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反滲透膜清洗的離線清洗方式及步驟
1. 首先用性能優良的備用膜元件替換反滲透系統上的待清洗膜元件, 以保證反滲透系統不停止運行,保證整個生產工藝的持續穩定。
2. 西安陶氏反滲透膜性能測試:
對每一支膜元件單獨測試其各項性能指標,包括:脫鹽率、產水量、壓差、重量等,並作好測試前記錄脫鹽率、產水量和壓差測試條件:符合不同類型膜廠商提供的標准。
3. 系統清洗前了解系統目前運行狀況;
4.採集運行反滲透系統的各參數指標,作好原始記錄;
5.根據用戶原水全分析報告、性能測試結果及所了解的系統信息判斷清洗流程;
6.污染物的鑒定。首先根據3.5的分析結果初步判定,再通過特殊的設備、器具作進一步的驗證,以確定具體污染物類型。
7. 根據5、6的分析結果,確定所需清洗配方。當RO膜上的污染物確定後,我們可以選擇膜製造商提供的系列配方,選擇較為合適的一種或兩種配方;或者選擇特殊配方(當 RO 膜被特殊的污染物污染時,採用普通的配方效果欠佳,或者從經濟性角度比較時,特殊配方較為經濟)。目前,國內外有許多反滲透膜元件清洗的專用葯劑。
8. 在反滲透專用清洗設備上用以上清洗劑結合物理處理清洗手段進行試驗性清洗,以選擇恰當的清洗配方和清洗程序;
9.確定清洗方法,對以上所有膜元件進行處理;
反滲透膜清洗的區別只在於清洗周期不同。然而,在線清洗作為一種反滲透清洗保養、沖擊性殺菌以及定期保護的手段,在面臨反滲透膜元件受重度污染時就顯得無能為力,這個時候就需要對反滲透膜元件進行離線清洗。
2. 反滲透膜原理是什麼及如何清洗
反滲透膜的原理:
反滲透膜的工作需要藉助外力對膜的一側的溶液施加壓力,當這個壓力超過它的滲透壓時,溶劑會逆著自然滲透的方向作反向滲透,在壓力的作用下反滲透膜的膜孔只有0.0001微米,一些雜質分子化學離子和細菌、真菌、病毒體等等不能通過,就會留在濃液溶的一側,然後排出。
從而在膜的低壓側可以得干凈的溶液,也就是滲透液。高壓側得到濃縮的溶液,就是濃縮液。若是用在海水淡化的行業,在膜的低壓的一側可以得到淡水,在高壓側得到的就是鹵水,由於反滲透膜使用簡單,過濾效果好,所以在水處理行業使用廣泛
化學清洗反滲透膜的方法:
1.檸檬酸溶液,在高壓或低壓下,用1%-2%的檸檬酸水溶液對膜進行連續或循環沖洗,這種方法對Fe(OH)3污染有很好的清洗效果。
2.檸檬酸銨溶液,檸檬酸的溶液中加入氨水或配成不同PH值的溶液,也可在檸檬酸銨的溶液中加HCL,調節PH值至2-2.5,例如在190L去離子水中,溶解277g檸檬酸胺,用HCL調節溶液PH值為2.5,用這種溶液在膜系統內循環清洗6小時,效果很好,若將該溶液加溫到35-40℃,清洗效果更好,該溶液對無機物的污染清洗效果均很好,但清洗時間較長。
3.加酶洗滌劑,用加酶洗滌劑處理膜,對有機物污染,特別是對蛋白質,油類等有機物污染特別有效,若在50℃-60℃下清洗效果更好,[本文來自凈水器官網}一般的在運行10天或半個月後用1%的加酶洗滌劑在低壓下對膜進行一次清洗,由於所用加酶洗滌劑濃度較低,所以要求浸漬時間長一些。
4.濃鹽水,對肢體污染嚴懲的膜採用濃鹽水清洗是有效的,這是由於高濃度鹽水能減弱膠體間的相互作用,促進膠體凝聚形成膠團。
5.水溶性乳化液,用於清洗被油和氧化鐵污染的膜十分有效,一般清洗30-60分鍾。
6雙氧水溶液,例如將0.5L,30%的H2O2用12L去離子水稀釋,然後清洗膜表面,這種方法對有機物污染特別有效。
7.次氯酸鈉和甲醛溶液,對於細菌的污染,要視不同的膜採取不同的處理措施,對芳香聚醯胺膜可用1%(重量)的甲醛溶液清洗,同時要經常分析反滲透濃水中保持0.2-0.5mg/l的余氯,以防止細菌繁殖。
8.草酸和EDTA溶液,對於反滲透膜上的金屬氧化物沉澱,用草酸和EDTA溶液清洗為好。
3. 什麼叫鹽析透析和鹽析有什麼區別求解答
鹽析法和透析法:
鹽析法是在中葯水提液中,加入無機鹽至一定濃度,或達飽和狀態,可使某些成分在水中溶解度降低,從而與水溶性大的雜質分離。
膠體的鹽析是加鹽而使膠粒的溶解度降低,形成沉底析出的過程,是膠體的聚沉現象的一種。
透析法是利用小分子物質在溶液中可通過半透膜,而大分子物質不能通過半透膜的性質,達到分離的方法。
透析袋的原理:透析是指溶質從半透膜的一側透過膜至另一側的過程,任何天然的(如腹膜)或人造的半透膜,只要該膜含有使一定大小的溶質通過的孔徑,那麼這些溶質就可以通過彌散和對流從膜的一側移動到膜的另一側。人體內的毒物包括代謝產物,葯物,外源性毒物,只要其原子量或分子量大小合適,就能夠通過透析清除體外。其基本原理是彌散和對流。彌散就是半透膜兩側液體各自所含溶質濃度梯度及它所形成的不同滲透濃度,溶質從濃度高的一側通過半透膜向濃度低的一側移動。對流也稱超濾,是指溶質和溶劑因透析膜兩側的靜水壓和滲透壓梯度的不同而跨膜轉運的過程。
透析袋的使用方法
使用前處理:
1. 把透析袋剪成適當長度(10-20cm)的小段。
2. 在大體積的2%(W/V)碳酸氫鈉和 10mmol/L EDTA(pH8.0)中將透析袋煮沸10分鍾。
3. 用蒸餾水徹底清洗透析袋。
4. 放在 1mmol/L EDTA(pH 8.0)中將之煮沸10分鍾。
5.冷卻後,存放於4度,必須確保透析袋始終浸沒在溶液內。從此時起取用透析袋是必須戴手套。
6. 用前在透析袋內裝滿水然後排出,將之清洗干凈。
鹽析操作注意事項
1. 鹽析的成敗決定於溶液的pH值與離子強度,溶液pH值越接近蛋白的等電點,蛋白質越容易沉澱。
2. 鹽析一般用的硫酸銨,容易吸潮,因而在使用前,一般先磨碎,平鋪放入烤箱內60攝氏度烘乾後再稱量,這樣更准確。
3. 在加入鹽時應該緩慢均勻,攪拌也要緩慢,越到後來速度應該更注意緩慢,如果出現一些未溶解的鹽,應該等其完全溶解後再加鹽,以免引起局部的鹽濃度過高,導致酶失活。
4. 鹽析後最好攪拌40分鍾到一個小時而且再在冰浴中放置一段時間。3.5為了避免鹽對酶的影響,一般脫鹽處理後再測酶活性。
5. 鹽析後的蛋白質最好盡快脫鹽處理,以免變性,透析較慢,一般可用超濾或者G-25,G-50 處理。
6. 一般粗提物蛋白完全沉澱是在硫酸銨濃度在70%左右。
4. 草酸清洗反滲透膜的濃度是多少
草酸清洗反滲透膜,一般使用濃度為2%的草酸溶液,丙應將pH值控制在2~4之間(用氨水溶液調整pH值)。
通常需按特定的次序使用各種不同的清洗葯品進行清洗,以獲得最佳的清洗效果。比如首先使用低pH值(酸性物質,例如草酸)的清洗除去水垢一類的物質,然後使用一種高pH值(鹼性物質)的清洗液除去有機物。但是有時也會首先使用高pH值的清洗液除去油類污垢,然後再使用一種低pH值的清洗液。有一些清洗液中還添加有洗滌劑,這將有助於清除污染嚴重的生物和有機雜質。其它的清洗添加有象EDTA之類的螯合劑,這些螯合劑有助於清除膠體、有機物、生物雜質和硫酸鹽垢。必須記住的是選用不正確的清洗葯品或清洗步驟不正確時可能會使污堵更嚴重。
在選擇清洗葯品和使用復合聚醯胺膜時有一些注意事項:
1、遵守製造商建議的葯品選擇清單、劑量、pH值、溫度和接觸時間。
2、使用侵蝕性最小的葯品完成清洗工作。這些做會延長膜的使用壽命。
3、在調節pH值時,一定要審慎以延長膜的使用壽命。葯品侵蝕性較小的pH值范圍是4~10,允許的最大pH值范圍是2~12。
4、酸和鹼不要混合。在加入下一種溶液之前,徹底沖洗系統以排盡上一次的清洗液。
5、用高pH值的產水沖洗出洗滌劑。
6、確認遵守正確的清洗液處理要求。
【反滲透膜】是實現反滲透的核心元件,是一種模擬生物半透膜製成的具有一定特性的人工半透膜。一般用高分子材料製成。如醋酸纖維素膜、芳香族聚醯肼膜、芳香族聚醯胺膜。表面微孔的直徑一般在0.5~10nm之間,透過性的大小與膜本身的化學結構有關。有的高分子材料對鹽的排斥性好,而水的透過速度並不好。有的高分子材料化學結構具有較多親水基團,因而水的透過速度相對較快。因此一種滿意的反滲透膜應具有適當的滲透量或脫鹽率。
5. 海水淡化膜主要技術原理有哪些
海水抄淡化採用反滲透膜,是一種沒有襲孔的膜,也叫半透膜,不是篩分原理,是逆向滲透原理。對透過的物質具有選擇性的薄膜稱為半透膜。一般將只能透過溶劑而不能透過溶質的薄膜視為理想的半透膜。當把相同體積的稀溶液和濃液分別置於一容器的兩側,中間用半透膜阻隔,稀溶液中的溶劑將自然的穿過半透膜,向濃溶液側流動,濃溶液側的液面會比稀溶液的液面高出一定高度,形成一個壓力差,達到滲透平衡狀態,此種壓力差即為滲透壓。滲透壓的大小決定於濃液的種類,濃度和溫度與半透膜的性質無關。若在濃溶液側施加一個大於滲透壓的壓力時,濃溶液中的溶劑會向稀溶液流動,此種溶劑的流動方向與原來滲透的方向相反,這一過程稱為反滲透。
海水淡化用的反滲透膜可以截留海水中的鈣鎂鈉等陽離子,和氯根、硫酸根等陰離子,使水透過。採用錯流過濾,較寬的流道保證了其耐污染性能。但仍然需要用專用清洗劑定期對膜進行再生。
膜的材料一般為聚醚、聚碸和聚醯胺。
6. 反滲透濾芯怎麼清洗
反滲透濾芯不需要單獨清洗,如您購買的凈水機有自動沖洗功能,也不需要單獨對濾芯進行沖洗。
下面我們來看看凈水機的清洗方法。
1.將需更換的濾芯與單體卡座旋轉裝配好,在單體卡座的進水口裝上L型雙通接頭(管徑3/8)、出水口裝上L型雙通接頭(管徑3/8管徑1/4)
2.將從三通球閥引出的3/8藍色PE管接到單體卡座進水口,從單體卡座的出水口引一條1/4白色PE管到接水盆。
3.打開三通球閥,對濾芯沖洗約半小時,並且前後兩次(間隔至少90秒),出水質TDS一致,方可停止沖洗。
4.沖洗完成後,關閉三通球閥,把濾芯裝回整機即可。
反滲透濾芯的工作原理:
對透過的物質具有選擇性的薄膜成為半透膜。一般將只能透過溶劑而不能透過溶質的薄膜視為理想的半透膜。當把相同體積的稀溶液和濃液分別置於一容器的兩側,中間用半透膜阻隔,稀溶液中的溶劑將自然的穿過半透膜,向濃溶液側流動,濃溶液側的液面會比稀溶液的液面高出一定高度,形成一個壓力差,達到滲透平衡狀態,此種壓力差即為滲透壓。
滲透壓的大小決定於濃液的種類,濃度和溫度與半透膜的性質無關。若在濃溶液側施加一個大於滲透壓的壓力時,濃溶液中的溶劑會向稀溶液流動,此種溶劑的流動方向與原來滲透的方向相反,這一過程稱為反滲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