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淮河水污染事件
水污染:中國公共危機
雖然經過了無數次的曝光和無數次的詰問,但中國水污染卻依然沒有得到有效的根除與遏制。據國務院八部委2008年環保專項行動的最新檢查結果顯示,全國113個重點監測城市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仍然偏低,其中243個地表水水源地中達標水源地為159個,佔到65%,不達標的為84個,佔35%,涉及到1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40個城市。水污染作為一個嚴重的公共危機正以超常的分量挑戰著中國政府的決策水準與能力。
黑色的「水圖」
從松花江苯泄漏到廣東北江鎘污染,從滇池水葫蘆瘋長到太湖藍藻泛濫,盡管一樁又一樁的無情事實在不斷挑戰著我國本已脆弱的水環境能力,但這些局部而片段的現象並沒有讓我們完整認識水污染的嚴重而殘酷,而只有打開中國水系的平面地圖,幾乎處於危機邊緣的水污染生態才能裸露無遺。
據國家環保總局的調查顯示,自兩年前松花江事件以來,我國共發生140多起水污染事故,平均每兩三天便發生一起與水有關的污染事故。而據監察部統計,近幾年全國每年水污染事故都在1700起以上。
「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足」,屈原的這種浪漫情懷,如今越來越成為歷史的記憶和慨嘆。據環境保護總局發布的《中國環境狀況公報》稱,全國近14萬公里河流進行的水質評價,近40%的河水受到了嚴重污染;全國七大江河水系中劣V類水質佔41%。而環保總局發布的另一項重要調查顯示,在被統計的我國131條流經城市的河流中,嚴重污染的有36條,重度污染的有21條,中度污染的有38條。
作為我國北方的重要水源,黃河在近十多年中被污染的事實在不斷加重。黃河流域水資源保護局對黃河水污染的狀況進行量化分析後發現,黃河幹流近40%河段的水質為V類,基本喪失水體功能。與黃河一樣,撲向長江的污染面積也在不斷擴大。一項最新的調查顯示,長江幹流六成河水目前已遭污染,超過Ⅲ類水的斷面已達38%,比8年前上升了20.5%。無獨有偶,盡管淮河是中國投入最多、開展污染治理最早的大江大河,但如今仍是一條受污染最嚴重的河流。淮河在評價的2000公里的河段中,78.7%的河段不符合飲用水標准,79.7%的河段不符合漁業用水標准,32%的河段不符合灌溉用水標准。10年前,淮河還生長著60多種魚類資源,可如今這些魚類幾乎絕跡。
除了跨區域河流廣受污染外,局部性中小河流以及所謂的城市「龍須溝」都難逃被污染的厄運。上海的蘇州河曾經「黑」臭了80年,而就在筆者居住的廣州市,穿越市區並匯入珠江的大小14條河涌無一例外地都是發黑發臭。
當江河被污染所侵襲時,與其同吞吐的湖泊就很難獨善其身了。據環保總局發布的環境質量狀況報告顯示,我國「三湖」(滇池,巢湖,太湖)的水污染正在日益加重;有著「千湖之省」美譽的湖北省武漢市,覆蓋城區的38個湖泊污染負荷遠遠超過其水環境容量,其中32個湖泊水質為劣V類。而作為雲南省先前尚未遭受污染的兩大湖泊之一的撫仙湖,目前水質也在開始急劇降低。
以海洋為歸宿的河流湖泊帶給接納者的同樣是污染。據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的調查結果表明,珠江口海域有95%的海水被重度污染。無獨有偶,曾經是我國富饒「海上糧倉」的東海卻在每年4到6月赤潮頻發。專家指出,全國的污染通過河流向沿海集中的結果,使中國水污染的「最後一道防線」已被無情撕破。
洶涌的污染源
就像我們絲毫不懷疑水污染的嚴酷事實一樣,中國社會各個層面對於造成水污染幾大「始作俑者」的認識也日漸變得清晰和明朗。
產業結構不合理,增長方式粗放是中國經濟長期未能根治的痼疾,其重要表徵就是重化工業尤其是資源消耗工業增長較快。問題的關鍵在於,由於受水資源、航運等產業布局因素的影響,重化工業沿江或沿河布置已經成為一種範式。據統計,全國兩萬一千多家石化企業中,位於長江、黃河沿岸的石化企業達一萬三千多家。至於像小造紙、小皮革等項目在水環境敏感地區大起爐灶的現象更是比比皆是。如此產業布局的最嚴重後果就是大量污水在可能未經處理的情況下傾注到大江小河。據國家環保總局的調查統計,目前我國工業污水排放量每年達到300多億噸,尤其是七大水系所承載的工業污水排放與日俱增。
來自於農業方面的面源污染超過工業污染已經成為我國水污染的一個重要特徵。研究表明,農村面源污染在各類環境污染中的比重佔到30%-60%,並成為水污染的重中之重,其中污水中COD(含氧量)排放已超過城市和工業源的排放總量。一方面,過量使用化肥造成的污染十分驚人。如化肥施於土壤中,只有小部分被作物吸收,大部分則在雨水的作用下或滲透到地下污染地下水,或隨地表徑流進入河流、稻田、池塘。由於化肥會造成水域富營養化或飲用水源硝酸鹽含量超標,因此已經危害水質的「第一隱形殺手」。
農業污染可以對水資源形成傷害的另一大力量來源於畜禽和水產養殖業污染。有調查數據顯示:養殖一頭牛產生並排放的廢水超過22個人生活產生的廢水,養殖一頭豬產生的污水相當於7個人生活產生的廢水;北京近郊禽畜養殖場排放的有機物污染,相當於全市工農業生產污水和生活廢水中所含的有機污染物的2-3倍。
就在農業污染超過工業污染的同時,另一大污染源———生活污水又從城鄉的各個角落沖出並有愈演愈烈之勢。據了解,中國一年洗衣污水量就將近22億噸,相當於34個十三陵水庫,76個昆明湖。僅北京市和上海市2006年生活污水分別就達到9億和11億噸。全國大小城市的生活污水的排放量已經超過了工業污水的排放量。
問題的關鍵在於,目前我國仍有61%的城市沒有污水處理廠。在污水處理設施得以修建的城市,能正常運行的也只有50%;還有的由於污水收集管網的原因,污水處理廠處理量不足設計處理能力的20%。而在廣袤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基本為零。正因為污水處理率的低下,中水回用水平低,大量污染負荷就如泄閘之洪洶涌般進入河流與湖泊,中國水體環境質量由此被一步步逼向危險的邊緣。
管理體制之癢
從經濟學原理看,水資源屬於公共產品,應當納入政府資源建設和管理的范疇。質言之,水環境的保護和建設程度直接反映和考量著政府的管理能力和力度。依此審視,我們就不難深入地看到水污染背後公共管理體制的失衡和羸弱。
「五龍治水,九龍戲水」是專家們對中國水資源管理模式極具形象的比喻。目前,政府部門中涉水、管水的主要包括水利、環保、漁業、林業、航運、城建、地礦等。這種「九龍治水」的機製表面上集中了眾多部門的力量,但事實上並不能達到「團結治水」的目的,相反在客觀上強化了職能部門的局部利益和單一目標,進而弱化了水資源的宏觀管理功能。
中國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特點是實行的是地方負責制,而恰恰這一點也許是值得我們深思和修正的地方。對於GDP的追逐和崇拜已經成為中國地方政府的慣性思維,而在實用主義和生態主義兩種截然不同的發展觀之間作出選擇,作為「經濟人」的政府當然會不假思索地選擇前者。道理很簡單,後者不僅需要支付治理污染的巨額成本,還要支付為了控制污染而出讓的經濟收益成本。結果是,那些本應徹底關閉的小化工、小造紙、小皮革企業死而復生,陰魂不散;將沿江沿河作為工業企業的棲息地以拉升GDP就成為地方政府不謀而合的思想與行動。
對於水資源污染行為的漠視、慫恿乃至保護是地方政府留給社會的一大公害。中國民間環保組織———中國水污染地圖網研究發現,不僅國內許多知名企業已經成為了水污染的大戶,而且包括松下、百事等30多家在華經營的跨國公司也頻頻違反中國的水污染控製法規,而後者有一半以上集中在長三角地區。然而,時至今日,這些污染主體不僅沒有得到應有的懲治,相反還在繼續著自己的污染行為。
依法治水是世界各國的通例,但就是這一看似最強硬的手段在中國卻屢打折扣。按照《環境保護法》的規定,環保執法機構可以對任何一個污染項目處以數額不等的行政罰款,不過這種處罰只能算是九牛一毛。有人算過一筆賬,高污染企業每噸廢水的治理成本一般在1.2—1.8元,偷排每日的凈收益往往能達到幾十萬元,而環保部門最高罰款限額僅為10萬元,這種比較收益驅使著不少企業寧願認罰也不願治污。
管理的離散與制度的軟化導致了中國政府在投入了巨大成本的情況下,至今對於水污染的治理仍然收效甚微。全國人大常委會在一份環境執法檢查報告中提到,中國水污染治理項目進展緩慢,重點流域「十五」時期污染治理任務沒有全部完成。其實,問題的嚴重性並不僅僅在於水污染治理進展緩慢,而且新的水污染還在繼續快速蔓延,水環境惡化的趨勢沒有得到實質性控制。
高昂的代價
北宋變法大家王安石說:「水之性善利萬物,萬物因水而生。」然而,面對著一個日漸變「黑」的中國水體環境,我們卻很難找到任何聊以自慰的樂觀感覺。
水污染直接危害的是百姓飲水安全。與國家環保總局披露的全國地表水源不達標城市佔檢測目標的34%的殘酷事實相同時,水利部也披露出一組令人驚心的數字:目前全國有3.2億農村人口喝不上符合標準的飲用水,其中約6300多萬人飲用高氟水,200萬人飲用高砷水,3800多萬人飲用苦鹹水,1.9億人飲用水有害物質含量超標。
從水源到飲用水再到食品,水污染形成的「惡性鏈條」已成為危害民眾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的「罪魁禍首」。權威資料顯示,中國大約每年有200萬人因為飲用含砷量很高的水而患病,農村約有2000多萬人飲用氟化物超標的水而患上地方性氟斑牙和氟骨症。同時專家指出,河北涉縣、河南沈丘縣、天津北辰區、陝西華縣、江蘇阜寧縣、廣東翁源縣等地區頻頻出現的「癌症村」等,都與飲用水污染高度相關。
對於經濟的灼傷無疑是水污染延伸出的最大後果。國家環保總局和國家統計局聯合發布的《中國綠色國民經濟核算研究報告》表明,2008年全國因包括水污染在內的環境污染造成的經濟損失為5000多億元,約占當年GDP的4%。
靠天靠水的農業成為水污染的直接受害者。以黃河為例,由於農業是黃河上的用水大戶,占黃河總用水量的90%,因此黃河水污染給農業造成的損失每年最高達33億元。另據河北省環境狀況公報顯示,由於水資源匱乏,部分地區農民使用污水灌溉,導致全省去年污染耕地面積2100多公頃,造成農產品(11.14,0.00,0.00%)產量損失23000多噸。
還需正視,水污染所造成的危害性已經遠遠超過了經濟與衛生的范疇,其引致的群眾負擔加重和對政府不信任等次生矛盾日漸突出。據統計,全國信訪辦平均每天收到水環境污染糾紛群眾來信60多封,不僅如此,頻發的水污染事故,也造成地區間的糾紛不斷,影響和諧社會的構建。
構築「防污牆」
殘酷的歷史已經將中國政府無奈地推到了「先污染、後治理」這一西方工業化國家走過的老路之中,留給我們的選擇就是將舊污染降低到其危害的最低限度,徹底控制和杜絕新污染的發生。對此,國家環境保護總局指出,到2010年,中國政府將投入6400億元用於水治理,占環保總投入的40%。同時,中國政府作出了鄭重承諾:到2010年全國設市城市污水處理率不低於70%,到2020年,使城鄉居民飲水達到安全或基本安全。
願景無疑令人心怡和心動。但通向目標的未來之路也許並不平坦。根據中國目前較為嚴峻的水污染生態,筆者認為,防治水污染應當拓出更為廣闊的戰略思路。
———科學規劃流域內的重點產業布局。要協調上下游、左右岸在產業布局的關系,充分考慮重點污染企業對污染排放的處理;在飲用水水源地和大江大河的上游地區,要慎重布局重污染型企業,以免對中下游地區的用水造成威脅;要建立區域性「污染補償機制」。上游發展經濟污染了下游,就須以某種形式補償下游;同時,下游地區參加上游地區的環評工作,並嚴格實施一票否決制度,形成上下監督的機制和體系。
———加強跨區域、跨流域的綜合管理與協調。跨區域、跨流域的綜合治理是從流域的生態承載力出發,突破地區和部門之間的障礙,綜合考慮流域內自然資源的合理開發與保護。同時,要根據生態系統的承載能力、河流流量的季節變化等因素,科學核算流域的納污能力,在此基礎上,確定流域的污染物排放總量、各企業的排放定額和排放標准。為此,應當依照法定程序建立權威高效的流域管理協調機構。這種機構應有各方面的代表組成,例如包括中央政府有關部門、流域內各級地方政府的代表、用水戶代表以及專家代表等。流域內一切重大的水事項和政策都應由流域管理委員會通過民主協商並表決的辦法來決定。
———加大違規成本和懲治力度。通過架構和完善水環境保護的各項法規,達到對排污者經濟處罰、行政制裁以及刑事責任的綜合懲治。作為一項特別措施安排,國家可在省級以下行政區劃內成立「懲治環境違法行為中心局」。這種中心獨立於地方政府,它的成立可以進一步加強環境執法領域的工作力度,提高環境執法的專業化程度,使地方性的、單專業領域的環境執法職能上升到國家層面。
———引入市場機制,以經濟手段推動水污染治理。首先,要建立環境資源價格體系,推行排污權有償交易,運用價格杠桿激勵企業加強污水治理,讓「治污者賺錢」。其次,要完善污水處理付費制度,積極落實污水處理收費政策,所有城鎮都要開征污水處理費,並逐步提高收費標准。第三,要吸引社會資金投入污水處理廠和管網建設,提高城市污水處理的技術水平。
———強化農村面源污染的治理。針對農村與農業已經構成了水污染源的重要主體,我們應當構建城鄉一體化的水環境保護監督管理體系,研究制訂具有激勵機制的農村面源污染防治政策。首先,要大力推廣生態農業和有機農業,獎勵或補助實施農業清潔生產方式方法的農戶或集體;其次,要探索實施「污染補償」措施,按照「誰污染誰補償」原則,最終實施排污收費制度;第三,要開展農村面源污染防治適用技術和技術應用推廣措施研究,並進行污染源頭分類控制。例如:農用化學品減量化的技術措施,人禽糞便資源化利用,村鎮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的高效、低成本、易於推廣的適用處理技術開發和推廣等等。
2. 環評工程師污水處理技術答疑精選(29)
281.問:
1、印染廢水處理工藝中物化工序用的是硫酸亞鐵,一沉池出水非常清澈,二沉池出水有色度,可能是亞鐵氧化造成的,現廠家需中水回用,但三價鐵超標,該如何處理?
2、化纖廢水的UASB裝置因發生酸化失敗。現想桐悔重新投入些城市污水廠的污泥(不曾厭氧消化過),進部分原水,控制COD在2000 mg/L以下,保證池子內的溫度以及鹼度,讓其充分發酵,待產氣明顯,COD下降80%時再進水。這樣的思路是否可行?
答:如鐵含量不是很高的話,可用石英砂過濾,現成的流砂過濾器有買,可自動清洗砂,中水回用總要進一步處理的。
U池厭氧污泥培養初期要控制較低負源晌荷,一般要低於0.1kgCOD/ISS.d,當CODcr去除率達到80%時才能逐步增加有機負荷,溫度只能逐步提高,一度一度地升。
282.問:本單位正在調試醬菜廢水處理裝置,廢水中含鹽量高,但與生活污水在調節池混合後,含鹽量不是很高。工藝流程:調節池+生物接觸氧化池+斜管沉澱池+清水池+石英砂過濾器,絮凝劑採用鹼式氯化鋁,但調試效果不好,會產生大量的泡沫,在調節池中水顏色有點偏黃,在接觸氧化池中,顏色有點偏黑,並且氣味很臭。調試了半年水質一直很差,應如何處理?
答:這類廢水生化處理有一定的難度,主要還是鹽的問題,如濃度較高就要馴化,並且鹽濃度不能波動太大,否則微生物很難適應的,所以要穩定進生化池廢水鹽的濃度,必需有較大容量的調節池。
283.問:我們處理的是印染廢水,平時處理量是1000t/d,最近一段時間廢水量很少,約300~400t/d,每天都要投大量的營養以維持污泥的正常活性,運行費用太大,所以想減少營養的投放量,讓一部分污雹輪鋒泥死掉,每次減少10%的投放量,三天減一次,逐漸減少到維持處理現有廢水量的污泥正常運行。請問這樣做有問題嗎?還有哪些問題需要注意?
答:不能這樣做!水量少減少營養投加量沒錯,但只能按水量比例減少,讓一部分污泥死掉的說法不妥,如果按你這樣做,會影響污泥的總體活性,現在應該增加排泥量,使污泥濃度下降,如果是多池運行,可停運一半的反應池。
284.問:本廠的曝氣池的活性污泥狀態現在很差,MLVSS/MLSS只佔到了40%左右,SVI 值也只有40~50.曝氣池混合液沉澱速度快,但絮凝效果不好,上清液混濁懸浮物可以達100mg/L.為了提高MLSS,就減少剩餘污泥的排放,但效果不明顯,四五天了 污泥濃度還是沒有上去,而進水量和水質與以前並沒有大的變化。現在應該怎麼辦?
答:說明污泥活性已很差,應該增加排泥量,減少供氧量。不要擔心污泥排得太多,有條件的引入其它廠好的污泥進行生物修復。你說現在的進水與以前變化不大,這不一定的,如果污水中不可生化的物質的比例增加,COD不一定能反映出來。還要確認一下,污水中是否含較高濃度的鹽類,污水中如有大量鹽類進入,也會出現你所說的情況,總之要根據具體情況分析,但不論是何種原因,按我前面說的處理辦法沒錯的。
285.問: 我們處理的是生產氧化鈷的廢水 ,廢水的COD5500 mg/L, NH3-N 28000 mg/L ,BOD很底 ,CL離子 7000mg/L.採用的工藝是:厭氧生物接觸氧化法+ 好氧。前期預處理吹脫NH3-N: 用生石灰和Na0H ,氨氮處理效果較好,現在35 mg/L左右。但現在Cl離子升到了14000mg/L ,應該如何處理?
答:首先應該確認污水的COD和BOD5是否有代表性,盡管COD測定中要加硫酸汞來隱蔽氯離子,如氯濃度過高還是會使測定結果高於實際值,氯離子高對BOD5也有干擾,使測定結果大大低於實際值,因為氯離子會影響測定培養過程中細菌的活力。
目前廢水平均的氯離子濃度下微生物通過馴化能逐步適應的,但要有較大容量的廢水調節池,使進入生化裝置污水的含氯濃度盡可能穩定。因為經馴化後的微生物能適應高的氯離子濃度,最怕濃度的波動大,這是很重要的。
286.問:本廠污水處理系統的二沉池內有大量芝麻大的紅色小蟲, 池面還有少量上浮污泥,外表褐色的,裡面黑色,有的會自動下沉的。這些什麼原因造成的?
答:紅色小蟲出現說明水質好,池面少量有黑色污泥,可能是沉澱池底部有死角或括泥機上的部分括板壞造成的。
287.問:造紙廢水處理採用活性污泥法,運行一直很正常,近5天因進水水溫升到41攝氏度,生化池中午的極端水溫到了42.2攝氏度,污泥出現了解體、二沉池出水水質也變得差了。雖然採取了降低進水水溫的措施後,但生化池水溫仍在40攝氏度左右,也採取了降低進水負荷,但二沉池出水效果改善不明顯。請問這種情況,運行上應注意哪些問題?
答:對好氧處理來說,水溫超過38度就會有一些影響,高於40度則嚴重影響處理效果,所以只有採取降溫措施。不知道你們是用鼓風曝氣還是表面曝氣?如是鼓風曝氣,在保證曝氣池氧能滿足的前提下,盡可能少開風機,因為鼓風曝氣在一定程度上會增溫的。在目前無法再把水溫度降低的情況下,可通過調節池調節水量(均衡水溫)來使進曝氣池污水的水溫相對穩定。
288.問:醫院污水處理難題: (無化糞池)原水:COD 612mg/L BOD:324mg/L 氨氮;53mg/L,水量是300m3/d.採用厭氧+好氧接觸氧化工藝,厭氧池反應30小時 ,接觸氧化池採用折流式池形(分2格), 後一段前端採用2隻14毫米噴嘴的射流器攪拌充氧,但溶解氧應在0.5mg/L以內。
厭氧出水:COD 272mg/L; BOD118mg/L ;氨氮;33mg/L, 接觸氧化15X4X4m 2格 採用彈性填料,掛膜效果很好,採用5.5kw射流曝氣機2台 ,每天曝氣20小時,二沉池出水清澈,無明顯可見懸浮物。填料上膜呈褐黃色,約5毫米後,在接觸氧化池第一格前段設置4隻14毫米射流器,其對應射流泵5.5kw放置在接觸氧化池第二格末段,在第一格末段設置4隻14毫米射流器,其對應射流泵5.5kw放置在就地。第二格基本是作為缺氧池使用。 好氧出水:COD 77mg/L ;BOD:21mg/L; 氨氮;37mg/L.請教:這樣的工藝有什麼問題?為何氨氮不能達標,充氧效果也能達到要求,也採用了大的迴流(估計約300%),最近還在缺氧池前段(即接觸氧化第二格前段)每天投加5公斤白糖用於補充反硝化碳源物質不足,但沒明顯效果。
答:主要是工藝設計問題:
(1)COD不高,且B/C比高,用厭氧工序不妥;
(2)好氧接觸氧化用射流曝氣也不妥,因為污水不能充分與生物膜接觸,生物的的厚度無法控制。
運行問題:
3. 環境影響評價必須客觀,公開,公正,有的能公開嗎
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規章《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1989.12)《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2000.4)《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1996.5)《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實施細則》(2000.7)《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1997.3)《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1996.4)《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2003.9)背景我國開展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有20多年了,它已成為我國最為行之有效的環境保護制度之一。我們目前所稱的環境影響評價,是指對建設項目實施後可能造成的環境影響進行分析、預測和評估,提出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並要進行跟蹤的方法與制度。環境影響評價制度法規化為了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預防因規劃和建設項目實施後對環境造成不良影響,促進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協調發展,我國在2003年9月正式實施了環境影響評價法,把現行的單純對建設項目進行環境影響評價擴大到對發展規劃進行環境影響評價,我國的環評制度也將由此向全局性的戰略環評方向發展。環境評價原則環境影響評價必須客觀、公開、公正,綜合考慮規劃或者建設項目實施後對各種環境因素及其所構成的生態系統可能造成的影響,為決策提供科學依據。環境評價一般應在項目的可行性研究階段介入,實際上相當於項目的環境可行性評估。國家鼓勵有關單位、專家和公眾以適當方式參與環境影響評價。環境評價的分類管理國家根據建設項目對環境的影響程度,對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實行分類管理。不同規模的建設單位按照規定,組織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環境影響報告表或者填報環境影響登記表,這些均統稱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環境評價機構為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提供技術服務的機構,應當經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考核審查合格後,頒發資質證書,按照資質證書規定的等級和評價范圍,從事環境影響評價服務,並對評價結論負責。我單位就有具備國家頒發的甲級資質證書的評價機構。環境評價的方法與內容環評方法涉及的內容很多,但總的原則是依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環境影響報告書、報告表和登記表的內容和格式,由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制定。環境影響報告書應當包括下列內容:評價因子大氣評價因子.現狀評價:SO2、NO2、TSP、PM10和CO;預測評價:SO2、NO2、煙塵(粉塵)、甲苯、二甲苯。水環境評價因子.現狀評價:懸浮物、高錳酸鹽指數、BOD5、溶解氧和氨氮;預測評價:COD、BOD5、氨氮。雜訊評價因子:LaeqdB和最大聲級。生態評價因子:綠化面積、生態適宜度、生態滿意度。-----------------------Page11-----------------------營運期主要污染源大氣水(1)燃氣鍋爐(1)工業廢水(2)燃氣焚燒爐和焊(2)生活污水裝車間雜訊(3)噴漆間及烘乾室(1)運輸(4)汽車調試及試車(2)設備(5)流動源車輛固體廢物區域環境質量狀況大氣:環境空氣質量良好。水體:1999年和2000年潮白河下段分別為Ⅴ類和超Ⅴ類水體;2001年後,潮白河和月牙河斷流。項目區地下水質較好。生態:項目區目前主要為城鄉過渡帶的農業景觀區,農業生態系統佔主導地位。聲環境:項目區北側聲環境較差。其它區域聲環境良好。評價區污染現狀大氣:河南村、臨河村和王家場村居民燃煤排放大氣污染物。水:居民和工業企業廢水排放量為430.58萬t/a。固體廢物:居民和企業所產生的生活垃圾和燃煤爐渣,總排放量為5.33萬t/a。雜訊:主要來自居民生活雜訊和道路交通雜訊。大氣環境影響預測與評價燃天然氣鍋爐和焚燒爐排放的SO和煙塵對周2圍環境影響較小,NO有一定影響,因而要采2取一定措施。生產工藝廢氣中的粉塵、甲苯和二甲苯的預測濃度均在標准值范圍內,對周圍環境影響不大。項目建成後,進出機動車排放一定量的尾氣污染物。目前北京市正在逐步加大對機動車污染的控制,要求所有上路的機動車排氣都要達到歐洲2#標准,因此機動車對周圍環境的影響應該不大。雜訊影響預測各企業入住後,其廠界雜訊均可達到《工業企業廠界雜訊標准》。因此,工業小區各邊界亦可達到上述標准,設備雜訊對區外的敏感目標影響很小。園區建成後,進出園區道路的主要是各類運輸卡車和商業公車輛,對於各入住企業的公區、職工生活區和距離最近的河南村(距園區30m),單車雜訊的影響都很小。界外交通雜訊對工業小區布置在臨近道路一側的商服、公設施有較大影響,必須採取降低道路雜訊的防護措施。水環境影響分析廢水主要包括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經各企業污水處理站處理後排入市政污水管網,最終進入順義區污水處理廠。其中各污染物指標符合進入城市污水處理廠的水污染物排放標准。中水長期灌溉綠地,地下水下遊方向污染物濃度上升幅度很小,不會影響地下水的飲用功能。生態環境影響分析項目區建成後將成為完全的城市生態系統,雖然植被類型與現狀比沒有本質的差別,但因綠化樹種多樣化、呈多層次性,會使生態系統功能得到完善。生態適宜度分析:項目區適宜開發成為工業用地,但工業布局受到高壓線的限制。生態滿意度分析:仁和工業小區建成後的生態滿意度值為54.8,處於中等水平,說明項目區整體功能與布局能夠滿足人們生產和生活的需要。污染物總量控制大氣總量控制的定量計算採用目標濃度控製法:考慮區域外企事業單位和居民對於工業小區內大氣環境的污染貢獻量,將其排放的各類污染物對工業小區貢獻的濃度值進行疊加。求出小區污染物的濃度餘量,即上述疊加值與環境二級標準的差值,作為總量控制目標。總量控制目標值:SO、煙塵、粉塵、甲苯2和二甲苯分別為11.514t/a、2.062t/a、0.375t/a、0.625t/a和48.55t/a。水污染物總量控制o基於技術經濟條件約束的排放總量控制此方法依據小區污水進入污水處理廠的技術經濟條件,確定可排放的廢水水質,並通過類比調查確定廢水量,從而計算出小區總量控制指標。o基於環境容量約束的排放總量控制根據項目區現狀化肥淋失、土壤有機氮流失、居民區廢水及魚塘排水等因素確定排放量,以現狀排放量不增加作為總量控制目標。水污染物總量控制值污染物CODNH-N4排放總量84.7717.75(t/a)大氣環境保護措施焊裝車間和總裝車間廢氣由排氣筒排放。噴漆(補漆)間安裝水旋式漆霧處理裝置,處理效率要達到95%以上,排氣筒高度不能低於20m。烘乾室內產生的有機廢氣應採用焚燒方法加以處理,保證對甲苯和二甲苯的去除率大於98%。焚燒爐煙囪高度不能低於15m。加強車輛管理,減少車輛的尾氣污染物排放量。水環境保護措施本報告建議園區統一建造污水處理廠。o各生產企業先對各自廢水進行預處理,再將其送入污水處理廠。污水處理廠的處理能力至少要達到4800t/d,污水處理工藝可選擇接觸氧化法和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中的一種。在工業小區內設立中水回用系統,將處理後的水回用於園區綠化降塵。修建貯存池用以貯存不能回用的達標廢水,同時可作為一個生態景觀,提高區域的環境質量,還能收集降水。多餘的達標廢水可向南排入月牙河。聲環境保護措施鍋爐房建在周圍受感人群少的地點,鍋爐及鍋爐房內其它有關設備設施安裝時注意採用吸聲、隔聲、消聲、隔振等雜訊控制措施。對於工業企業的雜訊,要注意採取局部雜訊控制措施和隔振措施。在工業小區北側雙河路南側建設30m寬的採用喬、灌、草相結合的以喬灌為主的綠化帶。公共設施用房臨街一側安裝隔聲窗。固體廢物防治措施生活垃圾可由環衛部門全部用封閉車定期清運到順義區垃圾處理廠統一處理。對工業固體廢物進行分類收集,定點堆放,堆存場地採取防滲、防雨措施,並採取防止散落、飛揚等措施以避免二次污染問題。對含有重金屬等危險廢物的工業固體廢物和干污泥,單獨貯存,並送至危險廢物處理中心。環境經濟分析投資與經濟效益總投資1.3億元,主要建設汽車配套產業,效益可觀環境損益分析環保投資估算環保投資包括污染防治和保護生態環境的所有基建費用、運行費用和設備費用。本項目主要為污染物處理、綠化及節約資源等方面。環保投資占該工程建設投資的比例為10%,完全能夠滿足環境保護的要求環境監測計劃(1)大氣監測1)廢氣污染源監測2)環境空氣監測(2)廢水監測(3)環境雜訊監測
4. 急求:城鎮污水處理廠建設項目標准~
關於嚴格執行《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准》的通知
國家環境保護總局文件
關於嚴格執行《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准》的通知
環發〔2005〕110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環境保護局(廳):
近年來,我國城鎮污水處理廠建設進程逐步加快。但是,一些地方的污水處理廠沒有嚴格執行我局2002年頒布的《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准》(GB18918-2002,以下簡稱《標准》)。有的地方甚至人為降低處理等級致使城鎮污水處理廠運行管理不善,部分生活廢水未經處理直接排放。為進一步加強對城鎮污水處理廠的建設和運行管理,積極改善城鎮水環境質量,現就執行《標准》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對城鎮污水處理廠排水,應按《標准》中的相關規定實施分類管理
北方缺水地區應實行中水回用,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執行《標准》中一級標準的A標准;其他地區若將城鎮污水處理廠出水作為回用水,或將出水引入稀釋能力較小的河湖作為城市景觀用水,也應執行此標准。為防止水域發生富營養化,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出水排入國家和省確定的重點流域及湖泊、水庫等封閉式、半封閉水域時,應執行《標准》中一級標準的A標准;其他地區可執行《標准》中的二級標准,並可根據當地實際情況,逐步提高污水排放控制要求。現有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達不到排放標準的,應限期達標。
二、加強污泥和惡臭污染物的治理,配套建設污泥和惡臭污染治理設施
必須按《標准》要求將污泥進行穩定化處理後妥善處置;若作為農用,必須達到《標准》規定的污泥農用污染物控制要求。含惡臭污染物的氣體也必須達標排放。現有城鎮污水處理廠應按《標准》規定配套建設惡臭處理和污泥處理設施。
三、生活污水處理廠應按《標准》要求對主要水質指標進行監測,各級環保部門應確實加強監管。
四、新建和現有生活污水處理廠均應按照《標准》要求,安裝污水水量自動計量裝置及主要水質指標在線監測裝置。
二○○五年十月十一日
5. 簡述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的具體內容。
環境影響評價制度
環境影響評價制度:指在某地區進行可能影響環境的工程建設,在規劃或其他活動之前,對其活動可能造成的周圍地區環境影響進行調查、預測和評價,並提出防治環境污染和破壞的對策,以及制定相應方案。
6. 東營市環境狀況調查!!!!
今年以來,我市環保工作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深入學習實踐科發展觀」活動為載體,通過創新管理體制、完善責任體系、深化環境治理、強化監督管理、狠抓污染減排等措施,進一步鞏固了創模成果,促進了科學發展和人與自然和諧。現將我市環保模範城市持續改進情況匯報如下:
一、主要指標完成情況
(一)基本指標
1、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定量考核:2006年,東營市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定量考核在全省十七個地市中名列第二名,2007年居全省第六名,2008年居全省第四名。
2、環境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東營市城市轄區內未發生重大、特大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事故,未有重大違反環保法律法規的案件,市政府制定了環境突發事件應急預案並組織進行了應急演練。
3、環境保護投資指數:東營市非常重視環保投入,環保投資指數連續保持在2.0%以上。
(二)經濟社會指標
4、經濟發展:創建成為國家環保模範城市以來,我市持續增長率高達16.5%,遠高於全國平均增長水平,2006年全市實現GDP1450億元,2007年全市實現GDP1664億元,2008年實現GDP2052億元,人均GDP達到了10萬元以上。
5、人口與計劃生育:年度計劃完成率100% 。
6、工業萬元GDP能耗:2006年工業萬元GDP能耗水平約為0.87噸標煤/萬元;2007年為0.816噸標煤/萬元;2008年為0.751噸標煤/萬元GDP。均遠低於全國平均水平,且近三年逐年下降。
7、單位GDP用水量:東營市遠低於全國平均水平,2008年為13.66噸/萬元GDP,且近三年逐年下降。
8、萬元GDP主要污染物排放強度:2007年東營市分別為:化學需氧量1.57kg/萬元,二氧化硫7.6kg/萬元;2008年東營市分別為:化學需氧量1.18kg/萬元,二氧化硫5.95kg/萬元。遠遠小於全國平均水平,且近三年逐年下降。
(三)環境質量
9、空氣污染指數: 2008年市區空氣環境質量API指數<100的天數為350天,占前全年總天數的95.9%, PM10 、SO2、NO2優於國家環境空氣質量二級標准。
10、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2008年東營市市區三個飲用水源地市自來水公司、孤河水庫和耿井水源監測指標全部符合GB3838《地表水環境質量標准》中III類標准,達標率為100%。
11、東營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2008年東營市建成區內的主要河流廣利河和草橋溝不超過GB3838—2002《地表水環境質量標准》Ⅴ類水質標准,符合功能區劃要求。
12、區域環境雜訊平均值:2008年我市城市區域環境雜訊按山東省環保局認證的監測點位進行監測,在中心城市建成區內以500米×500米網格均勻布設有效監測點,共布設監測點位210個,所有晝間區域環境雜訊平均等效聲級為55.4分貝,達到了國家要求的標准。
13、交通干線雜訊平均值:2008年東營市建成區內17條主要道路交通雜訊的平均值為66分貝,全部控制在國家考核指標要求之內。
(二)環境建設
14、自然保護區覆蓋率:國務院批準的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面積為15.3萬公頃,是我國最大的三角洲保護區,面積占東營市國土總面積的19.31%。
15、建成區綠化覆蓋率:繼續加大綠化工作,實施綠化工程,2008年城市綠化覆蓋率達到38.96%。
16、城市生活污水處理率: 2008年,東營市污水處理廠擴建工程、廣利河五六干合排截污工程全部建成,投入使用,河口區污水處理廠建成投入使用,我市城市生活污水處理率已達到85%以上。
17、工業廢水及排污申報情況:東營市所有工業企業都依法進行排污申報登記,排污申報登記執行率100%;2007年東營市投資3億多元用於工業污染治理,工業廢水排放達標率進一步提高。2008年工業廢水達標率為96%以上。重點污染源自動監控率100%。
18、城市清潔能源使用率:東營市作為全國著名的石油城,在清潔能源使用上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城區氣化率高達99.8%,清潔能源使用量率在80%以上。
19、城市集中供熱普及率:東營市大力實施城市集中供熱,禁止在城區新建10噸以下燃煤民用鍋爐,中心城區集中供熱普及率在85%以上。
20、機動車環保定期檢測率:市交警支隊、市環保局每年都定期對機動車進行抽檢,定期檢測率大於90%。
21、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建設了兩處無害化垃圾處理廠,市區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大於90%。
22、工業固體廢物處置利用率:我市建設了全省最大的粉煤灰綜合利用企業,所有建築物全部禁止使用粘土磚,粉煤灰綜合利用率達到100%,並對鑽井泥漿池全部進行了整治,工業固體廢物處置利用率一直在95%以上。
23、危險廢物處置率。進一步完善醫療廢物集中處置設施,加大對各種工藝過程中產生危險廢物的處理管理,危險廢物處置率達到100%。
(三)環境管理
24、環保目標責任制:每年我市都召開環保共作會議,將環保重點工作以與各縣區、各部門簽定責任書的形式落實到位,並強化考核,將環境指標已納入黨政領導幹部政績考核。在電視台實行環境質量公告制度。
25、建設項目「環評」、「三同時」和規劃環評綜合執行率:嚴格建設項目管理,加強規劃環評,建設項目「環評」、「三同時」和規劃環評綜合執行率達到考核要求。
26、按期完成總量控制計劃。2008年,我市二氧化硫削減了21700噸,比上一年削減6.07%;化學需氧量削減6272噸,比上一年削減6.04%,超額完成年度目標。2009年上半年,我市二氧化硫比上年同期削減11785噸,削減率13.39%,化學需氧量比上年同期削減1980噸,削減率9.73%,累計已削減COD14.4%、二氧環流22.1%。
27、環境保護機構:我市環保局屬政府序列單列局,在東營區、河口區、市經濟開發區、東營港經濟開發區設立了四個分局,在三個縣環保局全部獨立建制。市環境監測站通過國家實驗室認可,市環境監察支隊通過標准化建設驗收。市環保局、各縣區環保局通過省行政執法規范化驗收。
28、公眾對城市環境保護的滿意率。近幾年民意調查顯示,我市公眾對城市環境保護的滿意率在88%以上。
29、中小學環境教育普及率:我市大力開展綠色學校創建活動,大力普及環境教育,中小學環境教育普及率在95%以上。
30、城市環境衛生及城鄉結合部及周邊地區環境管理:我市每年都積極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整治活動,成立了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建設了城管支隊和大隊,通過了國家衛生部對我市「國家衛生城市」的暗訪,創建成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城市環境衛生及城鄉結合部及周邊地區環境管理達到考核要求。
二、重點整改任務完成情況
(一)綜合整治廣利河。廣利河綜合治理工程總投資20億元,按照「截污、治污、清淤、引水、增綠、造景、建港、通航」的總體要求,以實施截污導污、河道整理、建源引水、景觀塑造、疏航建港、流域綜合開發等六項工程為重點,在3年內把廣利河建設成為了「河海相連,水清岸綠,城水共生,人水相諧」的生態長廊、休閑長廊、發展長廊和文化長廊,使之成為了中心城水系景觀的「主動脈」、城市景觀「新亮點」。今年以來,繼續深化截污導污、沿河泵站管理,建設了一批新景點,黃河水城主要任務「三園一區一岸線」(體育公園、文化公園、科技公園、清風湖景區和廣利河岸線)工程基本建設完成。黃河水城建設近兩年多來已經完成投資逾20億元,實現了清水進城,水城特色初現。
(二)加快推進污水處理廠擴建。2008年,總投入1.4億元的東營市污水處理廠三期6萬噸/天擴建工程投入使用,中心城污水處理能力已達到12萬噸/天,實際處理量達到10萬多方,城區污水處理率已達到85%以上。同時,充分利用市污水處理廠一期工程(10萬噸/日曝氣氧化塘)的200萬立方米的氧化塘,將其建成中水蓄含水庫,並養殖水生動植物,確保其水質達到國家一級A標准(COD50mg/L以下),為勝利電廠提供冷沖灰水,為城市提供景觀用水,中水利用率達到20%以上。2009年7月份,總投資1.3億元、由首創水務實行BOO方式運營的東營市第二污水處理廠投入使用後,城區污水處理率進一步提高到了90%以上。
(三)加快推進市垃圾無害化處理場改造和垃圾滲濾液處理系統。為進一步提高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水平,東營市政府投資3000多萬元,擴建了處理能力500噸/日的垃圾處理衛生填埋場,使用年限5年,同時配套建設滲濾液處理系統。東營市生活垃圾處理場擴建工程於2008年4月份立項,6月份完成設計開工建設,10月份擴建工程建設完成並投入使用。投資1000餘萬元,配套完善建設了高規格的垃圾滲濾液處理系統。採用碟管式反滲透工藝,處理後的滲濾液外排部分可以達到《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控制標准》(GB16889-2008)中的一級標准。該系統已於2008年9月底投入使用。
(四)積極開展中心城周邊環境綜合整治。出台了《中心城環境污染綜合整治方案》,確定以化工異味治理、城市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河流綜合整治為重點,實施綜合整治。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領導多次帶隊深入一線視察,現場辦公,解決實際突出問題。市人大根據整治工作情況,專門出台了《關於加強中心城環境污染綜合治理的決議》(東人發[2008]20號。通過綜合整治,中心城環境質量進一步改善。為迎接十一屆全運會在山東省的召開,今年,市政府正在組織深入開展環境綜合整治活動,建設、城管、市政、衛生、環保、公安、交通等部門聯合行動,進一步整治城市環境,改善市容市貌,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改善環境質量。
(五)加快市衛康醫療廢物集中處置中心設備更新。市縣兩級政府督促、協助建設單位落實了設備更新資金。委託上海萬強公司設計製作了符合國家最新技術要求的醫療廢物處置設施,委託山東省城建設計院完成了初步設計和規劃總平面圖。到2008年9月底,新設備安裝全部完成,完全達到了國家各項環保技術要求,污染物達標排放。今年,已經向省環保廳申請了竣工驗收。
(六)加快勝利發電廠脫硫工程建設進度。勝利發電廠脫硫工程採用石灰石-石膏濕法脫硫工藝,建設項目的總投資控制在約3.2億元,2008年3月正式開工建設。市政府高度重視勝利發電廠脫硫設施建設,多次在電廠召開現場辦公會,督促其加快進度,1、2號機組脫硫設施已於2008年10月中旬建設完畢,並且通過了168小時試運行,現已實現正常運轉、達標排放。3、4號機組於2009年3月底建設完畢、通過了168小時試運行。2009年5月22日,省環保廳對勝利發電廠脫硫工程進行了環保竣工驗收,全省最大的二氧化硫減排工程開始發揮減排效益,全市二氧化硫減排有望在今年實現新突破。
三、主要做法
(一)領導重視,責任到位
市委市政府堅持各種創建活動統一指揮、統一調度,每年確定一批重點,鞏固和提高「創模」已經取得的成果,保持環保模範城市的先進性。重新調整和充實了環保模範城市持續整改提高領導機構,按照「十一五」創模指標體系將創建任務細化分解到各相關部門,並列入年度綜合考核指標體系,由市政府督察考核辦公室定期調度整改工作進展情況。通過強化領導、健全組織、加強考核、定期調度,實現了思想認識再統一、目標任務再明確、工作責任再落實,確保了各項整改工作落實到位。
(二)堅持標准,不斷提升
在整改過程中,市政府明確提出了「責任到人、整改到位、堅持標准、不斷提升」的十六字整改要求,要求整改力度要不減當年的創建力度,各縣區政府、各責任部門要把環保模範城市復核當成是一次「再創建」,對仍存在的問題認真加以整改,堅持創建的實效性。通過實施黃河水城建設、廣利河綜合整治、污水處理廠新建擴建及管網配套、垃圾無害化處理場擴建及滲濾液處理、中心城周邊環境綜合整治、醫療廢物集中處置中心設備更新、三網綠化等一系列重點工程,高標准、嚴要求、重實效,使得城市面貌煥然一新,環保模範城市成果不斷得到鞏固提高。
(三)多措並舉促減排
通過工程減排、結構減排、管理減排多措並舉,污染物減排工作成效明顯。全市共啟動主要污染物減排治理工程80多項,其中工業化學需氧量減排工程51項,累計投資16億多元;二氧化硫減排工程30項,累計投資10億多元。拆除了37.88萬千瓦的火電小機組,徹底關停了華泰紙業股份公司230噸/天的草漿生產線。嚴格環境准入,嚴格控制高污染高排放項目上馬。截至2009年6月底,我市累計實現COD減排14.4%,二氧化硫減排22.1%,為順利完成「十一五」污染減排任務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四)堅持環保優先,生態立市
緊緊抓住黃河三角洲開發建設的有利時機,堅持環保優先,生態立市。在開發中積極推行循環經濟模式。大力推進自主創新,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三是是突破經濟結構。堅決貫徹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大力推進經濟結構調整,突出抓好「五保三壓一整合」,保農業、保現代服務業、保高新技術產業、保基礎設施、保生態環境;壓高耗能、高排放、產能過剩行業;整合傳統產業。大力開展「三網」建設。設立了 「三網」綠化專項資金,由市財政連續5年,每年安排資金1億元,用於「三網」綠化工程建設。各縣區政府也要配套相應資金,專門用於「三網」綠化工程建設,打造生態品牌,展現「大空間、大水面、大綠地」的城市風貌特色加強飲用水源地的保護,保障群眾飲用水安全。加強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建設和管理,實施濕地恢復和重要物種保護工程,加大執法監管力度,使保護區得到有效保護。大力開展生態縣、環境優美鄉鎮、文明生態村、綠色社區和綠色學校等系列創建活動,夯實生態市建設基礎。
四、下一步打算
(一)全面開展城市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整治,保證環境空氣質量持續改善。按照「政府督導、部門聯動、城鄉並舉、分區負責」的要求,由市政府牽頭組織,明確工作目標、責任單位、工作任務、工作措施,堅持「四位一體」模式,全面開展城市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整治工作。加大對周邊化工企業的整治力度,重點整治中心城區周邊的化工企業,按照搬遷一批、轉產一批、關停一批、治理一批和「退二進三」的要求,逐步將周邊的較大化工企業搬遷之工業集中園區,解決工業圍城問題。
(二)繼續加大廣利河綜合治理力度。市政府擬批准成立黃河水城辦公室,同時在市環保局設立廣利河流域環境監察大隊,落實人員編制,負責牽頭組織廣利河流域水污染綜合治理工作。力爭2009年底前完成所有排放口的規范化建設,封堵所有不符合要求的廢水、雨水排放口,對排水泵站全面進行改造,確保水質達到功能區劃要求。
(三)加快市污水處理廠中水公園進度。充分利用市污水處理廠一期工程(10萬噸/日曝氣氧化塘)的200萬立方米的氧化塘,將其建成中水蓄含水庫,並養殖水生動植物,確保其水質達到國家一級A標准(COD50mg/L以下),加大污水回用力度,利用污水處理廠出水補充城市濕地公園和環城水系,進一步提高中水回用率,實現資源化梯級利用,節約新鮮用水量。
(四)繼續加大污染減排工作力度。根據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目標要求,2009年二氧化硫比2008年削減15%、化學需氧量比2008年削減5%,進一步改善環境質量。
(五)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進度。全面開展污水處理廠污泥無害化處置工作,2009年解決中心城區污水處理廠污泥無害化處理問題。加快東營市第二污水處理廠調試進度,力爭國慶節前通過驗收、年底前滿負荷運行率達到70%以上。加快垃圾焚燒無害化處理廠建設前期工作,加快勝坨鎮污水處理廠建設進度,完成廣饒縣污水處理廠擴建和中水回用工程。
(六)加大重點流域污染防治力度。加快重點工程建設進度,在織女河流域,投資1.5億元建設織女河綜合污水處理廠(華泰集團承辦);在五干排流域,投資5000餘萬元,實施海科化工集團和勝利石化工廠污水深度處理回用項目;在神仙溝流域,投資3000萬元實施勝利油田孤東採油廠、樁西採油廠採油廢水深度處理工程;在小清河幹流區域,投資8000萬元建設正和集團污水深度處理及回用項目;在預備河流域,完成廣饒縣污水處理廠二期擴建工程。加快實施流域生態修復工程,按照「治、用、保」並舉的策略,全面實施截蓄導工程和濕地建設工程,進一步加大水資源利用力度,改善河流水質。
總之,在以後的工作中,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上級環保部門指導下,深入實踐科學發展觀,堅持環保優先、生態立市,進一步加大污染減排工作力度,加快黃河水城建設,全面達到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各項指標的要求,推進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開發進一步深入,構建和諧、生態、富裕、文明、安康的東營。
7. 建築項目系統設置必要性
1例證
文山州某開發建設項目,建築佔地面積約2.2萬m2,項目總建築面積約12萬m2,項目綠化和道路各佔地面積約1.2萬m2。項目所在區域內還沒有集中市政污水處理設施。根據《雲南省地表水環境功能區劃(復審)》,項目附近受影響地表水環境類別為Ⅲ類,執行《地表水環境質量標准》(GB3838-2002)中Ⅲ類標准。
2項目中水回用系統設置的必要性
2.1地方性相關條例的要求根據《雲南省城市建築管理條例》(2006年修正本)中第十五條規定:「在城市規劃區范圍內新建、改建、擴建下列工程項目:建築面積在2萬m2以上的賓館、飯店、商場、綜合性服務樓、高層住宅;建築面積在3萬m2以上的機關、科研單位、大專院校和大型綜合性文化體育設施;建築面積在5萬m2以上的居住區和集中建築區。
可回收水量在150m3/d以上的建設項目;其他應當配套建設再生水利用設施的項目:建設單位應當同期配套建設再生水利用設施,再生水利用設施應當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交付使用,所需基金應當納入主體工程投資總概算,未納入同期建設的,有關部門不得辦理建設項目的相關審批手續」。根據其要求,例證項目歸於建築面積5萬m2以上的集中建築區,滿足《雲南省城市建築管理條例》(2006年修正本)中的相關要求,在建設項目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的過程中,提出中水回用系統的設置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2.2小城鎮污水收集處理設施的不完善因素小城鎮污水收集處理設施存在較多的不完善因素。小城鎮過去居住人口較少,產生的生活污水量較少,再加上經濟制約、環保意識欠缺等,小城鎮中沒有規劃建設生活污水集中收集處理設施,生活污水經過化糞池預處理後直接排入地表水體。
這不但對地表水環境產生了一定的影響,而且在枯水季節,由於不能及時得到稀釋,污水散發出的惡臭氣味對大氣環境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後來隨著經濟的發展、環保意識和要求的提高,有些小城鎮進行了生活污水集中收茄滾知集和處理設施的完善,但在建設過程中,因缺乏對區域發展規劃的考慮、存在城區發展未預見性等原因,小城鎮污水收集和處理設施存在較多弊端,如小城鎮污水處理廠的處理能力較小,不能容納處理城區新增生活污水;小城鎮污水收集干管管徑較小,不能滿足城區新增污水的收集等,導致小城鎮內開發建設項目產生的生活污水無法得到集中收集和進一步處理。
例證項目建設區域目前還沒有集中市政污水處理設施,而項目區域內受影響的地表水類別為Ⅲ類水體,項目產生的生活污水如僅經過化糞池預處理外排,達不到《污水綜合排放標准》(GB8978-1996)中一級標準的要求。項目必須建設污水處理設施處理生活污水。再加上項目設置的綠化面積和道路面積較大,項目所在城鎮的集鎮供水工程尚不完善,在進行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過程中,提出建設項目設置中水回用系統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2.3總量減排的環保要求小城鎮建築項目運營期產生的廢水主要是生活污水,廢水中的總量控制指標是COD和氨氮。根據《國家環境保護「十二五」規劃》,到2015年,化學需氧量總量要在2010年的基礎上削減8%,氨氮排放總量削減10%。城鎮污染源是影響化學需氧量總量和氨氮總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污水收集處理設施不完善卻快速開發建設的小城鎮,項目方在項備帶目區顫消域內建立中水回用系統,就近收集污水、就近處理並回用,是達到總量減排環保要求目的的一個措施。
2.4中水回用的效益體現以例證項目的建築基數作為參數進行分析。例證項目建築面積約12萬m2,項目運營期產生的污水量約360m3/d,項目建立一處理量為360m3/d的中水回用系統。在考慮雨季綠化澆灌回用水量較少等的情況下,實際可用的中水水量按80%計,根據建築預算,單位建築面積的建安造價按1500元/m2,建築中水回用系統的造價按總造價的1.0%考慮,根據有關資料,中水回用系統的維護按其造價的10%計,中水回用系統的運行費用(含設備折舊及維護、人工、電費、葯劑等)按0.7元/m3計,經計算,項目建立和維護中水回用系統總投入為(1500×12×1.0%×(1+10%))=198萬元。目前項目區域內水價為2.0元/m3,則項目使用中水可節省(2.0-0.7)=1.3元/m3,每年節省的費用為(1.3×360×(1-20%)×365)=13.67萬元,這是中水回用系統的直接效益體現。另外,中水回用系統的建立可節省項目區域城鎮排水設施建設和運營費用,可節省項目區域城鎮遠距離引水、凈水工程的建設和運營費用等。總之,中水回用系統作為一項系統工程,建築項目建立中水回用系統,其效益不但體現在項目本身,而且體現在區域內供排水設施的建立和運行上。
3中水回用系統設置的制約因素
3.1管理機制不健全我國20世紀70年代末才開始對中水回用進行相關研究,雖然北京、上海以及大連等大城市的中水回用設施有成效,但總體上看,建築中水回用在我國仍處於起步階段。國家相關政策法規和技術規范不健全,未形成配套產業政策和法規體系,地方上也缺乏相關制約性的法律法規,缺乏相關的監督監管標准及要求,這使得環評中,小城鎮建築項目中水回用系統的設置僅以一條不可缺少的污水防治措施出現在文本中,但實際可操作性較差。
3.2建築項目涉及部門之間相互脫節目前大多數建築開發項目的初設說明中提及了中水回用系統的設置,而在建設項目具體的給排水設計中,設計部門只做了給水和排水管網設計,沒有做中水回用系統部分的設計。環評單位在進行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的過程中,雖然根據污水達標排放的環保要求、地方條例等,提出了建設項目設置中水回用系統的要求,但因設計部門、環評部門以及環保工程設計部門等的相互脫節,建設項目中水回用系統的管網得不到具體的排管設計,在實際建設過程中,建築項目中水回用系統的建設得不到落實。
3.3技術力量和運行管理不到位因我國對建築中水回用技術的研究起步較晚,使得這方面尚未形成市場機制,在實際實施過程中,因技術力量薄弱、設計經驗不足,常常出現工程投入使用後不能正常運行、出水水質不達標或運行成本高等問題。另外,由於運行管理不到位,中水回用系統運作過程中產生的污泥、惡臭等二次污染物不能得到妥善的處理處置,以致有些已建成的中水回用系統處於半癱瘓狀態,這給小城鎮建築中水回用系統的設置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
3.4經濟和其它方面的制約因素中水回用系統一次性投資較大。如粗略估算,例證項目中水系統初期投資約198萬元,這在小城鎮建築項目的開發建設過程中是一項數額較大的環保投資。投資方和建設方不願意在工程總投資中考慮其部分環保投資,且中水回用系統運行初期中水成本明顯高於自來水的價格,這使得經濟因素成為小城鎮建築中水回用系統設置的制約因素之一。
另外,小城鎮建築開發建設過程中,因區域地形地貌的限制及為降低工程「三通一平」的施工費用,一般建設項目依據地形布設,造成建築項目各區塊間地形高差相對較高,這對中水回用系統的合理設置又是一個制約因素:如果項目范圍內設置一個集中的中水回用系統,在運行過程中因使用污水提升泵或中水輸送泵等會增加運行費用;如果分片區建設多個中水回用系統,不但初期建設投資較大,會增加污水處理運行單位成本,而且運營期間難以統一管理。
4建議
小城鎮建築開發建設過程中,中水回用系統的設置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也有較多方面的因素制約著中水回用系統的設置及實施,從而降低了環境影響評價工作中提出的設置中水回用系統的可操作性。為了解決以上矛盾,提出以下建議:
(1)完善國家和地方相關的政策法規和技術規范,從上至下形成配套的產業政策和法規體系。
(2)快速發展的小城鎮首先應完善集中污水收集和處理的市政工程,這樣開發建設項目運營期產生的糞便污水可經過化糞池預處理後排至市政污水處理設施內進行處理,以達到相關的環保要求。而開發建設建築中水回用系統可以以優質雜排水(洗浴、盥洗等)為原水,經處理後,滿足開發建設項目自身用於沖廁、綠化、道路沖洗等用水要求,從而降低中水回用系統的投資。
(3)環保管理部門、環保設計部門、工程設計部門等各部門間應加強協調,形成系統的市場運行機制,使得中水回用系統原水的來源、收集、處理和供水等工程設施組成一個有機結合體。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8. 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包含哪些內容
http://wenku..com/view/e5613b7e5acfa1c7aa00cc34.html
環境影響評價制度
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規章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1989.12)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2000.4)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1996.5)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實施細則》
(2000.7)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
(1997.3)
《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
(1996.4)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2003.9)
背景
我國開展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有20多年
了,它已成為我國最為行之有效的環境保
護制度之一。
我們目前所稱的環境影響評價,是指對建
設項目實施後可能造成的環境影響進行分
析、預測和評估,提出預防或者減輕不良
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並要進行跟蹤的
方法與制度。
環境影響評價制度法規化
為了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預防因規劃和
建設項目實施後對環境造成不良影響,促
進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協調發展,我國在
2003年9月正式實施了環境影響評價法,把
現行的單純對建設項目進行環境影響評價
擴大到對發展規劃進行環境影響評價,我
國的環評制度也將由此向全局性的戰略環
評方向發展。
環境評價原則
環境影響評價必須客觀、公開、公正,綜
合考慮規劃或者建設項目實施後對各種環
境因素及其所構成的生態系統可能造成的
影響,為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環境評價一般應在項目的可行性研究階段
介入,實際上相當於項目的環境可行性評
估。國家鼓勵有關單位、專家和公眾以適
當方式參與環境影響評價。
環境評價的分類管理
國家根據建設項目對環境的影響程度,對
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實行分類管理。
不同規模的建設單位按照規定,組織編制
環境影響報告書、環境影響報告表或者填
報環境影響登記表,這些均統稱環境影響
評價文件。
環境評價機構
為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提供技術服務的
機構,應當經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
門考核審查合格後,頒發資質證書,按照
資質證書規定的等級和評價范圍,從事環
境影響評價服務,並對評價結論負責。
我單位就有具備國家頒發的甲級資質證書
的評價機構 。
環境評價的方法與內容
環評方法涉及的內容很多,但總的原則
是依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
環境影響報告書、報告表和登記表的內
容和格式,由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
部門制定。
環境影響報告書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評價因子
大氣評價因子.
現狀評價:SO2 、NO 2、TSP、PM10 和CO;
預測評價:SO2、NO2、煙塵 (粉塵)、甲苯、二甲苯。
水環境評價因子.
現狀評價:懸浮物、高錳酸鹽指數、BOD5、溶解
氧和氨氮;
預測評價:COD、BOD5、氨氮。
雜訊評價因子:Laeq dB 和最大聲級。
生態評價因子:綠化面積、生態適宜度、生態
滿意度。
----------------------- Page 11-----------------------
營運期主要污染源
大氣 水
(1)燃氣鍋爐 (1)工業廢水
(2)燃氣焚燒爐和焊 (2)生活污水
裝車間 雜訊
(3)噴漆間及烘乾室 (1)運輸
(4)汽車調試及試車 (2)設備
(5)流動源車輛 固體廢物
區域環境質量狀況
大氣:環境空氣質量良好。
水體:1999年和2000年潮白河下段分別
為Ⅴ類和超Ⅴ類水體;2001年後,潮白
河和月牙河斷流。項目區地下水質較好。
生態:項目區目前主要為城鄉過渡帶的
農業景觀區,農業生態系統佔主導地位。
聲環境:項目區北側聲環境較差。其它
區域聲環境良好。
評價區污染現狀
大氣: 河南村、臨河村和王家場村居民
燃煤排放大氣污染物。
水: 居民和工業企業廢水排放量為430.58
萬t/a。
固體廢物: 居民和企業所產生的生活垃
圾和燃煤爐渣,總排放量為5.33萬t/a。
雜訊: 主要來自居民生活雜訊和道路交
通雜訊。
大氣環境影響預測與評價
燃天然氣鍋爐和焚燒爐排放的SO 和煙塵對周
2
圍環境影響較小, NO 有一定影響,因而要采
2
取一定措施。生產工藝廢氣中的粉塵、甲苯和
二甲苯的預測濃度均在標准值范圍內,對周圍
環境影響不大。
項目建成後,進出機動車排放一定量的尾氣污
染物。目前北京市正在逐步加大對機動車污染
的控制,要求所有上路的機動車排氣都要達到
歐洲2#標准,因此機動車對周圍環境的影響應
該不大。
雜訊影響預測
各企業入住後,其廠界雜訊均可達到 《工業企
業廠界雜訊標准》。因此,工業小區各邊界亦
可達到上述標准, 設備雜訊對區外的敏感目標
影響很小。
園區建成後,進出園區道路的主要是各類運輸
卡車和商業辦公車輛,對於各入住企業的辦公
區、職工生活區和距離最近的河南村(距園區
30m),單車雜訊的影響都很小。
界外交通雜訊對工業小區布置在臨近道路一側
的商服、辦公設施有較大影響,必須採取降低
道路雜訊的防護措施。
水環境影響分析
廢水主要包括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經
各企業污水處理站處理後排入市政污水
管網,最終進入順義區污水處理廠。其
中各污染物指標符合進入城市污水處理
廠的水污染物排放標准。
中水長期灌溉綠地,地下水下遊方向污
染物濃度上升幅度很小,不會影響地下
水的飲用功能。
生態環境影響分析
項目區建成後將成為完全的城市生態系統,雖
然植被類型與現狀比沒有本質的差別,但因綠
化樹種多樣化、呈多層次性,會使生態系統功
能得到完善。
生態適宜度分析:項目區適宜開發成為工業用
地,但工業布局受到高壓線的限制。
生態滿意度分析:仁和工業小區建成後的生態
滿意度值為54.8,處於中等水平,說明項目區
整體功能與布局能夠滿足人們生產和生活的需
要。
污染物總量控制
大氣總量控制的定量計算
採用目標濃度控製法:考慮區域外企事業
單位和居民對於工業小區內大氣環境的污
染貢獻量,將其排放的各類污染物對工業
小區貢獻的濃度值進行疊加。求出小區污
染物的濃度餘量,即上述疊加值與環境二
級標準的差值,作為總量控制目標。
總量控制目標值:SO 、煙塵、粉塵、甲苯
2
和二甲苯分別為11.514t/a、2.062t/a、
0.375t/a、0.625t/a和48.55t/a。
水污染物總量控制
o 基於技術經濟條件約束的排放總量控制
此方法依據小區污水進入污水處理廠的技術經濟
條件,確定可排放的廢水水質,並通過類比調查
確定廢水量,從而計算出小區總量控制指標。
o 基於環境容量約束的排放總量控制
根據項目區現狀化肥淋失、土壤有機氮流失、居
民區廢水及魚塘排水等因素確定排放量,以現狀
排放量不增加作為總量控制目標。
水污染物總量控制值
污染物 COD NH -N
4
排放總量
84.77 17.75
(t/a)
大氣環境保護措施
焊裝車間和總裝車間廢氣由排氣筒排放。
噴漆(補漆)間安裝水旋式漆霧處理裝置,
處理效率要達到95%以上,排氣筒高度不
能低於20m。烘乾室內產生的有機廢氣應
採用焚燒方法加以處理,保證對甲苯和
二甲苯的去除率大於98%。焚燒爐煙囪
高度不能低於15m。
加強車輛管理,減少車輛的尾氣污染物
排放量。
水環境保護措施
本報告建議園區統一建造污水處理廠。
o 各生產企業先對各自廢水進行預處理,再將
其送入污水處理廠。污水處理廠的處理能力
至少要達到4800t/d,污水處理工藝可選擇
接觸氧化法和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中的一種。
在工業小區內設立中水回用系統,將處理後的
水回用於園區綠化降塵。修建貯存池用以貯存
不能回用的達標廢水,同時可作為一個生態景
觀,提高區域的環境質量,還能收集降水。多
余的達標廢水可向南排入月牙河。
聲環境保護措施
鍋爐房建在周圍受感人群少的地點,鍋
爐及鍋爐房內其它有關設備設施安裝時
注意採用吸聲、隔聲、消聲、隔振等噪
聲控制措施。
對於工業企業的雜訊,要注意採取局部
雜訊控制措施和隔振措施。
在工業小區北側雙河路南側建設30 m寬
的採用喬、灌、草相結合的以喬灌為主
的綠化帶。公共設施用房臨街一側安裝
隔聲窗。
固體廢物防治措施
生活垃圾可由環衛部門全部用封閉車定
期清運到順義區垃圾處理廠統一處理。
對工業固體廢物進行分類收集,定點堆
放,堆存場地採取防滲、防雨措施,並
採取防止散落、飛揚等措施以避免二次
污染問題。
對含有重金屬等危險廢物的工業固體廢
物和干污泥,單獨貯存,並送至危險廢物
處理中心。
環境經濟分析
投資與經濟效益
總投資1.3億元,主要建設汽車配套產業,效益
可觀
環境損益分析
環保投資估算
環保投資包括污染防治和保護生態環境的所有
基建費用、運行費用和設備費用。本項目主要
為污染物處理、綠化及節約資源等方面。環保
投資占該工程建設投資的比例為10%, 完全能
夠滿足環境保護的要求
環境監測計劃
(1)大氣監測
1)廢氣污染源監測
2)環境空氣監測
(2)廢水監測
(3)環境雜訊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