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污水水質常用的指標有哪些
污水水質常用的指標包括物理、化學和生物三個方面的參數。以下是各個方面的具體指標:
1. 物理性指標:
- 溫度:水樣的溫度可影響生物處理效率和化學反應速率。
- 色度:水樣的顏色可反映其中懸浮物的含量和污染程度。
- 嗅和味:感官特徵可指示某些特定污染物,如有機物的存在。
- 固體物質:包括懸浮固體(SS)、膠體固體和溶解固體,它們的總和稱為總固體量(TS)。
2. 化學性指標:
- 化學需氧量(CODcr):衡量水中有機物含量的指標,通過重鉻酸鉀氧化法測定。
- 生化需氧量(BOD5):反映水中有機物被微生物分解所需的氧量,比CODcr更能指示生物可降解有機物的含量。
- 總需氧量(TOD):有機物完全氧化產生的氣體所需的氧量總和。
- 總有機碳(TOC):水樣中所有有機污染物質含碳量的總和。
- 總氮(TN)和凱氏氮(TKN):包括有機氮、氨氮、亞硝酸鹽氮、硝酸鹽氮等,是衡量水中氮含量的重要指標。
- 總磷(TP):水樣中包括有機磷和無機磷的總和。
- pH值:水樣的酸鹼度,影響生物處理效果和化學反應。
- 重金屬:如鉛、汞、鉻等,這些金屬對環境和生物體有害。
3. 生物性指標:
- 大腸菌群數:每升水樣中大腸桿菌的數量,反映水樣受人畜糞便污染的程度。
- 細菌總數:每毫升水樣中細菌菌落的總數,是評價水質衛生的一個指標。
這些指標的綜合分析有助於准確評估污水的水質狀況,並為污水處理提供科學依據。
2. 污水處理指標
法律分析:化學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總需氧量(TOD),總有機碳(TOC),總氮(TN),總磷(TP),pH值,重金屬。
物理性指標
溫度、色度、嗅和味、固體物質的三種存在形態:懸浮的、膠體的、溶解的。固體物質用總固體量(TS)作為指標,污水處理中常用懸浮固體(SS)表示固體物質的含量(TDS指標高於1000以上)。
化學性指標
一、化學需氧量(COD):指用強化學氧化劑(中國法定用重鉻酸鉀)在酸性條件下,將有機物氧化成CO2與H2O所消耗的氧量(mg/L),用CODcr表示,簡寫為COD。化學需氧量越高,表示水中有機污染物越多,污染越嚴重。
二、生化需氧量(BOD):水中有機污染物被好氧微生物分解時所需的氧量稱為生化需氧量(mg/L)。
如果污水成分相對穩定,則一般來說,COD> BOD。一般BOD/COD大於0.3,認為適宜採用生化處理。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
第十二條 國務院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制定國家水環境質量標准。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對國家水環境質量標准中未作規定的項目,制定地方標准,並報國務院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備案。
第十三條 國務院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和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據國家確定的重要江河、湖泊流域水體的使用功能以及有關地區的經濟、技術條件,確定該重要江河、湖泊流域的省界水體適用的水環境質量標准,報國務院批准後施行。
3. 污水檢測指標都有哪些
法律分析:水質指標大致可分為:
(1)物理指標:嗅味、溫度、渾濁度、透明度、顏色等;
(2)化學指標:
(a)非專一性指標:電導率、pH值、硬度、鹼度、無機酸度等;
(b)無機物指標:有毒金屬、有毒准金屬、硝酸鹽、亞硝酸鹽、磷酸鹽等;
(c)非專一性有機物指標:總耗氧量、化學耗氧量、生化耗氧量、總有機碳、高錳酸鉀指數、酚類等;
(d)溶解性氣體:氧氣、二氧化碳等;
(3)生物指標:細菌總數、大腸菌群、藻類等;
(4)放射性指標:總α射線、總β射線、鈾、鐳、釷等;
有些指標用某一物理參數或某一物質的濃度來表示,是單項指標,如溫度、pH值、溶解氧等;而有些指標則是根據某一類物質的共同特性來表明在多種因素的作用下所形成的水質狀況,稱為綜合指標,比如生化耗氧量表示水中能被生物降解的有機物的污染狀況,總硬度表示水中含鈣、鎂等無機鹽類的多少。
法律依據:關於發布《污水監測技術規范》等十一項國家環境保護標準的公告
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保護生態環境,保障人體健康,規范生態環境監測工作,現批准《污水監測技術規范》等十一項標准為國家環境保護標准,並予發布。
標准名稱、編號如下:
一、《污水監測技術規范》(HJ 91.1-2019)
二、《水污染源在線監測系統(CODCr、NH 3 -N等)安裝技術規范》(HJ 353-2019)
三、《水污染源在線監測系統(CODCr、NH 3 -N等)驗收技術規范》(HJ 354-2019)
四、《水污染源在線監測系統(CODCr、NH 3 -N等)運行技術規范》(HJ 355-2019)
五、《水污染源在線監測系統(CODCr、NH 3 -N等)數據有效性判別技術規范》(HJ 356-2019)
4. 污水的指標是多少
污水的指標因不同的來源、水質、處理要求等因素而異,以下是一些常見的污水指標及其參考值:
一、答案明確部分:
污水的常見指標包括pH值、化學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懸浮物、氨氮、總磷等。具體的數值范圍會根據不同的水質標准和地區規定有所差異。
二、詳細解釋部分:
1. pH值:表示污水的酸鹼度,通常范圍在6-9之間。過高或過低的pH值都可能影響水質和處理效果。
2.化學需氧量:表示污水中有機物的含量,通常用於評估污水處理的難度和負荷。其數值會因不同的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而有所差異,一般需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
3.生化需氧量:表示微生物在五天內分解有機物所需的氧量,也是衡量污水有機物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標。其數值會因不同的水質和地區而有所差異。
4.懸浮物:指污水中懸浮的固體物質,包括泥沙、有機物等。其含量高低直接影響污水的透明度和處理效果。
5.氨氮和總磷:是評價污水營養鹽含量的重要指標,過高可能導致水體富營養化。其數值限制因不同地區和水體功能而異。
三、總結:
污水的各項指標是評估水質和處理效果的重要依據。了解這些指標及其正常范圍,有助於採取有效的污水處理措施,保護水資源和環境。不同地區和行業的污水指標可能有所不同,因此在實際應用中需結合具體情況進行分析和處理。
5. 污水檢測指標都有哪些
水質監測的關鍵指標可以細分為以下幾類:
1. 物理性質指標:
- 嗅覺與味道
- 溫度
- 濁度
- 透明度
- 顏色
2. 化學性質指標:
- 非特異性指標:電導率、pH值、硬度、鹼度、酸度等
- 無機物指標:包括有毒金屬、有毒非金屬、氮氧化物(如硝酸鹽、亞硝酸鹽)、磷酸鹽等
- 非特異性有機物指標:總耗氧量、化學耗氧量、生化耗氧量、總有機碳、高錳酸鹽指數、酚類等
- 溶解性氣體:氧氣、二氧化碳等
3. 生物指標:
- 細菌總數
- 大腸菌群
- 藻類等
4. 放射性指標:
- 總α射線
- 總β射線
- 鈾、鐳、釷等
這些指標中,有些通過單一物理參數或物質濃度表達,如溫度、pH值、溶解氧等,屬於單項指標。而有些則是基於一類物質的共性特徵,反映多種因素影響下的水質狀況,如生化耗氧量用來指示水體中有機物的污染程度,總硬度則表明水中鈣、鎂等無機鹽的含量。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為了保護生態環境、保障人民健康,並規范環境監測工作,國家環境保護部門發布了包括《污水監測技術規范》在內的多項環境保護標准。這些標准詳細規定了污水監測的方法和要求,確保監測數據的准確性與可靠性。
6. 污水的常規五項檢測項目是什麼
污水的五個檢測項目一般是pH值檢測、SS項目檢測、氨氮檢測、BOD檢測和COD檢測。
這些項目的測試內容如下:
1、PH值檢測:指pH測試,也指氫離子濃度指數,即污水中氫離子總數與總物質含量的比值。
2、SS項目檢測:指水中懸浮物的檢測,包括不溶性無機物、有機物、砂、粘土、微生物等。懸浮物含量是衡量水體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標之一。
3、氨氮檢測:氨氮是指水中游離氨和銨離子形式的氮,可導致水體富營養化。它是水體中的主要OD污染物,對魚類和某些水生生物具有毒性。
4、BOD檢測:指生化需氧量的檢測。生化需氧量是指微生物在一定時間內分解一定水量水所消耗的溶解氧量,是反映水體中有機污染物含量的重要指標。
5、COD檢測:化學需氧量檢測是測定水樣中需要氧化的還原性物質的量的化學方法,可以通過減少水中的物質來反映污染程度。
(6)污水一般都檢測那些指標擴展閱讀
污水由許多類別,相應地減少污水對環境的影響也有許多技術和工藝。按照污水來源,污水可以分為這四類。
第一類:工業廢水來自製造采礦和工業生產活動的污水,包括來自與工業或者商業儲藏、加工的徑流活滲瀝液,以及其它不是生活污水的廢水。
第二類:生活污水來自住宅、寫字樓、機關或相類似的污水;衛生污水;下水道污水,包括下水道系統中生活污水中混合的工業廢水。
第三類:商業污水 來自商業設施而且某些成分超過生活污水的無毒、無害的污水[2]。如餐飲污水。洗衣房污水、動物飼養污水,發廊產生的污水等。
第四類:表面徑流來自雨水、雪水、高速公路下水,來自城市和工業地區的水等等,表面徑流沒有滲進土壤。