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蘇州福星污水處理廠三期共投資多少
近17500萬元。
蘇州市福星污水處理廠於2014年建設,江蘇蘇州市福星污水處理廠採用較為先進的污水處理工藝,三期的項目投資近17500萬元。
蘇州市福星污水處理廠建成後將極大地改善了周圍水體環境,對治理水污染,保護當地流域水質和生態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❷ 蘇州地區的污水處理廠有哪些
常熟城北污水處制理廠
吳江市七都污水處理廠
蘇州高新區滸東污水處理廠
崑山精密機械產業園污水處理廠
崑山方元水處理有限公司
崑山市港浦污水處理有限公司
崑山建工環境投資有限公司
甪直新區污水處理廠
崑山建工環境投資有限公司陸家污水廠
蘇州高新區白盪污水處理廠
蘇州高新區污水處理有限公司
等等一堆
❸ 蘇州工業園區第二污水處理廠工程簡介
蘇州工業園區的第二污水處理廠是一個旨在打造「市政金杯示範工程」和「全國十佳污水處理」項目的重點工程。該工程在建設過程中,注重節能環保,採取了一系列創新措施。
首先,引進了美國生化科技公司的生物工藝智能優化系統,這一先進控制系統大幅提升了污水處理設施的性能,提高了穩定性和可靠性,顯著降低了曝氣能耗,節省了電力資源。
其次,工程實施了2萬噸/日中水回用項目,中水水質達到循環冷卻用水標准,為東吳熱電廠提供冷卻補充水,同時也為中法環境污泥干化項目和廠內自用提供多用途用水,形成了一個以中水和污泥為媒介的循環經濟產業鏈。
在土地利用上,污水處理廠充分利用了高壓走廊周邊的閑置土地,建設了15畝生態濕地,既美化了環境,又通過濕地進一步優化了出水水質。
在建築節能方面,採用了自然採光的屋頂、斷橋中空玻璃外牆以及太陽能路燈,顯著減少了能源消耗。此外,還投資2000萬元建設了自來水和污水全水質檢測中心,計劃於明年通過國家實驗室認證,為確保園區水質穩定達標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第二污水處理廠的投入運行,無疑將增強蘇州工業園區的環境優勢,並為區域經濟的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這標志著園區在推進綠色科技與環境保護方面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❹ 蘇州工業園區第二污水處理廠工藝介紹
蘇州工業園區的第二污水處理廠採用了先進的工藝技術,即多點進水倒置A/A/O生物除磷脫氮活性污泥法。這一工藝結合了高效的生物處理過程,確保了污水處理的深度凈化。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工廠引進了美國生化科技公司的生物工藝智能優化系統(BIOS系統),該系統通過智能調控曝氣工藝,實現了節能減排的目標,顯著降低了運行成本。
在出水水質控制方面,該廠嚴格遵循太湖流域的標准進行處理,確保了排放水的高質量。同時,為了實現水資源的循環利用,污水處理廠還配套建設了一套2萬噸每日的中水回用系統。這不僅減輕了對環境的壓力,也為園區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❺ 求蘇州新區污水處理廠簡介啊!
蘇州高新污水處理有限公司前身為蘇州新區污水處理廠,2002年月,蘇州新區高新技術產業股份有限公司和蘇州高新區經濟發展集團總公司聯合收購了該廠,於2003年1月成立了蘇州高新污水處理有限公司,成為隸屬蘇高新集團暨蘇高新上市公司的子公司。公司注冊資本2億元,主要經營范圍是污水處理廠的籌建,生活、工業污水的處理、污水泵站的建設與管理。公司下屬五座污水廠(蘇州新區污水廠、蘇州新區第二污水廠、蘇州高新白盪污水廠、蘇州高新滸東污水廠、蘇州高新鎮湖污水廠)。
蘇州新區污水處理廠:位於運河南路、索山橋下,服務區域為華山路以南的蘇州高新區,包括橫塘、獅山街道和楓橋鎮大部,於1993年開工,1996年3月起一、二、三期工程陸續投產,總規模8萬噸/日,採用三槽交替式氧化溝工藝,2004年污水處理總量2159萬噸,日均5.92萬噸,最高日處理量超過10萬噸。
蘇州新區第二污水處理廠:位於鹿山路東端、馬運河以北,服務區域為華山路以北、白盪河以南、陽山以東,總規模8萬噸/日,採用AC氧化溝工藝。一期工程4萬噸/日於2002年10月開工,2004年11月進水試運行,目前試運行水量1.9萬噸/日左右。
白盪污水處理廠:位於出口加工區南白盪河邊,服務於包括出口加工區等滸通片區運河以西地區。一期工程4萬噸/日,投資概算6076.6萬元,污水處理工藝採用循環式活性污泥法,2004年4月進場、6月正式開工,預計2005年下半年進水調試;遠期總規模12萬噸/日。
滸東污水處理廠:位於大通路龍華塘邊,服務於滸關工業園等滸通片區運河以東地區。一期工程4萬噸/日,投資概算6457.01萬元,採用循環式活性污泥法污水處理工藝,2004年6月正式開工,預計2005年年底進水調試;遠期總規模8萬噸/日。
鎮湖污水處理廠:位於通安和東渚鎮交界處恩古山以東、滸光運河西岸,服務於鎮湖、東渚以及通安大部。一期工程4萬噸/日,採用循環式活性污泥法處理工藝,投資概算6541.27萬元,目前已開工,預計2005年底主體基本建成,2006年進水調試;遠期總規模30萬噸/日。
參考資料
❻ 蘇州工業園區第二污水處理廠概況
蘇州工業園區設有兩座污水處理廠,其中第二污水處理廠是其中之一,其設計污水處理總能力達到30萬噸/日。它主要負責處理園區南部地區的市政污水,是國務院「十一五」環太湖流域污染治理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
作為江蘇省內最大的新建污水處理廠,第二污水處理廠嚴格遵循太湖流域污水排放標准,其一期工程的處理能力為15萬噸/日,總投資額為4.08億元。中新蘇州工業園區市政公用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旗下的蘇州工業園區清源華衍水務有限公司是該廠的投資者。
一期工程於2009年底正式投入使用,這標志著污水處理系統的安全性得到了顯著提升。該項目的建設始於2007年,最初規劃的最終規模為30萬噸/日,一期工程作為先期投入,於2009年9月開始試運行。與園區第一污水處理廠的管網相連接,兩廠可以互為備份,進一步保障了園區污水處理系統的穩定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