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污水知識 > 門診部廢水收集方式及容積

門診部廢水收集方式及容積

發布時間:2025-04-28 06:38:54

Ⅰ 醫院醫療廢水處理工藝介紹

醫院廢水處理,建議採用導流曝氣生物濾池,導流曝氣生物濾池是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污水處理新工藝,根據後續處理工藝的不同,它又分為:水解-導流曝氣生物濾池、厭氧-導流曝氣生物濾池、氣浮-導流曝氣生物濾池、快沉-導流曝氣生物濾池、超超聲波-導流曝氣生物濾池、微波-導流曝氣生物濾池、臭氧-導流曝氣生物濾池等。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在舊污水處理工程升級改造、脫氮除磷、中水回用方面與其它工藝結合,發展出AB法-導流曝氣生物濾池;A/O法-導流曝氣生物濾池;A2/O法-導流曝氣生物濾池;氧化溝-導流曝氣生物濾池;SBR-導流曝氣生物濾池;生物接觸氧化-導流曝氣生物濾池等多種深度處理工藝。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充分借鑒了曝氣生物濾池法、接觸氧化法、生物膜法、間隙曝氣法、人工快濾法、沉降分離法、硝化返硝化法、給水快濾法等八者設計手法,並結合二級或三級污水處理工藝而研製出來的污水處理新工藝、新技術。2005年獲得國家專利。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在我國的北京、山東、河北、貴州、山西、四川、內蒙古、黑龍江、江蘇、吉林、河南、湖北、天津、新疆等地已有工程實例,案例涉及生活、醫院、化工、屠宰、食品、亞麻、酒精、制葯、榨菜等領域的污水處理。大量的應用證明:出水水質CODcr一般在20mg/L以下,最低5.95mg/L;BOD5一般在10mg/L以下,最低3.50mg/L;SS一般在20mg/L以下,最低6.55mg/L。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使污水在同一個處理池內,完成兩次曝氣,兩次沉澱、兩次過濾,解決其它污水處理需要四個池子才能完成的工藝流程,特別是在連續進水條件下,實現間隙曝氣,活性污泥迴流,整個運行沒有閑置,其優點較處理其它方法較為突出,處理效果尤為顯著。2009年被列為「創新項目」;同年12月又被列為「國家鼓勵發展的環境保護技術」;2010年被列為「國家重點新產品」;12年又被列為十二五期間,國家加大投入在城鎮、村鎮、農村、工業、養殖、以及城市污水處理廠的升級改造、脫氮除磷、中水回用等領域中推薦使用、鼓勵發展的環境保護技術。具有以下特點:
(1)、技術前瞻性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是一種典型的高負荷、淹沒式、固定化生物床的三相導流,脫氮除磷反應器,在不加大投資的前提下,使處理後的污水優於排放標准,達到中水回用水質,因此技術前瞻性。
(2)、工藝創新性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使污水在同一個處理池內,解決其它污水處理需要四個池子才能完成的工藝過程。整個運行沒有閑置。 因此工藝創新性。
(3)、工程投資經濟性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的BOD5容積負荷是常規二級生物處理的5~10倍,並將兩個曝氣池、兩個沉澱池、兩個過濾池合為一體,因此,工程投資經濟性。
(4)、處理效果穩定性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具有硝化、反硝化功能,沒有污泥膨脹之慮,不受水力負荷的沖擊,因此處理效果穩定性。
(5)、處理流程簡化性
導流曝氣生物過濾能將污水理後,在不用深度處理設施和設備的條件下,達到中水回用水質,因此處理流程性簡化。
(6)、運轉費用經濟性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利用濾料切割、阻擋、細碎氣泡,強化氣、液傳質效應,增加微生物與空氣的接觸面積和時間,大大提高充氧率,減小耗電功率,因此運轉費用經濟性。
(7)、操作管理簡單性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採用PLC實現程式控制運行,即通過通過液位感測與設備連鎖,做到有污水自動開機,無污水自動停機;通過溶氧測定儀變頻器連鎖,實現曝氣量調節;通過無錢傳輸,實現遠程監控,達到水質監控、故障判等目的,因此操作管理簡單性。
(8)、脫氮除磷典型性
通過內錐的下部、和外錐的上部的自養型細菌(如硝化菌)等,使氨氮被兩次硝化,能將氨氮脫到3mg/L以下,最低的小於0.068mg/L,因此脫氮典型性。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的除磷,是在內錐、和外錐這兩個好氧段產生的聚磷菌,能大量攝取溶解性磷,並且通過導流曝氣生物濾池的錐底沉降後,很順暢的排泥,因此出水中的磷一般小於0.5mg/L,最低的達到0.08mg/L,因此除磷典型性。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有效解決了BAF(曝氣生物濾池)、脫氮效果好,除磷效果差的技術難題。同時還解決了A2/O在二沉池中N2附著污泥上浮,沉澱效果不理想。增大二沉池還原電位增高、造成磷釋放,除磷效果不盡人意等技術難題。
(9)、氣溫及運行方式適應性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能在1℃—50℃之間正常運行,不受地理氣候條件影響,適用於南方,也適合於北方,加上大量的微生物不會流失,即使長時間不運轉也能保持其菌種的活性,進水後很快正常運行,因此氣溫及運行方式適應性。
(10)、檢修換件方便性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的主要轉動設備置於地上,加上採用的是國產設備,並且設有故障判報警統,因此檢修換件方便性。
(11)、工程建設靈活性
導流曝氣生物過濾池為模塊化結構,可集中設計,也可分開設計,有利於工程的升擴建,能較好地適應各個地區地貌,對於舊污水處理工程的升級改造也時分有利。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是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污水處理新工藝,根據後續處理工藝的不同,它又分為:水解-導流曝氣生物濾池、厭氧-導流曝氣生物濾池、氣浮-導流曝氣生物濾池、快沉-導流曝氣生物濾池、超超聲波-導流曝氣生物濾池、微波-導流曝氣生物濾池、臭氧-導流曝氣生物濾池等。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在舊污水處理工程升級改造、脫氮除磷、中水回用方面與其它工藝結合,發展出AB法-導流曝氣生物濾池;A/O法-導流曝氣生物濾池;A2/O法-導流曝氣生物濾池;氧化溝-導流曝氣生物濾池;SBR-導流曝氣生物濾池;生物接觸氧化-導流曝氣生物濾池等多種深度處理工藝。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充分借鑒了曝氣生物濾池法、接觸氧化法、生物膜法、間隙曝氣法、人工快濾法、沉降分離法、硝化返硝化法、給水快濾法等八者設計手法,並結合二級或三級污水處理工藝而研製出來的污水處理新工藝、新技術。2005年獲得國家專利。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在我國的北京、山東、河北、貴州、山西、四川、內蒙古、黑龍江、江蘇、吉林、河南、湖北、天津、新疆等地已有工程實例,案例涉及生活、醫院、化工、屠宰、食品、亞麻、酒精、制葯、榨菜等領域的污水處理。大量的應用證明:出水水質CODcr一般在20mg/L以下,最低5.95mg/L;BOD5一般在10mg/L以下,最低3.50mg/L;SS一般在20mg/L以下,最低6.55mg/L。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使污水在同一個處理池內,完成兩次曝氣,兩次沉澱、兩次過濾,解決其它污水處理需要四個池子才能完成的工藝流程,特別是在連續進水條件下,實現間隙曝氣,活性污泥迴流,整個運行沒有閑置,其優點較處理其它方法較為突出,處理效果尤為顯著。2009年被列為「創新項目」;同年12月又被列為「國家鼓勵發展的環境保護技術」;2010年被列為「國家重點新產品」;12年又被列為十二五期間,國家加大投入在城鎮、村鎮、農村、工業、養殖、以及城市污水處理廠的升級改造、脫氮除磷、中水回用等領域中推薦使用、鼓勵發展的環境保護技術。具有以下特點:
(1)、技術前瞻性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是一種典型的高負荷、淹沒式、固定化生物床的三相導流,脫氮除磷反應器,在不加大投資的前提下,使處理後的污水優於排放標准,達到中水回用水質,因此技術前瞻性。
(2)、工藝創新性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使污水在同一個處理池內,解決其它污水處理需要四個池子才能完成的工藝過程。整個運行沒有閑置。 因此工藝創新性。
(3)、工程投資經濟性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的BOD5容積負荷是常規二級生物處理的5~10倍,並將兩個曝氣池、兩個沉澱池、兩個過濾池合為一體,因此,工程投資經濟性。
(4)、處理效果穩定性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具有硝化、反硝化功能,沒有污泥膨脹之慮,不受水力負荷的沖擊,因此處理效果穩定性。
(5)、處理流程簡化性
導流曝氣生物過濾能將污水理後,在不用深度處理設施和設備的條件下,達到中水回用水質,因此處理流程性簡化。
(6)、運轉費用經濟性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利用濾料切割、阻擋、細碎氣泡,強化氣、液傳質效應,增加微生物與空氣的接觸面積和時間,大大提高充氧率,減小耗電功率,因此運轉費用經濟性。
(7)、操作管理簡單性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採用PLC實現程式控制運行,即通過通過液位感測與設備連鎖,做到有污水自動開機,無污水自動停機;通過溶氧測定儀變頻器連鎖,實現曝氣量調節;通過無錢傳輸,實現遠程監控,達到水質監控、故障判等目的,因此操作管理簡單性。
(8)、脫氮除磷典型性
通過內錐的下部、和外錐的上部的自養型細菌(如硝化菌)等,使氨氮被兩次硝化,能將氨氮脫到3mg/L以下,最低的小於0.068mg/L,因此脫氮典型性。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的除磷,是在內錐、和外錐這兩個好氧段產生的聚磷菌,能大量攝取溶解性磷,並且通過導流曝氣生物濾池的錐底沉降後,很順暢的排泥,因此出水中的磷一般小於0.5mg/L,最低的達到0.08mg/L,因此除磷典型性。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有效解決了BAF(曝氣生物濾池)、脫氮效果好,除磷效果差的技術難題。同時還解決了A2/O在二沉池中N2附著污泥上浮,沉澱效果不理想。增大二沉池還原電位增高、造成磷釋放,除磷效果不盡人意等技術難題。
(9)、氣溫及運行方式適應性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能在1℃—50℃之間正常運行,不受地理氣候條件影響,適用於南方,也適合於北方,加上大量的微生物不會流失,即使長時間不運轉也能保持其菌種的活性,進水後很快正常運行,因此氣溫及運行方式適應性。
(10)、檢修換件方便性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的主要轉動設備置於地上,加上採用的是國產設備,並且設有故障判報警統,因此檢修換件方便性。
(11)、工程建設靈活性
導流曝氣生物過濾池為模塊化結構,可集中設計,也可分開設計,有利於工程的升擴建,能較好地適應各個地區地貌,對於舊污水處理工程的升級改造也時分有利。

Ⅱ 我是新手 急求一篇醫院污水處理設計方案!

污水簡介

一般醫院污水由來自住院部、門診室、實(化)驗室、食堂、浴室、衛生間、試版劑室、洗衣權房等場所排放的污水組成。醫院污水中含有一些特殊的污染物,如葯物、消毒劑、診斷用劑、洗滌劑,以及大量病原性微生物、寄生蟲卵及各種病毒,如蛔蟲卵、肝炎病毒、結核菌和痢疾菌等。


污水特點

該污水是一種低濃度污水,水質與一般生活污水類似,其中除含有有機的和無機的污染物,如各種葯物、消毒劑、手術遺棄物等污染物,還含有大量病菌、病毒和寄生蟲,成份較為復雜。與工業污水和生活污水相比,它具有水量小,污染力強的特點。該污水如未經處理而直接排入水體,必然會污染水源,傳播疾病,會對周圍水域及土壤等造成較嚴重的污染,從而危害人們的日常生活。

處理方法

此類污水含大量有機物,可生化性好。針對醫院污水的特點和排放水質的要求,經綜合分析並結合醫院污水處理的有關規定,吸收相關企業污水處理實際經驗, 尤其是同類型污水處理中的設計、運行經驗, 本工程採用生化處理和二氧化氯消毒工藝,採用缺氧和好氧並用的方法來降低污水的COD和BOD,使污水達到凈化的效果。二氧化氯消毒是一種成熟、有效的消毒措施,而且操作和維護管理都比較方便。

Ⅲ 廢水均和調節有哪幾種方式,各有何優缺點

主要看你進水水質波動范圍和出水水質要求范圍多少來設計使用什麼方式,一般的方法有設置調節池,調節池設計停留時間;有時還需要增加曝氣或機械攪拌等方式。
廢水濃度和水量則宴波動不大時,調節池容積可小一點,波動大時容積就要大襲稿一些,根據調節需要設拍盯孝計調節池大小,當場地受限制時,應該物理攪拌。
如果只是調節pH值,增加一個pH調節池,酸鹼加葯和pH計就可以了

Ⅳ 一般的污水處理工藝有哪些

不溶態污染物來的分離技術:自

1、重力沉降:沉砂池(平流、豎流、旋流、曝氣)、沉澱池(平流、豎流、輻流、斜流);

2、混凝澄清;

3、浮力浮上法:隔油、氣浮;

4、其他:阻力截留、離心力分離法、磁力分離法。

污染物的生物化學轉化技術:

1、活性污泥法:SBR、AO、AAO、氧化溝等;

2、生物膜法:生物濾池、生物轉盤、生物接觸氧化池等;

3、厭氧生物處理法:厭氧消化、水解酸化池、UASB等;

4、自然條件下的生物處理法:穩定塘、生態系統塘、土地處理法。

污染物的化學轉化技術:

1、中和法:酸鹼中和;

2、化學沉澱法:氫氧化物沉澱、鐵氧體沉澱、其他化學沉澱;

3、氧化還原法:葯劑氧化法、葯劑還原法、電化學法;

4、化學物理消毒法:臭氧、紫外線、二氧化氯、氯氣、次氯酸鈉。

溶解態污染物的物理化學分離技術:

1、吸附法;

2、離子交換法;

3、膜分離法:擴散滲析、電滲析、反滲透超濾納濾、微濾 ;

4、其他分離方法:吹脫和氣提、萃取、蒸發、結晶、冷凍。

Ⅳ 污水處理工藝有哪些

一般污水處理包括五種典型的工藝,具體如下:

(1)間歇活性污泥法(SBR)
間歇活性污泥法也稱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equencing Batch Reactor-SBR),它由個或多個SBR池組成,運行時,廢水分批進入池中,依次經歷5個獨立階段,即進水、反應、沉澱、排水和閑置。進水及排水用水位控制,反應及沉澱用時間控制,一個運行周期的時間依負荷及出水要求而異,一般為4~12h,其中反應佔40%,有效池容積為周期內進水量與所需污泥體積之和。
比連續流法反應速度快,處理效率高,耐負荷沖擊的能力強;由於底物濃度高,濃度梯度也大,交替出現缺氧、好氧狀態,能抑制專性好氧菌的過量繁殖,有利於生物脫氮除磷,又由於泥齡較短,絲狀菌不可能成為優勢,因此,污泥不易膨脹;與連續流方法相比,SBR法流程短、裝置結構簡單,當水量較小時,只需一個間歇反應器,不需要設專門沉澱池和調節池,不需要污泥迴流,運行費用低。

(2) 吸附再生(接觸穩定)法
這種方式充分利用活性污泥的初期去除能力,在較短的時間里(10~40min),通過吸附去除廢水中懸浮的和膠態的有機物,再通過液固分離,廢水即獲得凈化,BOD5可去除85%~90%左右。吸附飽和的活性污泥中,一部分需要迴流的,引入再生池進一步氧化分解,恢復其活性;另一部分剩餘污泥不經氧化分解即排入污泥處理系統。
分別在兩池(吸附池和再生他)或在同一池的兩段進行。它適應負荷沖擊的能力強,還可省去初次沉澱池。主要優點是可以大大節省基建投資,最適於處理含懸浮和膠體物質較多的廢水,如製革廢水、焦化廢水等,工藝靈活。但由於吸附時間較短,處理效率不及傳統法的高。

(3)氧化溝
氧化溝是延時曝氣法的一種特殊型式,它的平面象跑道,溝槽中設置兩個曝氣轉刷(盤),也有用表面曝氣機、射流器或提升管式曝氣裝置的。曝氣設備工作時,推動溝液迅速流動,實現供氧和攪拌作用。
與普通曝氣法相比,氧化溝具有基建投資省,維護管理容易,處理效果穩定,出水水質好,污泥產量少,還有較好的脫N、P作用,適應負荷沖擊能力強等優點。

(4)連續進水周期循環延時曝氣活性污泥法(ICEAS)
ICEAS反應器前部設有預反應區(占池容積的10%)。反應池由預反應區和主反應區組成,並實現連續進水,間歇排水。預反應區一般處在厭氧和缺氧狀態,有機物在此被活性污泥吸附,該區還具有生物選擇作用,抑制絲狀菌生長,防止污泥膨脹。被吸附的有機物在主反應區內被活性污泥氧化分解。
反應連續進水,解決了來水與間歇進水不匹配的矛盾。但該工藝沉澱效果較差、凈化效果變差,易發生污泥膨脹,污泥負荷較低,反應時間長,設備容積增大,投資較大。

(5)生物脫氮除磷工藝(A/A/O)
污水首先進入厭氧池與迴流污泥混合,在兼性厭氧發酵菌的作用下,廢水中易生物降解的大分子有機物轉化為聚磷菌可以吸收小分子有機物(如VFA),並以PHB的形式貯存在體內,其所需的能量來自聚磷鏈的分解。隨後,廢水進入缺氧區,反硝化細菌利用廢水中的有機基質對隨迴流混合液帶入的NO3- 進行反硝化。廢水進入好氧池時,廢水中有機物的濃度較低,聚磷菌主要是通過分解體內的PHB而獲得能量,供細菌增殖,同時將周圍環境中的溶解性磷吸收到體內,並以聚磷鏈的形式貯存起來,隨後以剩餘污泥的形式排出系統。系統中好氧區的有機物濃度較低,正有利於該區中自養硝化菌的生長。
厭氧、缺氧、好氧三種不同的環境條件和不同種類的微生物菌群的有機配合,能同時具有去除有機物、脫氮除磷的功能;工藝簡單,水力停留時間較短;SVI一般小於100,不會發生污泥膨脹;污泥中磷含量高,一般為2.5%以上;厭氧-缺氧池只需輕緩攪拌,使之混合,而以不增加溶解氧為度;沉澱池要避免發生厭氧-缺氧狀態,以避免聚磷菌釋放磷而降低出水水質和反硝化產生N2而干擾沉澱;脫氮效果受混合液迴流比大小的影響,除磷效果則受迴流污泥中挾帶DO和硝酸態氧的影響,因而脫氮除磷效果不可能提高。

Ⅵ 醫院污水處理技術指南的第7章

放射廢水技術
7.1 放射性廢水來源放射性廢水主要來自診斷、治療過程中患者服用或注射放射性同位素後所產生的排泄物,分裝同位素的容器、杯皿和實驗室的清洗水,標記化合物等排放的放射性廢水。
7.2 放射性廢水的水質水量和排放標准
7.2.1 放射性廢水濃度范圍為3.7×102Bq/L~3.7×105Bq/L。
7.2.2 廢水量為100~200L/床.d。
7.2.3 醫院放射性廢水排放執行新制定的《醫療機構污染物排放標准》規定:在放射性污水處理設施排放口監測其總 α<1 Bq/L,總β<10 Bq/L。
7.3 放射性廢水系統及衰變池設計7.3.1 放射性廢水應設置單獨的收集系統,含放射性的生活污水和試驗沖洗廢水應分開收集,收集放射性廢水的管道應採用耐腐蝕的特種管道,一般為不銹鋼管道或塑料管。
7.3.2 放射性試驗沖洗廢水可直接排入衰變池,糞便生活污水應經過化糞池或污水處理池凈化後再排入衰變池。
7.3.3 衰變池根據床位和水量設計或選用。
7.3.4 衰變池按使用的同位素種類和強度設計,衰變池可採用間歇式或連續式。
7.3.5 間歇式衰變池採用多格式間歇排放;連續式衰變池,池內設導流牆,推流式排放。衰變池的容積按最長半衰期同位素的10個半衰期計算,或按同位素的衰變公式計算。
7.3.6 衰變池應防滲防腐。
7.4 監測和管理
7.4.1 間歇衰變池在排放前監測;連續式衰變池每月監測一次。
7.4.2 收集處理放射性污水的化糞池或處理池每半年清掏一次,清掏前應監測其放射性達標方可處置。

Ⅶ 污水處理工藝有哪幾種

污水處理工藝:

一、不溶態污染物的分離技術:

1、重力沉降:沉砂池(平流、豎流、旋流、曝氣)、沉澱池(平流、豎流、輻流、斜流);

2、混凝澄清;

3、浮力浮上法:隔油、氣浮;

4、其他:阻力截留、離心力分離法、磁力分離法

二、污染物的生物化學轉化技術:

1、活性污泥法:SBR、A/O、A/A/O、氧化溝等

2、生物膜法:生物濾池、生物轉盤、生物接觸氧化池等

3、厭氧生物處理法:厭氧消化、水解酸化池、UASB等

4、自然條件下的生物處理法:穩定塘、生態系統塘、土地處理法

三、污染物的化學轉化技術:

1、中和法:酸鹼中和

2、化學沉澱法:氫氧化物沉澱、鐵氧體沉澱、其他化學沉澱

3、氧化還原法:葯劑氧化法、葯劑還原法、電化學法

4、化學物理消毒法:臭氧、紫外線、二氧化氯、氯氣、次氯酸鈉

四、溶解態污染物的物理化學分離技術:

1、吸附法

2、離子交換法

3、膜分離法:擴散滲析、電滲析、反滲透、超濾、納濾、微濾

4、其他分離方法:吹脫和氣提、萃取、蒸發、結晶、冷凍

(7)門診部廢水收集方式及容積擴展閱讀:

現代污水處理技術,按處理程度劃分,可分為一級、二級和三級處理。

一級處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懸浮狀態的固體污染物質,物理處理法大部分只能完成一級處理的要求。經過一級處理的污水,BOD一般可去除30%左右,達不到排放標准。一級處理屬於二級處理的預處理。

二級處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膠體和溶解狀態的有機污染物質(BOD,COD物質),去除率可達90%以上,使有機污染物達到排放標准。

三級處理,進一步處理難降解的有機物、氮和磷等能夠導致水體富營養化的可溶性無機物等。主要方法有生物脫氮除磷法,混凝沉澱法,砂濾法,活性炭吸附法,離子交換法和電滲分析法等。

Ⅷ 醫院給排水設計規范有哪些

6 給水排水、消防和污水處理

6.1 一般規定

6.1.1 醫院新建、擴建和改建時應對醫院院區范圍內的給水、排水、消防和污水處理工程進行統一規劃設計。 6.1.2 醫院建築的給水排水、消防和污水處理等工程設計時除執行本規範本章的有關規定外,還應執行現行的國家有關標准和規范。

6.1.3 給水排水管道不應架空穿越潔凈室、強電和弱電機房、CT和核磁共振等無菌或重要設備室,當必須穿越時管道應採取防漏措施。

6.2 給水

6.2.1 醫院生活給水水質應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准》GB5749和衛生部制定的《生活飲用水水質衛生規范》等標準的規定。

6.2.2 醫院生活用水量定額應符合表6.2.2 的規定。

6.2.3 醫院鍋爐用水和空調用水等應根據工藝確定。

6.2.4 燒傷病房、中心供應等部位的用水點或沖洗水龍頭應根據醫院工藝要求設置給水管道或者沖洗水龍頭。

6.2.5 下列場所的用水點應採用非接觸性或非手動開關,並應防止污水外濺,具體要求如下:

1 公共衛生間的洗手盆、小便斗、公共衛生間的大便器;

2 產房、手術刷手池室、護士站室、治療室、潔凈無菌室、供應中心、ICU、血液病房和燒傷病房等房間的洗手盆;

3 診室、檢驗科和配方室等房間的洗手盆;

4 其他其他有無菌要求或需要防止交叉感染的場所的衛生器具。

6.2.6 採用非接觸性或非手動開關的用水點宜符合下列要求:

1 公共衛生間的洗手盆應採用感應自動水龍頭、小便斗應採用自動沖洗閥,,蹲式大便器宜採用腳踏式自閉沖洗閥或感應沖洗閥;

2 產房、手術刷手池、護士站、治療室、潔凈室和消毒供應中心、ICU和燒傷病房,等房間的洗手盆應採用感應自動水龍頭、膝動或肘動開關水龍頭;

3 其他有無菌要求或防止交叉感染場所的衛生器具應按照上述要求選擇水龍頭或沖洗閥。

4 傳染病房或傳染病門急診的洗手盆水龍頭應採用感應自動水龍頭。

6.2.7 X線片洗片池的漂洗池,應持續從池底進水,池面溢水。

6.3 排水

6.3.1 醫院醫療區污廢水的排放應與非醫療區污廢水分流排放,非醫療區污廢水可直接排入城市污水排水管道。

6.3.2 當醫院病床數不小於100床、病房設有衛生間和淋浴,且醫療區生活污水最終排入有城市污水處理廠的城市污水排水管道時,醫院醫療區污水排水管道宜採用污(糞便污水)、廢分流制的排水系統。

6.3.3 醫院醫療區下列場所應採用獨立的排水系統或間接排放:

1 綜合醫院的傳染病門急診和病房的污水應單獨收集處理;

2 放射性廢水應單獨收集處理; 3 牙科廢水應單獨收集處理;

4 醫院專用鍋爐排污、中心供應消毒凝結水等應單獨收集並設置降溫池或降溫井。

5 醫院檢驗科等處分析化驗採用的有腐蝕性的化學試劑應單獨收集綜合處理再排入院區污水管道或回收利用。

6 其他醫療設備或設施的排水管道為防止污染而採用間接排水。

6.3.4 當醫院病房為暗衛生間或建築高度超過10層時,衛生間的排水系統宜採用專用通氣立管系統;醫院公共衛生間排水橫管超過10m或大便器超過3個時,宜採用環行通氣管;當衛生間對衛生間空氣質量要求較高時,衛生間排水系統宜時可採用器具通氣系統。

6.3.5 中心供應室、中葯加工室、外科、口腔科的場所的排水管管徑不得小於DN75。

6.3.6 排放含有放射性污水的管道應採用機制鑄鐵(含鉛)管道,立管並應安裝在壁厚不小於150mm的混凝土管道井內。

6.3.7 醫院地面排水地漏的設置宜符合下列要求:

1 地漏應宜採用帶過濾網的無水封直通型地漏加存水彎,存水彎的水封不得小於50mm,且不得大於100mm,地漏的通水能力應滿足地面排水的要求;

2 衛生間、浴室和空調機房等經常有水流的房間應設置地漏;

3 護士站室、診室和醫生辦公室等地面不宜產生水流的場所不宜設置地漏;

4 對於空調機房等季節性地面排水,以及需要排放沖洗地面沖洗廢水的場所如手術室、急診搶救室等房間應採用可開啟式密封地漏;

5 地漏附近有洗手盆處時,宜採用洗手盆的排水給地漏水封補水。

6.4 熱水

6.4.1 醫院生活熱水用水量定額及其計算溫度應符合下列要求:

1 醫院生活熱水用水量定額宜應符合表6.4.1的規定,醫療用水用水量應根據工藝確定。

2 食堂、洗衣等洗滌用熱水的水溫按65℃計,醫療用熱水溫度應根據工藝確定,其他用途的熱水水溫按60℃計。

6.4.2 醫院生活熱水系統的能源,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可優先採用太陽能,也可採用市政蒸汽、高溫熱水、自備鍋爐或電能,當採用太陽能熱水系統時,宜採用可自動控制的其他補助能源。

6.4.3 採用太陽能熱水系統宜符合下列要求:

1 太陽能熱水系統所產熱水宜通過電直接加熱或二次換熱後供應到用水點。

2 太陽能系統的傳熱介質的閃點不應大於28℃。

3 太陽能熱水系統的儲熱量宜是系統最大日用水量的70%至90%。

6.4.4 熱水系統的水加熱器宜採用效率較高的彈性管束、浮動盤管半容積式水加熱器。

6.4.5 醫院熱水系統的熱水制備設備不應少於2台,當一台檢修時,其餘設備應能供應60%的設計用水量。

6.4.6 水加熱器生活熱水的溫度不應低於60℃。

6.4.7 醫院病房冷、熱水供水壓力應平衡,當不平衡時應設置平衡閥;。

6.4.8 當熱水系統醫院有防止燙傷要求時,淋浴或浴缸用水點應設置冷、熱水混合水溫控制裝置,使用水點且最高出水溫度在任何時間都不應大於49℃。原則是隨用隨配

6.4.9 醫院熱水系統任何用水點在打開用水開關後宜在5s內出熱水。

6.4.10 洗嬰池、手術室等處集中盥洗室的水龍頭應採用恆溫供水,供水溫度宜為30℃。手術室等處集中盥洗室的水龍頭應採用恆溫供水,供水溫度宜為30℃~35℃。

6.4.11 洗嬰池的供水應根據當地風俗習慣確定,當採用集中熱水供應時,應防止燙傷或凍傷,一般供水溫度宜為37℃。 6.5 飲用水

6.5.1 當醫院飲用水採用開水系統時,宜符合下列要求:

1 採用蒸汽間接加熱時蒸汽開水爐宜集中設置。

2 採用電開水器時,可每層或每個護理單元、每個科室設置電開水器;

3 自來水進開水器前應設置機械過濾器,且機械過濾器具有定期清洗的功能;

4 醫院開水系統也可採用瓶裝水飲水機。

6.5.2 當醫院採用管道直飲水系統時,宜滿足下列要求:

1 管道直飲水水處理工藝為:一級砂濾 二至三級膜過濾(最後一級0.20--0.45(的膜) 紫外線和O3聯合消毒 蓄水箱 變頻供水泵;

2 直飲水應循環,循環水的流速不應小於0.6m/s,回水經膜濾和消毒後再用;管網末端盲管的最大長度不宜超過0.5m;

3 設有直飲水系統的醫院應有水質分析室,直飲水水質分析每班不應小於2次;

4 管道直飲水蓄水箱的有效容積不宜小於最大日用水量的1.2倍;

5 設有直飲水系統的醫院應有水質分析室,直飲水水質分析每班不應小於2次;

6.5.3 飲用水設備和龍頭應設置在衛生條件良好通風的房間或場所,不應設置在衛生間或盥洗間內。

6.6 制葯和醫療用水

6.6.1 制葯和醫療用水應根據《國家葯典》的要求或醫療工藝要求確定。

6.7 消防

6.7.1 設有消火栓系統的醫院建築,室內消火栓的布置宜符合下列要求:

1 消火栓的布置應保證2股水柱同時到達任何位置,消火栓的首選位置是樓梯出口附近;

2 手術室區域的消火栓宜設置在清潔區域的樓梯出口附近或走廊,當必須設置在潔凈區域時,應能滿足潔凈區域的衛生要求;

3 病房樓護士站處宜設置消防軟管卷盤。

6.7.2 設有集中空調系統的醫院、高層醫院或高級醫院應設置自動噴水滅火系統,並應符合下列要求:

1 設置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的建築物除與水發生劇烈反應或不宜用水撲救的場所外的所有場所均應設置自動噴水噴頭;

2 病房應採用快速反應噴頭;

3 手術室潔凈和清潔走廊宜採用隱蔽型噴頭;

4 貴重葯房或建築面積小於80m2的病案室宜設置預作用自動噴水滅火系統。

6.7.3 醫院的貴重設備房,如CT、核磁共振、直線加速器和腸胃造影等貴重設備室,以及面積大於80m2的病案、信息中心(網路)機房室應設置七氟丙烷、一碘三氟甲烷和惰性氣體等自動滅火系統,但有創傷面的設備機房不應設置自動滅火系統。

6.8 污水、污物

6.8.1 醫院醫療區污水的水質應滿足《綜合污水排放標准》中關於醫院污水的排放的規定,並符合下列要求:

1 當醫院醫療區污水排入有城市污水處理廠的城市排水管道時可僅採用消毒處理;

2 當醫院醫療區污水直接或間接排入自然水體時,宜採用生化污水處理工藝; 3 醫院醫療區污水不得作為中水水源;

4 綜合醫院的傳染病門診和病房的污水宜單獨收集處理,經滅活消毒二級生化消毒處理後再排入城市污水管道。

6.8.2 放射性污水的排放應符合《電離輻射放射衛生防護與輻射源安全基本標准》GB4792GB18871-2002的要求。

6.8.3 醫院污物的處理應符合下列規定:

1 醫院污物的處理應滿足醫療機構污物處理管理條例《醫療廢棄物處理管理條例》;

2 醫院手術中產生的醫療污物應就地或集中處理;

3 手術室、治療室等場所含細菌和病毒的廢棄污物應進行焚燒處理。

6.9 管材

6.9.1 給水和熱水系統的管材應根據醫院的投資充裕程度確定,依次採用紫銅管、不銹鋼管、塑料管(鋁塑復合管、PPR、PEX等)和熱浸鋅鍍鋅鋼管。

6.9.2排水系統的管材應根據醫院的投資充裕程度確定,依次採用機制排水鑄鐵管和塑料管。

6.9.3開水系統管材應根據醫院的投資充裕程度確定,依次採用不銹鋼管和熱浸鋅鍍鋅鋼管。

6.9.4 在有屏蔽的場所應採用紫銅管和塑料管等。

6.9.5 座式大便器採用兩檔沖洗水箱的有效儲水容積不應小於6L且不應大於13L,宜採用9L。

閱讀全文

與門診部廢水收集方式及容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博世蒸烤箱除垢 瀏覽:321
safari怎麼過濾廣告 瀏覽:10
在試管中加熱蒸餾水 瀏覽:401
飲用純水電導率過高有什麼影響 瀏覽:264
如何在家裡自製蒸餾水 瀏覽:261
賓士glc260的空調濾芯怎麼拆 瀏覽:858
三洋洗衣機排水過濾器 瀏覽:603
樓上陽台空調管排廢水怎麼辦 瀏覽:75
飲水機熱水出水不熱是什麼原因 瀏覽:297
能凈化污水的微生物是什麼菌 瀏覽:924
污水回用保質保量怎麼說 瀏覽:277
實驗室超純水機需要什麼要求 瀏覽:215
污水零直排宣傳到位 瀏覽:100
美的凈水器和玄武哪個好 瀏覽:503
發霉飲水機怎麼洗干凈 瀏覽:519
中性樹脂沒干能拍照嗎 瀏覽:851
污水處理工程勞動力計劃表 瀏覽:74
怎麼選擇即熱式飲水機 瀏覽:65
機油濾芯屬於什麼類型的廢品 瀏覽:963
污水處理系統有什麼危害因素 瀏覽: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