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溶菌酶的制備
溶菌酶是採用生物工程技術進行克隆、提取而製取,它是一種天然酶,安全綠色的添加劑,無抗葯性。
該酶廣泛存在於人體多種組織中,鳥類和家禽的蛋清、哺乳動物的淚、唾液、血漿、尿、乳汁等體液以及微生物中也含此酶,其中以蛋清含量最為豐富。從雞蛋清中提取分離的溶菌酶是由18種129個氨基酸殘基構成的單一肽鏈。它富含鹼性氨基酸,有4對二硫鍵維持酶構型,是一種鹼性蛋白質,其N端為賴氨酸,C端為亮氨酸。可分解溶壁微球菌、巨大芽孢桿菌、黃色八疊球菌等革蘭陽性菌。
溶菌酶在等電點以下較廣泛的pH值范圍內,分子帶正電荷,可吸附於弱酸性陽離子交換樹脂上,洗脫後鹽析,可得溶菌酶沉澱,再進行精製可得成品。蛋清吸附↓724樹脂洗滌↓緩沖液洗脫↓硫酸銨溶液鹽析透析去鹼性蛋白↓NaOH凍干溶菌酶凍乾粉沉澱乾燥溶菌酶在5~10℃下,將新鮮蛋清540kg加入到已處理好的80kg 724樹脂中,攪拌吸附6h,在0~5℃靜置過夜。傾出上層蛋清,樹脂離心甩干,用蒸餾水反復洗去黏附的卵蛋白,然後將樹脂裝入柱內,用0?15mol/L、pH=6?5磷酸緩沖溶液約150L洗滌樹脂,再用約600L的10%硫酸銨溶液洗脫,收集洗脫液。洗脫液中加硫酸銨,使最終含硫酸銨量為40%,有白色沉澱生成,冷處放置過夜。虹吸上層清液,沉澱吸濾抽干,再用1倍蒸餾水溶解沉澱呈稀糊狀,然後裝入透析袋,在約5℃的條件下,對蒸餾水透析24h左右,中間換水2~3次。離心去除沉澱,沉澱再用少量水洗一次,洗液與離心液合並。再往透析清液中慢慢加入1mol/L氫氧化鈉溶液,同時不斷攪拌,使pH值上升到8?0~9?0,如有白色沉澱,即離心除去。然後用3mol/L鹽酸調pH=5?0,冷凍乾燥,即得白色片狀溶菌酶。也可將離心液用3mol/L鹽酸調pH=3?5,在攪拌下緩慢加入5%的固體氯化鈉,在約5℃的溫度下靜置48h,離心,沉澱用0℃丙酮洗滌,乾燥,即得溶菌酶。
② 溶菌酶是從哪兒提取出來的
溶菌酶廣泛存在於鳥類、 家禽的蛋清中和哺乳動物的淚液、 唾液、 血漿、 乳汁、 胎盤以及體液、 組織細胞內,其中在蛋清中含量最豐富 (約 0.3% )。在一些植物體如捲心菜、 蘿卜、無花果和微生物體內也存在溶菌酶,只是含量差異較大。
現在還沒有看到可以從玉米中提取處溶菌酶的文獻,最常用的提取原料還是雞蛋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