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水溫過高能把超濾膜燙壞嗎
水溫上升後,超濾膜變軟,強度降低,70度就差不多隻有一半強度了
❷ 高分子超濾膜流速
在超濾系統中,流速是一個關鍵的操作參數,它指的是原液(即供給水)在膜表面的流動速度。過高的流速不僅會增加能量消耗和壓力降,還會加速膜性能的退化。相反,過低的流速會導致膜表面形成較厚的截留物邊界層,引發濃度極化,影響透水效率和水質。理想的流速需要通過實驗來確定。
對於中空纖維超濾膜,當進水壓力保持在0.2MPa以下時,其內壓膜的流速僅為0.1m/s,這種流速下,膜的流動狀態為完全層流。相比之下,外壓膜可以實現更高的流速。毛細管型超濾膜,當毛細管直徑達到3mm時,適當提高流速有利於減少濃縮邊界層的影響。
然而,流速並非任意設定,它受進口壓力和原液流量的影響。對於中空纖維或毛細管膜,進、出口端的流速並不相同。在濃縮過程中,如電泳漆回收,當濃縮水流量僅為原液的10%時,出口端的流速接近進口端的10%。此外,增加壓力可以提高透過水量,但對流速的提升貢獻微小。因此,通過增大毛細管直徑和適當提高濃縮水排量(迴流量),可以有效提升流速,特別是在超濾濃縮操作中。
在允許的壓力范圍內,為了保證中空纖維超濾膜的性能,提高供給水量並選擇適當的最高流速是有效的策略。這將有助於優化整體的超濾過程和效率。
❸ 溫度低對中空纖維超濾膜有什麼影響嗎
溫度抄。操縱溫度主要取決於所處理的物料的化學、物理性質。由於高溫可降低料液的黏度,增加傳質效率,進步透過通量,因此應在答應的較高溫度下操縱。
溫度升高水分子的活性增強,粘滯性減小,故產水量增加。反之則產水量減少,因此即使是同一超濾膜系統在冬天和夏天的產水量的差異也是很大的。
❹ 超濾膜多久沖洗一次 超濾膜需定期沖洗,多久一次
1、清洗超濾膜的重要性
超濾膜是現在生產生活用水中最普遍的一種膜過濾材料,其過濾精度高、水質安全穩定等特點深受人們的喜愛。然而,超濾膜透水口在長時間使用後,會因為污垢和微生物等的附著而產生堵塞或反滲透,進而影響其水處理效果,增加了水質安全隱患。因此,定期清洗超濾膜是必不可少的。
2、沖洗超濾膜的周期
超濾膜沖洗周期需要根據水源水質、水使用量、水溫等因素來判斷。在水質較好的情況下,一般建議每周清洗一次,水質較差或水使用量大的情況下,建議縮短清洗時間間隔,以確保水質安全。
3、超濾膜清洗方法
超濾膜的清洗方法一般分為物理和化學兩種方式。物理清洗主要採用水流來清除膜面和膜內的污垢,如使用高壓水槍、手動清洗等方式;化學清洗則需要使用一些清洗劑,如NaOH、HCL等溶液,來清洗過濾膜,以達到去除污垢和殺滅細菌的目的。不同類型的超濾膜,其清洗方法和清洗劑選擇也會有所不同。
4、清洗後的超濾膜使用
在清洗完成後,超濾膜需要進行消毒處理,以確保膜面和膜內的無菌無藻。此外,清洗後的超濾膜需要放置在清潔的水中進行試驗,確保水質穩定再進行正常的使用。
❺ 什麼是超濾
超濾膜屬於毛細管式中空纖維膜,是以高分子材料經特殊的膜製造工藝生產的不對稱半透回膜,它是答一種不產生相變的分離方法,其所用的制膜材料為改性PVC、PAN或者PVDF,具有良好的機械性能和耐熱、耐化學性能以及較強的抗污染能力。它的切割分子量為10萬道爾頓,超濾膜絲內徑0。 9mm,外徑1。6mm,屬內壓式過濾,即原液先進入中空膜絲內部,經壓力差驅動,沿徑向由內向外滲透過中空膜絲,從而濾除原液中的各種細菌、膠體、雜質等大分子物質。
❻ 影響超濾膜運行的因素有哪些
溫度對產水量的影響:
溫度對超濾膜系統的水分子的活性增強,粘滯性減小,故產水量增加。反之則產水量減少,因此即使是同一超濾膜系統在冬天和夏天的產水量的差異也是很大的,溫度與產水量的關系是成正比的。一般在允許的溫度條件下,溫度系統約為0.0215/1°C,即溫度每上升一度,則相應的產水量增加2.15%,因此可以使用調節水溫的方法來實現超濾系統的產水量的穩定一致。
水質變化:
一方面,進水水質經由10μ過濾後,保證濁度小於1NTV,濃度不大於百分之五,且水溫應在5至40攝氏度之間,壓力應不大於0.2MPa,在此基礎上,保證進水回收率在80%以上,酸鹼度為2至13之間。另一方面,水質異常也是影響超濾出水量的重要條件,包括在雨季,原水中所蘊含的顆粒物、懸浮物會增多,使濁度達不到相關要求。加之進水的主要來源是地表水,所蘊含的有機物較多,在壓力不均衡和連接不緊密的情況下會混入一定質量的生水,被截留於超濾膜表面,致使定期的清潔難以維持,直接導致超濾出水量降低。
操作壓力對產水量的影響:
在低壓時超濾膜的產水量與壓力成正比關系,即產水量隨著壓力升高而升高,但當壓力值超過0.3mpa時,即使壓力再升高,其產水量的增加也很小,主要是由於在高壓下超濾膜被壓密而增加透水阻力所致,因此在超濾系統設計應注意;
超濾過程:
原水在管道內或管道外流動,小分子溶質及溶劑穿過膜逐漸形成超濾液,並降低濃度,成為濃縮液,從而實現小分子溶質和溶劑分離和濃縮。超濾過程具有動態性,且膜不易堵塞,但會隨著運行時間的增加,產生吸附作用,使超濾膜表面形成殘渣等物質。因此,超濾的各項特徵是保證出水量的必要條件。
進水渾濁度對產水量的影響:
進水濁度越大時,超濾膜受到影響的產水量越少,而且進水濁度大更易引起超濾膜的堵塞,在確定超濾膜產生量時也應考慮進水濁度的影響,一般可採用以下方法降低濁度的影響;
A、 增加前級預處理降低原水濁度;
B、 使用錯流過濾方式,並降低系統回收率;
流速對產水量的影響:
流速的變化對產水量的影響雖不像溫度和壓力那樣明顯,流速過大時反而會導致膜組件的產水量下降,這主要是因為由於流速加快增加了組件壓力損失而造成的,因此在設計超濾系統流速時,一定要控制在給定的流速范圍內,流速太慢影響超濾分離質量,容易形成濃差極化,太快則影響產水量。
❼ 高分子超濾膜E 、供水水質調整
超濾膜E在供水水質調整中,其性能受溫度和pH值影響顯著。
首先,供水溫度的調整至關重要。超濾膜的透水速率與溫度呈正比,每升高1℃,透水速率大約增加2%。在低溫情況下(如低於5℃),可通過升溫措施提升運行效率,但務必注意不要讓溫度過高,以免對膜性能造成負面影響。此時,冷卻措施是降低供水溫度的合適選擇。
其次,PH值調整也很關鍵。不同材料的超濾膜有特定的pH適應范圍。例如,醋酸纖維素適用於pH值在4~6,而PAN和PVDF等膜可在pH2~12的范圍內使用。如果進水超出膜的適用范圍,需使用酸(如HCl和H2SO4)或鹼(如NaOH)進行調節,以保持水處理的最佳效果。
盡管超濾膜能透過無機鹽,但預處理時主要關注的是防止膠質層生成、膜污染和堵塞。因此,操作參數的正確控制,如流速、壓力、壓力降、濃水排放量、回收比和溫度,對於超濾系統的穩定運行至關重要。
❽ 超濾膜該怎麼清洗呢
超濾膜的清洗方法:
一、物理清洗法:
物理方法其實就是用有一定壓力的水去沖洗超濾膜,這也是最常用的方法。因為這個水沖洗的方向不一樣,又可以分為逆向沖洗、反沖洗和正洗沖洗。
1.逆向沖洗:用原水沖洗膜內和進水端面的雜質。
2.反沖洗:用超濾水從膜塊表面的污染物沖鬆散、剝落,分別從進水口和濃縮口排出(可加酸、鹼或次氯酸鈉等葯品加強清洗效果)。
二、化學清洗法:
利用化學葯品與膜面雜質進行化學反應來達到清洗膜的目的
酸溶液清洗:常用溶液有鹽酸、檸檬酸、草酸等,調配溶液的PH=2~3,利用循環清洗或者浸泡0.5h~1h後循環清洗,對無機雜質去除效果較好。
鹼溶液清洗:常用的鹼主要有NaOH ,調配溶液的PH=10~12左右,利用水循環操作清洗或浸泡0.5h~1h後循環清洗,可有效去除雜質及油脂。
氧化劑清洗劑:利用1%~3%H2O2、 500~1000mg/L NaClO 等水溶液清洗超濾膜,可以去除污垢,殺滅細菌。H2O2和NaClO是常用的殺菌劑。
加酶洗滌劑:如0.5%~1.5%胃蛋白酶、胰蛋白酶等,對去除蛋白質、多糖、油脂類污染物質有效。
進行方法與正常超濾過程相同,清洗液自原液入口處進入,濃縮液及超濾液全部返回清洗液容器,循環後排放,以凈水洗凈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