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城市污水處理廠的系統調試與設計
城市污水處理廠的系統調試與設計是非常重要的,設計的每個細節都會影響最後的使用,每個環節的處理都很關鍵。中達咨詢就城市污水處理廠的系統調試與設計和大家說明一下。
目前我國已經建設了大量的城鎮污水處理廠,其中較多城鎮污水處理廠採用A2/O工藝,通過對豹澥污水處理廠的設計、施工以及調試全過程參與,提出合理化建議和改進措施,為設計、施工監管、調試提供一些經驗,也為城鎮污水處理廠的良好運營創造條件。對設計、施工、調試及運營提供四位一體的思路具有較重要的參考價值和啟示意義。
1 工程概況
豹澥污水處理廠一期工程建設規模為7×104m3/d,遠期規模為22×104m3/d。污水處理廠廠址位於光谷七路與高新三路交匯處東北側,總控制用地面積為18ha(270畝),其中一期工程用地5.9公頃(88.5畝)。污水處理廠出水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准》(GB18918-2002)一級A標准,並經專用尾水出江管道排往長江。
2 設計進出水水質及工藝流程
2.1設計進出水水質
該污水處理廠服務區域的規劃定位為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主要入駐企業以光電子信息產業、生物工程與新醫葯為主。污水處理廠出水水質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准》(GB 18918--2002)中的一級A標准。
2.2工藝流程
該污水處理廠採用設置選擇段的多點進水A2/O-微絮凝過濾工藝,工藝流程如圖所示
進水
3 各環節的銜接
3.1前處理部分
粗格柵及細格柵在來水渣量較小時,根據格柵前後的液位差啟停周期較長,但在格柵前面聚集有較多浮渣,因此在單機調試時,調整為根據時間間隔自動運行,時間間隔根據渣量情況進行調整。同時取消格柵前後的超聲波液位差計,可減少維護量和降低投資。
在初期污水量較小時,按照等水量配備提升泵。即使僅啟動一台提升泵,且將頻率調到低限,提升泵也僅能運行10分鍾左右就會降到低液位,造成頻繁啟停水泵,運行管理非常麻煩。對於初期水量較小的污水處理廠,設計盡量考慮大小泵進行匹配,必要時同時考慮進行變頻調節。從調試時發現,水量較小時,在集水井內非常易於沉積泥砂,且污水處理廠的集水井的泥砂非常難以清理。設計時應考慮在提升泵出口設置沖洗旁路和引用曝氣沉砂池風機的風管到集水井,對集水井定期進行沖洗,將泥砂提升到沉砂池進行處理。同時沉砂池至少為兩系列,在事故時,也易於在不停機的條件下進行檢修清砂。
根據《城鎮給水排水技術規范》要求,進水應進行水質監測。水質監測的自動取樣儀的取樣口設於細格柵之前,隨著運行時間的延長,取樣管的吸口經常會被大的雜質堵塞,影響自動取樣儀正常運行。經細格柵攔截後的污水中大顆渣大大減少,因此,在設計時,應考慮將自動取樣儀取樣點設於細格柵之後。
在調試曝氣沉砂池設備時,主要檢查除砂機的運行平穩性。在設備沿軌道運行過程中,會出現軌道跳培卜躍的現象,經過分析認為,每條軌道一般由幾段組成,兩條軌道的幾段不易平行,造成除砂機行進時跑偏,軌道輪在自行調整情況下,出現抖動現象。在《城市污水處理廠工程質量驗收規范》對兩軌中心距、兩軌頂面高差、軌道接頭錯位進行了安裝誤差要求,但對每一根軌道配鎮穗的直線特性沒有規定,因此應在設計的安裝圖中增加相關部分的安裝誤差要求。在發現該現象後,可以通過調整每條軌道的直線特性而得以解決。如果設計採用將軌道與埋件直接連接的方式,則無法進行下一步的處理;因此建議設計應要求設備軌道採用壓板的連接方式,方便設備調試進行調整。
在調試過程中,粗、細格柵的柵渣都非常易於掉落到輸送設備之外,通過現場調整,發現格柵落渣區域大於輸送設備的寬度,無論如何調整,都不能保證將柵渣完全收集。增加一條柔性收集板,將格柵出渣口下沿與輸送設備銜接。但設備一般並不配帶該柔性收集板,因此建議設計時就要充分考慮。
在安裝和調試閘門及堰門類設備時,施工及調試人員易產生閘門、堰門不用檢查、調試的想法,經常忽略閘門及堰門的安裝和調試。造成閘門軌道旅運安裝的精度不能滿足要求,甚至左右兩條軌道偏差巨大,隨著閘門的提升,閘板甚至跳出軌道;或者在閘板啟閉過程中,閘板隨著軌道逐步傾斜,造成閘板卡在軌道內,增加開啟難度。閘門軌道槽在閘門安裝完畢後,導軌旁的密封不到位,漏水嚴重,影響閘門使用功能。而設計要求採用二次灌漿方式密封,因預留導軌兩側的空間偏小,無法良好處理。建議設計應在導軌兩側留足100~150mm的空間進行二次灌漿。
3.2生化處理部分
該工程採用多點配水改良A2/O生化處理工藝。生化池選擇區、厭氧段、缺氧段採用立式渦流攪拌機進行攪拌,好氧區採用無終端循環流池型,內設管式微孔曝氣器進行曝氣。分別在選擇區、厭氧段、缺氧段設置不銹鋼堰門,通過調節各區域堰門開度調整各處理單元進水量。
該工程的調節堰門長度有3.5m、2.5m、1.5m三種規格,材質均為SS304,採用手動啟閉機啟閉。安裝過程中,發現堰長3.5m的堰門,與池壁不能很好吻合。調查分析發現,與調節堰接觸的3.5m長的牆面存在不平整現象;預埋埋件時,該組埋件表面平整度未控制;同時供貨設備因長度較長,在生產及運輸過程中易產生邊形。以上幾方面原因造成安裝完成後,進行清水聯調時,幾台堰門根本無法形成有效的密封,進水量較小的情況下,進水都從堰門旁滲入生化池內。通過調整堰門的橡膠密封高度,重新對門框與埋件之間的空隙進行二次灌漿。處理後,堰門的滲漏大大減小,但仍不能滿足最大正向工作水頭時泄漏量≤1.25L/min·m,對運行控製造成影響。工藝設計對結構專業應有相關平整度、垂直度要求,則能很好的實現專業銜接。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發現,寬度超過2m的堰門不易控制閘門的垂直度,垂直度調整好以後,啟閉幾次垂直度就會改變,造成閘板傾斜,啟閉不順暢。從現場運行情況看,在調整各堰門開度時,一般根據操作人員的經驗進行調整,實際控制誤較大。設計應在堰門板旁用醒目的標識漆標上精度為cm的水位刻度,可為操作人員帶來便利。同時在設計過程中應充分利用堰門500mm的可調高度,將進水堰門的寬度減小,減小利用水位刻度計算出水量誤差。採取該措施後,可降低由於堰門太長造成的設備變形的風險以及減小結構施工誤差對設備安裝的影響。
3.3二沉池
該污水處理廠採用周進周出的輻流式二沉池,在調試過程中極易出現出水不均勻現象,運行過程中出現厭氧污泥漂浮現象。除了在運行過程加強排泥措施外,施工和單機調試過程同樣要對下面進行關注。
(1)輻流式二沉池的圓度要密切關注,控制在規范要求的范圍內,否則太大的誤差,造成吸泥管與池周的間距變化太大,甚至需要切除部分排泥管。
(2)輻流式二沉池全池底面的水平誤差控制在5cm以內,基本能夠通過刮泥機調節到位,但超過該數值,達到10cm時,必然影響排泥管的坡度,造成排你不暢,最終造成運行時,產生厭氧現象。
(3)出水不均勻,主要是由於出水堰安裝精度不滿足要求。在現場調試式,採用先初調水平度,在滿水實驗時,將水位調控到出水水位,進行二次精調,現場調試表明,全池水平度精度可以控制在1mm以內,遠遠高於規范要求。
3.4結論
污水處理工程的成功運行,與設計、施工、調試及運行管理都有關系,只有在各個環節都要進行精細的工作,才能讓最終的運行管理更加方便。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Ⅱ 小區污水處理廠設計原則
小區污水處理廠設計原則是怎樣的呢,下面中達咨詢招投標老姿伍逗師為你解答以供參考。
Ⅲ 污水處理工藝應具有哪些特點
五種典型的工藝
(1)間歇活性污泥法()
間歇活性污泥法也稱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equencing Batch Reactor-SBR),它由個或多個SBR池組成,運行時,廢水分批進入池中,依次經歷5個獨立階段,即進水、反應、沉澱、排水和閑置。進水及排水用水位控制,反應及沉澱用時間控制,一個運行周期的時間依負荷及出水要求而異,一般為4~12h,其中反應佔40%,有效池容積為周期內進水量與所需污泥體積之和。
比連續流法反應速度快,處理效率高,耐負荷沖擊的能力強;由於底物濃度高,濃度梯度也大,交替出現缺氧、好氧狀態,能抑制專性好氧菌的過量繁殖,有利於生物脫氮除磷,又由於泥齡較短,絲狀菌不可能成為優勢,因此,污泥不易膨脹;與連續流方法相比,SBR法流程短、裝置結構簡單,當水量較小時,只需一個間歇反應器,不需要設專門沉澱池和調節池,不需要污泥迴流,運行費用低。
(2) 吸附再生(接觸穩定)法
這種方式充分利用活性污泥的初期去除能力,在較短的時間里(10~40min),通過吸附去除廢水中懸浮的和膠態的有機物,再通過液固分離,廢水即獲得凈化,BOD5可去除85%~90%左右。吸附飽和的活性污泥中,一部分需要迴流的,引入再生池進一步氧化分解,恢復其活性;另一部分剩餘污泥不經氧化分解即排入污泥處理系統。
分別在兩池(吸附池和再生他)或在同一池的兩段進行。它適應負荷沖擊的能力強,還可省去初次沉澱池。主要優點是可以大大節省基建投資,最適於處理含懸浮和膠體物質較多的廢水,如製革廢水、焦化廢水等,工藝靈活。但由於吸附時間較短,處理效率不及傳統法的高。
(3)氧化溝
氧化溝是延時曝氣法的一種特殊型式,它的平面象跑道,溝槽中設置兩個曝氣轉刷(盤),也有用表面曝氣機、射流器或提升管式曝氣裝置的。曝氣設備工作時,推動溝液迅速流動,實現供氧和攪拌作用。
與普通曝氣法相比,氧化溝具有基建投資省,維護管理容易,處理效果穩定,出水水質好,污泥產量少,還有較好的脫N、P作用,適應負荷沖擊能力強等優點。
(4)連續進水周期循環延時曝氣活性污泥法(ICEAS)
ICEAS反應器前部設有預反應區(占池容積的10%)。反應池由預反應區和主反應區組成,並實現連續進水,間歇排水。預反應區一般處在厭氧和缺氧狀態,有機物在此被活性污泥吸附,該區還具有生物選擇作用,抑制絲狀菌生長,防止污泥膨脹。被吸附的有機物在主反應區內被活性污泥氧化分解。
反應連續進水,解決了來水與間歇進水不匹配的矛盾。但該工藝沉澱效果較差、凈化效果變差,易發生污泥膨脹,污泥負荷較低,反應時間長,設備容積增大,投資較大。
(5)生物脫氮除磷工藝(A/A/O)
污水首先進入厭氧池與迴流污泥混合,在兼性厭氧發酵菌的作用下,廢水中易生物降解的大分子有機物轉化為聚磷菌可以吸收小分子有機物(如VFA),並以PHB的形式貯存在體內,其所需的能量來自聚磷鏈的分解。隨後,廢水進入缺氧區,反硝化細菌利用廢水中的有機基質對隨迴流混合液帶入的NO3- 進行反硝化。廢水進入好氧池時,廢水中有機物的濃度較低,聚磷菌主要是通過分解體內的PHB而獲得能量,供細菌增殖,同時將周圍環境中的溶解性磷吸收到體內,並以聚磷鏈的形式貯存起來,隨後以剩餘污泥的形式排出系統。系統中好氧區的有機物濃度較低,正有利於該區中自養硝化菌的生長。
厭氧、缺氧、好氧三種不同的環境條件和不同種類的微生物菌群的有機配合,能同時具有去除有機物、脫氮除磷的功能;工藝簡單,水力停留時間較短;SVI一般小於100,不會發生污泥膨脹;污泥中磷含量高,一般為2.5%以上;厭氧-缺氧池只需輕緩攪拌,使之混合,而以不增加溶解氧為度;沉澱池要避免發生厭氧-缺氧狀態,以避免聚磷菌釋放磷而降低出水水質和反硝化產生N2而干擾沉澱;脫氮效果受混合液迴流比大小的影響,除磷效果則受迴流污泥中挾帶DO和硝酸態氧的影響,因而脫氮除磷效果不可能提高。
Ⅳ 大型污水處理廠水池結構的設計分析
下面是中達咨詢給大家帶來關於大型污水處理廠水池結構的設計相關內容,以供參考。
引言:
當前社會的快速發展,使得人們對環境污染的問題越來越重視,其中,工業污水是造成環境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瞎凳污水處理過程中,污水處理廠水池結構的建設尤為重要,它不僅直接關系著污水的處理質量,還對處理設施有一定的影響。為此,我們需要加強大型污水處理廠水池結構的設計,保證污水處理效果。下面我們首先來了解一下大型污水處理廠水池結構設計的相關內容,然後針對其相關問題提出有效的解決措施。
一、探討污水處理廠水池結構設計的相關內容
(一)污水處理廠水池荷載及荷載組合
首先,荷載主要包括池內的水壓、土對池壁的壓力、溫度濕度及地下水的壓力,其中水壓的計算大都按照滿水條件進行計算。而土壓力的影響因素較多,它與土質有著密切聯系,為此,我們可以通過朗肯理論對土壓進行計算。由於溫度濕度是隨著環境的變化而變化的,它們一旦變化就會導致結構物體積發生改變,從而產生一定的應力。地下水壓力對底板的影響尤為重要,為了避免水壓對底板造成破壞,需要我們在設計過程中對水壓做好准確的計算。其次,荷載組合包括水壓力與自重的組合、土壓力與自重的組合及水壓力、自重、溫差、濕差三者的組合。在水池結構設計中,水壓力與自重的組合和土壓力與自重的組合是最基礎的兩種組合,而水壓力、自重、溫差、濕差的組合是非常不利的。
(二)污水處理廠水池結構的計算
污水處理廠水池結構的類型有很多種,像敞口水池、有蓋水池、小型水池、大型水池等,對不同的結構類型我們要採取不同的計算模型。首先,對敞口水池要要將其假定為三邊支承,有走道板的需要其設計為橫向深梁,為了更加合理的對其進行計算,需要對敞口水池依據不動鉸支撐來分析。其次,對跨度在六米內的小型水池或有蓋水池,我們需要按照地基反力直接分布進行底板的計算。再就是對大型水池,我們可以利用單位截條來進行底板的計算。
二、分析大型污水處理廠水池結構設計中存在的問題
(一)水池上浮問題的分析
在水池結構設計過程中,一旦出現失誤就會導致水池的上浮問題。例如在對水池結構進行設計時,只考慮到水池整體穩定性,忽略磨亮旅了對水池中局部部分的抗浮驗算,就容易導致水池的上浮問題。而且,在水池結構設計規劃過程中,一旦出現基礎處理失誤、計算失誤、抗浮措施使用不當等問題,都容易導致水池上浮的發生。根據水池上浮問題產生的原因,我們要採取有效的措施避免上浮鍵迅事故。首先,為了避免水池抗浮力過小而導致上浮問題,需要我們採取加大水池抗浮力的措施,也就是說通過增加水池的自重力來與地下浮力相抗衡,具體方法包括增加水池覆蓋土的數量、保證水池填土質量、加大水池底板厚度等。其次,對水池的抗浮力要做到全方位驗算,不僅要對水池整體抗浮性進行驗算,還要對水池中間的多格水池、連接柱子的頂板及底板分別進行抗浮性驗算。這樣就可以根據驗算結果全面做好水池結構的抗浮設計。另外,在對水池結構進行抗浮設計時,要採用恰當的抗浮措施,包括錨桿、抗浮樁等方法,避免水池上浮事故的發生。
(二)水池滲漏問題的分析
在大型污水處理廠的建設中,水池結構多採用鋼筋混凝土結構,根據這一結構特性,一旦混凝土結構發生變形,就會導致水池滲透的問題。水池結構產生裂縫的原因有很多,包括混凝土結構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水池結構設計中荷載組合選用不當、預埋件設計不符合規定、鋼筋使用不合理等。為了解決水池結構的滲透問題,需要我們採取以下措施控制水池裂縫的發生。首先,在進行水池結構設計時,要按照規定選擇混凝土強度等級,嚴格把控水泥用量,從而避免混凝土結構發生變形,控制水池滲透現象。其次,在水池結構設計過程中,要做好水池抗裂度的驗算,對構造配筋的選擇也要按照水池需要進行,並考慮好荷載組合的選擇,合理的進行水池結構設計,從而避免水池壁產生裂縫。再就是對穿牆管套的施工要進行充分的准備,對其使用數量及位置都要做出明確的規定。最後,為了避免混凝土結構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要按照要求設置沉降縫或者伸縮縫,防止混凝土結構發生變形,進一步保證大型污水處理廠水池結構的設計質量。
總結:
綜上所述,我國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不斷發展,這也進一步加劇了環境污染問題,並且,工業中產生的大量污水對人們身體的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威脅,為此,加強污水處理尤為重要。近年來,我國污水處理工程不斷擴大,大型污水處理廠的建設水平逐漸提高。但是,在水池結構設計過程中,仍然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像水池沉降不均問題、滲透問題等,需要我們採取相關措施解決這些問題,進一步保證污水處理質量。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Ⅳ 污水處理廠工藝設計 怎樣和結構配合
(1)廢水首先經過格柵、篩網後流至絮凝沉澱池,為了使處理效果好,在絮凝沉澱池中加入混凝劑,使廢水中懸浮物治理效果更好,混凝加葯也起到調節廢水的作用。絮凝沉澱後的廢水流入預曝氣調節池中。
(2)曝氣調節池中通入空氣,起到預曝氣調節的作用。調節均勻的廢水用泵提升到一級浮動填料生化池中。
(3)生化池中安裝充氧效率很高的曝氣頭,並裝入浮動填料,實踐證明該項技術對COD和BOD有較高的去除效率。一級浮動填料生化池中廢水自流入二級浮動填料生化池,二池採用方法相同。
(4)二級浮動填料生化池水自流入斜板沉澱池中。池中加入聚丙烯蜂窩斜管,可大大提高沉降效率,另外水力負荷高,停留時間短,佔地面積小。
(5)混凝沉澱池與斜板沉澱池沉澱污泥排入污泥濃縮池中,然後經污泥脫水機械脫水。
(6)斜板沉澱池排出的水流入清水池中,經檢測後外排。
Ⅵ 城市污水處理廠工藝
城市污水處理廠工藝是非常重要的,初衷是為了更好的處理污水,減少有害物質排放,最關鍵的是工藝要做好才能解決問題。中達咨詢就城市污水處理廠工藝和大家介紹一下。
建設城市污水處理廠是水資源利用和水污染控制的必然趨勢,是可持續發展要求的必然結果。而污水處理廠工藝的選擇,直接關繫到建設費用和運行費用的多少、處理效果的好壞、佔地面積的大小、管理上的方便與否等關鍵問題。因此,在進行污水處理廠設計時,必須做好工藝方案的比較,以確定最佳方案。
處理廠工藝是指在達到所要求的處理程度的前提下,污水處理各單元的有機組合。確定污水處理廠工藝的主要依據是所要達到的處理程度,而處理程度則主要取決於接受處理後污水的水體的自凈能力或處理後污水的出路。因此,各個地區、各個城市的具體情況不同,需求不同,選擇的工藝亦有所不同。根據統計資料,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多的是活性污泥法,其中又有不同的模式,如傳統活性污泥法、階段曝氣法、曝氣沉澱池、A B法、A O法等。當然,也有採用其它方法的如:生物膜法、物理化學法以及自然處理法、氧化塘等培卜。每種處理工藝方法均有其各自的特點及適應范圍,應根據當地的各種不同條件和要求選擇處理形式。
1 活性污泥法
活性污泥法是水體自凈的人工強化,是使微生物群體在曝氣池內是懸浮狀,並和污水接旅運觸而使之凈化的方法。包括標准活性污泥法、STEP曝氣法、長時間曝氣法、分段式曝氣法、限制曝氣法以及AB法等傳統活性污泥法的改型和AO法、AOO等.近年來開發高效脫氮除磷工藝。目前,活性污泥法佔主導地位,適用於處理生活污水所佔比重較大的城市污水,但隨著如AO法、AOO法、AB法等新工藝的開發,對於工業污配鎮穗水成份比較高的污水的處理效果也有了提高。
1.1 傳統活性污泥法
優點:①不宜採用物理化學方法處理的廢水,BOD去除率可達95%以上。②建設投資額高,但處理的動力費較低。
缺點:所需停留時間長,設備龐大,基建投資大,因而要加各種構築物,使各種構築物容積增大,從而使處理廠面積增大,增加管理人員及管理難度。
發展方向:①為了廢水體系的組分、濃度均勻化,重新估價預處理,重新研究調整槽。②探討選擇活性污泥微生物系的菌種。③ 活性污泥法的設備中引入儀表化和擬定管理指標。
1.2 間歇式活性污泥法
近幾年來隨著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展以及城鎮自身的發展,下水道設施已呈現出大城市轉向中小城市、農村小鎮的趨勢,小規模污水處理設施逐步增加,農村小城鎮對於改善生活環境條件的要求越來越迫切了。
小規模污水處理設施與大規模處理設施比較,它的自然條件和社會條件大不相同,因此,必須研究採用適於小規模污水處理設施,用以取代過去的大規模處理方式。小規模污水處理應具備如下特點:① 容易運行管理;② 維修方便;③建設費用低;④出水水質良好。經過國內外一些污水處理廠(如日本千葉縣的大原町污水凈化廠等)的多年實踐證明,間歇式活性污泥法正是一種能滿足這些條件的處理方法。
間歇式活性污泥法是採用一個處理池進行曝氣、沉澱、排出處理水,使設備簡單化、小型化,池內流態分明,運行管理方便,可做到無人運轉,對於流入污水的負荷變動,有緩沖能力,處理性能穩定,不僅能去除有機物質和懸浮固體而且脫氮效果好。間歇式活性污泥法具有代表性的方式,一般設2個曝氣沉澱池,連續進入混合污水,各自錯開半個周期進行運轉,運行一個周期為6h,周而復始,反復進行。
1.3 AB工藝法
AB工藝法也稱為吸附生物降解法,是七十年代中期首先在德國興起的,是傳統活性污泥法的一種改型,從許多污水廠資料中表明該工藝在處理難降解的工業廢水或較高濃度的城市污水處理方面,它與普通活性污泥法相比,有特殊的凈化機制和多方面的優越性,它把傳統活性污泥法的曝氣池分為兩段——A段和B段,A段在對有機物質吸附、吸收、氧化三種方式中,前兩者起主要作用,而B段主要由後兩者起作用,特別是氧化作用佔主要地位。
從工藝流程來看,AB工藝的主要特徵是:①AB工藝不設初沉池,污水經細格柵、沉砂池後直接進入A段曝氣池;②設置中間沉澱池,使A段和B段污泥嚴格分開,單獨迴流,保持各自的菌群特徵;③AB工藝的A段曝氣吸附池以高負荷運行,污泥泥齡較短,B段曝氣池以低負荷運行;④AB工藝的A段曝氣池可以根據污水組分進行兼氧或好氧運行,改善污水的可生化性,這樣大大降低B段曝氣池的負荷。因此,AB工藝兩段曝氣池的總容積比傳統活性污泥法的曝氣池顯著減小;⑤由於AB工藝中A、B兩段運行條件的差異,而導致兩段中微生物群落新陳代謝功能不同,因此A、B兩段均設有污泥迴流設備,但據專家的研究及一些污水廠實際運行(如我市北中部污水凈化責任有限公司)證明,一般情況下仍然比傳統活性污泥法節省基建投資和電耗,污水濃度越高,節省投資和電耗就越多,優越性就越明顯。
1.4 AO法及AOO法
AO法及AOO法是近年來開發出的生物脫氮除磷新工藝,與傳統的化學和生物脫氮除磷相比,它還有效提高了BOD、COD、SS的出水指標。AO法是缺氧、好氧的簡稱,AOO法是厭氧、缺氧和好氧的簡稱,脫氮是在缺氧段完成的,除磷則要求有厭氧段。AO法主要是脫氮,AOO法可以同時去除氮、磷。這兩種工藝都要求污水充分曝氣,使含氮有機物充分硝化,所以必須降低污泥負荷,延長曝氣時間和增大鼓風量。根據天津東郊污水處理廠和沈陽市北部污水處理廠的實踐,採用A O工藝比傳統活生污泥流程的曝氣池容積、二沉池容積、迴流污泥量、鼓風量和曝氣裝置數量都增大一倍左右,而且由於該工藝要求比較低的污泥負荷,否則不足以達到污泥好氧穩定,所以AO法將帶來基建投資和電耗的大幅度增加。AOO法在缺氧段前面還加有一個厭氧池,以達到對磷的有效去除效果,基建費用與電耗比AO工藝更高點。1/2 12下一頁尾頁
2 生物膜法
污水的生物膜處理法是與活性污泥法並列的一種好氧生物處理技術。它是土壤自凈的人工強化,是使微生物群體附著在其他物體表面上呈膜狀,並讓它和污水接觸而使之凈化的方法。包括生物濾池、生物轉盤、生物接觸氧化法等形式。優點:①對水量、水質變動有較強的適應勝;②在低水溫條件下,也能夠保持一定的凈化功能;③宜於固液分離;④ 能夠處理低濃度的污水;④動力費用低,產生的污泥量少。缺點:① 負荷低,佔地面積大,不適用處理水量較大的污水;②濾料易於堵塞;③產生濾池蠅,影響環境衛生;④生物膜再生管理相對復雜。在我國只有少數幾家污水處理廠使用該工藝,我市的殷家堡污水處理廠就是較早採用該工藝的污水處理廠之一,從三十多年的運行管理經驗來看,該工藝確實運行費用低,但生物膜易脫落,且不易培養,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管理難度。
3 氧化塘
氧化塘是一種構造簡單、易於維護管理、污水凈化效果良好、節省能源的污水處理法。氧化塘對污水的凈化過程和自然水體自凈過程很相近,污水在塘內經較長時間的緩慢流動、貯存,通過微生物的代謝活動,使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降解,污水得到凈化。據統計,目前全世界已有近5 0個國家採用氧化塘處理污水。氧化塘具有一些較為突出的優點:①可以充分利用地形,工程簡易,基建投資省;②能夠實現污水資源化,使污水凈化與利用相結合;③污水處理成本低廉。但氧化塘也具一定的不足之處:① 佔地面積大;②污水凈化效果不穩定;③ 污泥應及時清除;④浮油應及時去除。
氧化溝在世界上應用也很廣泛,我市北郊污水凈化廠在2OO6年也採用了奧貝爾氧化溝工藝,經過一年的試運行,處理效果基本能達到原設計指標,對氮的去除率很高,但對磷的去除效果一般。氧化溝工藝相對普通活性污泥法,提高了混合液污泥濃度(M L s s),降低了剩餘污泥生成量。氧化溝有很多形式:卡魯塞爾型、三溝式、合建式等等。一般用機械曝氣器擊動水面而充氧,曝氣器有水平軸轉刷型的,氧化溝的水深為3m左右,最大水深不超過3.6m。有的氧化溝採用碟式或立軸倒傘曝氣器。三溝式氧化溝在在某些污水廠中被應用,如香洲凈化廠、深圳污水廠,這種氧化溝不另設二次沉澱池,進出水通過程序定時切換兼有曝氣沉澱功能,不需要污泥迴流,節省能耗和地建費用,但由於曝氣設備利用率低,增加了設備費用。
由於可不設迴流污泥裝置運行管理簡單,且氧化溝具有氧化塘的某些優點,並克服了氧化塘佔地面積大,處理效果不穩定等缺點,應用有一定發展。合建式氧化溝是近年來開發出的一系列改型的總稱,它們的特點是沉澱池與氧化溝合建,進水和曝氣都連續不變,它同時具備了其它氧化溝的優點,達到基建費省,運行費用低,管理又簡單方便。但是不論是何形式的氧化溝,都由於受水深不能過大的限制,在部分曝氣器是滿負荷運行等,致使其發展受到影響。
4 序批式曝氣法(SBR法)
序批式曝氣法(SBR)是一種古老的工藝,最初是在一個池中間歇進水、間歇曝氣,然後沉澱、排水、排泥,處理工序相當簡化。如採用延時曝氣的SBR法,還可省去污泥消化、沼氣貯存利用工序,整個污水廠只需要幾個構築物。目前我國只在一些規模不大的城市污水廠應用,規模為每天10 0(~n3以下,但由於其突出的簡易特點,已顯示出管理簡單、運行穩定等優點,引起人們廣泛的重視。該工藝不僅工藝簡單,而且對水量水質的變化有很強的適應性,可以省去調節池,不存在污泥膨脹的危險,污泥沉降性好,可以脫氮除磷,出水水質好,佔地省,在一定規模下造價省,運行費用低。它的缺點是進水、曝氣倒換頻繁,且由於排出裝置,國內尚未形成該工藝,發展有一定限制,一直未能推廣。但仍是兩種很有潛勢的工藝,逐漸受到重視。
SBR工藝近年來發展很快,已出現多種改型,目前常用的有以下幾種型式:①傳統間歇進水,間歇曝氣,這種型式對水量水質變化適應性強,水量變化很大,水型污水廠最為適用。②連續進水,間歇曝氣,對進水不加控制,但必須使其不影響沉澱。③雙池串聯,連續進水,前池連續曝氣,後池間歇曝氣,從後池往前池迴流混合液以保持污泥濃度。後兩種形式均為連續進水,可用於較大型污水處理廠。
5 下水道內部處理
污水中含有微生物和容易同化的有機物,因此,如果污水處於一種需氧狀態(存在溶解氧),則大部分有機物逐漸氧化為二氧化碳或轉化成新的細菌細胞。當污水在壓力管道中長時間輸送時,就中斷了大氣中氧的供給,所剩餘的溶解氧迅速被用光,短時間後特殊的微生物就開始將硫酸鹽還原成硫化氫,因而此時的污水就稱為腐化污水。當這種污水同空氣再次接觸時,會釋放出硫化氫,並在下水道的管壁上氧化成硫酸鹽,從而造成嚴重的危害與腐蝕。在英國,至少有50種下水道已經成功地採用向下水道內噴入氧氣來預防這種腐蝕與損害。但這種氧的氧化作用,部分地受到懸浮污水中的微生物和下水道干管表面生長的生物膜的影響,而且氧的用量大,費用也比其它方法高25倍左右。所以這種技術僅適用於一定的條件,但它們仍可以作為減輕超負荷運轉的污水處理廠負荷的一種有效的補充方法。在我國目前尚無使用此項方法的實例,這是由於該方法投資太巨大,我國目前的經濟條件還不能達到。但就我站對全市下水道的十數年監測資料,如果能徹底貫徹誰污染、誰治理的方針,由各排水大戶承擔起部分責任,對整個城市的水環境是有不容忽視的益處的。
6 結論
通過以上工藝的比較,我們不難看出,從處理效果上講,通常活性污泥法的處理效率較高,生物膜法則較低,在活性污泥法中,SBR法、氧化溝法、AB法等處理效率更高。污水的有機物濃度高時,AB法、AO法等工藝比較有利。當有機物濃度低時,氧化溝、SBR法等延時曝氣工藝具有明顯)的優勢。而傳統活性污泥法的適應范圍很廣,有機物濃度高、低都能很好適應,當其他工藝的優點不明顯時,傳統污泥法往往是最好工藝。當對出水有脫氮除磷的特殊要求時,可根據要求的不同,利用AO法、AOO法等法實現脫氮或除磷或同時脫氮除磷。從投資方面來看,活性污泥法比其它方法要多一些,生物膜法、氧化塘較少,但生物膜法管理上有較嚴格的要求,而氧化塘衛生條件差,還會污染地下水。從佔地面積來講,傳統活性污泥法、氧化塘佔地面積較大。目前從世界各國的污水處理看,大型污水廠多用傳統活性污泥法,小型污水廠中氧化溝則占很大比例。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Ⅶ 想知道: 沈陽市沈陽市南部污水處理廠在哪
沈陽南部污水處理廠位於蘇家屯區謨家堡渾河閘東南,南鄰南環城路,佔地500畝,總回投資約9億元,日答處理污水能力為60萬噸,遠期將達到80萬噸。南部污水處理廠建設採用BOT模式,即企業投資建設、運營,政府監管,經公開招標,由沈陽振興環保有限公司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