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雕塑的材質都有哪些
雕塑材料種類 花崗岩:花崗岩是一種岩漿在地表以下凝卻形成的火成岩,主要成分是長石和石英。花崗岩質地堅硬,很難被酸鹼或風化作用侵蝕,常被作為雕塑和建築物的材料。外觀色澤可保持百年以上,因此很多室外的雕塑作品採用花崗岩作為首選對象。花崗岩的顏色主要分為紅、黑、綠、花,其中,花系列的應用最為廣泛。 大理石:大理石屬於石灰岩,是在長期的地質變化中形成的。大理石是由於產於雲南省大理而得名。它包括大理岩、白雲質大理岩、蛇紋石大理岩、結晶灰岩及白雲等。大理石的質感柔和美觀莊重,格調高雅,是裝飾豪華建築的理想材料,也是藝術雕刻的傳統材料。但由於大理石瑕疵太多,因此適合作為小面銅雕積的雕塑裝飾。大理石沒有花崗岩那麼堅硬,因此容易摩擦損壞,不太適合在室外展放。 砂岩:砂岩由碎屑和填隙物組成,碎屑成分以石英為主,其次是長石、岩屑、白雲母、綠泥石、重礦物等。砂岩作為雕塑材質必須有化學物質為媒介,因此,其結實程度沒有花崗岩和大理石好,且顏色均勻程度也較前兩者差些。 鍛銅:鍛銅浮雕藝術是一門傳統藝術,早在中國古代和中世紀的古羅馬帝國,鍛銅工術便已十分盛行。21世紀的到來,新技術、新工藝的更新發展,為現代鍛銅藝術發展提供了更為廣闊的舞台和發展空間。在現代設計潮流的影響下,鍛銅藝術具有了現代視覺藝術的形式特點。由於銅容易被氧化,因此,室內展放要多於室外 。鍛銅由於比較輕盈,適合作為浮雕的原材料。 鑄銅:鑄銅的歷史非常悠久,且技術成熟。鑄銅的工藝要比鍛銅復雜,藝術創作的復原性好,因此適合成為精細作品的材料,很受藝術家的喜愛,尤其人物雕塑最為常見。但其容易氧化,所以要多注意保養。 不銹鋼:不銹耐酸鋼簡稱不銹鋼,它是由不銹鋼和耐酸鋼兩大部分組成的,簡言之,能抵抗大氣腐蝕的鋼叫不銹鋼,而能抵抗化學介質腐蝕的鋼叫耐酸鋼。由於不銹鋼有諸多的優越性,因此,很多的城市雕塑都是以它為材料。不銹鋼要求雕塑本身簡潔大方,形體感明顯,且光影效果強烈,顏色的選擇性最大。 玻璃鋼:以玻璃纖維或其製品作增強材料的增強塑料,稱謂為玻璃纖維增強塑料,或稱謂玻璃鋼。由於所使用的樹脂品種不同,因此有聚酯玻璃鋼、環氧玻璃鋼、酚醛玻璃鋼之稱。 玻璃具有硬而易碎,具有很好的透明性以及耐高溫、耐腐蝕等性能;因此,用途廣泛,玻璃鋼作為雕塑材料,具有一定的實用性,一般作為樣稿,在室內多做為仿銅的效果。 泥塑 泥塑的製作方法大致分二種:一種是近代從西歐傳入的雕塑的製作方法;另一種採用我國傳統泥塑製作方法。 從西歐傳入雕塑的製作方法是:先要有一個雕塑鐵架子,架子根據塑像的姿態、形體的比例大小,而決定內部骨架的形狀;在骨架四周紮上若干小十字架,它的作用是將泥巴相聯成為一個整體,不至於塌落,便於塑造。架子做好後,根據預先做好的泥巴構圖進行放大塑造。圓雕是立體的,要有一個整體觀念。先把四面八方的泥堆好,由簡而繁,逐步深入。第一步要注意每個角度的整體效果。第二步要分析形體結構是否准確,整體與局部的關系是否統一和諧。第三步著重形象的細致刻畫,直到完成。泥塑因受氣候影響易裂變形,難以永久保存,故泥塑完成後一般要翻成石膏像。就成為一件作品。現在我們接觸到的雕塑作品,大都是石膏做成的,往往噴上各種顏色,使它產生青銅、木材、石頭等等的質感。關於翻石膏,有一套復雜的技術,這里就不介紹了。 我國傳統的泥塑製作方法則不同。在我國的寺廟里,許多神佛的塑像金碧輝煌,如果打碎一看,原來是一堆木材、泥團、棉花、斷麻、沙子、稻草、麥秸、葦秸、谷糠、元釘等等東西。它的製作程序大體是這樣的:第一步,根據神佛的題材、大小、動態、先搭好木製骨架,在骨架上捆上稻草或麥秸以增大體積,再用谷殼和稻草泥拌好的粗泥在骨架上用力壓緊、糊牢;第二步,等粗泥干到七成的樣子再加細泥(細泥用粘土、沙子、棉花等混合而成),把人物的神態充分刻畫出來;第三步,等泥塑全乾透後產生大小許多裂縫,再加以修補;第四步,等泥巴干透後,把表面打磨光潔,然後用膠水裱上一層棉紙,並加以壓磨,使表面一層更平正、細致、堅固,再塗上一層白粉(白粉加膠水);第五步是在白色的形體上,根據人物的需要上各種顏色,待全部顏色上好後,再塗上一層油,以保護彩色的鮮艷,到此就全部完成了。 木雕 我國木雕藝術具有悠久的歷史,在殷、周就已流行。到了戰國時代,木雕的製作頗為盛行。由於木質材料易於腐朽和焚燒,所以木雕傳世不多。木雕用的材料因地制宜,一般有黃楊木、紅木、金木、白果木、龍眼木、樟木等等。 我國傳統的木雕製作方法:(一)因材料進行設計,充分發揮木頭的自然形態和特點。(二)一般先要畫出構圖或做出泥塑的稿子,即便有經驗的藝人也要細心研究和推敲,打好一個成熟的腹稿。(三)先打粗坯,如雕人物要初步雕出人物的動態、比例、形體以及空間體積等,把基本形態刻畫出來。(四)利用各種不同形狀的鑿子,用由粗到細、由整體到局部、由簡而繁、逐步深入的方法,雕出形態生動、性格鮮明的形象。還有大型木雕,現在採用新的工藝:先做好泥塑,翻成石膏像,再以石膏像(模特兒)作依據,採用「點形儀」工具,在木材的前後上下四周找出點子(形體的部位)。用這樣的方法雕刻出來的作品,形象正確不走樣,效果很好。 木雕的分類 木雕種類紛繁復雜,按地域歸納起來有六大種類:
『貳』 樹脂畫的製作過程
作者:九里
鏈接:https://www.hu.com/question/50499544/answer/182134936
來源:知乎
丙烯顏料,丙烯調和液和流平膠,勾線筆,環氧樹脂膠(也叫水晶滴膠),容器。
刻畫背鰭和花蕊, (之前圖片晚上拍的,有些暗,這張是白天拍的)
畫完後,調滴膠,倒大概1毫米厚,靜置一天。
最後一層膠水,一定要注意,不要落入灰塵!
這個作品畫了9層,倒了10層膠水,
完成時間:10天。
轉載於知乎,原文鏈接在此網頁鏈接
『叄』 手辦是什麼材料做的
手辦的主要材料有以下幾種:
塑料。塑料是手辦最常見的材料之一,尤其是PVC和ABS塑料。PVC具有較好的韌性和延展性,適合製作細節豐富的手部、腳部等部件。ABS則具有優良的抗沖擊性,常被用於製作手辦的主體部分。此外,一些高端手辦還會採用PMMA等材料來提升手辦的質感和透明度。
樹脂。樹脂材料在手辦製作中也非常常見,它具有較高的細節表現和可塑性強等特點。通過手工澆鑄的方式,樹脂可以製作出形態各異、細節豐富的手辦原型。樹脂手辦表面光滑細膩,色彩鮮艷,且可以製作出非常復雜的內部結構。
金屬。金屬材質的手辦多用於一些特定題材,如機械類、戰車類等。採用鋅、鋁等合金材料,通過鑄造或切削工藝製作出精細的金屬手辦。金屬手辦具有較高的質感和重量感,能夠展現出獨特的金屬光澤和質感。
手辦材料的具體解釋如下:
塑料材料具有重量輕、易於加工和相對較低的成本等優點,因此廣泛應用於大眾化的手辦生產中。樹脂材料則因其可塑性強、細節表現力強等特點,常被用於製作一些高品質的手辦原型。而金屬材質的手辦則更多用於一些特定題材,展現出獨特的質感和光澤。
不同的手辦材料各有特點,製作過程中可以根據需求和預算來選擇合適的材料。同時,隨著科技的發展,也有一些新型材料開始應用於手辦製作中,如3D列印材料、硅膠等,為手辦製作帶來了更多的可能性。
『肆』 想開一個小型擺件加工廠,樹脂工藝擺件是如何製作生產的請詳細說明
開一個小型擺件加工廠用樹脂材料製造工藝擺件,首先你要懂得開模技術,這最重要,樹脂工藝品不懂開模就坐不了。
『伍』 GK模型介紹(高達)
「GK」的全文是 Garage Kit,原意是「車庫組件」,因為西方人慣將車庫作為工作房,而GK模型就是在這種地方誕生了。
最初的GK模型只是一些玩家們自行創作的作品,造型細致度是因人而異,通常都是ONLY ONE,全世界只此一個。製作的素材(也就是原料)沒有一定,黏土、石膏、木板、金屬都可以拿來做,因此自製或自己少量生產的模型才叫GK。
高達類的模型屬於科幻類模型,又分為諸多系列,其中包括了PG(Perfect Grade),MG(Master Grade)、
MB(Metal Build),HG(High Grade),TV,FG(First Grade),RG(Real Grade),RE/100,SD等等。每個不同的系列,都有自己的特色和比例上的區別。
(5)樹脂題材擴展閱讀:
當時是使用石膏之類的材料來當作模版來復制,但是石膏不易耐久,可能翻制個一兩次之後就面目全非啦。之後則是使用矽膠 (SILICONE)來作為翻模用的模版材料,不但具有極佳的彈性,在耐用度上也比石膏強多了,不過還是有其翻制數量上的限制。
基本上,只要不是射出成形而可大量生產的塑膠模型都被叫GK,大致有實心樹脂,空心軟膠,white metal (低熔點,軟軟的鉛錫合金)數種,題材則多為動漫畫或電影人物,在 HGA陳列的GK以實心樹脂(最早的來源竟然是工業廢料)的動漫畫人物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