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污水處理中出水溶解性BOD5的計算問題
前提:溶解性BOD計算的關鍵是計算顆粒性BOD。出水中顆粒性BOD的主要來源認為是污泥的衰減部分。
1、 對Se=Sz-7.1*Kd*f*Ce 的解釋
(1)Sz,出水總BOD5,
(2)Kd,污泥自氧化系數(衰減系數),一般取0.06,一般范圍0.05-0.1,單位是1/d,含義是單位時間內單位重量污泥有多少死亡(衰竭)而成為顆粒物。
(3) f,MLSS(TSS)中MLVSS(VSS)所佔比例,總懸浮物中活性微生物(污泥)的質量比例,這個值的發內較大,你看的那本書上推薦為0.75,《排水工程》(下)的推薦是:高負荷活性污泥系統0.8,延時曝氣系統為0.1,其他活性污尼處理系統,在一般負荷條件下,可取值0.4。
(4)Ce為出水MLSS,假定為30mg/L(Sz=Ce?這是誤解,絕對是巧合,只是例題上給了相同的數值,Ce是總懸浮物濃度)
(5)7.1是5×1.42,1.42是單位的生物量(MLVSS、VSS)氧化需要的氧量,5是BOD的測定需要時間,這里是5日。
因此,上面計算公式中Kd*f*Ce表示的就是1d內1g污泥的衰減量。
2 對Se=Sz-1.42(VSS/TSS)*TSS*[1-e^-(0.23X5)] 的解釋
(1)VSS/TSS=f(第一個公式),
(2)TSS=Ce(第一個公式)。
(3)0.23是好氧系數,5是BOD測定時間。
和上面的公式的區別在於7.1*Kd變成了1.42*[1-e^-(0.23X5)],實際上就是5×Kd和[1-e^-(0.23×5)]的差別。他們的含義是相同的就是5天內活性污泥的衰減量。
目前我還沒有找到第二個公式的來源,不過有文獻說這個公式只能適合於氧化溝工藝設計使用,但是《城市污水廠處理設施設計計算》在p120 設計A/O的時候也採用了,還不知道誰正確。等我有了答案再告訴你。
㈡ 污水處理中的cod和bod的具體意思是什麼
這個很簡單,可能你剛 真正 接觸這些水質指標之類的縮寫。我上大內學那會沒用心也沒實踐接觸容,工作後多接觸自然而然就知道了。
COD、BOD都是水中的污染物質:主要是含C的還原性物質。兩者在特定情況下可以是等同的,為什麼有區別呢,是因為現實情況中,許多工廠排出的化學物質是大自然生物不能講解的,但是也是污染物質,需要去化驗檢測,同樣也採用化學物質的方法去化驗,化學方法可以氧化的C類還原性物質比生物方法氧化的要多,所以COD>=BOD。
真正分清要從實驗上分:具體的試驗方法:COD是用重鉻酸鉀做氧化劑,BOD是用純微生物分解氧化。
再打個比喻:同樣都是油,煤油汽油花生油一塊給你吃,你只能吸收花生油,你能吸收的花生油就是BOD,人吸收不了的煤油、汽油加上花生油是COD。
㈢ 污水指標cod和bod是什麼意思
污水處理中的BOD表示生化需氧量,COD是以化學方法測量水樣中需要被氧化的還原性物質的量。
BOD主要用於監測水體中有機物的污染狀況。一般有機物都可以被微生物所分解,但微生物分解水中的有機化合物時需要消耗氧,如果水中的溶解氧不足以供給微生物的需要,水體就處於污染狀態。
COD表示水樣在一定條件下,以氧化1升水樣中還原性物質所消耗的氧化劑的量為指標,折算成每升水樣全部被氧化後,需要的氧的毫克數,以mg/L表示。
BOD計算:
生化需氧量的計算方式如下:
BOD(mg / L)=(D1-D2) / P。
D1:稀釋後水樣之初始溶氧(mg / L)。
D2:稀釋後水樣經 20 ℃ 恆溫培養箱培養 5 天之後溶氧(mg / L)。
P=【水樣體積(mL)】 / 【稀釋後水樣之最終體積(mL)】。
生化需氧量和化學需氧量的比值能說明水中的有機污染物有多少是微生物所難以分解的。微生物難以分解的有機污染物對環境造成的危害更大。
COD測量方法:
一般測量化學需氧量所用的氧化劑為高錳酸鉀或重鉻酸鉀,使用不同的氧化劑得出的數值也不同,因此需要註明檢測方法。為了統一具有可比性,各國都有一定的監測標准。根據所加強氧化劑的不同,分別稱為重鉻酸鉀耗氧量和高錳酸鉀耗氧量。
化學需氧量還可與生化需氧量(BOD)比較,BOD/COD的比率反映出了污水的生物降解能力。生化需氧量分析花費時間較長,一般在20天以上水中生物方能基本消耗完全,為便捷一般取五天時已耗氧約95%為環境監測數據,標志為BOD5。
㈣ 污水處理中生物需氧量(BOD)定義是什麼
生化需氧量:(簡稱BOD)是指在有氧條件下,水中的微生物分解有機物時所需要的氧量。它是一種間接表示有機物污染程度的指標,有機物的生化氧化分解通常有二個階段,第一階段主要是含碳有機物的氧化,稱為碳化階段,約需20天才能完成。第二階段主要是含氮有機物的氧化、稱為硝化階段,約需100天才能完成。在公認的情況下,一般標准做法是在20℃溫度下,培養5天,進行測定,測得數據稱為五日生化需氧量。簡稱BOD5,因此BOD5表示部分含碳有機物分解的需氧量,生活污水的BOD5應約在70%左右。
五日生化需氧量的測定,是取原水樣或經過適當稀釋的水樣,使其含有足夠的溶解氧,以滿足五日生化需氧的要求,將此水樣分成二份,一份測得當天的溶解氧含量,而將另一份放入20℃培養箱內,培養5天後再測定其溶解含量,兩者之差乘上稀釋倍數即為BOD5。
BOD5測定過程中,正確選擇稀釋倍數至關重要。通常認為,選擇的稀釋倍數應使經過稀釋的水樣在20℃恆溫箱內培養5天後,它的溶解氧減少在20%~80%時較為適當。但是,有時常因BOD5的稀釋倍數掌握不當造成數值上的誤差,甚至稀釋倍數太小而得不到BOD5的數據。
㈤ 污水處理中BOD的化驗方法
生化需氧量(BOD)的測定
生化需氧量是指在有溶解氧的條件下,好氧微生物在分解水中有機物的生物化學氧化過程中所消耗的溶解氧量。同時亦包括如硫化物、亞鐵等還原性無機物質氧化所消耗的氧量,但這部分通常占很小比例。
有機物在微生物作用下好氧分解大體上分為兩個階段。
1 含碳物質氧化階段,主要是含碳有機物氧化為二氧化碳和水;
2 硝化階段,主要是含氮有機化合物在硝化菌的作用下分解為亞硝酸鹽和硝酸鹽。約在5-7日後才顯著進行。故目前常用的20℃五天培養法(BOD5法)測定BOD值一般不包括硝化階段。
BOD是反映水體被有機物污染程度的綜合指標,也是研究廢水的可生化降解性和生化處理效果,以及生化處理廢水工藝設計和動力學研究中的重要參數。
(一)五天培養法(20℃)
(1)方法原理
水樣經稀釋後,在20±1℃條件下培養5天,求出培養前後水樣中溶解氧 含量,二者的差值為BOD5。若水樣五日生化需氧量未超過7mg/L,則不必進行稀釋,可直接測定。
(2)稀釋水
Ø稀釋水一般用蒸餾水配製,先通入經活性炭吸附及水洗處理的空氣,曝氣2-8小時,使水中DO接近飽和,然後20℃下放置數小時。臨用前加入少量氯化鈣、氯化鐵、硫酸鎂等營養溶液及磷酸鹽緩沖溶液,混勻備用。稀釋水的pH值應為7.2,BOD5<0.2mg/L。
(3)水樣的稀釋倍數
1)根據OC(地面水)或CODcr(工業廢水)值估計,分別乘上相應系數;
2)根據經驗等估計。
(4)測定結果計算
1)對不經稀釋直接培養的水樣:BOD5(mg/L)= D1- D2
2)對稀釋後培養的水樣:
BOD5(mg/L)=[(D1-D2)-(B1-B2)f1]/f2
(5)特殊水樣的處理
若廢水中含有毒物質濃度極高,而有機物含量不高時,可在污水中加入有機質(葡萄糖),人為提高稀釋倍數,在計算時再減去葡萄糖的BOD5值。
水樣中如含少量氯,一般放置1-2h可自行消失。
(二)其他方法
利用BOD測定儀測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