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麼材料在燃氣點燃後,不溶而且吸熱導熱率又高又好
PBB和PBDE作為阻燃劑常存在於PP、PA、PE、PS、ABS、EVA及PET、PBT等易燃塑料的製品中。PBB、PBDE 在未受控制的燃燒過程中(溫度低於1200 度)可能產生溴化二苯二惡英/呋喃(PBDD/F),此二者均屬於強烈致癌性及致畸胎性物質。這些物質可能造成影響嚴重且范圍廣泛的空氣、河流水體等生態環境污染。因此,歐盟RoHS等相關指令禁止多溴聯苯(PBB)及多溴聯苯醚(PBDE)在塑料製品中的的使用。阻燃劑一般分為有機阻燃劑(如鹵化物阻燃劑PBB、磷酸酯)和無機阻燃劑(如氫氧化鋁、硼酸鋅)。除了受限的PBB及PBDE外,目前在工業上最常見的阻燃劑是磷酸酯、氧化銻、氫氧化鋁及硼酸鋅。下面對不同的阻燃劑替代方案做一簡要概述。1. 氫氧化鋁(鎂)氫氧化鋁是無機阻燃劑,其阻燃機理是受熱分解放出大量的水蒸氣,其反應式為:2Al(OH)3 → A1203 + 3H2O這是個強吸熱反應,吸熱量達到l967.2J/g,起到冷卻聚合物的作用,反應產生的水蒸氣可以稀釋可燃氣體,抑制燃燒蔓延,新生成的氧化鋁還具有較高的活性,能吸附煙塵顆粒,起到抑煙作用。另外,氫氧化鋁還具有阻滴,促進炭化作用,能長期保留在聚合物中且能增加其抗電弧性。Al(OH)3具有穩定性高、不易揮發、成本低等優點,因此,被譽為「無公害阻燃劑」。但是,它的一些缺點也制約著它的應用。由於是極性無機材料,Al(OH)3與有機聚合物的親和性差,界面結合力小,因此填充量大、相容性差,不利於聚合物的加工,降低其製品的機械性能。為了克服上述缺點,普遍採用偶聯劑進行表面處理。常用的偶聯劑有硅烷和酞酸醋類。表面處理可以改善Al(OH)3對基體的親和力,以確保材料原有的耐沖擊強度。另外,改進造粒技術,使粒度分布變窄,獲得超細粒徑的Al(OH)3,這樣可使Al(OH)3更均勻地分散在合成材料中,提高基體材料的力學性能和耐熱性能,提高阻燃效果。隨著Al(OH)3粒徑分布的不斷改善和表面處理技術的應用,其質量分數從40%上升到60%,製品的物理性能也隨之得到不斷增強。氫氧化鋁阻燃劑主要應用於塑料、橡膠、SMC\BMC、人造大理石以及絕緣電器填充料等行業中。國內氫氧化鋁阻燃劑常見供應商為合肥中科阻燃新材料有限公司、蘇州納方工程材料有限公司等。與氫氧化鋁阻燃原理以及性能相似的還有氫氧化鎂阻燃劑(Mg(OH)2),其常見的國內供應商為鄭州富龍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慧羅公司(代理美國雅保)等。2. 紅磷紅磷是一種性能優良的阻燃劑,具有高效、抑煙、低毒的阻燃效果,紅磷在400℃受熱分解,解聚形成白磷,白磷在水汽存在下被氧化成粘性的磷的含氧酸,這類酸即覆蓋於被阻燃材料表面,促使材料表面加速脫水炭化,形成炭層。液膜和炭層可起到蓄熱、阻止氣體交換的作用,保護下層不再被繼續氧化,起到阻燃作用。但是在實際應用中易,紅磷吸潮、氧化、並放出劇毒氣體,粉塵易爆炸,而其呈深紅色,在與樹脂混煉、模塑等加工操作過程中存在著火危險,且與樹脂相容性差,不宜分散均勻,導致基材物理性能下降。為了克服這些缺點,紅磷顆粒的表面改性處理成為重要研究課題之一。目前,普遍採用的方法是微囊化:用Al(OH)3、金屬硫酸鹽、合成樹脂等對其進行表麵包覆,形成一層「薄壁」,改善界面結合能力,克服紅磷作為阻燃劑的缺點。微膠囊紅磷(MRP)是目前市場上常見的產品。紅磷阻燃劑主要應用於聚乙烯、聚丙烯、ABS、高抗沖聚苯乙烯、尼龍、環氧樹脂等工程塑料的阻燃。國內紅磷阻燃劑常見供應商為祥碩塑料阻燃材料有限公司、馬鞍山市源川阻燃材料有限公司等。3. 硼酸鋅硼酸鋅外觀為白色或淡黃色結晶粉末,是一種多功能無機添加型阻燃劑,其分子是為2ZnO·3B2O3·3.5H2O。室溫下水中溶解度<0.28%wt,不溶於冷水,熱水中微溶,能被強酸或強鹼水解,易溶於鹽酸、硫酸、二甲亞碸,可溶於氨水,在氫氧化鈉中溶解性稍差,不溶於乙醇、正丁醇、苯及丙酮等有機溶劑。硼酸鋅具有熱穩定性好,失水溫度高,脫結晶水的溫度可達300℃以上。相對密度小、粒徑細、易分散、無毒性是其獨特之處。硼酸鋅的阻燃機理是通過吸熱作用、覆蓋作用、抑制鏈反應和釋放不燃氣體等若干途徑或機理發揮其阻燃作用的。與其它有機和無機阻燃劑相比較。它的阻燃效果更優、抑煙性好(能減少燃燒黑煙量25%),可保持透明塑料的透明度,使用時無需處理等優點。硼酸鋅具有多種優異性能,其中協效作用尤為顯著,這使得其應用更加廣泛。在無機阻燃劑中,氫氧化鋁具有阻燃、消煙、填充3種功能。因其不揮發、無毒,又可與多種物質產生協同阻燃作用,被譽為無公害的無機阻燃劑。但是氫氧化鋁在使用時通常需要加入50%(質量分數)以上才能顯示很好的阻燃效果。氫氧化鎂和氫氧化鋁的情況一樣。這樣就會由於大量添加使基材樹脂加工性能變差.力學性能損失較大。三氧化二銻是鹵素阻燃劑必不可少的協同劑,但是單獨使用時阻燃作用很小。硼酸鋅由於具有較高的脫水溫度(大於300℃),超過大多數的聚合物的分解溫度,可以全部或部分代替三氧化二銻用於熱固性聚酯配方中,降低了使用成本,也可以與氫氧化鋁、氫氧化鎂和磷系阻燃劑產生良好的協效作用,從而減少了它們的添加量,降低了它們對基材加工性能的影響。硼酸鋅主要應用於塑料和橡膠的加工,如PVC、PE、PP、增強聚醯胺、聚氯脂、聚苯乙烯、環氧樹脂、聚脂酸乙烯樹脂及天然橡膠,苯乙烯丁二烯橡膠、氯丁橡膠等。還可以被應用於紙張、纖維織物、裝飾板、地板革、壁紙、地毯、陶瓷釉料、殺菌劑,塗料的生產中,以提高阻燃性能。國內硼酸鋅常見供應商為淄博五維實業有限公司、河南省天隆阻燃材料有限公司等。4. 聚磷酸銨聚磷酸銨是良好的無機阻燃劑,為白色粉末,分解溫度大於256℃,聚合度在10-20之間為水溶性的,聚合度大於20難溶於水。比有機阻燃劑價廉,毒性低,熱穩定性好,可單獨或與其它阻燃劑復合用於塑料的阻燃。高溫下,迅速分解成氨氣和聚磷酸,氨氣可以稀釋氣相中的氧氣濃度,從而起阻止燃燒的作用。聚磷酸是強脫水劑,可使聚合物脫水炭化形成炭層,隔絕聚合物與氧氣的接觸,起阻止燃燒的作用。聚磷酸銨主要應用於膨脹型防火塗料、聚乙烯、聚丙稀、聚氨酯、環氧樹脂、橡膠製品、纖維板及乾粉滅火劑等。國內聚磷酸銨常見供應商為濟南金盈泰化工有限公司、富源化工有限公司、上海新華阻燃劑總廠等。5. 磷酸酯(有機磷系)磷酸酯類有機磷系阻燃劑與基體材料的相容性好,兼有阻燃與增塑雙重功效,在有機磷系阻燃劑中應用最為廣泛。但是有機磷系阻燃劑多為液體,具有揮發性大、流動性強、發煙量大、熱穩定性較差等缺點,使其應用受到一定限制。為克服這些缺點,採用縮聚反應製得相對分子質量高的有機磷系阻燃劑,可以有效地降低其揮發性。磷酸酯類阻燃劑主要應用於PC,PC/ABS,PPO/HIPS等聚合物。其國內常見供應商為深圳市吉瑞化工有限公司、河北振興化工橡膠有限公司等。6. 三聚氰胺(有機氮系)常用的有機氮系阻燃劑有三聚氰胺及其衍生物。含氮阻燃劑毒性低、阻燃效率高、耐熱性能良好。由於熱分解溫度較高,不必擔心材料在加工時使阻燃劑分解而導致阻燃失效。此外,在含氮化合物分解時,產生的氣體腐蝕性小,經過氮系阻燃劑處理的高分子材料發煙量低,表現出很好的抑煙效應。但是三聚氰胺單獨使用時阻燃效率不高,需要與其它阻燃劑復合使用,產生協同效應,以提高阻燃效率。通常三聚氰胺與聚磷酸胺、季戊四醇復配使用。三聚氰胺類有機氮系阻燃劑主要應用於製造膨脹型防火塗料中的發泡成分,其發泡效果好,成炭緻密。除單獨作阻燃劑外,常用的阻燃品種是與酸反應產生的衍生鹽,廣泛用於PE、PP以及PVC塑料等熱塑性、熱固性塑料等領域;三聚氰胺與液態磷酸酯合用,廣泛應用於阻燃聚氨酯泡沫材料。國內三聚氰胺常見供應商為上海海以工貿有限公司、連雲港傳奇阻燃材料有限公司等。7. 膨脹性阻燃劑在使用上,還可以將阻燃劑分為填充性阻燃劑與膨脹性阻燃劑。無機阻燃劑多為填充性阻燃劑,具有燃燒時發煙量少,無有害氣體等優點。但其本身阻燃效率並不高,填充大量的阻燃劑才能夠達到一定的效果。因此需要對阻燃劑進行改性或加入阻燃協效劑才能達到更好的阻燃效果。常見的處理技術為:超細化以及納米化技術、表面處理及包覆技術、阻燃協效劑紅磷的微膠囊化等。而對於膨脹型阻燃劑多為多種阻燃劑協同組成的,主要有三部分組成,分別是成炭劑(炭源)、脫水劑(酸源)和發泡劑(氣源)。其中,成炭劑是指在燃燒過程中能被脫水劑奪走水分而被炭化的物質。主要是一些含炭量高的多羥基有機化合物。常見的有季戊四醇,此外尼龍6的成炭效率高,使用也較為廣泛。脫水劑是指在燃燒過程中奪取膨脹型阻燃劑中成炭劑水分的物質,主要作用是促進多羥基化合物脫水炭化,形成具有一定厚度的不易燃燒的炭質層。脫水劑主要是一些無機酸鹽和無機酸酯類。用得最多的是磷酸銨鹽、磷酸酯、硼酸鹽和硅酸鹽。發泡劑,在被阻燃系統中受熱時,分解釋放出大量無毒並能滅火的氣體,同時發生膨脹並形成海綿狀細泡結構的化合物。常用的發泡劑有三聚氰胺、雙氰胺、聚磷酸銨、硼酸胺、雙氰胺甲醛樹脂等。經過上述阻燃劑協同作用之後,膨脹性阻燃劑可以分解產生的不燃性氣體使熔融狀態的系統發泡膨脹,並且無機酸開始對多元醇和酯進行脫水炭化,形成炭渣和無機物,最終使系統開膠化和固化,形成具有隔熱、隔氧的帶微孔結構的泡沫炭質層。膨脹型阻燃劑主要應用於PE、PP等塑料的阻燃中。其國內常見供應商為威海天創化工有限公司、廣州銀塑阻燃材料有限公司等。當阻燃材料用於潮濕環境、海洋氣候、露天環境等場所進行防火保護時,傳統膨脹型阻燃劑因其耐候性、鹽析性、水溶解性等,使其應用受到一定限制。可膨脹石墨(EG)就是最近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的膨脹型阻燃劑。它可以很好地克服傳統膨脹型阻燃劑的缺點,適用范圍更廣。將天然石墨經過特殊處理,使其形成特殊層間化合物。當被迅速加熱至300℃以上時,可沿一軸向膨脹數百倍。膨脹後的石墨形成很厚的多孔炭層,起到隔熱作用。EG資源豐富,製造簡單,價格低廉,無毒,低煙。在實際使用中,它需同其他物質(如紅磷)復合使用,以產生協同效應。國內膨脹石墨阻燃劑常見供應商為青島百川石墨有限公司、龍鼎化工有限公司等。 環保阻燃劑還包括有機硅系阻燃劑(如硅油、硅樹脂、硅橡膠、硅烷偶聯劑等)以及新型的納米材料阻燃劑,由於開發的比較晚,應用並不是十分廣泛。另外,還存在不含PBB及PBDE的溴系阻燃劑,如十溴二苯乙烷、十溴二苯醚等,雖然可以滿足RoHS等的要求,但因為含有鹵素而受到質疑,預計在不久的將來會受到限制。
❷ 無鹵阻燃劑的分類
此外,磷氮系無鹵阻燃劑還包括膨脹型無鹵阻燃劑,它主要通過凝聚相發揮作用。在較低溫度下,由酸源產生能酯化多元醇(碳源)和可作為脫水劑的酸;在稍高的溫度下,酸與多元醇(碳源)進行酯化反應,而體系中的胺則作為此酯化反應的催化劑,加速反應進行;體系在酯化反應前或酯化過程中熔化;反應過程中產生的水蒸汽和由氣源產生的不燃性氣體使已處於熔融狀態的體系膨脹發泡,與此同時,多元醇和酯脫水碳化,形成無機物及炭殘余物,且體系進一步發泡;反應接近完成時,體系膠化和固化,最後形成多孔泡沫碳層。如聚多磷酸銨、三聚氰胺、膨脹型石墨、三聚氰胺磷酸鹽、硼酸鋅、TGIC.
.無機阻燃劑
氫氧化鋁AL(OH)3其用量占阻燃劑使用總量的40%以上。氫氧化鋁本身具有阻燃、消煙、填充三個功能,因其不揮發,無毒,又可與多種物質產生協同阻燃作用,被譽為無公害無機阻燃劑。但是氫氧化鋁有加量大的缺點,通常需要加入50%以上才能有很好的阻燃效果。為克服這一缺點,可採用造粒技術,向超細化方向發展,是粒度分布變窄;改進包裹技術,以改善其在聚合物中的分散性;用大分子鍵合方式處理等方法進行。
氫氧化鎂Mg(OH)2是發展較快的一種添加型阻燃劑,低煙、無毒、能中和燃燒過程中的酸性、腐蝕性氣體,故是一種環保型綠色阻燃劑。其阻燃機理與 AL(OH)3 相似。與AL(OH)3相比,Mg(OH)2 的分解溫度比AL(OH)3 高100-150C,可用於加工溫度高於250C的工程塑料的阻燃,且還有促進聚合物成炭的作用,但要達到一定的阻燃效果,添加量需要在50%以上,對材料的性能影響很大。為減少聚合物中Mg(OH)2 的添加量,一種辦法是將Mg(OH)2顆粒細微化,另一種方法是採用包覆技術對Mg(OH)2表面進行改性,以提高其與聚合物的相容性。
紅磷是一種性能優良的阻燃劑,具有高效、抑煙、低毒的阻燃效果,但易吸潮、氧化、並放出劇毒的氣體,粉塵易爆炸,呈深紅色,因此使用受到很大的限制。為了解決上述一些缺點,對紅磷進行表面處理是研究的主要方向,其中微膠囊化是最有效的方法。國際市場上已經有多種型號的微膠囊紅磷產品,國內也進行了大量的研究,一般使用氫氧化鋁、金屬硫酸鹽、合成樹脂為包囊壁材,但是推向市場的並不多。今後紅磷表面處理發展方向為:一是通過對包囊的囊材進行改性,使其同時兼具熱穩定、增塑和阻燃等功能,發展多功能的微膠囊紅磷阻燃劑;二是研究各種阻燃劑與紅磷阻燃劑的有效復配關系,並使之微膠囊化,增加阻燃效果,提高材料力學性能;三是紅磷具有抑煙效果,可以尋找合適的消煙劑與之進行復配,火災中抑煙比防火更為重要,促進發展消煙技術。
可膨脹石墨是一種新型無鹵阻燃劑,它是由天然石墨經濃硫酸酸化處理,然後經水洗、過濾、乾燥後,再在900-1000C下膨化製得。可膨脹石墨膨脹的初始溫度為220C左右,一般在220C開始輕微膨脹230-280C迅速膨脹,之後體積可達原來的100多倍,甚至280倍。可膨脹石墨在阻燃過程中主要起到以下作用:(1)在高聚物表面形成堅韌的炭層,將可燃物與熱源隔開;(2)在膨脹過程中大量吸熱,降低了體系的溫度;(3)在膨脹過程中釋放夾層中的酸根離子,促進脫水碳化,並能結合燃燒產生的自由基從而中斷鏈反應。可膨脹
石墨與磷化合物、金屬氧化物復合使用,能產生協調作用,加入少量就能達到阻燃目的。
聚磷酸銨(APP)是一種性能良好的無機阻燃劑,是磷系阻燃劑比較活躍的研究領域,其外觀為白色粉末,分解溫度>256C,聚合度在10-20之間為水溶性的,聚合度大於20的難溶於水。APP比有機阻燃劑價廉,毒性低,熱穩定性好,可單獨或與其它阻燃劑復合用於塑料的阻燃。高溫下,APP迅速分解成氨氣和聚磷酸,氨氣可以稀釋氣相中的氧氣濃度,從而起阻止燃燒的作用。聚磷酸是強脫水劑,可使聚合物脫水炭化形成炭層,隔絕聚合物與氧氣的接觸,在固相起阻止燃燒的作用。
2.有機阻燃劑
2.1含鹵傳統阻燃材料
傳統阻燃材料廣泛採用含鹵聚合物或含鹵阻燃劑組合而成的阻燃混合物。鹵素阻燃劑的優點是用量少、阻燃效率高且適應性廣,但其嚴重缺點是燃燒時生成大量的煙和有毒且具腐蝕性的氣體,危害很大。一旦發生火災,由於熱分解和燃燒,會產生大量的煙霧和有毒的腐蝕性氣體,從而妨礙救火和人員疏散、腐蝕儀器和設備。特別是人們發現火災中的死亡事故有80% 以上是材料產生的濃煙和有毒氣體造成的。因此無鹵阻燃劑的研究和開發勢必引起重視。
溴系阻燃劑的開發溴系阻燃劑盡管發煙量大,但由於阻燃性能好,用量少,對產品性能影響小,因此在今後的相當長時間內仍為阻燃劑的主力。隨著技術進步,國際上溴系阻燃劑發展的新特點是繼續提高溴含量和增大分子量。如美國F erro公司的PB-68,主要成分為溴化聚苯乙烯,分子量15000,含溴達68%。溴化學法斯特公司和Ameribrom公司分別開發的聚五溴苯酚基丙烯酸酯,含溴量達70.5%,分子量30000~80000。這些阻燃劑特別適合於各類工程塑料,在遷移性、相容性、熱穩定性、阻燃性等方面均大大優於許多小分子阻燃劑,有可能成為今後的更新換代產品。
2.2無鹵有機阻燃劑
有機阻燃劑種類繁多,發展速度也非常快,可分為鹵素阻燃劑和無鹵阻燃劑。鹵素阻燃劑是使用最早的一類阻燃劑,但由於分解放出有毒氣體,所以使用上受到很大限制。無鹵阻燃劑不含鹵索,阻燃效果好,受熱分解時產生的氣體低煙、低毒,受到廣泛歡迎。無鹵阻燃劑又可分為磷系阻燃劑、氮系阻燃劑和膨脹型阻燃劑等。
有機磷系阻燃劑是阻燃劑中最重要的品種之一,具有阻燃和增塑雙重功效,可以使阻燃完全實現無鹵化,改善塑料成型中的流動性能,抑制燃燒後的殘余物,產生的毒性氣體和腐蝕性氣體比鹵素阻燃劑少,其阻燃機理為:一方面阻燃劑受熱分解產生磷酸、偏磷酸、聚偏磷酸,這些含磷酸具有強烈的脫水性,可使聚合物表面脫水炭化,而單質碳不能發生產生火焰的蒸發燃燒和分解燃燒,所以具有阻燃作用;另一方面阻燃劑受熱產生PO·自由基,可大量吸收H·HO·自由基,從而中斷燃燒反應。有機磷系阻燃劑主要有磷酸酯、膦酸酯、及氧化膦以及雜環類等。
磷酸酯阻燃劑屬於添加型阻燃劑。由於其資源豐富,價格便宜,應用十分廣泛。磷酸酯是由相應的醇或酚與三氯化磷反應,然後水解製得。市場上已經開發成功並大量使用的磷酸酯阻燃劑有磷酸三甲苯酯、磷酸三苯酯、磷酸三異丙苯酯、磷酸三丁酯、磷酸三辛酯、甲
苯基二苯基磷酸酯等。磷酸酯的品種多,用途廣,但大多數磷酸酯產品為液態,耐熱性較差,且揮發性很大,與聚合物的相容性不太理想。為此,國內外開發出一批新型磷酸酯阻燃劑,如美國的Grent Lake公司開發的三(1-氧代-1-磷雜-2,6,7- 三氧雜雙環[2,2,2]辛烷-4- 亞甲基)磷酸酯(Trimer)及1- 氧-4-羥甲基-2,6,7- 三氧雜-1-磷雜雙環[2,2,2]辛烷(PEPA)。Trimer的特點是結構對稱,磷的含量達21.1%,PEPA 的含磷量為17.2%。這兩種磷酸酯阻燃劑為白色粉末。熱穩定性非常好,且與聚合物有很好的相容性。
膦酸酯阻燃劑是很有發展前途的一種阻燃劑,由於膦酸酯分子中存在C-P 鍵,所以其穩定性非常好,有非常好的耐水性、耐溶劑性。國外的膦酸酯產品有Giba-Geigy公司研製的Pyrovatex為N- 羥甲基丙醯胺類甲基膦酸酯,Mobil公司研製的Antiblaze為環中膦酸酯。國內也對膦酸酯進行了研究,合成出的膦酸酯有N,N- 對苯二胺基( 2- 羥基)二苄基膦酸四乙酯、甲基膦酸二甲酯(DMMP),其中DMMP是開發出來的一種添加型阻燃劑。DMMP是以亞膦酸三甲酯為原料,在催化劑作用下發生異構化反應,經過分子重排製得。DMMP最顯著的特點是含磷量高達25%,阻燃效果非常好,添加量為常用阻燃劑的一半時就能發揮同樣的功效。
氧化膦的水解穩定性優於磷酸酯,是一種穩定性極高的有機膦化合物,可用作聚酯的阻燃劑,阻燃聚酯色澤好,機械性能好。該類阻燃劑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添加性,另一類是反應性。人們在高相對分子量的均聚物中引入三芳基氧化膦單體,制備阻燃型工程塑料已經成為研究的熱點。用含有活性官能團的氧化膦單體摻入共聚,可以製造阻燃聚酯、聚碳酸酯、環氧樹脂和聚氨酯等,通過反應將含磷單體結合到合成材料的分子鏈上,賦予材料永久的阻燃性,而且不會滲出。
有機磷雜環化合物是阻燃劑研究中非常活躍的領域之一,主要有五元環、六元環及螺環類化合物。其中五元磷雜環阻燃劑品種較少,一般用於聚酯和聚醯胺及聚烯烴的阻燃;六元雜環在磷雜環阻燃劑中占據主導地位,主要有磷雜氧化膦、磷酸酯、籠狀磷酸酯、膦酸酯和亞磷酸酯等,可用於聚酯、環氧樹脂和聚氨酯等多種材料的阻燃處理。磷螺環阻燃劑大多數由季戊四醇與磷化合物反應製得,分子中一般都含有大量碳,含有2個磷原子,含磷量高,阻燃效果好,可作為膨脹型阻燃劑,在材料中起到增塑、熱穩定和阻燃的作用。
有機氮系阻燃劑有揮發性極小、無毒、與聚命物相容性好、分解溫度高,適合加工等優點,成為很受歡迎的一類阻燃劑。其阻燃機理為:(1)受熱放出CO2、NH3、N2氣體和H2O,降低了空氣中氧和高聚物受熱分 解時產生的可燃氣體濃度;(2)生成的不然性氣體,帶走了一部分熱量,降低了聚合物表面的溫度;(3)生成的N2能捕獲自由基,抑制高聚物的連鎖反應,從而阻止燃燒。最常用的氮系有機阻燃劑是三聚氰胺,單獨使用效果並不太好,需和聚磷酸胺、季戊四醇等其它阻燃劑復合使用。
膨脹型阻燃劑(IFR)是以C、N、P為核心成份的一類阻燃劑。IFR主要由三部分組成:碳源(成炭劑):一般為含碳豐富多官能團物質,如澱粉、季戊四醇及其二縮醇;‚酸源(脫水劑):一般為無機酸或在加熱時能在原位生成酸的鹽類,如磷酸、聚磷酸銨等;ƒ氣源(發泡劑):一 般多為含氮的多碳化合物,如尿素、密胺、雙氰胺及衍生物。IFR 的阻燃機理是在受熱時,成炭劑在酸源作用下脫水成炭,並在發泡劑分解的氣體作用下,形成蓬鬆有孔封閉結構的炭層,炭層可減弱聚合物與熱源間的熱量傳遞,並阻止氣體擴散。聚合物由於沒有足夠的燃料和氧氣,因而終止燃燒。世界上已經商品化的膨脹型阻燃劑有美國GreatLake公司開發的CN-329,化學品公司開發的Borg-Warner適用於PP,在PP的加工溫度下比較穩定,且具有良好的電性能。在添加量為30%時,材料氧指數可達34,可見CN-329是一種良好的PP阻燃劑。從分子中可看出,Melabis具有豐富的酸源和碳源,改善了酸源、碳源、氣源的比例,使得Melabis的吸潮性比CN-329低得多,是一種優秀的阻燃劑。
在阻燃劑迅速發展的同時阻燃技術也在快速的實現突破。其中有表面改性技術、復配協同技術、微膠囊化技術、超細化技術、交聯技術、大分子技術等都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在阻燃、消防事業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❸ 誰有膠粘劑術語大全
在文庫里有:
http://wenku..com/view/5e23bf88d0d233d4b14e69b2.html
膠粘劑術語 ( 參照 LY/T1280-1998、GB/T2943-94)
1 主題內容和適用范圍
本標准規定膠粘劑常用術語。
2 一般術語
2.1 粘合 adhesion
兩個表面依靠化學力、物理力或兩者兼有之力結合在一起的狀態。
2.2 機械粘合 mechanical adhesion
通過膠粘劑浸入被粘物空隙或被粘物毛刺進入膠粘劑中,固化後形成的機械結合。
2.3 內聚 cohesion
單一物質的粒子靠分子或原子之間的作用力結合在一起的狀態。
2.4 界面 interface
兩個不同的、物理上可區分的介質之間的表面或邊界。
2.5 膠接 bond
用膠粘劑將被粘物兩表面粘合在一起的過程。
2.6 膠粘劑adhesive
在一定條件下,通過粘合作用將被粘物結合在一起的物質。
2.7 被粘物 adherend
准備膠接或已被膠接的物體
2.8 初粘性 tack
膠粘劑與被粘物接觸後,稍施壓力即形成可測定膠合強度的性質。
2.9 觸變性 thixotropy
在剪切應力作用下膠粘劑粘度減少,剪切應力消失後粘度又增大的性質
2.10 固化 cure
通過化學反應(縮合、聚合或交聯)使膠粘劑具有強度性質的過程。
2.11 固化度 degree of cure
膠粘劑固化時化學反應程度的表徵。
2.12 硬化 setting
通過化學或物理作用(如聚合、氧化、凝膠化、水合、冷卻或揮發成分的蒸發)產
生粘合或內聚強度的過程。
2.13 熱固[性]的 thermosetting
通過加熱、催化或紫外光等作用,使材料處於相對不熔或不溶狀態的性質。
2.14 熱塑[性]的 thermoplastic
通過加熱和冷卻,材料能反復地被軟化或硬化的現象。
2.15 單體 monomer
可與其他化合物或自身反應生成聚合物的低分子量化合物。
2.16 合成樹脂 synthetic resin
以低分子化合物為原料,在一定條件下,通過化學反應(如加成、縮合等)而製得
的具有一定特性的聚合物。
2.17 樹脂 resin
通常為一種固體、半固體或假性固體的有機材料,常具有不確定的、較高的分子量,
在受力的狀態下具有流動趨勢。通常有軟化和融熔范圍,發生斷裂時其斷裂面常呈螺旋
形狀。
2.18 A階段 A-stage
熱固性樹脂反應的早期階段。在該階段,樹脂仍然可以加熱熔融和溶解於某些溶劑
中。
2.19 B 階段 B-stage
熱固性樹脂反應的中間階段。此時樹脂可被加熱軟化,在某些液體中亦可溶脹,但
不能完全溶解和熔融。,
2.20 C 階段 C-stage
熱固性樹脂反應的最終階段。該階段中的樹脂是不能溶解和熔融的。
2.21 粘合破壞 adhesion failure
在膠粘劑和被粘物界面處發生肉眼可見的破壞現象。
2.22 內聚破壞 cohesion failure; cohesive failure
膠接件破壞發生在膠粘劑或被粘物中的現象。
2.23 老化 ageing
材料隨時間而發生的不可逆的物理與化學變化的全過程。
2.24 凝膠 gel
樹脂形成過程中,初期所形成的膠狀凍固相。
2.25 凝膠化 gelation;gelling
膠凝 gelation; gelling(許用的術語)
液體樹脂變成凝膠的過程
2.26 相容性 compatibility
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混合在一起相互親和,並能形成均一相態的性質。
2.27 濕潤 wetting
潤濕 wetting(許用的術語)
液體對固體的親和性。兩者之間的接觸角越小,固體表面就越容易被液體濕潤。
2.28 基材 substrate
用於在表面塗布膠粘劑的材料
2.29 乳液 emulsion
一種液體以細微的液滴分散於另外一種液體中所形成的不均勻體系。
2.30 乾燥dry
通過蒸發、吸收,使溶劑或分散介質減少,以改變被粘物上膠粘劑物理狀態的過程。
2.31 膠層 adhesive layer
膠接件中的膠粘劑層
2.32 交聯 crosslinking; crosslink
在分子間形成化學鍵,並產生一個三維空間網路結構的過程。
2.33 分層delamination
在層壓製品中,由膠粘劑、被粘物或它們的界面破壞所引起的層間分離現象。
2.34 干粘性 dry tack; aggressive tack
某些膠粘劑(特別是非硫化的橡膠型膠粘劑)的一種特性。當膠粘劑中揮發性的
分蒸發至一定程度,在手感似乎是乾的情況下,本身接觸就會相互粘合。
2.35 膠瘤 fillet
填充在兩被粘物交角處的那部分膠粘劑(如蜂窩夾芯與面材膠接時,夾芯端部所
成的膠粘劑圓角)。
3 成分術語
3.1 粘料 binder
在膠粘劑中,使兩被粘物結合在一起時起主要作用的組分。
3.2 催化劑 catalyst
用量極少即能改變化學反應速率的物質。從理論上講,達到反應終點時,其本身
化學性質保持不變。
3.3 固化劑 curing agent
促進或控制固化反應的物質
3.4 交聯劑 crosslinking agent
能使聚合物分子鏈之間產生共價或離子鏈節的物質。
3.5 潛伏性固化劑 latent curing agent
在通常狀態下呈化學惰性,而在特定條件下起作用的固化劑。
3.6 促進劑 accelerator; promoter
為增加體系化學反應速度而加入的少量物質。
3.7 改性劑 modifier; modifying agent
加入膠粘劑配方中以改善其性能的成分,如填料、增塑劑和增粘劑等物質。
3.8 活性稀釋劑 reactive diluent
分子中含有活性基團、能參與固化反應的稀釋劑。
3.9 甲醛捕集劑 formaldehyde scavenger; formaldehyde catcher
一種加入膠粘劑或膠合製品中能降低甲醛含量或釋放量的物質。
3.10 乳化劑 emulsifying agent; emulsifier
能使兩種或兩種以上互不混溶液體形成乳濁液,並能提高其穩定性的物質。
3.11 填料 filler
為改善膠粘劑的性能或降低成本等而加入的一種非粘合性固體物質。
3.12 稀釋劑 diluent; thinner
用於降低膠粘劑固體含量和粘度的液體添加物。
3.13 增稠劑 thichener
為了增加膠粘劑表觀粘度而加入的物質。
3.14 穩定劑 stabilizer
有助於膠粘劑在配製、貯存和使用期間保持其性能穩定性的物質。
3.15 抑制劑 inhibitor
能抑制或延緩化學反應的物質。它有時用於某些類型的膠粘劑,以延長貯存期或適
用期。
3.16 增粘劑 tackifiter
能提高膠層初粘性的物質
3.17 增塑劑 plasticizer
為了增加柔性、撓曲性和延展性而加入膠粘劑中的物質。
3.18 增量劑 extender
為了降低成本而加入膠粘劑中的液體或固體惰性物質。
3.19 偶聯劑 coupling agent
能夠促進膠粘劑和被粘物在其界面形成較強膠接的物質。
3.20 增韌劑 flexibilizer
能夠改善膠粘劑的脆性、提高其韌性的物質。
3.21 封存性固化劑 blocked curing agent
一種會暫時失去化學活性的固化或硬化劑,可以按要求以物理或化學的方法使其重
新活化。
3.22 分散劑 dispersing agent
使膠粘劑成分分散在介質中的物質。
3.23 阻聚劑 inhibitor;retarder
一種能抑制化學反應,用於某些類型膠粘劑能延長其貯存期或適用期的物質。
4 分類名詞
4.1 天然高分子膠粘劑 natural glue
以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如澱粉、動植物蛋白質及天然橡膠)為粘料製成的膠粘劑。
4.2 有機膠粘劑 organic adhesive
以有機化合物為粘料製成的膠粘劑。
4.3 無機膠粘劑 inorganic adhesive
以無機化合物(如硅酸鹽、磷酸鹽以及鹼性鹽類、氧化物、氮化物)為粘料製成的
膠粘劑。
4.4 樹脂型膠粘劑 resin adhesive
以天然樹脂(如明膠、松香)或合成樹脂(如酚醛、脲醛、環氧等樹脂)為粘料制
成的膠粘劑。
4.5 動物膠animal glue
以運動的皮、骨、腱和血為原料制的膠粘劑。如骨膠、明膠、血膠等。
4.6 植物膠 vegetable glue
以澱粉、植物蛋白質等製成的膠粘劑。如澱粉膠、豆膠、樹膠等。
4.7 水基膠粘劑 water borne adhesive; aqueous adhesive
以水為溶劑或分散介質的膠粘劑。
4.8 結構型膠粘劑 structural adhesive
用於受力結構件膠接的、能夠長期承受規定應力和環境作用的膠粘劑。
4.9 非結構型膠粘劑 non-structural adhesive
適用於非受力結構膠接的膠粘劑
4.10 乳液膠粘劑 emulsion adhesive
聚合物膠粘劑在液相中所形成的穩定分散體。
4.11 橡膠型膠粘劑 rubber adhesive
由天然橡膠或合成橡膠(如氯丁橡膠、硅橡膠等)為粘料製成的膠粘劑。
4.12 耐水膠粘劑 waterproof adhesive
經常接觸水分、濕氣仍能保持其膠接性能(或使用性能)的膠粘劑。
4.13 接觸型膠粘劑 contact adhesive
塗於兩個被粘物表面,晾乾後疊合在一起,施加接觸壓力即可形成膠接的膠粘劑。
4.14 濕固化膠粘劑 moisture curing adhesive
與來自空氣或被粘物水分反應而固化的膠粘劑。
4.15 室溫固化膠粘劑 room-temperature-setting adhesive
固化溫度在 20~30℃的膠粘劑。
4.16 熱活化膠粘劑 heat activated adhesive
用加熱的方法能使之具有粘性的一種乾性膠粘劑。
4.17 熱熔膠粘劑 hot-melt adhesive
在熔化狀態塗布、冷卻後成固態即完成膠接的一種膠粘劑。
4.18 溶劑活化膠粘劑 solvent-activated adhesive
使用前用溶劑活化干膠膜,使之具有粘性而完成粘合的膠粘劑。
4.19 溶劑型膠粘劑 solvent adhesive
含有揮發性有機溶劑的膠粘劑。
4.20 再濕性膠粘劑 Water-remoistenable adhesive
用水潤濕即具有粘性的膠粘劑,通常塗於膠帶上。
4.21 壓敏型膠粘劑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在室溫無溶劑狀態下能持久地保持粘性的膠粘劑。對它稍施加壓力,即可瞬間粘附
到各種固體表面。
4.22 棒狀膠粘劑 adhesive bar
由樹脂等製成不含溶劑、常溫下呈棒狀的膠粘劑。
4.23 薄膜膠粘劑 film adhesive
通常採用加熱和加壓方法進行硬化的、帶有載體或不帶有載體的膜狀膠粘劑。
4.24 發泡膠粘劑 cellular adhesive; foamed adhesive
通過分散在整個膠粘劑層內的大量氣泡減小表觀密度的膠粘劑。
4.25 粉末狀膠粘劑 powder adhesive
由樹脂等製成的不含溶劑、在常溫下呈粉末狀的膠粘劑。
4.26 復合膜膠粘劑 multiple layer adhesive
通常為附在載體兩面、具有不同組分膠粘劑的干膜。一般用於蜂窩夾層結構中的芯
材與面板的膠接。
4.27 膠囊型膠粘劑 encapsulated adhesive
一種把反應性組分的顆粒或液滴包封在保護膜(微膠囊)中的膠粘劑,在用適當的
方法破壞保護膜之前能防止膠粘劑的固化。
4.28 厭氧膠粘劑 anaerobic adhesive
氧氣存在時抑制固化,隔絕氧氣時能自行固化的膠粘劑。
4.29 膩子膠粘劑 mastic adhesive
在室溫下呈可塑性的膠粘劑。它用於縫隙、孔眼的填封。
4.30 氨基樹脂 amino resin
氨基或醯胺基化合物(如尿素、硫脲和三聚氰胺等)與醛類化合物(如甲醛)縮合
反應生成的樹脂。
4.31 酚醛樹脂 phenol-formaldehyde resin
由苯酚與甲醛綜合反應生成的樹脂。
4.32 甲階酚醛樹脂 resol
一種可熔、易溶的酚類樹脂,它含有一定量的活性羥甲基,進一步反應樹脂變得不
熔。
4.33 線型酚醛樹脂 novolak
一種甲醛與苯酚摩爾比小於 1:1 的酚醛樹脂。通常情況下它保持熱塑性,當加熱並與
適量甲醛(聚甲醛或六次甲基四胺)反應時形成不熔物。
4.34 環氧樹脂 epoxy resin
指含具有交聯性能環氧基團的樹脂。
4.35 聚乙酸乙烯酯膠 polyvinyl acetate adhesive
以乙酸乙烯酯聚合物為主要成分的膠粘劑
4.36 多異氰酸酯膠粘劑 isocyanate adhesive
專指以多異氰酸酯小分子本身為粘料的膠粘劑。
4.37 聚氨酯膠粘劑 polyurethane adhesive
以聚氨基甲酸酯為主體材料的膠粘劑。
4.38 橡膠乳液膠粘劑 latex adhesive
以彈性聚合物在水相中的穩定分散體製成的膠粘劑。
4.39 纖維素膠粘劑 cellulose adhesive
以纖維素衍生物為原料製成的膠粘劑
4.40 單寧膠粘劑 tannin adhesive
凝縮類單寧提取物與醛類(通常為甲醛或糠醛)反應生成的聚合物膠粘劑。
4.41 木素膠粘劑 lignin adhesive
通常木素與其他化合物或樹脂反應生成的樹脂型膠粘劑。
4.42 膠粘帶 adhesive tape
在紙、布、薄膜等基材的一面或兩面塗膠的帶狀製品。
4.43 熱熔膠線 glue thread
塗有熱熔膠的玻璃絲,一般用於單板拼接。
4.44 粘膠膠粘劑 viscose adhesive
在粘膠(如纖維素黃、原酸鈉)為粘料製成的膠粘劑。
4.45 陶瓷膠粘劑 ceramic adhesive
以無機化合物(如金屬氧化物等)為粘料,固化後具有陶瓷結構的膠粘劑。
4.46 玻璃膠粘劑 glass adhesive
以氧化物(如氧化硅、氧化鈉、氧化鉛等)為粘料,經熱熔而使被粘物膠接並具有
玻璃組成和性能的無機膠粘劑。
4.47 糊狀膠粘劑 paste adhesive
呈糊狀的膠粘劑。
4.48 底膠primer
為了改善膠接性能,塗膠前在被粘物表面塗布的一種膠粘劑。
4.49 無溶劑膠粘劑 solventless adhesive
不含溶劑的呈液狀、糊狀、固態的膠粘劑。
4.50 光敏膠粘劑 photosensitive adhesive
依靠光能引發固化的膠粘劑。
4.51 壓敏膠粘帶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tape
將壓敏膠粘劑塗於基材上的帶狀製品。
4.52 泡沫膠粘劑 foamed adhesive; cellular adhesive
已含無數充氣微泡,而使其表觀密度明顯降低的膠粘劑。
4.53 導電膠粘劑 electric conctive adhesive
具有導電性能的膠粘劑。這種膠粘劑一般含有銀、銅、石墨等導電粉末。
4.54 熱硬化膠粘劑 hot-setting adhesive
一種需加熱才能硬化的膠粘劑。
5 工藝與設備術語
5.1 施膠 gluing
將膠粘劑塗於被粘物表面的過程。
5.2 浸漬 impregnation
將被粘物浸入膠粘劑溶液或分散液中進行塗布的一種工藝方法。
5.3 分別塗膠法 separate application
雙組分膠粘劑塗膠時,兩組分分別塗於兩個被粘物表面,將兩者疊合在一起可形成
膠接的方法。
5.4 預壓 pre-pressing
被粘物施膠後先在低壓設備上加壓,使之產生一定膠接強度的方法。
5.5 熱壓 hot pressing
膠粘劑製品在加熱情況下施壓膠接的操作方法。
5.6 冷壓 cold pressing
膠接製品在不加熱的情況下施壓膠接的操作方法
5.7 高頻膠接 high frequency bonding
把裝配件置於高頻(幾兆赫)強電場內,利用感應電流產生的熱進行膠接的方法。
5.8 固化時間 curing time
膠粘劑在一定的溫度下完成固化所需要的時間
5.9 固化溫度 curing temperature
為使膠粘劑固化所需要的溫度
5.10 後固化 postcure
為了固化完全,對已初步固化成型材料的進一步處理(如加熱處理)
5.11 室溫固化 room temperature cure
在 20~30℃的溫度范圍內進行的固化。
5.12 陳化時間 assembly time
裝配時間 assembly time(許用的術語)
被粘物表面塗膠後至疊合前暴露於空氣中的時間。
5.14 閉合陳化時間 closed assembly time
塗膠表面疊合至加熱加壓之前的時間。
5.15 滑動 slippage
在膠接過程中,被粘物彼此間相對的移動。
5.16 塗膠量 spread
塗於被粘物單位膠接面上的膠粘劑的質量
5.17 表面處理 surface treatment; surface preparation
為使膠粘劑適於塗布和膠接而對其表面進行的化學和物理處理。
5.18 化學處理 chemical treatment
為使表面活化或鈍化,將被粘物放在酸或鹼中進行的處理。
5.19 打磨 abrading
用砂紙、鋼絲刷或其他工具對被粘物表面進行的處理。
5.20 層積 lamination
將塗有膠粘劑的基材重疊壓合在一起的方法。
5.21 裝配件 assembly
塗膠後疊在一起,或者已完成膠接的材料部件。
5.22 糟接 dado jointing
榫槽式的膠接。
5.23 搭接 lap jointing
兩被粘物主表面部分疊合在一起形成的膠接。
5.24 對接butt jointing
被粘接的兩個端面與被粘物主表面垂直的膠接。
5.25 角接 angle jointing
兩被粘物的主表面端部形成一定角度的膠接。
5.26 結構膠接件 structural bond
能長期承受較大靜態或動態負荷而不被破壞的膠接件。
5.27 面接 surface jointing
兩個被粘物主表面膠接在一起。
5.28 端接 end jointing
兩木塊沿端部拼接,拼縫與木紋理方向垂直。
5.29 T 型膠接 T-type jointing
兩個被粘物主表面呈 T型的膠接。
5.30 斜接 scarf jointing
將兩被粘物切割成主軸成小於 45°斷面,並使該兩斷面膠接成具有同一平面的膠接。
5.31 指接 finger jointing
將兩片單板或木塊端部加工成指型榫,然後在平面上互相交錯的拼接。
5.32 縱拼 edge jointing
兩片單板或木塊沿縱邊拼接,拼縫與紋理方向相同。
5.33 組坯 lay-up
接產品設計要求,將施膠後的基材配置在一起的過程。
5.34 襯板 caul
膠接時能將裝配件夾在中間進行加壓的平板。
5.35 刮膠刀 doctor knife
刮膠片 doctor blade
刮棒 doctor bar
塗布設備上一種調節膠粘劑的厚度,並使之均勻地塗布在塗膠或待塗表面的部件。
5.36 反應釜 kettle
用於生產合成樹脂膠粘劑的反應容器
5.37 浸膠機 saturator
用膠粘劑浸漬紙張、織物之類的設備。它一般由轉輥、浸膠槽、壓輥、刮刀和乾燥
裝置等部件組成。
5.38 淋塗機 curtain coater
一種能使膠粘劑形成連續向下流動的液幕,並迅速塗布於被粘物上的設備。
5.39 塗膠調節輥 doctor roll
以不同的表面速度反向旋轉所產生的揩抹作用來調節塗膠量的輥筒。
5.40 塗膠設備 applicator
將膠粘劑塗布在被粘物表面上的工具或裝置。
5.41 墊片 filler sheet
一種可變形的強彈性的片狀材料,將它放在待膠接的裝配件與加壓器之間或分布在
裝配件的疊層之間,有助於膠接面受壓均勻。
5.42 調膠機 mixer
能將膠粘劑與其他填料等均勻地混合在一起的裝置。
5.43 隔離紙 release paper
膠膜、膠帶的保護紙,使用前易從膠膜或膠帶上撕去。
5.44 真空袋 vacuum bag
一種軟質的袋子,用抽真空的方法可對袋內裝配件施加壓力。
5.45 熱壓罐 autoclave
用於裝配件固化的一種加熱加壓的圓筒形裝置。
5.46 脫脂 degrease
清除被粘物表面的油污。通常用鹼液、有機溶劑等化學葯品進行處理,有的還藉助
於超聲波等設備。
5.47 噴砂處理 blasting treatment
利用噴砂機噴射出高速砂流,對被粘物表面進行的處理。
5.48 陽極氧化 anodic oxidition
為保護金屬表面或使其適於膠接,將金屬被粘物作陽極,利用電化學法使其表面形
成氧化物薄膜的過程。
5.49 噴塗 spray coating
用途膠槍把膠粘劑噴塗在被粘物的膠接面上。
5.50 刷膠brush coating
用毛刷將膠粘劑塗布在被粘物表面的一種手工塗布法。適用於溶劑揮發速度較慢的
膠粘劑。
5.51 乾燥時間 drying time
在規定的濕度和壓力下,從塗膠到膠粘劑乾燥的時間。
5.52 乾燥濕度 drying temperature
塗膠後膠粘劑乾燥所需的濕度。
5.53 定位 fixing
膠接時,被粘物在理想位置上的固定。
5.54 硬化時間 setting time; set time
在一定的溫度、壓力等條件下,裝配件中膠粘劑固化所需的時間。
5.55 硬化溫度 setting temperature; set temperature
膠粘劑硬化所需的溫度
5.56 氣囊施壓成型 bag moulding
一種使用流體加壓進行膠接的方法。一般是通過空氣、蒸汽、水等或抽真空對韌性
隔膜或袋子施壓,這隔膜或袋子(有時與剛性模子相連)把要膠接的材料完全覆蓋起來。
可以對不規則形狀的膠接件施以均勻的壓力使其膠接。
5.57 塗膠槍 glue gun
在壓力作用下,將膠粘劑噴塗或注射到被粘物表面的器械。
5.58 固化夾具 curing fixture
裝配件在固化時所用的定位加壓裝置。
5.59 壓機press
對裝配件施加壓力使之膠接的機器。
6 性能、缺陷與測試術語
6.1 耐久性 rability
膠合製品隨時間和環境變化仍保持其膠合性能的能力。
6.2 耐候性 weather resistance
膠合製品耐日光、冷熱、風雨等氣候條件的能力。
6.3 耐化學性 chemical resistance
膠合製品耐酸、鹼、鹽類等化學物質作用的能力。
6.4 耐水性 waterproof; water resistance
膠合製品經水分或濕氣作用後,仍能保持一定膠合性能的能力。
6.5 耐溶劑性 solvent resistance
膠合製品耐溶劑所引起的溶脹、溶解等的能力。
6.6 蠕變 creep; cold flow
在應力保持恆定時,膠粘劑沿著載荷作用方向發生的位移。
6.7 預固化 procuring
早期固化 procuring(許用的術語)
裝配件在被加壓之前,膠粘劑就產生部分或完全固化的狀態。
6.8 透膠 glue penetration
膠粘劑滲透出錶板,使板面受到污染的現象。
6.9 欠固化 undercure
由於固化條件不足導致膠粘劑固化不良的狀態。
6.10 欠膠膠接 starved jointing
由於膠量不足而不能達到規定要求的膠接。
6.11 粘連 blocking
材料接觸時出現的一種不正常的粘附現象,多發生在壓力不當情況下的貯存和使用
過程中。
6.12 沖擊強度 impact strength
膠接試樣承受沖擊負荷而破壞時,單位膠接面所消耗的最大功。用 J 表示。
6.13 龜裂 cracks
在熱壓過程中,由於樹脂固化過度或表面層與基材膨脹收縮不同而造成產品表面不
規則的裂紋。
6.14 過固化 overcure
由於固化條件超過工藝要求(如溫度過高、時間過長或固化劑量過多等)導致膠粘
劑的不良固化狀態。
6.15 溢膠 squeeze-out
膠粘劑從膠接處被擠出的現象。
6.16 粘度viscosity
液體流動內摩擦力的量度,用液體流動時的剪切應力與切速率之比表來示。
6.17 最低成膜溫度 minimum film-forming temperature
在該溫度以上材料能形成連續、均勻和無斷裂的薄膜。
6.18 玻璃化溫度 glass temperature
材料發生玻璃化轉變時,其轉變溫度范圍的中間點。
6.19 凝膠時間 gel time
在一定的溫度條件下,膠粘劑形成凝膠所需要的時間。
6.20 水混合性 water miscibility
樹脂能用水稀釋到析出不溶物的限度。通常是在規定的試驗條件下,用樹脂在水中出現細微不溶物時,所加水的質量與樹脂質量之比來表示。
6.21 沉析溫度 precipitation temperature
在規定的測試條件下,樹脂在水中出現渾濁或微細不溶物的溫度。
6.22 適用期 pot life; working life
配製後的膠粘劑能維持其可用性能的時間。
6.23 貯存期 shelf life; storage lfie
在一定條件下,膠粘劑仍然保持其操作性能、並能達到規定強度的存放時間。
6.24 固體含量 solids content
在規定條件下測得的膠粘劑中非揮發性物質的質量的百分數。
6.25 游離酚含量 free phenol content
酚醛類樹脂中未參加反應的酚的質量占樹脂溶液總質量的百分數。
6.26 游離甲醛含量 free formaldehyde content
甲醛類樹脂中未參加反應甲醛的百分數。
6.27 羥甲基含量 hydroxymethyl(methylol) group content
樹脂中以羥甲基形式存在的活性基團的質量占樹脂溶液總量的百分數。
6.28 亞甲基含量 methylene group content
在樹脂分子鏈中,以亞甲基橋的形式存在的基團的質量占樹脂溶液總質量的百分數。
6.29 可被溴化物含量 brominable substance content
酚醛樹脂中能發生溴化反應的活性基團的摩爾量換算成苯酚質量占樹脂總質量的百
分數。
6.30 板材甲醛釋放量 formaldehyde emission content
按規定方法測定膠合製品中可排出甲醛的含量。
6.31 內膠合強度 internal bond
一種對基材與膠粘劑結合程度的表徵。通常以垂直於板面、能使膠合試件破壞的最
大拉力與試件面積這比表來示。
6.32 膠合強度 bond strength
膠接強度 bond strength(許用的術語)
使膠合製品中的膠粘劑與被粘物界面或其鄰近處發生破壞所需的應力。
6.33 靜曲強度 bending strength
膠合製品在彎曲負荷作用下破壞或達到規定撓度時,單位面積上所承受的最大負荷。
6.34 剪切強度 shearing strength
在平行於膠層的載荷作用下,膠接試樣破壞時單位面積所承受的剪切力。
6.35 拉伸強度 tensile strength
膠合試樣破壞時單位膠接面所承受的位伸力。
6.36 剝離強度 peel strength
膠合製品被剝離破壞時,單位寬度所能承受的力。或者說,藉助於施加在膠合製品
上的應力,保持規定的剝離破壞速度,單位寬度上所需要的力。
6.37 持久強度 persistent strength
膠合製品長期經受靜負荷作用後,單位面積上所能承受的最大負荷。
6.38 干強度 dry strength
在規定的溫度與濕度條件下,膠接件乾燥後所測得的膠合強度。
打不下了,全部的請在http://wenku..com/view/5e23bf88d0d233d4b14e69b2.html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