生產而發生的各種費用,包括行政管理、部門各種管理費用、財務費用、設備折舊費及其他間接費用。4、污水處理成本組成分析1.生產成本中電耗、葯劑消耗是生產過程中必須發生的費用,且所佔比例較大,必須在生產過程中嚴格控制,才能有效降低成本。
2.生產成本中人員工資及福利是提高員工積極性,增強企業活力及凝聚力,進一步搞好節能降耗的動力,也是企業及社會發展水平的標志。在正常生產運行情況下,其所佔比例越高,說明企業發展越好。3.製造成本在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上,應盡量減少維修、大修和固定資產投入等,使企業利潤最大化。4.管理費是企業運行成本的組成部分,應加以控制,盡量減少不必要的支出,降低成本。5、污水處理廠成本計算1.電費成本:污水處理企業耗能最多的設備包括各種類型的水泵、供氧設備如鼓風機以及污泥濃縮脫水設備等、進行污水處理單耗計算,一方面可根據設備使用台數及功率進行分析,另一方面結合本企業往年污水處理單耗統計分析,同時參照地方相關標准,制定適合本企業的合理的污水處理單耗。如江蘇省城鎮污水處理廠運行管理考核標准中對污水處理單耗有明確考核要求,對一級A標准污水處理單耗考核分為四個級別,≤0.34度/立方米, 0.34度/立方米-0.37度/立方米, 0.37度/立方米-0.42
㈥ 污水處理成本工程概預算包括哪些內容
污水處理成本工程概預算主要包括以下內容:單位工程概預算、綜合概預算、總概預算及其它工程和費用概算組成。
1、單位工程概預算(見下表)
定義:具體確定單項工程內各個專業設計費用的文件,是綜合概預算的組成部分。一個單項工程由若干個單位工程組成,是指具有獨立施工條件,可單獨作為成本計算對象的專業性工程。
分類:根據工程性質、作用可分為土建工程、管道工程、機電設備安裝工程和其它工程費用。
綜合概預算表
3.總概預算書
定義:是確定一個建設項目從籌建到建成投產全部建設費用的總文件。
適用條件:主體內容形式基本同綜合概算書,但適用於城市公用事業獨立的給排水工程,並增加技術經濟指標部分。
組成內容:
①編制說明
*工程概況:說明工程規模、性質、內容、工程建設地址、主要(樞紐)工程項目等基本情況。
*編制范圍:說明總概預算包括了哪些工程和費用。
*編制依據:說明依據的設計文件、編制概預算中採用的有關定額指標、材料及設備價格及其它各種費用取費指標的依據與計算原則。
*投資分析:說明各項工程和費用占投資額的比例以及各個費用構成占總投資的比例,與設計任務書控制數額對比分析其投資效果。
*其他有關問題及費用的必要說明。
②總概預算書
建築工程費、安裝工程費、設備購置費、工器具及生產設備購置費、其他費用
③技術經濟指標
污水處理廠建設階段主要技術經濟指標包括:
*建設項目總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