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污水知識 > 洗滌廠污水膜處理

洗滌廠污水膜處理

發布時間:2025-02-22 15:56:31

『壹』 污水處理膜處理和一體化固化微生物非活性污泥法哪個先進代表最新的技術

水處理工藝:
一、生物處理
生物處理中採用的處理工藝有:氧化塘法、Carrousel、交替式、Orbal、Phostrip法、Phoredox法、SBR法、AB法、生物流化床法、ICEAS法、DAT-IAT法、CASS(CAST,CASP)法、UNITANK法、MSBR法、A/O法、A2/O、A3/O、UCT法、ⅥP法、UASB法、一體化生化法、好氧污水處理、生物流化床污水處理、固定化細胞技術污水處理、生物鐵法、投加生長素法、集成生化加過濾法、增加流動載體法、深井曝氣法、生物濾池法、生物轉盤法、塔式生物濾池的生物膜法等等的城市污水一級、二級、深度處理法。
污水中磷的處理方法
水體富營養化現象導致了水質惡化,嚴重影響了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氮磷同為水體生物的重要營養物質,但是藻類等水生生物對磷更敏感,解決水體富營養化問題,首先要從污水中除去磷。隨著科學的進步及人們環保意識的不斷提高,可持續發展除磷技術已成為廢水處理研究領域的發展趨勢。
1 、化學除磷技術 化學除磷的基本原理是通過投加化學葯劑形成不溶性磷酸鹽沉澱物,最終通過固液分離的方法使磷從污水中被去除。其主要研究方向集中在化學葯劑的優化選擇上。化學沉澱法是一種實用有效的技術,其優點是:操作簡單、除磷效果好、處理效率可達80%~90%,且效果穩定,不會重新放磷而導致二次污染,當進水濃度較大波動時,仍有較好的除磷效果。缺點是:該法所用葯量大,處理費用較高,且產生大量的化學污泥。一般分為兩種:化學沉澱法和化學絮凝法:
化學沉澱法:
化學沉澱法除磷主要指應用鈣鹽,鐵鹽和鋁鹽等產生的金屬離子與磷酸根生成難溶磷酸鹽沉澱物的方法來去除廢水中的磷。最常用的是石灰、硫酸鋁、鋁酸鈉、三氯化鐵、硫酸鐵、硫酸亞鐵和氯化亞鐵。
化學絮凝法
化學混凝法除磷是將可溶性磷轉化為懸浮性磷,並將其滯留。水中的磷大部分是溶解狀的無機化合磷,主要是洗滌劑的正磷酸鹽和稠環磷酸鹽,其餘小部分是以溶解和非溶解狀態存在的有機化合磷。稠環磷酸鹽和有機化合磷一般在生物處理中可轉化為正磷酸鹽。由於在各種陰離子中,磷酸根對鐵離子水解行為影響最為突出,它可以取代與鐵離子結合的部分羥基,形成鹼式磷酸鐵復合絡合物,改變鐵離子的水解路徑。
2、 生物除磷技術
生物除磷工藝是一種經濟的除磷方法,可以有效的去除磷,而不影響總氮的去除,運行費用低,且可避免化學除磷法產生大量的化學污泥。其中反硝化除磷工藝是當前研究的熱點。反硝化細菌的生物攝/ 放磷作用被代爾夫特工業大學和東京大學研究人員合作研究確認,命名為「反硝化除磷」。反硝化除磷菌(DPB)可以利用O2或者NO3 作為電子受體,在厭氧條件下,COD 可被降解為醋酸(HAC)等低分子脂肪酸,以供DPB 吸收繁殖,同時水解細胞內的Poly- P,並以無機磷酸鹽的形式釋放出來。在缺氧條件下,DPB 利用硝酸氮為電子受體發生生物攝磷作用,同時硝酸氮被還原為氮氣。被DPB 合並後的反硝化除磷過程能夠節省相當的COD 與曝氣量,同時也意味著較少的細胞合成量。國外對反硝化除磷研究的比較早,與常規生物脫氮除磷工藝相比,反硝化除磷所需的COD量減少30%(以生活污水計算)。反硝化除磷技術已從基礎性研究逐步應用到了實際工程中。滿足DPB 所需環境和基質具代表性的工藝為單級工藝(BCFS)和雙級工藝(A2N)。
3 化學輔助生物除磷
由於生物除磷的穩定性和靈活性較差,易受碳源、pH 值等因素的影響,出水的磷含量往往達不到國家排放標准要求,生物除磷的工藝穩定性可通過附加化學沉澱來改善。化學結合生物除磷技術的研究比較熱點。其中側流除磷(Phsostrip)工藝的研究深受關注,該工藝可保證磷出水值在1mg/L 以下,雖然尚不能達到國家一級A標准,但從除磷工藝的穩定性、磷去除效率、污泥最終處置的便利和間接節省的運行費方面來看,有其它除磷工藝都不可比擬的優勢
4 污水中磷的回收
鳥糞石(MgNH4PO4·6H20)沉澱法用於除磷,此法可以同時去除和回收磷、氮兩種營養元素,尤其是在一些同時含有磷、氮的廢水中,應用鳥糞石沉澱法實現這類廢水中的磷回收只需要在廢水中投加鎂源和適當調節pH,因此較為方便。鳥糞石是一種品質極好的磷肥,100m3 污水中可以結晶出1 kg 的鳥糞石,如果各國都進行污水鳥糞石回收,則每年可得6.3 萬t 磷(以P2O5 計),從而節約開采1.6%的磷礦。有研究表明,污泥回收磷可減少污泥干固體質量,回收磷後污泥焚燒後產生的灰分量也會顯著下降,且鳥糞石除磷工藝產生的污泥體積很小,僅是化學除磷產生的污泥體積的49%。
二、循環間歇曝氣
中國經濟發展水平各地相差較大,經濟發展滯後的城市還不能拿出很多資金用於污水治理,因此,怎樣利用有限的資金,降低環境污染,是很多城市政府面臨的問題。在污水處理方面,直到不久前,一些城市還採用一級或一級強化處理工藝技術,出水達不到國家二級排放標准對除去有機污染物的要求。循環間歇曝氣工藝充分發揮高負荷氧化溝處理效率高的優點,又充分利用序批式活性污泥污水處理工藝出水好的特點,保證了系統出水達到國家污水排放一級標准在除去有機污染物方面的要求。在投資和運行費用上比通常以除去有機污染物為主的二級生物污水處理系統降低30%左右,是適合中國現階段污水處理要求的工藝技術。
三、旋轉接觸氧化
旋轉接觸氧化污水處理工藝技術是在生物轉盤技術基礎上,結合生物接觸氧化技術優點發展起來的新一代好氧生物膜處理技術。旋轉接觸氧化污水處理工藝技術和成套設備提供了一種簡單和可靠的污水處理方法。整個污水處理系統中的轉軸是唯一的轉動部分,一旦機器出了故障,一般機械人員都可以進行維修。系統生物量會根據有機負荷的變化而自動補償。附在轉盤上的微生物是有生命的,當污水中的有機物增加時,微生物隨之增加,相反,當污水中的有機物減少時,微生物隨之減少。所以這污水處理系統的工作效果不容易受到流量和負荷的突然變化和停電的影響。運行費用低,只有其他曝氣污水處理系統耗電的八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佔地面積僅相當常規活性污泥法一半。由於生物系統中生長的微生物種類多,能夠高效處理各種難降解工業污水。
四、連續循環曝氣
連續循環曝氣系統工藝(Continuous Cycle Aeration System)是一種連續進水式SBR曝氣系統。污水處理工藝CCAS是在SBR(Sequencing Batch Reactor,序批式處理法)的基礎上改進而成。CCAS污水處理工藝對污水預處理要求不高,只設間隙15mm的機械格柵和沉砂池。生物處理核心是CCAS反應池,除磷、脫氮、降解有機物及懸浮物等功能均在該池內完成,出水可達標排放。
污水處理工藝CCAS上獨特的優勢:
⑴曝氣時,CCAS污水處理的污水和污泥處於完全理想混合狀態,保證了BOD、COD的去除率,去除率高達95%。
⑵「好氧-缺氧」及「好氧-厭氧」的反復運行模式強化了磷的吸收和硝化-反硝化作用,使氮、磷去除率達80%以上,保證了出水指標合格。
⑶沉澱時,整個CCAS反應池處於完全理想沉澱狀態,使出水懸浮物極低,低的值也保證了磷的去除效果。
CCAS污水處理工藝的缺點是各池子同時間歇運行,人工控制幾乎不可能,全賴電腦控制,對處理廠的管理人員素質要求很高,對設計、培訓、安裝、調試等工作要求較嚴格。
五、曝氣生物濾池
污水處理工藝流程簡介:曝氣生物濾池,就是在生物濾池處理裝置中設置填料,通過人為供氧,使填料上生長大量的微生物。這種污水處理工藝流程裝置由濾床、布氣裝置、布水裝置、排水裝置等組成。曝氣裝置採用配套專用曝氣頭,產生的中小氣泡經填料反復切割,達到接近微控曝氣的效果。由於反應池內污泥濃度高,處理設施緊湊,可大大節省佔地面積,減少反應時間。
六、SPR除磷工藝
污水處理工藝流程簡介:水體富營養化主要原因是人類向水體排放了大量的氨氮和磷,磷是水體富營養化的最主要因素。縱觀國內污水處理流程工藝,除磷技術一直是困擾污水處理廠運行的難題。傳統的物化除磷技術需要大量的葯劑,具有運行成本高、污泥產量大的缺點;前置厭氧的生物除磷工藝具有運行費用低的優點,但是由於完全依賴於微生物的攝磷、釋磷作用,難以達到國家污水處理工藝流程的要求。當考慮中水回用時,則更難達到要求。

七、A/O生物濾池
污水處理工藝流程簡介:由於中國小城鎮居住點分散,污水源分布點多量少,城鎮級污水廠的規模多低於10000噸/日。國內大中型城市污水處理廠經常採用的污水處理工藝有傳統活性污泥法、A2/O、SBR、氧化溝等,如果以這些技術建設小城鎮污水處理廠會造成由於居高不下的運行費用,無法持續運行。必須針對小城鎮的特點採用投資省,運行費用低,技術穩定可靠,操作與管理相對簡單的工藝。
八、MBFB膜生物
MBFB工藝用於污水深度處理,能在原有污水達標排放的基礎上,經過生物流化床和陶瓷膜分離系統,進一步降低COD、NH-N、濁度等指標,一方面可直接回用,另一方面也可作為RO脫鹽處理的預處理工藝,替代原有砂濾、保安過濾、超濾等冗長過濾流程,同時有機物含量的降低大大提高RO膜使用壽命,降低回用水處理成本,無機陶瓷膜分離系統,是世界第一套污水處理專用的無機膜分離系統,和其它的有機膜、無機膜相比,具有膜通量大、可反沖、全自動操作等優勢。

『貳』 超聲波清洗廢水如何處理

超聲波清洗廢水處理設備技術方案

採用物化氣浮和催化氧化工藝+生物膜處理+加葯沉澱+機械過濾或膜處理的裝置系統,並設置了調節池、催化氧化、缺氧段和好氧段(好氧段部分出水迴流至缺氧段),以更好地去除污水中的COD、BOD、SS、氨氮,最後再經過自動加葯沉澱和過濾系統的工藝,以去除污水中的不可降解殘留物,確保出水達標。該工藝操作簡單,處理效果好,運行穩定,已取得多次成功的經驗,是一種目前較為成熟的適用於石化行業和機械加工等污水處理的工藝。可達到國家污水綜合排放一級標准。

超聲波清洗廢水處理設備技術方案

一種生物技術與物化技術相結合的高效廢水處理設備。其技術核心起源是利用復合生化技術和催化氧化技術相結合。這種工藝不僅有效地達到了去除高濃度COD、氨氮、除鹽廢水的目的,而且具有污水二級處理傳統工藝不可比擬的優點與傳統的生化水處理技術相比,宜興恩越環保生產的超聲波清洗廢水處理設備(催化氧化--生物流化床)具有以下主要特點:處理效率高、出水水質好;設備緊湊、佔地面積小;易實現自動控制、運行管理簡單,關鍵工藝投資費用低,運行節省,操作方便和節能減耗等技術特點。

傳統的廢水處理方法主要有生物法、物理法和化學法。而生物法包括厭氧工藝處理時間長,且難以降低其毒性,造成許多毒性更大的產物。物理方法包括電凝法、吸附法、膜分離法以及絮凝法,這些物理方法往往適應性差。而化學法如光催化降解,臭氧氧化法,雖然不帶來二次污染,但處理時間比較長,成本較高。超聲波廢水處理技術近年來已成為廣大環境工作者關注的焦點之一,由於其快速、高效且無二次污染的優點而備受研究者們的青睞,超聲波的空化效應為降解水中有害有機物提供可能,從而使超聲波有機廢水處理目的的實現。在有機廢水處理過程中,超聲波的空化作用對有機物有很強的降解能力,且降解速度很快,超聲波空化泡的崩潰所產生的高能量足以斷裂化學鍵,空化泡崩潰產生氫氧基和氫基,同有機物發生氧化反應,宜興恩越環保能將水體中有害有機物轉變成無機離子或比原有機物毒性小易降解的有機物。所以在傳統有機廢水處理中生物降解難以處理的有機污染物,可以通過超聲波的空化作用實現降解,而超聲波清洗機清洗完產生的廢水還會含有許多雜質,油脂等物質,需要進一步處理。

『叄』 如何清洗MBR膜

mbr膜清洗步驟與流程

在線清洗步驟:

維護性清洗定期清除膜面的污染物,抑制污染層的增厚及跨膜壓差的上升,以達到穩定運行的目的。維護性清洗時,停止曝氣。

2.維護性清洗的頻率通常為1次/1周,採用有效氯濃度為300mg/L~500mg/L的NaClO,從產水側定量注入膜組件內,葯劑注入時間為30min,葯劑注入完成後靜置浸泡30min。單位膜面積葯劑量為2~2.5L/m2,總的葯劑配製量要計算輸送管道容量。


離線清洗步驟:

1.當前兩種清洗方式不能恢復膜性能時,要進行離線清洗,把膜組件吊出浸沒在專用清洗池內,清除污染物,使膜性能恢復到接近初期值的狀態。浸泡清洗一般都能夠顯著恢復膜性能。

2.離線清洗時,將整體膜組件或單個膜片浸入鹼性清洗葯劑(效氯濃度2000-3,000mg/L、pH10~11的NaClO溶液)或酸性清洗葯劑(1-2%草酸或檸檬酸、0.1~0.5%硫酸或鹽酸)中。浸泡時間NaClO為6~24h小時,酸為2h。

3.膜組件在浸入清洗水池之前,要用水將膜表面附著的污泥清洗掉,可以減少清洗葯劑的使用量,提高清洗的效果。浸泡清洗時可以間斷曝氣,使葯劑充分混勻,維持膜表面的葯劑濃度,必要時,間斷加入NaClO等葯劑維持清洗液的濃度。

『肆』 陰離子表面活性劑 廢水怎麼處理

表面活性劑廢水的處理需兼顧去除廢水中的表面活性劑和降低COD、BOD等指標。不同類型的表面活性劑廢水採用不同的處理方法。泡沫分離法是較早應用的物理方法,通過向含有表面活性劑的廢水中通入空氣,產生大量氣泡,使廢水中的表面活性劑吸附於氣泡表面,形成泡沫,從而達到凈化效果。研究表明,使用微孔管布氣,氣水比為6:1至9:1,停留時間為30至40分鍾時,泡沫分離法對廢水中LAS的去除率可達90%以上。宋沁的研究表明,當進水LAS濃度低於70mg/L時,經處理後的出水LAS濃度L,平均去除率>90%。韋幫森採用泡沫分離技術處理廢水10天,進水COD平均濃度783.14mg/L,出水COD平均濃度為49.02mg/L,COD平均去除率為93.15%,表明處理效果良好。

吸附法利用吸附劑的多孔性和大的比表面積,將廢水中的污染物吸附在表面,從而達到分離目的。常用的吸附劑有活性炭、吸附樹脂、硅藻土、高嶺土等。丁娟的研究表明,聚合氯化鋁對表面活性劑廢水的混凝效果最佳。但活性炭再生能耗大,且再生後吸附能力有所下降。天然的粘土礦物類吸附劑應用較多,為了提高吸附容量和吸附速率,需改善吸附性能、加工條件和表面改性等。吸附法優點是速度快、穩定性好、設備佔地小,但主要缺點是投資較高、吸附劑再生困難、預處理要求較高。

混凝法不僅能去除廢水中膠體顆粒和吸附在膠體表面上的表面活性劑,還能與溶解在水相中的表面活性劑形成難溶性的沉澱。常用的混凝劑有鐵鹽、鋁鹽及其聚合物和各種有機混凝劑。丁娟的研究表明,聚合氯化鋁為處理表面活性劑廢水循環利用的最佳混凝劑。盡管混凝法處理成本低、工藝成熟,但佔地面積大、葯劑用量大,並產生大量廢渣與污泥,常需與其他處理方法聯合使用,才能達到完全去除的目的。宋爽利用混凝法預處理了洗滌劑生產廢水中大量的SS、油脂類物質及表面活性劑,具有較好的效果,對保證後續處理達標有重要作用。

膜分離法利用膜的高滲透選擇性來分離溶液中的溶劑和溶質。常見的膜分離技術有反滲透、超濾、微濾、電滲析和納濾,其中超濾膜和納濾膜對表面活性劑廢水有很好的處理效果。王錦利用聚丙烯、聚丙烯腈和聚碸3種不同材質超濾膜處理洗滌污水,發現聚丙烯腈膜較優,能有效去除濁度、懸浮物、油脂等污染物,一定程度保留了游離陰離子表面活性劑,長期循環洗滌對衣物的白度無不良影響。薛罡令洗浴廢水經微絮凝纖維過濾-超濾組合工藝處理後,使原水中超標的COD、濁度、LAS得到有效降低,工藝流程簡單、佔地面積小、運行操作簡易,實現了洗浴廢水的簡易物化處理。

催化氧化法是對傳統化學氧化法的改進與強化。常用的Fenton處理法就是催化氧化法的一種,處理時,鐵鹽濃度較高時,LAS的去除主要靠絮凝作用;濃度低時,則主要靠氧化作用而去除。近年來出現了多相催化氧化法和光催化氧化法。王效成等用多相催化氧化法處理COD為840mg/L、LAS為360mg/L的廢水,處理後COD去除率為84.8%,LAS去除率為88.3%,去除率隨反應溫度升高而降低,pH的變化對去除率沒有影響。光催化氧化法是在光與催化劑的作用下,利用反應過程中產生的HO·等自由基離子來氧化分解表面活性劑。單建國以TiO2/GAC作光催化劑,用太陽光作光源對洗滌劑模擬廢水進行光催化降解,結果表明1g TiO2/GAC可將120mg左右、起始質量濃度為150mg/L的LAS降至20mg/L。光催化降解速率與表面活性劑的分子結構、離子電荷、吸附性能有很大關系。

生物法降解表面活性劑是目前研究得最多的一種方法,已被一些污水處理廠採用。該法可以分為活性污泥法、厭氧消化法和利用土壤的自凈作用的方法,均是利用微生物可以將表面活性劑作為唯一碳源加以利用的特性來完成對表面活性劑的降解。研究發現假單胞菌的許多菌屬,包括溝槽假單胞菌屬、孔雀尾假單胞菌屬、德阿昆哈假單胞菌屬、膜狀假單胞菌屬、小田假單胞菌屬、克羅斯韋假單胞菌屬等和克雷伯氏菌屬、無色細菌屬、黃桿菌屬、微球菌屬等都可以降解表面活性劑,但對於高濃度的表面活性劑廢水,這些細菌的降解活性會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伍』 工廠污水處理有哪些工藝流程

物理法:

1.沉澱法:主要去除廢水中無機顆粒及SS

2.過濾法:主要去除廢水中SS和油類物質等

3.隔油:去除可浮油和分散油

4.氣浮法:油水分離、有用物質的回收及相對密度接近於1(水的密度近似1)的懸浮固體

5.離心分離:微小SS的去除

6.磁力分離:去除沉澱法難以去除的SS和膠體等

化學法:

1.混凝沉澱法:去除膠體及細微SS

2.中和法:酸鹼廢水的處理

3.氧化還原法:有毒物質、難生物降解物質的去除

4.化學沉澱法:重金屬離子、硫離子、硫酸根離子、磷酸根、銨根等的去除

物理化學法:

1.吸附法:少量重金屬離子、難生物降解有機物、脫色除臭等

2.離子交換法:回收貴重金屬,放射性廢水、有機廢水等

3.萃取法:難生物降解有機物、重金屬離子等

4.吹脫和汽提:溶解性和易揮發物質的去除。

生物法:

1.活性污泥法:廢水生物處理中微生物(micro-organism)懸浮在水中的各種方法的統稱。

(1)SBR法

序列間歇式活性污泥法(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的簡稱,是一種按間歇曝氣方式來運行的活性污泥污水處理技術,又稱序批式活性污泥法。

(2)CASS法

CASS法是SBR法的改進型,特點是佔地小、運行費用低、技術成熟、工藝穩定。

CASS法是在CASS反應池前部設置生物選擇區,後部設置可升降的自動潷水裝置。

(3)AO法

AO工藝法也叫厭氧好氧工藝法,A(Anacrobic)是厭氧段,用與脫氮除磷;O(Oxic)是好氧段,用於除水中的有機物。

『陸』 水處理膜技術(超濾、納濾、反滲透)深度解析其優缺點

納濾膜、反滲透膜、超濾膜在水處理領域中扮演著關鍵角色,它們各有優勢和應用場景。

納濾膜具有截留納米級(0.001微米)物質的能力,操作區間位於超濾和反滲透之間。納濾膜能有效去除地表水中的有機物和色素,降低地下水的硬度及鐳含量,並在食品、醫葯生產中用於物質提取、濃縮。運行壓力一般在3.5-30bar。相比反滲透膜,納濾在去除溶解鹽類時具有更高的靈活性,對單價離子的去除率低於高價離子,且能節約成本。在特定條件下,納濾成為水廠和工業脫鹽的優選。

反滲透膜作為最精細的膜分離產品,能有效截留所有溶解鹽份和分子量大於100的有機物,同時允許水分子通過。應用廣泛,包括海水及苦鹹水淡化、鍋爐補給水、工業純水、飲用純凈水生產、廢水處理等。反滲透在科研、醫葯、食品、飲料、海水淡化等領域有著廣泛應用,如太空水、純凈水、蒸餾水制備,酒類製造及降度用水,醫葯、電子等行業用水前期制備,化工工藝濃縮、分離、提純及配水制備,鍋爐補給水除鹽軟水,海水、苦鹹水淡化,造紙、電鍍、印染等行業用水及廢水處理。

超濾膜則能截留1-20nm之間的大分子物質和蛋白質,允許小分子物質和溶解性固體(無機鹽)通過,同時截留膠體、蛋白質、微生物和大分子有機物。運行壓力一般在1-5bar。超濾技術在生物大分子制備中用於脫鹽、脫水和濃縮等過程,實驗條件溫和,不引起溫度、pH變化,避免生物大分子變性、失活和自溶。

超濾膜與納濾、反滲透膜在出水水質和成本控制上存在差異。反滲透膜具有更小的孔徑(約為超濾膜的1/100),能有效去除水質中的重金屬、農葯、三氯甲烷等化學污染物,而超濾凈水器在去除顆粒污染物和細菌方面表現出色。反滲透水處理設備以分質供水方式操作,提供飲用純凈水,濃水用於洗滌,而超濾通常用作洗滌用水,當自來水水質良好時,也可用作飲用水超純水設備

超濾膜的優點包括:無需泵、不耗電,無電氣安全問題,接頭少、水壓低,故障率和漏水概率相對較低,結構簡單、價格便宜,操作簡便,成本低廉,無需增加化學試劑。實驗條件溫和,與蒸發、冷凍乾燥相比沒有相變化,不引起溫度、pH變化,有助於防止生物大分子變性、失活和自溶。

反滲透水處理設備的優點在於提供安全的水質,有效去除各種有害雜質,應對供水特發事件效果較好,出水口感佳,能有效降低水質硬度,煮水容器不易結垢。

不同膜在水處理中的應用包括納濾膜在飲用水制備、深度凈化及特定廢水處理(如生活污水、紡織、印染廢水、製革廢水、電鍍廢水、造紙廢水)中的應用;正向滲透(FO)在海水淡化、工業廢水處理、垃圾滲濾液處理中的應用;以及反滲透膜在凈水、城市污水、重金屬廢水、含油廢水處理等領域的應用。

『柒』 用氣浮+MBR處理洗滌廢水,可以達到二級排放標准嗎

摘要:罐頭廠每天排放大量廢水,有機物含量較高,對環境污染嚴重。以丹東罐頭廠為例,通過採用氣浮+MBR處理工藝,可使罐頭廠排水達到國家城鎮污水處理廠一級A排放標准。
關鍵詞:有機物;氣浮;MBR膜
前言
MBR全稱膜生物反應器,是將膜技術應用於污水處理的一項新興技術。MBR 可在緊湊的空間內同時實現微生物對污染物質的降解和超濾膜對污染物質的分離,而降解與分離之間又存在著協同作用,是一種高效、實用的污水處理技術。其出水中不含懸浮物,COD也很低,而且只需投加少量消毒劑,避免了管道的二次污染,排水可以回用或直接排放,實現了污水的資源化。但MBR在國內應用於實際工程的卻不多,主要原因是因為膜的價格較高,增加了工程投資。不過隨著膜技術的成熟、膜組件的大規模生產,膜的價格已在逐年降低。同時,廢水排放標准提高後,MBR工藝比傳統廢水三級處理方法的優勢明顯,所以該工藝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本文結合丹東罐頭廠污水處理工程,介紹了該廠污水處理工程的MBR系統設計。
丹東罐頭廠是一家生產、加工、貯存板栗和水果罐頭的企業,產品遠銷日本、韓國和東南亞等國家及地區。在罐頭生產的同時會產生大量廢水,而且懸浮物和有機物濃度較高,對環境污染嚴重。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和國家節能減排力度的加大,丹東罐頭廠建成了一座污水處理系統,採用氣浮+MBR處理工藝,使罐頭廠的排水達到了國家城鎮污水處理廠一級A排放標准。

閱讀全文

與洗滌廠污水膜處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奇駿用什麼品牌空氣濾芯 瀏覽:846
液壓濾芯是用什麼材料做的 瀏覽:573
怎麼排查企業污水偷排 瀏覽:143
日本將核廢水排入大海 瀏覽:14
污水處理用好氧菌 瀏覽:961
市委書記視察污水處理 瀏覽:695
抑制水垢凈水器 瀏覽:404
路虎曼牌空氣濾芯怎麼樣 瀏覽:670
凈水器有沒有水垢 瀏覽:232
凈化器燈怎麼改 瀏覽:635
外地回朝陽的用隔離嗎 瀏覽:480
老式飲水機怎麼養魚 瀏覽:533
更換濾芯後凈水器出水小怎麼回事 瀏覽:265
冬天對污水處理菌種有什麼影響 瀏覽:364
污水泵箱是什麼 瀏覽:809
燒開水有水垢有危害嗎 瀏覽:159
凈水器如何做成直飲水 瀏覽:82
污水ph值大於8怎麼處理水 瀏覽:903
接管運營污水廠需要了解什麼 瀏覽: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