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廢水知識 > 新余工業污水處理廠

新余工業污水處理廠

發布時間:2024-06-17 15:35:52

『壹』 新余市仙女湖水體保護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保障飲用水安全,維護人民生命健康,改善仙女湖生態環境,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等法律法規,結合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仙女湖水體的保護、治理、利用和監督管理活動適用本條例。第三條仙女湖水體保護區(以下簡稱保護區)的范圍,分為飲用水水源一級保護區、二級保護區以及準保護區。

飲用水水源一級保護區的范圍,以新余市第三水廠取水口為圓心,半徑500米范圍內的水域和與水域相鄰的迎水面山脊線(分水嶺)以內的陸域及一級保護區水域中的島嶼。

飲用水水源二級保護區的范圍,以一級保護區邊界向外延伸2500米的水域和與水域相鄰的迎水面山脊線(分水嶺)以內的陸地及二級保護區水域中的島嶼。

準保護區的范圍,包括下列區域:

(一)除飲用水銷好源一級保護區、二級保護區外的仙女湖水域、島嶼及沿湖岸向外延伸1000米或至山脊線的陸地;

(二)袁河入湖河口上溯至分宜縣與宜春交界處的河道及河岸兩側500米或至山脊線的陸地;

(三)除袁河外的其他入湖河口上溯3000米(本市行政區域內)的河道、支流、溪流及其兩側500米或至山脊線的陸地。

準保護區的具體邊界由新余市人民政府根據實際確定。第四條飲用水源一級保護區、二級保護區的水質,適用《地表水環境質量標准》Ⅱ類水質標准;準保護區的水質,適用《地表水環境質量標准》Ⅲ類水質標准。第五條仙女湖水體保護堅持科學規劃、保護優先、合理利用、綜合治理的原則。第六條市人民政府應當加強仙女湖水體保護工作,將其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制定仙女湖水體保護目標和計劃,制定仙女湖湖體清淤規劃,實行保護目標責任制和考核評價制度,將仙女湖水體保護目標完成情況作為對保護區范圍內有關縣(區)人民政府(管委會)及其負責人考核評價的內容。

市人民政府每年應當向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或者其常務委員會報告仙女湖水環境質量限期達標規劃執行情況,並向社會公開。

市人民政府和保護區范圍內有關縣(區)人民政府(管委會)應當將污染防治、污水處指閉理、湖體清淤、垃圾處置和生態補償等仙女湖水體保護經費納入本級財政預算。

保護區范圍內有關縣(區)人民政府(管委會)和相關鄉鎮人民政府和街道辦事處應當採取控源截污、垃圾清理、清淤疏浚、生態修復等措施,對受污染水體區域進行綜合整治。第七條市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負責編制仙女湖水污染防治規劃,對仙女湖水體污染防治實施統一監督管理。

市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仙女湖水功能區劃編制、水資源保護、河道綜合治理等監督管理工作。

市發展改革、建設、農業(漁業)、城市管理、交通運輸、海事管理、林業、財政、公安、城鄉規劃、國土資源、安監、旅遊等行政主管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共同做好仙女湖水體保護工作。第八條市人民政府應當建立仙女湖水體保護聯席會議制度,協調解決仙女湖水體保護重大事項。第九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開展仙女湖水體保護的宣傳教育,鼓勵和支持社會組織、公民個人開展仙女湖水體保護的相關工作,提高公眾參與仙女湖水體保護的意識和能力。

新聞媒體應當加唯斗裂強仙女湖水體保護的公益宣傳,對污染和破壞水體的違法行為進行輿論監督。第十條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仙女湖水體的義務,有權制止和檢舉污染和破壞仙女湖水體的行為。

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對保護仙女湖水體作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應當給予獎勵和表彰。第二章水體保護和污染防治第十一條準保護區內禁止下列行為:

(一)新建、擴建對水體污染嚴重的建設項目,改建增加排污量的建設項目;

(二)向水體排放油類、酸液、鹼液及其他污染水體的廢液;

(三)將劇毒廢液或者含有汞、鎘、砷、鉻、鉛、氰化物、黃磷等可溶性劇毒廢渣向水體排放、傾倒或者直接埋入地下;

(四)在水體清洗裝貯過油類或者有毒污染物的車輛、容器;

(五)向水體排放、傾倒工業廢渣、城鎮垃圾和其他廢棄物或者在最高水位線以下的灘地和岸坡堆放、存貯固體廢棄物和其他污染物;

(六)向水體排放或者傾倒放射性固體廢棄物或者含有高放射性和中放射性物質的廢水

(七)設立裝卸油類及其他有毒有害物品的碼頭;

(八)向水體傾倒船舶垃圾或者排放船舶的殘油、廢油;

(九)圍湖造地、築土攔壩;

(十)網箱養殖、投餌養殖,使用無機肥、有機肥、生物復合肥等進行水產養殖;

(十一)電魚、毒魚、炸魚;

(十二)爆破、采礦、採石、采砂;

(十三)法律法規禁止的其他行為。

『貳』 了解新余

新余市位於江西省中部偏西,浙贛鐵路西段,地處北緯27°33′~28°05′,東經114°29′~115°24′。全境東西最長處101.9公里,南北最寬處65公里,東距省會南昌市150公里,東臨樟樹市、新干縣,西接宜春市袁州區,南連吉安市青原區、安福縣、峽江縣,北毗上高縣、高安市。全市總面積3178平方公里(佔全省總面積的1.9%),其中渝水區面積1785.92平方公里,分宜縣面積1391.76平方公里。贛粵高速公路、滬瑞高速公路分別自北向南、自東向西穿越市境。

新余市土地利用構成大體是「六山半水二分田,分半道路和庄園」。新余市區土壤共劃7個土類:水稻土、潮土、紫色土、石灰土、紅色石灰土、山地黃壤。

新余市處於九嶺、武功山、峰頂山交接地帶,地跨揚子准地台、華南褶皺系兩大構造單元,地質構造較為復雜。南部褶皺基底由元古界變質岩系組成,局部有多期花崗岩、基性岩、超基性岩漿侵入,構造線方向呈北北東、北東和北東東,構造的干擾作用十分強烈。
境內多數山地,是由變質岩系、花崗岩、石灰岩、砂質岩組成。北面蒙山由花崗岩組成,山峭谷深。西北邊境山地為石灰岩,由北向西呈現鵠山、人和、歐里、界水等鄉鎮一帶的山巒,南面的高丘陵區,如九龍山、良山和百丈峰,均為變質岩組成。

中部是新生代紅土層,以紅壤、砂質岩為主,因沖刷、流失的長期作用,形成地勢起伏較平緩的低丘陵,河谷寬展,發育著小范圍的沖積平原。

袁河平原是由粉砂、粗砂、礫石堆積而成,地勢低平,起伏不超過20米。

新余市地貌,根據江西省地貌圖劃分,隸屬於贛西中低山與丘陵區(大區)之「萍鄉-高安侵蝕剝蝕丘陵盆地(亞區)和贛撫中遊河谷階地與丘陵區」(大區)中段,南北高,中間低平,袁河橫貫其間,東部敞開。地貌基本形態有低山、高丘陵、低丘陵、崗地、階地、平原6種類型。地貌成因類型有侵蝕構造地形、侵蝕剝蝕地形、溶蝕侵蝕地形和堆積地形。

境內山地,大部分布在境界邊緣,南部為武功山和九龍山,北部為蒙山,西南部為大崗山。海拔高度為500~1000米,成為與鄰縣的邊界線或分水嶺。山脈走向,以由北到西南為主。由於地質結構關系,一般表現為山峰聳立、山勢險峻、溝谷深壑。地處分宜縣西南部的大崗山主峰海拔1091.8米,為境內第一高峰;蒙山主峰海拔1004.5米。市區的西北邊界山地沿北向西南發展,即人和、歐里、界水一線;南面山地相對高度為120~200米。山脈由西向東延伸至百丈峰,形成與峽江、吉安、新乾等縣的山地邊界。袁河是流經新余市的主要河流,屬贛江水系,橫貫東西,境內河段長116.9公里。袁河發源於萍鄉市武功山北麓,自西向東,經萍鄉、宜春兩市,在分宜縣的洋江鄉車田村進入新余市,從渝水區的新溪鄉龍尾周村出境,於樟樹市張家山的荷埠館注入贛江。市內各小河溪水,大都以南北向注入袁河,整個水系呈葉脈狀。袁河在新余境內有17條支流:塔前江、界水河、周宇江(即劃江)、天水江、孔目江、雷陂江、安和江、白楊江、陳家江(即板橋江)、蒙河、姚家江、南安江、楊橋江、鳳陽河、新祉河、苑坑河、陂源河
【水、土資源】全市水資源總量達到59.5395億立方米,其中區域外流入25.4368億立方米,地下水平均儲量達8.79億立方米(可供開發利用的有3�44億立方米);水能資源蘊藏總量為6.76萬千瓦,可開發量為5.75萬千瓦。新余市土地資源較為豐富,自然環境較好,袁河貫穿東西,中部屬丘陵平原,南北地形高,自西向東中間低。從地形上分類有平原(面積130543.3公頃,占土地面積的41.26%,主要分布在渝水區袁河兩岸、江口水庫以下的河谷沖積平原)、丘陵和低丘(面積為13306.4公頃,占土地面積的4.2%,主要分布在分宜縣、渝水區的中部和東部)、高丘(面積為12386.8公頃,占土地面積的3.92%,位於分宜縣的高嵐、洞村、鳳陽,渝水區的良山和仙女湖區的九龍山、河下等鄉鎮的南部)、低山(面積為160130.1公頃,占土地面積的50.61%,分布於分宜縣的西南和西北部,以及渝水區的東部和西北部),分宜縣的西南部和渝水區的西北部有大崗山海拔1092米、蒙山主峰海拔1004米的中山。土地資源年末有耕地面積5.588萬公頃(渝水區35616.1公頃,仙女湖區2422.9公頃,分宜縣17028.2公頃),減少6927公頃。
【植物資源】植物資源種類有254科、841屬、1888種,其中木本植物126科、356屬、913種。木本植物中主要用材樹種189種、珍貴速生樹種37種、油料樹種19種、果品樹種15種,庭院綠化樹種35種,葯用植物217種。林業用地面積17.43萬公頃,占土地總面積55.02%,森林總蓄積量505,7萬立方米,毛竹立竹總株數2961.39萬株,森林覆蓋率達53.8%,城市綠化率達到39.16%。主要樹種有杉、松、樟、櫧、楠、梓、柏、油茶、毛竹等,主要植被類型有常綠針葉林(杉木林、馬尾松、濕地松)、常綠闊葉林、落葉闊葉林、混交林、毛竹林、油茶林、人工林、灌木林等。

【動物資源】野生動物獸類有豹、狼、豺、狐、山羊、獐、野豬、短毛猴等37種,禽類有麻雀、布穀、喜鵲、杜鵑、斑鳩、野雞、啄木鳥、畫眉、貓頭鷹等39種,鱗甲類有鯉、鰻、鯰、魴、鱅、鰱、鯿、草魚、鱔、鰍、鱉、龜、蟹、蚌、螺、蝦、穿山甲等,蛇類有蝮蛇、金環蛇、銀環蛇、棋盤蛇、菜花蛇、竹葉青、泥蛇等28種。

【礦產資源】全市已發現的礦產資源種類有32個礦種。其中黑色金屬礦產主要有鐵礦,有色金屬礦產主要有鎢、鉍、鉬、鈹、銅、鉛、鋅、銻、汞等,貴金屬主要有金、銀,非金屬礦產主要有硅灰石、透輝石、硫鐵礦、粉石英、高嶺土、熔劑灰岩、水泥灰岩、大理石、白雲石、鎂質粘土、水晶、螢石、冰洲石、磷、石棉、海泡石等,燃料礦產有煤、泥炭。

【旅遊資源】仙女湖風景名勝區是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位於袁河中游,河下鎮和分宜鎮交界處,東西長達25公里,景區面積198平方公里(其中湖面面積50平方公里),湖內2畝以上的島嶼97個,勝地古跡有萬年(嚴嵩)橋、盧肇讀書台、鈐崗嶺、昌山廟、洪陽洞(又名嚴嵩洞)、鍾山峽谷(稱袁河三峽)、洋田大島、九龍山等,主要景點有聞仙塔、會仙島、蛇島、猴島(龍王廟)、名人島、仙來島、蒙古族度假村、傣族度假村、刀山演藝苑、情人島、桃花島、彩彈野戰場、動物群雕等。2003年3月,九龍山「紅色旅遊漂流」對外開放,主要景點有:花橋黨支部舊址、紅色戰壕遺址、紅寶樹、紅軍洞、紅軍泉、望泉亭、花橋暴動集合點、天峰觀景台、龍潭虎穴、觀音洞、來西廟。

蒙山風景名勝區位於渝水區北部的人和鄉、鵠山鄉與上高縣交界處,蒙山主峰白雲峰海拔1004米。名勝古跡有彈子嶺、靈隱寺(俗名「亂石庵」)、西華寺、聖濟寺(又名「勝濟寺」)、壓石庵、泥湖庵、九龍庵、慈惠庵、盤膝庵、蒙山書院、竹山書院、正德書院、石門書院、楚蒙書房、龍施泉(又名「壓石洞」)。

大崗山景區位於分宜縣南部山區,設有大崗山自然保護區,中國林科院亞熱帶林業實驗中心的上村實驗林場、年珠實驗林場、長埠實驗林場都在景區內。主要景點有白石岩石刻、防里古樟、觀音岩瀑布、西晉廣慶寺遺址、黃子澄故里、黃毛洞瀑布、胡仙洞、大礱下古銀杏、李憲墓等。

抱石公園位於市區抱石大道西端卧龍山上,佔地面積29.13公頃,山巒起伏,松林蔥郁。園內有二湘亭、觀瀑亭、醉筆樓、讀畫軒、碧海積濤等35處景點。抱石展覽館位於公園中心,內有傅抱石書畫陳列室。該園是中國式園林,山水樹石、樓台亭閣、花鳥蟲魚,各具特色,登臨欽風樓則全城盡收眼底。

市區城南虎瞰山上有孔子廟、魁星閣、瀛洲書院等古跡。革命勝跡有羅坊會議舊址、紅一方面軍總部舊址、毛澤東開興國調查會舊址、中共新余縣花橋支部舊址、羅坊會議紀念館、九龍山革命烈士紀念碑與烈士墓。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有興國調查會舊址、羅坊會議舊址、晝錦堂、水北拾年山遺址。

仰天崗革命烈士陵園位於仰天崗南麓的蟠龍嶺,面積26�67公頃,建有一館一碑四亭:愛國主義教育館位於烈士陵園的最南端地勢最低處,佔地面積1萬平方米,建築面積3000平方米,是古今風格混融的園林式庭院建築,內設古代新余、近代新余、當代新余等三部分;紀念碑位於陵園的東面,為鋼筋水泥結構,碑高22米,碑體為三柄槍刺刀與花環相連,正面是肖克將軍題寫的碑額「新餘烈士紀念碑」與碑文;北伐紀念亭位於紀念碑西北500米處,高8米,為六角重檐鋼筋水泥亭,上覆琉璃瓦;紅軍紀念亭位於陵園最高點九龍坡,高6米,為八根水泥柱支撐而起的單層雙穹結構;抗戰紀念亭高6米,為水泥圓柱支撐的單層六角花崗岩石亭;解放紀念亭位於陵園西南端,佔地800多平方米,雙層鋼筋混凝土結構,呈天圓地方狀。

水資源管理
【概況】 2003年,全市總降雨量1217.6毫米(摺合水量38.5 億立方米),比上年減少816.6毫米,比常年偏少24%。雨量分布不均,4~6月降水量633.5毫米,比歷年偏少12%,汛期唯一的一場暴雨出現在6月27日,24小時降水72.9毫米,7~12月降水量為249.9毫米,比常年偏少52%。因上半年降雨偏少,造成各類水庫蓄水普遍偏少。8月10日,江口水庫水位66�185米、蓄水量2.017億立方米,分別比上年同期下降2.465米、1.013億立方米;中型水庫總蓄水量1485萬立方米,比上年同期下降3422.03萬立方米,
造成供水緊張局面,全市乾涸小(二)型水庫65座,乾涸山塘1526座。8月11日降雨出現,全市水資源形勢緊張的局面得到緩解。全年地表水資源量21.37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量8.5億立方米。全年供水量13.6億立方米,取水量1.4億立方米,用水量10.6億立方米,耗水量4.7億立方米,廢污水排放量0.68億噸,廢污水日排放量18.6萬噸(其中工業廢污水日排放量12.7萬噸,城鎮生活廢污水日排放量5.9萬噸)。

(美麗的北湖)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水資源管理工作。2月25日,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人口資源環境工作座談會,聽取市水利部門關於水資源工作的情況匯報。市委副書記、市長金細安在會上指出:要堅持綜合治理與永續利用相統一,不斷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各級黨委、政府要切實增強水憂患意識,下大力氣解決洪澇災害、水資源不足和水污染問題。要加快江河堤防控制性工程和水源工程建設,加快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作。要堅持「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的原則,注意引進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堅決杜絕資源消耗大、污染嚴重的項目上馬,防止發生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一時經濟發展的短期行為。要堅持不懈地搞好水土保持工作,調動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加快水土流失步伐,防止發生新的人為水土流失。要以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為經濟社會發展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有力的支撐和保障。

2003年水資源管理加強水法律法規宣傳,夯實基礎設施建設,強化水質監測與保護,注意依法行政,各項工作邁上新台階,市水利局被省水利廳評為「全省水政工作先進集體」和「全省取水計量設施安裝先進單位」。

【紀念「世界水日」、「中國水周」】 每年3月22日是聯合國確定的 「世界水日」紀念日,2003年「世界水日」(十一屆)的宣傳主題是「未來之水」。每年3月22~28日是水利部確定的「中國水周」紀念周,2003年 「中國水周」(十六屆)的宣傳主題是「依法治水,實現水資源可持續利用」。2003年,市水利局開展系列紀念活動。3月24日,以市人大的名義舉辦宣傳貫徹新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座談會,強調要提高加強水資源管理和保護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增加水憂患意識、節水意識和水資源保護意識,推進依法治水,以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保障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製作電視專題片《貫徹新水法,保護母親河》,介紹水行政執法中遇到的問題,通報近幾年在水資源保護方面所採取的措施,報道袁河水污染的現狀,喚醒人們關心水、愛護水的意識,呼籲全市人民行動起來,營造珍惜水、保護水的良好環境。製作宣傳條幅,散發宣傳畫。組織幹部職工收看《水法》知識講座,協助中國水利報社舉辦「淮安水利灤平河道杯」《水法》知識競賽,並獲組織獎。

【全省水資源管理工作經驗交流會在新余召開】 9月15~16日,由省水利廳主持召開的全省水資源管理工作經驗交流會在北湖賓館召開。會議主要目的是總結交流各地水資源管理工作情況,以進一步加強全省水資源管理。會議提出要以實施取水許可制度為重點,加強取水許可審批,做到日常監督與年度審驗相結合,抓好地下水資源的管理和保護,進一步加強水資源統一管理;要以提高用水效率為核心,盡快成立節水辦公室,積極推廣節水技術、產品和設備,加強節約用水管理,大力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要提高認識,抓緊編制水資源綜合規劃及其他專項規劃,抓好取水口、排污口的管理,加強城市供水水源地的保護和水質監測,全面加強水資源保護;要嚴格執行省政府60號令規定,加大水資源費徵收力度,爭取足額到位並加強其使用管理;要認真抓好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工作,今後凡新建、擴建、改建的建設項目需要辦理取水許可證的,都要按照水利部、國家計委15號令《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管理辦法》等規定編制建設項目水資源報告書; 要認真抓好水資源規劃、取水計量設施安裝、水質旬報等基礎性工作,促進水資源管理工作邁上新台階。會上,新余市水利局就在取水戶中安裝取水計量設施工作做經驗介紹。

【安裝取水計量設施】 2003年,市水利局投入資金27.5萬元,為省、市兩級管轄的新鋼公司、新余發電公司、江西第二化肥廠、新余華源公司等6家取水大戶安裝11台取水計量設施,在全省率先完成取水計量設施安裝,為計劃用水、節約用水,科學調配水資源打下扎實基礎。

【取水許可證年審】 實行取水許可證年審是加強水資源管理的一項基礎性工作。3月底,年審工作全部完成,共審驗市轄區17家取水戶取水許可證19套,取消取水許可證6套,審驗水量27�5億立方米,年審率達100%。

【水質監測】為加強水質監測,滿足社會公眾對水環境狀況的知情權和監督權,2003年4月,市水利局投入資金6.5萬元,委託宜春市水環境監測中心,對第一、二、三水廠居民生活用水的水質進行監測。監測表明,第一水廠的水質為Ⅳ類水,含氨氮污染物,屬不合格供水水源地;第二水廠的水質為Ⅲ類,為合格的供水水源地;第三水廠的水質為Ⅱ類,為良好供水水源地。監測結果於每月上旬、中旬和下旬定期在《新余日報》、新余電視台、新餘人民廣播電台發布。

【水行政執法】 2003年水行政執法的重點是加強執法巡查,打擊向袁河、孔目江亂倒亂棄的各類違法犯罪人員,保護城市水環境。在措施上加強宣傳,在袁河珠珊大橋旁邊設立告示牌,告示人們禁止向袁河兩岸傾倒垃圾、棄土、棄渣等,違反者將受到查處,並公布舉報電話,對舉報有功者實行獎勵。落實執法責任制,市水政監察支隊與各大隊簽訂執法責任狀,將任務分解到大隊,責任明確到個人。執法人員晚上不定期巡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全年共查處向江河亂倒亂棄水事案件7起,罰款3800元。
新余市屬亞熱帶濕潤性氣候,具有四季分明、氣候溫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無霜期長、嚴冬較短的特徵。3月下旬初至5月下旬中為春季,氣溫回升,雨水增加,冷暖多變,常有低溫陰雨天氣。5月下旬中至9月下旬中為夏季,初夏(5月下旬中至6月底)溫度適宜,雨水充沛;盛夏(7~8月)天氣炎熱,常有乾旱。9月下旬中至11月下旬初為秋季,晴天多雨天少,有乾旱,9月下旬多秋寒(寒露風)。11月下旬初至3月下旬初為冬季,嚴冬多霜雪,凍害常發生。

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17�7℃,年平均地溫值20�1℃,年平均相對濕度80%。年平均降雨量1594�8毫米,第二季度佔46%,年平均蒸發量1497�8毫米。歷年平均日照時數為1655�4小時,年平均日照百分率為38%。

偶系江西吉安的,離新余也不遠的,新余那邊的職業高中蠻好的,都推薦就業的...

『叄』 求一篇關於新余仙女湖的生態環境報告,兩千字以上

同志們:

我們這次會議是經市政府批准召開的,何萍高副市長對這次會議高度重視,等一會還將作重要講話。我們一定要認真領會,深入貫徹落實。召開今天的會議主要是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全市「兩會」和全省環保工作會議精神,總結回顧「十五」期間和2005年全市環保工作,研究部署2010年全市環保工作。下面,我講幾點意見。

一、過去五年的工作回顧

過去的五年,是我市環保事業得到高度重視和較快發展的五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和省環保局的精心指導下,全市環保戰線上的廣大幹部職工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提升環境監管能力為重點,以切實保護好新余的青山綠水為目標,開拓進取,扎實工作,在全市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飛速發展的情況下,環境質量保持了穩定,部分區域環境質量得到改善。環保工作跨入了全省先進行列。突出表現在六個方面:一是環境質量總體保持穩定,部分區域得到改善。全市主要水體環境均達到了功能區劃要求;良好以上天數佔全年天數的75%以上,2005年降塵年均值為每平方公里8.34噸,比2004年降塵年均值每平方公里下降了0.83噸;城區聲環境質量逐年好轉,2005年與2000年相比,區域環境雜訊平均值由63.5分貝下降為58.6分貝。二是工業污染防治取得明顯成效。2004年,全市工業廢水達標率90.45%,與2000年相比,氨氮下降了27.83%,石油類下降了15.85%,揮發酚下降了37.78%,氰化物下降了85.29%,工業煙塵和粉塵分別下降了22.52%和13.72%,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率提高了12.87個百分點。三是生態環境和自然保護得到加強。全市自然保護區面積692平方公里,覆蓋率為21.87%。完成了《新余市生態環境現狀調查》,仙女湖風景名勝區被批准為省級生態保護區建設試點區,分宜縣被批准為全國生態示範區試點縣。四是環保有效投入逐年上升。2004年環保投入為4.35億,與2000年相比增加了3個多億。五是環保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投入120萬元興建了城北和城南兩處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站。六是水污染防治取得明顯成效。袁河城區段治理一期工程竣工,工程投入使用後,水質由五類達到了四類;袁惠渠水污染綜合治理工作啟動,並取得了較為明顯的治理效果。

二、2005年工作情況

2005年是「十五」規劃的最後一年,在這一年裡,我市環保系統的多項工作得到了省環保局和市委、市政府的肯定,環境監測、環境執法、環境信訪等工作進入全省前列。總結一年來的工作,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立足崗位,發揮職能,全力助推決戰工業500億和全民創業,促進了全市環保事業與經濟發展「雙贏」

2005年,為策應我市決戰工業500億和全民創業的重大舉措,加快富民強市的步伐,全市環保系統立足工作實際,創新思路,出台了《舉環保之力 助推全民創業》十八條措施,全力支持全民創業,助推決戰工業500億。積極為新鋼公司爭取中央環保資金補助300萬元,為分宜電廠循環硫化床發電機組、花鼓山煤礦矸石發電機組、華源地毯、新鋼第三期技改等一大批重點建設項目提供了優質的環保服務。

在服務好全市經濟發展的同時,進一步加強了環境執法和環境監管力度。做到了執行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和「三同時」制度不動搖,嚴把建設項目環保審批關,杜絕產生新的污染源。全年共審批項目86個,總投資達20.87億元,其中環保投資3.1億元。積極推進了排污許可證的發放工作,新發放排污許可證4家,保護了合法排污企業的利益。進一步理順了我市環境管理體制,成立了高新區和仙女湖區兩個環保工作站,經過多方努力,分宜縣和渝水區環保機構也將獨立建制。2005年我們市局向省局爭取資金230萬元,進一步充實和完善了我市監測和監察裝備,提高了我市環境監管能力和水平。

(二)突出重點,加強防治,促進了全市水環境質量的進一步改善

一是狠抓了袁惠渠水污染綜合治理工程,使袁惠渠水質有了明顯改善。根據《袁惠渠水污染治理達標工作方案》和《袁惠渠2005年——2006年排污量削減方案》,全面有序展開了袁惠渠水污染防治工作,主要污染源新鋼山上生產區和良山鎮所轄企業的污水處理設施相繼竣工,並陸續投入使用。新鋼一鋼廠全面停產,年削減工業廢水100多萬噸;良山鋼管公司按照省、市人大「環保贛江行」的檢查要求,投資150萬元建成了一座日處理240噸的酸洗廢水處理工程;新鋼特鋼公司鋼管廠先後投入70餘萬元解決了環保設施跑、冒、滴、漏等問題;新鋼特鋼公司冷帶廠建造了兩座浮洗池和一套刮酸機,防止防銹油和含酸廢水外排;良山礦業有限責任公司粗精粉再選工程於3月建成投產,大大減少了尾礦產生量和選礦用水量,投資9000萬元的新尾砂壩——太平尾砂壩工程也正在緊張的施工。良山礦業有限責任公司、良山山龍帶鋼公司、良山久隆帶鋼公司等企業也新建了一批治污設施。同時,關停整頓了沿渠規模小、工藝落後、污染嚴重的選礦廠和塑料造粒廠。通過不懈努力,目前袁惠渠水質除總氮、氨氮超標外,其它各項指標均達到了地表水環境質量三類標准。

二是重點開展袁河水污染防治,切實保護我市的生命之水仙女湖。積極申報仙女湖省級生態功能保護區,並順利通過了省環保局組織的專家評審;加強了仙女湖水質變化監控,督促湖區內賓館餐飲業新上治污設施;在飲用水源取水口附近開展禁止從事旅遊、網箱養魚等活動;督促遊船公司加強管理,保護生態環境。仙女湖環境監測站積極開展工作,撰寫了《仙女湖水體環境狀況的調查報告》,呈送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及有關部門,受到廣泛的重視。特別對仙女湖上游可能產生的嚴重污染威脅,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市人大的大力支持下,我們予以了積極應對,在省局組織的「宜春中竹紙業化學制漿項目聽證會」上,據理力爭,並通過各種合法途徑,向上級政府和有關部門反映幹部群眾「堅決反對宜春中竹紙業新上化學制漿項目」的意願和態度,阻止了宜春中竹紙業化學制漿項目,防止了仙女湖上游可能產生的新污染源,保護了我們的母親湖。

(三)嚴格執法,熱情服務,著重從根本上治理污染源頭,促進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一是深入開展「打擊企業違法排污行為,保障群眾身體健康」專項整治行動。自2003年以來,根據國家六部委的統一部署,在轄區內開展了聲勢浩大的「打擊企業違法排污行為,保障群眾身體健康」專項整治行動,歷時三年,關停取締了轄區內的「十五小」和「新五小」等大量規模小、工藝落後、污染嚴重的企業,並嚴格防止反彈,受到了國家六部委督導組和省局檢查組的肯定和表揚。2005,是專項整治行動的最後一年,我們繼續深入開展了專項整治行動,做到「預防和打擊兩手抓」。一方面,對前兩年關停取締了的「十五小」和「新五小」等規模小、工藝落後、污染嚴重的企業進行回頭看,防止死灰復燃;另一方面,繼續對轄區內的污染企業進行嚴厲打擊,取締、搬遷新歐公路沿線石灰粉廠21家;整頓洗礦企業61家,冶煉企業15家,關停小洗礦廠和小冶煉廠35家;對高新技術經濟開發區的宏達、斌華兩家水泥廠進行了限期治理,目前新余宏達水泥製品有限公司已停產,進入破產程序;斌華水泥有限公司也在著手進行搬遷。

二是開展了中高考期間雜訊管制行動。採取「開通二十四小時雜訊污染投訴熱線、分片現場巡查」等辦法加強了中高考期間雜訊管制,及時處理雜訊污染投訴案件45起,為考生營造了一個安靜的考試環境,受到社會的好評。

三是認真開展了環境污染糾紛調處工作。採取增設投訴熱線、實現二十四小時接聽、網上接受投訴等措施暢通信訪渠道,方便群眾投訴。2005年,共受理環境糾紛投訴案件201起,辦理201起,受理和辦理率均為100%。及時、准確、妥善處理群眾環境污染糾紛投訴案件,把糾紛矛盾解決在基層,環保上訪案件處全省最低,維護了社會穩定。在全省環保信訪工作會上,我市的環境信訪工作得到了省環保局的表彰。

(四)強化宣傳,營造氛圍,著力提高了公眾和社會參與環保的意識

開展了綠色社區、綠色學校、綠色教育基地的創建活動,新余電廠生活區被省局評為 「綠色社區」 榮譽稱號。精心編制了《2004年新余環境質量公報》和《新余年鑒》環保專欄。5月1日和10月1日,先後實現了我市城市空氣質量日報和城市空氣質量預報。利用「6·5」世界環境日和「12·4」法制宣傳日,大力宣傳環保法律法規知識和業務知識。一年來,在《江西省環保信息》,江西省環保信息網站和《新余日報》、《政務信息》、《新余信息》、新余廣播電視新聞欄目發表環保新聞、信息達300餘篇(條),並有部分新聞(信息)作品在《中國環境報》、江西電視台一套新聞欄目和《江西政務》上發表。環保宣傳和教育力度明顯增強。

(五)堅持標准,扎實推進,積極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促進了環保隊伍的全面建設

按照中央、省、市委的統一部署,緊密結合環保工作實際,扎實開展先進性教育活動,圓滿完成了先進性教育活動各項任務。先進性教育活動的開展,增強了我局黨組織的戰鬥力、凝聚力、創造力,廣大黨員鍛煉了黨性,提高了素質,服務意識、奉獻意識、敬業意識、創新意識進一步強化,有力地促進了各項工作。我局也榮獲了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先進單位」稱號。與此同時,把我市優化經濟發展環境綜合測評活動與先進性教育活動,與決戰工業500億和全民創業有機地結合起來,狠抓了機關作風整頓,全面加強了環保系統的幹部隊伍建設。

(六)著眼長遠,精心謀劃,認真編制環境保護「十一五」規劃,促進環保工作能力建設和規范化管理

2005年,我們把新余市環境保護「十一五」規劃編制工作當作全年的重要工作來抓,指派專業部門和專人負責此項工作。深入全市一縣三區及各有關單位開展環境調查,收集相關材料,編制完成了《新余市環境保護「十一五」規劃》。

回顧一年來的環保工作,我們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特別是在建設項目環評以及關停、搬遷經濟開發區兩家污染嚴重的水泥廠,整治洗礦、冶煉等違法排污企業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在剛剛結束的全省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上,省局對此予以了充分肯定。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十分清醒地認識到,有些工作離市委、市政府和群眾的要求還存在一定的差距。比如主要水系局部污染嚴重現象仍然存在,農業面源污染特別是畜禽糞便污染未能得到有效治理;環境違法現象依然較為嚴重,一些企業的污染治理設施沒有正常運轉,一些「新五小」企業死灰復燃;環境違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情況還普遍存在;城西大氣環境質量低於國家要求的二級標准,城市區域雜訊仍污染嚴重,環保執法力度需要進一步加強等等,這都需要我們在今後的工作中切實加以解決。

三、「十一五」工作展望

隨著我市工業化、城鎮化進程進一步加快,可以預計我市人口、資源、環境的矛盾將進一步加大,環保工作也將面臨更大的挑戰。「十一五」期間我們如何抓住機遇,如何進一步提高自身能力建設以適應新的發展形勢?如何在前進和發展中很好地解決這些矛盾,需要我們認真思考,積極探索,切實履行職責,促進環保事業與全市的經濟社會事業協調發展。

按照我市環境保護「十一五」規劃,我們要堅持一個統領,圍繞一條主線,實現四大目標,實施九大環保工程。

堅持一個統領,就是用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市環保工作全局。

圍繞一條主線,就是緊緊圍繞構建和諧平安新余這條主線,堅決貫徹執行「既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的戰略方針,保護和改善我市的生態環境質量,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以強化環境監管為抓手,努力推動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建立。

實現四大目標,就是到2010年,一是基本控制新的環境污染,遏制生態破壞的趨勢,主要污染物排放強度明顯削減;二是城鄉環境質量特別是城市和重點區域的環境質量達到功能區標准,實現城鄉生態系統良性循環;三是人民群眾生存環境不受輻射影響和不出現重大放射源安全事故;四是全市環境監管能力顯著提高,建立完備的污染事故預警和應急響應系統。具體指標是:地表水各功能區達標率大於85%;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大於95%;各大氣功能區達標率85%以上,城市環境空氣總體質量達到二級標准;酸雨強度和酸雨頻率有所降低;城市區域環境雜訊平均值小於55分貝,城市道路交通雜訊小於70分貝。

實施九大環保工程,就是實施袁惠渠水污染防治達標工程、仙女湖生態保護工程、市環境監測監察指揮中心建設工程、城西工業污染源治理工程、突發環境事件應急工程、「12369」環境投訴熱線工程、城市雜訊自動監測系統工程、孔目江水資源保護和綜合利用工程、環保隊伍建設工程。

四、今年的主要目標和任務

2006年是 「十一五」規劃的開局之年,起步之年,做好這一年的環保工作對於順利實施 「十一五」環境保護規劃意義非常重大。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我們一定要理清工作思路,明確工作目標,與時俱進,團結拼搏,扎實工作,為我市實施環境保護「十一五」規劃開好局,起好步。

2006年全市環保工作的總體思路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省委十一屆十次全會和市委五屆十次全會精神,落實《江西省人民政府關於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環境保護的決定》,以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新余為目標,以決戰工業500億,推動全民創業,加快富民強市為著力點,全面推進環境保護各項工作的深入開展。工作目標是:環境質量穩中有升,污染物排放總量得到有效控制,環境監測監察能力進一步提高,環境安全得到較好維護。

為實現上述目標,本年度我們要堅決按照省局下發的2006年度環保工作目標考核要求,將考核內容層層分解,責任到人,全面完成各項工作任務。

(一)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全面加強環境監管,確保我市環境安全

堅決貫徹「既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破壞綠水青山,不如不要金山銀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戰略方針,按照「掌握環境情況,說清環境問題,迅速准確解決環境污染問題」的要求,切實履行職責,全面加強我市的環境監管。一是繼續深入開展袁惠渠水污染綜合治理,力爭年底前使袁惠渠的水質達到三類水標准。今年袁惠渠治污重點是建立長效機制,加大環境執法力度防止污染反彈。積極防止仙女湖的污染威脅,杜絕上游新建污染嚴重的項目,抓好分宜縣生活污水處理;加強對湖內餐飲業、養魚業、遊船等的環境污染管理。積極配合興建白雲水庫,對孔目江兩岸生活、農業、工業污染展開治理。二是加緊治理我市大氣環境污染,重點加強對城西排污企業執法檢查,督促新鋼公司和新電公司等企業進一步加大環保投入,改造、完善和新上環保設施,建立《環保設施正常運轉責任追究制》,保證環保設施的正常運轉,使我市的大氣環境質量逐步達到二級標准。三是著手開展我市城市雜訊、廢棄食用油脂和廢礦物油管理集中整治。

(二)貫徹執行《環境保護違法違紀處分暫行規定》,大力開展環境執法年活動,嚴肅查處環境違法行為

《環境保護違法違紀行為處分暫行規定》於2006年2月20日公布施行,它是我國第一部關於環境保護處分方面的專門規章,對於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懲處環境違法違紀行為,促進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的貫徹實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為了切實貫徹執行好《環境保護違法違紀行為處分暫行規定》,根據省局統一部署,我們一定要結合實際創造性地開展好「2006年環境執法年」活動。一是鞏固連續三年的環保專項整治行動成果,對我市洗礦、冶煉、水泥等行業繼續進行環保專項整治。二是推動環境影響評價和「三同時」制度的執行工作,嚴把建設項目環保審批關,從源頭上控制污染。全市各園區都要依法進行環評,未經環評的園區,新上項目一律不予以環保審批;督促落實「三同時」制度,加強對已審批項目的監督,防止「重審批、輕監管」的現象發生。三是繼續推行排污許可證的發放工作;四是加大環境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綜合運用法律、經濟、行政等手段,對影響經濟發展、危害人民身體健康、擅自停運治污設施等環境違法行為,一定要做到查處到位、整改到位、責任追究到位。對環境違法行為的處罰要嚴格按照法定的執法程序,要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准繩,做到執法主體、執法行為、執法程序、執法形式「四個合法」。五是全面清查轄區內的重點污染源,建立重點污染源和違法單位監督管理台帳,掛牌督辦,落實責任,跟蹤督查。六是加強排污費徵收力度。各有關部門要嚴格按照條例規定,規范徵收程序,認真做好申報、審核和核定工作,認真實行排污費徵收公示制度,同時加大對拒報、拒繳排污費行為的處罰力度,力爭排污收費比2005年提高10%。

(三)加大環保投入,夯實環境基礎設施,不斷提高我市環境監管能力

環保基礎設施建設是做好環保工作的關鍵所在,為了更好地適應新形勢下的環保工作,我們要按照國務院《關於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環境保護的決定》要求,加大環保投入,夯實環保基礎設施,全面提高我市環境監測監察能力和水平。一是興建市環境監測監察指揮中心,完成規劃設計,啟動土建工程。二是完成「12369」環境污染糾紛投訴熱線建設,進一步暢通群眾投訴、監督渠道。三是制定和完善《新余市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加強演練,提高我市應對突發環境事件的能力。四是創新管理體制,增強環境管理新活力。盡快掛牌成立分宜縣環境保護局和渝水區環境保護局,進一步完善經濟開發區和仙女湖區環境監測站。

(四)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立足環保工作,推進和諧社會進程,為我市的經濟發展提供可靠的環境支撐

我們環保部門和全體幹部職工要牢固樹立「發展為先,發展為重,發展為大」的觀念,立足自己的本職崗位,為決戰工業500億,為全民創業,加快富民強市提供優質的環保服務,打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環境。一是抓好《舉環保之力,助推全民創業》十八條的落實工作,重點採取簡化環評手續,提高辦事效率,強化優質服務,加強項目建設,減輕企業環保投入負擔等措施,助推決戰工業500億,支持全民創業。二是大力實施循環經濟,加緊生態工業園區的創建工作,推進全市綠色招商。三是結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環保小康行動計劃,做好省級環境優美鄉鎮的創建工作,並進一步抓好綠色社區、綠色學校、綠色教育基地的創建工作。

同志們,2006年我們的環境保護工作擔子更重,難度更強,責任更大。現在從中央到地方,都比以往更加關注環境保護,環保工作到了非抓不可,非抓好不可的時候。全市環保系統的幹部職工要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省環保局的悉心指導下,振奮精神,同心同德,搶抓機遇,迎接挑戰,積極投身到服務決戰工業500億和全民創業中去,為我市經濟建設和環保事業協調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閱讀全文

與新余工業污水處理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陳浩南電影完整版 瀏覽:64
污水管道施工一般多少錢 瀏覽:1000
硫酸銨廢水電解 瀏覽:90
十噸鍋爐水處理運行記錄 瀏覽:726
男同性戀電視劇 瀏覽:299
凈水器如果停水了怎麼辦 瀏覽:306
空調濾芯沒有裝好會有什麼影響 瀏覽:317
陶氏超濾膜控製程序 瀏覽:299
什麼地方會用到污水設備 瀏覽:329
高肉有劇情電影 瀏覽:791
雙級反滲透水處理技術 瀏覽:68
傘學院電影在線觀看國語 瀏覽:26
金夕演員 瀏覽:146
沒有吸管怎麼做飲水機呢 瀏覽:984
構成EDI系統的是哪個要素是 瀏覽:760
污水過濾海報 瀏覽:516
純凈水廠最怕什麼舉報 瀏覽:903
可以做半透膜的材料 瀏覽:135
分餾瓶與蒸餾瓶 瀏覽:235
蒸餾水是由離子構成嗎 瀏覽: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