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污水知識 > 成武縣污水廠

成武縣污水廠

發布時間:2025-02-19 13:13:12

1. 萊州瑞海礦業何時建成投產

主要有以下重大基層建設項目:

1 濟南起步區鵲華西路道路、管網及綜合管廊工程(一期)

2 濟南起步區鵲華東路道路、管網及綜合管廊工程(一期)

3 濟萊高鐵雪野站綜合配套建設項目

4 濟萊高鐵萊蕪北站綜合配套建設項目

5 G2京滬高速殷巷互通立交及連接線工程

6 魯中糧油儲備中心

7 濟南市萊蕪區雪野水庫至大冶水庫聯通工程

8 商河縣創新產業園道路及設施配套工程(一期)項目

9 山東重工·中國重汽百萬整車整機綠色智造產業城基礎設施配套建設項目

10 中南部鐵路通道郭家溝至大石家地方鐵路線(連接線)項目

11 青島市小沽河防洪排澇及水源利用工程

12 G204煙滬線(華福路至威青高速段)改建工程

13 S311黃張線(膠州黃島界至芝鐵線段)改建工程

14 G204(S102至膠州黃島界段)改建工程

15 淄博黑山資產運營有限公司建設博山區綠色低碳產業園基礎設施配套工程項目

16 桓台縣沈家門站項目

17 桓台縣稷豐糧食儲備庫有限公司政策性儲備糧庫建設項目

18 沂源縣第二污水處理廠擴建項目

19 齊魯石化-勝利油田百萬噸級CCUS示範項目二氧化碳輸送管道工程

20 沂源縣南部物流園(一期)

21 棗庄匯泉110kV輸變電工程項目

22 嶧城化工園區基礎配套設施建設項目

23 滕州市級索鎮污水處理廠項目

24 棗庄市台兒庄區污水處理廠擴建及配套工程項目

25 山東渤中海上風電產業基地基礎設施配套項目(道路建設)

26 東營市北二路沿線及金湖銀河片區綜合開發項目-金湖銀河片區綜合開發

27 東營原油儲備項目庫外道路工程

28 德州路西延暨東津黃河大橋工程(東津黃河大橋段)

29 山東東營利津明園110千伏輸變電工程

30 東黃復線東營輸油站進站管段改線工程

31 東臨復線東營輸油站出站管段改線工程

32 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雨污排水管網改造工程

33 廣饒縣綠色化工原料基地園區基礎設施配套項目

34 東營市錦華片區小清河路(華山路-蘇州路)

35 山東中世天然氣有限公司回里東道平分輸站

36 煙台融進新能源行村鎮200MW漁光互補項目

37 G228丹東線海陽乳山界至大辛家西段改建工程

38 海陽市G228連接線項目

39 煙台市台北南路(長江路-秦山路)道路工程

40 與濰煙高鐵相交道路、管線、框構項目

41 萬華化學煙-蓬長輸管線項目

42 萊陽市污水處理有限公司污水處理廠整體提升工程及配套管網工程

43 萊陽市荊山路建設工程(萊高路-萊穴路)

44 萊陽市旌旗東路建設工程(文昌路-G309)

45 萊陽市黃海四路建設工程(G204-G309)

46 山東裕龍石化產業園龍口市裕龍島園區物流中心停車場

47 棲霞市松山產業園區基礎設施配套項目

48 大尹格庄金礦尾礦綜合利用及充填站建設項目

49 招遠泰達大秦家門站、氣化站及管網建設

50 萊州市掖海線新建工程

51 萊州市X059海港線改建工程

52 煙台港萊州港區疏港鐵路

53 萊州石材生態產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54 萊州市瑞海礦業有限公司技術研究和資源綜合利用研發中心建設項目

55 煙台市福山區福新街道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產業基地項目(一期)

56 煙台市回里鎮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產業基地項目

57 煙台市牟平區武寧街道建築垃圾處理廠

58 華能煙台發電廠2×9F級燃氣蒸汽聯合循環熱電聯產項目

59 核能供暖萊陽、乳山(海陽)工程

60 萊榮高鐵海陽站相關市政配套工程

61 煙台環能生物能源有限公司15MW生物質熱電聯產項目

62 煙台至海陽高速公路項目

63 萊州銀海化工產業園至榮烏高速專用路(一期)

64 煙台市福山區天壽園公墓

65 高密市水業有限公司晏子湖水廠及輸配水管網工程

66 山東芝蘭庄鐵路物流有限公司芝蘭庄站配套貨運停車場

67 寒亭區光電產業園污水處理項目

68 濰坊青州遲家110千伏輸變電工程

69 臨朐縣創新路南延工程及雨污分流管網建設工程項目

70 濰坊昌邑伍塔(奎聚)110千伏輸變電工程

71 臨朐縣柳上路道路拓寬改造項目

72 臨朐縣文化路南延工程及雨污分流管網建設工程項目

73 諸城市第三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項目

74 臨朐金捷LNG儲備站項目

75 臨朐縣第一污水處理廠出水提標工程

76 諸城市引牆入青水廠及供水管道工程

77 濟寧至商丘高速公路嘉祥至金鄉段項目

78 濟寧市任城區糧食物流倉儲項目

79 汶上新機場連接線東環至汶上兗州界段加寬工程

80 梁山縣老220五岔路口至鄆城界段道路升級改造續建工程

81 山東省濟寧西部全域供排水一體化項目

82 魯南高鐵菏澤至曲阜段「四電」及變更設計新增建設項目

83 濟寧市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項目(第二期)

84 鄒城市城區雨污分流改造三期工程

85 「魯運閘河」文化創意都市產業園市政基礎設施配套工程

86 鄒城經濟開發區天然氣高壓中轉站及LNG加氣站建設項目

87 濟寧公用濟曲建設發展有限公司濟寧至曲阜快速路(兼一級公路)工程

88 梁山火車站至鄆城界公路升級改造工程

89 山東肥城百兆瓦級先進壓縮空氣儲能電站(二期工程)建設項目

90 肥城市孫牛路改造提升工程

91 肥城市黃河水綜合利用工程(原群將湖水廠)

92 肥城市泰西大街二期

93 寧陽高新技術科創基地基礎設施項目

94 寧陽縣宏圖消防中心項目

95 寧陽縣汽配產業基地配套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96 東平縣州城街道南外環道路工程項目

97 環翠區利用華能(威海)電廠余熱供暖工程

98 榮成市核能供熱配套管網及設施建設項目

99 威海鐵路智慧物流製造產業園(一期)

100 榮烏高速威海至煙海高速段改擴建工程

101 莒縣智慧公共交通服務中心、停車場項目

102 莒縣綜合客運換乘樞紐、停車場項目

103 莒縣鄉村振興文化旅遊配套道路工程

104 莒縣自來水有限公司莒縣城鄉供水一體化項目二期工程

105 莒縣夏庄水環境綜合整治及水務一體化項目

106 五蓮縣高壓天然氣管道工程

107 五蓮縣鄉鎮污水治理工程

108 五蓮縣街頭鎮前街頭河綠地附屬設施項目

109 五征大道至342國道連接線項目

110 山海天智能製造產業園基礎設施建設工程

111 莒縣鐵路港智慧物流園

112 莒縣交通基礎設施智能化改造項目

113 G204煙上線日照繞城段改建工程

114 山東臨沂兵學城110千伏輸變電工程

115 中核郯城101MW/204MWh儲能電站項目

116 龍源臨沂風力發電有限公司山東臨沭三期77MW風電項目

117 臨沭縣城市低碳智慧供熱提升改造工程

118 臨沭縣振興南路道路綜合整治工程

119 臨沭縣興沭街(振興路——光明路)道路建設工程

120 臨沂經濟技術開發區第二污水處理廠擴建及城市污水管網建設工程

121 臨沂臨港經濟開發區嵐山港—臨沂臨港36Km輸送綠色智能工程

122 臨沂臨港經濟開發區高端不銹鋼與先進特鋼產業園區增量配電業務試點項目

123 臨沂臨港經濟開發區板團路北段擴建項目

124 臨沂臨港經濟開發區金龍河東路擴建項目

125 臨沂臨港經濟開發區南埃路北段擴建項目

126 臨沂臨港經濟開發區趙王路一路擴建項目

127 德州京渤國際陸港項目

128 德州市陵城區應急儲備糧倉和周轉物流倉庫項目

129 樂陵市千紅湖城鎮化協同發展產業示範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市政基礎設施)EPC總承包工程(一標段)項目

130 樂陵市高端醫葯化工產業園基礎設施提升項目

131 G104京嵐線寧津路家至陵城界段拓寬改建工程

132 湘臨臨邑臨南50MW風力發電項目

133 S324寧武線(三嶺大街西至小店橋段)改建工程

134 寧津縣標准化隔離點項目

135 齊河縣坤河大街道路建設工程

136 齊河縣世紀大道道路建設工程

137 齊河縣高鐵大道南延建設項目

138 齊河縣齊州黃河大橋項目(一期)

139 國家能源集團國華昆城齊源公司齊河儲能電站項目

140 焦廟LNG罐箱應急調峰儲氣基地項目

141 齊河經濟開發區園區道路提升及綠蔭智慧停車場項目

142 齊河縣城鄉公交一體化建設項目

143 齊河縣國防研學教育產業園項目(民兵訓練基地)

144 平原縣大宋社區棚戶區改造周邊道路建設項目

145 平原縣小八里社區棚戶區改造周邊道路建設項目

146 平原縣城區雨污分流改造及配套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147 山東濟鐵平原物流基地項目

148 國瑞清風平原風電場項目

149 國瑞潔源平原風電場項目

150 中節能平原二期50MW風電場項目

151 武城縣城鄉融合創新產業園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152 夏津華晟多能互補集成優化示範工程風電項目

153 慶雲中丁100MW風電場項目

154 中廣核慶雲尚堂一期30MW風電項目

155 莘縣中燃能源發展有限公司莘縣農村氣代煤(調壓站)項目

156 聊城實華天然氣有限公司莘西輸氣站及附屬管道工程項目

157 濱州天然氣管道建設工程

158 濱州鐵路煤炭物流中心南進場道路項目

159 濱州市徒駭河壩上閘除險加固工程

160 鄒平市聯通路東外環至G309段新建工程

161 山東濱州鄒平青龍110千伏輸變電工程

162 山東濱州鄒平張庄110千伏輸變電工程

163 山東濱州安姜(惠民三)220千伏輸變電工程

164 山東濱州惠民聯伍110千伏輸變電工程

165 陽信縣濱陽大道東延道路工程

166 山東齊燕鐵路物流有限公司海興至魯北高新區支線鐵路工程

167 山東濱州無棣棣城110千伏輸變電工程

168 國家能源博興2×1000MW新建工程

169 南水北調東線第一期工程山東省博興縣續建配套工程博興水庫配套工程

170 惠民縣城鎮生活污水治理及配套管網項目

171 濱州鼎祥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污泥無害化處理及資源化循環利用項目

172 沾化區城鎮污水無害化處理中心建設項目

173 無棣小泊頭門站至北海新區門站高壓天然氣管線項目

174 滄淄線6#閥室至西外環調壓站管線工程項目

175 曹縣年處置100萬噸建築垃圾資源化再利用一體化項目

176 曹縣分散式風力發電一期(150MW)項目

177 成武縣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綜合利用示範項目

178 成武縣化工園區污水處理廠二期及提標改造工程

179 成武縣農業有機廢棄物資源化綜合利用項目

180 山東綠色能源東明50MW風電項目

181 單縣中波轉播台項目

182 新建青島至榮成城際軌道交通項目。

2. 山東城市區劃

山東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一覽 山東省1949年以後區劃沿革 山東省概況
2005年,轄:17個地級市;49個市轄區、31個縣級市、60個縣。
濟南市: 歷下區 市中區 槐蔭區 天橋區 歷城區 長清區 章丘市 平陰縣 濟陽縣 商河縣

青島市: 市南區 市北區 四方區 黃島區 嶗山區 李滄區 城陽區 膠州市 即墨市 平度市 膠南市 萊西市

淄博市: 張店區 淄川區 博山區 臨淄區 周村區 桓台縣 高青縣 沂源縣

棗庄市: 市中區 薛城區 嶧城區 台兒庄區 山亭區 滕州市

東營市: 東營區 河口區 墾利縣 利津縣 廣饒縣

煙台市: 芝罘區 福山區 牟平區 萊山區 龍口市 萊陽市 萊州市 蓬萊市 招遠市 棲霞市 海陽市 長島縣

濰坊市: 濰城區 寒亭區 坊子區 奎文區 青州市 諸城市 壽光市 安丘市 高密市 昌邑市 臨朐縣 昌樂縣

威海市: 環翠區 文登市 榮成市 乳山市

濟寧市: 市中區 任城區 曲阜市 兗州市 鄒城市 微山縣 魚台縣 金鄉縣 嘉祥縣 汶上縣 泗水縣 梁山縣

泰安市: 泰山區 岱嶽區 新泰市 肥城市 寧陽縣 東平縣

日照市: 東港區 嵐山區 五蓮縣 莒 縣

萊蕪市: 萊城區 鋼城區

臨沂市: 蘭山區 羅庄區 河東區 沂南縣 郯城縣 沂水縣 蒼山縣 費 縣 平邑縣 莒南縣 蒙陰縣 臨沭縣

德州市: 德城區 樂陵市 禹城市 陵 縣 寧津縣 慶雲縣 臨邑縣 齊河縣 平原縣 夏津縣 武城縣

聊城市: 東昌府區 臨清市 陽谷縣 莘 縣 茌平縣 東阿縣 冠 縣 高唐縣

濱州市: 濱城區 惠民縣 陽信縣 無棣縣 沾化縣 博興縣 鄒平縣

菏澤市: 牡丹區 曹 縣 單 縣 成武縣 巨野縣 鄆城縣 鄄城縣 定陶縣 東明縣

3. 山東有哪些市

截至2016年12月31日,山東省轄濟南、青島、淄博、棗庄、東營、煙台、濰坊、濟寧、泰安、威海、日照、萊蕪、臨沂、德州、聊城、濱州、菏澤17個地級市。

1、濟南市,簡稱「濟」,別稱「泉城」,是山東省省會、全國十五個副省級城市之一,環渤海地區南翼的中心城市,山東省的政治、文化、教育、經濟、交通和科技中心。

2、青島,山東省地級市,簡稱「青」,國家計劃單列市、特大城市、副省級市,山東省經濟中心、國家沿海重要中心城市、濱海度假旅遊城市、國際性港口城市、國家重要的現代海洋產業發展先行區、東北亞國際航運樞紐、海上體育運動基地, 「一帶一路」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主要節點城市和海上合作戰略支點。

3、淄博市地處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兩大國家戰略經濟區與山東省會城市群經濟圈交匯處,南依沂蒙山區與臨沂接壤,北臨華北平原與東營、濱州相接,東接濰坊,西與省會濟南接壤,西南與泰安、萊蕪相鄰。2017年,淄博市常住人口470.84萬人。

4、棗庄市,隸屬於山東省,位於山東省南部,東與臨沂市平邑縣、費縣、蘭陵縣接壤,南與江蘇省徐州市的銅山區、賈汪區、邳州市為鄰,西接濟寧市微山縣,瀕臨微山湖,北與濟寧市的鄒城市毗連。

5、東營市是山東省地級市,位於山東省東北部、黃河入海口的三角洲地帶,地理位置介於東經118º5′,北緯38º15′之間。東營市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地勢沿黃河走向自西南向東北傾斜。

6、煙台,山東省地級市,是山東半島的中心城市之一、環渤海地區重要的港口城市。地處山東半島東北部,東連威海,西接濰坊、青島,南鄰黃海,北瀕渤海,與遼東半島對峙,與大連隔海相望。

7、濰坊,山東省下轄地級市,古稱「濰州」、「濰縣」,又名「鳶都」,位於山東半島的中部,與青島、日照、淄博、煙台、臨沂等地相鄰。氣候屬暖溫帶季風型半濕潤大陸性氣候,市域地貌自北向南,由低到高,形成幾個台階。

8、濟寧市位於山東省西南部,東鄰臨沂地區,西與菏澤接壤,南面是棗庄市和江蘇省徐州市,北面與泰安市交界。淮海經濟區核心區八大城市之一。

9、泰安市,隸屬於山東省,位於山東省中部,北依山東省省會濟南,南臨儒家文化創始人孔子故里曲阜,東連商城臨沂,西瀕黃河。北距省會濟南市66.8千米,南至三孔聖地曲阜市74.6千米。

10、威海是山東省地級市,位於山東半島東端,北、東、南三面瀕臨黃海,北與遼東半島相對,東與朝鮮半島隔海相望,西與山東煙台接壤。東西最大橫距135公里,南北最大縱距81公里,海岸線長985.9公里。

11、日照,山東省地級市,位於黃海之濱、山東半島東南側翼,東隔黃海與日本、韓國相望,西靠臨沂,北連青島、濰坊,南接江蘇省連雲港,全市陸域面積5310平方千米、海域面積6000平方千米。

12、萊蕪,古稱「嬴、牟」,別名鋼城,為山東省地級市,位於地處山東省中部,泰山東麓,東經117°19′~117°58′,北緯36°02′~36°33′,北鄰濟南市章丘區,東臨淄博市博山區和沂源縣,南臨泰安市所轄的新泰市,西鄰泰安市岱嶽區。

13、臨沂,山東省地級市,位於山東省東南部,地近黃海,東連日照,西接棗庄、濟寧、泰安,北靠淄博、濰坊,南鄰江蘇。

14、德州,古稱安德,簡稱德,山東省地級市。位於山東省西北部、黃河下游沖積平原,是山東省的西北大門,北接河北省滄州市,南接省會濟南市、聊城市,西鄰河北省衡水市,東連濱州市。

15、聊城市,隸屬於山東省,位於山東省西部,西部靠漳衛河與河北省邯鄲市、邢台市隔水相望,南部和東南部隔金堤河、黃河與濟寧市、泰安市、濟南市和河南省為鄰,北部和東北部與德州市接壤。

16、濱州市是山東省下轄地級市,位於山東省北部、魯北平原、黃河三角洲腹地,地處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和環渤海經濟圈、濟南省會城市群經濟圈「兩區兩圈」疊加地帶,是山東省的北大門。

17、菏澤,古稱曹州,位於山東省西南部,魯蘇豫皖四省交界地帶,東與濟寧市相鄰,東南與江蘇省徐州市、安徽省宿州市接壤,南與河南省商丘市相連,西與河南省開封市、新鄉市毗鄰,北接河南省濮陽市。

4. 菏澤市水利局的大事件

治淮60年來,菏澤市開展了大規模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持續開展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開挖治理河道,加強澇窪地治理,初步建成防汛排澇、抗旱灌溉水利工程體系,水利建設和管理體制不斷完善,為保障全市防洪安全和糧食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撐。
新中國成立時,菏澤地區水系紊亂,排水能力極弱,內澇災害頻繁。在1952年鄆城縣十二連窪試辦溝洫畦田工程取得較好效果後,相繼在全市范圍內興修溝洫畦田,以攔截徑流、分割雨水、就地入滲、減少窪地積水。這項工程的興辦,在一般雨型下,確實起到了一定的治澇作用,但是這項工程治澇標准低,遇超標准降雨量時,澇災仍不能避免。在當時缺乏排水設施條件下,通過對澇窪治理中不斷積累的實踐經驗,使人們認識到,只有以排水為基礎,按水系進行規劃,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澇災之苦。為此,從1965至1972年,菏澤市按照「高水高排,低水低排,洪澇分開」的原則進行了大規模水系調整,先後開挖了東魚河、洙趙新河。東魚河開挖治理,對降低南陽湖水位,減輕萬福河流域洪澇災害效益非常顯著。洙趙新河開挖後,為洙水河、趙王河上游排水打通了出路,減輕了梁濟運河的洪水壓力。期間,還對萬福河、太行堤河和黃河故道的干、支流進行了開挖治理。通過連續幾年的水系調整和河道治理,菏澤市境內形成了東魚河、洙趙新河、萬福河、太行堤河和黃河故道五個水系,從根本上改變了雨大成內澇、雨小客水淹的歷史局面。
上世紀七十年代,治水工程仍以治澇為主,重點對排水骨幹河道進行了支流配套,先後開挖了東魚河南支、東魚河北支、勝利河、鄄鄆河、鄆巨河等較大支流,建成了一大批排澇泵站和控制建築物,為菏澤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水安全保障。同時相應治理了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45條,50至100平方公里的支流41條,50平方公里以下的排水溝92條,整個菏澤市的排水能力是解放初期的6.5倍。洙趙新河流域遭遇1993年連續特大暴雨後,當年開始又對該流域內的洙趙新河幹流和支流進行了清淤治理,同時清淤拓寬了閆潭引黃送水干線,2000年後再度清淤治理東魚河干支流。進入二十一世紀,菏澤市又大規模對河道和灌區進行了工程配套,實施了東魚河和洙趙新河二期工程配套,以及六大灌區的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2004-2006年維修改造市管橋梁370座、縣管橋梁500座。
菏澤市先後成立了東魚河、洙趙新河、閆譚、謝寨引等工程管理處,加強了對市級骨幹水利工程的管理。1980年前後,全市水利工作重點由建設轉向管理,開展了水利工程查安全、查標准、查效益、定措施、定綜合經營、定發展規劃的「三查三定」工作,摸清了工程現狀,建立了技術檔案,加強了經營管理,提高了經濟效益。2008年對未完成了四個工程管理單位的體制改造,使工程管理處的經費來源由單位自理改為財政撥款。2005年開始實施以隊伍建設優秀、工程管理優良、綜合經營優化、閘所環境優美、安全運行無事故為內容的「四優一無」閘管所達標創建活動,有力促進了閘管所基層隊伍穩定、管理水平提升。2008年開始組織實施夏季防汛除澇建設會戰,加上每年一次的冬季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有效改善了田間排灌條件。
經過60年的建設和發展,菏澤市流域面積大於30平方公里的河道有199條,長3157公里。其中大於300平方公里的河流30條,長949公里;100-300平方公里的河流30條,長832公里;100平方公里以下的小支流151條,長1376公里。骨幹河道主要有洙趙新河、洙水河、鄄鄆河、鄆巨河、鄆城新河、萬福河、東魚河、東魚河南支、東魚河北支等。設計除澇流量1619m3/s,防洪流量3330m3/s,除澇面積達到552萬畝。全市現有機井保有量達到13.5萬眼,年均引黃河水12億立方米。目前,菏澤市基本實現了「河河相連,河溝相通」和「旱能澆、澇能排」的防汛抗旱建設目標。
水庫建設和除險加固
治淮60年來,菏澤市平原水庫建設經歷了兩個重要階段。以蓄水發展灌溉為目的,興修了太行堤水庫、浮崗水庫等;以向城鄉居民和企業供水為目的,興建了西城水庫、臨濮沙河水庫、南湖水庫等。現在菏澤境內有1座大型水庫,5座中型水庫,6座小型水庫,總庫容為2.15億立方米,總興利庫容為2.00億立方米。
1958年至1960年,菏澤市以引蓄黃河水、發展農業灌溉為目的,利用黃河故道和背河窪地,在曹縣興建了竹節式太行堤水庫群,同時興建了浮崗、智樓、黨樓三座附屬水庫。成武縣智樓和黨樓水庫庫容分別為0.4、0.22億立方米,是利用常年積水的死窪而成,浮崗水庫是利用了單縣南部咸豐故道和二堤之間的窪鹼地而成,庫容0.95億立方米。太行堤水庫的南堤利用了高出地平線近10米的故黃河高灘,水庫總面積為248平方公里,自上而下由白茅、魏灣、劉同、萬樓、土山集、仲堤圈、望魯集等七個水庫串聯而成,總庫容為9.4億立方米,各庫之間均築有格堤,格堤之間用連通溝連接,並建有節制閘,以調節水位。1958年建成並蓄水。但由於施工質量差、截滲工程弱、灌區工程不配套,造成水庫倒閘塌方、周邊土地鹽鹼化、灌區內澇現象嚴重,1962年停蓄還耕,庫區移民陸續返庫定居。隨著農業發展抗旱用水的需要,1972年恢復了太行堤三庫的小面積蓄水工作,1983年菏澤市開始利用曹縣太行堤三庫和單縣浮崗等水庫等進行調蓄。浮崗水庫1997年被列入山東省平原水庫投資計劃,次年開工建設,水庫面積19平方公里,總庫容1.04億立方米,總投資9828萬元,2000年蓄水運行。
2009年,菏澤對浮崗水庫和太行堤三庫實施除險加固工程,單縣浮崗水庫工程總投資9416萬元,主要建設內容有大壩工程、連庫閘工程、泄水洞工程、入庫涵洞工程、出庫涵洞工程,泵站工程。曹縣太行堤水庫工程總投資5469萬元,主要建設內容有圍壩工程、引水閘工程、泄洪閘工程、退水閘工程、放水洞工程、排滲泵站工程。兩水庫除險加固工程計劃2010年底完工。
為向工業供水,1990年建成了鄄城縣臨濮沙河水庫,水庫距菏澤電廠24.8公里,總庫容1225萬立方米,自建成以來一直向菏澤電廠供水。2008年建成的開發區南湖水庫,是東魚河截污導流擴大治理工程中的一部分,佔地1300畝,庫容400萬立方米,主要向城區工業供水,兼做城市水利風景區。為向城區居民供水,2007年建成了牡丹區西城水庫,水庫呈不規則八邊形,佔地3380畝,庫容1290萬立方米。西城水庫較好解決了菏澤城生產生活供水不足、飲用水水質差的問題。2009年5日,省水利廳廳長杜昌文調研菏澤水利工作時指出,要利用平原水庫保障群眾飲水安全。隨後在6月召開的全市飲水安全暨防汛除澇工程建設現場會上,對飲水安全工作提出了「四個轉變」,即工作目標上由喝「方便水」轉變為喝「安全水」,水源選擇上由地下水轉變為地表水,規劃思路上由行政區劃為主轉變為供水區域為主,工作重心上由進度質量並重轉變為質量優先兼顧進度。地表水源主要就是利用平原水庫引黃黃河水。
近年來,菏澤市平原水庫的建設得到了快速發展,已經建成了浮崗水庫、太行堤水庫、界牌水庫、鴨子圈水庫、西城水庫、臨濮沙河水庫、南湖水庫等;正在建設的大野水庫、文亭湖水庫、壩頭水庫即將完工。今後再利用三到五年的時間,達到每縣至少有一個平原水庫,並逐步把所有水庫逐步串聯起來,進一步提高全市水資源保障能力。 治淮60年來,菏澤市水土保持事業跨入了蓬勃發展的歷史時期,累積投資8896萬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158.34平方公里。
菏澤市地處黃泛平原,由於受歷史上黃河多次泛濫影響,致使風沙區面積大,微地貌復雜,崗坡窪相間,水土流失相當嚴重。境內水土流失有風蝕和水蝕兩種,並以風蝕為主。風蝕一般在2-5月份最為嚴重,其次是11月至次年的1月,水蝕一般在6-9月份為最強。另外,隨著生產建設、資源開發活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人為加劇了水土流失。菏澤市水土流失重點區,主要分布在黃河故道、東溝、臨濮沙河、鄆城新河,以及東明縣境內因黃河決口遺留下的三條沙帶。1984年菏澤地區成立了水土保持委員會辦公室,各縣也相繼設立了水土保持辦公室。水土保持監督執法工作得到規范和加強,全市共有監督執法隊伍280人,累計開展水土保持執法檢查360次,查處違法案件50多起,人為水土流失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1995年出台了《菏澤地區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辦法》,隨後各縣(市)政府相繼頒發了《水土保持法》的實施辦法,全市風沙區重點鄉鎮,制訂了具體的實施細則,重點治理片內的行政村也都制訂了水土保持村規民約。
60年來,菏澤市為全面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堅持「預防為主、全面規劃、綜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強管理、注重效益」的水土保持方針,實行集中、連續、綜合治理。以治沙改土為中心,以提高農民收入、改善生態環境為目標,開發與保護並重,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並重,把治理水土流失同區域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有機結合起來,取得了顯著成效。截至2010年,菏澤市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158.34平方公里。其中,共建基本農田114696公頃、水保林43814.1公頃、農田林網28239公頃,種草1104公頃,建成小型蓄水保土工程921座,落實治理成果管護面積62367.5公頃,完成土石方2755.78萬方,總投資8896萬元。全市涌現出了一批質量高、效益好的示範工程。如巨野太平、定陶陳集、鄆城西沙河、曹縣邵庄、單縣高韋庄、鄄城張樓風沙片水土保持綜合治理工程。凡是經過水土流失重點治理的地區,都取得了明顯的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給當地群眾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治理區林木覆蓋率平均提高12個百分點,年平均增加蓄水保水量460萬立方米,保土量35.7萬噸,年可增加糧食產量746.7萬公斤,增加經濟收入1482.3萬元。
近幾年來,菏澤市水利局以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為指導,以保護水土資源為中心,以構築「生態修復、生態治理、生態保護」三道防線,建設生態示範小流域為目標,在繼續加大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力度的同時,充分依靠大自然的自我修復能力,加快植被恢復、減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態環境。目前,新實施生態修復面積1885公頃。
隨著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加快,各類基礎設施建設規模不斷擴大,築路、采礦、房地產、取土等,對地貌植被和自然景觀的破壞加劇,造成了水土流失。菏澤市水利局主動與項目業主聯系,爭取他們的理解與支持。加大宣傳力度,向項目單位積極宣傳防治水土流失、加強水土保持及履行水保法律法規的重要性。深入一線,調查取證,建立項目檔案,積極為市縣招商引資項目補編了水保方案。通過加大對開發建設項目的監督管理力度,使開發項目水土保持方案編制執行工作得到了有效實施。全市共收繳水土流失防治費和水土保持設施補償費800餘萬元。今後,菏澤市將堅持以人為本,注重生態建設,科學規劃實施,採取多元化投入機制,努力加強水土保持工作。 治淮60年來,在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下,菏澤市水資源管理事業適應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要求,著力強化水資源配置、節約和保護工作,在促進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支撐社會經濟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明顯成績。
菏澤市可利用水資源主要有地表水、地下水和黃河客水。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656毫米,每年可利用地表水資源量6.21億立方米、地下水16.7億立方米,當地人均水資源量243立方米,畝均水資源量198立方米。自1965年以來每年平均引黃河水12.78億立方米。
菏澤市出台了《菏澤市地表水源地保護辦法》、《菏澤市城市節約用水管理辦法》等法規制度,建立相對完善的水資源管理法規體系和制度框架,強化了水資源管理職能,加強了水資源管理力量,提升了我市水資源管理工作的社會認知度。通過廣泛開展節水宣傳,增強群眾惜水節水意識,營造節水社會氛圍,使節約用水工作深入人心。大力推廣普及農業節水灌溉新技術,積極引導農民摒棄大水漫灌的落後灌溉方式,著力發展噴灌、微灌以及小白龍等節水灌溉方法。在城市新建小區大力推廣節水器具,加強工業企業節水改造項目落實的監管,嚴格審查新上項目「節水」三同時,把節水工作納入規范化管理的軌道。2006年以來全市萬元GDP取水量連續每年下降幅度都在9%以上。
積極開展水資源管理保護立法,嚴格落實各項水資源保護措施,改善水生態環境。細化水源地保護各項措施,落實水源地保護責任,對省劃定的8個地表水一級水功能區和14個二級水功能區進行嚴格分類管理,開展了全市水功能區確界立碑工作,對全市主要河流斷面水質進行經常性化驗檢查,加強河道取水口、排污口的巡查工作。2008年開展了大規模封閉自備井和嚴查違法打井的活動,出台《菏澤市地溫空調用水管理辦法》,推進地熱井開采、低溫空調用水的規范化管理。
2001年菏澤市各縣區相繼掛牌成立水務局。2007年開始著手謀劃推進城鄉水務統籌工作,編制了《關於加快實施城鄉水務統籌示範工程的調查報告》、《菏澤市水務統籌示範工程規劃方案》等文件,2008年12月25日,菏澤市委召開常委會確定啟動實施市級水務統籌改革工作。將原隸屬於市建設局的市自來水公司、西城引黃供水水庫、污水處理廠、節水辦,原隸屬於市市政局的城市防汛、排水所、趙王河公園管理辦公室、環城公園管理辦公室等機構、職能、資產和人員全部劃轉市水利局。菏澤市市級城鄉水務統籌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水務一體化管理框架基本形成。
積極開展水資源的調查評價、勘測、設計等前期工作,加強對水資源和水環境承載能力研究,編制完成《菏澤市水資源調查評價規劃》等水資源規劃,為全市水資源科學有序地開發利用奠定了基礎;嚴格水資源論證制度,凡是新上項目需用水的,必須編制水資源論證報告依法辦理取水許可,2009年全市統一換發了新版取水許可證;2007年開始投資100餘萬元建設水資源管理信息化工程,建成了以用水大戶為主的水量監測系統、以市管河道節制閘為監測點的地表水監測體系、以城區地下水監測為主的地下水位監測體系,初步建立了水資源管理的信息化系統。規范自備井用戶的管理,對全市所有自備井進行了登記,對取水井拍照存檔,為加強取用水管理工作奠定了基礎。按照省政府135號的要求,我市積極推進水資源費的征管工作,水資源費徵收標准、征管秩序明顯得到規范,徵收數額逐年上升,全市水資源費徵收總額已由2003年的不足400萬元提高到2009年的1400多萬元。 菏澤治淮60年的歷史,經歷了從「人定勝天」思維方式到「尊重自然、維護生態」治水理念的轉變。特別是近年來,菏澤治淮堅持人水和諧目標,形成了以生態河道為線,以水利風景區為點,以水生態價值為魂的生態水利發展框架,有效提升了水資源和水環境承載力。
加快生態河道治理。在基本完成骨幹河道清淤治理的基礎上,實施堤防全線綠化美化,構築了1000公里的生態長廊。嚴格河道排污口審批管理,加強22個水功能區管理,堅持對3條河流斷面水質進行經常性監測,努力促進水質改善。對東魚河截污導流工程進行擴大治理,調蓄能力由400萬方增至800萬方。
加強水資源生態性開發。出台《菏澤地表水源地保護辦法》,對重點水庫、河道和城市供水水源地實施嚴格保護。確立以黃河水為水源的飲水安全思路,加快水庫功能置換,規劃新建10座平原水庫,積極構築飲水安全工程體系。規范取水許可審批管理,有效涵養地下水源,關閉菏澤城區自備井210眼,地下水超采現象得到有效遏制。
加強水土流失治理。堅持「預防為主、全面規劃、綜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強管理、注重效益」的水土保持方針,實行集中、連續、綜合治理。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158.34平方公里。其中,共建基本農田114696公頃、水保林43814.1公頃、農田林網28239公頃,種草1104公頃。治理區年平均增加蓄水保水量460萬立方米,保土量35.7萬噸。
加強水體生態性治理。菏澤市區現有污水管網130公里,覆蓋率為30%;建成和在建4座污水處理廠,日處理污水能力達到19萬噸,污水處理率為85%。年均為趙王河公園和環城公園補水換水近1億立方米,加強公園水體日常物業化保潔管理,在趙王河公園投放260萬尾魚苗,水體生態系統結構逐步建立。
加強水工程的生態性建設。力求在水利工程的規劃、設計、施工中,實現水利工程與生態環境、人文景觀建設的有機結合。正在實施的東魚河截污導流工程,不僅是攔蓄部分縣區下泄中水、加強中水回用的公益性工程,還將是橫貫菏澤城區南部的獨特景觀帶。工程完工後,將建成長達15.1公里的生態水域,河面寬度190米,水域面積約5350畝,構築成菏澤城南一條碧綠的飄帶。
加快水利風景區建設步伐。全市已形成11處水利風景區。趙王河公園全長8公里,總面積為3046畝,其中水面面積1457畝,從南至北分為城市公園、文化休閑綠地、多樣性主題公園、濕地生態保護及旅遊區4個景觀區,已成為菏澤市區最具現代氣息、地方特色和生態價值的重要景觀帶。依託原護城河建設的環城公園周長6公里,包含一條環城水帶、兩個文化聚落、三處廣場、十大公園景點和眾多的休閑綠地,規劃總面積1950畝,其中水面面積830畝,形成樹木繁茂、綠草茵茵、四季常青的生態景觀園,有效改善了菏澤老城區生態環境。

閱讀全文

與成武縣污水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創維反滲透凈水器m5怎麼樣 瀏覽:46
本田雅閣汽車空調濾芯怎麼換 瀏覽:169
脲醛樹脂固化劑潛伏期材料 瀏覽:233
降解有機廢水的氧化劑 瀏覽:20
草缸上的水垢怎麼清理 瀏覽:455
番茄廢水污泥培養的優化研究 瀏覽:311
沁園凈水機外面的透明芯如何更換 瀏覽:421
車內空氣凈化器濾芯怎麼換 瀏覽:480
社區飲水機1塊錢多少升 瀏覽:952
廢水緩沖箱 瀏覽:134
ubuntu裝回win7用u盤 瀏覽:200
污廢水處理工怎麼查 瀏覽:418
廢水中銻的國標測定 瀏覽:364
泔水等廢水清理工程施工方案 瀏覽:890
蒸餾水中不能養魚 瀏覽:331
為什麼有的濾芯特別便宜 瀏覽:299
回奶好硬可以用吸 瀏覽:506
污水與自來水間隔多少米 瀏覽:144
嬰兒可以喝哪個牌子純凈水泡奶粉 瀏覽:74
吸水樹脂污染環境嗎 瀏覽: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