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耗材問題 > 離子交換樹脂發明人

離子交換樹脂發明人

發布時間:2025-04-06 01:08:51

Ⅰ Graver Technologies產品介紹


Graver Technologies專門設計的高效率雜質去除產品,廣泛應用於氣體和液體中。這些產品涵蓋了離子交換樹脂、粉末樹脂以及相關過濾系統,旨在提供卓越的過濾效果和純凈度。

其中,Graver Technologies的粉末樹脂覆蓋系統——Powdex(R)——在60年代初由Joseph Levensky的團隊成功發明。這一創新將樹脂與過濾器相結合,形成了一種高效的離子交換系統,為公司贏得了多項專利技術。自那時起,整個研發團隊持續不斷改進和推出新產品,以滿足不同應用需求,包括但不限於Ecocote(R), Ecodex(R), Ecosorb(R), Meridian(R), PremixTM, EcoGuard(R), Radex(R) 等。

Gravex系列提供全面的高純度離子交換樹脂產品,包括陽離子、陰離子樹脂和混床離子交換樹脂。這些樹脂採用苯乙烯或丙烯酸基體,適用於多種應用,如補給水除鹽、凝結水精處理、放射性廢水處理和核級PWR初級凈化。Gravex樹脂的離子選擇性還適用於污水凈化、放射性核減少、金屬回收和去除等場景。

Powdex粉末離子交換樹脂以其快速的動力性能和出色的水力滲透性著稱,適用於凝結水精處理。這類產品具有較大的陽離子和陰離子比例靈活性,以及簡化操作的Premix樹脂。

Ecodex產品通過將Powdex粉末樹脂和纖維素混合形成絮狀凝聚物,提高了滲透性、運行時間和減少了廢物生成。Ecodex Meridian系列的產品針對特定用途,如處理聚丙烯腈(PAN)纖維以防止生物降解,並可適用於其他纖維和樹脂。

Radex核級樹脂產品具有獨特的專業或可選擇性離子交換和吸附介質配方,其水力滲透性遠高於一般顆粒,適用於處理核污染的放射性廢水。產品如Cs Floc和Co Floc能夠清除銫和鈷等放射性物質。

Graver Technologics還提供樹脂處理和服務,包括新樹脂及使用過的樹脂的評估和處理,確保滿足客戶的需求。服務包括樹脂再生、沖洗等,以達到最高純度等級,減少可濾去的污染物,並避免潛在的不可逆溶脹風險。此外,Graver Technologics還提供干混合定製混床和精磨技術,以生產具有最佳性能的粉末產品。

無論是Gravex粒狀樹脂還是粉末樹脂,Graver Technologies的離子交換產品在所有應用場合都表現出一致的高效率和卓越性能。

在Graver Technologies的產品中,還包括了獨特的濾芯設計。Aegis標準的纏繞式濾芯(不銹鋼內支撐)採用聚丙烯、尼龍或碳纖維絲纏繞在不銹鋼內支撐上,末端有不銹鋼端蓋。這些濾芯通過計算機控制的繞線機製造,確保了產品的堅固性,適用於不同的Powdex系統端部連接,如法蘭雙開端、SealfastTM或EcolocTM類型。此外,Aegis標準的纏繞式濾芯(聚丙烯內支撐)也具有聚丙烯內核和端蓋,全部硬體由聚丙烯製成,可以進行壓碎、焚燒或切碎處理,確保了產品的堅固性。這些濾芯可以根據需要選用聚丙烯、尼龍或碳纖維外纏繞層和不同的末端配件,以滿足各種Powdex系統的具體需求。


(1)離子交換樹脂發明人擴展閱讀

Graver Technologies是美國一家為全球用戶提供:工業過濾、分離、凈化的技術及產品服務的公司。公司始建於1866年的俄亥俄州,創始人為William Graver 。

Ⅱ 羅門哈斯公司簡介

成立於1909年的美國羅門哈斯公司,總部位於賓夕法尼亞州費城,是一家專注於精細化學品的綜合性企業。作為美國最大的精細化工公司,羅門哈斯在全球享有盛譽,尤其在丙烯酸系列產品的供應上,其地位舉足輕重。在全球范圍內,公司設有超過100家生產廠和研究機構,遍布25個國家,產品銷售網路廣泛,覆蓋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羅門哈斯在離子交換樹脂領域獨占鰲頭,是Amberjet均粒樹脂、UP系列和MB拋光樹脂以及Amberlite系列的發明者和領導者。其產品以高效、高容量和長壽命著稱,無需預處理,被全球純水和超純水應用廣泛採用,成為品質的象徵。

作為跨國精細化學品和中間體研究製造的領導者,羅門哈斯在全球擁有150家製造廠和研究機構,年銷售額接近700億美元,排名世界精細化工界第二。公司主要產品包括丙烯酸系單體及聚合物,廣泛應用於塗料、建材、紡織、紙品、皮革、壓敏膠等行業,同時也在殺生劑、離子交換樹脂、功能化學品、塑料添加劑、農葯和電子化學品等領域有所建樹,以及胺及其鹽類產品。

羅門哈斯始終踐行綠色理念,每年將銷售額的5%投入研發,致力於開發環保型精細化學品。其產品與「綠色中國」政策的理念相契合,不僅提升了產品質量,也對改善人類生活質量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大部分羅門哈斯產品均具備環保特性,這與其對環保的執著追求不謀而合。

Ⅲ 為什麼怡口軟水機的水可以放心飲用

軟水在生活中的作用已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識,它不僅可美白肌膚,潤澤秀發,延緩皮膚衰老,而且可大大提高皮膚滋潤舒適度,這正是美容會所和時尚家庭紛紛安裝軟水機之原因所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大家都有這樣的體會,使用時間稍長的毛巾和貼身內衣會發黃、發硬、板結,用起來穿起來很不舒服,毛巾衣物失去了當初蓬鬆柔軟的質感。究其原因,其實都是水質偏硬造成的。即由於水質硬度較高,漂洗衣物時,大量的水垢會與洗滌劑發生作用而形成皂垢,嵌入衣服或織物的纖維縫隙中,衣物晾乾後就會出現發黃、發硬板結的現象。這也正是不少消費者在洗滌衣物過程中加入大量柔軟劑的原因。

不要使用不合格沒涉水批件的軟水機。

普通的軟水機因為提供樹脂交換的鈉離子沖洗不幹凈,勢必導致人體過量的食用鹽分。礙於技術壁壘,至今市面上所有被世界權威組織認證的的軟水機都是進口品牌。即便是一些耳熟能詳的進口品牌,也存在用工業化的軟化設備毫無責任的推銷給家庭用戶,而結果除了安全性不被保障,更是能耗的增加。
錯誤選擇軟水機可能的後果:

1、因為軟水機閥頭技術的缺陷,影響全房的水壓,導致用水不便。
2、大多品牌的軟水機使用的軟水樹脂使用壽命過低(常見3年需更換,費用2000元/次左右),且不是食品級樹脂,導致用戶的維護成本過高,隱患較大。
3、代工產品或簡單組裝產品(目前市場90%以上為此類產品),產品零部件東平西湊,整機性能差,廢水廢鹽,故障率高。
4、出水效果不理想,遠遠達不到銷售時承諾的軟水體驗效果。
為什麼選擇美國怡口軟水機
美國怡口是家用軟水機、凈水機的發明者。早在發明之初就決解了鹽分沖洗問題,通過92年來的不斷創新科技,全球不同國家數以千萬的家庭,正在安全、高效、節能的使用怡口軟水設備,通過怡口軟水機處理過的飲用水質鹽分遠低於國家衛生部 200mg/L的鈉離子標准。同時,所有怡口凈水設備均持有美國NSF 美國WQA 歐盟CE 加拿大CSA 美國IS9001 美國UL 中國3C認證。在美國,怡口軟水機92%的市場擁有量遠超過其它品牌。同時怡口軟水機採用羅門哈斯特殊配方樹脂,「終生」不換

羅門哈斯生產的飲用水級樹脂,叫Amberlit SR1L Na。該樹脂不僅通過了國家質檢部門的檢驗,同時也獲得美國NSF認證並符合美國 FDA 認證標准, FDA 對應用在飲用水領域的離子交換樹脂有嚴格的標准規范。這種樹脂可以廣泛地應用於桶裝水和直飲水軟化處理。

相對中國市場中正在使用的樹脂,Amberlit SR1L Na的突出特點是更加衛生和安全,因為AmberlitSR1L Na在生產過程中完全沒有採用任何有機溶劑例如EDC(二氯乙烷)。EDC是一種毒性致癌物質,容易揮發,因此極易脫離樹脂表面進入飲用水。飲用水樹脂採用無EDC合成工藝,因此在根本上杜絕了採用EDC作為化學反應載體生產樹脂所帶來的潛在危害,消費者也無需擔心經過它軟化處理後的飲用水裡面存在殘留的EDC。

羅門哈斯公司生產的食品級樹脂產品均符合美國FDA法規和歐洲食品管理條例。

此外,Amberlite SR1L Na是目前市場上唯一在美國、法國、澳大利亞、英國、日本等國家被批准可用於處理飲用水的樹脂(所以,只有美國怡口軟水機的水可以放心飲用)。
Amberlit SR1L Na樹脂再生次數是5000次我們如果每3天作一次還原再生的話還能夠用40年,但是水中雜質鐵銹過多的話會降低樹脂的使用壽命。

Ⅳ 羅門哈斯的公司簡介

羅門哈斯是離子交換樹脂的發明者和技術領先者,是世界上最大的離子交換樹脂製造商,其Amberjet系列均粒樹脂,UP系列和MB拋光樹脂以及Amberlite系列品牌,已經成為全球在純水超純水應用產品的標志,其產品特點是交換速度快,交換容量高;使用壽命長,不需要預處理等。
多年來一直以綠色環保為自我期許的羅門哈斯公司,每年均投資總銷售額的5%於研究發展,不斷地開發出高質量、環保型的精細化學品,憑借不斷地創新科技,維持其世界的領導地位,無形中改善人類的生活質量。大部份羅門哈斯的產品均是具環保型的產品,而該理念正與中國大力推行的「綠色中國」政策不謀而合。

Ⅳ 何炳林主要經歷


何炳林
何炳林(1918年8月24日-2007年7月4日),廣東省番禺縣沙灣村(今廣州市番禺區沙灣鎮)人,高分子化學家、教育家、中國離子交換樹脂工業開創者,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南開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被譽為中國離子交換樹脂之父。
1942年何炳林從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畢業後留在化學系讀研究生並兼任助教;1947年赴美留學;1952年獲得美國印第安那大學博士學位;1956年回國後在南開大學任教,歷任化學系主任、高分子化學研究所所長;197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80年當選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81年被評為天津市特等勞模;1985年6月兼任第一任青島大學校長;1988年被國防科工委才授予「獻身國防科學技術事業」榮譽證章;1999年獲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2000年獲得杜邦科技創新獎;2006年獲得中國離子交換樹脂行業誕生50周年委員會終身成就獎;2007年7月4日因病醫治無效在天津逝世,享年89歲。
1958年,何炳林主持建立了我國第一個高分子化學教研機構,之後又成功從貧鈾礦中提取出達光譜純度的濃縮核燃料「鈾—235」,為我國原子能國防事業立下了汗馬功勞。後又主持建成了我國第一座專門生產離子交換樹脂的南開大學化工廠,該廠產品專供國防建設對核燃料鈾的急需。開創了我國自行研發的離子交換樹脂工業。1988年,國防科工委授予他「獻身國防科學技術事業」榮譽證章,表彰他為原子彈的成功研發所作出的貢獻。
中文名:何炳林
國籍:中國
民族:漢族
出生地:廣東省番禺縣
出生日期:1918年08月24日
逝世日期:2007年07月04日
職業:化學家、教育家
畢業院校:美國印第安那大學
主要成就:中國離子交換樹脂工業的開創者
1980年當選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
代表作品:《吸附與吸附樹脂》
人物生平
1918年8月24日,何炳林出生於廣東省番禺縣沙灣村(今廣州市番禺區沙灣鎮)。
1936年,畢業於廣州市培正中學。
1938年,考入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化學系。
1942年6月,畢業後留校在楊石先教授的指導下做研究生,由於他為人正直,治學嚴謹,受到楊石先的賞識。
1943年,開始在西南聯合大學任教,因為他辦事積極認真,被推選連任兩年化學系秘書。
1946年,前往南開大學化學系任教。
1947年9月,與妻子陳茹玉一起赴美留學,進入印第安納州立大學研究生院,在美國期間他一直關注著國內局勢的變化。
1952年,畢業於美國印第安那大學,並獲得化學博士學位。當時處於抗美援朝戰爭時期,美國當局不允許他們回國,3月為生計進入美國納爾哥化學公司,先研究農葯及用於水處理的葯物,後又改為研究離子交換樹脂,他的才乾和工作成績受到公司的重視,被聘為高級研究員。
1954年,周恩來總理率政府代表團參加日內瓦會議時,何炳林與十幾位同學和朋友向國際上知名人士呼籲,配合了周總理在日內瓦與美國代表團的談判,抗議美國阻撓他們回國。
1955年春,美國政府同意何炳林等人回國,由於當時美國對中國採取了全面封鎖、禁運政策,因此何炳林把平時搜集的大量科技資料化整為零,分期分批地寄給國內的親友。他還買了一些回國後工作急需的儀器和化學試劑,裝在一隻破舊箱子里,順利地通過檢查。
1956年2月,回到中國後先到故鄉廣州,之後應恩師楊石先的邀請往南開大學任教,並從事有機化學、農葯化學和離子交換樹脂的研究工作。並從事有機化學、農葯化學和離子交換樹脂的研究工作。他僅用2年時間,即成功合成出當時世界上已有的全部離子交換樹脂主要品種。
1958年,他建立了高分子教研室,主持該項目教研工作,並在國家和領導支持下,主持建立了南開大學高分子學科(為我國第一個高分子化學教研機構)。同年,他成功合成出「苯乙烯型強鹼201樹脂」,又以之成功從貧鈾礦中提取出達光譜純度的濃縮核燃料「鈾—235」。為我國原子能國防事業立下了汗馬功勞,為此,國家二機部特資助了南開大學400萬元,在他主持下建成了我國第一座專門生產離子交換樹脂的南開大學化工廠,該廠產品專供國防建設對核燃料鈾的急需。開創了我國自行研發的離子交換樹脂工業。
1958年8月13日,毛主席來到南開大學視察了何炳林指導建立的離子交換樹脂車間。1958-1959年,周總理先後兩次親臨他的實驗室了解離子交換樹脂生產情況,並曾與他親切交談近一個小時,詳細聽取了他的介紹,對他的開拓奉獻精神和取得的傑出成就給予了高度贊揚。主席和總理共三次蒞臨考察何炳林的發明創造,是因為離子交換樹脂直接關系著中國第一顆原子彈試爆的時間表安排。領袖的關注,使何炳林的研發及生產進程更加穩步推進。
1959年,被評為天津市勞動模範。
1964年,被選為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之後,何炳林的教學、科研工作停頓下來,被下放工廠協助指導工作。
1978年,當選為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1979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化學部委員、常委、化學部副主任,同年被評為全國勞模、天津市特等勞模。
1981年,兼任籌建中的分子生物學研究所副所長。同年被評為天津市特等勞模。
1984年,將原化學系高分子教研室分成兩個教研室和兩個研究所,何炳林任高分子研究所所長。
1985年,國家教委指定南開大學與天津大學支援新建的青島大學,6月,省委、省政府分別發文(魯任34號、魯任39號)任命何炳林兼任第一任青島大學校長,並確定青島大學實行校長負責制,何炳林主持全面工作。
1986年,將他1958年創建的南開大學化工廠並到高分子化學研究所,實行所辦廠,促進了化工廠的生產和高分子化學研究所的教學、科研的發展。
1988年,國防科工委才授予他「獻身國防科學技術事業」榮譽證章,表彰他為原子彈的成功研發所作出的貢獻。
2000年,82歲的何炳林以「高選擇性吸附分離功能高分子材料」研究,獲得杜邦科技創新獎。
2006年,中國離子交換樹脂行業誕生50周年,行業委員會特評出唯一一項終身成就獎授予何炳林。
2007年7月4日,因病醫治無效在天津逝世,享年89歲。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主要從事高分子化學研究與教學。早期研究領域為離子交換樹脂與吸附樹脂的合成、結構與性能。1958年第二機械工業部支持創建了南開大學化工廠,先後研製出幾十種離子交換樹脂和吸附樹脂,包括從礦里提取原子彈原料鈾的交換樹脂,為我國核技術的發展作出了貢獻。1978年後研究工作擴展到生物高分子,如利用反應性高分子拆分D,L-氨基酸、酶的固定化、葯物控制釋放、血液凈化等。近年又在高分子負載金屬催化方面開展了研究,成功地應用於催化氫化和氫甲醯化等反應。
1978年,參加了在加拿大召開的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起的「化學化工在工業中的作用」會議,他代表中國代表團發了言。通過與各方面的接觸,促成了加拿大麥吉爾大學、多倫多大學與南開大學的友好合作關系。
1981年,去日本參加了中日高分子科學討論會,在會上介紹了「中國離子交換樹脂的發展」。
1982年,去美國參加國際純粹化學與應用化學會議,恰巧一名瑞士人的論文題目與何炳林的報告題目(關於模擬酶的文章)相同,但在會上只讓何炳林做了報告,說明了會議的組織者對中國的重視和對何炳林的尊重。
1983年,負責籌備和組織了在天津召開的第五屆血液灌流與人工器官國際學術討論會,並宣讀了6篇學術論文,受到國內外與會者的好評。此後又去蘇聯、美國、日本等國參加學術會議,宣讀論文,受到各國學者的重視。
1986年,赴蘇聯參加「血液灌流」會議,1987年,赴美國參加「生物材料」會議,1988年,赴日本參加「生物材料」會議。
何炳林除了經常被邀請出席國外組織的國際高分子科學學術討論會外,他從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曾分別與北京大學馮新德院士、武漢大學卓仁禧院士等,多次在國內舉辦「高分子醫用材料」等國際會議。因而,他於1996年獲日本「高分子科學學會國際合作」獎;而美國麻省大學OttoVogel教授在《PolymerNews》(高分子新聞2000年)中,更刊載了他的簡歷及詳細報導了他的研究工作成績。
何炳林等.離子交換劑的制備及其性能測定Ⅰ.Ⅱ.Ⅲ.化學學報,1958,24(1):36-41.1958,24(4):295-299.1959,25(6):360-365。
何炳林等.離子交換劑的制備及其性能測定Ⅵ.高強度多孔性聚苯乙烯——二乙烯苯型弱鹼性陰離子交換樹脂.高分子通訊.1965,7(3):185-192。
何炳林等.離子交換劑的制備及其性能測定Ⅳ.多孔性高強度樹脂.原子能科學技術,1964,5:515。
人才培養
1958年,何炳林創建了南開大學化學系高分子教研室以來,他一直親臨教學第一線,先後講授五門課程,編寫並不斷地補充、修改《高分子化學》講義。
1982年以後,何炳林專心致力於研究生的培養。到1992年為止,他為國家培養了94名研究生,其中有18名博士研究生和2名博士後。何炳林畢生致力於高分子學科的教育工作,培養了600餘名本科生、100餘名碩士生、60餘名博士生、15名博士後,此外還有進修的大學教師。
考慮到科學的發展和國家的需要,何炳林在研究生的培養方向上歷來注重理論聯系實際,並延伸到聯合生產實際,特別重視相關學科的交叉相互滲透,將研究生學習的課程與畢業論文的選題擴展到與高分子化學有關的生物醫學工程和生物技術方面。他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在文革剛結束時就提出了跨學科培養研究生的主張。他一直堅持招收一部分本學科以外的其它化學專業,和生物領域的生物化學、微生物,以及化學工程、醫學醫葯、環境科學等優秀學生,讓他們攻讀高分子化學與物理學位,又組織有豐富教學經驗的教授和有成就的年輕博士講課,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解決問題的實踐技能,為國家培養了一批能夠承擔一些邊緣科學技術工作的人才,以適應現代科技和國家建設對高級專業人才的渴求。
何炳林作為學術帶頭人,對科研人員在工作上的要求非常嚴格,而對他們的生活又特別關心。50年間,他指導科研人員並共同發表的科研論文已達880多篇,獲得的獎勵更多得難以統計,而每項獎金分配他都不超過其他主要研究人員。有的研究生在生活上遇到困難,他以自己分得的獎金給予他們補助。他的做法對周圍的人是一個榜樣,大家耳濡目染中都受到教育,漸而養成一種良好的風氣,使高分子所成為一個團結向上的科研集體。
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何炳林指導的高分子學科得到迅速發展。他傾注了莫大心血所創立的高分子教研室,教師人數從8人擴展至63人,並在此基礎上,於1984年分成4個部分,即:高分子教研室,生物有機教研室,高分子研究所(何炳林自任所長),部分人加入分子生物研究所。1985年,高分子學科被評為博士點,1986年被批准為博士後流動站,1987年被批准為國家重點學科,1989年被批准建立為「吸附分離功能高分子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成為中國唯一的既是國家重點學科,又為國家重點實驗室的高分子化學與物理學科。何炳林以其淵博的學識、崇高的師德培育和吸引了一批傑出的年輕人獻身於中國化學事業,形成了倍受國內外關注的高分子學科團隊。
何炳林以南開大學為試點,積極主張和推行「教學、科研與生產三結合的教學新體系」,大力開展應用和開發,促進科技成果實現產業化。其中一位博士生在論文中提出了氫鍵吸附概念,並在銀杏葉中提取活性物質加以開發利用,經他的參與研究、大力扶持和引導,使該項成果順利投產,並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1989年,獲得了國家教育委員會「建立教學與科研生產三結合的教學新體系」全國普通高校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
1993年,獲得天津市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
榮譽表彰
社會任職
個人生活
何炳林在國立西南聯合大學認識了與陳茹玉(1980年當選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1946年,兩人結婚,結婚禮堂選在昆明城裡的錫安聖堂。婚後兩人育有三個兒子,長子何振民、次子何振墀、三子何振宇。
人物評價
何炳林是中國「離子交換樹脂之父()」。(1988年英國高分子化學家戴維·謝靈頓(DavidC.Sherrington)訪問南開大學時贊譽)
何炳林長期致力於中國高分子化學學科建設、教學改革、學術創新工作。他注重相關學科的交叉融合和優秀人才的培養引進,創建的南開大學高分子學科成為首批國家重點學科,並建立了國家重點實驗室,在全國產生了重要影響。他注重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相結合,科學研究為經濟建設服務,研究成果對國家直接和間接貢獻逾30億元。(南開大學評)
何炳林在南開大學主持建立了中國第一家專門生產離子交換樹脂的化工廠,其主要產品用於國防工業提取國家急需的核燃料-鈾,為中國原子能事業發展和第一顆原子彈成功爆炸做出了重大貢獻。(寶雞市科學技術協會評)
人物影響
2005年,何炳林、陳茹玉院士共同捐出40萬元積蓄,分別在高分子化學研究所和元素有機化學研究所設立了「何炳林獎學金」、「陳茹玉獎學金」,用以資助品學兼優、且家庭經濟困難的南開學子。
後世影響
2008年9月22日,何炳林紀念塑像在他工作的高分子研究所蒙民偉樓落成。塑像為青銅鑄造,高1.08米,基座高1.40米,由南開大學文學院藝術設計系李軍教授創作完成。
2012年元旦期間,為紀念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研發的幕後功臣,緬懷中國科學院院士、高分子化學專家、中國離子交換樹脂之父、南開大學高分子所創始人何炳林先生,何炳林院士紀念館在他出生、成長的廣東省番禺市沙灣鎮開放。何炳林院士紀念銅像通體青銅塑造、高1.08米,為何先生半身像銅像,底座書「中國離子交換樹脂之父何炳林」字樣。

閱讀全文

與離子交換樹脂發明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更換中效袋式過濾器 瀏覽:208
觀瀾飲水機多少錢一台 瀏覽:307
本田crv怎麼更換空調濾芯圖解 瀏覽:556
山東農村污水治理規劃編制大綱 瀏覽:388
魚缸過濾槽綠蘿怎麼養 瀏覽:709
污水井如何做 瀏覽:823
亞洲龍汽車空調濾芯怎麼換 瀏覽:350
茶水爐除垢 瀏覽:207
龜池一定要過濾嗎 瀏覽:522
水垢多會導致熱水器不加熱嗎 瀏覽:130
城市污水運行與管理 瀏覽:879
工藝樹脂成都哪裡有賣 瀏覽:135
污水崗位冬天如何防凍 瀏覽:730
小米水龍頭凈水器和雲米哪個好 瀏覽:264
納濾反滲透去除 瀏覽:981
老凈水器改水龍頭怎麼改 瀏覽:465
污水處理廠不抽水怎麼辦 瀏覽:194
用塑料盒做魚缸過濾 瀏覽:227
怎麼更換比亞迪唐空氣濾芯 瀏覽:702
污水的水流順序 瀏覽: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