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廢水知識 > 2016年我國工業廢水處理達標率

2016年我國工業廢水處理達標率

發布時間:2024-07-07 19:00:57

1. 化工調研報告範文

人類與化工的關系十分密切,普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現代生活中,幾乎隨時隨地都離不開化工產品,從衣、食、住、行等物質生活到 文化 藝術、娛樂等精神生活,都需要化工產品為之服務。我為大家整理了一些化工調研 報告 範文 ,希望對你有用!

化工 調研報告 範文篇1

化工是我市支柱產業,20__ 年限額以上化工生產企業實現銷售收入1306億元,化工(不含石油)經濟總量和行業競爭實力在全省各地市中均居第一位,在全國也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根據市領導關於產業結構調整的講話精神,加快推進我市化工產業布局調整,已經刻不容緩。

一、園區基本情況

全市現有化工園區或化工生產集中區26個,其中臨淄5個(含齊魯化工區)、桓台4個、張店6個、淄川3個、周村2個、博山2個、沂源1個、高青1個(規劃中)、市高新區2個,化工園區或集中區座落於省級以上開發區內的有10個。

二、園區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產業布局散亂,缺乏統一規劃。我市化工企業數量多,居全省首位,且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數量佔全省近一半。規模小,除齊魯公司外,20__ 年銷售收入過10億元的企業僅有10家,規模以上的企業529家,規模以下的企業近900家。聚集度差,全市1400家企業中僅有603家在化工園區或化工集中區內, 其它 約800家企業則分散在全市各村鎮,安全、環保隱患大。城企交錯,「工業圍城」現象較為突出。

(二)化工專業園區少,基礎設施配套不完善。我市經省級和省級以上批準的化工或與化工相關的工業園區較少,且多數為綜合工業園區,沒有明確的化工專業園區規劃,部分園區沒有統一的污水處理設施,我市在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化工集中區,但缺少統一規劃,有些只是企業相對集中,環保設施薄弱或基本沒有,有的離城區或居民區較近,這些企業的發展已經對周邊大氣及地下水造成污染。

三、對策和建議

(一)結合城市發展規劃,科學規劃化工產業布局。提高城市規劃水平,統一規劃城市建設和工業布局特別是化工產業布局,科學規劃布局好工業區,避免出現新的「工業圍城」、「污染圍城」。

(二)高起點規劃現有工業園區,提高園區配套功能。我市現有的省級以上工業園區是我市今後化工發展的主要載體,將承擔新企業、新項目建設和老企業搬遷的重任,需高度重視,超前科學規劃。其它省級工業園區應在園區內單獨規劃設立化工專業園區,並加快建設完善水、電、汽、污水處理排污等公用配套設施。

(三)規范化工集中區,促其盡快發展為化工專業園區。對遠離城區、村莊且聚集企業較多的集中區保留下來,規范發展,但需要抓緊建設污水集中處理等設施,提高配套能力,促其盡快發展成為化工專業園區;對離城區或村莊較近、企業又不多的集中區建議通過提高安全、環保標准等 措施 逐步關停;對已在城區的化工集中區如張店城區東部化工區,市裡需盡快出台有關政策使企業遷出。

(四)制定政策,引導化工企業加快入駐化工園區或化工集中區。我市應制定相應優惠政策,促進現有化工園區或集中區外的企業逐步入駐化工園區或化工集中區。對規模較大的化工企業,只要有完善環保設施、「三廢」達標排放,且符合產業政策,可以保留發展,甚至可以以這些企業為龍頭發展化工園區。

(五)新建化工企業必須進化工園區或化工集中區。化工產業園區一體化、規模化發展,是國內外公認的符合化工產業自身特點的最佳發展模式。我市應明確規定:今後新建化工生產企業或化工項目,一律進入指定的化工園區或化工集中區,並對投資規模、項目水平等做出相應規定,凡不在化工園區或集中區建設化工項目,工商、安監、環保、節能和行業主管部門應一律不再審批。

化工調研報告範文篇2

學工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產業和支柱性產業之一。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國化工行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產業規模進一步擴大,自主創新能力不斷增強,技術裝備水平明顯提高,質量效益穩步提升,行業總體保持平穩較快發展。

「農業生產離不開化肥、農葯,日常生活中從洗發水到電腦外殼,從醫葯產品到裝修塗料,我們的衣食住行都離不開化工產品。」中國石油(8.70,

-0.03,-0.34%)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副會長趙俊貴說,近10年來我國化工工藝、技術創新突飛猛進,行業結構調整效果顯現,化工行業正朝著「環境友好」和「低碳經濟」的方向,努力實現由化工大國到化工強國的轉變。

結構調整邁大步

10年間,化工行業結構調整的步伐持續加快,傳統高能耗產業在經濟增長中的比重下降,產品結構正逐漸趨向功能化、差異化和高端化

作為國民經濟重要的基礎原材料工業,我國化學工業已形成了包括基礎化學原料、化肥、農葯、專用化學品、橡膠製品在內的約45個重要子行業,可生產6萬多個(種)產品,產品涉及國民經濟各領域。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化工產品生產國和消費國之一,我國化學工業已成為基礎完善、門類齊全、大中小企業配套、技術管理水平先進、主要產品和產量都位居世界前列的戰略基礎產業,在國際化工界具有重要地位和影響力。

10年來,我國化學工業取得長足發展。20__ 年,全行業規模以上企業達2.41萬家,從業人數約508萬人,實現總產值6.62萬億元,躍居世界第

一。「這10年間,化工行業產值、利潤、投資、進出口總額年均增長率都在20%以上,是歷史發展最快、最好的時期。」趙俊貴告訴記者。我國主要化學品的消費量從20__ 年的2.32億噸增長到20__ 年的3.97億噸,年均增長9.5%;主要化學品的產量從20__ 年的1.53億噸增長到20__ 年的4.18億噸,年均增長10.6%;有20多種大宗化工產品產量位居世界前列,其中,氮肥、磷肥、純鹼、燒鹼、硫酸、電石、農葯、染料、輪胎、甲醇等排名世界第一。

10年間,化工行業經濟總量不斷增長,結構調整的步伐持續加快。首先,化工行業經濟增長的結構明顯優化,傳統高能耗產業在經濟增長中的比重下降,精細化工、專用化學品比重上升。20__ 年,無機化工原料產值占化工行業比重的4.4%,比20__ 年下降兩個百分點;化肥行業產值比重為11%,下降

3個百分點。20__ 年,專用化學品產值占化工行業比重達25.5%,比20__ 年大

幅提高7個百分點。其次,化工產品結構調整步伐加快。20__ 年,我國離子膜燒鹼比重達到59.7%,比20__ 年提高30.2個百分點;輪胎子午化率46.8%,比20__ 年提高2個百分點;高濃度磷復肥比重達到76.6%,比20__ 年提高16.2個百分點;產品結構正逐漸向功能化、差異化和高端化方向發展。

在產品結構進行調整的同時,化工行業的區域發展進一步協調。20__ 年,中部地區和西部地區的行業投資增速同比分別達34.0%和24.1%,均快於東部地區增速,中西部地區投資占行業總投資的比重達51.8%。中西部地區主要化工和石化產品比重穩步提高。20__ 年,中西部地區硫酸產量佔全國比重達76.6%,較20__ 年上升8.7個百分點;純鹼和燒鹼產量比重分別達49.8%和47.2%,較20__ 年上升11.9和9.8個百分點;化肥產量佔比達78.5%,較20__ 年上升8.2個百分點。

科技創新增後勁

化工行業加強關鍵技術和大型成套裝備研發,提高了科技創新對產業發展的支撐和引領作用,預計到2015年行業科技投入將達到銷售收入的1%以上

「化學工業是技術密集型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必須依靠科技進

步。」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會長李勇武告訴記者,技術創新作為實施結構調整的主要手段,已經越來越被企業重視。過去的10年中,全行業共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42項,國家科技進步獎80項;取得行業技術發明獎116項,科技進步獎1160項,MDI製造技術與裝備、巨型工程子午線輪胎成套生產技術與設備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這10年,是行業科技成果最為豐富的時期。特別是在新型煤化工技術、新催化技術、新分離技術、生物化工技術、自動控制與信息技術、納米技術、新型環保與節能技術等重大關鍵共性技術方面,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果。」趙俊貴告訴記者。近年來,國內首套HT-L粉煤加壓氣化爐和多噴嘴對置式水煤漿氣化等技術開發成功,打破了國外煤制氣技術的壟斷;生物技術處理高濃度有機廢水、生物法脫除煉油化工生產廢水氨氮等技術的突破,把我國污水治理推向新的

高度;一批循環經濟技術、低碳經濟技術的開發應用,為「十一五」節能減排任務的提前完成,作出重要貢獻。此外,我國化工行業大型裝備自主化也取得了實質性進展。我國乙烯關鍵設備自主化水平大幅提高,百萬噸級乙烯裝置自主化率達85%以上,30萬噸合成氨、50萬噸尿素裝置自主化率達94%以上。

與此同時,行業標准制修訂工作取得新進展。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10年前,化工行業各技術機構沒有一家承擔ISO國際標准秘書處工作,也沒有提交過國際標准提案。如今,化工行業相關標委會已相繼承擔了4家ISO標委會國際標准秘書處的工作並得到ISO相關成員國的認可。近年來,提交ISO標准提案7項(5項已獲批立項),參與制修訂ISO標准11項,其中由全國塑料標委會負責起草的《聚烯烴材料稀溶液黏數測定》國際標准已正式出版。

節能減排顯成效

我國扎實推進化學工業污染物減排工作,成果顯著,20__ 年化學工業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比20__ 年累計降低35.8%

「化工行業節能工作不僅有力促進了產業結構調整和技術進步,更提高了全行業節能意識,遏制了能源消耗強度大幅上升的勢頭,成為全行業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一大亮點。」趙俊貴說,特別是「十一五」以來,化工行業以較低的能源消耗增長率支撐了行業較高的增速,能耗增幅低於全國平均水平。

從20__ 年開始,化工行業把節能減排作為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加大投入、加強管理、加快採用新技術,從20__ 年到20__ 年的10年間,全行業工業廢水排放量下降了8.3%,化學需氧量排放量下降了

7.8%,氨氮排放量下降了61.2%,廢水中重金屬污染物、行業特徵污染物排放量均大幅度下降,為「十二五」乃至未來更長一段時期行業減排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重點污染物排放量大幅下降的同時,全行業廢水、廢氣達標排放率,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和處置率也得到大幅提升。工業廢水排放達標率、工業用水重復用水率、二氧化硫排放達標率、氮氧化物排放達標率、煙塵排放達標率、工業粉塵排放達標率、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工業固體廢物處置率均比20__ 年提高了10餘個百分點。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數據顯示,20__ 年,全行業綜合能源消耗

4.45億噸標准煤,比20__ 年增長22.3%,增幅比同期全國能耗增長率低34.5個百分點;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為1.85噸標煤,比20__ 年累計下降44.6%。

化工調研報告範文篇3

一、調查目的對象和 方法

改革開放以來,道墟的工業經濟得到高速發展,形成了以化工,、染料、助劑、建村為龍頭,五金、紗篩、輕工機械、電子電器等行業並舉的產業特色。道墟鎮是浙東著名的工業強鎮,全鎮共企業412家,總凈資產達到了9.3億以上。特別是作為道墟支柱產業的化工,已佔全鎮經濟總量的70%以上,成為中國最大的助劑顏料、化工中間體、分散燃料生產基地。其中龍頭企業浙江龍盛及閏土化工業先後成為上市公司,發展迅速。

本次調查通過走訪問卷等方式,對問題及數據進行統計,得出結論。

二、調查的內容及具體情況

本次調查中筆者走訪了閏土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長阮加根,對於環保方面,阮董事長有獨到的見解。閏土股份是全球大型染料生產基地之一,在國內染料市場份額排名第二,創建於1986年,是一家專業生產和經營分散、活性、直接、混紡、陽離子、硫化、酸性、還原等系列染料及化工中間體、紡織印染助劑、 保險 粉、硫酸的大型企業,系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省「五個一批」企業,中國染料工業協會副理事長單位,全國民營企業500強,浙江省百強企業,省AAA級納稅企業。采訪重點基於環保問題,以下是重點對話:

筆者:像化工染料制劑的生產企業一般會被認為傳統行業中比較高污染的企業,閏土是怎麼處理好環保壓力的?能不能給大家介紹一下你們的成功 經驗 ?

阮加根:作為一般性常規的企業來講,環保是一個常態;但是對閏土來講我認為環保不是常態,環保對我們來講是一個很大的優勢。我們的循環經濟項目就是我們的環保優勢,前面我已經說過了。我們的一個產品曾獲得中國化工企業唯一一家示範性項目,這個項目既能夠為集團減少了資金浪費,也改善了我們環保的問題,提高了企業的經濟效益,作為一般的企業來講是做不到的。

筆者:現在很多企業都在談轉型升級,閏土是否會借著成功上市的契機成功實現自己的轉型升級?

阮加根:對於一個發展中的企業來講,都會提到提升架構的問題,企業的架構沒有升級就算不上一個成功的企業。我們時時刻刻在講轉型升級,比如數碼印花染料,這個既涉及環保問題,也需要用到染料,物價的上漲,原來50塊一公斤,現在400塊一公斤,該產品我們現

已經處於實驗性階段,我覺得產品提升也是一個轉型的過程;我們要把這個顏色做好,做到印花去,減輕環保的壓力,這也是轉型的方式。實際上轉型對於我們來講是時刻在做,一個企業必須轉型,但是轉型不是染料不做了,做其他的產業去,轉型必須做好,讓企業做大做好。

三、調查結果及分析應對策略和解決方法

1.生態市建設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

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了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這是黨中央、國務院在全面把握經濟社會發展規律基礎上作出的科學論斷。落實科學的發展觀,前提是全面發展,中心是協調發展,根本是可持續發展。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就是不僅要為今天的發展盡力,更要對明天的發展負責;就是要統籌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處理好經濟建設、人口增長與資源利用、環境保護的關系,為今後的發展提供可以永續利用的資源與環境。建設生態市,正是按照科學發展觀尤其是可持續發展的要求,根據生態經濟學原理和循環經濟理論提出來的。我們要通過生態市的建設,實現以最小的資源環境代價謀求經濟社會最大限度的發展,以最小的社會、經濟成本保護資源和環境,既創建一流的生態環境和生活質量,又確保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從而使經濟發展走上科技先導型、資源節約型、清潔生產型、生態保護型、循環經濟型之路,確保我市經濟社會在整體上的全面發展,在空間上的協調發展,在時間上的持續發展。

2. 發展生態工業

優化化工業結構,促進產業升級。生態優先,發展第一,強化經濟效益、環境效益「雙贏」意識。應用高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拓展高新技術產業。積極引進、培育、發展產業關聯度大、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少、環境污染小的勞動密集型、資金密集型、技術密集型的項目和企業,重點扶持機電、節能環保產業,改造提升輕紡等傳統產業,適度發展化工業和新型建材業,積極培育電子信息、生物醫葯等新興高新技術產業,限制壓縮重污染和高耗低效產業,形成以機電、化工、輕紡、節能環保四大支柱產業為主導,其它產業協調發展的工業格局。

合理空間布局,推進產業集聚。以企業規模化、產業集聚化、經濟特色化、污染治理集中化、資源利用集約化為目標,加快實施「北工中城南閑」的市域發展戰略。按照城鎮體系規劃所確定的市區——中心鎮——一般鎮三級城鎮發展布局和高效、集約化的城市產業發展要求,按照梯度集聚、合理規劃的原則和環境資源稟賦特點,優化全鎮工業空間和產業布局。建立工業發展嚴控區,做大做強杭州灣上虞新區,做優做高上虞經濟開發區,做活做特鄉鎮(街道)工業集聚區。積極引導廢水、廢氣排放量較大的項目和企業向杭州灣上虞新區集聚,嚴格控制化工、印染等廢水、廢氣污染較嚴重的建設項目在杭州灣上虞新區外落戶建設,嚴格控製造紙、食品脫水加工等廢水排放量較大的建設項目在污水集中收集輸送管網之外的區域選址建設,分散在城區內和虞中、虞南地區對環境污染影響較大的工業企業限期轉產或搬遷。

推行清潔生產,建設生態園區。大力實施清潔生產審計,推廣應用清潔生產技術,鼓勵選用資源利用率高、污染物產生量少、廢物資源化和無害化的生產工藝、設備。發展循環經濟,建設工業生態鏈,實現工業廢棄物的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強化工業污染防治,加強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和「三同時」管理,未通過環保「三同時」驗收的建設項目一律不準投產。組織開展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建立區域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加強工業園區環境管理和污染治理,完善園區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實行生態化改造 。

3、加強領導,狠抓落實,確保生態市建設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生態市建設是一項宏大的系統工程,涉及領域多、涵蓋面廣,同時也是一個長期建設和漸進發展的過程,任務重、時間長、要求高。各級各部門必須著眼長遠,立足當前,扎實工作,穩步推進,堅持不懈地把生態市建設的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二)道墟鎮污染現狀

在上虞論壇上曾出現過這樣的帖子:「化工,污染我們的家園,化工屠殺我們的生命。」帖子里如是說:屠殺我們的生命浙江龍盛,閏土集團奇跡般的創造了上虞經濟的發展,卻毀滅性的屠殺了道墟人民的生態環境和生命。該帖子引起巨大反響,道墟最嚴重的便是水污染,水排放造成嚴重污染,水體中魚蝦等生物完全絕跡,河水呈現駭人的褐紅色。其次便是大氣污染,接近化工園區,一股刺鼻的氣味變迎面撲來。而這些,都拜那些亂排放廢氣廢水的化工企業所致,致使人民生活環境遭受巨大破壞。即便企業在金錢方面作出了一定補償,但是,金錢買得到健康么?

(三)制約化工行業前進的因素

發展條件和環境制約了化工行業的發展。一是目前電力供應緊張,直接影響高能耗化工企業的發展。二是環保形勢的制約。環境資源是社會生產力的重要因素,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高度重視,「三廢」的治理情況將直接關繫到晉中化工企業的再發展。三是道墟化工行業的產品、產業結構不能適應市場要求。我市化工行業的結構現狀是:以低中技術產品和農用化學品為主,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產品所佔比例低,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產品和企業比重偏高。這種結構無法適應當前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四)當地居民對化工經濟與環境問題的看法

1.調查方式和樣本

(1)調查對象。本次調查共向全鎮各類人員發放問卷100份,收回95份,其中有效問卷89份。從調查對象性別看:男性58人,佔65.1 %,女性31人,佔34.9%;從調查對象年齡看:20歲及以下29人,21-40歲23人,41-60歲20人,61歲及以上17人

(2)調查方式。為確保調查樣本的多樣化、科學化,本次問卷調查採取按比例隨機抽取樣本,調查人員上門走訪、現場詢問填寫或分別召開座談會現場集中填寫的方式,調查工作及數據匯 總結 果嚴格按照保密原則開展。

2.群眾知曉率高、參與度大,感覺環境變化明顯

調查結果顯示:92%的被調查者都認為政府和企業應重視環境保護以及可持續發展。只有極少數的人認為無所謂。


化工調研報告範文相關 文章 :

★ 化工調研報告範文

2. 基於市政污水處理及回用問題略述

污水的資源化、污水的再生和利用既提高了水的利用率,又有效地保護了水環境,有利於實現城市水系統的健康、良性循環,從長遠來看,這將是有效地解決我國水資源短缺和水環境惡化問題的優化途徑。如何在滿足規定的各種技術條件下,優化污水處理,發展污水再生回用事業並合理利用污泥,是一個重要課題。本文就此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觀點,望同行參考借鑒。
前言
隨著城市化的加快和經濟建設的發展,城市污水排放量迅速增長,大量未經處理的城市污水任意排放,不僅造成水環境的污染,更加劇了水資源的緊張,同時制約了城市經濟的發展,危害人民身體健康。而經過凈化的污水可以作為一種再生的水資源,具有量大、集中、水質和水量都較穩定的特點,能夠用於農業、工業和市政用水,不僅可以緩解城市水資源的供需矛盾,而且還可減少對水環境的污染。
一、工業廢水處理的特點分析
工業廢水處理的特點是:針對性強,技術變化多。主要技術有隔油、氣浮、混凝、沉澱、重力過濾和膜過濾、活性炭吸附、臭氧氧化、離子交換、電解、電滲析、反滲透等專用技術來分離減少工業廢水中的油、色、重金屬、有毒有害物質,在工業廢水治理中也常常用到水解酸化、接觸氧化、表面曝氣、純氧曝氣、厭氧和好氧活性污泥法等生化技術。由於工業廢水處理設施一般規模小殲睜旁、技術性強,工藝組合靈活,結構通常為鋼制,即使內部管線穿插較多,運行維護也不太困難。工業廢水處理在技術上是與城市污水處理類同的,但是如果把工業廢水處理設施的設計思路簡單地套用在城市污水處理工程中會帶來很多預想不到的問題。城市污水處理廠的特點是規模大、佔地大、設施尺寸大、單元多,處理設施通常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因此相應地要求整體工藝構成要簡單,單體設施構成也要簡化,盡量減少管線穿插和復雜結構,以便減少全廠設施設備的維修管理總量。正因為城市污水處理設施規模大,投入多,它的結構堅固簡單,使用年限長,規模效益好,單位處理成本較低,運行效果比較穩定,在環境治理上發揮的作用突出,因此一經確定要搞城市污水處理工程時,要根據城市污水處理工程的特點,借鑒他人的經驗與技術,慎重選擇工藝、考慮方案,即:整體工藝構成要簡單,單體設施構成要簡化,便於維護,便於運行,能耗盡可能低,佔地盡可能省,運行效果要穩定。
二、水污染控制的發展分析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環境意識的增強,我國水早肆污染控制經歷了由單一污染源的治理、污染物濃度達標排放到區域污染綜合防治、以環境容量為依據的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的兩個階段。在氏橡過去的幾十年中,由於我國的污染防治工作一直擺脫不了點源治理、達標排放、三同時和誰污染、誰治理的政策,實際結果並不理想。據國家環保總局對我國5556套工業廢水處理設施調查結果表明,三個效率(污染治理設施的運行率、設備利用率、污染物去除率)較好的僅占運行設施總數的35.7%,其污染物去除率達到設計能力的只有50%,總體有效投資只佔全部處理設施總投資的31.3%,只有不足1/3的設備發揮作用。由此可見原有污水處理系統的規劃、設計、思想原則中存在不少問題,已不再適應當前我國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要求。
三、水處理及其回用問題分析
在污水深度處理、超深度處理、污水再生回用已經實用化了的今天,城市總體規劃與給水排水系統規劃都應當重新考慮,將污水的再生和回用放到重要位置上來。21世紀排水系統的定位應從以前的防澇減災、防污減災逐步轉向污水的資源化,從而恢復健康水循環和良好水環境,維系水資源可持續利用。
1、污水處理廠的規模、數目與選址。污水處理廠設計應進行近期及遠期規模的研究,以合理確定工程分期。以遠期規模做為污水處理廠選址的依據,其選址用地條件應滿足遠期處理用地的需要,以利於工程的擴建。對中小城市污水處理廠,近期建設規模不宜過大。按照傳統規劃方法,污水處理廠廠址一般盡可能地安放在各河系下游、城市郊區,但是這種系統布局使污水廠距離再生水用戶較遠,需鋪設的回用水管網費用相應增加,不利於污水的資源化。因此,在確定污水處理廠廠址時,還應對再生水的用戶進行調查分析(城市中的自然水面、小河、綠地和工業再生水用戶),並根據回用水的需求,在城市中適當位置設置污水凈化廠(再生水廠),收集附近區域的城市污水,根據回用水質要求加以處理之後就近回用。因此,城市污水廠的數目不應拘泥於傳統經驗,而應該依據城市實際中水回用的需要在適當位置建設合適規模的污水處理廠,使得整個城市形成大、中、小,近、遠期相結合的污水處理廠布局規劃。這樣,既有利於污水回用,又減輕了城市排水管網系統的負擔,易於實現分期建設,符合我國當前國情。
2、處理工藝。污水處理的方法較多,按照不同的分類標准可以分成不同的工藝流程。因此應該根據污水水質和回用水水質的要求,對水處理單元進行多種組合,通過技術經濟比較來選擇出經濟可行的污水處理流程。污水處理廠的設計進水水質,應在市區選擇幾個有代表性的排污口,定期實測其水質水量,採用加權平均確定其現狀水質濃度,以此為基礎,結合其它監測資料並考慮一定餘地,確定設計進水水質。因不同城市產業結構的差異,切忌簡單類比。這就要求在確定工藝流程的時候增加對該廠附近地區污水再生水需求情況的調查,以便對處理工藝進行適當的延長和完善,即可滿足污水回用水質的要求。隨著環境及法規的壓力,城市污水處理廠普遍採用二級生物處理工藝,在生物法中,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兩大類,活性污泥法因其處理效率高,在城市污水處理廠得到廣泛應用。另外,在排水管網為合流制的條件下,進入污水處理廠的污水流量雨天是晴天的2-4倍,當出現雨水沖擊負荷時,大量活性污泥從曝氣池轉移至二沉池,並造成污泥流失。改進型Orbal氧化溝工藝和SBR工藝可解決上述問題並使有機物得到有效降解。
3、污水回用。我國屬世界12個貧水國家之一,人均水資源佔有量僅2400m3,尤其北方地區人均水資源佔有量僅200-400m3,水資源的緊缺狀況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工農業生產和城市的發展,許多城市不得不到幾十公里以外開辟水源,其投資在1000元/m3以上,制水成本高達1.0元/m3以上。相比之下,城市污水處理廠二級處理的尾水,是一種穩定的水資源,經過處理後可做為工業冷卻洗滌用水、市政雜用水及城市河道湖面的景觀用水,其投資約200-300元/m3,制水成本在0.30元/m3左右。大部分城市工業用水量約占總用水量的50%-70%以上,其中冷卻、洗滌等用水量大但水質要求不高。在城市污水處理廠設計中,應研究污水回用的可能性,調查研究回用對象及水質要求,並結合回用水水質要求進行污水處理工藝選擇,進行廠區總平面布置時,應考慮污水回用的處理用地。在規劃中還應該引起注意的是應妥善處理和處置城市污水處理廠產生的大量污泥,避免產生二次污染,危害城市環境。目前較多的是將污泥填埋,這不但需要大量的土地,而且廢棄了大量污泥資源。因此污泥處置的最終出路應該是作為農業肥料充分利用污泥中富含的N,P,K等營養物質,既可避免污染,又可創造經濟效益。目前我國投入到污水廠建設的資金較為有限,要在全國范圍內普遍地實現污水資源化還需要一個認識過程,但是必須注意到這將是解決我國水問題的有效途徑。
四、結語
在回用經處理的城市污水時,應注意其使用的安全性,對可能與人體接觸的各種用水的安全性必須給予充分重視,不同用途的水應採用不同的處理工藝。對於接入居民住戶的回用水管線,可能存在用戶擅自改動管道,將其與自來水串接,也可能誤將回用水直接用於生活用水,或因管理體制不健全,一些人對回用水進行不法應用而危害他人健康。因此,回用水管線必須有明顯標識,並制定相應的施工、改接管理辦法,對與人體有直接接觸的各種用水,衛生防疫部門應制定有關辦法。同時要通過各種媒體宣傳回用水的積極意義。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3. 國家節水型城市考核標準的考核標准

基本條件
基本條件共五條,是國家節水型城市所應具有的必備條件。如有任何一條不符合要求,不具備國家節水型城市申報資格。
(一)法規制度健全 具有本級人大或政府頒發的有關城市節水管理方面的法規、規范性文件;具有健全的城市節水管理制度和長效機制。
(二)城市節水機構規范 根據市編委文件專門設立城市節水管理機構,職責明確、人員配置齊備;依法對供水用水單位進行全面的節水監督檢查、指導管理;組織城市節水技術與產品推廣。
(三)建立城市節水統計制度 實行規范的城市節水統計制度,按照國家節水統計的要求,建立科學合理的城市節水統計指標體系,定期上報本市節水統計報表。
(四)建立節水專項財政投入制度 有穩定的年度政府節水專項財政投入,確保節水基礎管理、節水技術推廣、節水設施改造與建設、節水宣傳教育等活動的開展。
(五)全面開展創建活動 成立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和實施創建工作計劃;全面開展節水型企業(單位)及節水型居民小區等創建活動;獲得省級節水型城市稱號滿一年以上;廣泛開展節水宣傳日(周)及日常城市節水宣傳活動。
基礎管理指標
(六)城市節水規劃有經本級政府或上級政府主管部門批準的城市節水中長期規劃,節水規劃需由具有相應資質的專業機構編制。
(七)城市節水資金投入 城市節水資金投入占本級財政支出的比例≥1‰。
(八)計劃用水與定額管理在建立科學合理用水定額的基礎上,對公共供水的非居民用水單位實行計劃用水與定額管理,超定額、超計劃累進加價。公共供水的非居民用水計劃用水率不低於90%。建立用水單位重點監控名錄,強化用水監控管理。
(九)自備水管理自備水全面實行計劃管理,自備水計劃用水率不低於90%;機井建設審批管理規范,有逐步關停公共供水管網覆蓋范圍內自備水井的計劃並實施,自備水供水量占城市供水總量的比重逐年降低。在地下水超采區,禁止各類建設項目和服務業新增取用地下水。
(十)節水「三同時」管理使用公共供水和自備水的新建、改建、擴建工程項目,均必須配套建設節水設施和使用節水器具,並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
(十一)價格管理 取用地表水和地下水,均應徵收水資源費、污水處理費;水資源費徵收率不低於95%,污水處理費(含自備水)收繳率不低於95%,收費標准不低於國家或地方標准。有限制特種行業用水、鼓勵使用再生水的價格指導意見或標准。建立供水企業水價調整成本公開和定價成本監審公開制度。居民用水實行階梯水價。
技術考核指標
綜合節水指標
(十二)萬元地區生產總值(GDP)用水量(單位:立方米/萬元)低於全國平均值的50%或年降低率≥5%。
統計范圍為市區,不包括第一產業。
(十三)城市非常規水資源利用率≥20%或年增長率≥5%。
(十四)城市雨水收集利用及防澇重視雨水收集利用,有逐步推廣雨水利用工程與項目的政策、計劃並實施。新建城區建設推行低沖擊開發模式,除乾旱地區外,建成區雨污分流排水體制管道覆蓋率佔60%以上。完成對建成區范圍內易澇易淹片區排水及雨水利用設施改造。
(十五)城市污水處理率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高出全國同級城市平均水平5個百分點;地級市高出全國同級城市平均水平10個百分點;縣級市高出全國同級城市平均水平15個百分點。
(十六) 城市供水管網漏損率 低於CJJ92《城市供水管網漏損控制及評定標准》規定的修正值指標。
考核范圍為城市公共供水。
(十七)水環境質量達標率(%)100%。
生活節水指標
(十八)節水型居民小區覆蓋率≥5%。
(十九)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單位:升/(人·日)) 不高於GB/T50331《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標准》的指標。
(二十)節水器具普及率100%。
(二十一)特種行業(洗浴、洗車等)用水計量收費率100%。
工業節水指標
(二十二)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單位:立方米/萬元) 低於全國平均值的50%或年降低率≥5%。
統計范圍為市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
(二十三)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80%(不含電廠)。
(二十四)工業取水定額達到國家頒布的GB/T18916定額系列標准或地方標准。
(二十五)節水型企業(單位)覆蓋率≥20%。
(二十六)工業廢水排放達標率 100%。
名詞解釋及指標計算公式
1. 考核年限首次申報和復查考核城市的考核年限為申報或復查年之前2年的資料和數據。
2. 考核范圍各指標除註明外,考核范圍均為市區,節水器具普及率考核范圍是城市建成區。市區是指設市城市本級行政管轄的地域,不包括市轄縣和市轄市;城市建成區是指城市行政區規劃范圍內已成片開發建設、市政公用設施和公共設施基本具備的區域。
3. 節水專項財政投入 政府財政設立專項,用於節水宣傳、節水獎勵、節水科研、節水技術改造、節水技術產品推廣、非常規水資源(再生水、雨水、海水等)利用設施建設,公共節水設施改造與建設(不含城市供水管網改造)等的投入。
4. 節水資金投入 政府和社會資金對節水宣傳、節水獎
勵、節水科研、節水技術改造、節水技術產品推廣、非常規水資源(再生水、雨水、海水等)利用設施建設,公共節水設施改造與建設(不含城市供水管網改造)等的投入總計。
5. 城市公共供水 城市自來水供水企業以公共供水管道及其附屬設施向單位和居民的生活、生產和其他各類建築提供用水。
6. 公共供水的非居民用水計劃用水率 城市公共供水中,節水管理部門制定下達用水計劃的非居民用水單位實際用水量與非居民用水單位用水總量的比值。
計算公式:(已下達用水計劃的公共供水非居民用水單位實際用水量÷公共供水非居民用水單位的用水總量)×100%
7. 自備水計劃用水率 自備水用水中,節水管理部門制定下達用水計劃的自備水用水戶的實際用水量與自備水用水總量的比值。
計算公式:(已下達用水計劃的自備水用水戶的實際用水量÷自備水用水總量)×100%
8. 水資源費徵收率實收水資源費與應收水資源費的比值。
計算公式:(實收水資源費÷應收水資源費)×100%
9. 污水處理費(含自備水)收繳率 實收污水處理費(含自備水)與應收污水處理費(含自備水)的比值。
計算公式:[實收污水處理費(含自備水)÷應收污水處理費(含自備水)]×100%
應收污水處理費(含自備水)是指各類用戶核算污水排放量與其污水處理費收費標准之積的總和。
10. 萬元地區生產總值(GDP)用水量年用水量(按新水取用量計)與年地區生產總值的比值,不包括第一產業。
計算公式:(不包括第一產業的年用水總量÷不包括第一產業的年地區生產總值)×100%
11. 城市非常規水資源利用率再生水、海水、雨水、礦井水、苦鹹水等非常規水資源利用總量與城市用水總量的比值。
計算公式:(非常規水資源利用總量÷城市用水總量)×100%
城市再生水利用量是指污水經處理後出水水質達到相應水質標準的再生水,包括城市污水處理廠再生水和建築中水用於工業、生態環境、市政雜用、綠化等方面的水量。不包括工業企業內部的回用水。
城市雨水利用量是指經工程化收集與處理後達到相應水質標準的回用雨水量,包括回用於工業、生態環境、市政雜用、綠化等方面的水量。建築與小區雨水回用量參照《民用建築節水設計標准》(GB50555)計算。
城市海水、礦井水、苦鹹水利用量是指經處理後出水水質達到國家或地方相應水質標准並利用的海水、礦井水、苦鹹水,包括回用於工業、生態環境、市政雜用、綠化等方面的水量。
用於直流冷卻的海水利用量,按其用水量的10%納入非常規水資源利用總量。
12. 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規定排放標準的城市污水處理量與城市污水排放總量的比值。
計算公式:(達標排放的城市污水處理水量÷城市污水排放總量)×100%
城市污水處理水量包括城市污水集中處理廠和分散式污水處理設施污水處理水量。
13. 城市供水管網漏損率城市公共供水總量和有效供水總量之差與供水總量的比值。管道長度以《中國城市建設統計年鑒》統計口徑為准。
計算公式:〔(城市公共供水總量-有效供水總量)÷城市公共供水總量〕×100%
有效供水量是指水廠將水供出廠外後,各類用戶實際使用到的水量,包括售水量和免費供水量。售水量指收費供應的水量,免費供水量指無償供應的水量。
14. 水環境質量達標率 城市轄區地表水環境質量達到相應功能水體要求的比例。市域跨界(市界、省界)斷面出境水質達到國家或省考核目標,且市轄區范圍內無黑臭水體。數據來源由城市環境監測部門提供。
15. 節水型居民小區覆蓋率省級節水型居民小區居民戶數與城市居民總戶數的比值。
計算公式:(省級節水型居民小區居民戶數÷城市居民總戶數)×100%
16. 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使用公共供水設施或自建供水設施供水的,城市居民家庭日常生活使用的水量。
計算公式:(城市居民家庭生活用水量÷城市用水人口數)
17. 節水器具普及率指在用用水器具中節水型器具數
量和採用節水措施改造的用水器具數量之和與在用用水器具總數的比值。公共場所用水必須使用節水型用水器具,居民家庭應當使用節水型用水器具或採取節水措施改造的用水器具。
計算公式:〔(節水型器具數+採取節水措施的用水器具數)÷用水器具總數)〕×100%
18. 特種行業(洗浴、洗車等)用水計量收費率 洗浴、洗車、水上娛樂場、高爾夫球場、滑雪場等特種行業用水單位,用水設表計量並收費的單位數與特種行業單位總數比值。
計算公式:(設表計量並收費的有關特種行業單位總數÷有關特種行業單位總數)×100%
19. 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在一定的計量時間(年)內,工業用水新水取水量與工業增加值的比值。
計算公式:年工業用水新水取水量÷年工業增加值
工業用水新水取水量是指工礦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用於製造、加工、冷卻(包括火電直流冷卻)、空調、凈化、洗滌等方面的用水量,按新水取用量計,不包括企業內部的重復利用水量。
20. 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在一定的計量時間(年)內,生產過程中使用的重復利用水量與用水總量的比值。
計算公式:〔年工業生產重復利用水量÷(年工業用水新水取水量+年工業生產重復利用水量)〕×100%
21.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 按國家統計局相關規定執行。
22. 節水型企業(單位)覆蓋率省級節水型企業(單位)年用水量之和與非居民用水量的比值(按新水取水量計)。
計算公式:(省級節水型企業(單位)年用水總量÷非居民用水總量)×100%
23. 工業廢水排放達標率工業廢水達到排放標準的水量與工業廢水排放總量的比率。排入城市下水道的工業廢水在滿足相應排放標准要求的同時,也應滿足《污水排入城鎮下水道水質標准》(CJ343)的要求。
計算公式:(工業廢水達標排放水量÷工業廢水排放總量)×100%
註:計算過程中應優先採用《城市統計年鑒》、《中國城市建設統計年鑒》或地方其他年鑒等統計數據。
附表:國家節水型城市考核標准評分表(略)

4. 我國城市污水處理廠運行存在問題及解決對策研究

當前我國對生態文明建設重視程度空前,黨的十九大將「增強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意識」寫入黨章,將「美麗」作為社會主義強國目標的重要內容,水環境治理是其中最為核心的內容之一。城市污水處理廠作為治污基礎設施之一,是治水工作的關鍵環節,其處理規模、處理水平等直接影響治水成效。
本文通過分析我國已建的上海白龍港、廣州新華、寶雞市高新區、通遼市污水處理廠,太湖地區、三峽庫區污水處理廠的運行情況,發現其運行普遍存在運行負荷率較低、進水水質水量波動較大、出水水質難穩定達標等問題,通過深度剖析原因,科學地提出了針對性的解決對策,以期為我國城市污水處理廠的穩定運行提供參考,為水環境綜合治理做出貢獻為全面貫徹《水污染防治計劃》,全國各城市先後開展黑臭水體整治工作。
城市污水處理廠在保障水環境安全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建設污水處理廠是解決城市水污染的重要手段。
「十三五」全國城鎮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規劃中提出,到2020年底,要實現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95%,縣城不低於85%。「九五」期間,我國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開始實施,城鎮污水處理設施的建設和運行開始成為各地落實水污染物減排責任目標的主要途徑。
在中央財政資金和相關政策的大力支持下,經過「十一五」、「十二五」的發展,我國污水處理廠建設取得了跨越式的進展,城鎮污水處理廠的數量和規模迅速提升,城市污水處理能力不斷提高。
統計資料顯示,至2016年末,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93.44%,其中污水集中處理率89.8%。截至2010年,全國共有城鎮污水處理廠2496座,較2006年相比提高了140%。到2016年末,城鎮污水處理廠數量達到3552座,與2010年相比增加了29%。
但是,污水處理率與處理能力的持續提高與水環境污染依然矛盾突出。環保部公布的《2016中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全國地表水1940個監測斷面中,仍有32%為IV類及以下水體。截止2017年底,住房與城市建設部和環保部認定的全國城市黑臭水體數量有2100個。
與此同時,污水處理廠排放標准不斷提高,2015年發布的《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明確提出,現有城鎮污水處理設施,要因地制宜進行改造,2020年底前達到相應排放標准或再生利用要求;敏感區域(重點湖泊、重點水庫、近岸海域匯水區域)城鎮污水處理設施應於2017年底前全面達到一級A排放標准,建成區水體水質達不到地表水Ⅳ類標準的城市,新建城鎮污水處理設施要執行一級A排放標准;到2030年,力爭全國水環境質量總體改善,水生態系統功能初步恢復。
由於我國城鎮污水普遍存在著水質水量變化幅度大、碳氮比偏低、無機懸浮固體含量高、冬季水溫低、工業有毒有害污染物沖擊等突出問題,明顯影響污水處理設施的正常運行,出水難以穩定達標。即使在達標排放的情況下,符合一級A/B標準的水質仍接近V類水(表1),是水環境的重要污染源。
表1我國城鎮污水處理廠排放標准主要污染物指標對比 單位:mg/L
一些城郊結合部因居民亂扔、亂排生活污水,對水環境也帶來嚴重危害。為此,本文作者深入分析了我國南北方具有代表性的污水廠存在的問題及原因,並提出解決對策,以期為我國城市污水處理廠的穩定運行提供參考,為水環境綜合治理做出貢獻。
1存在問題及原因分析
1.1運行負荷率普遍較低,部分超負荷運行
根據住房與城市建設部2012年發布的《城鎮污水處理廠運行、維護及安全技術規程》(CJJ60-2011),城鎮污水處理廠年處理水量應達到計劃指標的95%以上。我國大部分地區的污水處理廠運行負荷率偏低,難以達到住房與城市建設部的要求。
遼寧省污水處理廠月均負荷在80%以上的僅占污水廠總數32%。通遼經濟技術開發區污水處理廠現狀水量未達到設計值,近一半處理設施閑置。廣西城鎮污水處理廠2010年負荷率達到60%以上的污水廠占總量的65%。三峽庫區2014年176座污水處理廠的平均運行負荷僅為56.5%。
全國已建污水處理廠平均運行負荷率僅有65%~70%,遠低於德國2008年污水處理廠平均運行負荷率95%。而一些城市由於經濟發展迅速,人口數量增長過快,污水處理廠已超負荷運行,處理壓力大。
污水廠處理設施負荷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廠網建設不配套,污水管網覆蓋率和收集率偏低。污水處理廠只有和排污管網配合使用,才能發揮治污作用。
由於污水廠建設相對簡單、集中、建設周期短,管網建設相對復雜、牽涉面廣、建設周期長,我國城市管理者普遍重建廠、輕管網、輕管理。
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全國共有城鎮污水處理廠3552座,與2010年相比增加了29%,排水管道長度僅增加了17%。配套管網與污水處理廠建設不同步,導致一些污水處理廠建成後面臨無污水可處理的尷尬境地。
有些城市先期只建設了污水干管,由於資金不到位支管網建設推進緩慢。部分城市新建的管網存在諸多問題無法與已有干管接駁,如設計標高與已有干管不一致,已有干管積水堵塞等。
導致建成管網沒有「織網成片」,污水收集率偏低。另一原因是污水廠設計規模與實際情況不符。由於部分城市對污水處理廠建設前期工作重視不夠,對污水來源和收集缺少詳細的規劃和充分的論證,管網、泵站等輔助設施建設相對滯後,設計規模往往基於理論設計計算。在經濟相對落後的地區,人均實際用水量和污染物排放量相對偏低,導致設計規模偏大,實際污水量不足。
而在一些發展較快的城市,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污水產生量不斷增加。污水廠設計規模滯後於人口經濟增長速度,污水廠處理能力不足,出現超負荷運行現象。
1.2進水水質水量波動較大,與設計值不符
污水廠原水水質和水量是影響污水處理工藝運行穩定性的重要因素。我國城市污水廠進水水質水量波動較大,部分污水廠進水負荷波動幅度可達到-47%~4%。
上海白龍港污水廠進水BOD5日平均濃度波動范圍為14~382mg/L,CODCr波動范圍為96~824mg/L。昆明市合流制排水區域污水處理廠進水受雨季影響,懸浮物波動大。除了水質波動,一些污水廠進水水質有機物濃度與設計值有差異,嚴重影響了污水處理效果。
寶雞高新區污水處理廠實際進水水質除NH3-N和TN外,其他各指標均高於設計值。寶雞十里鋪污水處理廠進水TP高於設計值外,其它各指標均低於設計值。
分析原因,主要是排水管網雨污分流不徹底、管網漏損、沿河截污沖擊污水處理系統。我國老城市的排水體制一般為雨污合流制,後來部分城市改為截流式合流制。
合流制排水體制下,污水處理廠進水水質受多種因素影響。雨季時排水管網同時收集了生活污水和大量的雨水,引起污水廠水量的波動。
其中初期雨水污染物濃度高、污染嚴重,部分污染物指標高於旱季污水濃度,造成水質的波動。在我國,由於管網維護的不及時,老舊管網滲漏嚴重,地下水、河水及雨水的混入也直接影響了進入污水處理廠的水量、水質。
在一些南方地區,由於前端管網建設不完善,污水廠旱季水量偏小,需要抽取河道水;但在雨季,雨污合流管網的水量又遠超過污水廠的處理規模,造成了旱雨季水質波動較大。
沿河截污系統對污水處理系統的沖擊,是造成水質水量波動的又一原因。作為合流制改造過程中的過渡產物,沿河截污系統在一些南方城市較為常見。
該系統可極大程度地改善河流長期以來的黑臭狀況,但也存在一些問題。系統雨季收集的合流水含有大量雨水,導致污水廠旱、雨季污水處理量逐年加大,污水處理廠雨季負荷普遍偏大。
而截污箱涵系統大部分尚未配備相應的末端處理設施,攜帶大量污染物的初小雨直接進入污水廠,造成水質波動,處理效果難以保障。
另外,我國處於經濟快速發展階段,區域經濟差異明顯。經濟相對發達、人口密集地區的城市不斷擴容,但實際擴容速度與規劃往往不一致,致使污水增長量與污水廠設計規模不一致。
當污水量超過設計規模時,污水處理廠處於「吃不飽」狀態,當設計規模超過實際處理需求時,又造成「大馬拉小車」現象。
西北地區的污水處理設施則由於服務數量不足、管網配套差等問題處於「吃不飽」狀態,這些都影響著污水處理廠的進水水質水量。
1.3出水水質難以穩定達標,NH3-N、TN超標
我國現有污水處理廠大部分執行《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准》(GB18918-2002)一級標准,其中執行一級A標準的占總數量的29.3%,執行一級B標準的接近60%。截至2016年底,我國僅有30%的污水廠尾水達到一級A標准,高達70%的污水處理廠排放標准達到或低於一級B排放標准。
大部分污水廠主要超標污染物為NH3-N、TN,上海市白龍港污水處理廠採用A2/O工藝,出水NH3-N一級B達標率僅有46%,TN一級B達標率68%。
三峽庫區176座污水廠一級B達標率60.7%,通遼污水廠一級A達標保障率低於50%,寶雞十里鋪污水廠NH3-N、TN一級A達標保障率分別為42.4%、42.5%。
廣州新華污水處理廠出水TN和NH3-N在1-3月份偶爾超標,不能穩定達到一級A標准。污水處理廠出水水質不達標,無法充分發揮效能,不僅降低了污水廠投資效益,也給污水廠運行管理帶來困難,應充分引起運行管理者的重視。
工藝是污水廠處理效果的關鍵保障因素,我國城鎮污水廠使用的工藝主要為普通活性污泥工藝、氧化溝及其改良工藝、A2/O及其改良工藝、SBR及其改良工藝、A/O及其改良工藝和曝氣生物濾池(BAF)工藝,這六類工藝覆蓋了全國90%以上城鎮污水處理廠的主體工藝類型。
上述工藝具備脫氮功能,而實際運行中由於進水水質水量波動或與設計值不符、生物處理設施超負荷運行、碳源不足、碳氮比不足等原因,出水難以達到排放標准。
當污水處理廠進水BOD5、TN、TP濃度低於設計進水濃度時,從多方面嚴重影響污水處理效果。一方面,污水中BOD5濃度過低導致生物處理單元中的微生物所需有機物不足,影響反硝化階段脫氮效果。
另一方面,進水污染物濃度偏低時生物反應池中曝氣量高於微生物需求量。如不能及時調整曝氣池曝氣量,容易出現曝氣過量,導致活性污泥沉澱分離效果較差。
除此之外,南方地區冬季缺少保暖措施,致使進水水溫較低,不利於硝化反硝化細菌的生長,出水NH3-N、TN濃度無法保障。除了工藝方面的原因,污水廠的運行管理水平也對出水水質有重要影響。
污水廠的運行是一個復雜的過程,操作人員應在水質、環境條件發生變化的條件下,充分利用各種工藝的彈性進行適當調整,及時發現並解決問題。
操作人員除了要具備一定的物理、化學及微生物學方面的知識,還需了解污水處理基本知識、廠內構築物的作用以及化驗指標的含義及其應用等。
在國外,污水處理廠的運行通常由博士來實施。在國內,由於薪資水平等原因的限制,大部分污水廠的員工學歷層次普遍偏低、技術素養不足,往往憑經驗操作污水廠各工藝設施,嚴重製約和影響污水處理廠整體運行水平。
1.4其他問題
隨著工業化、城市化進程的推進,城郊結合部生態環境問題日益凸顯。這種「結合」是城市與鄉村、農業與工業、農民與市民的結合,充滿著一種不確定的、動態的過渡和轉型。
城郊結合部的城中村建築廢棄物、生活垃圾四處堆積,居民亂排生活污水,流經的小河流顏色發黑,垃圾漂浮,污染嚴重。
如果不能得到有效控制,時時威脅著當地居民的健康。由於制度措施的不完善、管理不到位,使得城郊結合部出現這樣的難題。工業園區的發展對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日益顯著,但隨之而來的環境污染也在加劇。
大型集中的工業園區一般都有污水處理廠,對大量的、中小型工業企業的廢水,採用經預處理後與園區生活污水合並處理的方式,實際運營過程中也有不少問題出現。
一是實際水量與設計不符。在園區污水處理廠設計階段,由於對發展規模預估不足,實際污水量超出污水處理廠處理能力。部分企業由於生產狀況不穩定,使污水處理廠處理量不足。
二是實際進水水質與設計不符。實際入園企業的類型與規劃不符,導致污水特徵發生較大變化,使污水廠難以達標排放。
2對策與建議
2.1政府統籌規劃,污水處理廠、管網建設同步推進
政府各部門應結合各自職能,協調一致,科學組織,實現污水處理廠的長效管理[11]。住建部門會同環保、發改委等部門,緊跟城市發展腳步,牽頭編制污水處理廠、污水管網的統籌規劃,以前瞻性思維規劃和設計污水處理廠。
地方政府要制定政策推進污水處理廠的運營規范化,與物價、住建、財政等部門聯合,因地制宜地研究制定與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的污水處理收費制度。
財政部門應增加對污水處理廠的資金投入,創新投資建設運營模式,提高污水廠運行人員的工資水平,從而吸引高水平、高素質的人才進行運行管理。環保部門要加強對污水處理廠出水水質的檢查監督,對整治不力的要嚴肅查辦。
2.2完善污水收集系統,實現水量濃度「雙提升」
為充分發揮污水廠效能,要堅持廠網並舉,將排水管網和污水廠作為一個整體建設。首先要加快新增污水管網建設,建成從「用戶—支管—干管—污水處理廠」路徑完整、接駁順暢、運轉高效的污水收集系統,提高已建污水廠運行負荷。
其次是要強化老舊管網改造,對漏損嚴重的管網、排水口、檢查井進行維修,減少管道淤積,確保收集的污水水質、水量穩定。再者是要徹底進行合流制管網改造,難以改造的地區加快建設截流、調蓄等設施,減少雨季雨水對污水廠水量水質的沖擊。
2.3源頭分散處置初期雨水,減輕進廠污水量變化幅度
針對初期雨水影響進水水質水量問題,宜源頭分散處置。從初期雨水的特點和國內外初期雨水處置經驗來看,初期雨水應採用源頭分散收集、分散處置等方式;初期雨水集中收集非常困難,主要原因在於若設置集中收集系統,上游初期雨水到達時,下游早已是干凈的雨水,很難保證能夠收集到20~30分鍾前的初期雨水。
已建設初小雨收集系統的城市,應增設相應末端處理設施,減輕初小雨對污水處理廠的水質影響。有條件接入污水處理廠處理的,應論證污水處理廠具備接收條件後再接入。
2.4加強管網精細化管理,防患於未然
重視建成污水管網的日常管理與維護工作,加強管網的精細化管理[12]。首先是要加強日常巡查,對存量管網「修補測」、「定期體檢」並加以修繕。
採用CCTV和QV手段對管道內部進行檢測,掌握其病害的分布狀況和程度,為管道修復提供基礎。其次要實行定期清淤制度,保證污水管道正常通水。
目前大部分城市管道仍採用人工清淤,不僅工作環境惡劣,且效率低下,無法滿足需求。可引進高科技清淤手段,如清淤機器人等,實現自動高效清淤。
再者,對排水管網數據進行信息化處理,建立污水管網水質在線監測系統等,實時掌握水質情況。當水質出現異常時可及時查出管段存在問題,並提醒污水處理廠採取有效應對措施[34]。
2.5優化污水處理廠服務范圍,提標擴容
污水處理廠一般位於城市建設區,隨著城市建設和城市更新的開展,城市污水量增長較快而污水處理廠或污水系統擴容困難的矛盾日益突出。
對污水廠超負荷運行的地區,通過服務范圍的調整解決污水處理廠污水增量問題有著重要的意義。同時考慮提升污水處理廠處理能力,進行污水廠擴建。
按照GB18918-2015《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准(徵求意見稿)》的要求,自2016年7月1日起新建污水處理廠和自2018年起敏感區現有城鎮污水處理廠均執行一級A標准。
對排放標准較低污水處理廠改造,因地制宜合理選擇改造措施,提高出水水質。提標改造路徑一般包括水力改造、設備改造和工藝升級改造等,其中污水處理工藝改造是提高出水水質的關鍵。
TN和NH3-N主要通過生化系統處理去除,這兩個指標是生化系統改造的主要目標污染物。TN的去除效果受制於進水碳氮比,由於我國大部分污水處理廠進水碳氮比偏低,可通過改進運行方式,合理利用內部碳源,或投加碳源的方式,提高反硝化能力。
當NH3-N不達標時,可在二級生物處理後增加曝氣生物濾池。涉及具體項目時,按照「一廠一策、分門別類」的原則制定適宜的工藝方案。
2.6集散結合,統籌治水
城市主城區的生活污水應集中處理,通過建設完善污水管網將污水收集到污水處理廠集中處理。而在城郊結合部,有條件建設管網的城市應逐步完善管網系統,對污水進行集中處理。短期內無法建設管網系統的,應採取分散處理的措施。
分散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裝置,具有移動靈活、自動化控製程度高、處理效果好的特點,在城中村等分散式污水處理中已有大量應用,是解決城郊結合部水污染的有效措施。
工業園區污水廠存在的問題並不是一個企業的問題,需要改革和發展來解決,加大對污染源排放的控制力度,工業企業要嚴格執行相關法規,確保廢水達標排放。
3結語
城鎮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是城鎮發展不可或缺的基礎設施,是減少水體外源污染的重要手段,保障其安全、穩定、高效地運行,對於水環境治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目前我國污水處理廠運行中仍存在一些問題,有的放矢地總結存在問題,可為今後污水廠科學化管理奠定基礎。只有政府部門統籌規劃,加強頂層設計,不斷完善污水收集系統,加強管網精細化管理,進行提標擴容建設,才能充分發揮污水處理廠的環境效益,改善城市水環境質量,促進水環境治理成效的長久保持。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5.  水污染治理現狀

一、水污染源治理現狀

70年代,我國的工業污染治理主要集中在點源上,以治理工業「三廢」為主;80年代,通過調整不合理的工業布局、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結合技術改造,強化環境管理等措施,對工業污染進行了綜合防治,並在小范圍內開展了區域環境綜合治理;進入90年代以來,在加強工業污染防治的同時,大規模開展了重點城市、流域的區域環境綜合整治和農村面源污染防治,力爭使部分城市和地區環境質量有所改善。國家確定的「三河」、「三湖」的水污染防治全面展開。

1998年度我國廢水排放總量為395億t,化學需氧量(COD)排放量為1499萬t。分別比上年下降了5.0%和14.7%,其中,工業廢水排放量201億t,化學需氧量排放量806萬t,分別比上年降低了11.5%和24.9%;生活污水排放量194億t,化學需氧量(COD)排放量693萬t,分別比上年增加了2.6%和1.3%(表7-3)。

表7-31998年與1997年廢水及化學需氧量排放對比

縣及縣以上工業和重點鄉鎮工業廢水處理率和排放達標率分別為87.4%和65.3%,比上年分別提高了8.5%和10.9%。全國已建成並運行的城市污水廠266座,日處理能力1136萬t,城市污水集中處理超過20%。

二、水污染治理技術現狀

1.污水常規處理技術

污水處理技術,按其作用原理大體可分為物理法、化學法和生物法三類。物理法是利用物理作用使污染物在不改變其化學性質條件下從污水中分離的方法,如沉澱、過濾、氣浮、吸附、蒸發等方法,多用於污水的預處理和後處理;化學法是利用化學反應作用來分離、回收污水中的污染物,或使其轉化成無害物質的方法,如混凝法、中和法、氧化還原法、電解法等,多用於污染物濃度較高、毒性較大或微生物難以降解的工業污水處理;生物法則是利用微生物新陳代謝功能使污水中呈溶解和膠體狀態的有機污染物降解並轉化為無害物質的方法,多用於可生化性較好的有機污水的治理。生物法根據微生物對氧的需求可分為厭氧法和好氧法兩大類,同時又根據生物絮體在反應器中的存在方式分為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兩種。厭氧法多用於處理高濃度污水,好氧法則多用於處理較低濃度污水。

國內外污水處理工藝主要以生物法技術為主,原因在於生物法具有微生物來源廣、種類多、繁殖力強、容易馴化和發生變異的特點,處理成本相對較低。特別是近些年來,隨著對微生物凈化機理和反應動力學認識的深入,生物法技術也更加成熟和完善,不僅凈化效率和出水效果有了很大提高,運行成本也有了大幅度降低。我國污水處理雖然起步較晚,但在消化吸收國外技術基礎上,通過積極的研究與開發,也已形成了一系列適合我國國情的新技術、新工藝。

目前國內外普遍採用的污水處理工藝包括:好氧法中的傳統活性污泥法、氧化溝法、A-B法、生物接觸氧化法;厭氧法中的厭氧污泥床法、兩相厭氧消化法;厭氧、好氧相結合的A-O法、A-A-O法等。

(1)傳統活性污泥法。傳統活性污泥法自1914年在英國曼徹斯特建成第一座試驗廠以來已有80多年歷史,通過多年生產實踐中的不斷完善,現已十分成熟,並在許多國家的大中型污水廠應用。其凈化機理重點利用了微生物對數增長期的高活性,因此具有凈化效率高的特點。

該工藝的優點是凈化效率高,出水效果好;缺點是污泥產量大、脫氮除磷能力差,操作管理技術要求嚴,一旦疏與管理將引起活性污泥的異常現象(如生物中毒、污泥膨脹等),重新恢復需較長時間;因此該工藝目前已逐步被其它工藝取代。

土耳其安長拉污水處理廠,日處理水量76.5萬t,運行參數如表7-4。我國北京(高碑店)城市污水廠、天津(紀莊子)城市污水廠也屬此類。

表7-4土耳其安卡拉污水處理廠效果

(2)氧化溝法。氧化溝又稱循環曝氣池或氧化渠,50年代由荷蘭衛生工程研究所開發,屬活性污泥法的變種,凈化機理也稍有不同。開發的目的在於滿足污水處理要求的同時,使剩餘污泥量進一步減少,從而降低污泥處理成本。原理是通過延長曝氣反應時間,並採用環形循環曝氣池,使污水在池內有一個較長的循環期,在距曝氣器較近的區段溶解氧濃度高,微生物處於高活性期,有利於有機物的降解;在遠離曝氣區,溶解氧濃度偏低,微生物處於缺氧環境,有利於提高系統中污泥的自身消化和脫氮、磷能力。氧化溝法就其結構形式而言,又有許多變種,其中較典型的有奧拜爾式(orbal)、卡魯塞爾式(cor-rousel)和交替式。

該工藝的優點是工藝流程簡單,出水水質好,氮、磷去除率高,污泥產量少。缺點是污水停留時間長、基建投資大,同時由於該法採用表面轉蝶曝氣,水渠較淺,不僅曝氣效率低,對環境溫度要求也較高。

工程實例:河北省邯鄲市橋東污水廠引進丹麥技術建成了一套三溝交替式氧化溝系統,水處理規模10萬m3/d,各項運行指標均優於設計要求(表7-5)。北京燕山石化公司石油化工污水廠(6萬m3/d)、昆明市蘭花溝污水廠(5.5萬m3/d)則分別採用的是奧拜爾式和卡魯塞爾式氧化溝,運行效果也十分理想。

表7-5邯鄲市污水處理廠運行效果

(3)A-B活性污泥法。A-B活性污泥法又稱吸附-生物氧化法,是德國亞琛大學賓克教授於70年代中期,為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氮、磷和難降解有機物而設計的。該法按微生物反應原理將污水處理過程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A)為高負荷吸附合成段,第二段(B)為低負荷生物氧化再生段。通過分段,使每段中的生態系相對獨立,避免生物間的相互干擾,可充分發揮不同生物群體自身的凈化作用,提高系統的總體凈化能力。在A段,由於微生物較強的吸附作用和自身合成能力,不僅能較高程度地去除可生物降解污染物,還可大量去除難降解污染物;在B段,由於在低負荷環境下運行,有利於消化菌和聚磷菌的繁殖,因此還可提高系統的脫氮、除磷能力。

該工藝的特點是:凈化效率高、基建投資省、耐沖擊能力強、出水水質好。缺點是工藝較復雜,運行管理不便。

工程實例:德國Krefeld污水處理廠,日處理污水2.4萬m3/d,進水水質BOD5400mg/L、COD800mg/L、TKN45mg/L、TP10mg/L,其處理結果見表7-6。

表7-6德國Krefeld污水處理廠運行結果

(4)生物接觸氧化法。生物接觸氧化法屬生物膜法的一種,70年代由日本初創。原理是在生物反應器中裝載填料(或稱載體),利用微生物自身的附著作用在填料表面形成生物膜,使污水在與生物膜接觸過程中得到凈化。該方法由於填料的存在,一方面增大了反應池內的生物量,提高了系統的凈化能力;另一方面還由於生物膜是由好氧菌、厭氧菌、兼性菌、真菌、原生動物和較高等的水生動物共同組成的高密集生態系,因此具有良好的凈化效果。

生物接觸氧化法的供氧多採用底部鼓風曝氣方式,空氣氣泡在填料間迂迴上浮過程中,一方面可與生物膜充分接觸,提高氧的利用率,降低鼓風動力消耗。另一方面由於氣泡的攪動作用,還可促進生物膜的更新,提高生物活性。

該法的優點是凈化效率高,抗沖擊能力強,污泥產率低,操作管理方便,動力消耗低,脫氮除磷能力強。缺點是對於較大型污水廠需要填料量過大,不便於運輸和裝填。近幾年我國又在普通生物接觸氧化工藝基礎上根據生物吸附原理,開發出了二段生物接觸氧化工藝,進一步提高了該技術的凈化效率和脫氮除磷能力,拓寬了應用范圍。

工程實例:北京燕山石化公司星城生活污水處理廠(2萬m3/d)、內蒙古東勝市城市綜合污水處理廠(3萬m3/d)、河北邯鄲叢台酒廠(2000m3/d)、河北晉州市印染廠(2000m3/d)等均採用了二段生物接觸氧化工藝,運行效果良好。

(5)上流式厭氧污泥床法。厭氧法也稱厭氧消化法,是在無氧條件下,借兼性菌及專性厭氧菌對有機物的消化降解作用,使污水得到凈化的方法。消化降解過程可分為酸性水解和鹼性消化(鹼性發酵或甲烷消化)兩個階段。在第一階段中,通過酸性腐化菌或產酸菌的作用,最終產物是包括丁酸、丙酸、乙酸和甲酸在內的有機酸以及醇、氨、CO2、硫化氫、氫以及生物能量,為下一階段的甲烷消化作準備;第二階段中,在甲烷菌的作用下,第一階段的產物進一步分解成消化氣,主要產物是甲烷(CH4)和二氧化碳(CO2)。

上流式厭氧污泥床法就是在厭氧反應原理下產生的。所謂污泥床,是指在人工培養或馴化條件下,厭氧污泥以顆粒狀絮體形式沉積於反應器的底部所形成的高濃度污泥層。當污水向上流動、首先穿過污泥層時,就會使大部分有機物轉化為消化氣。因此,上流式厭氧污泥床法成功的關鍵是要形成沉降性能良好的顆粒狀高活性污泥。

該方法的優點是有機負荷高,凈化能力強,能夠直接處理較高濃度的有機廢水,並能產生新的能源。缺點是對反應溫度要求嚴,當污水中含硫化合物濃度較高時會對反應產生抑製作用。

目前,該方法已廣泛應用於高濃度有機廢水處理中,如啤酒、制葯、食品、肉類加工、酒精等行業。

(6)兩相厭氧消化法。前已述及,厭氧消化過程包括酸性水解和鹼性消化兩個階段,每一階段都有自己獨立的微生物群體參與其反應。由於兩大類微生物群體對環境條件的要求有很大差異,對底物的反應速率也不相同,整個反應過程受鹼性消化速率所控制。因此,當在同一個消化池中生活棲息這兩大類微生物群體時,必然不能使它們都處於生長繁殖的最佳狀態,發揮各自應有的作用。兩相厭氧消化法就是根據這一原理,將兩個反應階段分別在兩個消化池中完成,使每一段的生物菌體都生長在各自最佳環境條件,從而大大提高了消化效率、有機物分解程度和系統有機負荷,還提高了消化氣中甲烷的純度。此外,由於酸化水解段中微生物群體對反應環境(水質、溫度、pH值等)的要求范圍比第二段寬得多,因此還增強了該工藝的適用范圍,特別是對於難降解的有機污染物,通過第一段的預處理,可較大程度地提高污水生化性能,為後續處理打下了良好基礎。

目前,由於兩相厭氧第一段的特殊凈化作用,人們還利用這一點,使其與好氧法工藝直接相連,開發出了A-O和A-A-O法等新工藝,克服了好氧法不敢涉足高濃度污水或生化性較差污水的不足。

2.污水處理非常規技術

污水二級處理,並不能徹底解決對環境的污染,處理後的污水也不能直接回用於工農業生產。隨著世界各國水資源的急劇短缺,單純的污水二級處理已遠不能滿足經濟發展的需要,因此在西方發達國家已逐步開始了污水三級處理和深度處理,但在實際運行中,其昂貴的基建投資和運行費用使許多水廠陷入了困境。為了尋求既經濟又節能的處理技術,人們打破常規,又重新回到了自然凈化的老路。如近幾年大力推廣應用的土地處理、人工濕地和氧化塘技術等,被稱為革新與代用技術(Innovative and Alternative Technology),簡稱IA技術。目前IA技術在發達國家的污水深度處理中已廣泛應用,如美國、英國、加拿大、以色列等國。在污水二級處理方面,發展中國家也進行了大膽嘗試,並取得了良好的處理效果,在許多國家得到了推廣和應用,如中國、印度、巴西等國。

IA技術的優點是基建費用和運行費用低、操作管理簡單、易維護、處理水質好。缺點是凈化效率較低、佔地面積大、不適宜在寒冷地區應用。

(1)土地處理系統。土地處理系統是在人工控制條件下將污水投配在土地上,通過土壤吸附、微生物分解和植物根系吸收,使污水得到自然凈化的污水處理技術。基本工藝包括:漫滲、快滲、地表面漫流和濕地。為了更好地提高凈化效率和經濟效益,有的還專門引種了具有較高經濟價值、較強凈化能力和適應能力的植物或林木,稱為人工土地處理系統。利用該技術最有代表性的國家是以色列。在該國,經過二級處理的污水幾乎80%以上都要再經土地處理進一步凈化,然後回用於工農業生產。

我國近幾年也開展了這方面的研究,並在污水二級處理中得到廣泛應用,如北京燕山石化公司的人工濕地和內蒙古寧城老窖酒廠的土地快速滲濾系統等。

(2)穩定塘(俗稱氧化塘)。穩定塘是利用天然或經人工改造、修建的池塘,通過諸如厭氧、好氧、兼性生物分解和水生植物吸收等自然凈化能力,完成污水凈化的處理技術。穩定塘根據塘中溶解氧含量的不同,可分為厭氧塘、好氧塘和兼性塘,在實際應用中根據各種塘體的功能、效能進行單獨使用或組合使用。處理負荷以系統自凈能力為限。為了進一步提高系統的凈化能力,還可加入許多人工措施,從而又派生出了諸如強化曝氣塘、水生植物塘和生態系統塘等。

工程應用:如聯邦德國Ohlstadt城的Biolak曝氣塘、巴西Bahia省的水葫蘆塘和我國北京燕化公司牛口峪水庫的生態塘等。

(3)生態系統法。生態系統法是根據生態學觀點和系統學理論,通過多種廉價處理技術的優化組合,實現污水凈化的技術方法。該法1990年於我國北京燕山石化公司牛口峪水庫石油化工污水處理中(5.5萬m3/d)首次應用,不僅取得了良好的處理效果,還迅速恢復了庫區生態,得到了國內外環保專家的高度評價,被稱之為既治標又治本的「中醫療法」。

採用的生態系統包括:

·有機質→菌、藻類→原(後)生動物→高級水生動物(生物凈化系統)

·有機質→微生物→水、陸生植物(植物凈化系統)

·有機質→生物床→土壤層(土壤凈化系統)

6. 節水型城市考核標準的技術考核指標

(十二)萬元地區生產總值取水量(GDP)(單位:立方米/萬元)低於全國平均值50%或年降低率≥5%。
統計范圍為市區。採用最近兩年的數據。
(十三)萬元工業增加值取水量(單位:立方米/萬元)低於全國平均值50%或年降低率≥5%。
統計范圍為市區工業企業。採用最近兩年的數據。
(十四)工業取水量指標達到國家頒布的GB/T18916定額系列標准。即:GB/T18916.1-2002、GB/T18916.2-2002、GB/T18916.3-2002、GB/T18916.4-2002、GB/T18916.5-2002、GB/T18916.6-2004、GB/T18916.7-2004等。
統計范圍為市區。
(十五)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75%(不含電廠)。
統計范圍為市區工業企業。
(十六)節水型企業(單位)覆蓋率≥15%。
統計范圍為市區。
(十七) 城市供水管網漏損率低於CJJ92-2002《城市供水管網漏損控制及評定標准》規定的修正值指標。
考核范圍為城市公共供水。
(十八)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單位:升/人.日)不高於GB/T50331-2002《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標准》的指標。
(十九)節水器具普及率100%。
考核范圍為城市建成區。
(二十) 城市再生水利用率≥20%。
(二十一)城市污水處理率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80%、地級市≥70%、縣級市≥50%。
(二十二)工業廢水排放達標率100%。
考核范圍為市區。 序號 項目 考核內容 考核評分標准 分數 扣分原因 得分 1 依法管水 有城市供水、城市節水、城市地下水管理的法規、規章,依法對用水單位進行定期全面檢查、對節水各項工作進行管理。 1、有人大或政府頒發的有關供水、節水、地下水管理法規或規章各得1分;2、節水熱潮檢查人員持有市級以上的行政執法證件,對用水單位依法進行檢查的得1分,實行節獎超罰,積極開展宣傳的得1分。 5分 2 節水機構 有城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城市節水和城市地下水開發、利用和保護管理工作,市、區(縣)、局(總公司)及用水單位都有專門機構或專人負責 1、市編委有編制和管理職責文件,並已落實和正常開展工作得1分;2、主管部門設立有專門帳戶及收支兩條線得1分;3、有健全的三級管理網得1分;4、有負責城市節水和地下水管理工作機構,領導、編制、經費落實得1分。 3 節水規劃 依據本市總體規劃,根據國家、省提出的編制節水中長期規劃大綱的深度要求,編制完成本城市節水中長規劃,並經省級以上城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批准。 1、有城市節水中找期規劃的得1分;2、經省級以上城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批準的得1分。 4 水資源可持續利用 根據城市總體規劃,有具體城市供水中長期規劃和全市水資源儲量、分布情況及水資源開發、利用、保護工作設計方案。合理開發、調蓄、治理地下水、地表水資源,有效控制用水量增長,做到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沿海城市鼓勵使用海水資源,節約淡水資源。 1、有城市供水中長期規劃的得1分;2、有全市水資源儲備、分布情況完整資料得2分;3、有水資源開發、利用、保護工作方案,沿海城市使用海水資源的得2分;4、能夠合理有效控制用水量增長的得1分。 5 城市污水處理回用 積極開展城市污水集中處理回用、中水設施建設。 1、有城市污水處理規劃並實施得1分;2、開展中水設施建設、推廣使用中水和城市污水回用得1分;3、污泥綜合利用得1分。 6 城市地下水管理 根據城市供水的中長期規劃,城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對城市地下水實行有效管理,徵收城市水資源費,有計劃地開發、利用和保護城市地下水,控制地面沉降,保證城市建設安全。 1、對城市地下水實行有效管理得1分;2、徵收水資源費收費率達95%以上得2分(80%-95%得1分,70%-80%得0.5分);3、有市級控制地面沉降規劃得1分;4、實行計劃開采和進行水質檢驗各得0.5分。 7 嚴格控制自建供水設施建設 嚴格控制城市自備井的打井審批,在城市供水管網服務范圍內不得進行自建供水設施建設。 1、使用自備井的單位自備井審批、驗收等收續齊全得2分;2、城市供水管網服務范圍內1999-2000年未有新的自建供水設施(更新井除外)建設得1分。 8 建立城市節水指標體系 有科學合理的節水指標體系,有相應的統計報表制度、規范化的統計報表和科學合理的計算方法。 1、城市用水實行計劃管理,按進時下達計劃用水指標,超計劃加價收費得2分;2、有經統計局審批的規范統一的統計報表和計算方法得2分。 9 節水科研和設施建設 有計劃、有組織地進行節水科研和節水設施建設,並落實資金渠道。新建、改建、擴建工程項目必須要求節水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對浪費水的工藝設備要有計劃地進行更新改造。 1、有節水科研計劃和節水措施技術改造計劃各得1分;2、落實資金完成計劃得1分;3、新建、改建、擴建工程項目節水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得2分。 10 節水器具 禁止使用國家明令淘汰的衛生潔具。 1、有工業生產用水定額,經省級經貿主管部門批准,實行定額管理的得3分;2、城市主要產品用水定額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得1分。 4分 11 定額管理 建立科學合理的單位產品先進用水定額。城市主要產品的單位產品取水量要達到國內較先進水平。 1、節水管理實行微機管理得1分;2、按規定周期進行水平衡測試得1分;3、城市有統一、規范的管理基礎資料得2分;4、有計劃進行節水培訓得1分。 4分 12 節水科學管理 提高節水科學管理水平,運用微機等先進手段和水平衡測試等科學方法進行節水日常管理,使基礎管理達到規范化、標准化。 1、節水管理實行微機管理得1分;2、按規定周期進行水平衡測試得1分;3、城市有統一、規范的管理基礎資料得2分;4、有計劃進行節水培訓得1分。 查看全市連續兩年有關資料,每低1%扣0.5分。 5分 13 城市用水相對經濟處增長率指數 ≤0.5 查看全市連續兩年有關資料,每低1%扣0.5分。 1分 14 城市取水相對經濟年增長指數 ≤0.2—0.5 查看全市連續兩年有關資料,每低1%扣0.5分。 1分 15 萬元國內生產總值(GDP)取水量降低率 ≥4% 查看全市連續兩年管理有關資料,每低1%扣1分。 1分 16 城市計劃用水率 ≥95% 查看全市連續兩年管理有關資料,每低1%扣1分。 5分 17 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 ≥75% 查看工業系統連續兩年資料,每低1%扣1分。 5分 18 間接冷卻水循環率 ≥95% 查看工業系統連續兩年資料,每低1%扣1分。 4分 19 鍋爐蒸汽冷凝水回用率 ≥60% 查看工業系統連續兩年資料,每低1%扣0.5分。 1分 20 工藝水回用率 ≥50% 查看工業系統連續兩年資料,每低1%扣0.2分。 1分 21 工業廢水處理達標率 ≥80% 查看工業系統連續兩年資料,每低1%扣0.2分。 3分 22 工業萬元產值取水量遞減率(不含電廠) ≥5% 查看工業系統連續兩年資料,每低1%扣1分。 1分 23 自建設施供水管理率 ≥98% 查看自建設施系統連續兩年資料,每低1%0.5分。 9分 24 自建設施供水裝表計量率 ≥100% 查看自建設施系統連續兩年資料,第低1%扣1分。 4分 25 城市污水集中處理率 ≥40% 查看城市污水集中處理連續兩年資料,第低1%扣0.5分。 3分 26 城市污水處理回用率 ≥20% 查看城市污水集中處理連續兩年資料,每低1%扣0.5分 2分 27 非居民城市公共生活用水重復利用率 ≥30% 查看非居民城市公共生活用水連續兩年每低1%扣0.2分 1分 28 非居民城市公共生活用水冷卻水循環率 ≥95% 查看非居民城市公共生活用水冷卻水循環利用連續兩年資料,每低1%扣0.1分。 1分 29 居民生活用水戶表率 ≥98% 查看城市居民用水戶表連續兩年資料,每低1%扣0.5分。 5分

7. 山東水資源需求現狀,水資源浪費現狀和水污染現狀是什麼

水是生命之源,更是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無可替代的基礎性自然資源和戰略性經濟資源。是否擁有量足質優的水資源、營造永續平衡的水環境,是影響一個國家和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和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因素之一。作為人口大省和經濟大省的山東,多年來水資源的短缺和水環境的惡化已成為制約全省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一大「瓶頸」。2003年12月26日,山東省人民政府印發了 《山東生態省建設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明確提出要把解決水資源短缺、保護水生態環境作為生態省建設的首要任務,水資源優化配置被納入建設生態省的四個關鍵環節和十大重點工程。本文利用省統計局環境綜合統計數據和水利、環保、建設部門的相關歷史資料,著重對2000年以來山東水資源和水環境現狀及走勢作簡要分析,以期為推進生態省建設提供有益的信息支撐。

一、山東水資源總量的發展變化情況及主要特點

水資源總量是指一定區域內降水形成的地表和地下產水量,包括地表徑流量和降水入滲補給量。從山東水資源發展變化情況分析,山東水資源具有總量不足,人均佔有量少,地區分布不均,年際年內變化劇烈,地表水和地下水聯系密切等特點。

首先,從水資源總量看,山東水資源嚴重短缺,人均佔有量偏低。2003年是山東難得一遇的豐水年,全省水資源總量489.69億立方米,但僅佔全國水資源總量的1%左右,全省人均水資源佔有量537.9立方米/人,不到全國人均佔有量的1/6,低於世界人均佔有量的1/20。根據瑞典著名水文學家法肯馬克提出的一個國家和地區的貧水定量標准,山東始終處於人均水資源量1000立方米的貧水區臨界值以內,從近4年情況看,基本屬於人均水資源小於500立方米的絕對貧水地區。

表1:2000至2003年山東水資源總量表
年 份 水資源總量(億立方米) 地表水資源量(億立方米) 地下水資源量(億立方米) 平均地下水資源模數(萬立方米/平方公里) 年平均降水量(毫米) 人均佔有水資源量(立方米/人) 枯、豐年份
2000 252.09 163.89 142.25 10.62 607.3 282.0 偏枯水年
2001 238.81 170.42 128.50 9.60 600.7 264.8 偏枯水年
2002 98.14 52.02 75.13 5.61 420.2 108.3 枯 水 年
2003 489.69 349.29 140.40 18.30 936.3 537.9 豐 水 年
多年平均(1956-1999年) 305.82 222.90 153.52 11.40 676.5 _____ ________

其次,從時間分布看,全省年際間降水量、水資源量存在明顯豐、枯交替,易出現連續枯水時段,年內水資源分配具有明顯的季節性。比如1981-1983年、1986-1989年都是連年乾旱,1998年至2003年春,全省持續乾旱少雨。從《2000至2003年山東水資源總量表(表1)》可以看出:受降水量變化等因素影響,前兩年都是偏枯水年,年均降水量剛過600毫米,比多年平均偏少10%以上,水資源總量在230至250多億立方米;2002年為枯水年,年均降水量比多年平均偏少近40%,是50多年來降水量最少的年份之一,水資源總量不足100億立方米;而2003年降水量多達936.3毫米,是1961年以來的第二個多雨年,屬多年少有的豐水年,水資源總量是上年的5倍,比多年平均(1956-1999年)305.82億立方米還多60.12%。另外,全年降水量約有2/3至3/4集中在汛期(6至9月),特別是7、8月份,甚至主要集中在一、兩次特大暴雨之中。

第三,從區域分布看,山東多年平均降水量從魯東南沿海的850毫米遞減到魯西北內陸的550毫米,年徑流的地區變化更為突出。多年平均徑流深東南沿海高值區為260-300毫米,魯西北平原和湖西平原低值區只有30-60毫米。地表水和地下水之間存在密切的相互轉化和相互補給的關系。地表水資源量通常用河流、湖泊、水庫等地表水體的動態水量即天然河川徑流量來表示。山東近4年的年均地表水資源量只有183.9億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值偏少17.5%,除2003年外均遠遠低於多年平均值。地下水資源量主要指與大氣降水和地表水體有直接補排關系的礦化度小於2克/升的淺層淡水資源量。近4年全省平均地下水資源量為148.3億立方米,近4年平均地下水資源模數為11.03萬立方米/平方公里,分別比多年平均值偏少2.8%和3.2%。

第四,不論是當地水資源量還是客水資源量,近4年明顯少於多年平均值。山東分屬黃河流域、淮河流域和海河流域3個一級區,下轄黃河流域的黃汶區、淮河流域的沂沭泗河區和山東半島沿海諸河區、海河流域的徒駭馬頰河區4個二級區及12個三級區。從當地水資源量看,近4年平均降水量641.1毫米,平均水資源總量為269.68億立方米,分別比多年平均值偏少5.2%和11.8%。從客水資源看,目前,黃河水仍是我省主要可以利用的客水資源,多年進入我省水量(黃河高村站1951-2001年資料)376.1億立方米,按國務院辦公廳批復的黃河分水方案,一般來水年份我省可引用黃河水70億立方米。但2001至2003年,全省實際引黃供水量分別只有52億、61億和51億立方米。

二、「十五」以來山東水資源供給、使用和消耗的新變化

水資源的生成、供給、使用、消耗和回用等各個環節構成了水體自然循環和社會循環的並行過程。我們從水資源的消費環節出發,通過供水、用水、耗水等三組數據來看「十五」以來山東水資源開發利用的新變化。

首先,總供水量呈下降趨勢。供水總量主要指各種水源工程為用戶提供的包括輸水損失在內的毛供水量。從《「十五」以來山東水資源供給表(表2)》看,全省總供水量呈下降趨勢,其中:當地地表水供水量、地下水供水量和其他水源供水(主要是污水處理回用量)的絕對值都是逐年降低的,跨流域的引黃供水量也基本呈下降趨勢。黃河水一直是全省沿黃各市的主要供水水源。

表2:「十五」以來山東水資源供給表
年份 總供水量(億立方米) 當地地表水供水量(億立方米) 當地地表水供水量占% 引黃供水量(億立方米) 引黃供水量占% 地下水供水量(億立方米) 地下水供水量占% 其他水源(污水處理回用等)供水量(億立方米) 其他水源(污水處理回用等)供水量占%
2001 252.72 63.42 25.10 52.17 20.64 133.71 52.91 2.30 0.91
2002 252.39 56.19 22.27 61.47 24.35 132.96 52.68 1.77 0.70
2003 219.35 52.98 24.15 51.14 23.31 113.95 51.95 1.28 0.59

表3:「十五」以來山東水資源使用表
年份 總用水量(億立方米) 農業用水量(億立方米) 農業用水量占% 工業用水量(億立方米) 工業用水量占% 生活用水量(億立方米) 生活用水量占% 生態用水量(億立方米) 生態用水量占%
2001 252.72 182.91 72.38 41.91 16.58 27.90 11.04 ____ ____
2002 252.39 188.27 74.59 36.59 14.50 27.53 10.91 ____ ____
2003 219.35 162.54 74.10 31.62 14.42 23.81 10.86 1.38 0.62

其次,用水總量下降,用水結構趨向合理,用水效率有所提高。用水總量,是指分配給用戶的包括輸水損失在內的毛用水量(與供水總量是同一個指標的不同概念表述),按用戶特性分為生產、生活和生態用水三大類。從《「十五」以來山東水資源使用表(表3)》看:三年農業用水量均超過70%,其中農田灌溉用水比例有所下降,而林牧漁用水絕對量和所佔比例均逐年提高,2003年因降水量大,農業用水總量出現負增長;工業用水量逐年減少,所佔比例也逐年降低;從2003年新建的生態用水量統計數據看,全省生態用水1.38億立方米,僅佔0.62%。

三年來全省萬元GDP用水量和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逐年減少,前者2003年已達到《綱要》提出的2005年低於210立方米的目標,後者2002年已達到《綱要》提出的2005年下降到80立方米的目標。年人均用水量和年人均生活用水量也在逐年減少。
表4:「十五」以來山東水資源消耗表
年份 總耗水量(億立方米) 綜合耗水率(%) 農田灌溉耗水量(億立方米) 農田灌溉耗水率(%) 林牧漁耗水量(億立方米) 林牧漁耗水率(%) 工業耗水量(億立方米) 工業耗水率(%) 農村生活耗水量(億立方米) 農村生活耗水率(%) 城鎮生活耗水量(億立方米) 城鎮生活耗水率(%) 生態環境耗水量(億立方米) 生態環境耗水率(%)
2001 157.17 62.19 113.81 68.00 7.05 45.00 17.91 42.73 14.36 86.00 4.04 36.00 ____ ____
2002 172.23 68.24 127.13 74.00 11.45 66.00 16.57 45.29 13.03 77.00 4.05 38.00 ____ ____
2003 149.74 68.27 104.18 72.92 13.93 70.82 14.92 47.19 9.80 82.63 3.92 46.89 0.94 68.12

第三,總耗水量減少,但綜合耗水率升高。耗水量是指毛用水量在輸水、用水過程中,通過蒸騰蒸發、土壤吸收、產品帶走、居民和牲畜飲用等多種途徑消耗掉而不能回歸到地表水體或地下含水層的水量。從《「十五」以來山東水資源消耗表(表4)》看,耗水絕對量在減少,但綜合耗水率(即耗水量佔用水量的比例)卻有所提高,特別是林牧漁業、工業及城鎮生活領域的耗水率提高更明顯。耗水率高將直接影響到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如何最大限度地減少水資源消耗是今後需重點研究解決的問題。

三、山東水生態環境質量雖有好轉但仍令人堪憂

多年來,山東水資源開發利用率較高,但由於對水資源過度和不合理地開發利用,使水生態環境受到嚴重破壞,水環境狀況趨於惡化,對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產生了負面影響。近年來,各級各部門加大了保護水環境工作力度,狠抓水污染治理,全省水體質量有所好轉,但水生態環境總體狀況仍令人堪憂。

表現之一:河水斷流現象頻發,河流、湖泊、水庫水質污染嚴重,富營養化明顯。據1980至2002年監測資料,因水資源高強度開發利用和降水量減少,全省河流除沂沭河外均發生了嚴重斷流現象,個別年份全年斷流。全省大部分河流水質為劣V類,主要污染源來自城市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排放,主要超標污染參數為高錳酸鹽指數、氨氮、化學需氧量和溶解氧量等。從《「十五」以來山東河流水質表(表5)》可見,盡管I類、II類水質河長比例有所增加,V類水質河長比例明顯減少,但2/3以上河長為劣V類水質,且劣V類水質河長比例逐年增加。2003年,水質超過III類的超標河長比例達90.5%。從《「十五」以來山東湖泊水質表(表6)》看,全年期監測評價大明湖一直是劣V類,南四湖水質也未見明顯好轉,南四湖和大明湖水質均呈富營養狀態。從《「十五」以來山東水庫水質表(表7)》看,全省大中型水庫全年期水質狀況不容樂觀,III類和IV類水質水庫比重增加,在2003年評價的30座水庫中,只有7座為中營養,其他23座都為富營養。

表5:「十五」以來山東河流水質表
年份 監測河段(個) 總代表河長(公里) I類水質代表河長占% II類水質代表河長占% III類水質代表河長占% IV類水質代表河長占% V類水質代表河長占% 劣V類水質代表河長占% III類以上超標水質代表河長占%
2001 70 4855.4 0.00 3.40 1.30 18.80 10.40 66.10 95.30
2002 66 4389.4 0.00 3.08 9.05 12.67 8.17 67.03 87.87
2003 70 4855.4 0.49 4.92 4.10 12.84 5.80 71.85 90.50

表6:「十五」以來山東湖泊水質表
年份 南四湖 大明湖
微山湖 南陽湖 昭陽湖
二級湖閘上 昭陽湖
二級湖閘下
2001 V類 劣V類 劣V類 IV類 劣V類
2002 劣V類 劣V類 劣V類 III類 劣V類
2003 劣V類 劣V類 IV類 V類 劣V類

表7:「十五」以來山東水庫水質表
年份 評價大中型水庫(座) I類水質水庫(座) II類水質水庫(座) II類水質水庫占% III類水質水庫(座) III類水質水庫占% IV類水質水庫(座) IV類水質水庫占% V類水質水庫(座) V類水質水庫占% 劣V類水質水庫(座) 劣V類水質水庫占%
2001 30 0 3 10.0 13 43.3 11 36.7 3 10 0 0.0
2002 30 0 2 6.7 12 40.0 10 33.3 3 10 3 10.0
2003 30 0 1 3.3 15 50.0 13 43.3 0 0 1 3.3

表現之二:地下水超采嚴重,平原區地下水位下降,沿海地區海鹹水入侵,水環境災害頻發。經分析計算,1975年以來全省累計超采地下水100億立方米,其中平原區超采69億立方米、山丘區超采31億立方米。因大量超采地下水:一是造成地下水超采漏斗區面積擴大,平原區地下水位下降。1979年全省地下水超采漏斗面積僅2831平方公里,2002年末達27586.8平方公里,佔全省平原淡水區面積的40%,因2003年為豐水年,超采地下水現象得以緩解,漏斗區面積才減少為13408.3平方公里。除2003年外,平原區地下水位基本呈下降趨勢,這樣原有機井大批報廢,損失巨大,新打機井變深,單井出水量變小,效益降低。二是導致了嚴重的海鹹水入侵。據有關部門普查,膠東沿海有19個縣(市、區)海鹹水入侵面積達1006平方公里。這不僅使淡水資源減少,也造成工農業生產供水和人畜飲水 困難。三是產生地面沉降、房屋裂縫、道路毀壞、河堤開裂以及水質污染等嚴重水環境災害發生。
表現之三:水體污染嚴重,防治污染、凈化水質方面的投入負擔加重。諸如農葯、化肥的大量施用,工業和生活污廢水、廢料、垃圾等未經處理就直接排入河道或就地處置,以及水產養殖等生產活動都是造成水體污染的直接原因。《2000至2003年山東廢水排放表(表8)》顯示,近4年廢水排放總量雖然都在25億噸以內,但除2002年略有下降,基本呈增加趨勢。4年來生活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多,2003年工業廢水排放量為4年最高值,廢水中主要污染物為化學需氧量(COD)和氨氮等,這些廢水大多直接排入河道,造成水體污染日趨嚴重。同時我們也看到,各級加大了污染防治力度,工業廢水排放達標率逐年提高,工業廢水治理項目完成投資額增加。特別是造紙及紙製品業的廢水排放量減少,其占工業廢水排放總量的比例也逐年下降。但要完成《山東省環境保護「十五」計劃》確定的全省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如在2003年基礎上,化學需氧量排放需削減5.51萬噸,削減率6.6%,任務十分艱巨。

表8:2000至2003年山東廢水排放表
年份 廢水排放總量(億噸) 生活污水排放量(億噸) 生活污水排放量占% 工業廢水排放量(億噸) 工業廢水排放量占% 造紙及紙製品工業廢水排放量(億噸) 造紙及紙製品工業廢水排放量占工業廢水排放總量的% 工業廢水排放達標量(億噸) 工業廢水排放達標率(%) 工業廢水治理項目本年完成投資額(億元)
2000 22.9 11.87 51.8 11.03 48.2 4.16 38.2 10.3 93.13 11.96
2001 23.5 12.00 51.0 11.50 49.0 3.90 33.4 10.8 93.96 10.79
2002 23.1 12.40 53.8 10.70 46.2 3.30 30.8 10.3 96.37 15.70
2003 24.6 13.00 52.8 11.60 47.2 3.30 30.1 11.3 97.12 16.10

四、抓住建設生態省的政策契機,搭建永續平衡的水資源保障體系

當前,山東建設生態省工程已全面啟動,這就要求摒棄以犧牲資源環境為代價的不可持續的發展模式,摒棄竭澤而漁的經濟增長方式,改變先污染後治理、先破壞後恢復的被動局面,主動探索適合省情的經濟、社會與環境協調發展之路。面對我省水資源緊缺、水環境惡化的嚴峻形勢,立足於實現生態省建設目標任務,我們必須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調整思路,創新機制,堅持開源節流並重、開發保護並舉的方針,有效增加投入,攜手共建一個永續平衡的水資源保障體系。

首先,要大力推行節約用水,建立節水型社會。落實《山東省節約用水辦法》,制定實施行業用水定額和節水標准,實行總量控制和定額管理相結合,實行超定額用水加價。政府加強領導,水行政主管部門依法監管,相關部門各司其職,盡快形成統一協調、健全完備的節水監督管理體系。特別要加快節水型社會法律法規體系建設,進一步建立和完善水資源規劃、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用水統計、節水產品認證、取水許可和水價、水權流轉等項制度。在水資源短缺地區,發展節水型工業,採用節水型工藝,減少單耗。加大農業節水力度,逐步實現農業用水零增長或負增長。圍繞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從當地條件出發,搞好農業節水的分類指導, 改變傳統的大水漫灌方式,大力發展微、滴灌等現代灌溉技術,通過蓄水和保水設施建設,提高農田對自然降水的利用率。加快實施渠道防滲及管道輸水灌溉,大力發展耐旱、高效作物。沿黃地區要加快灌渠節水改造,全面啟動測水量水工程,5年內基本實現按方收費到鄉鎮,並努力創造條件,使計量收費工作向村戶延伸。在生活方面採用節水型用水器具,加強管理,減少跑冒滴漏。

其次,要調整優化產業結構,走節水減污的新型工業化道路。多年來山東工業產業結構層次比較低,高消耗、高污染的造紙、化工、釀造、建材、火力發電等行業比重大,污水產生量大。要徹底改變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模式,遵循循環經濟的理念,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小、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路子」。把萬元增加值耗水量列入工業經濟考核的重要指標,建立健全獎懲評估體系。引進關鍵鏈接技術,通過水的梯級利用和廢水的循環利用,形成工業生態鏈網,建立循環經濟型企業。對現有工業污染源實施引導性標准和再提高工程,加大結構性污染治理力度,改善能源結構,推動企業升級換代。對新建項目,要嚴格執行環保法規、產業政策和發展規劃,嚴格環境影響評價和「三同時」制度,做到增產不增污、增產又減污。按照省政府要求,抓好關閉不能穩定達標排放的5萬噸以下草制漿造紙企業和5000噸及以下酒精生產企業,重點實施對造紙、印染、製革、化工、醫葯、電鍍等行業的污染控制。

第三,實現水資源優質優用、科學合理調配,保持水資源的動態平衡。要遵循加強集儲空中水、充分引用客水、積極利用地表水、嚴格開采地下水、強制使用中水、擴大生態用水的原則,保持全省水資源總體動態平衡和總量需求供應。重點城市要建立常規供水、應急供水和戰略儲備供水三套系統。形成污水處理、中水回用及相關節水產業配套的產業鏈,提高城市污水處理率,實現廢水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確保《綱要》提出的「十五」末實現城市污水處理率提高到45%,污水處理回用率達到20%以上的目標。在水資源短缺、城鄉爭水矛盾突出的地區,可嘗試將城市污水處理達標後回用於農業灌溉,將原用於灌溉的水供給城市。將清潔的冷卻水循環使用於工業用水,將城市污水回用於公用設施和住宅沖洗廁所、澆灌綠地、景觀用水、澆灑道路等,既減少天然水體取水量,又消除城市對水環境的污染,最終實現城市污水的零排放。在膠東半島等近海缺水地區,建設低成本海水淡化和電廠海水冷卻項目。在缺水地區建設雨水收集系統,如在城市住宅小區或適當地方貯積雨水,用於澆灑綠地、道路、水景以及下滲補充地下水,改善生態環境,緩解水資源危機。今後應新開工建設一批山丘區供水水庫和平原水庫,新建續建地下水庫。當然,在必要時還可開展遠距離調水,實現水資源在區域間的動態平衡。

第四,要加強重點流域水污染治理,確保水體清潔。突出抓好省轄淮河、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五」計劃和《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山東段水污染防治規劃》的落實。實施污染治理、污水資源化、流域生態恢復與保護並重的策略,全面推進流域內經濟結構調整、城市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清潔生產等各項工作。同時通過綠化涵養水源,提高自然凈化能力。

第五,加快水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創新水資源管理模式。近年來,各地逐步探索建立了集城鄉水源、供水、用水、排水、污水處理與回用、防洪等管理職能為一體的水務局。到2003年全省89個縣(市、區)成立了水務局或實行水務一體化管理,占縣(市、區)總數的64%。在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基礎作用的同時,強化政府在水資源建設方面的綜合協調能力,做到責任、措施和投入「三到位」,切實解決地方保護、部門職能交叉造成的政出多門、責任不落實、執法不統一等問題,實現由「多龍管水」、以人治為主,向「一龍管水」、法制化管理轉變,為社會提供優質服務。

第六,發展水生態文化,全面提升公眾的水環境意識。發揮新聞傳媒的影響力和科教機構的承載發展力,建立傳播循環經濟、生態環保、可持續發展戰略思想的渠道與機制。在構建水生態文化進程中,確立互利型思維方式,尋求一種適於人類與自然共同持續發展的價值觀念體系。

第七,建立經濟與資源環境一體化核算體系,研究探索如何科學准確地將水資源納入綠色GDP核算。為反映經濟發展過程中資源與環境成本,研究建立綠色國民經濟核算體系,使國民經濟的發展能不斷地對生態環境與資源進行必要補償,引導人們從單純追求經濟增長逐步轉到注重經濟、社會、環境和資源協調發展上來。當前要充分發揮政府綜合統計與部門統計的互補優勢,建立水資源和水環境統計的協調機制和信息共享平台。

(山東省統計信息網)

閱讀全文

與2016年我國工業廢水處理達標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除去丙烯酸樹脂漆 瀏覽:180
汽車空氣濾芯英文什麼意思 瀏覽:233
超濾膜膜絲怎樣防止爬膠 瀏覽:364
污水處理漂白粉加多少 瀏覽:467
凈水機有水鹼是什麼原因 瀏覽:233
東莞污水廠廢氣治理多少錢 瀏覽:708
污水泡沫對人體有什麼危害 瀏覽:250
日本排入廢水最新消息 瀏覽:238
社區緊急聯系搶修污水外流怎麼辦 瀏覽:239
不銹鋼蜂蜜化晶過濾器 瀏覽:278
香港蒸餾水廣告古天樂 瀏覽:489
三聚異氰胺樹脂 瀏覽:396
超濾膜正沖洗 瀏覽:914
qq音樂播放器音質會提升嗎 瀏覽:761
河北污水排水管多少錢 瀏覽:37
污水水池要做什麼實驗 瀏覽:487
小米凈水廢水怎麼排 瀏覽:430
什麼水不會起水垢 瀏覽:577
純凈水比普通水有什麼好處 瀏覽:766
溫度降低半透膜 瀏覽: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