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超濾膜的發展前景
在國外,超濾主要應用於飲用水處理,我國則主要用於工業領域的廢水回用,作為反滲透的預處理。在國內水工業市場,超濾技術已在電力、鋼鐵、化工等工業廢水處理領域得到較多應用。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大規模廢水處理工程將越來越多,為超濾膜技術開辟了廣闊的市場空間。在國外,已經有很多自來水廠應用超濾技術生產自來水,在國內,由於資金等問題還沒有應用開來。但是隨著國家和地方飲用水標準的修訂以及新規范的出台,超濾技術必將被越來越多的自來水廠所採用。根據水利部《 21世紀中國水供求》分析,2010年後我國將開始進入嚴重的缺水期,而水質污染也逐漸成為我國城市安全供水的最大障礙。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和中水回用將成為解決未來城市水資源危機的有效途徑之一。因此超濾膜在未來市政污水處理市場將會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
工業中空纖纖參數
HM90-2
總長度:1210 中心距:962
直徑:90 活結直徑:DN32
膜絲材質:聚丙烯PP、聚乙烯PE
殼體材質:UPVC
膜絲直徑:外徑0.5mm 、 內徑 0.4mm
過濾方式:內壓式
膜面積(㎡):16.8㎡;
截留分子量(Dalton):10000-100000 道爾頓;
初始產水量(t/h):≥ 1.6 t/h;
自來水、井水設計產水量(t/h):0.55-0.7 t/h;
地表水設計產水量(t/h):0.4-0.55 t/h
中水設計產水量(t/h):0.34-0.4 t/h
原水濁度要求:< 100 NTU
產水SDI值:< 2
產水濁度:<0.2 NTU
TOC去除率:5-40%
>0.2um顆粒去除率:100%(截留分子量80000道爾頓條件下)
大腸桿菌群去除率: 每100ml 水樣中未發現
最大進水壓力: 0.5 Mpa
最大跨膜壓降:0.2 Mpa
建議運行壓降:0.06-0.1Mpa
操作溫度: 5-45℃
適用PH值:1-14
運行模式:全量過濾或錯流過濾
B. 探究水處理陶瓷膜制備與應用技術研究進展論文
探究水處理陶瓷膜制備與應用技術研究進展論文
膜技術被認為是21 世紀最優前景的水處理技術之一,膜材料技術、膜分離技術在近十幾年得到很大發展,在水處理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水處理陶瓷膜的過濾、分離性能與膜孔徑大小及其分布、孔隙率、表面形貌等有密切關系。陶瓷膜的活性分離層是顆粒以任意堆積方式形成的,孔隙率通常為30 ~ 35%,且曲折因子調控較為困難,陶瓷膜的水處理效能受到局限。研究陶瓷膜制備、修飾、工藝優化新技術以提高其過濾、分離、抗污染效能是水處理陶瓷膜領域的研究重點。
1. 水處理陶瓷膜制備技術
1.1 致孔劑制備技術
致孔劑是提高水處理陶瓷孔隙率簡單又經濟的方法,致孔劑可分為無機物和有機物兩類。無機致孔劑有碳酸銨、碳酸氫銨和氯化銨等高溫易分解的鹽類或無機碳如石墨、煤粉等;有機致孔劑主要包括天然纖維、高分子聚合物,如鋸末、澱粉、聚苯乙烯(PS)、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等。Yang 等 以Al2O3 為膜基體,以膨潤土為燒結助劑,以玉米澱粉作為造孔劑通過擠出、交聯、乾燥、燒結等過程制備陶瓷膜。研究發現隨著澱粉含量的增加,Al2O3 支撐體的最大孔徑和平均孔徑均有所增大,陶瓷膜的孔隙率可有24% 提高至38%。
1.2 模板劑制備技術
模板劑可有效控制所合成材料的形貌、結構和大小,並制備出孔結構有序、孔徑均一、孔隙率大的微孔、介孔和大孔材料。模板劑法具有豐富的選材和靈活的調節手段,採用模板劑法制備水處理陶瓷膜極具前景。Xia 等 以有機聚苯乙烯微球為模板劑,採用UV 聚合的方法制備出孔徑為100nm 的三維有序聚氨酯大孔材料。Sadakane 等 以PMMA 為模板劑制備出具有三維有序大孔的金屬氧化物材料,其孔隙率范圍為66 ~ 81%。表面活性劑在溶液中可以形成膠束、微乳、液晶、囊泡等自組裝體,也常被用作自組裝技術中的有機物模板劑。利用表面活性劑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為模板劑可制備出有序的介孔分子篩MCM41,具有多種對稱性能的孔道,孔徑在2 ~ 50nm 的.范圍內。Choi 等以Tween80 為模板劑制備了具有梯度孔徑結構的TiO2-Al2O3 陶瓷膜,陶瓷膜的滲透性能大大提高。
1.3 纖維層積制備技術
陶瓷纖維材料在成膜過程中可以迅速在支撐體表面沉積搭橋,明顯減少了膜層的內滲,並且容易得到較高的孔隙率和比表面積,對膜材料滲透性能的提高具有顯著作用。Ke 等 以TiO2 纖維為原料,通過旋塗法制備出平均孔徑在50nm 的陶瓷纖維膜,對球形粒子截留率超過95%,膜通量在900Lm-2h-1 以上。
1.4 溶膠- 凝膠制備技術
溶膠- 凝膠技術主要是通過調整材料尺寸控制陶瓷膜分離層的分離精度。溶膠- 凝膠法可形成納米級別的溶膠,得到的陶瓷膜層孔徑小、孔徑分布窄,適用於高滲透選擇性的超濾膜和納濾膜的制備。Tsuru 等 利用聚合溶膠路線制備出平均孔徑0.7 ~ 2.5nm 的TiO2 納濾膜,對PEG 的截留分子量為500 ~ 000Da,對Mg2+ 的截留率為88%。
2. 水處理陶瓷膜修飾技術
2.1 化學氣相沉積修飾技術
採用化學氣相沉積法(CVD)在陶瓷膜表面沉積硅氧化物或金屬氧化物來改善陶瓷膜孔結構以及過濾性能,是一項非常有效的手段。Lin 等 採用CVD 技術對平均孔徑為4nm 的Al2O3 陶瓷膜進行修飾,制備出孔徑范圍為0.4 ~ 0.6nm 的SiO2 陶瓷膜。CVD 的方法一般需要在高溫、真空的環境中進行,並且要求前驅物具有一定的揮發性。
2.2 原子層沉積修飾技術
原子層沉積技術(ALD)可將物質以單原子膜形式層層沉積在陶瓷膜表面,從而構建陶瓷膜表面微納結構。Li 等 在平均孔徑50nm 的陶瓷膜表面上通過原子層沉積氧化鋁層,通過控制原子層沉積次數來調控膜的平均孔徑,改性後陶瓷膜對BSA的截留率由2.9% 升至97.1%。
2.3 表面接枝修飾技術
表面接枝技術常被用來調控膜材料的表面性質,接枝過程將改變膜的孔結構,達到減小孔徑的目的。陶瓷膜表面一般會吸附水形成大量羥基,通過接枝有機硅烷的方法在介孔膜表面可以修飾一層有機分子層。通過調控接枝分子的鏈長與官能團等特性可以實現調控孔徑大小的目的,且能獲得特殊的表面性質。Singh 等 發現接枝硅烷偶聯劑可以使多孔陶瓷膜孔徑進一步變小。Cohen 等 將親水性PVP 接枝在陶瓷超濾膜表面上,改性後的膜孔徑減小,截留性能提高,抗污染性能得以改善,可用於油水分離。
3. 水處理陶瓷膜制備與修飾工藝優化
3.1 陶瓷膜材料、添加劑選取
水處理陶瓷膜的制備主要集中於原材料及燒結工藝,通過添加燒結助劑以降低燒結溫度、採用低成本易燒結原料以降低原料成本,以及利用先進的燒結工藝以達到低成本控制是陶瓷膜的研究重點。陶瓷膜制備過程中常在基膜材料中加入一些液相型或者固相型燒結助劑。高嶺土、鉀長石等天然硅酸鹽黏土礦物在較低溫度下便能熔融形成液相,在顆粒間毛細管力的作用下潤濕並包裹膜材料基體顆粒,並將顆粒黏結起來,輔以多孔陶瓷膜良好的機械強度。氧化鈦、氧化鋯等金屬氧化物能與陶瓷膜基體形成多元氧化物固熔物而使燒結溫度下降,有利於陶瓷膜制備。
3.2 陶瓷膜燒制過程優化
多孔陶瓷膜必須經過多次燒結,存在燒結工藝周期長、能耗高的問題。除採用燒結助劑或採用易燒結材料以降低燒結溫度外,減少燒結時間或縮短制備周期也能達到降低燒結工藝成本的目的。在減少燒結時間方面,微波燒結技術是一種非接觸技術,熱通過電磁波的形式傳遞,可直達材料內部,最大限度地減少了燒結的不均勻性,可在縮短燒結時間的同時,降低燒結溫度。微波技術大多用於制備幾近緻密的陶瓷復合物,同時由於其可改善材料組織、提高材料性能,亦可用於多孔陶瓷復合物的制備。在縮短燒結周期方面,一些研究者借鑒低溫共燒陶瓷技術在多層結構陶瓷元器件封裝領域的成功應用,提出採用共燒結技術來減少燒結次數,從而降低燒結成本。
4. 結論
水處理陶瓷膜制備技術以提高陶瓷膜整體性能為目的,通過調控陶瓷膜微結構可實現陶瓷膜制備技術的突破。目前,致孔劑制備技術、模板劑制備技術、纖維層積制備技術、溶膠- 凝膠技術、固態粒子燒結技術等陶瓷膜制備技術已日益得到關注。水處理陶瓷膜制備技術研究將引領和推動陶瓷膜技術及產業的發展,緩解水廠升級改造、提升水質品質的瓶頸壓力。
;C. 請問: 1、 MBR技術在傳統市政污水處理中與其他傳統的方法相比有什麼優勢 2、未來應用趨勢如何
MBR優點:1、出水效果好, 耐沖擊負荷高,運行穩定;
2、污泥濃度高,生化反應需要時間少;
3、出水率高,節水;
缺點:1、運行費用和建設費用高;
2、 由於膜組件的堵塞,設備維修量大,管理成本大;
3、對水質指標及預處理要求高.
總之:MBR就是效果好,花費高;傳統方法實現同樣效果相對不易, 花費低, 本人認為在現階段,充分發揮自控在運行中的作用,傳統方法同樣能效果好,花費一般的解決問題。
前景:MBR是未來的方向,大勢所趨,但是有機膜的堵塞解決不了,成本高, 膜生產廠家少,難以讓其大規模推廣
D. MBR技術在污水處理中的應用
下面是中達咨詢給大家帶來關於施工臨時用電的存在問題及正確做法的相關內容,以供參考。
膜生物反應器(MembraneBioreactor,簡稱MBR),是由膜分離和生物處理結合而成的一種新型瞎凳、高效的污水處理技術。膜分離技術最早應用於微生物發酵工業,隨著膜材料和制膜技術的發展,其應用領域不斷擴大,已經涉及到化工、電子、輕工、紡織、冶金、食品、石油化工和污水處理等多個領域。
1、MBR技術在國外污水處理中的研究及應用
膜分離技術在污水處理中的應用開始於20世紀60年代末#1969年美國的Smith等人首次將活性污泥法與超濾膜組件相結合用於處理城市污水的工藝研究,該工藝大膽地提出了用膜分離技術取代常規活性污泥法中的二沉池,利用膜具有高效截留的物理特性,使生物反應器內維持較高的污泥濃度,在F/M低比值下工作,這樣就可以使有機物盡可能地得到氧化降解,提高了反應器的去除效率,這就是MBR的最初雛形。
進入20世紀70年代,有關MBR的研究進一步深入開展#1970年,Hardt等人使用完全混合生物反應器與超濾膜組合工藝處理生活污水,獲得了98%的COD去除率和100%去除細菌的結果。1971年,Bemberis等人在污水處理廠進行了MBR試驗,取得了良好的試驗結果。1978年,Bhattacharyya等人將超濾膜用於處理城市污水,獲得了非飲用回用水。1978年,Grethlein利用厭氧消化池與膜分離進行了處理生活污水的研究,BOD和TN的去除率分別為90%和75%.
在這一時期,盡管各國學者對MBR工藝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並獲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由於當時膜組件的種類很少,制膜工藝也不是十分成熟,膜的壽命通常很短,這就限制了MBR工藝長期穩定的運行,從而也就限制了MBR技術在實際工程中的推廣應用。
進入20世紀80年代以後,隨著材料科學的發展與制膜水平的提高,推動了膜生物反應器技術的向前發展,MBR工藝也隨之得到迅速發展。日本研究者根據本國國土狹小!地價高的特點對MBR技術進行了大力開發和研究,並在MBR技術的研究和開發上走在了前列,使MBR技術開始走向實磨亮旅際應用。
20世紀90年代以後,MBR技術得到了最為迅猛的發展,人們對MBR在生活污水處理!工業廢水處理!飲用水處理等方面的應用都進行了研究,MBR已經進入實際應用階段,並得到了快速的推廣。
20世紀的最後幾年,人們圍繞著膜生鍵迅物反應器的關鍵問題進行了較多的研究,並取得了一些成果。有關膜生物反應器的研究從實驗室小試!中試規模走向了生產性試驗,應用MBR的中、小型污水處理廠也逐漸見諸報道。1998年初,歐洲第一座應用一體式膜生物反應器的生活污水處理廠在英國的Porlock建成運行,成為英國膜生物反應器技術的里程碑。
本世紀初,人們對膜生物反應器的研究方興未艾,使得該項技術正在逐漸趨於成熟。
2、MBR技術在國內污水處理中的研究及應用
我國對膜生物反應器的研究雖然起步較晚,但發展速度很快。1991年,芩運華對膜生物反應器的應用進行了綜述,介紹了MBR在日本的研究狀況,這是我國學者對膜生物反應器做的較早的報道。隨後,江成璋等人進行了中空纖維超濾膜在生物技術中的應用研究。1995年,樊耀波將MBR用於石油化工污水凈化的研究,研製出一套實驗室規模的好氧分離式MBR.
從1995年以來,我國對膜生物反應器污水處理技術的研究工作開始全面展開,多家科研院所進行了此方面的研究,清華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天津大學、同濟大學等對膜生物反應器的運行特性、膜通量的影響因素、膜污染的防止與清洗等方面做了大量細致的研究工作。2000年,顧平採用國產中空纖維膜對生活污水做了中試規模的MBR研究,結果表明:MBR工藝出水懸浮物為零,細菌總數優於飲用水標准,COD和氨氮的去除率都高於95%,出水可直接回用。2001年,張立秋等對一體式MBR處理生活污水的主要設計參數HRT、SRT等進行了理論推導,為實際工程設計提供了參考,並對膜堵塞機理進行了深入研究探討,提出了膜內部生物堵塞的存在。
雖然,我國在MBR技術的研究探討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但是同日本、英國、美國等國家相比,我國的研究試驗水平還比較落後,由於國產膜組件的種類較少,膜質量較差,壽命通常較短,因此在實際應用中存在一定的問題。雖然在我國膜生物反應器用於處理生活污水已有應用,但到目前為止,設計完善、運行良好的應用膜生物反應器的生活污水處理廠還未見報道。
3、MBR工藝的分類
膜生物反應器主要是由膜組件和生物反應器兩部分組成#根據膜組件與生物反應器的組合方式可將膜生物反應器分為以下三種類型:分置式膜生物反應器、一體式膜生物反應器和復合式膜生物反應器。
3.1分置式膜生物反應器
分置式膜生物反應器是指膜組件與生物反應器分開設置,相對獨立,膜組件與生物反應器通過泵與管路相連接#分置式膜生物反應器的工藝流程如圖1所示。
該工藝膜組件和生物反應器各自分開,獨立運行,因而相互干擾較小,易於調節控制,而且,膜組件置於生物反應器之外,更易於清洗更換#但其動力消耗較大,加壓泵提供較高的壓力,造成膜表面高速錯流,延緩膜污染,這是其動力費用大的原因,每噸出水的能耗為2~10kWh,約是傳統活性污泥法能耗的10~20倍,因此能耗較低的一體式膜生物反應器的研究逐漸得到了人們的重視。
3.2一體式膜生物反應器
一體式膜生物反應器起源於日本,主要用於處理生活污水,近年來,歐洲一些國家也熱衷於它的研究和應用#一體式膜生物反應器是將膜組件直接安置在生物反應器內部,有時又稱為淹沒式膜生物反應器(SMBR),依靠重力或水泵抽吸產生的負壓或真空泵作為出水動力#一體式膜生物反應器工藝流程如圖2所示。該工藝由於膜組件置於生物反應器之中,減少了處理系統的佔地面積,而且該工藝用抽吸泵或真空泵抽吸出水,動力消耗費用遠遠低於分置式膜生物反應器,每噸出水的動力消耗約是分置式的1/10.如果採用重力出水,則可完全節省這部分費用。但由於膜組件浸沒在生物反應器的混合液中,污染較快,而且清洗起來較為麻煩,需要將膜組件從反應器中取出。
3.3復合式膜生物反應器
復合式膜生物反應器也是將膜組件置於生物反應器之中,通過重力或負壓出水,但生物反應器的型式不同#復合式MBR,是在生物反應器中安裝填料,形成復合式處理系統。
在復合式膜生物反應器中安裝填料的目的有兩個:一是提高處理系統的抗沖擊負荷,保證系統的處理效果;二是降低反應器中懸浮性活性污泥濃度,減小膜污染的程度,保證較高的膜通量。
復合式膜生物反應器中,由於填料上附著生長著大量微生物,能夠保證系統具有較高的處理效果並有抵抗沖擊負荷的能力,同時又不會使反應器內懸浮污泥濃度過高,影響膜通量。
4、MBR工藝的特點
4.1對污染物的去除效率高
MBR對懸浮固體(SS)濃度和濁度有著非常良好的去除效果。由於膜組件的膜孔徑非常小(0.01~1μm),可將生物反應器內全部的懸浮物和污泥都截留下來,其固液分離效果要遠遠好於二沉池,MBR對SS的去除率在99%以上,甚至達到100%;濁度的去除率也在90%以上,出水濁度與自來水相近。
由於膜組件的高效截留作用,將全部的活性污泥都截留在反應器內,使得反應器內的污泥濃度可達到較高水平,最高可達40~50g/L.這樣,就大大降低了生物反應器內的污泥負荷,提高了MBR對有機物的去除效率,對生活污水COD的平均去除率在94%以上,BOD的平均去除率在96%以上。
同時,由於膜組件的分離作用,使得生物反應器中的水力停留時間(HRT)和污泥停留時間(SRT)是完全分開的,這樣就可以使生長緩慢、世代時間較長的微生物(如硝化細菌)也能在反應器中生存下來,保證了MBR除具有高效降解有機物的作用外,還具有良好的硝化作用。研究表明,MBR在處理生活污水時,對氨氮的去除率平均在98%以上,出水氨氮濃度低於1mg/L.
此外,選擇合適孔徑的膜組件後,MBR對細菌和病毒也有著較好的去除效果,這樣就可以省去傳統處理工藝中的消毒工藝,大大簡化了工藝流程。
另外,在DO濃度較低時,在菌膠團內部存在缺氧或厭氧區,為反硝化創造了條件。僅採用好氧MBR工藝,雖然對TP的去除效率不高,但如果將其與厭氧進行組合,則可大大提高TP的去除率。研究表明,採用A/O復合式MBR工藝,對TP的去除率可達70%以上。
4.2具有較大的靈活性和實用性
在城市污水或工業廢水處理中,傳統的處理工藝(格柵+沉砂池+初沉池+曝氣池+二沉池+消毒池)流程較長,佔地面積大,而出水水質又不能保證。而MBR工藝(篩網過濾+MBR)則因流程短、佔地面積小!處理水量靈活等特點,而呈現出明顯優勢#MBR的出水量根據實際情況,只需增減膜組件的片數就可完成產水量調整,非常簡單、方便。
對於傳統的活性污泥法工藝中出現的污泥膨脹現象,MBR由於不用二沉池進行固液分離,可以輕松解決。這樣,就大大減輕了管理操作的復雜程度,使優質!穩定的出水成為可能。
同時,MBR工藝非常易於實現自動控制,提高了污水處理的自動化水平。
4.3解決了剩餘污泥處置難的問題
剩餘污泥的處置問題,是污水處理廠運行好壞的關鍵問題之一#MBR工藝中,污泥負荷非常低,反應器內營養物質相對缺乏,微生物處在內源呼吸區,污泥產率低,因而使得剩餘污泥的產生量很少,SRT得到延長,排除的剩餘污泥濃度大,可不用進行污泥濃縮,而直接進行脫水,這就大大節省了污泥處理的費用。有研究得出,在處理生活污水時,MBR最佳的排泥時間在35d左右。
由上述可知,MBR工藝所具有的優越性,是目前其他處理工藝無法比擬的#該工藝在城市污水或生活污水處理!高濃度有機廢水、難降解有機廢水以及中水回用等方面都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E. 反滲透膜的發展趨勢怎麼樣
反滲透膜用處非常廣泛,很多行業都離不開它。最開始反滲透膜用處比較單一,但是隨著時間的發展,反滲透膜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反滲透膜是以脫鹽為目的開發的,對膜的要求也只是為分離無機鹽和水,隨著反滲透膜用途的擴大,目前已達到根據用途對膜的構造進行設計的階段。目前將傳統的中壓膜改為低壓膜或超低壓膜的動向非常活躍,其發展趨勢概括如下:
在脫鹽領域中,對於海水淡化由高壓(5-7 MPa)向超高壓(8-8.5 MPa)。對於鹹水淡化將向脫鹽(地下水、江河水)、廢水處理(工業廢水、城市污水)和超純水(電子工業用水、醫療用水)等三方面發展。對處理壓強將由中壓(3-4 MPa)向低壓(1-2 MPa)甚至超低壓(1 MPa以下)。同時在有用物質濃縮回收領域會有更大的發展。
目前,在海水淡化方面,利用復合膜成功的達到了高脫鹽率。在鹹水淡化方面,目前將傳統的中壓膜改為低壓膜或超低壓膜,並保持脫鹽率不變(或提高),可以說是時代的潮流。
反滲透膜工程應用的另一個發展方向是反滲透膜膜組器與超濾、微濾、納濾、EDI等組器的有機地組合應用,充分發揮各種膜分離技術的特性,形成一個完整的系統工程,達到濃縮、分離、提純的目的。
鑒於RO技術的最近進展,在不久的將來,該領域中可望有如下的發展:
一,將開發去除小的氯化物有機分子的聚合物膜。
二, 將開發分離烴混合物的無機RO膜。
三,以動力膜為基礎,將開發出無機和有機混合材料膜。
四,採用更先進的物理方法獲悉膜的結構及膜中的液體的結構。
五,以控制聚合物體球粒的尺寸及球粒中聚合物的密度來控制膜的孔尺寸。
六,聚合物球粒的概念也將被用於復合膜的設計。
七,在膜孔尺寸和聚合物-溶液相互作用基礎上,將發展更精確的傳遞理論。
八,由控制膜孔尺寸和膜溶質相互作用,將開發能將混合溶質分級的膜。
九, 膜污染將被膜的設計及膜組件的設計所控制。
十,RO和其它分離過程的混合分離系統將日益增長的滲入化學工業和有關工業,越來越多的將化學和生物反應與膜分離技術相結合。
F. 論述膜分離技術在廢水處理中的應用前景
論述膜分離技術在廢水處理中的應用前景如下:
當前膜分離技術中在經過30多年的發展滯後,在污染治理、結構調整以及技術進步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績,膜分離技術中的微濾、超濾、電滲析、氣體分離、無機膜等技術得到了廣泛應用。
在能源、電子、石油以及化返孝工等領域都得到了有效應用。但是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我們也注意到了還有不少問題限制了這些技術的應用。
膜產品的價格、膜污染、膜分離性能的提高是其中最為典型的問題漏銷稿。在今後發展中應該著重加強這些問題的研究。
正是因為這些問題的存在會影響到銅梁穩定性以及產值比。在今後研究過程中必須要加強這方面的研究,要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選擇合適的膜材、合理設計膜組件此外還需要進行周密的工藝流程
膜分離技術是一項先進的水污染處理技術,在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的背景下應該大力加強對膜分離技術的研究和應用。
當前這項技術被廣泛應用在城市污水的各個領域中,為了有效提升污水處理效率,要加強選擇性問題、通量穩定性以及產量比等問題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