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水回用水處理工程也稱廢水回用處理,中水回用水處理工藝要溶解水中沉澱物、有機物,利用MBR膜降解廢水中其它物質含量,把原廢水具有的有毒、有害性去除後,二次利用到生產生活中。
中水回用水處理設備,主要還是MBR膜處理工藝居多。mbr膜生物反應器應用於中水回用。膜生物反應器是由膜組件和生物反應器構成的,是生物處理技術的活性泥污法和膜分離的組合工藝。先進技術和傳統處理技術比較而言,具有體積小、模塊化、自動化程度高、出水水質好的特點,在處理完成後就可以直接使用,非常的方便快捷,減少了不必要程序,實現結構的優化升級。由於具有顯著優勢,在發展過程中,被廣泛應用在中水回用處理中去,除了國內的給水廠之外,國外很多國家也積極引用。處理後的廢水作為工業、農業、市政的用水,減少不必要資源浪費,實現水的回收再利用,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未來先進技術會廣泛應用,優化水資源使用結構,造福於人類發展。
『貳』 中水回用的一般採用什麼原理
中水回用一般采復用制的方法有:一、物理處理法:膜濾法,是在外力的作用下,被分離的溶液以一定的流速沿著濾膜表面流動,溶液中溶劑和低分子量物質、無機離子從高壓側透過濾膜進入低壓側,並作為濾液而排出。二、物理化學法:砂濾、活性炭吸附、浮選、混凝沉澱等。三、生物處理法:採用活性污泥法、接觸氧化法、生物轉盤等生物處理方法。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武漢科夢的膜生物反應器工藝(MBR工藝),是現代膜分離技術與生物技術有機結合的一種新型廢水生物處理技術,它利用膜分離裝置將生化反應池中的活性污泥和大分子有機物質有效截留,替代二沉池,使生化反應池中的活性污泥濃度(生物量)大大提高;實現水力停留時間(HRT)和污泥停留時間(SRT)的分別控制,將難降解的大分子有機物質截留在反應池中不斷反應、降解。
『叄』 為什麼「中水」回用好處多
今天是世界水日。我們來了解一下水資源保護的一種途徑:「中水」回用。
在以往,經過處理的污水一般直接被排入江河湖泊,不過隨著水資源短缺的情況越來越嚴重,處理後的污水也大有再利用的空間。通過開發各項污水處理新技術,不但可提高污水凈化的效率,而且還能夠實現污水的再生及回用。
『肆』 建築小區中水回用技術組合的選擇與應用
建築小區中水回用技術組合的選擇與應用具體內容是什麼,下面中達咨詢為大家解答。
1建築小區中水
中水是一種介於污水和自來水之間,能夠在一定領域內使用的非飲用水,城市中的中水經常用作綠化用水、道路清掃以及建築沖廁,也被越來越多的大中城市當作城市第二水源。中水的主要水源包括:城市污水、冷卻排水、盥洗排水、廚房排水、廁所排水等。
中水處理回用[1]是一種污水的分散處理方法,對於集中式污水處理設施及管道無法實施或成本高昂時,分散處理是保護水環境、節約水資源的一種選擇,比如景區、鄉村、小鎮等。建築小區是設置污水處理裝置的最小單位,有穩定的污水來源,也是具有大量非飲用水,如綠化、道路沖洗、水景等用水需求。隨著國家和地方對水資源和水環境的保護,相比於城市污水集中管網和集中處理,小區就地處理回用污水具有更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也得到許多城市的政策支持,如大連市就規定2014年後市內新建住宅小區必�建設中水設施[2]。
與城市污水集中處理相比,建築小區中水回用技術需要具備3個條件,一是技術效果的穩定性,變化的進水水質和既定回用途徑要求回用技術需要穩定的出水水質;二是設備和技術的可操作簡易性,通常由物業部門維護運行回用設施設備,過於復雜的系統和技術組合不利於設施的正常運行,能夠實現自動化、無人化處理回用是一個方向;三是設備和運行的經濟性,小區中水回用的經濟性應優於直接利用自來水,以保證業主和物業管理公司的經濟利益。
2技術組合的選擇
2.1核心技術
水處理核心技術直接決定了出水的水質及其穩定性、經濟性。分散式水處理技術中,膜生物反應器、生物濾池、接觸氧化是常用的核心技術[3]。
膜生物反應器是膜分離技術與生物處理技術有機結合的廢水處理系統,以膜組件取代傳統生物處理技術末端二沉池,在生物反應器中保持高活性污泥濃度,提高生物處理有機負荷,從而減少污水處理設施佔地面積,並通過保持低污泥負荷減少剩餘污泥量。膜生物反應器佔地面積小、出水水質好、無須設置二沉池,且運行、維護簡單。其中的平板膜MBR 工藝[3]又因其污泥濃度高達 15000~20000 mg/L、佔地面積更小、並可實現在線清洗、污泥產生量更少等特點比中空MBR 工藝更受青睞。但是膜易污染的特點[6]使膜生物反應器的使用受到一定限制,大量曝氣和頻繁地清洗並使其運行成本較高。大部分應用於城市污水處理的處理能力范圍為小於387.5 m3/d,曝氣分別佔分體式和一體式MBR總能耗的20 %~50 % 和80 %~100 %[7]。
生物濾池是由碎石或塑料製品填料構成的生物處理構築物,以土壤自凈原理為依據,使污水與填料表面上生長的微生物膜間隙接觸,使污水得到凈化的人工生物處理技術[8]。生物濾池的處理效果好,不產生二次污染,且微生物能夠依靠填料中的有機質生長,無須另外投加營養劑,生物濾池緩沖容量大,能自動調節濃度高峰使微生物始終正常工作,耐沖擊負荷的能力強。可以採用全自動控制,非常穩定,可以實現無人操作。生物濾池的池體採用組裝式,便於運輸和安裝;同時能耗非常低,在增加處理容量時只需添加組件,易於實施,也便於氣源分散條件下的分別處理。但是生物濾池的污水流動速度較慢,水處理量較小,設備佔地較大,是它的一個明顯缺陷。另外,生物濾池由於很難創造好氧厭氧交替的環境,除磷效果較差[9]。
接觸氧化法是一種介於活性污泥法與生物濾池之間的生物膜法工藝,其特點是在池內設置填料(分散式或懸掛式),池底曝氣對污水進行充氧,並使池體內污水處於流動狀態,以保證污水與填料充分接觸.生物接觸氧化法能去除生活污水中的污染物,首先填料和生物膜對有機物具有吸附阻留作用,然後在微生物作用下對有機物進行好氧分解。生物接觸氧化法具有剩餘污泥量少、耐沖擊負荷強、運行管理簡便等優點[4]。研究表明[5]:生物接觸氧化法處理生活污水,在處理效果、動力消耗、經濟效益和維護管理方面都明顯優於活性污泥法,在處理有機廢水和小區生活污水方面都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
以上3種核心技術各有優缺點,在建築與小區中水處理工程實踐中也都有應用。可根據小區中水規模、可用地塊的大小、物業管理的專業性等因素進行選擇。
2.2消毒技術
消毒步驟是污水處理的必要步驟,在小區中水處理利用過程中,消毒也是重要的後處理步驟。消毒方式通常由化學葯劑(固體、液體、氣體)、紫外線等,污水再生過程廣泛使用的主要有次氯酸鈉、紫外、臭氧3種消毒技術。不同的工藝適用的消毒技術有所不同。砂濾出水的消毒宜選用臭氧與次氯酸鈉組合消毒工藝,且可以大大降低了出水使用的生態安全風險。MBR出水的消毒採用次氯酸鈉、紫外、臭氧單獨消毒對微生物都有很好的去除效果[10]。
消毒技術或消毒劑的選用除了效果,也要考慮到建築與小區的特殊性。次氯酸鈉是一種強鹼,形態可以是液體或固體粉末,其使用和保存要避免光照和熱源,在使用過程中,也要避開人群。該消毒劑使用廣泛,消毒能力較強,在建築小區中使用較多。紫外燈具有良好的殺菌消毒效果,而且通過設備設計和遮擋,可以最小化對環境和人的影響,但需要有較大的消毒區域,滿足其透射深度和輻照時間的要求。臭氧消毒具有良好的操作性[11],易於實現自動控制,佔地面積小、反應速度快,是優異的建築小區中水消毒技術。 2016年6月綠色科技第12期
彭麗,等:建築小區中水回用技術組合的選擇與應用
環境與安全
3小區中水回用技術的應用
建築小區的中水回用已經在各地有了大量的工程應用,並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小區中水回用技術的工程應用情況見表1,包括核心技術和消毒技術、運行成本、出水水質標准、水量等。
由表1可以看出,接觸氧化和MBR技術是工程上主要應用的核心技術,而消毒技術則以臭氧消毒為主。兩級串聯的接觸氧化增強了系統的抗沖擊負荷能力,保證了出水水質。據報道[20],2000年北京市對在一年間建設的項中水工程進行調查和評估發現,有項工程採用了生物接觸氧化法,佔比例達85 %。
小區中水的水源多是小區的生活污水,經化糞池處理後的出水作為中水原水,而洗浴、盥洗、洗衣、雨水等污染較輕的廢水,在收集系統許可的條件下也是一種很好的中水原水。而中水的用途大多為景觀、綠化用水或沖廁等生活雜用,回用水質標准也多採用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雜用水水質標准( GB/T 18920-2002),也會根據需要採用農業灌溉生產用水等相關標准。
現在,中水處理系統的運行、管理、維護和商業模式還並不完善。很多中水系統跟建築小區一起進行設計、施工,但系統的運行主體為物業公司、開發商或政府部門,涉及的成本、收益和產權並不清晰,由此可導致運行管理問題。民間資本可以通過獨立供給和BOT、TOT
4結論
建築小區中水處理工藝的核心工藝主要有膜生物反應器、接觸氧化和生物濾池。膜生物反應器的出水水質好、佔地小、操作方便,但膜容易被污染,運行成本較高;接觸氧化具有佔地小、運行管理簡單、運行成本低等優點,適合作為建築小區中水處理的核心工藝。臭氧消毒易於實現自動控制,佔地面積小,即開即用,是優異的建築小區中水消毒技術。
建築小區的中水回用已經在各地有了大量的工程應用,並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在工程中,大部分採用了接觸氧化,原水來自小區生活污水,回用水質標准也多採用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雜用水水質標准。中水處理系統的運行、管理、維護和商業模式還並不完善,民間資本和市場化機制具有進入的可能性和條件。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伍』 中水回用系統的技術特點
(1)能高效地進行固液分離,將廢水中的懸浮物質、膠體物質、生物單元流失的微生物菌群與已凈化的水分開。分離工藝簡單,佔地面積小,出水水質好,一般不須經三級處理即可回用。
(2)可使生物處理單元內生物量維持在高濃度,使容積負荷大大提高,同時膜分離的高效性,使處理單元水力停留時間大大的縮短,生物反應器的佔地面積相應減少。
(3)由於可防止各種微生物菌群的流失,有利於生長速度緩慢的細菌(硝化細菌等)的生長,從而使系統中各種代謝過程順利進行。
(4)使一些大分子難降解有機物的停留時間變長,有利於它們的分解。
(5)膜處理技術與其它的過濾分離技術一樣,在長期的運轉過程中,膜作為一種過濾介質堵塞,膜的通過水量運轉時間而逐漸下降有效的反沖洗和化學清洗可減緩膜通量的下降,維持MBR系統的有效使用壽命。
(6)MBR技術應用在城市污水處理中,由於其工藝簡單,操作方便,可以實現全自動運行管理,在上海污水處理設備工程中得到了成功應用。
『陸』 中水回用的過程及處理方法
為了將處理的污水滿足排放標準的水質,一般常用到中水回用設備對污水進行處理,使其符合中水水質標准。中水回用技術工藝流程一般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即預處理階段、主處理階段和後處理階段。那麼,中水回用技術一般分幾個階段。
一、中水回用技術工藝階段
1、預處理階段:這個階段主要有兩個處理單元,一個處理單元是格柵,另一個處理單元是調節池,其主要用於將污水中的固體雜質進行有效的去除,同時可以將水質進行均勻處理。
2、主處理階段:在這個階段,污水中的溶解性有機物會得到有效的去除,因而這個階段是最為關鍵的一個環節。
3、後處理階段:這個階段的主要作用是對污水進行消毒處理,經過這個階段處理後能夠保證出水達到中水水質標准,這是一個深度處理過程。
二、中水回用技術主處理的三種方法
1、生物處理法:適用於有機物含量較高的污水。一般採用活性污泥法、接觸氧化法、生物轉盤等生物處理方法。或是單獨使用,或是幾種生物處理方法組合使用,如接觸氧化+生物濾池;生物濾池+活性炭吸附;轉盤十砂濾等流程。這種流程具有適應水力負荷變動能力強、產生污泥量少、維護管理容易等優點。
2、物理化學處理法:活性炭吸附是物理法,混凝沉澱技術是化學法,將這兩種方法相結合對水質的處理效果非常好。
3、膜處理法:應用反滲透膜,或者是超濾膜進行處理,適用於水質變化大的情況。
中水回用技術工藝設備對污水的處理效果非常好,而中水回用工藝的廣泛應用對於改善環境具有很大的意義。
『柒』 涓姘村洖鐢ㄤ笉鐢ㄨ啘宸ヨ壓
鐢ㄣ備腑姘村洖鐢ㄦ槸鎸囧皢緇忚繃澶勭悊鐨勬薄姘存垨搴熸按鍐嶅埄鐢錛屼互杈懼埌鑺傜害姘磋祫婧愬拰鍑忓皯奼℃煋鐨勭洰鐨勩傝啘宸ヨ壓鏄涓縐嶅父瑙佺殑涓姘村洖鐢ㄦ妧鏈錛屽彲浠ラ氳繃鑶滃垎紱繪妧鏈灝嗘薄姘翠腑鐨勬潅璐ㄥ拰奼℃煋鐗╁幓闄わ紝浠庤屾彁楂樻按璐ㄣ
『捌』 淺議中水回用發展趨勢及處理技術
下面是中達咨詢給大家帶來關於施工臨時用電的存在問題及正確做法的相關內容,以供參考。
一、國內外中水回用現狀
日本是開展污水回用研究較早的國家之一,它以處理後的污水作為小區和建築生活雜用水,並配以專門管道進行輸送,該系統即稱為中水回用系統。對於「中水」這個術語的定義有多種多樣的解釋,如在污水處理方面稱為「再生水」;工業方面稱為「循環水」或「回用水」,一般以水質要求作為區分的標志。中水亦即專指城市污水或生活污水經處理後達到一定的水質標准,可在一定范圍內重復使用的人體不直接接觸的雜用水,其水質介於生活飲用水與排放水之間。中水是一種水資源有效利用的節水技術。
我國對城市污水處理與利用的研究,早在1958年就開始列入國家科研課題。60年代關於污水灌溉的研究達到了一定水平;70年代中期進行了城市污水以回用為目的的污水深度處理小試;80年代初,青島、大連、太原、北京、天津、西安等缺水的大城市相繼開展了污水回用於工業、民用的試驗研究,其中有些城市已修建了回用試點工程並取得了積極的成果。1986年北京市人民政府第56號文件就明確規定:今後凡新建建築面積2萬m2以上的旅館、飯店、公寓及修築面積3萬m2以上的機關、科研單位、大專院校和大型文化、體育等建築,應配套建設中水設施並應與主體建築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交付使用。十多年的發展,也驗證了建立各種形式的中水回用系統,是解決缺水地區水資源的戰略需要。
污水深度處理及回用不僅緩解了供水不足、水污染和改善生態環境等問題,而且提高了回用水的水質、水量及其經濟附加值,使之具有更廣泛的應用空間,從而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
二、中水回用技術的發展趨勢
污水回用體現了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和合理配置的重要磨亮旅戰略意義。國內鍵迅已有許多成功的經驗,如:我國沿海缺水城市大連,在1992年率先建成了污水回用示範工程,取得了實效。2002年,北京完成了高碑店污水處理廠規模為47萬m3/d中水回用工程,每天將20萬m3處理水送到高碑店湖,作為北京第一熱電廠的冷卻水。事實證明城市污水的再生回用可以有效的解決水資源不足和水環境污染這對矛盾,對水質型缺水的無錫地區具有現實意義。
依照目前的發展趨勢,要以污水處理廠為主體開展中水回用,就必須完成城市二級污水處理廠的技術升級,完善的污水回用處理技術是促進污水回用進一步發展的保證。目前二級出水經混凝、沉澱、過濾、消毒等深度處理後,可達到市政、生活雜用和中水水質要求,可滿足更多用途的回用。綜上所述,城市污水處理廠二級出水水質已經達到一般工業冷卻水和農灌水質標准,如果再經適當深度處理,將可達到更高要求的水質標准。因此,城市污水再生回用是完全可行的。
三、中水回用處理技術
處理水水質不同,回用用途不同,選用的處理方法和工藝也不同。
中水處理技術按處理機理不同可分為物理化學處理法、生物處理法、膜處理法三大類。
1、物理化學處理法
物理化學處理法是以混凝沉澱(氣浮)技術和過濾吸附技術相結合的基本方式,主要用於處理優質雜排水。該處理法適用於處理規模較小的中水工程,主要特點是處理工藝流程短,運行管理簡單、方便,佔地相對較小;但相對生物處理來講,運行費用較大,並且出水水質受混凝劑種類和數量的影響,有一定的波動性。
工藝流程為:
原水→格柵→調節池→混凝沉澱池→超濾膜→消毒→中水
2、生物處理法
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機物質和無機物質,污水的常規生物處理主要是去除污水中可降解的有機物質,利用好氧微生物的吸附、氧化作用,降解污水中的有機物質。生物處理法包括好氧生物法、厭氧生物法和兼性生物氧化法,中水回用一般多採用好氧生物膜微生物處理技術,主要包括活性污泥法、接觸氧化法等。生物處理法的特點是適用於較大規模的處理工程,但近年來隨著水處理技術的不斷發展,也開發出了一些小型的生物處理設施,適用於較小水量的工程,可同樣獲得較好的經濟效果;生物處理法的出水水質較為穩定,運行費用相對較少,尤其對於大型污水處理工程,生物處理法顯得尤為突出。
工藝流程為:
原水→格柵→調節池→接觸氧化池→沉澱池→過濾→消毒→中水
生物處理法可分為好氧生物處理和厭氧生物處理兩大類。瞎凳
3、膜處理法
膜處理法屬於物理處理或物理化學處理方法,是指利用膜技術來處理水,使之符合一定的水質標准。當前膜處理方法主要有兩種,即連續微濾和膜生物反應器。連續微濾系統是以微濾膜為中心處理單元,配以特殊設計的管路、閥門、自清洗單元、加葯單元和自控單元等,形成一閉路連續操作系統。當污水在一定壓力下通過微濾膜時,就達到了物理分離的目的。連續微濾系統的特點有:設備控制簡單,系統可自動運行;佔地小、結構緊湊,模塊化設計可根據用戶需求靈活地擴大或縮小;高抗污染的聚偏氟乙烯膜材料,耐氧化,使用壽命長;運行費用較低。膜生物反應器處理原理在於使污水中的大分子等難降解成分在體積有限的生物反應器內有足夠的停留時間,從而達到較高的去除效果。高濃度生物量使膜生物反應器工藝能以緊湊的系統獲得較高的有機物去除率,可以有效的克服與污泥沉降性能有關的限制,並起到了取代二沉池的作用,同時還能達到澄清和防菌的目的。對於已建成的污水處理廠,若改用膜生物反應器工藝,在不增加反應器容積的情況下,可使處理水量大大提高。膜生物反應器工藝具有出水水質好、佔地少、易於實現自動控制等許多常規工藝無法比擬的優勢,其在污水處理與回用中所起的作用也越來越大,並具有非常廣闊的應用前景。膜處理的主要特點是處理水質穩定、可靠,但工程投資較大、處理成本較高。
工藝流程為:
原水→格柵→調節池→膜生物反應器→超濾膜→消毒→中水
上述三種基本處理方法,在中水處理中經常被採用。由於原水水質、中水水質要求、處理場地、環境條件、投資條件及管理水平等因素的影響,各種處理設備裝置或構築物都要精心設計和選擇,有時需通過試驗來確定最佳方案。
四、結論
中水回用,實現污水資源化,是目前解決節水治污問題的最有效途徑之一。高效的、可行的中水回用形式,應該得到大力的推行。在推行過程中難免會遇到的一些問題,如工藝的改進,雜用水的水質標準的制定,如何讓人們接受中水,都是亟待解決的難題。但隨著工藝的進一步發展,政策的修訂,中水回用的有著廣闊的前景。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玖』 中水回用的處理方式
一、按用途分類
中水因用途不同有三種處理方式
1. 一種是將其處理到飲用水的標准而直接回用到日常生活中,即實現水資源直接循環利用,這種處理方式適用於水資源極度缺乏的地區,但投資高,工藝復雜;
2. 另一種是將其處理到非飲用水的標准,主要用於不與人體直接接觸的用水,如便器的沖洗,地面、汽車清洗,綠化澆灑,消防,工業普通用水等,這是通常的中水處理方式。
3.工業上可以利用中水回用技術將達到外排標準的工業污水進行再處理,一般會加上軟化器,RO,EDI/混床等設備使其達到軟化水,純化水,超純水水平,可以進行工業循環再利用,達到節約資本,保護環境的目的。
二、按處理方法分類
按處理方法,中水處理工藝一般分為 3 種類型:
1 .物理處理法:
膜濾法,適用於水質變化大的情況。
採用這種流程的特點是:裝置緊湊,容易操作,以及受負荷變動的影響小。
膜濾法是在外力的作用下,被分離的溶液以一定的流速沿著濾膜表面流動,溶液中溶劑和低分子量物質、無機離子從高壓側透過濾膜進入低壓側,並作為濾液而排出;而溶液中高分子物質、膠體微粒及微生物等被超濾膜截留,溶液被濃縮並以濃縮形式排出。
2 .物理化學法:
適用於污水水質變化較大的情況。一般採用的方法有:砂濾、活性炭吸附、浮選、混凝沉澱等。這種流程的特點是:採用中空纖維超濾器進行處理,技術先進,結構緊湊,佔地少,系統間歇運行,管理簡單。
3 .生物處理法
適用於有機物含量較高的污水。一般採用活性污泥法、接觸氧化法(如圖所示)、生物轉盤等生物處理方法。或是單獨使用,或是幾種生物處理方法組合使用,如接觸氧化 + 生物濾池;生物濾池 + 活性炭吸附;轉盤十砂濾等流程。這種流程具有適應水力負荷變動能力強、產生污泥量少、維護管理容易等優點。
當前,由於一些國家和地區在過度地、毫無節制地開發水資源的同時,環境保護意識比較差,使地表水和地下水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使原本具有良好水質的新鮮水供應受到限制;其次,待開發的新鮮水源離集中供水點距離較遠,一次性投資費用高昂,這樣一些缺水地區無力擴大供水能力。理到非飲用的程度,在此引出了中水概念。中水也就是將人們在生活和生產中用過的優質雜排水(不含糞便和廚房排水)、雜排水(不含糞便污水)以及生活污(廢)水經集流再生處理後回用,充當地面清潔、澆花、洗車、空調冷卻、沖洗便器、消防等不與人體直接接觸的雜用水。因其水質指標低於城市給水中飲用水水質標准,但又高於污水允許排入地面水體排放標准,亦即其水質居於生活飲用水水質和允許排放污水水質標准之間,故取名為「中水」。
中水開發與回用技術得到了迅速發展,在美國、日本、印度、英國等國家(尤以日本為突出)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這些國家均以本國度、區域的特點確定出適合其國情國力的中水回用技術,使中水回用技術越來越臻於完善。在中國,這一技術已受到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重視並對建築中水回用做了大量理論研究和實踐工作,在全國許多城市如深圳、北京、青島、天津、太原等開展了中水工程的運行並取得了顯著的效果。我國的國有工業企業和部分民企,比如污染嚴重和水資源利用較多的企業都建成了中水回用項目,為低碳生產和節能減排的國家級號召做出了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