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對於日本此次傾倒核廢水的行為,從法律上有怎樣的應對手段
日本本身就是一些相關條約的締約國,應敦促日本嚴格遵守相關條約規范,誠實履行相關國際義務。除此之外,在沒有得到安全確認前,國際社會要監督日本不能將核廢水傾倒入海。
最後,應組成聯合調查團實地調查、檢測以確認核廢水的真實情況,包括相關成分的含量、危險性、危害性等,公開公布相關數據。當然,如果造成損害後果確定,無論是即時的還是潛在的。受害者當然可以依法向日本提起訴訟,追究其法律責任。
(1)菅義偉核廢水擴展閱讀
傾倒核廢水的行為是一種暴行:
日本廣播協會網站(NHK)報道,日本政府4月13日早上召開相關閣僚會議,正式決定將福島福島第一核電站含有對海洋環境有害的核污水排放入海的方針,預定2年後開始排放。
目前已知福島的核廢水已經儲備了100多萬噸,還以每天140噸的速度在增加,日本政府決定花費30年的時間將這些核廢水緩慢釋放進大海。也就是說,至少未來30年,日本福島都在日夜不停地釋放核廢水。
日本官員反對媒體將這些核污水描述為「受污染的」或「有放射性的」,堅稱這些水是「處理過的」,只剩下相對無害的「氚」。
事實上,2020年9月,日本首相菅義偉視察福島第一核電站時,工作人員拿出了凈化稀釋後的核廢水,稱這種水非常安全,可以喝。這么一個絕佳的機會,政客作秀的良機,展示日本核廢水安全度的好機會。
菅義偉依舊拒絕飲用這杯凈化稀釋後的核廢水。就連政客都不敢喝,哪怕作秀都不敢喝,還說什麼無害,傾倒核廢水的行為簡直是一種暴行。
㈡ 日本政府基本決定將福島核污水排入大海,核廢水有什麼危害
核廢水中,除了放射性氚,日本政府不明說的碳14等放射性元素,會給海洋、人類帶來潛在危險。
去年8月,美國《科學》雜志刊文稱,福島核電站核污水處理罐中還含有多種放射性成分,需要更多關注將這些污水釋放到海洋可能帶來的潛在危險。
此外,2018年科學家發現在處理後的污水中還存在一些放射性同位素,包括碳14、鈷60和鍶90。與氚不同,它需要更長的時間來降解,而且它很容易進入海洋沉積物,很容易被海洋生物吸收。這些同位素對人類具有潛在的毒性,並能以更持久和更復雜的方式影響海洋環境。
(2)菅義偉核廢水擴展閱讀
日本政府基本決定將福島核廢水排入大海:
據媒體報道,日本政府不顧國際社會的關切和反對,首相菅義偉仍基本決定,要將福島核電站事故發生後的核處理水排放入海。這一決策方案,預計在4月13日舉行的閣僚會議上最終確定。
若正式決定將核處理水排放入海,這是自2011年發生的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泄漏事件以來,又一次使得全人類面臨的重大考驗。
一意孤行的日本政府,已基本敲定將福島核電站廢水排入大海的計劃。日本東北的漁民憤怒了,生存還是毀滅就在一念之間。
㈢ 日本東電稱核廢水稀釋後能喝,請首相喝,最後結果如何
日本首相在視察福島核電站的時候,問工作人員這些廢水稀釋之後能不能飲用?得到了工作人員的肯定答案,不過這位日本首相始終也沒能下口,果然日本現在如今連自欺欺人都做不到呀。連這位日本首相都不敢喝這種稀釋過的廢水,其他國家的人又怎麼可能會相信呢?
希望日本這件事情不會對環境造成影響,同時也相信我們的國家可以更好的處理這件事情。
㈣ 為何美國支持日本核廢水排放入海
4月12日,日本首相菅義偉宣布將放射性污水排入大海,並表示這是“不可避免的”和“緊急的”。就在今天,美國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了這一消息:“我們贊賞日本在宣布其釋放核廢料的決定時保持透明和公開的努力。“我們希望日本政府繼續與國際原子能機構合作。”
福島核事故也是個典型的例子,布林肯贊美日本的做法,某些舉動和言論甚至有些迫切,他不管後期的處理事故,或放射性廢物最終可能會通過各種途徑進入海洋甚至影響到美國。
通常情況下,我們判斷自己留下的是不是爛攤子的標準是:它對環境的影響有多大,它對鄰居造成的干擾有多嚴重,以及我們為自己造成的損害程度。然而,在布林肯的案例中,他的標准僅僅是“透明”兩個字。所以對於日本和美國的一些做法真的是搞不懂。
㈤ 日本決定將福島核污水排入大海,為何一定要選擇這樣的方式
NHK稱,日本政府在首相官邸召開內閣會議,決定將福島核電站含放射性物質的污水稀釋到低於國家標準的濃度後,排放入大海。法新社稱,是日本首相菅義偉周二表示日本政府已將經過處理的污水排入太平洋的計劃,但排放不太可能在兩年內就實施。盡管如此,這一計劃已經引起了當地漁業人士的反對以及北京和首爾的擔憂。
日本向太平洋排放核污染廢水的方式是取決於經濟層面考慮,因為日本承擔不起重新排解核廢物的代價,也不願意消耗自身超過八分之一的經濟收入來進行漫長的核污染廢水分解。
因為地震帶來的福島核電站泄露,原本深埋在地下的核反應堆由於地下水的不斷滲入,核電站運作原理中的第一道污染廢水不斷增加,因為核物質的放射性,這些廢水必須經過處理才能進行排放。
日本電力公司對於這些廢水的暫時性處理是通過大量的圓筒形裝置盛放起來,但是日本本國國土面積有限,容納廢水的范圍越來越小,所以在面對核污染廢水越來越多的情況下,很多不負責任的做法開始涌現,排放至太平洋就是其中之一。
排放到太平洋的方式並不需要大量的資金,在經濟代價方面而言確實是最低,但是對於生態環境方面而言則是毀滅性的打擊,所以堅決抵制。
㈥ 日本核廢水入海的影響有多大
4月13日,日本政府召開內閣會議,正式決定把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水經過過濾稀釋後排入大海。核污水中包含63種放射性物質,日本臨近太平洋,把核污水排進太平洋後,57天內就會擴散至太平洋大部分區域。對太平洋周圍的國家會產生環境影響以及住民身體健康產生危害,即便不是太平洋附近國家,隨著水域流動,核污水產生危害也是早晚的事情。
全球眾多國家對日本的決定表示反對,但日本首相菅義偉表示“處理和廢水是不可避免的問題,我們認為在採取全面措施消除謠言的前提下,排入海洋是現實的。”日方堅稱核污水不會對人體健康或環境造成負面影響,但試問含有這么多放射性物質怎麼會沒有影響呢?
處理核污水已經是迫在眉睫的,對日本來說,排污入海是最經濟、快速的方法。但這種方法最危害各國人民身體健康,是不可取的。日方應該考慮海洋環境、食品安全和人類健康,甚至考慮未來如果排污入海造成的後果。總而言之,這是不可取的一種方法。
㈦ 全球多方表態反對日本核污水入海,為何日本仍然要一意孤行
日本政府召開內閣會議,決定向大海排放東京電力公司福島第一核電站不斷增加的核污水。距離日本3.11大地震已過去十年,福島核電站核污水問題至今仍未得到解決。多年以來,日本一直想把核污水排入大海。盡管面臨眾多“內憂外患”,盡管抗議聲音疊起,但日本仍要“一意孤行”。日本首相菅義偉保證,將“會對外清楚說明”排放核輻射污水的安全性,並“保證這個做法不損害日本漁業的利益”。
全球多方表態反對日本核污水入海,之所以日本仍然要一意孤行。日本也說了一句實話,那就是沒有錢處理這些核廢水,只能排放入海,省錢!
㈧ 日本正式宣布將核廢水排入大海,帶來的危害將有多大
一:日本將核廢水排入大海日本正式宣布將核廢水排入大海,帶來的危害是將長期嚴重影響周邊的生態環境,也有可能會在人體中積累,造成基因損害。
4月13日,日本首相菅義偉正式宣布,日本決定將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核廢水排入大海,計劃從兩年後開始排放,到2041-2051年核電站拆除為止。日本方面聲稱向海洋排放的核廢水已經達到“環保標准”,經過濾和稀釋處理已去除了大部分的放射性物質,水中只有氚物質未能去除,但氚的劑量非常少不會危害環境。日本這一決定發布之後,不僅受到中國、韓國等鄰國的強烈反對,日本國內也有不少民眾反對這一決定。國際一些海洋科學研究機構指出,從排放起57天,放射性物質將擴散到太平洋大半區域,10年後就會蔓延至全球海域。
㈨ 日本東電稱核廢水稀釋後能喝是怎麼回事
是指東京電力公司認為,在污水經過過濾後放射性元素氘無法出去,但是稀釋可以讓它的含量低於國家排放的最高標准,理論上是無害的。但是這些水中仍含有放射性碘元素,這些雖然含量低,但是其對環境污染以及對人健康的危害都是無法忽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