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農村污水管網改造施工方案
【農村污水管網改造施工方案】
為全面提升農村環境質量,解決農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問題,推進新農村建設,依據相關文件要求,特製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 (一) 指導思想: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通過改善農村環境,實現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的有序排放,提高農民生活質量,美化農村環境。
- (二) 基本原則:因地制宜,經濟實用,操作簡便,低成本運行。建立「村收集、鄉轉運、縣處理」的城鄉生活垃圾處理模式,實現垃圾處理體系正常運轉。對人口集中的村莊,探索生活污水統一收集、處理模式。
二、工作目標
- (一) 農村生活垃圾處理:實現所有行政村的全覆蓋,啟動建設垃圾中轉站和收集站(房),修建生活垃圾收集池。結合精準扶貧,聘請貧困戶參與環境衛生保潔,爭取項目和資金,修建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場。
- (二) 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完成指定行政村的農村生活污水標准化處理,重點建設處理設施,提升改造已建設施。
三、組織領導
成立農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處理工作領導小組,明確工作任務和時間節點,形成工作聯動機制。
四、工作步驟
- (一) 規劃選址階段:聘請有資質的單位進行規劃,合理選址,上報布點情況。
- (二) 主體建設階段:召開專題會議,實行一把手責任制,確保工程建設任務完成。
- (三) 驗收投運階段:項目業主單位組織初步驗收,縣政府組織專業驗收組進行縣級驗收。
五、保障措施
- (一) 加強組織領導:成立領導小組,制定實施方案,明確工作任務。
- (二) 廣泛宣傳動員:利用多種形式,宣傳文明、環保的生活方式,引導農民參與。
- (三) 加大建設運營投入:多渠道籌集資金,有效整合相關部門項目資金,支持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建設。
- (四) 建立長效機制:探索建立健全環境衛生管理制度,落實村民責任,確保工作制度化、規范化。
- (五) 強化督辦考核:細化工作目標,落實工作責任,倒排工期,推進項目實施。
【農村污水處理實施方案】
為改善農村衛生環境,提高農民生活質量和健康水平,依據相關文件要求,我縣各鄉鎮(場、區、辦事處)將全面建設農村污水處理設施,特製定本方案。
一、總體目標
圍繞水污染有效處理,全面推進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整治生活污水污染問題,促進水生態環境改善,提升宜居環境質量。
二、建設任務
- (一) 完善雨污分流管網:進行雨污分流改造,敷設相關管網。
- (二) 新建農村污水處理設施:根據要求,新建污水處理設施,重點建設處理工藝。
- (三) 提升改造已建污水處理設施:改造提升已建設施,解決存在的問題。
三、實施計劃
計劃實現全縣所有行政村及龍津溪沿岸所有自然村的農村生活污水全收集、全處理、全覆蓋。分年度建設污水處理設施和相關配套設施。
四、建設模式
採用PPP模式進行建設,將全縣農村污水處理設施捆綁打包成PPP項目,公開招標選取社會投資者進行投資建設。
五、工作要求
- (一) 強化措施,落實責任:制定工作計劃,細化工作任務,落實責任,確保工作實效。
- (二) 加強配合,保障到位:合理簡化程序,提高工作效率,確保項目順利推進。
- (三) 加強管護,確保效益:落實管理機制,指定專人負責,確保污水得到有效收集處理。
㈡ 關於農村生活環境污水處理的探討
近年來,隨著國家新型城鎮化戰旅的深入實施,我國農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農村基礎設施和居住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與此同時農村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不斷增加,預計到2020年中國農村污水排放量達到270億噸。由於目前大多數農村都沒有排道和污水處理系統,大部分生活污水都隨意排放直接進入河流或排出室外空地後任意滲入地下,只有少部分經化糞池簡單處理後滲入地下,這不僅嚴重污染了河水和井水,也使農村地區生態環境狀況日益惡化,農村生活環境質量明顯下降,直接威脅著廣大農民群眾的生存環境與身體健康,制約著農村經濟的健康發展。下面,本人結合多年工作實際,主要就農村生活環境污水處理方面淺談幾點個人體會,不足之處敬請指正。
1 我國農村生活環境污水處理的現狀
農村生活污水主要產生於居民生活過程中糞便及其沖洗水、洗浴污水和廚房污水等,其難處理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是大部分村民環保意識薄弱對生活污水的危害性認識不足。
二是村鎮經濟力量較為薄弱,政府對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投入較少,使得農村缺乏污水處理系統而導致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率低。
三是農村環境保護機構不健全缺乏專業的環保人才。
四是農村生活污水的治理工藝推廣困難。污水處理工藝與技術的選擇,受到當地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制約和地方保護主義或其他人文因素的抵制。
五是當地自然與生態條件(氣溫、降水、風向和土壤等)對所選擇的處理工藝與處理技術有負面影響,使其不能正常發揮效力。
六是農村外來人口對農村生活污水的處理壓力加大。在農村由於外來人口居住相對分散,管理較困難且環境保護意識較薄弱,給村鎮的管理人員帶來極大不便,所以外來人口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農村生活污水的處理壓力。
2 農村生活環境污水處理的對策和建議
2.1加大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宣傳力度,提高農民環保意識
群眾是環境污染的製造者也是環境污染的受害者更是環境治理的受益者。因此政府必須加大環保宣傳力度和廣度通過電視、廣播等多種形式將環保宣傳深入到農村、社區甚至每一個農民家庭讓他們深刻地認識到保護農村生態環境就是保護他們的身體健康保護他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就是為自己造福為子孫後代造福。
2.2健全農村環境管理機構
建立農村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建議各鎮、村統一建立環保所,在當地政府的領導下負責轄區環境保護的監督和管理。各行政村委要落實人員負責本村環保管理工作,及時匯報、交流環保情況和信息。在健全農村環境管理機構的同時,也要盡快制定農村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在我國現行的法律體系中對農村的環境保護涉及很少,即使有涉及也都局限於原則性的規定未把農村、農業和資源的保護統一起來,因此我建議加快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
2.3政府加大資金投入,建設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系統
各地政府要加大資金投入建設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系統。建議由村、鎮投入資金給每戶發放一個垃圾桶,讓農民把生活垃圾放到垃圾桶,每生產隊有一個運送垃圾的環衛工;每村建立一個垃圾堆放場,每村都要有若幹人員清理河湧上的垃圾,每鎮都有一輛運輸垃圾的運輸車,把全鎮的生活垃圾運到垃圾綜合處理站,杜絕生活垃圾直接丟到河流里而污染河水。
2.4加強農村生活污水管網建設
農村生活污水排放管道應根據新農村建設總體規劃,根據實際情況,可以採取以下措施:一是如果居民生活區內沒有地方鋪設污水管網時,較小的明溝則採取加蓋板密封的方式進行,雨水則採取漫流的方式進水排水;大的溝渠則選擇將在溝渠內安裝收集管。如有必要時可挖除原有合流溝渠,帶污水收集管安裝完畢後再重新砌築雨水溝或灌溉渠。二是如果居民生活區內留有充足的空間地方鋪設污水管網時,將污水管緊挨原有溝渠建設,在滿足排水標高要求的情況下,盡可能的減少埋設深度,以降低成本。
2.5因地制宜處理農村生活污水
一是對於村莊布局相對密集、規模較大、經濟條件好、處於水源保護區內的單村或聯村,建議採用集中處理模式即對所有農戶產生的污水進行集中收集建設一個處理設施統一處理村莊全部污水以達到佔地面積小、運行安全可靠、出水水質好的效果。
二是利用「三級凈化」方式處理農村污水。建設一座集沉澱、生化、清水」三功能於一體的三格池,池中分別放入小卵石和沙子、明礬木炭、對污水進行生化處理;池子上方栽種根系發達的花草植物 吸收污水中分解的有機物從而凈化污。
三是採用生活污水凈化池沼氣。採用厭氧發酵技術,在厭氧和兼性厭氧的條件下將生活污水中的有機物分解轉化成CH4、CO2 和水,達到凈化處理生活污水的目的。其處理工藝:生活污水→格柵池→厭氧發酵→排放。這種「三級凈化」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的特點: 一方面是不受地形制約既可單獨建造也可幾戶聯台建造;另一方面是投資不大、運行維護簡單,每隔2―3 年清洗一次即可。同時,處理後的污水可澆花種草對分散的農村農戶家庭非常適用。
四是地埋式無動力凈化處理裝置。地埋式無動力凈化處理裝置是在圓筒型兼性濾池的基礎上發展而成的,其處理工藝流程為:生活污水→厭氧酸化→兼性過濾→生態溝(自然通風)→排放。該處工藝的最大特點是增加了生態溝,增加生態溝的目的是對厭氧發酵後的污水進行氧化處理,使出水水質進一步提高。但是由於是自然充氧效果不好,處理效果和普通化糞池效果差不多,而且投資大大高於化糞池,故使用較少。
五是利用氧化塘。氧化塘是經人工改造的具有處理污、廢水能力的自然池塘,是一種構造簡單、維護管理方便,處理效果穩定,節省能源的凈化系統。污水在塘內經過較長時間的停留、貯存,通過微生物的代謝活動,菌藻互相作用或菌藻、水生生物的綜合作用使有機污染物和其他污染物質得到降解和去除。
六是採用跌水充氧接觸氧化技術。跌水充氧接觸氧化技術是利用污水提升泵提升污水或者利用地勢差,使污水分級跌落,形成水幕及水滴自然充氧,無需曝氣裝置,在降低有機物的同時,去除氮、磷等污染物。
七是採用人工濕地生活污水處理技術。濕地泛指暫時或長期覆蓋水深不超過2 m 的低窪地及低潮時水深不超過6 m 的沿海地區。根據濕地形成的條件可把濕地分為自然濕地和人工濕地。自然濕地即在自然狀態下形成的,如上述所說的濕地。而人工濕地是受天然濕地凈化功能的啟發而發明的一項技術。人工濕地是通過模擬和強化自然濕地功能,將污水有控制地投配到土壤(填料)經常處於飽和狀態且生長有蘆葦、香蒲等水生植物的土地上,污水沿一定方向流動的過程中,在耐水植物和土壤(填料)的物理、化學和生物的三重協同作用下,污水中有機物通過過濾、根系截留、吸附、吸收和植物光合、輸氧作用,促進兼性微生物分解來實現對污水的高效凈化。人工濕地處理生活污水具有效果好、投資省、運行費低等優點。但也存在著佔地面積較大,冬天處理效果受一定影響的問題。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農村生活污水處理,關鍵是要根據村鎮生活污水現狀,選擇相應的處理技術,不能延用和照搬大、中型規模城市污水處理工藝及設計參數,避免造成工程投資和運行費用過高。同時,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應遵循經濟、高效、節能和簡便易行的原則,加強與當地生態農業的結合,使污水處理成為生態農業的一個組成部分,形成污水回用與再利用的生態農業模式,實現農村生活污水的無害化和資源化,從而進一步提高農村水資源的重復利用率、緩解水資源供需矛盾、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健康發展。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㈢ 農村生活污水怎麼處理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中國農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有回了很大提高。由答於農村供水事業不斷發展,沖廁、淋浴、洗衣機等衛生設施的普及,導致農村生活污水越來越多,污水排放量巨大。根據調查顯示,96%的村沒有排水溝和污水處理系統,生活污水未經過處理就沿道路邊溝或路面排放到臨近的水體,這對農村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危害。因此,急需採取措施對我國農村污水進行有效治理。
採用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可以緩解市政管道的建設壓力。另外,對於分流制排水系統,經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處理過的污水可以直接排入雨水管道或就近排入水體,既不污染環境,也不增加污水管道的壓力。而且,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具有投資低、能耗少、處理效率高、佔地面積小、管理方便等一系列優勢,在這樣的形勢下,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更應該在廣大的農村地區得到推廣。
㈣ 農村扶貧政策有哪些
法律分析:首先,根據地域特點,優先發展適合當地的種植、養殖和加工業,有序開發礦產資源,計劃性地推進能源和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其次,積極促進區域間的經濟合作,將貧困地區的開發與發達地區的發展相結合,吸引外部信息、資本、技術、人才和管理經驗。第三,鼓勵發達地區和城市的工商企業、科研機構、高等教育機構等與貧困地區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實施對口支援;並為貧困地區提供技術培訓和人才支持。第四,國家通過資金支持和稅收優惠等政策為扶貧工作提供支持,實施差別化稅收減免,合理分配資金,確保政策的配套實施和有效利用。
法律依據:《農村環境整治資金管理辦法》規定,農村環境整治資金的使用范圍主要包括:農村生活垃圾處理、農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體處理、農村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和水源涵養以及其他需要支持的事項。同時,明確指出資金不得用於與環境整治工作能力建設無關的方面。
第六條規定,整治資金由財政部和生態環境部共同管理。財政部負責制定資金分配標准、審批資金分配方案、編制預算草案並下撥資金,同時負責全程預算績效管理和資金使用的監督管理。生態環境部則負責指導農村環境整治工作的實施,提出工作任務和資金分配建議,以及項目的儲備和日常監管評估,推動預算績效管理的全過程,並指導地方做好預算績效管理工作。
㈤ 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有多重要處理污水的方法有哪些
農村生活污水的隨意排放會影響到農村的生態環境,威脅到人們的生存環,需要利用技術手段,實現對生活污水的處理;可以採用氧化塘技術,人工濕地技術,進行集中處理和分散處理,採用生態技術。
㈥ 農村生活污水怎麼處理
1. 隨著我國經濟的增長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農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顯著提升。
2. 農村供水設施的改進和衛生設施的普及,如沖廁、淋浴和洗衣機的使用,導致農村生活污水量顯著增加。
3. 盡管如此,根據調查,絕大多數農村地區尚未建立有效的排水溝和污水處理系統,導致生活污水未經處理即排放,嚴重污染了周邊水體,對生態環境造成了極大破壞。
4. 鑒於此,迫切需要採取有效措施對農村污水進行治理。
5. 在一些偏遠地區,由於管網覆蓋率低,大型污水處理廠的建設不僅資金投入巨大,而且管理不便。
6. 農村地區更適合採用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這種設備能有效適應資金缺口和實際處理需求。
7. 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可以減輕市政管道建設的壓力,處理過的污水可排入雨水管道或直接入水體,既保護了環境,又避免了增加污水管道負擔。
8. 此外,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以其低成本、低能耗、高效率、小佔地面積和便於管理等諸多優勢,在農村地區具有廣闊的推廣前景。
㈦ 農村生活污水分散式治理可以採用什麼方法
農村生活污水分散式治理可以採用多種方法,具體選擇取決於當地的自然條件、經濟水平、污水量和水質等因素。以下是一些常見的分散式治理方法:
1.人工濕地
原理:利用濕地植物、微生物和土壤的物理、化學和生物作用來凈化污水。
優點:建設成本低,維護簡單,生態效益好。
適用條件:適用於有足夠土地資源的地區,且污水量不大。
選擇方法的考慮因素:
污水量和水質:根據污水的產生量和水質特點選擇合適的處理方法。
經濟條件:考慮建設和運行成本,選擇經濟可行的方案。
自然條件:考慮當地的氣候、土壤、地形等自然條件。
維護管理:選擇易於維護和管理的處理工藝,確保長期穩定運行。
通過合理選擇和組合這些方法,可以有效處理農村生活污水,改善農村環境,促進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