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電鍍廢水怎麼處理
電鍍廠(或車間)排放的廢水和廢液,如鍍件漂洗水、廢槽液、設備冷卻和地面沖洗水等,其水質隨生產工藝的不同而不同,一種廢水中往往含有不止一種有害成分,如氰化鍍鎘廢水中既含氰又含鎘。另外,一般的鍍液中常含有有機添加劑。
在電鍍和金屬加工行業的廢水中,鋅的主要來源是電鍍或酸洗拖泥帶水。通過金屬洗滌過程將污染物轉移到洗滌水中。酸洗工序是先將金屬(鋅或銅)浸入強酸中,以除去表面的氧化物,然後將其浸入含有強鉻酸的光亮劑中,使其增光。
污水中含有大量的鹽酸、鋅、銅等重金屬離子和有機光亮劑等,其毒害程度較高,有些有毒物質具有致癌、致畸、致突變等作用,嚴重危害人類健康。對電鍍廢水必須認真回收利用,以達到消除或減少電鍍廢水對環境的污染。
化學反應過程
將一種化學葯劑投入電鍍廢水中,使廢水中的污染物氧化,還原化學反應或產生混凝,再與水中分離,使廢水凈化後排放,達到排放標准。針對含污染物的廢水,可採用不同的處理工藝進行處理。例如:在含氰廢水中投加氧化劑(氰化鍍銅、鎘、銀、合金等)(可選擇次氯酸鈉、漂白粉、漂白精、液氯等);在含鉻廢水中投加還原劑(可選擇亞硫酸氫鈉、水合肼、硫酸亞鐵等);在鹼性鋅酸鹽鍍鋅廢水中投加混凝劑(可選擇亞硫酸氫鈉、水合肼、硫酸亞鐵等);在酸、鹼廢水中投加中和葯劑等。
通過沉澱、氣浮、過濾等固液分離措施,從廢水中分離出金屬氫氧化物,使廢水達到排放標准,分離出的污泥可根據其特性,進行綜合利用或無害化處理,防止二次污染。化學方法處理電鍍廢水屬於傳統的處理方法,處理效果穩定,成本較低(約每米3分水處理0.2——0.5元),操作管理方便,但處理後產生的污泥需妥善處置,對無回收利用價值的電鍍廢水,宜採用化學方法處理。
離子化交換法
電鍍廢水用離子交換法處理,需要根據水質的不同選擇不同的處理工藝,廢水中的金屬離子通過陽樹脂交換去除,陰離子通過陰樹脂交換去除。經處理後的水為初級純水迴流到漂洗槽,樹脂再生後的再生液再迴流到鍍槽,實現了電鍍廢水的閉路循環系統,無外排廢水。當回收的金屬溶液濃度或純度達不到使用要求時,必須加入濃縮或凈化裝置,以確保回收的金屬廢液全部返回鍍槽中使用。
在電鍍含鉻廢水處理中,宜採用酸性陽柱與三陰柱串聯循環全飽和初級純水的基本工藝流程,以實現鉻酸回收與水循環利用。鍍鎳廠廢水採用雙陽柱串聯全飽和和一級純水循環的基本工藝流程為宜。硫酸鎳的回收與水的循環利用。對氰化鍍銅、銅錫合金廢水,宜採用除氰陰柱與除銅陽柱串聯的基本工藝流程,使鋼液中回收的氰化鈉、氰化鈉、水得到回收。碳酸鉀鍍鋅廢水宜採用雙陽柱串聯、全飽和和初純水循環的基本工藝流程,實現回收氯化鋅和水的循環。
電解法處理
含氰鍍銀、無氰鍍銀及酸性鍍銅廢水可採用電解法處理,在鍍銀生產線的一級漂洗槽旁設置回收利用的銀電解槽,採用無隔膜單極式電解槽,在電解過程中,廢水中的銀離子沉積在陰極,定期回收金屬銀。對含氰鍍銀廢水,在電解回收銀的同時,還進行了電解破氰,處理後的水返回一級漂洗池,最後一級漂洗池用流動水進行漂洗,漂洗水可直接排出。金屬銅也可通過同一工藝處理酸性鍍銅廢水。
本設備用於電解回收金屬,陰極材料一般可採用不銹鋼,陽極材料應採用不溶性陽極(如鈦鍍鋅、鈦鍍二氧化釕、石墨等),電解槽電源可採用直流電源或脈沖電源。近年來有學者通過研究,提出了一系列電鍍廢水處理技術,按照統一的數學模型進行評價,綜合考慮技術、經濟、環境、資源、能源等多方面因素,使技術選擇的依據和方法具有科學性,是一種可取的方法。
本工藝是對電鍍廠廢鐵屑進行內部電解處理的工藝,主要是以活化後的工業廢鐵屑為原料對廢水進行凈化,當廢水與填料接觸後,會發生電化學反應,產生化學反應及物理作用,包括催化、氧化、還原、置換、共沉、絮凝、吸附等綜合作用,去除廢水中的各種金屬離子,使廢水得到凈化。
對化工、電解等行業需要使用的中轉儲存容器,一般選用耐酸鹼腐蝕材質的儲罐儲存和二次回收,電鍍廠污水廢液的儲存基本上採用PE聚乙烯塑料儲罐材料,經濟實用,儲存方便。
㈡ 電鍍廢水含什麼成分,一般怎麼處理
電鍍廢水中含有多種重金屬離子,如鉻、鋅、銅、鎘、鉛、鎳等,以及酸鹼物質,尤其是氰化電鍍工藝中的氰化物。這些污染物具有很高的毒性,可能致癌。電鍍廢水的水質和水量受工藝條件、生產負荷、操作管理等因素影響,導致水質復雜,成分難以控制。前處理過程中,除油和酸洗除銹產生的清洗廢水含有油類、有機化合物和重金屬離子,酸洗過程還產生高酸度廢水。鍍層漂洗廢水含有重金屬離子和少量有機物,其排放量和濃度隨鍍件形狀和配方變化。電鍍後處理如鈍化、退鍍等同樣產生重金屬廢水,含有多種重金屬離子和酸鹼物質。處理電鍍廢水的方法多樣,常用物化法,如氣浮法、離子交換法、電解法和萃取法。氣浮法通過氣泡分離懸浮物,離子交換法利用樹脂交換離子,電解法則通過電解反應去除有害物質,萃取法則利用溶劑提取溶質。這些方法各有優缺點,適用於不同類型和濃度的電鍍廢水處理。
氣浮法作為新型固液分離手段,適用於處理鍍鉻廢水及混合廢水,能夠去除重金屬氫氧化物和其他懸浮物。離子交換法則通過樹脂交換去除電鍍廢水中的某些離子,適用於處理含鉻、含鎳等廢水,且能實現閉路循環。電解法則通過電解反應去除有害物質,回收金屬,但耗電較大,適用於中、小型廠。萃取法則通過溶劑提取廢水中的溶質,適用於多種廢水處理。
電鍍廢水處理設備包括調節池、加葯箱、還原池、中和反應池、pH調節池、絮凝池、斜管沉澱池、廂式壓濾機、清水池、氣浮反應器、活性炭過濾器等。氣浮法、離子交換法、電解法和萃取法是處理電鍍廢水的主要方法,各自有適用范圍和局限性。氣浮法適用於處理鍍鉻廢水及混合廢水,離子交換法適用於處理含鉻、含鎳等廢水,電解法則適用於中、小型廠處理含鉻、含銀、銅等廢水,而萃取法則適用於多種廢水處理。這些方法結合使用,可有效處理電鍍廢水,減少環境污染。
㈢ 電鍍廢水電鍍廢水排放標准
針對電鍍行業,本文詳細規定了企業廢水和廢氣排放的嚴格標准。這一標准旨在優化區域經濟發展,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和綠色增長方式的轉變,引導電鍍工藝的進步和污染治理技術的創新方向。對於電鍍企業,其排放的惡臭污染物和環境雜訊需符合國家相應的污染物排放標准,固體廢物的分類、處理和處置則需遵循國家的固體廢物污染控制標准。
自本標准生效之日起,電鍍企業的水和大氣污染物排放將全面執行本標准中的規定,不再適用過去的《污水綜合排放標准》(GB8978-1996)和《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准》(GB16297-1996)。這意味著企業必須嚴格遵守新標准,以確保其排放達到環保要求。
本標準的制定工作由多個單位共同參與,包括北京中兵北方環境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環境保護部環境標准研究所、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石家莊市環境監測中心站、北京電鍍協會和內蒙古北方重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他們的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為標準的制定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電鍍廢水的來源一般為:(1)鍍件清洗水;(2)廢電鍍液;(3)其他廢水,包括沖刷車間地面,刷洗極板洗水,通風設備冷凝水,以及由於鍍槽滲漏或操作管理不當造成的 「跑、冒、滴、漏」的各種槽液和排水;(4)設備冷卻水,冷卻水在使用過程中除溫度升高以外,未受到污染。電鍍廢水的水質、水量與電鍍生產的工藝條件、生產負荷、操作管理與用水方式等因素有關。電鍍廢水的水質復雜,成分不易控制,其中含有鉻、鎘、鎳、銅、鋅、金、銀等重金屬離子和氰化物等,有些屬於致癌、致畸、致突變的劇毒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